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索非亚王宫,斐迪南正在召开战后对匈牙利的处置会议,作为老邻居,在这个问题上的话语权保加利亚无疑是最大的。
  即便是约翰牛给了他们承诺,但是意大利的教训已经告诉了匈牙利人,最好还是取得协约国的当事国背书再行动。
  县官不如现管,匈牙利王国大片的土地都在保加利亚的手中,如果不能够取得保加利亚的谅解,未来这些土地的归属问题就很很难说清楚了。
  除非匈牙利人自认为可以用武力收复失地,否则最好还是先谈好条件再行动,免得日后在哭鼻子。
  南线会战,这么波澜不惊的结束了,斐迪南最近的心情很不错,所以匈牙利人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当然他的好心情并不能改变最终结果!
  外交大臣梅捷夫淡定的说:“陛下,匈牙利的代表已经秘密抵达索非亚了,他们已经向外交部提出了和谈申请。
  从目前的接触来看,匈牙利人的态度还是很坚决,他们希望可以恢复到战前的领土面积,他们想要从我们手中收回多瑙河中部平原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
  斐迪南微微一笑,问道:“匈牙利人开出了什么样的价钱?”
  作为战败国,想要退出战争,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呢?
  梅捷夫调笑着说:“他们配合我们解决匈牙利王国境内的这支德军,同时还有匈牙利王国的友谊!”
  首相康斯坦丁笑呵呵的说:“干掉这支德军也算是条件么?如果匈牙利人有能耐,就让他们放德国人走吧,我到想看看德国人会不会放过他们这个叛徒?
  至于匈牙利王国的友谊?独立后的匈牙利王国也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国了,他们的友谊很值钱么?”
  不是康斯坦丁歧视他们,而是现在双方的地位根本就不对等,留在奥匈帝国的匈牙利王国还是列强中的一员,独立的匈牙利王国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国了。
  在二十世纪初,列强和普通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千差地别的,否则斐迪南也不为了让保加利亚加入列强俱乐部就废了那么大的功夫!
  虽然匈牙利人虽然做好了独立的准备,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好面对独立造成的国际地位变化,依然是以奥匈帝国的国际地位在进行外交。
  显然,保加利亚不可能买他们账,如果是奥匈帝国他们确实有资格止损,但是仅仅一个匈牙利王国,战后保加利亚不和毛熊将他们瓜分干净,就算斐迪南有节操了。
  外交大臣梅捷夫依旧笑眯眯的说:“首相,现在匈牙利王国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价值的,我们总得给个说法吧?”
  首相康斯坦丁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功夫后说:“你是说欺骗匈牙利人,给他们开一张空头支票?
  不行,我们不能够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损害我们的国际信誉!”
  说完大家将目光投向了斐迪南,通常这种事情,都是由他亲自做出决定的。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斐迪南慢吞吞的说:“告诉匈牙利人,他们想要收回这些领土可以,但是他们必须要付出代价,我们接受土地赎买。
  当然,如果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他们做出了足够大的贡献,我们也可以放弃向他们索要这笔款项!”
  众人微微一颤,这里面绝对有问题,斐迪南什么时候有这么好说话了?要知道在保加利亚的战略规划中,特兰西瓦尼亚已经被纳入了本土,怎么可能又吐出来来呢?至少匈牙利王国还没有能力让保加利亚将已经进入了碗里的肉再还回去!
  那么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张空头支票了,匈牙利王国能为这次世界大战做出多大的贡献,这个有具体的标准么?
  很遗憾,没有!只有让保加利亚认可的贡献才是贡献,否则都等于白瞎!
  至于土地赎买,这只是相当于变相的所要战争赔款了,只要保加利亚开出一个天价来,自然就会无疾而终了!
  领会了斐迪南的意思,梅捷夫立即回复到:“是!”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外交部该怎么样忽悠匈牙利人了,要让他们相信保加利亚的诚意!
