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攻略(御炎)-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间就可以改变一个人,想要不被它改变,只有不接触,一旦接触,那真的不容易甩掉,冯盎啊,这人真是难对付,给苏宁一种高手过招的感觉,多少年了,生命危险的感觉。

沐浴之后,换上新衣,苏宁精神抖擞的回到冯盎给自己准备的屋子里面准备晚上的接风宴,这里的屋子也是帆船酒店级别的,入目不是金银就是玉石玛瑙,一屋子的富贵之气,好像全天下的奢华都集中在这一间屋子里面了,床上的杯子也是缝上了金丝的,屋子里面的四个角落各有一大盘冰块,餐桌正中间也有一大盘冰块儿,冒着凉气,整个屋子里面都没有外面的那种闷热之气,而是阵阵的凉爽。

土豪啊,这才是土豪啊,这个时代最奢华的一切都在这间屋子里面了,都在这座府邸里面了,这座府邸到底需要多少钱,多少时日才能打造出来?要是这座府邸的建设用钱全部投入到开发江南的大事业里面,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缓解经费的紧张问题?从西突厥和薛延陀还有西域诸国榨取过来的钱财绝大部分都投入了这些耗资巨大的行动里面,但是对于整个行动所需要的经费来说,仍然是九牛一毛。

山东复兴,江南崛起,说起来好听,看起来好看,但是做起来,多少钱啊,要多少财富?整个大唐除了必要的战略储备物资以外,几乎每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全部都投入了贞观革新的行动当中去,李二陛下真的是做到了牺牲个人的享受而全心全意的发展他的国家,虽然这个国就是他的家,但是比起那些只知道享受而不知道建设的帝王而言,他依旧是难得的。

相比之冯盎的巨大财富和极尽奢侈的享受,苏宁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或许把冯盎干掉,然后抄了他的家,或许可以让整个大唐肥上一圈,虽然这是不可能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能这样做,冯家的存在很有必要,虽然属于半独立性质,但是他没有造反,按时纳税,没有理由除掉他。

坐在长安城里面都不多见的高级椅子上,苏宁认得出来这些桌椅都是苏家工匠特殊定制的高级奢华桌椅,贞观八年初接到的订单,这一整套桌椅直接让苏宁赚了贞观五年苏家一整年的收入,他不知道是谁买走了,买家很神秘,苏宁也没有在意,钱到手就可以了,大唐有钱的人家多了去了,结果居然是冯盎。

环顾四周,苏宁深深地叹了口气,有钱啊,有钱啊,这样的日子,要是真的让自己享受,苏宁震的很愿意就此沉沦下去,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是享受而已,肆意享受,尽情的享受人间极乐,然后在人间极乐中死去,不管身后洪水滔天……

狠狠地咬了一下舌头,疼痛让苏宁清醒了过来,牢牢记住了刚才的那种感觉,苏宁闭上了眼睛,心中默背《庄子》。真正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哲学家。只有庄子一个,真正的达到了天地之境,庄子,庄周。梦蝶……

直到外面有侍女轻声告知苏宁宴会要开始了。冯盎喊苏宁过去准备一下。苏宁才睁开眼睛,打开房门,在侍女的带路下一路走过去。一路上各种漂亮,各种奢侈,各种让苏宁大开眼界的华美物件,苏宁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个山顶洞人,不对,元谋人!

走到宴会场所,苏宁意外地发现这不是什么大场合,而是一个小场合,苏家特制的大餐桌只有一桌,不过桌子很大,苏宁注意了一下椅子数量,三十个,整整三十个,也就是说,冯盎一共喊了二十八个人过来,二十八个人,也就是整个岭南的巅峰二十八人,可以决定整个岭南的二十八个代言人,这是一场真正的权力宴会啊!

