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国江山-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兵力上,梁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不过战争的胜负从来都不只能看兵力,还要看士气、战意等众多方面的因素。

    梁军兵力虽多,但一来久战兵疲,士气低落;二来大军正在撤兵途中,将士们归心正切,没多少战心;三来敌军有备而来,进退自如,而梁军却需要迅速摆脱吴军的牵制,尽早赶回开封,否则可能被北面杨渥统领的吴军主力追上。

    这几个问题对梁军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问题,所以即便梁军的兵力远比敌军要多,但段凝等将领心中却毫无胜算,反而一个个脸色惊疑不定。

正文 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

    梁军虽然是受到追击的一方,不过因为他们必须尽快退守开封,所以反而必须主动进攻,以求尽快击退吴军。

    所以经过一番短暂的商讨后,段凝下令以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率领麾下三千从右翼发起进攻;以左先锋指挥使苏云率领麾下四千人从左翼发起进攻。

    他自己亲率其余大军依次而进,对吴军发起全面进攻。

    骑兵统领王晏求率领的三千骑兵被段凝安排在了大军右翼,与吴军左翼的骑兵相对,以保护梁军侧翼。

    至于大军的辎重粮草等当然是被段凝安排在最后方,以五千步兵加以看守。

    这套用兵方案相对比较保守,不过如今匆忙之下能够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不错的,毕竟大敌当前,根本没时间让他们从容安排。

    “既然诸位将军都没什么意见,那就立即去执行命令吧!”段凝最后沉声下令道。

    “末将遵命!”到了此时,不管心中是不是服气,众将都没有再与段凝对着来,一个个凛然听命,告辞离去。

    望着众将离去的背影,段凝心中苦笑:“若是之前诸位将军都能如此听令行事该多好?可惜如今局势危急,也不知道今日一战到底能否取得胜利!”

    他却不知,离去的众将之中除了康延孝这个已经背叛了的右先锋指挥使外,其他将领的心中同样在迟疑着自己接下来到底需不需要全力以赴的为梁国卖命。

    “如今的局势已经糜烂至此,听说吴王亲自统领的十万大军已经到了曹州,再加上南面吴军,敌军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看来梁国已经凶多吉少,本将到底还要不要为了梁国而拼命?”

    这样的迟疑不仅仅存在于某一个将领心中,而是每一个将领心中都有。

    在这样一种心态之下,再加上康延孝这个已经投降之人暗怀鬼胎,以及潜伏在梁军后方十多里的杨渥,可以说梁军这一仗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

    同一时刻,战场对面的李承鼎也在做着临战部署。

    虽说此时两军阵前,即便是康延孝也没办法将梁军的具体部署通报给吴军,不过李承鼎可不是只会依靠敌军情报来指挥大军的人。

    他在观看敌军布阵之后便欣然对柴克宏、王彦俦等将领笑道:“看来敌军还想着主动进攻我军,不过段凝难道不知道此时主动进攻毫无胜算吗?而且他仓促之间就贸然行事,这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

    在李承鼎看来,虽说军情紧急,梁军必须要尽快撤军回开封,但越是这样就越不能仓促行事,尤其是现在即将与吴军大战的时候更是要小心谨慎。

    而段凝从大军停止前进,到做出主动进攻的决议,再到如今具体部署,整个过程连半个时辰都不到,如此仓促间做出的安排,这其中会有多少漏洞就可想而知。

    “想必段凝一定是担心大王率领的大军赶来,与咱们一起将其围困起来吧,所以才会如此匆忙的做出安排。”柴克宏笑道。

    “即便是担心,那也不能这么匆忙做出安排,难道他多花一两个时辰好好进行部署的时间都没有吗?”李承鼎摇了摇头。

    “罢了,不说段凝的问题了,还是说说咱们的部署吧。”李承鼎问道:“大王目前在哪里?”