  教育大臣契科夫突然开口说:“陛下,现在我们没收了不少匈牙利资本家们的农场,现在就这么荒废了下来实在是太浪费了,不如用来安置罗马尼亚难民吧!”
  这些农场都是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根本就不需要几个人,但是如果将机械全部销毁,改为人力精耕细作,这个需要的人力就多得去了。
  契科夫明显是在匈牙利人挖坑了,直接将机械化农业给他们打回了人力时代,要是再阴损一点儿,每个人按照最低标准给分配土地,这些土地安置上数百万人都不是问题。
  等到战后匈牙利人就会惊讶的发现,曾经富饶多瑙河中部平原,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出来的几百万罗马尼亚人。
  如果斐迪南再过分一点,直接在这里建立一个罗马尼亚王国,也不是不可能。
  要知道由于战争的原因,当地许多原住民都已经跑路了,这些人留下来的生产物资,自然也是可以拿来分配的了。
  斐迪南想了想说:“那么就按照每人02公顷(三亩)土地的标准,给罗马尼亚难民们分田地,让他们在多瑙河中部平原地区安居乐业!”
  可惜,老牌贵族们的土地不能够动,否则光一个多瑙河就可以将罗马尼亚人全部安置下来。
  理论上一个人02公顷土地,一平方公里就可以安置五百人,一万平方公里就可以安置五百万人。
  当然,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可能都是耕地吧,正常情况下这里面肯定还会有建筑物、森林、草原等其它用地。
  而02公顷这分配基数,已经是能够满足普通人正常生活所需的最低要求了,(02公顷=2000平方米=3亩,平原地区年产量,按照每亩三百千克计算,也仅仅只能够糊口。)毕竟他们也要交换其它生活物资呀,总不能全部啃面包吧!
  不过即便是如此,现在保加利亚控制的多瑙河中部平原地区也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了,主要都是以耕地面积为主,就算不是耕地,也可以把草原、森林变成耕地,水土流失、环境保护这些可和保加利亚没关系。
  而这些土地的主人,毫无疑问大部分都是贵族的,然后才是资本家们的,最后才是自耕农的。
  大贵族的产业不能动,小贵族的产业可不算,尤其是新生贵族们,他们可和斐迪南没有关系,潘不上关系,甚至他们的贵族身份都没有获得老牌贵族们的承认!
  简单的来说,到了这里保加利亚按照惯例没收了近四层的土地,都是可以拿来进行分配的,几百万罗马尼亚在这里生根发芽已经成为了定局。
  可以想像,在未来的匈牙利王国王国中,罗马尼亚人的问题必定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个缩小版奥匈帝国正在孕育!
  不过众人都没有丝毫觉得有问题,祸水东引的事情大家都干了很多次了,连队友都可以坑,何况匈牙利王国之前还是保加利亚的敌人呢?
  如果未来匈牙利王国站在了保加利亚的对立面,那么扶持罗马尼亚人独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403。一百三十三章、受了刺激的贸易'
  南线会战以保加利亚的胜利告终,这个结果无疑是刺激到了尼古拉二世,即便是这次会战的取得的战果并不是很大,但是赢了就是赢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大家只注重结果!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尼古拉二世自然不会觉得保加利亚以多欺少胜之不武,他又不是中二少年,再说了毛熊的看家本领就是人海战术啊!
  南线会战的结束,让尼古拉二世看清楚了同盟国的虚实,现在德国人在东线的实力无疑是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尽管俄罗斯帝国现在也是元气大伤,但是三百万陆军还是在那里摆着,这么多部队投入到任何一个战场上,都足以掀起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战!
  新任总参谋长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激动的对尼古拉二世说:“陛下,德国人的主力正在西线和英法血战,他们短期内无法分出胜负,我们这个时候收复失地,德国人根本就无能为力。
  并且他们刚刚在南线败了一仗,奥匈帝国也抽调了前线的兵力回国,同盟国在前线的部队已经不多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显然俄国军方已经坐不住了,急着要和同盟国打一仗,以便向外界证明他们的能力,将上次东线会战的责任完全甩锅给资本家们!
