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家大族也继承了这个传统,有外敌的时候,几个大家族联合起来对抗外敌,毫不含糊,面对李二陛下的犀利进攻和狂风暴雨般的打击,世家大族也联合起来做出应对,只有在李二陛下停手之后,才联合起来召开了一次大会,对卢氏的莽撞举动做出检讨,然后集体惩罚卢氏。

就算是这样,也不曾下死手,只是象征性的惩罚,夺取了一些利益,卢氏根本未伤,并未伤筋动骨,只是一些皮肉伤,所以距离他们复原也不用多少时候,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原本他们已经做好了要休养一段时间徐图后举的决策,谁曾想苏宁闭关数月弄出来了一本苏氏三国把大唐的水再一次搅混了。

不得不说,苏氏三国写的还是不错的,环环相扣,情节紧凑,看得不少世家大族之人都是如痴如醉,如此也看得出苏宁的文化造诣绝对不弱,还是相当强的,要不然也写不出那些非常优秀的诗句和长短句,这一点是世家大族所公认的,这小子腹中的才华实在是让他们眼馋,要是可以为他们所用,联合起来的话,把唐皇架空,成为唐王朝实际上的掌权者也不是不可能。

这小子三番四次和他们作对,居然还大摇大摆的复兴纵横家。公然与儒门做对,就好像一个爆破手一样,手段层出不穷,把世家大族炸的一愣一愣的,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好不容易反击一次还被识破,酿成了大祸,世家大族损失惨重,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失去了很多权力。在参谋总部成立的事情上也不得不闭嘴。否则唐皇一旦把卢氏主导烧书的事情宣扬出去,还真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好不容易挺过了第一次打击,原本想休养一下,结果苏氏三国横空出世。卢氏几乎是非常激动的请求要再来一次打击苏宁的计划。把苏宁逼死。一定要把他逼死!但是其余几家商量了一下觉得不太可能,皇帝既然允许三国的流传,就肯定也是持肯定态度。肯定会想方设法的保护苏宁,这个时候和皇帝开战很明显是不明智的。

于是他们驳回了卢氏的提议,但是也不知道卢澧是走火入魔了还是傻了,居然暗地里面主导卢氏底下的一些小家族,并且买通了一些人,开始散播谣言,大力攻击苏宁的苏氏三国,摆出很多条罪名,一定要至苏宁于死地,结果就发生了原本是郑氏家族下面的小家族熊家主动请命焚书的事情。

不得不说,关于焚书一事世家大族内部还是争议很严重的,比如郑氏坚决反对,崔氏模棱两可,卢氏坚决支持,其余两家态度暧昧,结果还是熊家沉不住气,和苏家撕破了脸,当中焚书,集合所谓四大家族联合对苏宁施压,企图逼退苏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大家族就意识到大事不好!

因为之前苏宁就说出了措辞非常强硬的宣言,和苏宁打过交道的加大家族家主,特别是清河崔氏家主更是如此,立刻就知道这个事情不能继续下去了,当听到程咬金和尉迟恭这两位军方大将公开表示支持苏宁的时候,更是连忙要求停手,不能继续下去了,否则情况很严重!

但是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熊家长子熊心当众率众焚烧了五本苏氏三国,而且大放厥词,郑氏家主一听这个事情差点儿晕了过去,果不其然,苏宁是个说到做到的年轻人,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少年将军,一把火烧死三万突厥人尚且面不改色心不跳,更别说仅仅只是一个熊家……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传来了熊家被焚毁,熊家老头子昏迷不醒,熊家大公子成了废人,二公子精神失常,林周赵三家被焚烧砸毁了大门,赵家小公子还被一箭射穿了腿部的消息……

世家大族面面相觑,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苏宁的杀伐果断超乎他们的想象,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大力支持也超乎想象,他们突然发现军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具有了强大的力量,抱成了一个团子,以军事大学和参谋总部为核心对世家大族的势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一切的主使者就是苏宁!是苏宁缔造了这一切!

