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国江山-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却被挡在黄河以北。

    将来的局势将会如何发展都难以确定,更别说石敬瑭和刘知远二人还有没有机会建国了。

    “只是不知道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的建立者郭威此时又在干啥?”带着这样的疑问,杨渥看向众将道:“晋军主动挑战,咱们不能让他们小瞧了。谁愿意领兵前去会一会敌军?”

    “大王,末将愿领兵出战!”话音刚落,便有一个粗狂的声音传来,让杨渥将目光转向那人,却发现是一个不认识的将领,站在李承鼎的身后。

    “大王,此乃臣麾下副指挥使张朗,为人有勇力,臣以为可以令其出战。”或许看出了杨渥的疑问,李承鼎连忙站出来解说道。

    “好,张将军领兵出战,若是能取得胜利,就可以将头衔前面的‘副’字去掉了。”杨渥点头道。

    对方出动的也就是一千人,吴军这边当然不能投入更多兵力,免得被对方小觑了。

    更何况对杨渥来说,他也想看看相同兵力的吴军和晋军在正面碰撞时到底哪一方能取得胜利,到底是久经沙场的晋军更胜一筹,还是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江淮之地能占得上风。

    “请大王放心,末将定会取胜归来!”张朗面色坚毅道。

    杨渥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心中却是想着:“石敬瑭在历史上能建立后晋,不管他是不是借助契丹人的力量,至少他的能力还是有一些的;跟何况他率领的又是晋军中最精锐的军队,实力肯定很强大。

    而眼前这个张朗却没什么名气,只怕打输的可能性更大。”

    虽然不看好张朗,但杨渥并不打算换人,毕竟只是一场千人级别的战斗,即便是输了也没有多大关系,这次输了下次还可以再赢回来。

    “咚咚咚……”随着战鼓响动,双方的军队开始向前移动,距离逐渐缩短。

    石敬瑭的麾下原本既有骑兵,也有步兵,不过这一次出动的是一千步兵,骑兵留在后方压阵;所以吴国这边同样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压阵。

    真要算起来,这场战斗才是晋军和吴军真正的正面交战,晋军一方这么多年来东征西讨,北败契丹,南败后梁,期间还消灭了燕王刘守光,战绩可谓辉煌。

    而吴军一方的战绩同样辉煌,南方大大小小的藩镇先后被削平,最近半年更是彻底消灭后梁,将势力拓展到整个黄河以南。

    这样两家势头正盛、士气高昂的军队厮杀在一起,顿时整个战场上到处都充斥着喊杀声,入眼之处遍是刀光剑影,人与人奋力搏杀,鲜血四溅。

    “久闻晋军骁勇善战,如今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周本丝毫不避忌的赞叹着敌军的强大。

    “周将军别忙着涨他人气势,我军的表现也不差嘛;敌军这么拼命冲杀,若是不能一举破敌,等到士气衰竭后,就要被我军所败了。”李承鼎却笑道。

    从目前的局势还看不出到底哪一方更占优势,吴军一方更多是以坚韧而著称,凭借良好的训练来保证阵型的严整和士气的维续;而晋军一方则充满着一股野性,上上下下的将士们都在拼命争先,悍不畏死。

    很难说这两种类型的军队哪一方更强,不过至少在目前的战场上,晋军的气势的确要压过吴军一筹。

    “所以最关键的就在于,到底是晋军靠着血气之勇一举摧毁我军的阵型,还是我军拼接坚韧的斗志顶住敌军的猛攻,等到反击时刻的到来。”周本点头同意道。

    两人简单的交谈着,眼睛却死死盯着前方战场,试图从场面上的变化来判断出局势的发展。

    过了一刻钟后,李承鼎忽然道:“敌军的进攻势头正在减弱,看来我军要赢了。”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开始吴军主要是以防守为主,晋军却是发动猛攻,不断冲击着吴军的阵型。