  最关键的还是现在从东线发起反攻没有风险,现在奥匈帝国为了抵挡保加利亚的进攻,已经把东线的部队全部抽调一空了,只剩下德国人在单独防守。
  而区区六七十万德军分散在这绵延上千里的防线上,简直到处都是漏洞啊!
  兵力不足,现在德国军队就算是再能打也没有用!光刚刚结束的南线会战德军就付出了三十万军队的损失,而去年爆发的两次东线会战德军的损失早就超过百万了,西线战场就更不用了,绝对是百万级的!
  也就是说从开战到现在,实际上德军的损失已经超过两百多万了,并且突破三百万大关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这也难怪德国人会兵力不足了,他们的人口基数就那么大,现在他们还能够维持四百多万的大军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可惜,即便是德国人有四百多万大军,现在也不够用啊!眼下的形势很明显,光西线德国人投入了一百四十多个师,总兵力高达两百六十多万,而南线德国人依然留下了那剩下的三十多万军队帮奥匈帝国稳定局面。
  这就用掉三百多万了,再加上东线德国人的四十多个师七十多万军队,实际上现在兴登堡政府手中的机动兵力也仅仅只剩下三十多万了。
  听起来三十多万这个数字已经不少了,如果是在和平年代,很多国家都不会有三十多万的常备军。
  可是搁在世界大战中,这个数字就不够用了,随便一次大战役的伤亡都不止三十多万人。
  对德国人来说,这支应急部队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在战场上三十多万军队都不够一个月的战争消耗。
  一旦东线大战再次爆发,兴登堡政府还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东线的防线实在是太长了。七十多万大军要分布在上千里的边界线上,敌人想要从中寻找其中一个突破点,实在是太简单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俄国人在丢掉了大量的领土,也为这次的反攻创造了机会。毕竟双方的边界线变长了,德国人不但分配了兵力,也拉长了战线,增加了补给难度!
  很明显,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可惜德国人现在根本就不能够放弃这些土地,除非他们想要饿肚子。
  想了想后,尼古拉二世问道:“参谋部有什么计划?”
  参谋长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胸有成竹的说:“陛下,现在我们和德国人的边界线这么长,而他们你兵力又及其有限,只要我们集中了兵力,想要突破敌人的防线根本就不是问题。
  考虑到实际情况,参谋部计划先收复乌克兰地区,然后和保加利亚联手进攻奥匈帝国,等灭了奥匈帝国后再四国联手对付德国人!”
  毫无疑问,去年的东线会战已经打醒了俄国人,他们知道德国人不好惹,现在制定战略也开始变得保守了起来。
  尼古拉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保守战略好啊,现在他就喜欢保守了,俄罗斯帝国已经经不起大败了,如果现在再出现去年的情况,他可再也找不到背黑锅的对象了。
  “嗯,很不错的作战计划,我批准了,尽快实施吧!”尼古拉二世说道
  参谋长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接着又说道:“陛下,这个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弹药武器储备有限,最多也只能支撑到收复乌克兰地区!
  截止目前为止,我们拥有三百三十六万陆军,但是我们却只装备了一百六十多万条步枪、五千三百多挺轻重机枪、四千八百多门火炮、两百三十六辆坦克、两亿发子弹和两百多万发炮弹。
  现在我们还有四分之一的士兵手中缺乏武器,武器弹药也仅仅够打一次中等规模的战役,因此……”
  尼古拉二世冷冷的打断道:“停,你说的这些情况我都知道,但是我们现在没得选不是么?
  现在战场的情况你也很清楚,同盟国就快要完蛋了,英法保已经在意大利地区开辟了新的战线,同盟国又输掉了南线会战,你觉得奥匈帝国还能够支持多久?
