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瓦(清扬)-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晃引军退到襄垣,夏侯惇已经苏醒,但失了一目,伤势极重,再留在上党已经是不太现实了,得尽快送到邺城去医治。
临行前,夏侯惇将并州之兵权全部付于徐晃,又调河东的李通到上党,夏侯惇唏嘘长叹道:“魏王将并州托付于我,没想到兵败如此,并州之地十丧七八,某真是有愧于魏王。”
徐晃道:“都督莫要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能守得住上党,并州亦可复克,都督还是静养身体为重。”
夏侯惇道:“某走之后,上党诸军务就拜托公明了。如今晋阳已失,再守河东已无意义,某已令李通撤离河东,不日可至上党与公明会合,共守上党。上党乃邺城、洛阳屏障,万不容有失,公明可在险要之地立寨设营,以拒张任,上党山险地狭,易守难攻,以公明之才,定可保上党不失。”
徐晃拱手道:“晃定不失都督所望。”
于是徐晃在上党郡北部山险之处设下了七座大营,重兵驻守,多备箭矢木石,将大小山路悉数封锁。李通率河东五万人马赶到上党之后,徐晃手中的兵力也达到了十五万左右,与靖军兵力大致持平。
张任在晋阳整顿兵马,便立刻南下上党,准备一鼓作气地拿下整个并州。不过徐晃在襄垣、谷远、铜堤布下了重兵坚寨,依托险要山势,坚守不战,到让张任无计可施,只得暂时屯兵于阳邑、祁县、介休一线,伺机寻找战机,双方陷入了相持。
第684章水淹樊城
张任在北线豪取并州数郡的同时,靖军在南线的攻势进行地也是如火如荼。
由第二军团、第六军团和新二军团组成的第二野战军团群成立之后,便很快地在襄阳完成了集结,关羽担任二野的督帅,统领十五万大军,美髯飘逸,卓尔不凡,关羽意气纷飞,接到刘泽的进军命令,立刻发兵樊城。
从襄阳北上,便是宛城,靖军只要攻克宛城,许都就在靖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所以关羽这一路是四路大军进攻距离最短的一路,也是刘泽认为最重要的一路,除了关羽的二野之外,张飞的第三军团也加入了战斗序列,关张哥俩已经好多年没有并肩作战了,此次能再聚首,自然是欣喜不甚。
为了协助二野渡汉水,甘宁还特地派了一支舰队来助战。同时关羽还得了一支最强有力的部队支援——火炮师,整整一百门野战青炮火炮。这支部队原本是隶属于最高统帅部直接归刘泽指挥的,此次刘泽特意调拨给关羽指挥。
铸铁火炮由于太过沉重,只适用于守城而不利于野战,马钧在研发完成舰载青铜炮之后,又开始研制适合于陆战使用的青铜炮,在炮身的两侧安装铁制的车轮,通过骡马的牵拉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第一次可以将火炮投入野战和攻城战,这一突破,无疑使得靖军的攻击力更为强大。巴蜀关陇多山地,火炮无法应用,但从襄阳向北进入中原,几乎是一路平川,无疑火炮拥有了用武之地。
关羽出兵之时,正是八月中秋。连降骤雨,汉江水暴涨,诸将都劝关羽暂缓用兵,待到汉江洪水消退之时再行进军。关羽抚髯大笑道:“此乃天助我也,此时进军,正可大功告成。”
关羽遂令副都督曹性引一军先行渡河。却不到樊城,在樊城西十里的浦口川堰住汉水的几条支流,又令甘宁派来的舰队静候在汉水南岸,等到万事齐备,众军一起登船,杀奔樊城。
靖军在襄阳动作频频,宛城都督曹仁自然坐不住了,亲赴樊城,督查樊城前线的防务。此时樊城的守将是副都督李典。他对樊城的守御能力信心满满,樊城作为曹魏最前哨的重镇,在攻防两端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魏军在樊城的建设上自然是不遗余力,把樊城打造成了固若金汤的要塞。
“要象一颗钉子一样把樊城钉在汉水边上!”这是曹操对新建樊城时下的批示,为了对付靖军的火炮,樊城从一开始的建设上就采用了最坚固的方法,城墙不再使用夯土或砖砌结构。而是使用了整块的条型巨石,石砌的樊城堪称是最坚固的堡垒。
