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斯坦丁想了想说:“现在全国的小麦储量约为300万吨;黑麦储量为480万吨;大豆储量约为50万吨;玉米储量约为80万吨;稻谷储量约为30万吨。”
毫无疑问,保加利亚也是一个面试为主的国家,主食是面包和烤饼,粮食储备自然也是以黑麦和小麦为主了!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粮食储备数字,在正常年月已经基本上可以保证保加利亚全国民众一年的消耗了。(备注:20世纪由于生活水平的原因,人们的饭量都比较大)
不过对即将开始的世界大战中,这个粮食数字恐怕就不够看了。一旦战争爆发,毫无疑问大家的精力都会投入到战争之中,粮食生产势必会受到影响。
如果保加利亚一直防御的话,只要不被敌人攻进来,对主要粮食产地造成毁灭性打击,就算产能有所降低,基本上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显然,斐迪南的目标不只是一直防守,一旦主动进攻,势必要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进一步加大粮食的消耗,就只能靠储备粮支撑了。
斐迪南想了想后,说:“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每年增加三百五万吨的粮食储备,以备战争之需!”
不是斐迪南不想增加更多,主要是保加利亚政府的财政收入支撑不起,否则要是可以无限制的储备,一战德国人也不会那么快投降了!
即便是如此,财政大臣肯尼迪也苦笑着说:“陛下,这个恐怕做不到,现在的粮食储备已经是财政支出的极限了。
目前的政府债务已经突破了四十列弗(约合16亿英镑),预计三五计划完成时,政府的债务将达到九十亿列弗(约合36亿英镑),实在是无力继续增加了!”
斐迪南也有些为难了,这个增加的开支还不是一星半点儿,他也不知道该不该坚持己见。
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都已经突破400列弗每吨了,就算保加利亚国内的粮食销售价格也在360列弗左右每吨,政府就算是直接从国有农业公司手中采购,价格也不可能低于300列弗每吨。
那怕是按最低的数字计算,每年350万吨粮食储备,也需要105亿列弗(约合4200万英镑),这个数字几乎是现在保加利亚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了!
并且一旦政府大肆采购,必将拉升国内的粮食价格,引起一系列的麻烦,要想平稳的度过,显然只能在国际市场上采购。
要知道保加利亚这个储备粮,可不都是政府出钱买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军方的战利品。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可以先后占领了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的主要产粮地,并且都是秋收过后才撤军的,自然不可能空手而回了。
否则,保加利亚的粮食储备,估计能有现在的一半就算不错了。
难怪这个年代,各国的储备粮都不是很多,完全是因为粮食贵啊!
受限于生产力的关系,现在全世界还有一半人都吃不饱饭,粮食价格能降下来才怪!
正在斐迪南头疼的时候,契科夫出了一个主意:“陛下,现在保加利亚每年出出口的粮食约在一百五十万吨左右,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完全可以禁止粮食出口,这样一来就算因为战争造成粮食减产,我们也基本上可以应付!
并且,我们可以防备灾荒为由,号召民众们进行存粮,也可以减轻我们粮食的压力!”
斐迪南点了点头,这勉强也是一个办法,战争时期禁止粮食出口是必然的!
之前的战争中保加利亚没有实施,主要是因为战争持续时间太短了,短短几个月就结束了,就自然没有实施的必要了!
反到是号召民众存粮以备灾年,斐迪南认为很有搞头,现在保加利亚的民众手中多于的钱没有,但是储存几个月的粮食,还是可以做到的。
平常来说,这个还真不打紧,战争时期这个就很重要了。如果实在不够,斐迪南也只能向俄国人买了!
不要看一战中,毛熊粮食似乎也供应不足,就以为他们是真的是缺粮了!实际上这主要是他们糟糕的运输条件,和混乱的后勤体系造成的,作为欧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至少在战争前中期他们的粮食都是很富裕的!