苏宁抵达的时候,只有冯盎一个人坐在首位,微笑着看着苏宁,岭南人果然不怎么遵守中原礼仪,不过这样也好,苏宁也不是喜欢遵守繁琐礼仪的人,看到冯盎坐在那儿,就在他左边的第一个位置坐了下来,靠在椅子上,很是舒服。

“苏侯沐浴可还舒坦?府上人伺候的可还满意?若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苏侯说出来,老夫肯定严厉惩处那些人!”冯盎笑着说道。

苏宁连连摇头道:“冯公说笑了,这样的地方,那样的沐浴场所,不瞒冯公说,和师尊游历天下十四载,在长安生活六载,诞生于这天地间整整二十载,却还是第一次遇到,着实叫在下好生震撼啊,富丽堂皇至此,在下真是从未设想过,冯公当真是富甲天下之人,和冯公比起来,在下那点儿家业,那十几家味仙居,简直就是拿不出手啊!”

冯盎大笑道:“为国为民拼搏数十年,到老了,也没别的什么想法了,就想着多享受享受,别到了入土之前才觉得遗憾,那会儿再遗憾也就来不及了,不过这座府邸是用来招待贵客用的,老夫平日里也不住在这儿,这儿也就是一批下人在打理,充充门面,那里真的如此富裕?要真是如此,冯家还不四分五裂?

不瞒苏侯说,这座宅邸,从来都不是给冯家人准备的,那是给贵客还有有功之人准备的,立功了,可以进来享受享受,来贵客了,就要这样招待,至于冯家子弟,想进来这儿?呵呵,立了功也就算了,私自进来的,打断腿直接逐出家门,冯家不需要这样的废物,就是老夫,在这里过夜至今为止也不过二三十回。”

苏宁点头道:“冯公持家有道,教子有方,在下佩服,既然如此,今日就当是陪伴冯公招待贵客,姑且留宿,明日一早还请冯公另外安排地方供我等居住,驿站也是不错的选择,师尊常常教导,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仅仅是半个时辰的沐浴,都已经让在下难以接受木桶,更别说再来一次,估计在下回到家中以后就要大兴土木了,实非在下之本意也!”

冯盎“哦”了一声,顿时高看了苏宁不少:“建成此地二十年,来往者不过千也有七八百之数,主动提出要离开这里的,苏侯还是第一个。”

苏宁笑了笑道:“若是有朝一日天下人都能如此享受,在下一定不会落后,但是如今,在下实在是没有颜面留宿与此。”

冯盎笑道:“恐怕永远都不会有这样一日的,若是天下人都能这般享受,那到了那时候,这样的享受也不过是寻常而已,不寻常的,超过此处千倍也未尝可知啊!”

苏宁点头道:“那正好,有生之年,在下应该不会在进入这种地方了,天下人未享受而在下先享受,取祸之道啊!冯公钟鸣鼎食之家业尚且如此谨慎,何况是在下区区数人之家?这些物件,在下是无福消受咯!”

冯盎微微叹了口气,笑道:“若老夫诸子当中有一人有苏侯这样的想法和决心,老夫会立刻就把家主的位置传给他,家业的维系与进展,就靠他了,可惜,老夫三十子,无一人能抵御住此处,凡是立功来此者,无不是流连忘返,离开时恋恋不舍,所谓立功,只是为了再来一次而已。”

苏宁环顾四周,说道:“放在几年以前,在下估计也是这样的想法,富贵温柔之乡,即是英雄冢啊!”

七百二十二广州会议(一)

任何伟大的变革在它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以一个很不起眼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习惯于安于现状而并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出现大的变动的人类对于这种变革大多持反感的态度,一如法拉第展示他的电学成就的时候,一位贵族女子很轻视的对他说:“先生,我并不知道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呢?”

但是,当我们的世界已经不同于上一代人和上上代人眼中的世界的时候,并且是一种完全找不到过往气息的沧海桑田的转变,在那个时候,历史学者们追根朔源,把最初的变革之源确立在了一个很不起眼的事物上,人人为之惊讶。

不过法拉第没有,面对那位贵族女子的攻讦,他很有风度的笑了笑说道:“夫人,一个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苏宁和以冯盎为首的岭南势力进行的广州会谈所达成的协议,以及后来一系列的在江南的协议和动作,在后世的影响很大,评价也褒贬不一,就在当时,大唐军方力量占据上流的时期,苏宁出身于军方,当时所秉持的观念却是可以和平就尽量不动刀兵,和他在参加战争时期的“三光”做法非常矛盾,朝廷中也有很多的反对声音。