    “回禀将军,大王不久前才发来的消息,他已经到了敌军后面十里处隐藏起来。”

    李承鼎点了点头,道:“既然大王已经部署到位,那么这一战咱们也没必要采取守势了,直接以进攻对进攻就是。”

    “从敌军的部署来看,段凝将康延孝安排在我军左翼,他们的骑兵同样被安排在这边,显然是要牵制咱们的骑兵。”

    “这对咱们来说是件好事,因为大王亲自率领的大军就隐藏在敌军身后,咱们只要将敌军骑兵牵制住,大王就能轻易的从敌军后方发起突袭,从而一举奠定胜局。”

    “所以本将的部署是,集中兵力与左翼,等敌军压上来后,发动信号,让康延孝反正,反身向敌军中军发起进攻,我军跟随在敌军身后发起突袭。”

    “在此期间,柴将军必须将敌军骑兵死死拖住,相信这一点对将军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吧?”

    柴克宏连忙答道:“请将军放心,本将一定会牵制住敌军骑兵的!”

    “嗯,只要康延孝突然反正,引导我军直攻敌军本阵,敌军定然会出现混乱,这期间想必大王不会放过如此绝佳的机会的。诸位将军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李承鼎问道。

    众将皆摇头不语。

    “好,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部署,周邺,你领兵在左翼最前方,一旦康延孝反正,你就率领部属以最猛烈的攻势对敌军本阵发起进攻。”

    “刁彦能,你率部跟随在周将军身后,随时支援周将军,并且设法扩大战果。”

    “刘将军,你的麾下部署在这里,负责截断敌军左右两翼的联系。”

    ……

    很快,李承鼎就完成了具体的部署,各部将领各自按照命令去执行。

    没过多久,战鼓声开始敲响,声震云霄。

    “杀……杀……”双方将士发出一声声惊天动地的怒吼,他们高举着武器,开始向对方缓缓逼近。

    此时双方不约而同的都没有进行试探,而是一开始就将全部兵力投入决战。

    梁军一方是担心时间拖延太久,容易生出变乱,所以一上来就决战;而吴军一方则是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同样针锋相对的与梁军展开对攻。

    很快两支大军的距离就迅速拉近。

    在梁军的右翼最前方,康延孝一边前进,一边留心注意着对面的信号。

    按照约定,当对面吴军发来动手的信号时,他便要立即调转方向,引导吴军朝身后的梁军本阵杀去。

    身为一个沙陀胡人,他本身是没多少忠义的想法的,唯一让他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前途;如今梁国大厦将倾,而且他在梁国也没有受到重视,深感自己一身才能不能得到发挥的康延孝没多少犹豫便选择了背叛。

    随着双方距离逐渐接近,他的心情也骤然紧张起来。

    “啾……啾……啾!”随着三支火箭同时被发射出去,划破天空,康延孝心神一振:“是成是败,在此一举!”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举刀向天朝麾下将士高声呼道:“兄弟们,梁军残暴不仁,将我等将士视若猪狗,任意驱使,这等朝廷,咱们何必为他们卖命?不如反了,投降吴军,将来拜将封侯也不在话下。”

    “兄弟们,随本将杀回去!”

    “杀啊……”他的呼声立即就得到了响应,几百个跟随在他身边的士兵立即挥舞着长刀随他高声大喊。

    这些人都是康延孝的心腹,其中许多还是当初随他一同从晋国南下的沙陀胡人,只尊奉康延孝的命令,对梁国毫无忠诚之心。

    康延孝打算投降吴国,这一点他们早就知道,此时毫不犹豫的跟随;但其他大部分将士却被他的突然举动惊呆了。

    这些将士其实也是梁国人,是康延孝投降梁国之后分配给他的士卒,他们还算不上康延孝的心腹,所以对他的打算一无所知。

    此时见他们的主将临阵倒戈,众多将士一时间愣在当场,不知道该听从康延孝的命令一同造反,还是应该按照之前的命令继续向前进攻,亦或者先将造反的康延孝等造反之人斩杀。

    作为右翼前锋的梁军将士出现混乱,对面的吴军自然不会放过如此良机。

    “冲啊!”

    “杀!”

    吴军将士大声呐喊,声音响彻整个战场;他们如同潮水一般向对面梁军杀去,气势势不可挡。

    在这股汹涌的潮流面前,康延孝麾下那些混乱的将士们,不管是打算跟随他一同造反的,还是迟疑不决的,此时都没有别的选择,唯有转身向梁军本阵冲杀而去。

    即便是那些心向梁国,还想着抵抗吴军的,此时在无人统领的情况下也只能随波逐流,返身冲击本阵。

    这番大变顿时将梁军诸将看得目瞪口呆。

    “身为我军前锋的康延孝竟然在此时倒戈了?”

