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国江山-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亲,这平卢节度使在天下藩镇中实力不过中等,而且与朱全忠关系亲密,即便他如您说的那样是个忠义之人,但为了实际利益他难道真的敢起兵吗?”张格依旧有些迟疑。、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谋划(四)
当初在选择时,张格认为应该依靠像淮南杨行密、河东李克用这种强大藩镇来对抗朱全忠,毕竟这两个藩镇不仅实力强大,而且与朱全忠都有大仇,让他们出兵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然而没想到的是张浚最后却选择了王师范这个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和朱全忠关系较好的藩镇。
张浚摇了摇头道:“不然,杨行密六月份出兵宿州无功而返后,如今他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南方,只想着如何争夺土地,心中哪里还有半点忠义之心?至于李克用,嘿,那就更不用说了!”
提到李克用时,张浚明显有些不屑。当初李克用便是天下最早起兵造反的势力,时间甚至在黄巢起义之前,乃是那时候最为桀骜不驯的藩镇。
所以当年天子李晔威信尚存时,为了削弱地方藩镇他第一个选择的讨伐目标便是李克用。而张浚那时候也是力主讨伐李克用的,深知此人也不是什么忠臣。
更何况李克用现在已经被朱全忠打残了,目前正在抓紧时间恢复实力,短期内哪里敢再去挑战朱全忠。
至于说王师范会不会起兵,张浚觉得是有可能的。
一来张浚了解到王师范虽然一直都与朱全忠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好,至少王师范就经常担心朱全忠会吞并他。
二来则是王师范文雅好儒,爱慕名利,对于“起兵勤王,报效天子”这种口号或许难以说动杨行密、李克用这些枭雄,然而对王师范这种人却很有吸引力。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王师范实际上心中也有起兵逐鹿中原的野心。如今朱全忠主力尚在关中,中原空虚,再加上为了牵制淮南,朱友宁率领中原剩下的军队主力驻屯在宿州,造成了靠近青州地带州县的进一步空虚,这正是起兵偷袭的大好时机。
所以张浚相信王师范一定会忍不住起兵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面伪造了一封让王师范勤王的圣旨,一面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亲笔信,为王师范陈说利害。
“好了,这件事你就不要多想了,咱们张家世代忠良,饱受皇恩,自然要为我大唐效忠。这次若是能够说服王师范起兵也就罢了,若是不能,那也是天意如此!”
******
同一天,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朱全忠附庸的平卢节度使王师范的府宅上正在上演着一出好戏。
只听一位身着锦衣,仪表堂堂,年约三十岁的青年人正在堂上嚎嚎大哭着:“我等诸多藩镇之所以各自拥有大军,那都是用来护卫天子的;如今天子有难,即将受辱于朱全忠,而诸多藩镇却只想着拥兵自保;我青州虽然兵力不多,但不管成败如何,我都要起兵讨伐逆贼!”
原来此人便是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就在刚才他收到了一封“密诏”,诏书中既没有罢免王师范任命朱瑾为平卢节度使,也没有斥责王师范与朱全忠沆瀣一气,反而热情洋溢的赞扬了王师范对天子的忠心,并表明天子如今正在凤翔受难,朱全忠有弑君自立的野心,希望王师范能立即起兵讨伐朱全忠。
而张浚的书信中更是劝王师范立即兴义兵,做当世郭子仪、李光弼,匡扶社稷,再造大唐,建不世之功。
得到诏书和张浚的书信后,向来喜好儒学经典的王师范深受感动,不禁泪流满面。
“节帅,这……”听了王师范的话,下方肃然侍立的平卢诸将纷纷色变。
虽然刚才天子的诏书他们都听到了,不过,这关他们什么事?而且过去平卢镇不是一直都对朱全忠恭顺的吗?
当初平卢节度使因为太过强大,所以被朝廷一分为三,其中郓、曹、濮三州为天平节度使,淄、青、齐、登、莱五州仍为淄青平卢节度使,沂、海、兖、密四州为泰宁节度使。
而天平节度使朱瑄和泰宁节度使朱瑾早就被朱全忠消灭了,朱瑾更是和李承嗣率军南下投靠了杨行密,而王师范的平卢节度使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所依靠的不就是一直以来对朱全忠的恭顺吗?
