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李存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则趁此机会在孟知祥等人的拥护下于太原登基称帝,建立北唐。
可惜此时人心纷乱,北唐能够掌控的地盘也就太原周边的十个州而已,其实力与之前的后唐完全没法相比。
第二年二月,寒冷的冬季过去后,春天再次到来。
吴军再次向北进攻,目标便是盘踞幽州的卢龙节度使石敬瑭。
面对吴军的大举进攻,石敬瑭自知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抵挡,于是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称臣纳贡。
此时的契丹,耶律倍与耶律德光二人之间的争夺已经处在关键时期,不愿旁生枝节,但实际掌控契丹大权的述律后却意识到,若是让吴国夺取幽州,完成统一,那么将来契丹的日子将不好过。
所以述律后力排众议,派遣三万精骑入幽州救援。
当契丹精骑抵达幽州时,吴军已经在幽州城下猛攻了一个多月,士卒早已疲惫,而敌军援军又至,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吴军统帅李承鼎下令退军。
对于李承鼎的命令,杨渥并没有感到不满。
他不是宋太宗,不会搞出坐镇洛阳遥控指挥的事情,对于前方的战事他向来只把控大局,具体实施则托付给前方的将领。
既然李承鼎认为要退兵,那肯定是局势所迫,不得不退。
当然,吴军虽然撤退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放过石敬瑭。
就在这年七月,一万吴军水军,载着五千禁军将士在辽西走廊渝关附近登陆,并且在旧城的基础上修筑新的城池。
这榆关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地势非常险要,隋开皇三年时就在此修筑渝关关城,此后一直都是边关重镇,有重兵驻防。
不过到了晋国时期,李存勖夺取幽州后,负责镇守幽州的老将周德威凭恃勇力,不修边备,导致榆关就此遭到废弃,而契丹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年年入寇。
此时吴军在这里登陆,并且修筑新城,消息传开,立即就引起了石敬瑭的极大恐慌。
意识到吴军的行动将给自己带来极大威胁后,石敬瑭一面调集兵力,一面派人向契丹人求援,并陈述利害关系。
这年八月,石敬瑭派出三万大军,联合五万契丹军队,抵达榆关。
然而此时的榆关早就修建起一座全新的坚城,城中储备了大批粮草辎重,更重要的是,在城墙上还列置了数十门火炮,防御之坚固,足以令人胆寒。
而负责镇守榆关的,乃是吴军大将刘仁赡统领的五千步军,兵力虽然不多,但全都是最精锐的士卒。
面对石敬瑭军和契丹联军的进攻,刘仁赡不慌不忙,依托坚固城池进行抵抗。
在此后的十个月时间里,石敬瑭与契丹的联军将榆关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军日夜攻城。
然而吴军却依靠海船,可以不断得到补给;而且刘仁赡深得守城之道,虽然身处敌军重围,却沉心静气,将城池守得稳如泰山。
石敬瑭和契丹人的联军非但没能攻破榆关,反而在关城下损兵折将无数。
一直到第二年的六月,两万吴军精锐从海上而来,直接在石敬瑭和契丹联军的身后登陆,并与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大败敌军。
接着吴军又追击敌军至柳城,在此与敌军交战,再次大获全胜,并向北夺取了平州。
等到联军残部终于逃回幽州时,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人。
经过这一次的惨败,石敬瑭元气大伤,而契丹人更是损失惨重,耶律倍趁此机会在国中大肆抨击,指着述律平贸然干涉中原战事,给契丹带来灾祸。
七月,李承鼎再一次统领大军讨伐石敬瑭,这一次,契丹人刚刚经历惨败,所以没有派出援军。
而石敬瑭的主力在此之前已经被消灭,所以此次出兵吴军一路上打得极为顺利,到九月份时就已经将石敬瑭的地盘全部夺取,只有幽州还在石敬瑭手中。
不过到了此时,石敬瑭也明白大势已去,于是向吴军请降,但杨渥却以石敬瑭勾结契丹人为祸中原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请降,并下令吴军攻城。
十月,吴军攻破幽州,石敬瑭带着全家人在府中自焚而亡。
接着,吴军继续向西,对大同、代州、蔚州等地发起进攻,这些地方的势力包括府州折家、麟州杨家在内,先后都向吴军投降。
至此,历史上原本落入契丹手中,并对中原造成极大影响的燕云十六州彻底被吴军占领,而吴军在北方的防线就此形成。
接下来,吴军将目标放在了盘踞太原的北唐政权。
北唐的实力远远无法与后唐相比,面对吴军的进攻很快就招架不住,到武义二十三年八月,李继岌见大势已去,最终向吴国投降。