哦,沙皇政府崩溃时,圣彼得堡的工人们连基本生存的粮食都无法保障,但是令人讽刺的是资本家们的粮仓仍然是堆得满满的,否则新生的苏联真的有可能就被饿死了!
大不了到时候对俄贸易,让俄国人用粮食支付好了,反正贵族、资本家们有的是办法,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区区一点儿粮食是难不倒他们的。
好吧,只要能够解决问题,斐迪南是不在乎是不是按他的意思办的,既然契科夫的办法有用,当然就要采用了!
斐迪南想了想说:“嗯,那就先每年增加50万吨粮食储备,号召民众储粮先暂时保密,后面在实施!
同时,我们还必须要扩充军工产能,除了满足我们自身所需外,还要考虑到俄国人的需求,以备不时之需!
原则上,至少要保障我们极限动员状态下的武器装备,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盈余!”
关于扩充军工产能的问题,大家都没有意见,可能是受日俄战争的影响,对于俄国人的军工生产能力,大家还真没有看在眼里!
再说了,现在兵工厂这些设备保加利亚都可以自己生产,成本已经降了下去,想要扩建兵工厂,随时都可以进行。
哦,现在保加利亚的兵工厂已经不只是原来的一家了,大大小小的军工企业已经增加到了十几家,各自之间还有竞争,属于他们旱涝保收的好日子早就结束了。
不过具体需要增加多少产能,这个问题和增加粮食储备不一样,粮食斐迪南自己都可以根据人口数量估算出来,而军工产能的扩充就要实际调查后,再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毕竟,军工涉及到的武器装备也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武器生产多少合适,这个没有谁比军方更有发言权。
这个就需要政府和军队,双方进行配合了,斐迪南是不会瞎指挥的!
不然,要是按照前世网络上的消息,他知道俄国人在一战中缺少步枪,就傻乎乎的储存几百万支步枪在哪里等着,结果缺发现由于蝴蝶效应俄国人早就准备好了,不缺步枪了,那不成傻逼了?
这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就连历史上的黑海舰队,不就在斐迪南的蝴蝶效应下烟消云散了?
甚至原本参加协约国的罗马尼亚和黑山王国,现在不也是被斐迪南坑到了同盟国?
要知道,这会儿沙皇政府正在忙着进行改革呢?谁知道这次会不会成功?反正斐迪南是不敢轻易下结论!
康斯坦丁突然开口说:“陛下,扩充军工产能的问题,军方已经有他们自己的计划了,之前已经转交交给了内阁,不过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向你汇报!”
斐迪南微微一愣,随及又反应了过来,这本来就是情理之中的!
前不久,他才要求军方制定了一套全国性的防御计划,要完成这项计划,自然也少不了武器装备了,军方向提交一个扩充军备的计划也是顺理成章的。
虽然现在保加利亚的陆军军工产能在列强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了,但是只要英法德一爆发,人家几个月时间就可以轻松的完成超车。
哦,如果不是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原因,保加利亚也不可能爆发这一波产能。
既然实力比不上一流列强,那就只能笨鸟先飞了,提前做好准备,免得在战争爆发初起就吃了亏!
斐迪南微微一笑,淡定的说:“那好,你们研究一下,如果没有大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进行准备了!
两大联盟之间的战争一旦爆发,就必定是旷日持久,没有个三五年是很难分出胜负的!
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了,不过战争中也冲满了机遇,只要把握住了这次机会……”
说到了这里,斐迪南的话戛然而止,只留下众人暗自揣摩。
'319。五十一章、立场'
巴黎,法国内阁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吵。时光匆匆而过,摩洛哥危机还是升级了,德法两国政府互不相让,逐渐演变成了两大联盟之间的对抗。
好吧,法国自从大革命后政府就一直没有稳定过,从1906年到现在这已经是第六届政府了,按照这个规律约瑟夫…卡约政府也快要倒台了,尽管他今年六月底才当选的!