反对声音不是来自于文官群体,而是来自于武将群体,以李世绩为首的参谋总部和军方力量对于苏宁的建议非常不理解,对于李二陛下支持苏宁的建议也非常不满意。提出过辩论,认为以军方的力量南下广州征讨不臣非常轻松,江南就算造反,军力也衰落无比,根本不能和强悍的北方陆军和精干的南方海军相提并论,一旦出兵,大唐军方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平定叛乱。

可是对于江南士族、世家和地方豪强的不配合乃至于抵触情绪,苏宁这个一手主导了一击击倒山东士族行动的主要推动者却并没有采取像对付山东士族那样的果决和强硬态度,却在这个时候采用了妥协的姿态,在朝廷占尽上风的情况下主动和江南本土势力妥协。和岭南势力妥协。这让朝中大将有些太过不满意了。

不过因为皇帝的绝对支持和文官群体的支持,这样的政策被承认了,武将群体的主战力量被压制,作为补偿。李二陛下允许他们对西突厥还有薛延陀等地用兵。但是他们仍然有所不满。可以用军队解决的,为什么要用钱粮去和那些奸佞之人妥协?钱粮来之不易,用来建设是多好的选择?劳动改造就是留给那些奸佞之人的最好下场!

后来。苏宁作出的回答是,第一,不愿意本族人之间自相残杀,减少大唐本就不多的人口;第二,希望为大唐留下一个只要不造反,凡事好商量的传统。

在当时这样的行为颇受非议,刚强的大唐将军们非常不满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人们逐渐认为苏宁的这种做法是大唐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朝廷和武力占据绝对上风的时候,却采用了谈判和互相妥协的和平方式推动了江南事件的解决,并且推动了江南的快速发展,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在那之前,大唐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武将力量甚至一度狠狠打压了文官力量,乃至于接近了军政府的性质,但是在那个关键时期,苏宁这个推动军方势力快速增长的特殊人物掉转身子,阻挡住了军方力量的过快发展,重新为文官势力增强争取了时间,再一次造就了文武平衡的状态,避免大唐成为军政府。

而这一成就,正是由和平解决江南事件开始的,用军队可以得到的,固然完整,固然彻底,但是却已经损毁了太多太多的精华,用谈判固然困难,固然耗时长,但是却可以避免流血事件的产生,避免“凡事都用拳头说话”的理念深入人心。

苏宁在南下江南的过程中想了很多事情,一直想到了六年之前自己刚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的种种思想和倾向,六年过去了,深深融入了这个世界的苏宁已经不再抱有太多的激进思想,也不再对军事力量盲目的崇拜,也不在认为军队是实现梦想的最好手段,相反地,苏宁开始接受曾经非常不喜欢的保守主义者的政治理念。

历史上大多成功而和平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都是保守主义者所主导的,这是最好的状态,整个社会并没有因为激进的暴力革命而遭到损毁,在前一个社会状态下所积累的国家力量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失,继而成功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而主张快速暴力革命的怀揣大理想的主义者们却往往造成了一个国家的血流成河。

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革命方式,结果自然也截然不同,英国君主的权力被限制了,法国大革命结果却是法国的混乱,建立一个共和国也是一波三折,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到了如今,法国已经是第五共和国的时代了,而英国,依旧是那个王朝,依旧是那个王室,极少有流血事件的发生,却依旧是一个民主法治的君主立宪国家。

保守主义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保守,此保守非彼保守,它的含义是温和,渐进,不要流血,不要冲突,双方妥协,以温和的方式逐渐朝着目标前进,或许会耗上好几百年的时间,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就是保守主义者的观点;而理想主义者则是主张快速激烈的暴力革命一举推翻旧社会旧制度,流血是建立崭新的时代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苏宁绝对支持理想主义者的想法,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温和主义并不能迎来目标的实现。当权者并不希望不流血,保守只会引来更激烈的流血,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在冯盎和二十八个领袖的主动接洽的前提下,苏宁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发生流血事件,都不愿意起刀兵,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谈判,妥协。

热闹的宴会开始了。二十八个豪强、士族、部族领袖依次入场。冯盎走到门口迎接他们的到来,苏宁跟在冯盎之后,冯盎迎接一个就把一个介绍给苏宁,双方相互行礼。相互问好。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保持着目前来之不易的笑脸相对,看来,这一切都是他们事先设计好的。否则,那些长得就和汉人不一样的家伙怎么也穿汉服,说汉话呢?

