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什么?是不是给的待遇有些低了?”杨渥笑着问道。
“正是如此!”王彦俦原本还不想说得这么直接,不过既然杨渥都已经问出来了,他干脆也就承认了。
“大王,所以末将的意见就是效义军暂时不设立统领,这样今后若是有较高名望的敌国将领前来投降的话,就可以虚位以待了。”
杨渥笑道:“你说的很好,你这想法也算是有心了。不过孤这里其实已经有一个合适人选了,那就是康怀贞!”
“什么?康怀贞?”王彦俦这些真的是大吃一惊,显然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人。
他惊讶问道:“可是当年濠州一战兵败的那位康将军?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正是此人!”一旁郭崇韬将情况对其介绍了一番。
“若是此人为效义军统领的话,相信其他几位一定没有任何意见!”王彦俦心中震撼。
他真的没有想到传说中早就死了的康怀贞居然还活得好好的,不过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吴王杨渥居然会为了康怀贞的家人着想,这么多年都为其保密,并且忍得住将其闲置不用。
要知道杨渥若是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暗中将康怀贞投降的消息透露给梁国,以朱温的暴虐性格,得知消息后肯定会将康怀贞的家人悉数杀光。
这样一来即便康怀贞心中猜测到吴国可能暗中出手了,但一来他没有实际证据,二来他与梁国之间的血海深仇已经形成,要报仇的话也只能依靠吴国的力量,这样一来杨渥就可以轻松得到一位名将的效力,这可比将康怀贞闲置这么多年,并且一直为其保守秘密要来得容易多了。
“看来大王的确是一位贤明仁厚之主,我原本还担心自己主动放弃军权将来会难以自保,如今看来这一步的选择果然是对的!”王彦俦心中激动。
他又不是傻子,一开始在蔡州起兵造反的时候他固然是不择手段,将自己效忠的主上和与他勾结的同党全部杀了,但等真的造反成功后,他才意识到如今的天下已经没有他们这些小势力崛起的空间了。
尤其是等到兵败投降吴国之后,他更是没有任何桀骜之意,反而变得谦虚沉稳起来。
如今看来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只要自己忠心为吴国效力,想来吴王也一定不会薄待他。
见了他的神情,杨渥顿时明了对方的心思变化,脸上不由得笑了笑,。
召见完几个重要将领后,接下来杨渥开始商讨军情。
如今梁军分兵驻守在萧县和宿州城北的相山这两处地区,既不撤军,也不主动前来进攻,这说明梁军依旧没有放弃攻占徐州的计划,这让杨渥感到非常惊讶。
“看来还真被朱瑾说准了,肯定是朱友贞还想着攻占徐州,不然若是牛存节和刘鄩二人的话,他们明知道没有机会,一定会理智的选择暂时退兵的。”
“不过朱友贞即便不懂军务,他也一定明白目前梁军的这点实力根本比不上我军,想要不被我军击败都有困难,指望他们击败并且我军攻占徐州?这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那么,朱友贞又是哪里来的底气才会做出这个决定的呢?”