李典对樊城的防御信心十足。曹仁视察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漏洞,便返回了宛城,毕竟宛城也是防御重点,需要曹仁亲自坐镇。
但他们都忽视了樊城的地理位置,樊城地势低洼,汉江水浅之时倒也看不出什么。一旦汉水暴涨,樊城就时刻处在了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境地。
关羽镇守襄阳多年,对这里的地形地势了若指掌,故而令曹操性先期过江,堰塞住各处水口。等到河水暴涨之后,放水一淹,樊城就会沦为水乡泽国。
是夜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关羽传令曹性在上游各处水口掘堤放水,洪水咆哮而下,如天崩地裂,樊城内外,俱成为一片汪洋。
水军的船只早已候在汉水南岸,关羽率大军登船,夜渡汉水。比及天明之时,大军已杀到了樊城城下,此时的汉水洪水一片泛滥,根本就分不清哪儿是河道,那儿是田庄,放眼望去,一片浩淼,水天一色。
天明之时,雨势稍小,但洪水仍未消退,樊城的大街小巷,尽皆被淹入水中,军民苦不堪言,多有毙溺,号称最坚固的樊城城墙,此刻也大半浸泡在水中,从水面到城头的距离,也不过是数尺而已,城内更是一片汪洋,除了高高的几处屋脊,樊城内已看不到任何的建筑了。
李典是彻夜未眠,两军还未交锋,他却不得不与洪水展开搏斗,城内已无立锥之地,李典不得不将樊城的军民转移到了城墙之上。城墙原本就只有一条不宽的通道,根本就站不了多少人,此时城内的守军和百姓蜂拥地挤上了城墙,一时间人满为患,水泄不通。
此时李典的头都大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场洪水来得竟然是如此猛烈,樊城全部被淹没了,现在的樊城已经完全丧失了防御能力,靖军趁虚来攻的话,魏军毫无还手之力。李典暗暗地祈求上天不再下雨,洪水快点退去吧。可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场洪灾不光是天灾,**的因素也占据了很大程度。
就在李典以为关羽在襄阳也被泡入水中的时候,靖军已分乘几百艘战船杀到了樊城城下。此时的樊城城墙,在靖军的眼里,不过是一道几尺高的矮墙而已,而这道矮墙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
李典的脸登时就变得煞白,不过面对靖军劝降的喊话,李典根本就没有理睬,吩咐弓箭兵开弓射箭。
对面的喊话停止了,回应守军箭矢的,是更猛烈的箭雨。
即使再激烈的守城战斗,城墙上也不需要站太多的人,任何时候,城墙上都必须留下足够的空间来让守城的兵卒活动,彼此调防和使用守城器械。此刻樊城的城墙上挤满了人,非但无助于防守,更悲剧的是,密密麻麻的人郡挤在一起,根本就无法逃避靖军箭雨的射击,一排排的箭矢呼啸而来,根本就无需任何瞄准,一排排的魏军和樊城百姓就倒了下去,箭无虚发,往往一支箭甚到可以穿透两三个人。
副将董超见情势危急,乃对李典道:“樊城已经守不住了,再打下去,非得全军覆灭不可,不如投降,尚可保下性命。”
李典大怒,道:“某追随魏王数十载,魏王待之恩厚,某宁可战死,也不愿做屈节苟活之辈!”拨出剑来,将董超斩杀,喝令守军以死相拒。众军士畏惧,不得不拼死力战。
董超的弟弟董衡也在军中,见李典杀了董超,深恨之,遂引东城守军挑起白旗,向关羽投降。董衡一降,身处绝境的魏军皆是纷纷倒戈,一时之间,降者如潮。
都督霍峻率部登上了樊城城头,靖军如狼似虎,一路斩杀而进,魏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死于靖军刀箭之下的,自相践踏而亡的,不计其数。
关羽乘坐在战船,直抵樊城西门,遥望着在城头上做困兽斗的李典道:“李典!你已无路可走,何不早降!”