至此,自中唐以来,天下藩镇割据,混战不休的局面,在杨渥的手中终于走向一统。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杨渥坚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同时致力于消除藩镇割据带来的影响。
朔方节度使韩洙和凤翔节度使李从儼,都在吴国统一天下后自发上书,请求内迁,并交出手中大权;唯有夏州的定难节度使李仁福却没有任何动作。
武义二十六年(933年),李仁福在夏州病逝,其子李彝超继承大权,同时派遣使者到洛阳,希望能得到杨渥的册封。
然而杨渥原本就对夏州虎视眈眈,如今哪里愿意再放任李彝超继位?所以杨渥下诏要求李彝超亲自来洛阳朝见。
李彝超担心自己到了洛阳后会被囚禁,回不了夏州,所以不敢亲自前来,只派遣其子前来,同时在洛阳大肆结交收买朝中权贵,希望他们帮忙说项,好让李彝超顺利继位。
然而此事却被新任长剑都指挥使程宗打探到,并将其上报给杨渥。
得知消息后,杨渥当即大怒,一面下令彻查此事,一面下令由刘仁赡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夏州。
夏州城池极为坚固,故老传言说是当年赫连勃勃所修筑的;且党项拓跋氏在夏州时日已久,早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这一次征战,吴军打得并不顺利,甚至整个过程还显得非常的艰险。
李彝超一面依托坚城进行抵抗,一面招募党项部族,日夜抄掠吴军粮道,吴军的军粮从关中运到夏州,一路上都要遭到袭扰,损失极大,钱粮更是消耗无算。
面对如此情形,杨渥依旧不依不饶,再次下令派遣六万精兵,征集十万民众,专门负责转运粮草,并派人传诏给刘仁赡,要他不要以后方为念,务必攻破夏州,将拓跋氏剿灭。
这一次的围城大战,比之当年围攻杨刘也不遑多让,前后持续了半年多时间。
李彝超虽然手段用尽,然而在吴国的绝对力量面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武义二十七年,吴军攻破夏州,将党项拓跋氏悉数擒拿至洛阳枭首示众。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消除拓跋氏的影响,杨渥命刘仁赡为西北经略,继续率军清理在围城期间曾经相助过李彝超的党项部族,经过一番血腥屠杀后,终于将拓跋氏的根基彻底断绝。
除了削平藩镇之外,吴国在内政治理上更是取得极大成就,到武义三十年的时候,吴国的人口就超过四千万,每年国库的收入都超过三千万贯。
充裕的财政收入保证了吴国有足够的国力进行对外扩张。
在消灭夏州定难节度使后,吴国继续向西进攻,收复了河西走廊,张议潮后人执掌的归义军向吴国投降。
接下来,吴军继续向西,将势力重新伸展到西域、青海,西域诸国纷纷派遣使者来洛阳朝见,一如当年大唐盛世之时。
除了向西扩张外,吴国同样没有忘记海外的领地,虽然这些年吴国并没有继续在海外开疆拓地,但原有的地盘却在这二十多年里得到极大发展。
许多新兴海港城池出现在海外,进一步促使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海关税收成为吴国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
当然,在对外方面,吴国最重要的战事还是与契丹人的交战。
为了消除契丹的威胁,吴国先后五次发动大规模的征讨,动用的兵力最多达到二十万大军,就是兵力少的情况下也有五六万人。
这五次大战,吴军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有过失败,甚至是惨败,其中折损最大的就要数第三次出兵。
武义三十三年,杨渥命李承鼎、刘仁赡各自统领六万大军出榆关,进讨契丹,结果却遭到契丹人的伏击,两路大军都大败而归,折损士卒近两万人。
如此大败,对于吴国来说完全无法接受,仅仅过了三个月时间,恼羞成怒的杨渥便下令再次征讨契丹,这便是第四次征契丹。
而这一次,杨渥不仅出动了规模空前的二十万大军,更是决定亲自统领大军。
二十万大军从榆关出发后,深入敌后八百余里,斥候终于打探到契丹主耶律德光此时正在松漠府。
于是杨渥下令让李承鼎继续率领步军向松漠府进发,他自己则率领两万骑兵,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一路潜行。
此时契丹军队在几个月前刚刚大败吴军,所以上至耶律德光,下至普通士卒,都没有料到吴军这么快就会卷土重来,所以对吴军的行动没有任何防备。
几天后,杨渥统领的骑兵悄然出现在契丹大军的身后,并发起突袭,耶律德光猝不及防之下,带着数千骑兵仓促逃命,却又一头撞进了李承鼎部的伏击之中,最终仅带着数十人狼狈逃得性命。
这一次的决战吴军大获全胜,俘虏契丹贵族二百余人,俘获普通士卒八万余人,缴获马牛驼羊近百万,自身的伤亡却微乎其微。
如此华丽的胜利,让杨渥的声威进一步震动宇内,而遭受惨败的契丹却元气大伤,至此之后再也无力在正面与吴国为敌。
