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瓦(清扬)-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他可就真不是诸葛亮了。

不过刘泽可没有死心,做为三国时代最顶尖的智者,刘泽可是寤寐求之而不得,今天诸葛亮有幸就坐到了他的对面,如此失之交臂,那可不是刘泽的作风,没能留住庞统,让刘泽有些许的遗憾,今日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这种遗憾继续了。

刘泽亲自给诸葛亮斟了一杯茶,含笑道:“某曾听闻孔明先生向孙权建言献策,欲行划江而治之谋,孙权若是采纳先生之计,依托水军优势,坐拥江南半壁江山,其地位,天下诸侯,恐无一人可以撼动,进可攻,退可守,先生此谋略堪称是完美之至,比之昔年张良为高祖出谋也不遑多让。我初闻之,亦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孙权如果依先生之谋,泽必将裹足于长江北岸不得寸进。只是周瑜骄狂恣恃,不用先生之计,轻兵冒进,泽方略有微胜,实在是侥幸之至。”

诸葛亮微微耸容,刘泽的话,无疑是对他谋略的最高认可,诸葛亮尝自比管仲乐毅,自负安国之材,本来他是无心致仕江东的,但孙权以礼相待,诸葛亮倒也不藏拙,为孙权定下了这划江而治的基本国策。可惜江东无人识此良谋,执掌江东权柄的大都督周瑜更是深恶痛绝,让诸葛亮顿有明珠蒙尘之感,刘泽的一席话,无疑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就连对手都有如此高度的评价,证明诸葛亮的谋略的确是高瞻远瞩,本身事实也已经证明了诸葛亮的策略对于目前的江东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知己难求,知音难觅,江东无人可识诸葛大材,反而是作为敌人的刘泽却对其倍加赞赏,不禁让诸葛亮生出些许感慨,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刘泽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诸葛亮倒也不咎溢美之辞,不过就此番赤壁之战刘泽所表现出来的过人智谋,让诸葛亮也是心生敬佩的。

“靖王过誉了,亮不过一村野匹夫,目光肤浅,安敢论军国大事,所议不过信口而言,见笑见笑。此番赤壁交锋,靖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稳如磐石,料算如神,果真有大将气度王者风范,周郎技穷,惨败在靖王手下,这一仗,他倒也是输得不冤。”

刘泽微微一笑道:“周瑜气量狭隘、刚愎自用,若听先生之言,又何致于有今天?依先生之策,划江而治,水军虎峙与长江之上,是该我头疼才是。”

第545章促膝而谈

诸葛亮默默地暗叹一声,是啊,如果周瑜肯听他的劝告,江东如何能有如此之惨败,可惜,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周瑜嫉贤妒能,狂妄自大,根本就不可能会采纳不同的意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江东合当有此一败,自然也怨不得旁人。

单单以这次交锋来考量一下双方主帅的谋略,刘泽显然是比周瑜要高上一个层次的,周瑜虽然奇谋百出,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刘泽却是早已洞悉一切,了若指掌,周瑜的每一个出招都被人家给破解了,想不败都难。

诸葛亮自诩聪慧过人,但刘泽所表现出来的智谋,却让他有点自叹弗如,工于算计,精心谋划,应对周瑜的奇谋诡计,竟然是那样的从容不迫,谋定而后动,单单就是一个雷骑八百里的远程奔袭,就完全可称之为神来之笔。如果说刘泽一开始就将雷骑放在宜城是有意而为之,是为了迷惑和引诱周瑜过江的话,那么早在赤壁开战之前,刘泽就已经料算到了结果,如此神算,当真是匪意所思。

诸葛亮是见过不少的诸侯,诸如刘表、孙权等人,但他们的气度,和刘泽比起来,可谓是谬之千里,刘泽的儒雅高洁,气定神闲,谦和笃诚,睿智内敛,举手投足之间,尽显王者风范,而刘泽的心思诸葛亮又如何能猜不透,只可惜……诸葛亮在心底幽幽地一叹,道:“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成者王侯败者寇,无论如何,江东这一役是败了,这成就赤壁千古英名的必是靖王而非周郎,在下不过是一区区腐儒,人微言轻,又如何能左右得了这天下大势?”