  一旦奥匈帝国投降了,德国人又能坚持多久?总不能等同盟国都投降了,我们还有大量的土地在敌人的手中吧?
  如果真发生了这种情况,这场战争帝国就白打了,协约国已经约定了以战场上的贡献大小,作为战后瓜分战利品的原则,我们现在的表现,可没有资格拿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战争一旦和政治挂上了勾,那就变质了,军事必须要给政治让步,就算是在军事上再怎么不合理的仗也必须要打!
  面对一个刚腹自用的沙皇,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只能苦笑,不过现在的情况已经很好了,至少尼古拉二世没有让他们立即和德国人进行决战。
  从理论上来看,以四倍的优势兵力,就算是马上和德国人决战,他们的胜算也非常的大。
  可惜,现在已经不是冷兵器时代了,战争不是光靠兵力就可以决定胜负的,在去年的东线大战中俄军已经丢掉大半家底儿,短期内是无法恢复元气的。
  如果不是冬天的来临,或许在去年的战争中,俄罗斯帝国就不得不认输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德俄谈判拯救了俄国,德国人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俄国会退出战争,没有在冬季来临前进行军事冒险。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想了想说:“陛下,我们还是向协约国求援吧,只要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武器弹药,我们马上就可以发起反攻!或者是让外交部和保加利亚进行沟通,让他们提前交货?”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尼古拉二世才开口说:“我们督促外交部去办的,但是你们也要做好思想准备,现在西线战场上英法和德国人已经打得非常激烈了,他们恐怕也没有多少余力向我们提供援助!
  而保加利亚的军工生产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只是提前交付部分武器装备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想要他们提前完成我们全部的订单恐怕是做不到的!”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苦笑着说:“是,陛下!不过有总比没有好,至少也要让保加利亚人拿出两三亿发子弹出来,让我们应急!”
  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提国内的军工生产,巅峰时期俄罗斯帝国一年能够生产五六亿发子弹,这个数字仅仅只可以满足俄军自身四分之一的消耗量!
  而剩下的部分就只能依耐于外界的补充了,问题上俄国缺的又何止是子弹,各项战略物资他们基本上都缺,即便是英法家大业大在满足自身的需求后,也无力满足俄国人的全部需求。
  就算是加上了保加利亚的军工生产,也一样无法满足俄国人的需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保加利亚也必须要优先满足自身需求,斐迪南可没有为了俄国人就爆肝的国际主义精神!
  也就是说,从世界大战爆发以来,俄军的武器弹药就从来没有充足过,自然俄军的战斗力也就从来没有爆棚过了!
  受限于交通运输,世界大战的爆发后俄国人的军工生产能力不但没有继续增长,反而发生了萎缩,在1915年产能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了一路下滑。
  尤其是尼古拉二世发动了圣彼得堡大清洗过后,被惹火了的资本家们人为的降低了军工产能,除了圣彼得堡的工厂外,俄国其他地区的军工企业都因为各种理由减产!
  巅峰时期,俄国的军工企业每个月可以生产五千万发子弹,但是现在这个产量仅仅只剩下了一千三百多万发。
  这种背景之下,沙皇政府就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外界了,首先就是挨着的保加利亚获得了大量的订单,现在每个月都要向俄国人交付五千多万发子弹、一百多万发炮弹、二十多万条步枪、五百多门火炮、三百多架飞机……
  并且还是多多益善,为了刺激保加利亚的军工产业增加产能,俄国人更是宣布凡是多出来的产品,他们照单全收。
  几个月前,斐迪南还担心自家的企业会受战争影响损失惨重,准备救市,这还没过多久俄国人的巨额订单就让他们走出了困境。
  毕竟政府采购的武器装备都是给的成本价,但是卖给俄国人的产品,就没有人管你要卖什么价了,并且现在战争时期所有为军方生产的企业都是免税的。
  当然不免税也不行,人家之前都在用成本价在卖货了,没有利润收什么税呀?只是现在多出了一个毛熊来当冤大头,让大家可以回点儿血。
  不过貌似保加利亚所有的重工业企业就从来都没有交过税,这个政策从斐迪南继位开始就开始实施了,否则以他们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
  哦,实际上俄国人也不想当这个冤大头的,主要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战争爆发初起,俄国人向保加利亚采购武器弹药就舍不得出价,他们希望可以和保加利亚政府一样,用成本价进行采购。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家都不是白痴,没有足够的利润,谁会接他们的订单呀?