    而到了此时,很明显可以看出,晋军的军旗在吴军军阵中推进的速度已经降低到非常缓慢的程度,甚至可以说已经停了下来。

    这意味着晋军已经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且他们身上的那股血气之勇正在逐渐衰落。

    只要吴军能继续坚持下去,取胜的就应该是他们。

    周本却道:“我军要胜了吗?老夫可不这么认为,以老夫之见,我军这一战已经输了。大王怎么看呢?”他转头向杨渥询问。

    杨渥点头道:“不错,孤也认为,若是没有意外的话,我军输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指了指战场,叹息道:“虽然敌军的进攻势头正在减弱,但问题是我军的士气同样在减弱啊。而且你们看那边,我军的阵型已经有一些混乱了,若是张朗不能及时作出调整的话,敌军只需趁势猛攻,我军必败。”

    “这个……”李承鼎有些惊讶道:“大王,我军虽然有一些混乱,但并不明显,而且张朗此人也算善战,定能及时作出应变;大王难道觉得敌军能在我军作出应变之前就发现我军的漏洞吗?”

    正所谓旁观者清,他们这些人远远观战,反而更能看清双方的态势,知道哪里有漏洞存在;但身在阵中展开激战的敌军将领难道也有这个本事及时抓住这个并不怎么明显的战机吗?至少李承鼎对此是感到怀疑的。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敌军将领,就在他的话音刚刚落下时,只见晋军一方立即做出应对,针对吴军出现的漏洞发起猛攻,顿时将吴军军阵搅得大乱。

    好在张朗能够得到李承鼎的称赞,的确不是无能之辈,他眼看阵型有溃散的危险,当机立断下令收缩兵力,重整阵型。

    经过他的调整后,虽然吴军损失不小,但至少重新稳住了阵脚,没有被敌军彻底击败。

    不仅如此,张朗还趁着晋军突进太猛而出现的漏洞发起反击,给晋军造成了较大伤亡。

    一番交战后,双方都有不小的损失,而且士兵已经疲惫,故而两方各自鸣金收兵,准备回头再战。

    从这一战的伤亡来看,晋军可以算得胜的一方,最终一千吴军至少有三百人伤亡;而晋军一方的伤亡估计不到两百人。

    对这个结果杨渥早有心理准备,且不说双方将领的能力,就是两支军队的实力,杨渥也觉得或许晋军更胜一筹。

    毕竟吴军这些年主要依靠的是训练,真正的大规模实战也就是北伐中原;而晋军则不同,这么多年里晋军连年征战,实战经验何等丰富;再加上北方人更加高大强壮,这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当然是更占优势。

    所以对于这个结果,杨渥并没有感到意外。

正文 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

    “大王,末将未能取得胜利,还请大王责罚!”回到己方军阵后,张朗满脸羞愧的道。

    “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众将士奋勇作战,虽然未能取得胜利,但也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而且你在危急之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并临机应变,做一个副指挥使实在是太屈才了。”杨渥开口道:“从今日起,你便是指挥使了。”

    “末将多谢大王!”张朗原本还以为自己打了败仗会遭到责罚,没想到杨渥不仅没有责罚,反而给他奖赏,心中自然大喜。

    其实在杨渥看来,石敬瑭麾下统领的都是晋军中的精锐;而张朗的部下却只是普通禁军,最后的结局却是晋军稍占上风,这种表现已经足够让杨渥眼神一亮了。

    若是所有吴军将士都能有这等表现的话,以吴军远远超过晋军的兵力优势,这场大战取胜的可能就大多了。

    “大王,刚才一战我军处于下风,不过臣以为之所以会如此,主要原因就在于投入的兵力不够多,使得在个人武勇上更有优势的晋军能够发挥他们的长处,而我军严整阵型带来的优势却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臣以为,应该增加兵力,重新向晋军发起挑战。”这时李承鼎提议道。

    一旁周本点头赞同:“的确如此,而且若是每一战都只投入一千人,这要打到何年何月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更何况我军的总兵力原本就比晋军多,每一战投入更多的兵力才能发挥我军兵力优势。”

    杨渥点了点头:“好,那这一次就投入三千军队向敌军挑战。哪位将军愿意领兵出战?”

    “末将愿往!”

    “末将向大王请命!”