杨渥将自己的疑问向郭崇韬、朱瑾等人询问,很快众人就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那就是梁军应该是有援兵前来,或者梁军觉得吴国刚刚经历了大旱,粮食消耗严重,此时一定打不起持久消耗战,所以想用长期对峙的办法将吴军耗死。
“打消耗战吗?这一点孤倒是不惧!”杨渥脸色轻松,丝毫没有感到为难。
虽说一场大旱的确让吴国消耗了大量粮食储备,不过目前旱灾早就过去,各地在七八月份种下的那一轮水稻目前也快进入收割期了。
这一轮的庄稼虽然还是受到了旱灾的一些影响,但总的来说收成还算不错,能极大的缓减粮食的消耗。
另外一点就是吴国的商船队依旧在不停的将南方海外产粮区的粮食运送到吴国,以充实金陵等地的府库。
可以说在粮食储备这方面,目前的吴国必然是当世做的最好的,即便是梁国也不可能比得过。
“倒是梁军的援军值得注意,对于这一点你们有些什么看法?”杨渥转头向众人看去。
郭崇韬沉吟一番后,沉声答道:“大王放心,即便朱友贞想派遣援军前来,他也不会派遣太多援军。因为目前梁国的军队已经有些不够了。”
他接着分析道:“梁国固然人口众多,兵力充裕,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消耗,尤其是近些年来不断的兵败,梁军的兵员也在逐渐消耗。就目前来说,即便是加上各地的州兵,梁国能够维持三十万大军就算不错了。”
“这其中由杨师厚统领的河北大军就多达十多万;河中那边与晋军对峙的军队同样有五万左右,加上如今南下徐州的这七万人,以及留守开封的禁军,这就是二十二万人左右。”
“若是再加上关中、洛阳、中原等各地的必要驻军,那么梁军也没有多少多余的兵力了。”
“所以臣敢断言,即便梁军有援军前来,也不会超过两万人。”郭崇韬沉声道。
杨渥点了点头,对他的判断极为赞同。
两万援军,这还在吴军的承受范围之内,到时候吴军依旧会有一些优势。
当然,即便是梁军军力占上风,杨渥也不担心,因为他们原本就是处于防守的一方,大不了就坚守城池,以待后变,反正吴国拖的起。
当然,既然知道了梁国还会有援军前来,杨渥自然也不会坐等,他当即命令大军休整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兵北上,准备对梁军发起进攻。
……
当梁国与吴国为了徐州这个战略重地而交战时,北方的燕国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
原本这一世的燕国因为没有遭到梁国的重创,实力要比历史上的燕国要强大一些,然而在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因为杨渥的缘故,让晋国得到了苏州炮这种攻城利器,从而攻坚能力大大增强。
在上百架苏州炮的猛烈轰击下,即便是坚固的幽州城也很快就坚持不住;而燕国除了幽州城外,其他的城池已经悉数落入晋国手中。
山穷水尽,这是真正的山穷水尽!
刘守光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依靠了,他自身的兵力已经消耗一空,众部将不是被敌军俘虏了,就是主动投降敌军;剩下的部将一个个也没有半点士气,大家对于坚守已经不报任何企图。
“连契丹人也不愿意发兵来援吗?这难道是天要亡我吗?”刘守光倍感绝望,完全没有了称帝时的那种意气风发。
他当然派人去请求契丹人出兵,可惜也不知道刘守光平日里都做了什么坏事,以至于他的名声太臭,居然连契丹人都知道他没有半点信用,因而即便他许诺幽州解围之后将平州、瀛洲、营州等地都割让给契丹,但依旧不能让耶律阿保机动心。
至于另一个大国梁国,更是早早的就放弃了救援燕国的打算。
如今的刘守光真是到了绝路,更让他感到悲愤的是,他之前想要投降晋国,但周德威却担心他是诈降,所以拒绝了他的投降。
连投降敌人都不准许,这让刘守光深感悲愤。
好在或许是他接连不断的请降,总算是让周德威看到了他的一些“诚意”,再加上幽州虽然难以坚守,但要将其攻破也要花很多时间,付出更多代价,所以最终周德威决定接受其投降,并且派人去请晋王李存勖前来,让其亲自接收刘守光的投降。
这天,晋王李存勖在侍卫的护卫下终于抵达幽州城。
从刘仁恭当年背叛李克用,在幽州自立一方,到现在刘守光兵败将亡,转眼这就是十五年时间。
如今李存勖眼见着自己父亲生前念念不忘的三大恨事中的一件即将圆满解决,心中不由得极为畅快。
“辛劳了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总算是快消灭刘守光了。有了幽州的地盘,我晋国一方国力较弱,不能久战的劣势也将大大缓减,这可是孤今后争霸天下的基业!”