虽然约瑟夫…卡约出身激进社会党,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政治观念也很激进。相反在这方面他反而显得很保守,他认为法德两国如果现在爆发战争,对法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为了化解摩洛哥危机,约瑟夫…卡约主张同德国人秘密谈判,在其他地区做出利益让步,换取德国人的谅解。
显然,在法国政府中几乎就不存在立场一致的时候,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争吵一贯是这个国家的主题。
……
哦,正在法国政府还在争吵的时候,德国人已经行动了,威廉二世决定用武力威胁迫使法国人屈服。
1911年10月26日,德国政府向法国人发出了战争警告,受此影响两大同盟纷纷行动了起来。
10月27日,法国政府也针锋相对的宣布扩军50万,以应对德国人的军事威胁。
受此影响,斐迪南也宣布扩军30万,这个数字和奥匈帝国宣布的一样,算是用实际行动支持法国人的行动了。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俄国人在这次事件中居然怂了,沙皇政府主张德法两国政府通过谈判手段解决这次争端。
这就令法国人很受伤,关键时刻最重要的盟友,居然不打算玩了!
好在英国人的表态解救了法国人,伦敦政府这次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法国人一边,大有不惜和德国人一战的意思。
斐迪南知道这场战争打不起来了,双方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接下来就该进行扯皮了。
俄国人的外交立场令法国人没底了,要是没有这个欧洲压路机加入,法国人可不认为自己能够和德国人单挑!
在法国人看来英国人的海军是厉害,可惜军舰上不了岸;另一个盟友保加利亚,能够牵制住奥匈帝国就是超水平发挥了。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可能会同时面对意大利人和德国人的两线进攻。
法国人没底,德国人又何尝不是呢?英国人的突然插手,令威廉二世十分的吃惊,德国可从来都没有做好和英国人开战的准备。
至少现在德国政府承担不起和英国人开战的后果!面对法国人他们可以用陆军说话,但是对于约翰牛他们还真的无能为力。
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就会丢掉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就连海上物资运输都会被切断,没有做好准备的德国人现在的战争潜力,只有区区几个月时间。
在这期间,一旦发生了变故,没有在第一时间击败法国人,那么德国人就麻烦大了!
双方都是不想打了,斐迪南也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很显然这场战争爆发的越早,持续的时间就会越短!
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同盟之间的经济实力越接近。主要是现在德国的经济还在高速增长,而英、法、俄三国几乎已经在原地踏步了,光凭一个保加利亚可没有能力拉回双方的实力变化!
最令斐迪南忧心忡忡的还是俄国人的态度,由于他的蝴蝶效应,现在俄国人和同盟国之间的矛盾要比历史上小的多。
简单的说就是,俄国人没有发动战争的动力了!俄奥之间的矛盾被削弱了,俄土之间的矛盾又不足以令俄国人不顾一切的发动战争!
……
“陛下,不用担心,俄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退出协约国的!”梅捷夫自信的说
“为什么?对俄国人来说,他们现在和同盟国之间的矛盾,还不足以令他们冒险!如果同盟国肯付出一定的代价,让他们中立也未尝不可啊?”斐迪南纳闷的问
“陛下,德国人太强大了!”梅捷夫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
这个理由很强大,随及斐迪南就反应了过来,这就是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事情的眼光也不一样!
对保加利亚来说,如果德国人肯放弃黑山王国、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那么双方就可以真的可以妥协了。
反正只要可以吞并罗马尼亚和小亚细亚半岛,就足以满足斐迪南的胃口了,至于谁统治欧洲大陆这一点并不重要!
但是对俄国人来说又不一样了,这一点上他们和英国人的立场一致,不能让欧洲大陆发生统一!
除非是他们自己去统一!
双方确实没有足够大利益冲突,但是在战略上德俄已经是死敌了,只要英法许以重利,就不怕俄国人不上钩。
斐迪南想了想说:“你说的不错,想必英法又要对俄国人重新报价了。原则上只要不涉及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俄国人的所有要求我们都可以支持!”