李典怒目而视,骂道:“我乃国中名将,岂可降尔等贱民!”李典环视左右,靖军四下攻到,自己身边只剩几十名亲兵,知道今日已是不免一死,遂拨出佩剑,面北而望,大叫一声:“魏王,李典无能,守不住樊城,先走一步了!”说罢,横剑自刎。李典身边的几十名亲兵,也皆自杀身亡,无一降者。
关羽视之,长叹道:“李曼成不失为忠义之士!”遂令人将李典的尸首收敛,厚葬于樊城城外。
李典既死,魏军大半投降,樊城陷落。入城之后,关羽令人疏浚河道,清退洪水,张榜安民。数日后,洪水退去,关羽在樊城未曾多做停留,便率大军向宛城开进。
第685章周瑜北伐
东吴方面此次出兵的统帅还是大都督周瑜,孙权对周瑜的倚重还是一如既往,虽然在许多的人的眼中,周瑜早年的光华早已褪去,屡战屡败的糟糕战绩一直为人所诟病,暗地里周瑜被替换的消息一直不断传来,但此番孙权还是任命周瑜来统领三军。
对于孙权来说,这也是无奈地选择,江东人才凋零,曾经追随孙坚的老将也只有程普硕果公仅存,何况程普也已经老了,不堪大用,其余鲁肃平和、吕蒙横直、陆逊太过书生气,江东唯一能独挡一面的,也就有周瑜了。
徐州惨败之后,江东不仅丢了刚刚到手还没来得及捂热的下邳,而且损失惨重,数万江东子弟命丧徐州,这是继赤壁之战后,江东方面损失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了。此次兵败,也让江东孙氏三代辛辛苦苦拼攒起来的基业消耗殆半,在三足鼎立的形势下,东吴只能以最暗弱的姿态苟全与东南一隅。
但孙权毕竟也是一代霸王雄主,自是不甘心雌伏于人脚下,好在这几年与刘泽有盟约,双方一直相安无事,曹操则一直忙着攻略东北西北,无瑕南顾,在中原大地一片烽烟的背景下,江东却迎来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孙权这几年一直在秣马厉兵,积蓄力量,试图重振旗鼓,孙权想报的仇很多,赤壁之仇、徐州之仇,而且他的野心和胃口,向来都不小。
可在当前的形势下,孙权没胆量蛮干,只能是依托孙刘联盟,向北扩展生存空间。此次刘泽向曹操全面开战,完全是符合孙权的战略意图。所以他没有多想就同意了。
周瑜在广陵誓师,尽起十万大军,以吕蒙、凌统为先锋,北渡淮水,向下邳进发。
根据与靖军协商的结果,此次东吴出兵。与靖军东路张辽所部协同作战,张辽率部主攻淮汝南和小沛,周瑜则主攻徐州。战前张辽曾派使者面见周瑜,提出徐州有于禁车胄把守,唯恐周瑜一军应付不来,愿意派出一支人马从侧翼协同吴军作战。
周瑜想也不想地就拒绝了,在淮阴渡过淮水,直逼下邳。如今东吴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兵力也几乎恢复到最鼎盛时期的水平。周瑜可不想仰人之鼻息,尤其是借助于刘泽的力量,徐州是从周瑜手中丢掉的,周瑜发誓一定要亲手将它夺回来。
曹操所设立的东海战区范围极大,可不光是徐州东海郡,它几乎包括了除平原郡外的整个青州和徐州琅琊郡、东海郡、彭城郡和下邳郡,青州刺史于禁坐领东海都督,徐州刺史车胄则担任的是副都督。东海都督部共约有守军近二十万人。不过分散驻守在各地,单是徐州下邳郡的守军不足五万。
周瑜正是看到这一点。方才集中优势兵力直接兵取下邳,以十万军队进攻下邳的五万守军,周瑜认为自己的胜算还是蛮大的,关键是如何挡得住来自青州于禁的增援。
阻援的任务落在了徐盛和丁奉身上,周瑜兵逼下邳的同时,下令徐盛和丁奉各引一万人马绕道攻占吕县和良成。阻止东海郡和彭城郡方向的增援之敌,只要徐盛和丁奉能挡得住于禁的增援部队,那怕是将于禁拖上个一段时间,周瑜也有信心拿下下邳。
周瑜也没有指望单凭徐盛和丁奉能挡得住于禁的大军,关键上他们只要能坚持上个十天半月的。就为周瑜赢得了时间。
于禁是曹操手下的五虎大将之一,周瑜对他倒是有几分忌惮,至于车胄,周瑜根本没有上心,草包一个,据说是和曹操沾亲带故,曹操早年起兵时就曾追随了曹操,算得上是一位元老级的人物,愣是凭着混资历混到了徐州刺史上的位置上来。都说曹操慧眼识英任人为贤,看来这中间的水分也是蛮大的。
周瑜果然没有看错车胄,下邳城城坚壕深,车胄兵少却没有凭坚拒守,以待援兵,反而采取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的策略,除了留兵一万给下邳太守之外,亲提四万大军赶赴睢陵迎战周瑜。