李存勖心中有些激动,他决定,若是刘守光老老实实投降,今后安安分分的做个富家翁,那么他为了自己的霸业,倒也不介意饶过刘守光一命。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就在李存勖心情激动的等待着刘守光投降时,幽州城中又出了别的变故。
(这几天有些忙,所以更新很少;明天恢复正常。这几天一共欠了六章,接下来到月底每天三章补上。)
正文 第五百八十章燕国灭亡
一 十一月二十二日这天,李存勖单骑抵达幽州城下,朝着城上的刘守光大声喊话。
“燕王,当初朱温篡唐叛逆,孤本想与尔一起,再会合河朔其他三个藩镇的力量,一共五镇的军队共同去兴复大唐的国运。”
“然而尔却图谋不轨,竟然效法朱温狂妄僭越,妄加尊号;镇州的赵王、定州北平王这两位节帅,他们当初都驯服恭顺地侍奉你,然而你却从来不去体恤他们,反而发兵相向,所以才有今天一年的大战。”
“孤以为,大丈夫行事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必须尽早决定去向,一味拖延不断,反而自误。如今尔等局势如此,到底何去何从,尔还是痛快拿一个主意吧。”
幽州城下,李存勖那高亢威严的声音传遍四野,不断有回声从周围传来,让城中守军听了不由得感到慑服。
望着城外那身材健壮,年轻威武,骑着一匹白色宝马的年轻将军,刘守光神情极为复杂。
同样是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节度使,而且一个称晋王,一个称燕王,两人不管是身份地位原本都应该差不多才是。
甚至在刘守光的心中,他梦想中的情景应该是自己站在晋阳城墙下面,威风凛凛的向城墙上的晋国守军以及晋王李存勖劝降才对;可惜现在的事实却是刚好相反。
“孤到底是怎么了?原本事情不是好好的吗?当初孤称帝之前,有甲兵三十万众,府库中的存留的钱粮足够数年所用,麾下的大将谋臣众多,以孤的如此实力,原本应该横行天下才是,怎么这一年多时间里,孤接连兵败,以至如此?”
刘守光心中极为不解,他反思过许久,一直想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落得如今的下场,可惜他再怎么想都想不清楚原因,最后只能归结于天命如此。
既然是天命让自己不能成就大业,而且如今燕国的局势也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内部完全无法继续坚守,外部又看不到任何援兵前来,在这种情况下他早就做好了投降的打算。
然而此时,面对城墙下面不远处的晋王李存勖,刘守光却是有些犹豫起来。
他上前一步,扶着已经被苏州炮炸平了的墙垣,大声向李存勖喊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下如今不过是任凭大王处置罢了。”
他声音沙哑,神情憔悴,再加上这些天因为内外局势的困扰而长期处于颓废状态,整个人的精神都显得极为颓丧,那披散的头发很长时间没有经过打理的胡须等,都让他看上去不像是一方大帅,反而更像是刚刚从牢房里面放出来的一般。
见了他这么一番样子,李存勖回想起此人虽然品行不堪,但说到底也是一方藩镇,身份地位原本应该和自己一样,如今却落到这么一番地步,不由得有些感怀起来。
“若是将来孤有一日兵败将亡,是不是也是这样一番样子呢?”
李存勖心中起了一点同情,当即从挂在马上的箭壶里取出一支箭矢,双手将其握住,只听“啪”的一声,那箭矢已经被他折成两断。
“燕王,孤在此立下誓言,只要你出城来降,孤一定会保证你的安全!”
折箭立誓,这可是极为庄重的礼节,誓言一旦发出,就绝不会轻易违反;再加上晋王李存勖又是当着城墙内外两军这么多人的面当场立下的誓言,可以说几乎不可能违反。
而且李存勖原本就是一个极为注重誓言的人,即便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他也不可能去违反。
所以他所说的只要刘守光投降,他就保证其安全的话,的确是非常有诚意的;若是刘守光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果断出城投降的话,虽然依旧会从高高在上的一方节帅,变成他人的阶下之囚,但至少性命能够保住。
可惜即便是到了此时,他依旧非常犹豫,始终下不了投降的决定。
就在这时,他身边最为信任的心腹李小喜开口劝道:“陛下,咱们城中的守军兵力众多,城中积蓄的钱粮也足够,就算再坚守一两年时间也没有问题,何必在现在就投降呢?”