刘泽见诸葛亮神情之间隐然有落寞之色,诸葛亮诚然这么说,未必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诸葛亮有王佐之才。而且他本人也有一展鸿图大志的想法。只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黯然心伤,故而才有消极避世之念。

“先生有匡济天下之才,扭转乾坤之智,东吴不用先生。乃东吴之失也。泽虽不才。名微德薄。但方今汉室倾危,社稷离乱,泽位卑未敢忘忧国。欲伸大义于天下,救万千黎庶于水火,然泽智术短浅,以一人之力如何能挽狂澜于既倒,先生乃当世英才,望不弃鄙浅,助泽一臂之力共匡社稷,泽当拱听明诲。”

诸葛亮的眼中掠过一抹异色,但转瞬之间便又消逝不见,淡然地道:“亮本是山野散淡之人,久乐耕锄,无心致仕,靖王之厚意,在下已然心领,只是亮才疏学浅,恐失靖王厚望,故不敢应命,余愿至此,望靖王成全。”

刘泽明白,诸葛亮还是有心结的,否则就不会在襄阳城破之际东去吴会了,那诸葛亮的心结何在,想必就是对自己的施政手段有不同的见解吧。诸葛亮乃世儒出身,儒家的那一套学说在诸葛亮心中是根深蒂固,想要改变那绝非是一朝一夕的,显然他对自己重寒门抑士族的举措大不以为然,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便很容易解释诸葛亮的心理了。看来想要打破诸葛亮的心结,还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刘泽故意轻声一叹,道:“先生之愿,泽如何敢强求,只是以先生之才,放逐江湖,空老于林泉之下,岂不失天下万民所望?方今天下离乱,民不聊生,匡扶社稷之难,解民之倒悬,泽夙兴夜叹,只恨自己力所不及,泽请先生出山相助,非泽一己私愿也,只求泽被苍生,造福万民,了结这场浩劫之难,望先生看在深陷水深火热之黎民的份上,不要推托才是。”

诸葛亮沉吟未决,刘泽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诸葛亮并不是甘心只做一个不问世事闲云野鹤的方外之士,他是有济世之心的,好为梁父吟,每尝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何许人也?一个是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主的功业,一个是助弱燕踏上富国强兵之道路,诸葛亮自诩与两人相提交论,可见他对成就一番功业还是相当热衷的,也许只差在时机上面而己。

刘泽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收诸葛亮的打算,诸葛亮无论搁到那儿,也足以抵得过十万精兵,前者在襄阳已经失之交臂了,如果不是周瑜嫉贤妒能几次三番地欲置诸葛亮于死地,只怕诸葛亮已为孙权所用,成为自己的头号对手,如果诸葛亮真得成为自己的敌人的话,自己征战天下的征途必定会变得坎坷许多,所以说机会摆在面前,刘泽是绝对不会轻易地放弃的。

刘泽思量一番,决定不再和诸葛亮兜圈子,与其虚言曲意相互试探揣摸,倒不如开诚布公地坦露心迹,和诸葛亮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玩虚的耍花样未必奏效。

“先生视泽如何?”

诸葛亮微微一怔,他到是没想到刘泽竟是如此直截了当地要他来品评,当下道:“靖王英明睿达,智虑无双,运筹演略,决胜千里……”

刘泽微笑着摆手打断诸葛亮的话头,道:“孔明先生乃一代智者,这些陈词滥调的溢美之词不说也罢,今日我便是要听听孔明先生对刘某的真实看法,今日你我在此品茶论道,促膝相谈,并不是王爷与臣下的关系,更不是胜利者和战败者的关系,既然我们有缘能坐在这儿,那就是朋友,望先生能以友人的身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泽愿洗耳恭听。”

诸葛亮看着刘泽的目光,是那样的坦诚,是那样的率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恰似多年性命相交的老友,坦坦荡荡。一瞬间他的心有一丝的颤动,以刘泽的身份地位,原本就不需要跟他在这里多费唇舌,一纸命令便可以征辟于他,不受命格杀勿论。这是上位者拥有的特权,但刘泽身为诸侯王,却没有半点诸侯王的架子,以诚相待,以礼服人,试问天下有几人可以做到?