    “不好,我军本阵毫无防备,此时被敌军冲杀进来,定然损失惨重。”

    “完了,此战大势已去,本将还是想想该如何逃命吧。”

    众将心思不一,一时间梁军上下人心惶惶,面对突然变局不知该如何应对。

    对面的吴军却没有因为他们的迟疑而束手不前,李承鼎亲自擂响战鼓,鼓舞士气;柴克宏一声大喊:“杀!”便带着骑兵将士向敌军骑兵冲杀而去;充当右翼的朱虔佑部也不甘落后,带着麾下将士向敌军左翼发起猛攻……

    一时间整个战场上杀声震天,战局迅速进入高。潮。

    ……

    梁军西面十里外,杨渥统领的五千精骑也在等待着最后的突击命令。

    “报……大王,我军与梁军已经排好阵列,大战即将开始。”

    “报……大王,敌军主动发起进攻,李将军针锋相对,也派出了进攻阵型,目前两军正在接近,即将展开厮杀。”

    ……

    杨渥派出的斥候不断将战场上的局势传来,让杨渥时刻掌握战局发展。

    当听到双方开始部署阵列,准备大战时,杨渥仅仅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当听到双方以进攻对进攻,正在逐步接近时,杨渥脸色露出一丝笑意,同时下令麾下将士开始步行向战场移动。

    十里路程并不算远,原本杨渥还担心靠得这么近会不会被梁军斥候发现,不过后来才发现段凝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吴军会出现在他们身后,所以在这个方向没有布置斥候,让杨渥得以接近敌军十里之内。

    此时大战即将展开,再隐藏行迹已经没多少意义;不过为了保存战马的体力,让接下来的冲锋能够充满力量和速度,所以杨渥下令先步行前进,尽量接近敌军之后再上马冲锋。

    继续向前行走三里路程后,前方斥候回来报信说,他们被敌军斥候发现了!

    与此同时,负责监视战场动向的斥候也回来报信:“报……大王,敌军右翼先锋将领康延孝临阵倒戈,突然向敌军本阵冲杀而去,敌军一片大乱,我军正在全力进攻!”

    听到这个消息后,杨渥当机立断,沉声下令道:“传令,上马!准备冲击敌军后方!”

    “传令,上马!准备冲击敌军后方!”军官们跟随着大声下令,将军令传达给每一个士兵。

    “前进!”随着命令下达,五千骑兵以千人为单位,排成五道横阵,以较为缓慢的速度开始向前奔跑。

    此时他们距离战场还有七里路程,这么远的距离当然不可能一直以最快速度飞奔,必须先缓步前进,逐渐将速度增大。

    杨渥当然是留在最后一道横阵,居中进行指挥,不会投入实际战斗。

    今日之战可以说一切都很完美,敌军被正面的吴军所吸引,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会出现在后方,所以没有丝毫防备。

    而且这附近地势相对平坦,适合骑兵冲锋,可以将骑兵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再加上他们昨天晚上就到了这里,经过一晚上的休整后,如今正是体力最为充沛的时候,冲锋起来必然势不可挡。

    “轰……”五道横阵仿佛五道铁墙一般向前移动,发出震天般的响动;如此大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段凝等梁军将领。

    “完了!”意识到身后有敌军骑兵大规模来袭,段凝浑身冰凉,知道今日一战已无胜理。

    之前康延孝临阵倒戈,引导敌军冲击本阵,引得梁军一片大乱;如果说那时候段凝心中还存着一丝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一方兵力众多,未必就不能挡住敌军的话,此时再加上身后来袭的敌军,即便是再乐观的将领也知道大势已去。

    此时处在梁军后方的乃是五千护卫粮草辎重的士兵,战力原本就不高,如今敌军尚未杀到,他们就已经陷入大乱之中。

正文 第六百四十九章全胜

    冲锋中的吴军骑兵是不可能因为敌军的混乱而停下来的,他们逐渐加快行进速度;当距离敌军不到三百步时,骑兵的速度已经达到相当快的程度。

    继续向前前进一百多步后,此时已经能够看清前方敌军士兵惊恐的脸色了。

    “冲啊!”