而契丹人对于中原的袭扰也停歇了好几年时间,一直到几年后才重新出现,不过那时候,吴军又发动了第五次征讨契丹的战争,并且同样取得了大胜,继续保持着对契丹人的强大压力。
正文 第七百一十六章传位(大结局)
时间流转,转眼间就是武义五十年,此时杨渥已经七十岁了,登基称帝也有三十四年时间。
皇后、淑妃、贤妃等后宫妻妾,此时已先后过世,虽然后来又有一些妃子进宫侍奉,但依旧取代不了皇后等人在杨渥心中的地位。
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是身体在苍老,杨渥的心同样在苍老。
而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在太子位置上已有四十多年时间的杨炅,突然在东宫病逝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让杨渥如遭重击,没过多久就生了重病,昏迷过去。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
太子病故,皇帝昏迷,皇储之位空缺,顿时皇太孙与二皇子、三皇子等人便蠢蠢欲动起来。
在此之前,虽然有三皇子等对太子之位发起过挑战,但因为杨渥始终看好嫡长子杨炅,所以没人能动摇太子的地位。
但如今随着太子病故,仅仅依靠皇太孙显然无法压制其他皇子争夺储君之位的野心。
而朝中许多大臣看到机会后更是蠢蠢欲动。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仿佛一场变乱即将发生一般,许多人都在担忧,难道说刚刚平定了三十年的天下又要再次陷入动荡吗?
好在,变乱最终没有发生,因为杨渥重新醒过来了。
对于吴国朝野百官以及宗室诸王来说,杨渥就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只要他还在一天,众人就没有谁敢乱动。
所以在杨渥醒来后,之前的那些暗流在瞬间就消失得无隐无踪,大家都在等待着杨渥来做安排。
然而杨渥醒来后下达的第一个诏令,居然便是将皇太孙之位废黜,转而册封为永安郡王。
这皇太孙今年十七岁,他并非太子的嫡子,而是庶出,太子的正妃李氏并无子嗣。
本来在太子病故后,许多人还觉得让皇太孙作为储君也未尝不可,但如今杨渥一上来就把他给废黜了,许多人都感到不解。
接下来,杨渥又下令召刘仁赡进京,同时对驻守洛阳的禁军和羽林军进行重大调整,许多太子留下的亲信都被调离洛阳,二皇子、三皇子的人同样受到冲击。
许多人纷纷猜测杨渥的目的到底何在,然而接下来几个月里,杨渥却是一点动作都没有,仿佛对储君之位还没想好该如何决断。
转眼间这一年就过去,新的一年到来。
这年二月,杨渥在洛阳举行祭天大典,典礼上,百官突然发现,原本应该是太子站立的位置上,此时又有新的人出现,正是二皇子杨琰。
看到这一幕,许多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杨渥中意的人便是二皇子啊。
到这时候回过头来再看,人们便发现,原来杨渥之前的安排都有深意,比如在对禁军和羽林军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虽然二皇子的人也受到了冲击,但他最亲信的一个将领林仁肇却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杨渥所做的调整,其实间接上已经帮二皇子铺好了路。
接下来,在继任黔国公柴克宏回洛阳述职的朝议上,杨渥更是让柴克宏向杨琰行君臣之礼,这就进一步坐实了他的心意。
到了此时,即便是再怎么迟钝的人也能看明白杨渥的决定了。
于是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百官纷纷进言,请求立二皇子为储君,但杨渥并未同意,一直到这年七月,杨渥才最终下诏,册封杨琰为太子。
而杨琰成为太子后,第一时间便上书杨渥,请求加封永安郡王为齐王,并许其世袭罔替,杨渥许之。
至此,嫡长子杨炅这一脉,虽然失去了皇位,却得到了世袭罔替的亲王之爵,也算对杨炅稍做补偿。
不过接下来杨渥的一个决定,又一次让朝野震惊,因为杨渥决定,将在明年开春之后就逊位,让太子杨琰继承大统。
消息一出,许多人都惊呆了,便是杨琰也吓了一跳,连忙入宫面见杨渥,请求他收回成命。
然而这一次,杨渥却是下定了决心的。
对他来说,在御极天下数十年后,手握大权的滋味虽然让人迷恋,但他脑中还是有一丝清明的。
杨炅为何才五十岁就早早病故了?说到底还是太子不好当,劳心费力,又不得不谨小慎微,不敢犯一丝错误。
杨炅在太子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四十多年,可以说精力交瘁,再加上他从小就身体不好,所以才这么早病故。
对他的死,杨渥心中是有一些愧疚的,所以不想杨琰再走他大哥的老路。
除了这一点外,杨渥自己也感到身体一日比一日差,精力也远远比不上当初,又何必苦恋权势呢?