外交大臣梅捷夫微微一愣,然后规劝说:“陛下,俄国人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如果让他们继续做大,这对我们的未来发展,十分的不利啊!”
沉默了片刻后,斐迪南打开了一张欧亚地图,然后淡淡的说:“不错!但是你想想看,俄国人这次会提出什么要求呢?”
“波兰、中亚、远东都有可能,甚至这些都有!”没有丝毫犹豫,梅捷夫就脱口而出
斐迪南点了点头说:“没错,这些我们都能够想到,甚至俄国人的胃口还会更大一些,像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又或者东普鲁士,这些都可能是俄国人的目标!
没准俄国人还会打罗马尼亚的主意,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不过我们还是有必要提前和圣彼得堡政府进行提前沟通好,先将各自的利益划分好,免得到时候在利益分配上双方发生冲突!”
“陛下,这些条件英法能够答应么?要知道一旦让俄国人的势力范围进入到了中欧地区,战后俄国人就难以制衡了?”梅捷夫难以置信的说
斐迪南微微一笑,说:“英国人会不会答应我不知道,但是法国人一定会答应的!
现在法国人已经没得选择了,没有俄国人的支持,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德国人的对手!
并且这个局面对我们也很有利,俄国人的胃口越大,英法就越需要我们!
与俄国人这个庞然大物相比,我们就算是统一了巴尔干半岛,吞并了小亚细亚半岛也不算什么了!没准他们还会认为,一个强大的保加利亚有利于制衡俄国人呢?”
斐迪南已经被打开了思路,想要让英法承认保加利亚的扩张,就必须要一个野心勃勃的俄罗斯帝国,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威胁!
现在的沙皇政府无疑是合格的,想要将俄国人绑上战车,没有足够的利益是不可能的!现在斐迪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鼓动双方进行谈判,提前敲定战后的利益分配!
在俄国人大胃口面前,保加利亚的胃口就不算啥了,甚至为了制约俄国人,英法还不得不帮保加利亚争强实力!
哦,这一点英法早就在做了,否则保加利亚的发展也不可能会有这么顺利!
'320。五十二章、又见密约'
1911年11月,德法两国再次达成了妥协,签订了《德法协定》。
即德国人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权,法国人将刚果的领地割让一部分给德国人。
哦,西班牙人也捡了个便宜,由于德法两国的对抗,默认了西班牙占领摩洛哥北部地区,后期法西两国还签订了条约承认各自的势力范围。
当然了,作为平息这场纷争的代价,法国人民又倒阁了!刚刚执政不到半年的约瑟夫…卡约内阁,因为和德国人秘密谈判曝光,被愤怒的法国人民赶下了台。
而他继任者却是民主共和党的雷蒙…普恩加莱(雷蒙…彭加勒),毫无疑问他主战派的领袖之一。
雷蒙…普恩加莱1860年8月20日出去于洛林,主张对德国人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简单的说就是拉着协约国向德国人复仇!
他认为只要法国战胜了德国,就可以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并且占领萨尔矿区,甚至更进一步占领鲁尔区!
雷蒙…普恩加莱的上台,标志着法国主战派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世界大战已经无法避免了。
哦,此时法国人已经占领非洲大陆359的领土,在非洲的殖民地面积已经超过了英、德两国,排名第一了。
现在法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殖民地帝国了,拥有殖民地总面积约为1060万平方公里,是法国本土面积的20倍,仅此于大英帝国。
与此同时,随着雷蒙…普恩加莱的上台,法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以莫拉斯为首的新保王主义,大肆煽动对德复仇,并且将推行和平外交的约瑟夫…卡约等人都渲染成了法国叛徒!
在这种背景下,保加利亚提出了重开协约国会议,协调内部矛盾,争取各国在外交立场上保持一致的提议,很自然的受到了法国人的支持!