更别说程咬金还是崔氏的女婿,此番竟然如此光明正大的支持苏宁,甚至亲自带人阻击援军,虽然没有像尉迟恭那样直接动手,但是也差不多了,这就是一个信号,一个李二陛下已经不打算和他们继续虚与委蛇的信号,程咬金被迫要做出抉择,选择站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程咬金果断选择了站在军方一边,和世家大族划清界限。

或许程咬金还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迎娶五姓女,这就使得他需要做出比其他人更多的表忠心作态,使李二陛下相信他,他不会因为妻子的枕头风就对以李二陛下为核心的大唐王朝产生任何的不臣之心,他的忠心更加坚定……

说实在的,尉迟恭也是这样揶揄程咬金的,还说什么当时还羡慕你羡慕的要死,现在才发现,你这家伙的日子可比我难过得多了,哈哈哈哈哈哈!

事已至此,世家大族明白了,李二陛下不会满足,绝对不会满足,从他对苏宁仅仅只是罚款和禁足的惩罚就看得出来,李二陛下完全不打算对付苏宁,只是打算接着苏宁创下的良好局面对世家大族展开第二轮进攻而已,第一轮进攻就把卢家在朝堂的势力给废了,现在又会轮到谁?熊家是郑氏的下辖家族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熊家犯事,加上林周赵三家一起犯事,郑氏脱不开关系……

郑氏家主真的晕了过去了,这真是躺着也中枪,明明是极力反对的,为何会成为最后的牺牲品?

四百七十三经济战争(上)

郑氏家主真的是遭了无妄之灾,谁让熊家这个被苏宁大力打击的家族是郑氏的触角家族呢?还有林周赵三家里面的赵家,虽然地位不高,实力不强,但是也算是郑氏的一个触角家族,结果家丁被苏宁打伤了数人,小公子被苏宁一枪打下马,然后还被射了一箭。

可以说遭到打击最严重的就是郑氏的两个触角家族,但是郑氏自己偏偏并不打算参与到这个事情里面,通过这件事情,郑氏突然发现自己对于触角家族的掌控有些过于松懈了,正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有一个猪一样的队友真的比有一个神一样的对手要可怕的多。

郑氏决定要加强自身管理建设,嗯,在李二陛下第二轮狂风暴雨结束之后,在这之前还是集中力量应对来自皇帝的打击吧……相较于第一次的打击,第二次打击更加严重了,皇帝对于烧书一事大书特书,表示极端愤慨之意,言辞之中大有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与之相提并论的打算。

这就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皇帝不打算轻而易举的松手,一定要死死地抓住不放,在最先处置了苏宁之后,又宣布要惩罚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人各三个月的俸禄,以儆效尤,苏宁是小孩子也就算了,你们两个大人居然也跟着一起胡闹,简直不像话,罚你们的俸禄,但愿你们可以诚心改过!

给了罪魁祸首三个人不疼不痒的处分之后,这就是一个作态了。都要惩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人,这次事件的性质很恶劣,都把外国使节给惊动了不少,甚至还有外族首领派人专门来询问这个事情,甚至还有人要借兵给大唐平定叛乱……这肯定是心怀不轨的,下一轮用兵就先对他们用兵!

处理完了苏宁等人,接下来就是处理家族势力了,对于这一次的事件,李二陛下由于上一次的打击之后所带来的信心和被撑大的胃口。已经不能满足于区区的象征性的惩戒。对于焚书带头者熊家,直接就没收全部家产充公,然后将所有家族成员流放三千里至岭南,等于直接就判了他们的死刑。

理由很充分。犯事在先。居然还敢焚烧书籍。造成极坏的影响,对于书本和文化的极端不尊重,废掉熊家也算是合情合理。于是乎长安百姓交口称赞,对于熊家的伏法感到非常高兴,可怜的熊家也就带着他们那所谓楚王室的高贵血统,哭哭啼啼的离开了长安,大概是三个月之后吧,突然有一个消息说,熊家人在前往岭南的路途中遭遇了劫匪打劫,男丁死绝,女眷全部被掳,就连押运官兵都被杀了好几个……