“嗯?你的意思是,现在还不急着投降?可是若是继续坚守下去的话,只怕也难以有什么转机啊?”刘守光顿时犹豫起来。
眼前这个李小喜,便是他往日里最为宠信之人,当初劝说他称帝、讨伐定州王处直等决定,都是在此人的劝说下做出的决定,可以说对此人时言听计从。
即便是如今燕国的局势到了现在的地步,他也没有任何责怪此人的意思,反而继续对其信重。
“陛下,原本小的也是觉得局势险峻,继续坚守也没有任何的希望,所以陛下若是想要投降的话,小的原本也不敢劝阻;不过刚才小的灵光一现,突然发现其实咱们还有一个援兵!”李小喜神色有些激动的道。
“还有援兵?在哪里?”刘守光顿时神色一振,连忙问道。
“陛下难道忘了,当今世上除了契丹人和梁国以外,不是还有一个大国能与晋国相抗衡吗?若是能劝说此国派兵来援,咱们岂不是还有机会?”李小喜笑言。
“能与晋国相抗衡的大国?难道你说的是南方的吴国吗?”刘守光疑惑道。
“不错,正是吴国。若是吴王愿意出兵来援,咱们里应外合,未必就不能击败晋军,收复失地。”
“吴国?但吴国远在江南,又素来与咱们没有什么交情,反而听说当年淮南与河东乃是盟友,他们如何愿意出兵来帮咱们解围?更何况即便吴王愿意出兵来援,这中间还隔着梁国,他们的军队又如何能够到达?”
刘守光本能的就觉得不靠谱,顿时感到极为失望。
“陛下,吴国与咱们之间的确是隔得太远,不过吴军的水师极为强大,若是吴王真的愿意来援的话,他们只要出兵从水路走就行,根本不需要通过梁国的地盘。陛下难道忘了吴军当初是怎样救援青州王师范的吗?”李小喜道。
刘守光眼神一亮,重新振奋起来。
是啊,当初王师范与淮南之间也是距离遥远,中间被梁国的地盘给隔断了,但淮南大将王茂章却率领七千大军从海上直接在青州登岸,帮助青州军队大败梁军,斩杀朱温的侄儿朱友宁,从而名震天下。
如今燕国虽然与吴国也是距离遥远,不过对于水军发达的吴国来说,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想到这,刘守光顿时有些激动起来。
只听李小喜接着又道:“至于说如何说动吴王派兵来援的问题,当初智氏、魏氏、韩氏三家将赵氏包围在晋阳城中,其局势与咱们如今相比只怕更加艰难,但赵氏谋臣却成功说服魏氏和韩氏两家,让他们反戈一击,最终不仅解除了晋阳之围,更是一举反败为胜,最终三家分晋,位列诸侯。”
“大王若是派人去劝说吴王出兵来援,谁敢说就没有机会反败为胜呢?”
李小喜和刘守光二人在城墙上商议着,城墙下方的李存勖却是有些不耐烦起来。
他亲自到城墙下面来劝降,为的就是尽早结束战争,减少晋军的损失;为此,他不仅亲自开口劝降,更是立下誓言,保证刘守光的安全。
但他没想到刘守光到了现在这种时候了居然还在犹豫不决,甚至连个说法都没有,这不禁让他感到鄙视。
“燕王,何去何从,还不速速做出决定?”他再一次大声喊道,语气已经有些不耐起来。
不过刘守光却已经被李小喜一番劝说,重新燃起了希望,如何愿意在这种时候投降?所以犹豫一下后,他大声喊道:“大王远道而来,想必也很辛苦,何不先去休息一下,也好让在下再考虑一两天。”
李存勖大怒,自己之所以亲自跑过来劝降,就是因为当初刘守光不断向周德威求降,又对监军张承业说只要自己亲自前来,他就会立即投降。
但如今自己已经到了城下,甚至还立下誓言,保证对方的安全,但最终对方却说什么还没想好,这岂不是笑话吗?
李存勖恼羞成怒,当即发一言便打马离去,只留下刘守光等人继续在城墙上商议着。
然而刘守光没有想到的是,李小喜在这个时候劝阻其投降,其原本的目的也不是想寄希望于吴军前来救援,毕竟那种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即便是他自己也不怎么相信,也就是用来忽悠一下刘守光,让他不要立即投降而已。
那么李小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功劳!