如今要是按照诏书所说的起兵讨伐朱全忠,这不是去送死吗?更何况,在他们眼中,王师范也不像是对天子这么忠心耿耿的人啊?
当初王师范刚刚继承平卢节度使位置时,天子李晔以为找到了收回平卢镇的机会,于是立即下旨派太子少师崔安潜为新的平卢节度使,在不服从王师范的棣州刺史张蟾的接应下来到棣州准备就职。
如果王师范真是个忠诚的人,那么那时候他就应该接受朝廷任命才对;但王师范不仅拒绝了天子的诏书,反而命都指挥使卢宏率兵攻棣州。
没想到,这个卢宏也叛变了,准备率军回袭青州。王师范得知后,遣使重赂卢宏,告诉他说:“我只是因为先父的关系,得到众人的推举,才居于今天的位置,这并非我的本意。您也知道,我年纪幼小,什么事也干不好,卢公您如果还记念与先父的情意,不让王家断绝后祀,那就是您的大仁大义了;如果您认为我不适合继续在位,那我也情愿让位,把军府的事都交给您来主持,只求您不要杀我,让我能为先人守灵就行了。”
卢宏见他言词恳切,年纪又轻,便丧失了戒备,只以为王师范是心中害怕了。然而他没想到的是,等他进入青州城想要接位时,王师范暗中命牙将刘鄩将他于座上,并诛杀同乱者数人。然后,王师范以刘鄩为副手,又犒赏士卒,亲自率大军攻棣州,擒斩张蟾,迫使崔安潜遁还长安。之后李晔也被迫任命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
若说王师范是个忠臣吧,当初李晔下那封旨意时,至少天子权威还有,圣旨的意思也可以肯定是李晔本人的意思,然而王师范当初却选择了武力讨伐;这样一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忠臣,至少在场的这些平卢镇大将们没有一个相信。
不过如今的王师范却对着一封明显代表着李茂贞的意志的圣旨嚎嚎大哭,这不能不让众人诧异。
“诸位难道对天子的遭不遇感到痛心吗?天子蒙难,我等岂能坐视?”上方王师范依然痛哭着说道。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
场下众将依然有些发懵,这时王师范的心腹大将刘鄩开口道:“诸位,节帅的意思大家怎么就不明白呢?天子蒙难,我等作为藩镇正应该起兵勤王;更何况那朱全忠野心勃勃,过去之所以不吞并我们不是他没有野心,而是他被反抗他更激烈的李克用、李茂贞等牵制住了而已,如今朱全忠的主力都在关中,我等若不能趁着这个机会扩大势力,等将来朱全忠空出手来,接下来遭殃的除了我们还会是谁呢?”
刘鄩自幼便胸怀大志,好论兵法,喜读史传,其人又非常聪明,颇能融会贯通。其人用兵好设奇谋,善于用出敌不意来取胜,有“一步百计”的美誉。
作为王师范的心腹,刘鄩自然明白王师范的想法。其实在天子诏书和张浚的书信到达之前,他便劝说过王师范出兵,只不过那时候王师范还有些犹豫;但等见到天子诏书和张浚的信后,王师范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时王师范的弟弟王师鲁也开口道:“诸位,如今中原空虚,兵力极少,况且我青州对朱全忠向来恭谨,他肯定想不到我军会起兵讨伐他。所以现在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还请诸位不要迟疑!”