苏宁并不在乎他们的行为规范,关键是后面的会谈,饭桌上大家喝酒吃饭,谈笑风生,这些代表都是精挑细选的嘴皮子和脑瓜子都很灵活的人,一句接着一句把气氛烘托得极为热闹,大家似乎都刻意的忘却了今天来到这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苏宁不着急,他们也不着急,大家就看谁最先着急。

宴席过后,大家多多少少都带着些醉意,茶水被端上来,大家喝着茶,解解酒,似乎都很惬意,苏宁也有些惊讶,岭南之地,居然有那么些人对于中原最新流行文化那么了解和追捧,他们既然了解追捧中原文化,那么,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就会容易许多,场上的气氛已经渐渐变的有些安静起来,苏宁意识到,这是说正事的时候了。

“哎呀,在下是真没有想到,广州之地,距离中原如此之远,却可以品尝到中原美食,还有中原的茶水,真是叫在下好生的惊讶啊!”苏宁开始引导话题了。

冯盎立刻会意,接腔道:“哈哈哈哈,苏侯这话就说得有些不对了,怎地?以为我岭南人都是蛮夷之辈?岭南之地就是蛮荒之地?这广州城少说也有十万人口,不说整个大唐,江南之地,广州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咱们这些人虽然住的比较远,但是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引进中原的新鲜东西,长安城里面风靡的,在我们这儿,一样风靡!”

苏宁哈哈笑道:“看到今日诸位前来赴宴之时都穿着中原汉家衣衫,在下就明白了,哈哈哈哈,既然如此,那么说话也就好说多了,有些事情啊,需要明白人来说,明白人来提,明白人才能懂,换了不明白的人,那可就麻烦了!”说着,苏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笑眯眯地看着所有人。

大家伙儿也就明白要进入正式议题了,纷纷打起精神,附和着苏宁的话,一顿唠唠叨叨之后,苏宁正式步入正题了:“其实啊,皇帝陛下命令在下前来,做这个钦差大臣啊,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过来和大家伙儿聊聊天,说说笑话,谈谈心,然后顺带着啊,咱们就定一个规矩,定一个大家伙儿都能接受的规矩,然后啊,以后的事情,无论是海运也好别的也好,都按这个规矩来,谁也不违反,大家觉得,如何啊?”

场面安静了下来,二十八个岭南领袖互相看看,没说话,最后把目光移到了冯盎的身上,冯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定一个规矩自然是好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朝廷有这个想法,自然,我等是支持的,但是,这个规矩是什么,怎么个定法,不知,苏侯有何指教啊?”

苏宁笑着摆摆手道:“指教谈不上指教谈不上,在下年龄小,见识浅薄,谈不上指教,就是想和大家伙儿都商量商量,有什么事情,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嘛,大家一起讨论讨论,然后呢,总要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规矩,朝廷可以接受,在下也能接受,冯公也能接受,诸位也可以接受,那就是最好的了。”

冯盎眼睛一亮,其余人也开始有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苏宁笑了笑,又举起茶杯喝了一会儿,看着这些人善良的有些眉目了,就放下了茶杯,一放下茶杯,高州张氏的家主张侗就开口说话了:“苏侯爷的话,我等也都明白了,说实话,在此之前,我等也并非要和朝廷过意不去,这么多年了,岭南不反叛,朝廷不干预,大家相安无事,也是极好的。

但是,前不久,那位张无悔张钦差一过来,就砍了五十个人头,这里头,也有我张氏的一些家奴,诚然,张钦差是官员,家奴顶撞官员,是该死,但是,他这一过来,关闭港口不说,一点点都不和我等打招呼,直接杀人,杀了之后直接办公,一点点和我等交流的意思都没有,我等实在是不理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七百二十三广州会议(二)