第546章诸葛归心

诸葛亮一阵惶惑,这是他所了解的靖王刘泽吗?在诸葛亮的印象之中,刘泽在徐州的种种“劣迹”令人发指,完全是一付独夫形象,面目可憎。但此刻与刘泽对面而坐,刘泽一派儒雅谦和的模样,在诸葛亮心中已是大为改观,尤其是其推心置腹的话让诸葛亮更是有些感动,不禁道:

“靖王雄才大略,功盖宇内,此非亮之谬赞而是实情。只是亮尚有一疑问,还请靖王为之解惑。”

“先生但请讲来。”

“自前汉以来,门阀士族日益鼎盛,上至朝堂下至乡里,无处不有士家的势力所在,袁绍雄起于河北,孙权虎距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一不是依靠士家豪族之力而割据一方,但靖王却反其道而行,与天下士家为敌,在徐州时惩治豪强打压世族,入主荆襄之后,也一直贯彻执行此策略。在下佩服靖王的雄心胆略,却也深深为靖王担忧,天下的根本就在士家,靖王如此一意孤行,岂不是逆天行事,靖王难道真以为以你一己之力就可以和天下士家相抗衡吗?”

刘泽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的心结就在于此,虽然诸葛家道中落,但毕竟他还是门阀士族的一员,始终是跳不出这个圈子的,看要想说服诸葛亮,就须得打破他的心结才是。

“孔明先生认为天下以士家为本,在下却不这样认为,天下乃万民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一派势力之天下,自后汉光武以来,门阀豪强渐势坐大,把持朝政,横行郡县,拥兵自重,鱼肉乡里,民不聊生,才有黄巾之乱的恶果。先有士族乱政之因,后才有天下崩坏之果。以先生的聪明才智。料然也不可能不知士家豪门的危害。泽虽然不才,但天下纷攘离乱民不聊生却让泽痛心疾首,消弥这场兵祸也许不难,但真正让天下太平。百姓丰衣足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为天下之本。重士族而轻庶民,乃是舍本逐末,为天下百姓谋福梓。乃泽平生之所愿也。纵然螃蟹无人敢食,泽也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算是这条路千难万险遍布荆棘,就算是赴汤蹈火,泽也是在所不辞。”

刘泽的声音虽然不高,也未曾是慷慨激昂,但却也是掷地有声,沛然浩气,诸葛亮闻之,不禁是心头一震,都说民为贵君为轻,但天下诸侯王者,将黎民百姓放在心间的又有几人?诸葛亮肃然起敬,起身拱手拜道:“靖王忧国忧民,胸怀天下万民,亮愚顿之至,今日方知靖王之志也,惭愧惭愧。靖王若不以在下卑鄙,亮愿效犬马之劳。”

刘泽大喜过望,忙起身相扶,道:“我得孔明,犹鱼得水也。”当下刘泽任命诸葛亮为军师祭酒,正三品衔,位同军团参军(最初授衔的时候军团参军如陈登徐庶等人皆位同太守二千石,相当于正四品,后来刘泽以参军位重提了一品,现在陈登徐庶等人皆为正三品,独贾诩兼领尚书省左仆射,比他们又高了一阶为从二品),又加封为三等伯爵。原本靖军军职之中是没有军师祭酒一职的,刘泽为诸葛亮专设之,留在中军做刘泽的谋士,以诸葛亮新降之人受此重爵,可见诸葛亮在刘泽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了。

诸葛亮拜谢道:“亮一介布衣,寸功未立,靖王便赐如此荣爵,亮断不敢受。”

刘泽呵呵一笑道:“在其位方可谋其政,以孔明先生之才,当受此禄。泽已赢下了赤壁之战,孔明先生以为下一步我军该当如何?众谋士皆认为我军当一鼓作气,直捣吴会,一举平定江东之气,不知孔明先生如何看?”

诸葛亮轻轻地摇摇头,道:“亮认为此议欠妥,赤壁之战东吴虽然战败,但其水军并未有所伤损,而我军战船皆被焚毁于乌林,江东之地,水网密集,若无水军之利,万难取胜,所以亮认为此时攻吴,乃下下之策。”

“那依先生之意该当如何?”

“主公既已拿下荆北之地,何不乘势南下,征取武陵、长沙、零陵、桂阳荆南四郡,广集钱粮,以为根本。微臣以为,江东虽为主公之患,也不过是疥癣之忧,而许都的曹操,才是主公的心头大患。”

刘泽故意道:“先生差矣,我与曹孟德有约在先,彼此互不侵犯,缘何算得上是心腹大患?”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曹操乃世之枭雄,早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当时与主公订约,也不过是形势所迫而已,如今官渡胜负已分,袁绍败亡已定,不出二三载,河北四州必归曹操矣。主公真得认为仅凭一纸空文就能约束得了野心勃勃的曹操吗?主公横扫淮南鲸吞荆襄,此番赤壁更是大败江东,这天下最寝食不安的人,就是曹操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主公如今强势崛起于江汉,必为曹操所忌恨,只是袁绍未灭,曹操现在还腾不出手了,南北之局方可保持平衡。一旦曹操统一北方,调过矛头来,第一个目标就是荆徐之地,他决不可能坐视比他更为强大的存在。依亮之见,江东孙氏,历经三世而治,国险而民附,极难图之,如果主公强取江东,必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曹操倘若背后来攻,形势便危矣。不如与东吴就此罢兵交好,先图荆南四郡之地,再得益州天府之国,主公地跨徐准荆益,国富兵强,便有能力与曹操决一死战。”