车胄狂妄而愚蠢的行为让周瑜偷笑不止,睢陵之战,周瑜以八万兵力对阵车胄的四万魏兵,战斗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双方战斗一开始,东吴就对左右两翼实施包抄,魏军大败,车胄也死在了乱军之中,首级为凌统所获。
周瑜携得胜之师直捣下邳,在周瑜的眼里,下邳已是囊中之物了,毕竟徐州刺史车胄已经死了,守卫下邳的军队只剩下两成左右,东吴大军一路碾压而至,下邳如何抵挡得了。
但周瑜还是失算了,纵然他能轻而易举地打败车胄,但下邳城的守军,远比他想象之中的要坚强的多,下邳太守名叫高堂隆,车胄想要出战之时,他就曾劝谏车胄不要轻易地出战,自己兵力弱于对方要依托坚城防守,不利于野战。但车胄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执意要出城迎敌,果然兵败身亡。
消息传到了下邳,守城的军队人心惶惶,都有弃城而逃的打算,高堂隆却是力排众议,坚持守城。
周瑜率兵赶到了下邳城下,但却没有出现魏军开城纳降的现象,反而是四门紧闭,吊桥高悬。吕蒙第一个冲到了下邳城下,招呼他的,却是一阵疾风暴雨的箭矢。周瑜勃然大怒,立刻下令全军攻城。
不得不说下邳城的坚固,刘泽在经营徐州的时候,下邳城经历大范围的改建扩建,不过是范围增加了,建城质量上也是天下无法与之匹敌的,单单仅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已经不足称呼下邳城。几年前,曹操攻打下邳时,硬是用了几百架的投石机轰了十几个日夜,才勉强地轰出了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早已封上了,下邳城又恢复了坚城厚垣的模样,虽然下邳的守军只有一万多人,但周瑜连续地对着下邳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就是死活无法攻克下邳。
第686章偷营劫寨
就在周瑜一愁莫展的时候,郯城方向又传来消息,于禁闻车胄在睢陵败亡,立刻率大军从青州南下,集结徐州北部三郡的兵力,以泰山压顶之势向下邳迫来。
由于力量悬殊,徐盛和丁奉在良成吕县阻击于禁失败,率部溃逃回下邳,而于禁的大军则已经是逼近了下邳,在城北四十里处下寨。
徐盛和丁奉逃回吴营,周瑜怒道:“某命尔等阻敌十日,为何三日便败?”
二将愧不能言,周瑜怒气未消,喝令将二人推出斩首,谋士庞统劝道:“都督息怒,于禁统带十五万众,徐丁二位将军只有两万人马,如何能敌?在下认为此非二位将军之过,还请都督的手下留情。”
周瑜挥退徐盛丁奉,对庞统道:“如今我军受阻于下邳城下,敌人援军又至,奈之若何?”
庞统道:“下邳屡攻未克,我军士气低迷,更兼于禁兵多势众,都督不宜力敌,不如暂且退兵淮阴,再图良策。”
周瑜眉头紧皱,当前的形势的确危急,吴军两面受敌,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认为这儿会是一个好的作战之地,周瑜当然也明白此时的处境了,但退兵就意味着失败,就无疑是周瑜不可接受的,睢陵大胜刚刚竖立起的高大上的形象立马就得坍塌,所以周瑜必须坚守在这儿,并取得一场大胜,这样才能够证明他的能力,才能让某些人闭嘴。可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来实现惊天的逆转,想要绝地求生,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偷袭!周瑜灵光一现,对庞统道:“于禁远来又兼兵多,必然防备松懈。我军趁夜偷袭,士元以为如何?”
庞统一脸愕然,心道周瑜是不是急昏了头,摇头道:“曹操诸将之中,以于禁最号毅重,擅长防守。治军严整,岂可无备,都督若要偷袭,恐难建功。”
周瑜不以为然地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于禁此来,必然料定我不敢偷营劫寨,我反其道而行之,必可一举而胜之。”遂不听庞统之劝。调兵遣将,准备趁夜偷袭于禁大营。
庞统摇头苦笑,周瑜疯了,真是疯了。
当天夜里,周瑜亲率大军杀奔魏军大营而去,一路上,马摘铃人衔枚,悄无声息。大约三更天时分。东吴军已接近了魏军大营。但见魏军营寨灯火通明,只有几拨巡哨往来巡查。整个大营内悄无声息。
周瑜一阵窃喜,暗道:“天助我也!”传令吴兵一齐点火,杀入魏军营寨之内。
事起仓促,那些魏军巡兵惊惶失措,四散而逃,边逃边喊:“有敌袭!有敌袭!”