这个事情后来苏宁才知道,的确是一个意外,江南地区不服管制的劫匪实在太多了,为此李二陛下一怒之下命令襄阳驻军一万三千人全军出动,大面积剿匪,不知道多少劫匪在这一次的事件里面遭了无妄之灾,但是苏宁仔细想了想,李二陛下应该还是挺高兴的,因为这个事情对李二陛下来说,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事情,既把熊家彻底铲除了,又顺带着剿了土匪,加强了江南的治安。

江南的开发也就以襄阳和金陵为中心地带,逐渐向周边推展开来,这个过程附带着高产作物的推广和人口的增加,以及对山上劫匪的毁灭性绞杀,当然了,被毁掉的,可不仅仅是劫匪。

熊家也算是遭了报应了,满门被灭绝,据说那些女眷被官军救出来的时候已经自杀而亡了一大半了,就剩几个很小的各支女儿还没有被劫匪糟蹋的活了下来,但是大多数也是精神失常,哭哭啼啼,看上去非常可怜可悲,士兵束手无策,最后襄阳太守上报朝廷,询问解决的方案,李二陛下大笔一挥,让襄阳太守论功行赏,将这些女子赏赐给有功将士为妻,出身名门的,也不算亏待了将士们,也算是朝廷最后的仁慈。

这都是后话,在熊家被废掉之后,李二陛下继续对其他三个触角家族进行打击,先是对赵家进行严惩,都是参与了焚书的家族,直接抄没全部财产,全部家族成员永远不准做官,全部驱逐出长安城,终生不得进入长安。

林家被抄没了全部的财产贬为庶人赶出长安,要想东山再起,就要白手起家。

周家被抄没一半的财产,经营的所有业务全部充公,驱逐出长安,一样的,要想东山再起,就要靠这剩下来的财富继续打拼了。

四个触角家族基本上都被废了,长安城距离被李二陛下完全掌控又迈进了一大步,世家大族对于大唐政治的影响力再一次降低,但是这并不是终点,接下来,李二陛下又开始顺藤摸瓜,按照连坐的方式对这些触角家族的主家进行打击,尽管这些家族在触角家族被灭掉的时候没有出手干预,但是仍然逃不开李二陛下的打击。

牵扯最严重的郑氏被贬官了七人,七个出身郑氏或者是郑氏的门生故吏被贬官,终身不复用,地方官上的任职人员也被清扫的七七八八,和卢氏一样,荥阳周边大部分地区的官员都被撤换,接着驻军被换为十二卫里面的左骁卫,左骁卫大将军由尉迟恭出任,军府数量大大增加,军事掌控加强,一个大换血下来,李二陛下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实力进一步入侵山东家族。

这一片世家大族的后花园就这样被李二陛下扯得四分五裂,还被钉入了好几颗钉子,对此荥阳郑氏束手无策,只能不断的缩减家族的活动范围,以此保证对于家族核心地带的绝对掌控,其他几个家族和一批中小家族也感受到了极度的危险,不遗余力的相助郑氏。最后,李二陛下在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介入之后,直接打击就此住手。

正当这些家族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以为李二陛下第二轮的打击也就此告终,谁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李二陛下还有后手!

那就是纵横司,很长一段时间蛰伏不发声的纵横司,通过掌握西突厥商队这样一个巨大的造钱机器,纵横司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塞外关系网络,和不少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外族首领都处下了不错的关系。西突厥的商队在西突厥王庭周边办设的大唐商业镇计划非常成功。不仅仅是西突厥的人经常来这里买卖东西甚至是定居,还因此引来了一大批无法和大唐通商的民族。

这些民族要么就是和大唐打过仗关系恶劣的,要不就是地处太远不方便的,所以一听说西突厥和大唐互相通商了。这一下子就飞奔过来。不仅仅是西域的。更北边的和东边的民族都有人来做生意,也因此,被纵横司血滴子们所掌握的西突厥商团通过交易的过程和这些民族的商队头领展开了交往。

前面也说过。少数民族和汉族做生意一般都是认人的,和一个人做生意很愉快的话就会一直和这个人做生意,他们觉得汉人很会骗人,所以一般都会选择他们最相信的那个人做单线生意,只和他交易,所以西突厥商团里面不少由血滴子掌握的商铺都和这些外族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互相之间说来说去的,一来二去也就熟络了。