  然后他们就几次三番的想办法从保加利亚政府手中采购武器弹药,斐迪南也不是吃素的,什么样的价格就卖什么样的武器。
  倒腾了一下库房,把巴尔干战争时期缴获的武器弹药,一股脑的打包给俄国人,反正只要贿赂了采购的官员,不管能不能用那都是合格品。
  破烂卖完了,交易自然也就结束了,反正产能不足就是最佳的理由,去年东线会战任俄国人怎么闹,斐迪南不都在看戏么?
  一直等到他们快要战败了,才给他们提供了一批武器救急,然后毛熊就悲剧了。
  所以现在毛熊已经学乖了,他们知道保加利亚的资本家们也不好惹,没钱人家是不会买账的,沙皇政府也不得不掏出大价钱进行采购。
  好吧,其实这些也是俄国资本家们的锅,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场战争根本就不会持续多久。
  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就要阻碍政府对外采购了,然后他们就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促使了负责物资采购的俄国官员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因此,在战争前起,保俄之间的政府贸易额并不是很大,反而是民间贸易发展的很迅速。
  到了现在,俄国资本家们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自然就不能继续阻碍两国之间的正常贸易了。

'404。一百三十四章、俄国威胁论'
  但丁…克里斯托夫上将现在正望着多瑙河大平原发愁,国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这里扎下一颗钉子,牵制住匈牙利王国。
  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要给几百万罗马尼亚人分地,想想这个工作量就很可怕。
  并且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至少要在世界大战结束前完成,否则后面就不好交代了。
  当然,这一片平原战后还属不属于匈牙利王国,但丁…克里斯托夫都还不确定!
  毕竟毛熊的胃口一贯都是很好的,加上之前他们推保加利亚走上前台,已经放弃了罗马尼亚,未来拿匈牙利当补偿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这都无所谓,反正未来富裕的多瑙河中部平原,都会变成贫困的小山村。
  人多地上,将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除非地方政府能在当地发展工业,吸纳富裕的劳动力。
  不过,这都是未来的事情了,现在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后,罗马尼亚人还是高高兴兴的开始了春耕,尽管是少了点儿,但是保加利亚政府不是承诺永久免税么?
  只要不缴税,这些土地的产出还是够他们生活的了,甚至还会比之前在国内过得更好!
  这个可没有欺骗他们,保加利亚政府确实是不会收他们的税,不过其他政府就很难说了。
  宪兵司令官劳伦威尔苦笑着说:“司令官阁下,这个月我们已经处理了三千两百二十三起民事纠纷了,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罗马尼亚人和当地原住民之间的冲突!”
  没办法,突然涌入了这么多外来移民,自然会抢夺当地人的生活资料了,双方发生发生冲突也是必然的。
  而前现在军队都快变成地方政府了,要给这些移民分配土地、住房,要维护当地的治安,要当地的民事纠纷……
  本着专业化的原则,调解民事纠纷的工作自然就落到宪兵部队的头上了,都是从事法律工作的,虽然部队和地方政府不一样,但好歹沾了一点儿边,可以凑合着用了。
  反正保加利亚军队在这里也呆不长,先应付过去就行了,未来的问题就看哪个倒霉蛋政府来接手了。
  但是在…克里斯托夫叹了一口气说:“知道了,你们看着办,只有不闹出大的乱子来,就随他们去吧!”
  劳伦威尔不甘心的说:“司令官阁下,我们真的要放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