    随着史弘毅下达命令,随军号手开始吹冲锋号,所有将士们都将自己的马匹驱至最高速度。

    在这种高速冲锋下,骑兵的阵型无法继续维持之前那样整齐的铁墙,开始出现一些前后不一的波浪。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吴国战马来源太少,想要挑选出力量和速度相差不多的战马原本就很难,之前速度慢的时候能够维持严整阵型就是得益于严格训练,此时马速达到最大后就再难维持那么严整阵列。

    好在即便是有些缺陷的“铁墙”,其冲锋的气势和威力也远远强于一般的骑兵冲锋;再加上此时敌军完全没有防备,在一片混乱之中遭到如此猛烈的进攻,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杀啊!”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呐喊,最前方的骑兵阵列狠狠的撞上敌军后阵。

    “轰!”这一瞬间,不知道有多少梁军士兵惨死于马蹄之下,剩下来的士兵不是在骑兵的追杀下四散而逃,就是抛下兵器,跪倒在地上请降,希望能够逃得性命。

    这些负责看守辎重的五千步兵仅仅遭到第一波冲锋就被完全击溃,将梁军本阵的后方完全暴露在吴军铁蹄之下。

    “不要多纠缠,继续向前突进!”史弘毅大声喝道,指挥麾下骑兵继续前冲。

    他们的速度虽然受到一丝影响,但依旧保持了较快的速度,无需休整就能继续冲击敌军本阵。

    再加上此时敌军正面的周邺部也在康延孝的引导下发动猛攻,在前后两面夹击之下,梁军本阵立即陷入大乱,士兵们慌不择路的四散而逃。

    “完了!”段凝如坠冰窟一般,只感到浑身发凉。

    此时距离他下令让大军停下来仅仅过去半个时辰不到,战局就已经彻底崩溃,各部梁军不是仓皇而逃,就是放下兵器向吴军投降。

    充当大军右翼的康延孝临阵倒戈了,充当左翼的苏云见势不妙向吴军投降了,负责保护大军侧翼的王晏球在混乱中抛下部分骑兵与敌军骑兵纠缠,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骑兵匆匆逃离战场;至于本阵的几位梁军大将,此时投降的投降,逃命的逃命,没有一人留下来抵抗。

    “将军,大军已经崩溃,咱们赶紧逃命吧!”见此情形,一些心腹连忙上前来劝说段凝。

    “逃命?现在逃命还能逃到哪里去?”段凝闻言摇头。

    他原本就是依靠贿赂才坐上招讨使的,心中并没有什么为梁国效死的想法,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一仗大败之后,他即便逃回梁国也难以得到重用;更何况梁国现在的局势也是岌岌可危,失去了他这支大军之后,接下来梁国已经无兵可用,覆亡将在不久之后,既然如此,还不如现在就投降吴国,或许还能另谋出路。

    想到这,段凝一咬牙,对身边心腹侍卫们大喝道:“都不要反抗了,传本将命令,大家立即放下兵器,就地请降!”

    ……

    连段凝这位主将都下令投降了,接下来的战事自然不会有什么波折,一批又一批的梁军在军官将领的带领下向吴军请降。

    到下午的时候,整场大战彻底结束,吴军以极为轻微的代价在极短时间内就大获全胜,彻底将六万梁军击溃,最终逃出去的溃兵,包括王晏球统领的骑兵在内,一共都没有超过五千人;至于其余梁军不是投降被俘就是当场被格杀。

    而且就在当天下去,原本已经成功逃亡出去的王晏球也率领一千骑兵折返回来,向吴军投降。

    原来王晏球带着残兵逃出去后,驻军于三十里外的一处山岗上。

    望着周围如丧考妣,在寒风之中战栗发抖的残兵败将,王晏球心灰意冷,深知梁国已经完了,即便逃回梁国也没什么前途。

    所以犹豫再三后,王晏球又带着这一千骑兵回来向吴军投降。

    至此,梁军最大的一支主力军队彻底覆灭,梁国最后的依靠已经荡然无存。

    而这一战的胜利也意味着,梁国这个曾经横扫天下的强大势力即将步入灭亡。

    ……

    “大王,留守宁陵的霍彦威如今已经成了孤军,若是听闻今日一战的消息后必然人心惶惶,在下愿亲自前去劝降霍将军。”