王师范的亲信们也都纷纷开口劝说,这下在场众位将领终于反应过来,知道王师范并不是听了圣旨后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了起兵的想法,甚至与他的心腹们也商量好了。
对他们这些将领来说,建功立业才是他们的理想,既然他们的主帅都已经下定决心要战了,他们这些做部将的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末将等愿誓死追随大帅,讨伐逆贼朱全忠!”这一下,众人意见终于统一了。
不过虽然决定了要起兵,但王师范也知道光靠平卢镇的力量,即便趁着中原空虚发动突袭,等朱全忠主力回来后他依然打不过,所以寻找盟友是必要之事。
而目前最合适的盟友毫无疑问便是淮南杨行密和河东李克用了,王师范当即下令派遣使者前往两地寻求援兵。
******
两天后,从广陵出发的使者一路不停的奔入了杭州城外田覠的大营中,而他给田覠带来的消息更是让众将浑身一震。
“大王有令,让田使君立即撤兵返回宣州,不得继续与越王交战!”刚进了大帐,尚公乃便大声宣布着杨行密发来的军令。
尚公乃很有“拿谁家的薪水就为谁家办事”的“职业道德”,当初在冯弘铎手下时兢兢业业,如今到了杨行密麾下依然如此。
“什么,为什么要我军撤兵?”田覠又惊又怒。
当初武勇都之变刚发生时,他不是没想过杨行密可能会阻止他出兵杭州扩大势力,不过等淮南先行发兵攻打苏州后他便松了口气,心中想着自己在名义上与淮南毕竟是一伙的,即便杨行密忌惮自己扩大势力也不会放过这个削弱钱镠的机会。
之后等到徐绾、许再思二人邀请他出兵杭州后,即便没有得到杨行密的军令他也兴冲冲的率军围攻杭州,而对他私自出兵的做法杨行密也没有派人来阻扰。有鉴于此,田覠自以为他和杨行密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淮南攻取苏州和湖州,自己攻取杭州、越州等地。
有了这个“默契”,即便他知道自己进攻杭州会间接帮助淮南分担压力,他也丝毫没有抱怨。
而这段时间他与钱镠的交战虽然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却是他这一方逐渐占据了上风。
当苏州、湖州二州失守的消息传来后,虽然有些担心杨行密会不会给他拆台,但他觉得杨行密一直都是个厚道人,所以也没有多想,反而期盼着苏州、湖州失陷的消息能够沉重打击钱镠一方的士气。
事实上钱镠一方的士气也的确因此大减,接下来即便淮南不出兵帮助他,他也有信心击败钱镠夺取杭州,没想到这种关键时刻杨行密竟然发来了让他撤兵的命令。
“卑鄙!无耻!感情你刚刚攻下了苏、湖二州就翻脸给我拆台来了?”田覠不禁在心中大骂着。
“如今我军即将攻占杭州,此时此刻为何让我军撤兵?”一旁王坛诸多将领也都愤愤不平。
这些将领这段时间也都奋战不休,好不容易才占据了一点上风没想到杨行密竟然在这种时候发来了撤兵的命令。此时他们心中除了骂娘也只有骂娘了,不过当着尚公乃的面他们还没这么大的胆子。
尚公乃摇摇头道:“大王有令,现在朱全忠派他的侄子朱友宁率军六万驻守在宿州,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所以在这种时候我军不能两面作战,必须与钱镠和谈。”
“这算什么理由,且不说朱友宁只有六万人,即便南下也奈何不了我淮南,更何况钱镠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当此之时正是一举扫平他的时候,怎么能就此撤军呢?”
田覠怒气冲冲,若不是一旁的沈文昌不住对他使眼色,只怕他早就早已发作起来,他勉强压住怒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正是消灭钱镠的大好时机,我军决不能就此撤退,你且先回去,我自会修书一封给大王好生解释。”
“田使君,大王让在下来时曾经说过,无论如何宣州军都必须撤退,不得再与越王交战,这是军令,还请使君不要让在下为难!”
田覠怒不可遏,大声说道:“此乃乱命。那钱镠野心勃勃,当初与大王更是交战多年,一直是大王的心腹大患,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消灭钱镠了,却让我军撤兵,这一定是有奸险小人在背后蛊惑大王!”
尚公乃丝毫不为所动,冷笑说道:“怎么,田使君是不是还要来个‘清君侧’不成?”
田覠面色气得通红,虽然他的确有“清君侧”的想法,但这种时候哪敢承认,他伸手指着使者道:“你,你……”
尚公乃不等他说完接着又道:“大王还让在下带话,说使君若是不撤兵,大王就要另外任命一个宣州刺史了代你守宣州了!”
这下大帐里面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田覠怒到极致大声吐息的声音,尚公乃却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那里等着田覠回话。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这杨行愍完全是不给我活路啊!”