正值李二陛下要对世家大族进行进一步的打击时期,通过苏宁和齐家的事件,李二陛下发现这些大家族的耗费十分巨大,而且多数都依靠着触角家族在外面做生意来赚取保护费之类的东西,这些触角家族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和外族做生意,和外族做生意绝对是暴利,也只有暴利才能支撑得起他们巨大的花费。

李二陛下这才意识到,原来在苏宁办理西突厥商团之前,这些世家大族就已经开辟了国际商业路线,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该死啊,我怎么早没有发现呢?李二陛下就此询问了国策顾问苏宁,苏宁得意的笑道:“臣早就注意到了,而且命令纵横司对此进行了周密的打探和准备,时机一到,就可以动手!”

李二陛下一愣,随即意识到苏宁利用西突厥商团不仅仅是赚取了大量的钱财,也不仅仅是用来榨干西突厥和控制西突厥打经济战争,更是用来积累和外族的人脉关系,用商业利益把西突厥商团和外族人绑在一起,就此打造一个相当巨大而且恐怖的商业战车,最重要的是,这辆商业战车完全为朝廷,为纵横司所掌握,在每一次派遣过去的西突厥商队里面,都有相当一部分是纵横司培养出来的——血滴子!

这些血滴子用商人的身份经营生意,赚取大量钱财,所的钱财和纵横司平分,纵横司根本不会担心这些血滴子会背叛,因为他们的家人都在纵横司的掌握当中,而且加入血滴子之前就有过宣誓,一旦加入,就不能退出,六十岁可以退休,但仍然是血滴子这个组织的人,一旦退出,那就意味着死亡。

血滴子对于大唐的忠心和自己的职责是相当明确的,都是政治过硬家世清白的人,他们学习经商的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到西突厥发大财,建立自己的关系,并且逐步的掌握西突厥商会的主导权力,一旦人数占优,那么明面上以民主方式建立的西突厥商会就会成为纵横司的下辖部门,专门为了纵横司的外族攻略而服务。

纵横司将会成为大唐的经济军队,用经济战争的模式为大唐的军事力量介入创造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大唐的军事力量实施占领之后,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相当健全的统治,因为的当地的经济完全被大唐所掌握,掌握之后,当地的民生也就完全依靠这些掌握者,谁占领,意义不大。

同时为了严格监视这些拥有了巨大财富之后的血滴子是否会产生动摇,他们身边也会安插上极为秘密的血滴子二组——血花,取义自血滴陨落为血花之意;这是只有苏宁和杜如晦知道并且掌握的专门负责监视血滴子内部和西突厥商团商业巨头的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血花有权力先斩后奏。

要做到这一切真的很难,但是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那些外族商队和西突厥商团合作的非常愉快,同时表示出和大唐做生意的困难,西突厥商团就趁机表示虽然大唐没有允许通商,但是西突厥商团有特殊权力,可以和他们在西突厥的范围内交易,这一点不违法,外族首领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还有西突厥商团的报价,几乎是立刻决定了放弃原本和世家大族的商业联系,转而和有巨大保障的西突厥商团合作。

等世家大族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好像已经有点晚了……

四百七十四经济战争(下)

别人不清楚经济战争的威力,苏宁可太清楚了,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实力,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勤的强大可以为一支军队奠定胜利的基础,没有后勤的军队就是无法生存的军队,而决定后勤强弱的,就是经济。

之所以要设立血滴子二组,也就是这样的考虑,商业力量太容易失控,即使对方是血滴子内部极为忠诚的血滴子探员也不能完全信任,所以血滴子二组应运而生,在这些事情运作的时候,完全得知的也就只有杜如晦和苏宁加上李二陛下三个人,而具体的掌控就是苏宁退居二线,掌握血滴子二组,杜如晦负责明面上的血滴子掌握。

血滴子二组的存在是一个极为秘密的事情,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知道,一共一百人的血滴子二组,归属苏宁掌控,杜如晦负责血滴子的具体运作事宜,负责商业战车的运作,而苏宁就扮演仲裁者的角色,一旦发现谁不对劲了,就是血滴子二组的血花出动的时候。