他心中原本就存了投降晋国的想法,但若是刘守光直接投降的话,他不过是跟着刘守光投降,那样一来自己就什么功劳都没有,而且失去了刘守光这个靠山后,自己将来的日子只怕也不好过。
但若是刘守光不急着投降的话,那么他就能主动出城去向晋军投降,那自然就是大功一件,这也是刚刚见到李存勖后,他心中忽然闪过的想法。
当天晚上,李小喜翻越城墙,出城去晋军营地里投降,并且将城中的局势完完整整的向李存勖等人交代清楚。
过了两天,凭借李小喜提供的详细情报,晋军再度发起猛攻,终于一举拿下幽州,将刘守光以及早就被刘守光幽禁起来的刘仁恭等人全部俘虏。
至此,称帝仅仅两年时间的燕国便宣告覆灭。
正文 第五百八十一祭祀
一 当初刘仁恭在李克用的支持之下才得以成为卢龙节度使,最后成就一番基业;然而在幽州站稳脚跟后,刘仁恭很快就背叛了李克用,并且将李克用派去讨伐的大军打得大败。
要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晋、梁争霸的关键时期,经过这场大败之后,再加上中原的朱瑾兄弟被朱温消灭,以及魏博、定州、镇州相继转投朱温,使得李克用的势力极速萎缩,在争霸战中很快就落入下风。
当初李克用临死之前,对于刘仁恭的背叛还一直念念不忘,将此人与朱温、耶律阿保机并列为三大仇敌,让李存勖要为他报仇。
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刘仁恭也没有得意太久,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给发动兵变,从此幽禁起来。
如今消灭了刘守光后,晋军顺便就把刘仁恭也一起俘虏了。
武义七年春,晋王李存勖征讨幽州,大胜而还;他以白绢将刘仁恭父子捆绑起来,高奏凯歌进入晋阳城中。
不久,李存勖又将刘仁恭父子献于太庙,并且亲自前往刑场斩杀刘守光。
临刑之前,刘守光高声喊道:“我刘守光兵败至此,死而无根,但那天教唆我不投降的却是李小喜这个贼子,若是能将此人一并斩杀,我才心服。”
李存勖对于劝降那天的事情早就一肚子火气,如今听说劝阻刘守光投降的居然是李小喜这个主动来降之人,顿时心中惊讶。
他当即将李小喜招来,让他与刘守光在刑场上对质,以证实刘守光的话是真是假。
李小喜原本依靠献城之功,在晋国之中也颇受重视,得了李存勖赏赐的官爵,混得还算不错,没想到在这时候却被刘守光给记恨上了。
他怒目相向,大声斥骂刘守光道:“当初你和你父亲的爱妾勾通***,难道这种禽兽之举也是我教唆你去做的吗?”
李存勖听了顿时大怒,他原本就对劝降那天的事情十分记恨,如今听了二人之言,哪里还不知道事情的经过。
再加上,这里乃是晋国太庙,供奉着李存勖的祖宗灵牌。
李小喜在这种庄严的地方却出言无忌,连***这种话都敢说出来,顿时引得李存勖大怒,当即下令先将李小喜斩首。
杀了李小喜之后,刘守光心中舒畅不少,不过他还是不甘心就戮,连忙卑躬屈漆的向李存勖哀求道:“大王,我刘守光善于骑马射箭,大王想要成就霸业,为什么不留下我呢?我愿意为大王做一个马前卒。”
这下便是他的两个妻妾看不过去了,出言责备道:“陛下,事已至此,继续苟活又有何益?”说完,二人引颈就戮。
而刘守光却是继续哀求嚎泣,希望李存勖能放过他一马。
可惜李存勖丝毫不为所动,直接下令将其斩首。
“就这样一个废物,居然也敢称帝,还不如两个女人!”李存勖心中不屑。
斩了刘守光之后,对于刘仁恭,李存勖却没有立即杀掉,而是命人将其送往代州,取了他心头活血在李克用墓前祭祀后,这才将其斩杀。
支持,盘踞在幽州已有十五年的刘仁恭父子彻底灭亡。
不久,王镕和王处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