田覠暗自咬牙切齿的叫着杨行密的名字,杨行密原本叫做杨行愍,当初高骈嫌这个名字不好才改成了现在的名字。不过如今早就没人敢称呼他当年的名字了,也就是田覠怒极了才敢这样。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军
第一百一十三章撤军
半晌后,田覠才重新镇定下来,颓然说道:“使者且休息一番,撤军之事毕竟重大,待本帅与部下先商议一番如何?”
此时的他还没有做好起兵的准备,加上要攻下杭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杨渥、王茂章率领的两万多大军就在湖州,若是他不同意撤军,湖州大军直接南下断他归路,加上钱镠从杭州出兵袭击,那时他就真的万事休矣。
尚公乃举目遍观四周众将,见他们各个脸上都有不忿之色,知道不能逼迫太过,于是点头说道:“好,那在下就等候田使君的消息了。不过大王说了三天之内不撤军,他就会让王茂章将军来当宣州刺史了!”
待尚公乃退下后,首先站出来的便是徐绾、许再思二人:“启禀田帅,我等大军围攻杭州数月,日夜奋战,眼看破城在即,如今杨行密一句话就想让我军撤退,此事万万不可答应啊!”
这两人当初先后在孙儒、钱镠麾下时就与淮南征战不休,如今背叛钱镠投靠田覠后自然对杨行密没什么恭敬之心;更何况在场诸将中,他们对攻破杭州的渴望只怕不在田覠之下,此时撤军他们同样不甘心。
其余诸将如王坛、汪建、郭行等人都纷纷表示赞同,倒是他的部将康儒站出来说道:“启禀使君,大王既然已经下达军令让使君撤军,属下以为臣属听从主君的命令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使君应当遵从军令立即撤军。”
康儒也算田覠麾下老将了,建立的功劳不在少数,上次顾全武率越州军突袭时就是他率部坚决抵抗,这才避免了进一步的大败。不过他性格正直,向来有什么说什么,在军议时常常与田覠意见不合。
田覠顿时脸色便黑了下来,虽然他心中已经打算撤军了,但这仅仅是害怕杨行密真的任命王茂章为新的宣州刺史,然后断他归路;康儒的意见却让他乖乖听命,自然让他不满。
还不等他开口,场中王坛等将领便破口大骂了,“康儒,使君向来待你不薄,难道你想忘恩负义,准备投靠淮南吗?”
康儒脸色不渝:“在下本来就是淮南将领,何谈投靠二字?还有在座诸位将军,包括田使君在内难道都不是淮南将领了吗?”
王坛脸色一沉道:“田使君乃是朝廷册封的宁国军节度使,本将乃是田使君麾下将领,只知道效忠于田使君,与淮南吴王何干?”
虽然从道理上说,这时候唐朝还没灭亡,王坛非要说田覠是朝廷册封的倒也说得过去。但实际如何在场之人都清楚,在场诸将包括田覠在内,大部分都是当年追随杨行密起家的将领,自然可以算是淮南的将令,更何况,前段时间李俨带来的圣旨里面也重申了宁国军听候杨行密号令这一事实。所以王坛之言显然是强词夺理了。
康儒正要反驳,只见主位上田覠沉声喝道:“够了!”
随即冷冷的目光向康儒扫来,盯着康儒半晌才说道:“康将军对大王如此忠心耿耿,本帅佩服!只是不知大王准备何时给康将军加官进爵啊?”
“使君……”
康儒并没有背叛田覠的想法,但他也不认可田覠背离淮南自立一方的想法。
这段时间特别是上次田覠从广陵回来之后,康儒眼见着田覠以及宣州的诸多将令与淮南之间越走越远,从一开始只是有不满淮南的言行在暗中流传,一直到如今满堂将领公然宣称自己与淮南无关,他心中满是忧虑,总觉得不能这样下去,这才出言劝说田覠。
奈何田覠非但不听他劝,反而对他有了猜疑之心。听着田覠满是嘲讽的话,康儒心中不免一片冰凉。
田覠摆摆手不等他多说便下令道:“传令准备撤军!殷先生,有劳你进城去与钱镠好好谈一谈!”