而且纵观历朝历代,在皇位传承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在王朝建立的初期更是如此。
汉朝初年的吕后,唐朝初年的武则天,北宋太宗,明朝靖难之役等等,更别说还有许多王朝都是在初期就出了乱子,皇位被异姓给夺去。
吴国立国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统一天下的时间有三十多年,看上去很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若是杨渥能顺利将大权移交到杨琰手中,再传承个十几二十年,那么吴国经过从杨行密到杨渥,再到杨琰的三代传承后,统治基本上就能稳固下来。
而像这种传承日久,已经深入人心的王朝,其他异姓再想夺取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比如司马炎夺取曹魏,宋齐梁陈先后交替,还有北朝的西魏、北周、隋朝的交替等,这些王朝之所以如此轻易就被人替代了,说到底还是立国的根基不够稳固。
而像汉朝、唐朝等传承够久的王朝,要想篡位就没那么容易了,曹操也好,朱温也好,他们的地盘都是一手一脚打下来的。
对于杨渥来说,既然自己已经老了,那还不如趁着现在头脑还清醒的时候就完成皇位的交替,这样自己还能帮扶杨琰一程。
等到几年后,杨琰彻底掌握了权利,到那时自己也就能完全放手了。
杨渥的决心无法变更,第二年二月,杨渥在洛阳正式宣告逊位,称太上皇,由太子杨琰登基,并接受百官朝贺。
逊位之后,杨渥避居宫中,新帝杨琰每日都会前去探望。
三个月后,杨渥忽然思念起江南的风光,再加上此时杨琰已经基本掌控了朝局,于是决定乘龙舟回金陵。
一路上,从洛阳到江都,百万人沿河道守候,为太上皇送行,至金陵时,更是受到无数百姓的热烈欢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江南各地的官员更是纷纷前来,想要觐见,然而杨渥却全部加以回绝。
到了金陵后,或许是这里的气候更加宜人,所以杨渥的身体居然越来越好,仿佛活出了第二春一般。
可惜,这一切依旧挡不住身体的不断衰老。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朝中的局势在杨琰的掌控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国中的人口持续增加,商贸持续繁荣,农业接连丰收,许多人都在高呼着,盛世已经到来。
当然,在盛世的背后,免不了也会出现一些纷争,然而这一切对杨渥来说都已经不关他什么事了,只要不出大的变故,他都不会再轻易的干涉朝政。
唯一的一次干涉朝政之举,或许就是关于海外领地的事。
在杨渥退位后三年,海外吕州发生土著暴动,朝中派遣前去镇压的大军却在途中遭遇风暴,损失惨重。
朝中许多官员都认为海外蛮夷之地,得之无甚益处,反而浪费国力,所以主张应该放弃吕州。
对于这种呼声,远在江南的杨渥得知后大为气愤,当即就传诏洛阳,要求杨琰将持这种主张的几个官员全部罢免。
杨琰原本就反对抛弃吕州,如今又得了杨渥的手诏,自然悉数照行,不仅罢免了这些官员,更是下诏说,海外领地乃杨渥艰辛开辟,后世之人若是胆敢废弃,便是抛宗忘祖。
在杨渥父子两代人的强力推行下,终吴国一朝,便是国势再怎么艰难也没有人再提出要抛弃海外领地。
而海外各州也逐渐完成同化,最终融合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时间流逝,终于到了杨渥七十八岁这年,在江南安居多年的他病倒了,而且再也没能痊愈。
这年的冬天,结束纷乱、统一天下、建立吴朝的一代雄主杨渥,在金陵病逝。
其子杨琰于同年八月初五日,葬杨渥于金陵孝陵,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纯仁至孝皇帝,上庙号为世祖……
(全书完)版权归作者所有。好书尽在【】 ://w。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