北据曹操,东和孙权,这可是诸葛亮一生的策略谋划,刘泽对于这点倒是清楚的很,但赤壁之战已与东吴结下了深仇大怨,此时再想东和孙权,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诸葛亮先取荆南四郡次取巴蜀之地,倒是与刘泽的想法不谋而合,不管怎么说,现在也不是同孙权进行火并的时候,先取荆南四郡为上,当下便是欣然接受。

第547章败讯传来

赤壁惨败的消息很快地就传到了正在濡须口指挥吴军作战的孙权耳中,孙权当时立在船舷上,兴致很高,正在谋划着对合肥城的下一次进攻,当听说周瑜在赤壁败得一塌胡涂,五万多步骑全军尽墨,韩当黄盖战死,眼前顿时一黑,若不是身边的侍从眼疾手快地将他扶住,孙权恐怕就得一头扎进巢湖里。

孙权是失声痛哭,悲恸号陶,既有失了韩当黄盖之痛,更有折损五万将士之伤,最让孙权痛苦的是,此次赤壁之败,恐怕已是完全断送了染指荆州的可能,新官上任三把火,孙权初领江东,这第一把火就被刘泽给当头浇灭了,把孙权争霸天下的野心给浇了个透心凉,不禁是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本来孙权指挥军队进攻淮南,目的就是箝制淮南的张辽向荆州增援,不过孙权却是有心把这次的佯攻搞成实攻,毕竟拿下合肥可是江东数代人的梦想。但张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几番较量,孙权根本就没有讨到半分的便宜,反而是损兵折将,吃足了苦头,好不容易攻到了合肥城下,面对坚守不出的张辽,孙权更是一愁莫展,连攻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现在传来了赤壁战败的消息,东吴军心涣散,再也无心恋战,孙权无奈只得匆匆收兵,退兵回江东了。

合肥这边一撤,围攻广陵的孙翊自然也打不下去了,紧随其后撤兵了。

在建业“抱恙”的程普原本在府中乐得清闲。安生休养,韩当黄盖阵亡的噩耗传来,程普又急又愤,胸中的郁气一堵,这一回可真得病倒了。程普与韩当黄盖,那可是有着过命的交情,早在孙坚起兵反董之时,他们就舍命追随了,多年来征战沙场,刀头舔血。三人之间的情谊早已是超出了袍泽故友的范畴。想不到这一别,竟然是人鬼殊途,程普泪沾前襟。

对于周瑜,程普是又嫉又恨。仗着和孙策的交情莫逆。周瑜在江东军中的地位是节节高升。在孙策之时,已经是和程普比肩而立,这让程普心里老大的不舒服。凭什么一个尚未及而立毛头小伙就可以和他程普平起平坐?可孙权即位之后,周瑜的地位再次擢升,成为统领三军的大都督,直接就骑到了程普的头上,程普郁闷至极,干脆来了个抱病在榻拒不奉命,周瑜率兵开进赤壁前线,程普在家养病闲赋,乐得清闲自在,眼不见心不烦。

可这回病倒之后,程普却没有卧病在榻,反而是拖着病躯前去见孙权。

孙权刚刚回到吴侯府,下人就前来禀报程副都督求见。程普因为被周瑜压了一头故意托病不出,孙权是清楚的很,可程普是老臣,又是东吴的栋梁支柱,孙权也不好责难,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番程普前来,肯定是为了赤壁战败的事,孙权便令人将程普传上来。

程普一付病态恹恹的模样,在下人的挽扶之下,才勉强来到中堂,堪堪地给孙权施过礼。

孙权大吃一惊,看程普的模样,那里是装病,分明是病入膏盲的样子,赶忙上前相扶道:“程公身子不好,理当在府中歇息,何必亲自赶来?”