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如果他起兵造反,在场诸多将领除了康儒外其他人肯定都会支持他,有了这个认知其他的都不怎么重要了。
至于康儒,此人跟随田覠也有十几年了,在宣州军中颇有威望,加上能力也很不错,所以虽然康儒屡次与他意见不合,但他都没有杀掉康儒。当然此时的田覠心中对康儒的不满也达到了顶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出来。
“节帅!不能撤啊!此时撤退我等这几个月岂不是白费功夫了吗?”王坛的将领纷纷叫嚷着。
“好了,我等都是吴王麾下将领,大王让我等三日之内必须撤军,本将怎敢违背军令呢?”说完,田覠似笑非笑的看了康儒一眼。
“使君深明大义,末将感佩不已!”康儒本来还以为田覠这次就准备与杨行密闹翻,没想到最后还是决定撤军,不禁又惊又喜。
可惜他却不知道这件事更加坚定了田覠的造反之心,此时之所以不反,不过是还没做好准备罢了。
“节帅,即便要撤军那也还有三天时间,请让末将率军再做最后一次尝试,末将愿亲自率领死士发起冲锋,不破内城绝不后退!”
“不错,请让末将再做最后一次冲锋吧!”下方众多将领纷纷叫嚷着,显然都不愿意就此撤军。
“好了,诸位都回去做准备吧!本帅已经决定撤军,汝等无需再言!”田覠脸色一沉,厉声说道。诸位将领这才知道他决心已定,难以劝说,只好告辞回去。
当天,殷文圭代表田覠进杭州内城与钱镠谈判退军之事,两天后,双方达成了撤兵协议,宣州军开始缓缓撤退。
自此,这场因为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绾、许再思二人发动叛乱而引发的大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后终于结束了。
总体而言,淮南目前当然是得到利益最多的一方,不仅得到了苏州、湖州两个大州,而且付出的代价也极为微弱;而钱镠自然是损失最大的一方,损失了两个大州的同时,杭州也因为战火变成一片废墟,甚至其他州县也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历史上在接下来的几年接连有反叛的事件发生;至于田覠,他辛辛苦苦忙了这么久,损兵折将不说,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反而在杭州间接帮淮南拖住了钱镠的大军,应该算是最郁闷的一方。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
杭州城中,钱镠肃然立在内城城墙之上,望着城外宣州军逐渐退去,一阵无言。
与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一世中因为有顾全武率领的越州军来援,所以杭州的战局田覠虽然占了上风,但并非压倒性优势,田覠想要攻破杭州显然比历史上要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杨渥和王茂章的大军就在湖州,随时都可以南下截断田覠的归路,这一现实性压迫显然要比历史上来得更重。
所以这一世的田覠虽然最后也派人和钱镠和谈了,但最后只向钱镠索要了五万贯“劳军费”。而历史上的田覠不仅向钱镠索要了二十万贯钱,同时还要钱镠的儿子钱传瓘去宣州做人质。此外,田覠撤军的时间也比历史上的要早了一些。
不过宣州军虽然已经撤退了,但此次武勇都之乱给钱镠造成的打击依然有些过重。之前还在为杭州而苦战时还不觉得,此时等宣州军退去了他才深刻意识到武勇都之乱造成的后果。
杭州是他的起家之地,当年董昌攻占越州后雄心已失,一心只想当皇帝,于是将这坐富饶的城市留给了钱镠;而钱镠以这里为核心四面扩张,并接着董昌僭越称帝的时机消灭了他,最终成为割据两浙的地方豪雄。
为了经营杭州这个根基之地,在过去的十年中他不知在这里投入了多少财力物力,加上这里避开了多次兵祸,成为江南最繁盛的州之一。然而经过这次武勇都之乱,尤其是武勇都那些蔡州人的残害后,如今的杭州已经是一片废墟,饥民遍地,让钱镠欲哭无泪。
苏州、湖州也更不必说,这两州都是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州,苏州为他提供大量钱粮,湖州则作为杭州的屏障为杭州分担了来自淮南的压力。如今随着这两州的失陷,钱镠一方实力大损不说,杭州也完全落入淮南一方的包围之中,今后只怕再也没有安宁之日了。
除了这些已经造成的损害外,地方各州的不稳也让钱镠头痛不已。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