    杨渥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将领站出来,这些人刚刚亲眼见张朗应变得当而升官,此时当然想要表现一番。

    这一次准备投入的是三千兵力,所以统兵将领的级别至少都是指挥使。

    杨渥向众多主动站出来的将领看去,最后目光落在了一个名为林寻的指挥使身,命其领兵出战。

    ……

    作为失败的一方,杨渥对战局感到满意;而在战场的另一方,晋王李存勖对于此战的结果反而不怎么满意。

    在李存勖看来,石敬瑭统领的那一千军队在晋军中已经是难得的精锐,不比他麾下的亲卫军差多少,而且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并没有失去应有的水准;但最终取得的战果却仅仅稍占上风。

    “难道说吴军真的这么强,随便派出一支军队来与我军的精锐交战,就能取得稍处下风的战果吗?若真如此的话,以吴军比我军多得多的兵力,此战我军岂不是必败无疑?”李存勖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另一边,脸上血迹尚未干透的石敬瑭同样满脸不甘的道:“大王,末将未能击溃敌军,不过这是因为末将所统领的都是步兵的缘故,若是末将统领的是骑兵,那此战早就将敌军杀得溃不成军了。”

    听他提起骑兵,李存勖心中一动:“是啊,刚刚孤也是迷糊了,吴军久居南方,原本就以步兵见长,而我军的优势却是骑兵。如今我军以步兵与敌军步兵正面相抗,虽未能将其击溃,但也取得了胜利。若是孤出动骑兵的话,那战局想必就不会是这样了。”

    这么一想,李存勖心中刚刚升起的担忧顿时放松下来。

    这时,对面吴军军阵中又有战鼓声传来,一支三千人的军队以五百人为一个小阵,共组成六个小阵,成前后两排排列,每一排都是三个小阵。

    这是一种中规中矩的阵型,除了稳妥外没有任何特色,不过在吴军使出来后还是有那么几分气势,既有宽大正面,同时也不缺乏纵深,最适合这种正面硬碰硬的交战。

    “大王,敌军再次挑战,臣愿再次领兵出击;这一次臣要带上骑兵,定要将敌军击溃!”石敬瑭当即站出来请求道。

    “石将军刚刚战了一场,应该休息一二,末将愿领兵出战。”其他将领也都站出来请求。

    不管是吴军还是晋军,此时的士气都十分高昂,将领们求战之心十分浓厚,完全没有受到刚才那场惨烈之战的影响。

    虽然石敬瑭一心求战,而且李存勖也想见识一下若是让其统领骑兵出战,看能不能取得胜利;不过此时其他诸将都在求战,李存勖也不好偏颇,最后下令让他的心腹将领朱守殷出战。

    这一次吴军出动了三千人,都是步兵,而晋军一方却只投入一千五百人,不过其中有五百人是骑兵,而且是晋王李存勖麾下最精锐的骑兵,每一个都是久经沙场的骁勇将士,若是让他们冲杀起来甚至击溃上万人的军队都有可能。

    一方兵力虽多,却以步兵为主;另一方兵力少些,但其中有五百骑兵,很难说哪一方在军力上更占优势。

    “敌军的兵力虽然多些,但我军却有骑兵;而且我军与梁军对战时,通常都处于兵力劣势,依靠骑兵来取得胜利;所以兵力处于下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用兵。”李存勖在心中思考着。

    这次双方投入的兵力较多,已经足够摆开架势好好打一仗了。

    战斗开始后,晋军以一千步兵稳住阵脚,以五百骑兵作为破阵利器,不断试探着吴军的破绽,寻找一击破敌的机会;而吴军则稳扎稳打,将步兵方阵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各个小阵之间相互密切配合。

    在这种阵型严整的步兵方阵面前,即便是骁勇善战的晋军骑兵也难以讨到好处,再加上吴军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所以这次的战场由吴军一方占得上风。

    当然,晋军的骑兵的确很厉害,而吴军一方却因为没有骑兵,这就使得吴军占有的优势无法彻底发挥出来,反而在用兵的过程中有些束手束脚,错失了不少战机。

    望着远处战场上局势的变化,杨渥若有所思的道:“看来纯步兵作战还是不行,没有骑兵护翼侧面,军队行动时难免会受到干扰,不能全力以赴的对敌人发起进攻。或许当年梁军面对我军时就是这样一种感受。”