程普面有戚色地道:“普原来身体并无大碍,只是惊悉赤壁有败讯传来,心有感伤,故而病势加重,只是普虽有恙在身,在国中有此惊变,普如何能置身事外,故而才拖病躯来见主公。”

孙权耸容道:“程公心忧国事,在病中依然不忘军情,只是可惜,此番赤壁交战,我东吴的确是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损失惨重啊。”

程普道:“普听闻此消息,夙兴夜叹,夜不能寐,自伯符以来,江东根基渐稳,兵精粮足,正是对外扩展我东吴势力之机,可是未曾想到赤壁一战,我东吴五万儿郎折于聚铁山,精锐尽丧,怎不令人痛心疾首。公义公覆可都是追随令尊大人的老臣,为江东曾立下过汗马之功,此番殒命赤壁,若是二人武艺不精命该绝于此地,普自也无话可说。但韩黄二人可是江东赫赫有名的骁勇战将,身经百战,大风大浪里都闯了过来,如何赤壁一战双双殒命,实是有人指挥失误,误中刘泽奸计,方才导致公义公覆命殒赤壁五万江东子弟血染荆江,普今日抱病前来求见主公,就是想请主公为公义公覆二人及在赤壁死难的五万将士讨一个说法。”

孙权沉吟了一下,程普的矛头显而易见地是对准了周瑜,的确此次赤壁之战,周瑜既为主帅,自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要追究的话,周瑜肯定要负主要责任。程普和周瑜素来不睦,此番借着赤壁战败的由头,程普定然是不依不饶,非推倒周瑜不可。

程普看到孙权在犹豫,便又道:“普素来与周都督不和,此东吴军中人尽皆知,但普此番请命,也非是为个人恩怨之故,周都督身为主帅,兵败赤壁,这责任无可推卸,主公方自登位,须当法正律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赏罚分明方可服众。”

孙权只得道:“程公所言极是,某当斟酌之,程公有病在身,某不敢久留公,还是早些回府歇息吧。”

程普拱手施礼告退。程普前脚刚走,张昭顾雍就联袂而至。

孙权将其迎入中堂,双方落座。张昭和顾雍前来,自然也是关于前线战败之事,前线的噩耗传来,整个江东都陷入了一片愁云惨淡之中,张昭言辞激烈,矛头比程普的更为犀利,直斥周瑜庸碌无能,不听良贤之言,方才有此惨败。

“诸葛孔明的划江而治之策,先前已得主公首肯,但公瑾一意孤行,拒不采纳,反而欲其斩首示众,公瑾的一时不智之举,陷我大军于危难,赤壁惨败,损兵折将,主公若是不追究其责任,恐怕江东无人可服。”

第548章以退为进

提及诸葛亮,孙权也是一脸的无奈,荆州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诸葛亮已被刘泽任命为军师祭酒,做了刘泽的帐前谋士。坦白地讲,孙权对诸葛亮还是很欣赏的,不光是因为诸葛瑾的缘故,虽然与诸葛亮只见过一两面,但诸葛亮留给孙权的印象还是很深刻,尤其是诸葛亮提出的划江而治的策略,给了孙权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可惜,周瑜和诸葛亮仿佛就一对天敌一般,彼此根本就无法相容,诸葛亮的主张周瑜一开始就是全盘否定,根本就谈不上采纳。

对于周瑜,孙权还是有所忌惮的,周瑜手握重兵,孙策临终之前,一再叮嘱孙权要重用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面对周瑜这样的托孤重臣,孙权自然不敢违背兄长孙策的遗讯,对周瑜是恭敬有加。这种恭敬并光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对于孙权而言,搞政治搞内政或许他是行家里手,但真正行军打仗,他可比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差了老远,正因为军事上的短板,他才不得不依靠能征惯战的周瑜。

虽然周瑜的确有大将之才,但由于擢升的比较快,难免还是会为别人所忌恨,只是由于周瑜屡建战功,才算堵住了悠悠众口。此次兵败赤壁,周瑜立即就成了众矢之的,所谓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与周瑜原本就不睦的程普、张昭等人纷纷站了出来,矛头一致对准了周瑜,都有些落井下石的意思。

其中程普可以算得上是三朝元老。早在孙坚的时代就追随孙氏征战天下,就算没有功劳那也是有苦劳的。而张昭更是孙策临终托孤的顾命大臣,内事不决问张昭,足以可见张昭在江东的地位如何了。至于顾雍更是江东望族,顾家在江东的地位举足轻重。

这几个人在江东可都算得上重量级的肱股之臣,个个一言九鼎,他们一致前来弹劾周瑜,就算孙权有心回护,也无法驳了他们几个的面子,只得先应承下来。再作计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