哦,协议国会议还没有开启,但是保俄谈判已经开始了。为了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矛盾隐患,为了给保加利亚在接下来的扩张中创造有利条件,斐迪南向沙皇政府提议两国进行高层会晤,在战略领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1912年5月,斐迪南挟王后谢尼亚,再次踏上访问圣彼得堡的征途。
哦,自从尼古拉二世唯一的儿子阿列克谢患上了血友病后,他就再也没有出游的兴致了,寻医问药已经成了尼古拉二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对此时来访的斐迪南,尼古拉二世已经是羡慕嫉妒恨了,自己仅有的儿子还是一个病怏子,而斐迪南的六个儿子都是活蹦乱跳的。
当然了,这些也就在心里想想就罢了,真要是说出来尼古拉二世也不用在贵族圈子里混了,两国王室的关系也就完蛋了。
不对,按照现在沙皇俄国皇位继承权,几个小不点儿貌似排名还在前十位。不过欧洲的贵族圈一贯很乱,这种杂七杂八的继承权问题更是一团乱麻,继承权排名也是时常发生变化的。
除了小阿列克谢的皇储地位外,包括尼古拉二世的几个女儿继承权都随时可能会发生变化,简单的说就是尼古拉二世再生一个儿子,她们就继续退后一位。
哦,不对!现在她们还没有获得册封,理论上公主是没有继承权的,要获得册封为女大公后,才拥有顺位继承权!
一见面,双方自然是相谈胜欢,出席了欢迎宴会后,斐迪南还受邀前往皇家园林狩猎。
好吧,狩猎是假,密谈才是真的!毕竟现在盯着他们的目光可不少,一旦走漏了消息,就很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
“斐迪南你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尼古拉二世问道
显然他不相信仅仅是一个战略交流,就需要斐迪南亲王跑一躺,真以为国王都很闲啊?
斐迪南微微一笑说“欧洲大陆上的火药味这么浓,两大联盟随时都可能会打起来,保加利亚是躲不过去了,自然需要提前做准备了!
我这次来的目的这么明显,你会猜不到?”
尼古拉二世哈哈一笑说“不过你不觉得战争还没有开始,现在就谈瓜分战利品,太早了点儿么?”
“早谈,总比晚谈好!拿多少利益,就要做多少贡献,省得最后再扯皮,伤了大家的和气,影响联盟的团结!”斐迪南淡淡的说
好吧,尼古拉二世也知道斐迪南说的都是鬼话,无非是担心战争结束后,保加利亚的利益无法保障,想提前利用条约明确下来。
不过,这也符合俄罗斯帝国的利益,假如俄保两国都要求提前瓜分世界,划定各国的利益和各国应尽的义务,这对俄罗斯帝国来说也很有利。
尼古拉二世对俄罗斯帝国的实力可是非常有自行的,如果协约国和同盟国爆发了战争,俄国陆军绝对是主力,最大的蛋糕绝对有俄国人的一份。
事实上他还非常担心,战争结束后三国会联手排挤俄罗斯帝国。这种事情也是有先例的,欧洲各国联合排挤俄罗斯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尼古拉二世想了想说“不错,提前划分责任义务,按照各自的贡献瓜分利益,确实有利于联盟的团结!”
谈判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让外交部来谈的话,没有几个月的相互试探,就不要想谈出结果来。
显然斐迪南没有慢慢试探的打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现在世界格局很明显,一旦爆发战争,协约国几乎是稳操胜券,战后的利益分配也是在我们四国中进行。
为了我们两家的传统友谊,我觉得双方很有必要划分一下实力范围,尽量避开对方的核心利益,就算避不开也要尽可能的协调一致,免得让英法捡了便宜!”
斐迪南的意思很明显,要么俄保两国继续联合,大家还是盟友共同瓜分东欧地区;要么就分道扬镳,保加利亚就只能跟着英法当小弟了!
很明显第二种情况,不符合两国的利益。以当前的形势来看,俄保两国只要继续联手,瓜分东欧就成了定局,即便是英法有意见也是边长莫急!
如果要是针锋相对,搞不好大家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想要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