面对着很直接的责问,苏宁也早就想好了说辞,毕竟如今张无悔还在他们的看管之中,自己进入广州之后冯盎没有带自己去看他们而是直接把自己带到了这里来,很显然,是要先给一个说法,然后再放人,很明确的意思,苏宁也能接受。

“这个事情啊,说到底也是在下考虑不周,不瞒诸位,那张无悔,就是在下一手提拔起来的部下,在吐蕃立下很大的功劳,为朝廷平定吐蕃叛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下看他是一员能吏,这才将他提拔到了这样的位置上,事实上,他所做的事情,仅仅是对于一些并不尊重朝廷的人,给他们一些惩戒而已。

诸位想必可以理解,无视朝廷部门,无视官员,无视大唐,无视皇帝,这种做法如果不让皇帝陛下知道,那么就等于没有发生过,但是一旦被皇帝陛下知道了,这种事情,恐怕并不会有皇帝可以接受,如果没有人做一些让皇帝觉得满意的举动,那么皇帝就会亲自来做这件事情,这个道理,应该不用在下告诉诸位吧?或者说,诸位有那个实力去面对朝廷六十万大军?”苏宁看着张侗笑着说道。

张侗愣了愣,没接着说什么,冯盎接下了话题:“诸位,对于那件事情,老夫也不得不说一句公道话,藐视官府,藐视朝廷官员,藐视钦差大臣,那可不是什么小事情,这种事情要是闹到了皇帝陛下那儿,可就不是今天这样的局面了。对于张无悔的事情,老夫认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冯盎要为这件事情定下基调,不过就是五十个奴仆而已,死就死了,他冯盎家里面有一万多仆人,死五十个算得上什么?即使还有人心中不满,但是冯盎才是这里最大的发言人,就算把他们都喊过来了。一个人也翻不了多大的浪潮。苏宁是带着利益过来的,冯盎已经瞄准了利益,只要把该放下的都放下,那么。自然就会有一些利益作为补偿。

合格的利益动物都懂得这些。

于是就没有人再提起那五十个人了。至于江南其他的士族。那不是这一批次要处理的问题,是下一批次的,先搞定岭南再说了。

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更在乎的是朝廷在这个问题上能给岭南多少自主权利,毕竟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既然朝廷并不打算恢复原状,现在的情况下朝廷管制岭南已经是定局,那么,权力的大小和如何拥有就是最严肃的问题了,朝廷可以给多少,又要拿走多少呢?这个游戏规则如何决定?

苏宁笑着看了看冯盎,然后说道:“对于这个问题啊,在下就是全权代表,可以做出决定,陛下也答应了先斩后奏之权,我可以做出决定,所以呢,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谈谈你们想要的,我再说说朝廷想要的,然后大家折个中,找一找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定一个规矩,以后就这样遵循着。

那么,首先呢,我就给大家把朝廷的底儿给透一下,这个底儿呢,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最基本的几个规矩,第一,要守法,大唐的法律,贞观律,绝对不可以违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没得谈,在此之下,你们可以自己弄些条条款款,但是在此之上,没有其他的东西可以比贞观律更有威严。

第二,要缴纳足够的赋税,这一点不用在下说明,赋税什么的从古至今都是最重要的,朝廷靠它运转,岭南呢,也不例外,缴纳足够的赋税,朝廷的税务官过去了,不会多收,也不会少收,按照当地的收成和人们的收入规定的。

第三个,最简单明了,不能造反,这造反可就没的说了,朝廷肯定要平叛,只有一条路,死,所以,这三个基本点你们要是接受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往下接着谈,这三点,约法三章,是绝对没得谈的。”

所有人面面相觑,苏宁还有些奇怪,以为这些条件他们也想谈,结果冯盎有些不太确定的来了一句:“只有这三条?”

苏宁很奇怪的点点头:“对啊,就这三条,当初刘邦进关中就给关中父老来了一个最基本的约法三章,今日,在下就代表陛下也给诸位来一个最基本的约法三章,这三章要是确定了,那就可以接着往下谈,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

冯盎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老夫还以为朝廷会狮子大开口,要很多条条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