吴兵杀入大营。却见营内依然静悄悄一片,吕蒙凌统各自率军杀入魏军营帐内,却发现营帐内空无一人,急报于周瑜。周瑜闻之,悚然一惊。暗道:“果然中计了!”下令吴兵急退。
就在此时,营外杀声震天,无数魏兵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将周瑜的人马团团困在核心,为首一将,顶盔贯甲,手持长枪,赫然正是于禁。于禁断喝道:“周大都督,你也太小觑于某了吧,使这等伎俩,也不怕污了你江东大都督的威名!”
周瑜如何敢答话,率部分路突围,怎奈魏军越聚越多,周瑜左冲右突,一直杀到五更左右,人困马乏,也没能杀出重围。就在周瑜心生绝望之计,徐盛丁奉引军杀到,冲破了魏军的层层包围,将周瑜救了出去。
周瑜好生惭愧,白日里他还迁怒于徐丁,欲斩二人之首级,想不到今夜若非二人拼死相救,只怕自己已经命丧魏营了。
杀出重围之后,周瑜会合了吕蒙、凌统各部,检点兵马,折损不少,周瑜黯然神伤,引军望本营退去。刚走至半路,就遇到了仓皇而来的庞统,原来魏军大营这边激战之时,于禁早已派出一路人马,反袭了东吴大营。东吴大营本就留守兵力不多,庞统如何抵挡了气势凶猛的魏兵,方一交战,便败退了下来。
周瑜闻吴军大营已失,面色惨白,汪得吐了一口鲜血,左右慌忙将他扶住。周瑜神色凄惶地对庞统道:“悔不该不听士元劝解,方有今日之败,天不佑我东吴,奈之若何?”
庞统听魏军杀声又起,显然是追兵已至,急忙道:“都督不必心忧,且暂退兵淮阴,再做计较。”
周瑜无奈也只得答应,集合残兵败旅,望淮阴退去。
于禁反劫营得手,自鸣得意,全然忘却了穷寇莫追的苦训,引魏军穷追不舍,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一只黄雀,不是别人,正是靖军三野大都督张辽。
张辽在淮南集合起十万大军之后,并没有急着去汝南与太史慈汇合,而是派使者支会周瑜,想同周瑜一起进军,先解决徐州之敌。按刘泽的战略要求,三野的主攻方向是淮北豫东和兖州,但做为侧翼的徐州如果没有及时拿下来的话,三野北上,必定会暴露淮南的空虚,让徐州之敌有可趁之机。
虽然此次进军的意向,东吴的军队是负责向徐州进攻的,但张辽担心东吴的军队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所以才会主动与周瑜取得联系。
但周瑜刚愎自用,断然拒绝了张辽的建议,独自引军去攻徐州。张辽算定周瑜必败于于禁之手,于是引军暗伏于徐州以西,伺机而动。
果然周瑜偷营失败,于禁得意忘形之下,全力追杀,这无疑给了张辽一个最佳的破敌机会。张辽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稍纵即失的机会,尽起十万大军,从夏丘出发,拦腰将魏军人马截为了两断。
于禁也是尝到苦果,由于南下追击周瑜,魏军战线拉得过长,一下子被靖军冲为了两截,首尾不能相顾,再想收拾这个败局,已经是无力回天了。
靖军的进攻相当的犀利,目标明确,动作迅捷,很快地就将睢水以南的魏军分割包抄,逐一歼灭,魏军几乎是全无还手之力,损兵折将,一溃千里。
于禁抵挡不住靖军的猛烈攻势,只得率部向下邳方向突围,经过一番拼死血战,总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回了下邳城。
张辽清剿完睢水以南的魏军,立即是挥师北进,将下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对于于禁而言,这两天的遭遇跌宕起伏,胜负只在须臾之间,刚刚击破了周瑜,却半路里杀出了个张辽,让他一败涂地。于禁跟随曹操多年,也经历过几次与刘泽的交战,在他的印象中,靖军的战斗力非常的彪悍,今天他再一次地领略了,的确是叹为观止,同时更让他产生了深深的畏惧和担忧,靖军大军压境,这下邳城能守得住吗?
与于禁的忧心冲冲相比,下邳太守高堂隆倒是信心满满,道:“都督放心,下邳城固若金汤,张辽想拿下下邳,简直就是白日作梦!”于是高堂隆请于禁在府署歇息,自己亲自赶往西门督战。
登上城楼,高堂隆向下张望,眼看着城外靖军如蚁聚而至,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旌旗如云,撼山动岳,守城的兵士都双股发战,面容呆滞,紧握着刀枪的双手不住地在颤抖。高堂隆心知如果这种士气状态迎战的话,只怕仗没打,气势上就输了几分,拨剑在手,高声疾呼道:“誓死守城,有敢言后退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