血滴子二组的存在连血滴子内部的人员都不清楚,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血滴子二组的存在,苏宁也不是有意要建立血滴子二组这样的组织来对付自己人,实在是苏宁没有信心完全掌握这个商业荒漠时代的原始资本力量,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要知道,西突厥商团现在已经壮大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

他们几乎完全垄断了大唐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塞外的路上贸易。海上贸易暂且不提,在这个时候大唐的海上贸易并不值得一提,可是路上贸易就是在是太重要了,世家大族原本是完全掌握的,但是西突厥商团横空出世之后,由于是大唐官方指定的商队,所以特别受到信任,现在几乎就是大唐国内的商品输出和外族钱财输入的中转站。

转移到纵横司里面的一半财富基本上都会上缴国库,其钱财数量之巨大让李二陛下为之咂舌,也让朝臣感到奇怪。他们不了解其中内幕的真的很奇怪。贞观四年之前大唐是一穷二白,结果这才几年,怎么好久都没有听到陛下在朝堂上喊穷了呢?这不科学啊!

不仅仅因为此,更让朝臣在意的是民部负责给皇室的支出已经好一段时间没有增加了。这更不科学?皇室集体辟谷?还是要为天下作表率?他们当然不知道。和西突厥商团交出的赋税相比起来。民部的钱财算个屁啊!那根本不值一提好吗?

一半上缴,一半留着继续运转,由此就像滚雪球一样。把西突厥商队的财富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大量参与了西突厥商队的将军都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是为了平息李二陛下对此的忧虑,他们每一个季度分红的时候都会主动贡献出三成的收益上缴国库,平息李二陛下的忧虑,也正因为此,西突厥商队的巨大收益才显山漏水了。

所以苏宁不得不注意,其他人的也就算了,那些大将军是和李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一定会注意到这个事情,他们会很注意,血滴子的商业巨头也不用担心,家人都在纵横司的监控之下,还有纵横司的条例约束,更是因为他们身边都安插着血滴子二组的血花们,时时刻刻监视着,不会有一丝一毫的遗漏,任何的动静都会上交给苏宁,让苏宁全面掌控血滴子的动向。

血花的存在就好像是监视锦衣卫的东厂一样,但是吧,苏宁也在竭力避免血花成为一个专业的间谍组织,不能让那个锦衣卫和东厂一样的机构出现在大唐,李二陛下有他自己的百骑司就可以了,别的实在是不需要了,大唐可不能折腾成大明的模样,所以血花的运作一直都很小心,原因还是苏宁自己的担忧。

最担忧的还是其他的小家族和民间商业力量,这些商业力量无法正大光明的约束,只能暗地里监视,也正是这些力量不能失控,一旦失控了,危害更大,所以苏宁也打定了主意,对外发动经济战争控制外国经济的时候,只能运用血滴子的商业力量,将军们的力量和民间商业力量则是不能动用。

而且一旦掌握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就要在相当一部分的十年内长期掌握,在这之后如何将这种战时经济模式回归到正常时期的商业模式,那还真的很考验人,苏宁也没有信心掌握住,所以就不得不利用血花的力量监视血滴子,以保证血滴子不会失控。

经济战争的凶险程度不仅仅在与敌人,更在于自己,和真正的战场比起来,苏宁更愿意率军作战,而不愿意在暗地里操纵经济战争,实在是太阴暗太困难了,要想把大唐和平带到那样的模式里面,真的是想不出来有多难。

苏宁不习惯这种事情,世家大族就更不习惯了,他们的商业手段仅仅局限于在灾荒之年运用囤积居奇的模式哄抬物价,然后赚取高额利润,至于人民百姓的死活管他们什么事情?他们只要存在下去就可以了,乱世的时候自保,治世的时候投机政治,总能存活下去,但是吧,中国的商业总是不成熟,所以商业模式也就不成熟,商业斗争的手段更是不成熟。

苏宁没有专门学过商业,可是老头儿的手段见得多了,对付这些商业白痴,也实在是容易,利用西突厥商团的优势和这些部族首领打好关系,然后垄断和他们的贸易,把世家大族的贸易给全部赶出去,夺取他们的贸易路线,把他们赶回老家去,而且他们所获得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和外族的贸易,欺骗外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