    到了此时,杨渥也算明白了为何梁军在对抗晋军时会屡战屡败,缺乏骑兵就是其致命问题。

    好在,吴军的骑兵虽然比晋军要弱,但并不是像梁军那样几乎没有骑兵。

    经过这十多年的建设,如今的吴国骑兵早就不是当年那支只能用来欺负一下南方藩镇的骑兵,而是一支拥有一万多人,并且经过严格训练和实战考验的强大骑兵。

    在骑兵方面差距不大,再加上步兵兵力的巨大优势,只要运用得当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此时,战场之上数千兵卒厮杀在一起,将两军阵前的空地塞得满满当当,入眼之处满是刀枪挥舞,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的寒光。

    这种数千人参与的大战需要消耗的时间比之前要久得多,通常没有一两个时辰都不可能决出胜负来。

    然而就在战斗进行到一半时,尚未分出胜负之时,对面晋军之中却突然传来鸣金收兵的响声,这让战场双方都感到吃惊。

    “大王,晋军这是怎么了?为何在这个时候选择收兵?难道说有什么阴谋不成?”李承鼎有些惊疑不定的道。

    杨渥皱了皱眉,却没有回答。

    一旁郭崇韬道:“应该是有什么突发事情出现吧?大王,咱们要不要趁势发起进攻?”

    李承鼎也道:“大王,敌军毫无征兆的突然鸣金收兵,不仅我军感到惊讶,便是敌军应该都没有想到。你看那些敌军将士,此时脸上都有些惊慌,趁此机会进攻,应该能取得一场胜利。”

    杨渥尚未回答,严可求就反驳道:“大王,臣虽然不懂兵法,但臣以为晋军久经沙场,类似这样的场面必定碰到过,即便晋军将士有些惊疑,也不会给咱们可趁之机,贸然追击,只怕容易中埋伏。所以臣以为收兵即可,不必追击。”

    杨渥转头看向周本:“周将军怎么看?”

    “老臣以为,此时应该以稳妥为上。”周本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主张持重。

    正如严可求所说的那样,此时晋军虽然撤退,但原因却不清楚,且敌军就在城下作战,吴军一方又没有什么准备,贸然追击敌军并没有什么好处。

    杨渥点了点头,下令道:“传令,收兵。”心中却在想着,晋军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李存勖不顾战场上胜负未分就下令收兵。

    “难道说晋国内部出了什么大问题?或者李存勖认为这一仗继续打下去会输掉,担心因此会影响到士气?不可能是李存勖突然病倒了吧?之前都还好好的。”

    他却不知,晋军之中的确有大事发生,而且还是一件对吴国极为有利的事情,甚至会在今后彻底改变晋、吴两国的战局,将晋国彻底推入深渊。

    ……

    时间回到几天前。

    四月二十日,镇州城外。

    当初阎宝为招讨使时,他率领大军在城外修筑墙垒把镇州包围起来,并引滹沱水环绕在镇州四周,彻底隔绝内外,想用围困的办法来消灭张处瑾。

    然而因为轻忽大意,阎宝率领的晋军遭到镇州军队突袭被打得大败,不仅丢掉了晋军大营,同时也丢掉了储备在大营内的众多钱粮辎重等。

    镇州原本在晋军的长期围困下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况,虽然战前储备了大量钱粮军械,但到此时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在攻破晋军大营后,张处瑾立即派人将营地里缴获的物资运回城中。

    不过因为这次缴获的物资实在是太多,并不能在短期内全部运回城中,所以一直到李嗣昭接任为新的招讨使后,依旧有不少物资没有搬完,被留在晋军旧营地了。

    这一天,张处瑾派出一千多士卒到城外去搬运缴获的粮食,李嗣昭得知消息后,亲自带兵在晋军旧营地里设下伏兵,阻击迎粮的士卒。

    镇州军队没有防备,且兵力较少,很快就被击溃,士卒们不是缴械投降,就是被斩杀殆尽,只有剩下的五个士卒隐藏在墙垒的废墟间。

    李嗣昭自恃武勇,根本不将这五个小兵放在眼中,便亲自骑着马围着这五个小兵,用箭射他们。

    这五个镇州士卒当然不会只挨打不还手,他们同样射箭还击。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也不知道是哪个士卒射出的箭矢刚好就射中了李嗣昭的脑部,虽然李嗣昭当时带了头盔,但还是血流满地。