    “大王,拱宸左厢都指挥使陆思铎与末将交好,当年末将与陆将军有着过命的交情,若是大王允准的话,末将愿主动前去劝降陆将军,不必劳烦大王一兵一卒。”

    “大王,末将当初与王瓒有些交情,末将愿亲自去劝降王瓒。”

    ……

    中军营地内,将抓获的俘虏安排妥当后,刚刚投降吴国的段凝、王晏球、康延孝等将领便急不可耐的主动请缨,提出帮吴军去劝降依旧在抵抗的霍彦威、陆思铎、戴思远等将领。

    这些降将在投降吴国之后都得到了相应封官加赏,其中率先倒戈一击的康延孝自然是受到最多的封赏,当场被任命为效义军都指挥使,加封亭山侯,率领麾下将士继续为吴国征战效力。

    而在逃离之后重新返回来投降的王晏球同样受到较高礼待,被任命为骁骑军都指挥使,率领麾下骑兵在柴克宏麾下听命。

    这两位将领都是主动投降,尤其是康延孝乃是临阵倒戈,直接导致梁军的战败,所以二人的封赏是最多的。

    至于其他将领也各有安排,除了一部分加入效义军继续为吴军效力外,其他将领或是转为厢军军官,留驻地方,或是转为文职,或是直接罢官免职,回家赋闲。

    毕竟这些将领都是临危之时才投降的,他们得到的待遇自然不能与康延孝、王晏球二人相比;而且这一次光是投降被俘的梁军就多达五万多人,这么多的梁军自然不可能都编入效义军,否则可能导致效义军势力过大,影响到将来的稳定。

    所以杨渥最后的安排就是将这些俘虏中的部分精锐老兵继续用于征战,其他士兵或是等到战后直接解散,或是改造成厢军留守地方。

    至于段凝这位最后时刻下令全军投降的梁军主将,杨渥并没有给他授予官职,仅仅册封其为方城伯,成了一个闲散之人。

    此人没什么能力,仅仅依靠行贿和巴结权贵才得以上位,这样的将领杨渥自然不怎么看重;若不是看在他是梁军主将,又在最后下达投降命令让吴军减轻不少伤亡,只怕杨渥连闲散伯爵都不愿封赏给他。

    未能得到任何官职,这让擅长钻营的段凝自然不满意,他眼珠子一转便向杨渥提出来,自己愿意以梁军主将的身份写信劝降霍彦威等将领。

    而王晏球、康延孝等人自然不甘落后,也纷纷提出愿意亲自前去劝降其他各将领。

    如今整个东面战场上,依旧在抵抗的梁军主要是控制着开封、滑州、濮州等地的戴思远,控制着宁陵的霍彦威,率部在许州与李简对峙的陆思铎,以及汝州守将王瓒。

    这四路军队里面,又以陆思铎部兵力最多。

    此人乃是一员骁将,尤其擅长骑射;他在自己所用的箭矢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每次射出去后都必定会命中目标;当初在河北与晋军大战时,有一次还射中了李存勖坐下战马的马鞍。

    此人目前率军在许州与李简对峙,麾下不仅控制着近三万大军,同时许州城内的高季昌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也是因为他的支持。

    若是能将陆思铎劝降,高季昌在失去了依靠后自然也只能乖乖请降。

    至于镇守汝州的王瓒,此人麾下兵力同样不少。

    汝州作为通往洛阳的重要门户,朱友贞调集重兵在当地防守,可以说除了段凝麾下大军外,其他梁军最大的一支军队就在汝州驻守。

    作为汝州守将的王瓒同样是朱温时代的老将,曾经一度担任过北面招讨使,率领梁军主力在黄河北岸与晋军血战过,后来因为战况迟迟未能取得进展,所以被朱友贞免职。

    吴军进攻汝州时,朱友贞再次启用王瓒,命其率领从陕州、虢州等地驻军防守汝州,这已经是梁军最后的生力军了,剩下的就只有洛阳的少量驻军。

    至于留在宁陵的霍彦威和在开封的戴思远,他们的兵力都不多,各自都只有万人左右,不足为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