    此时他箭袋子里的箭刚好用完了,便从脑袋上拔下那根箭来继续射击,再加上见势不妙的侍从连忙上前围攻,很快就将五个镇州小兵射杀。

    这时候太阳正好落山,李嗣昭回到了军营里,脑袋上被射伤的地方流血不止,当天晚上就在大营之中死去。

    好在李嗣昭毕竟是一代名将,即便是临死前也对晋军做好了安排,他留下遗言将军权全部交给昭义节度判官任圜,让其率领诸军继续攻打镇州。

    而任圜继承李嗣昭遗命,发布的命令和以前完全一样,镇州人甚至都不知道李嗣昭已经被射死了。

    这位晋军中的绝代名将,曾经经历过无数的血色战场,当晋阳两次遭到梁军围困时,正是他领兵日夜奋战,这才将梁军击退;当梁军反攻潞州时,正是李嗣昭带兵在潞州坚守一年多时间,最终为晋军的胜利赢得时间;胡柳陂之战,正是李嗣昭率领骑兵发起反击,从而扭转战局;今年对契丹一战,李存勖身先士卒,结果被契丹人团团围困,正是李嗣昭带领三百骑兵冲进重围之中将其救出,并且一举击败契丹人……

    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最后却死在了五个无名小卒的手中,实在称得上是阴沟里翻了船。

    当消息传到杨刘这边时,正是朱守殷与吴军激烈交战之时,这便是李存勖下令鸣金收兵的原因。

正文 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柜

    李嗣昭的死仅仅只是一个意外,但造成的影响却非常之大,只不过现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杨刘南城,收兵回来的李存勖心中悲愤不已,如同自己的亲兄长过世了一般。

    他下令任命天雄马步都指挥、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为北面招讨使,来接替李嗣昭的职位;同时命李嗣昭的儿子们护送李嗣昭的灵柩回晋阳,并把他安葬在那里。

    此时的他虽然还在为杨刘这边的战局而头痛,但他对于李嗣昭的葬礼还是做了精心安排,希望以最浓重的礼节来招待自己的兄长。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当李嗣昭还活着的时候,昭义节度使下面统领的各州当然是忠心于晋国,不会有任何异心;但李嗣昭能忠心于晋王,他的几个儿子却未必如此。

    当李嗣昭因为意外而战死后,昭义镇这个原本应该作为晋阳藩篱的重要一环却开始出现问题。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

    ……

    吴军大营中。

    杨渥回到营地后,经过仔细回想,隐约间也猜到了可能是李嗣昭战死的消息导致了晋军突然撤兵。

    不过因为晋军将消息封锁得很严,所以短期内无法证实这个消息。

    而众将却依旧在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了,诸位将军继续疑神疑鬼的猜测也没什么用处,咱们还是来说说如何破敌吧。今日两场正面交战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有什么想法不妨都说说。”杨渥抬手打断众将的议论。

    李承鼎沉吟片刻,道:“大王,从今日两场大战的经过来看,臣以为敌军将士久经沙场,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在这一点上我军难以与之相比。”

    “不错,晋军这十多年来经历了太多的战事,燕军、契丹人、梁军、镇州兵、定难军等等;而我军最近几年却主要是在休整。”郭崇韬点头赞同。

    周本补充道:“另外一点,他们的士卒多出自北方苦寒之地,不仅身材普遍高大,而且性格彪悍,冲杀起来悍不畏死。再加上他们的军纪也非常严格,这两者加在一起,这才造就了晋军的强悍。”

    “还有骑兵,他们的骑兵使用起来比我军更加熟练,更加善于捕捉战机;在马背上厮杀更加娴熟等,这一点我军的骑兵同样有所不如。”柴克宏则更加着眼于骑兵上。

    ……

    众将三言两语,很快就把晋军和吴军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列举出来。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吴军在步兵上占据优势,且更加适合打正面会战;而晋军则以骑兵见长,更适合在平野上打运动战。

    而当前的局势却是正面攻城战,这对吴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坏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