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那是蒸汽式洗衣机,都是大块头的,我们现在发明的是滚筒式洗衣机,这将会把我们很多的洗衣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舒伯特解释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后世最常用的就是滚筒式洗衣机了。说起来也尴尬,在穿越前洗衣机、空调,这些遍地都是家用电器,他都没有能够用上。反倒是在这个年代,就给提前用上了!
  ……
  作为一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国家,电气化工业一直都是保加利亚的核心产业。
  汽车、内燃机、收录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话,都是保加利亚在国际市场上的拳头产品。
  如果只看市场占有率,目前全球的家用电器,超过百分之六十都是保加利亚生产出来的。
  当然,这个年代谈市场占有率,非常的扯淡,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没有能够全民普及。
  比如汽车,现在全世界的汽车总量大约在万辆左右,而保加利亚自身就占据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备注:这个是指正在使用的)
  而汽车年产量,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处于下滑趋势,尤其是在美国分裂后,全球的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就变成了保加利亚。
  而大名鼎鼎的福特和通用,在没有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后,已经沦为了小众产品,除了在北美的市场外,欧洲根本就卖不动。
  一方面是这个年代他们的技术,并不占据优势,欧洲各国的汽车生产技术都不比他们差,甚至很多技术还在他们之上。
  另一方面是美国分裂过后,很多原材料都需要进口,他们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本土市场急剧萎缩。
  独立后的美国各州,都增加一种叫关税的生物,商业流通成本大幅度的增加。同时,民众的购买力也发生了下降,市场出现了萎缩。
  还有就是观念问题,美国商品一直都是山寨货的代言词,历史上他们凭借一战的关系,成功的打入了国际市场,逐渐摘去了山寨王国的帽子。
  这个时空,显然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世界大战根本就没有他们的事,全球市场他们从来都没有进入过。
  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性能,正常人都会优先选择欧洲产品,即便是在美国本土都一样。
  这就是山寨的后遗症,大家都被无良奸商的劣质产品坑坏了,即便是性能一样,大家也认为进口产品的质量更好。
  不过在这个年代,那怕是未来也是如此。不管怎么说,进口商品在质量上确实要靠谱些。
  几乎没有企业会把特别劣质的产品推销到国际市场,除了会砸掉品牌外,在同类商品的竞争下,还很难赚到钱!
  ……

'514。七十八章、德国版卧薪尝胆'
  德国
  古诺政府在全盘接受英国人的条件,解决了鲁尔危机后,迎接他不是鲜花、也不是掌声,而是无情的罢免。
  不得不说,他们这一届政府的政治手段太稚嫩了。经济上搞得一团糟,政治上也是一团乱麻。
  在鲁尔危机爆发的时候,德国内部的各大政治势力,虽然对政府不满,却没有人倒阁,主要是没人想当接盘侠,现在局势一稳定,他们立即发动干翻了失去民众基础的古诺政府。
  1925年9月6日,德国中央党首先发难,抨击古诺政府对内昏庸无能,对外投敌卖国,随后人民党、社会党、民主党等政治势力也加入了进去。
  9月12日,德国中部发生罢工,要求古诺政府下台,随后的一个星期内,罢工运动波及到了全国。
  柏林工会组织还打出了,推翻古诺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旗号,无产阶级政治力量在德国迅速壮大。
  被吓到了的德国社会各界,也要求古诺政府辞职,以避免局势继续恶化,被支持者抛弃后,10月3日古诺政府宣布辞职。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位近代德国最伟大的外交家,一上台就就改变了德国以往的政策,扭转了德国的危局。
  首先他推出地产抵押马克,用以减轻恶性通货膨胀对德国社会与经济的祸害。由于他坚持拒绝发行更多的钞票,所以令通货膨胀的问题迎刃而解。
  他为了振兴经济,主动减少政府行政开支、简化官僚阶级,还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将名存实亡的社会福利政策直接给撤销了,并对银行通过集团加税,扭转了财政困境。
  历史再次走向了拐点,历史上他在1923年担任了百日总理,然后就是六年外交部长。
  现在到了1925年,他才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他的上台也标志着魏玛政府黄金时代的开起。
  在古诺政府时期,由于政府负责资助罢工工人,故此它需要印制更多钞票来支付庞大的开销,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1925年3月,马克兑列弗由06元跌至三十五点六万元;在10月11日,价值更跌至1万亿元。
  11月6日,魏玛政府推出地产抵押马克,以每1新马克兑换1万亿旧马克。最后,德国成功继续支付赔款,而鲁尔区则重归德国。
  斐迪南捣鼓出来的房地产经济,在欧洲全面开花,英国、法国、德国三个欧洲主要国家,都先后入坑了。
  只不过英法是在利益的刺激下,主动跳下去的,而德国则是被迫加入的,在地产经济利好的大背景下。
  施特雷泽曼政府以地产担保,发行的马克很快受到了资本家们的认可,马克的币值得以稳定,德国的经济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作为外交上的天才,施特雷泽曼除了进行内部改革外,也在改善德国被动的外交局面。
  在他的要求下,1925年12月16日,英、法、德、俄、比、奥、保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洛迦诺公约。
  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德国政府以承认现在的实际分界线为代价,和各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法国组织的反德同盟被成功拆分了。
  英保两国充当了欧洲各国安全的担保国,以条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国的边界线,禁止任何国家使用武力发动侵略战争。
  “陛下,这是洛迦诺公约上我们取得的成果,欧洲大陆的局势已经稳定了,未来任何国家想要打破这个均势,都会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
  其中和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就是保奥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我们两国之间的边界线划分,被明确了下去。
  德国人已经屈服了,他们现在全盘承认了凡尔赛条约,并且在边界线问题上,还对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做出了让步,付出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得了各国对他们的谅解!”梅捷夫兴奋的说道
  洛迦诺公约是斐迪南乐见其成的,一个稳定的欧洲,在短期内是符合保加利亚利益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对各国的国防安全进行担保。
  “这是一个好消息,英法居然傻乎乎的给德国人松绑了,以德国人的底蕴,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就可以再次恢复元气。
  未来的欧洲大陆,注定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以施特雷泽曼的外交手段,恐怕德国内部的矛盾,也会被压制到最低。
  不知道德国人这次会如何选择,是继续挑战世界秩序,还是和我们一样,慢慢的发展呢?”斐迪南感叹道
  “陛下,德国人想要再次崛起,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法国人不会看着他们壮大的。
  况且他们的底蕴又被我们挖掉了一部分,现在德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降低到了近百年来的最低点。
  在科研技术上,德国基本上已经处于了停步状态,巨额的战争赔款已经压得德国政府喘不过气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继续在科研事业上进行投入。
  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他们的军事力量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各大王国和中央政府早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就连德国现在的工业也是病态的,经济上无法做到自主,现在是英法资本家们想让他们生产什么,他们就生产什么!
  以重工业为例,德国的钢铁产量仅仅只保留了战前的四分之一,船舶制造业仅为战前的百分之十六。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的工业还会继续发生退化,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他们在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已经逐渐丧失了。
  现在德国的支柱产业,已经变成了人工密集的纺织业、服装生产业,其次才是建筑业。
  真正高科技领域产品,正在和德国告别,无论是化工,还是冶金,乃至医疗行业,他们都在全面萎缩。
  如果持续下去,我不认为德国人还有继续挑战世界的实力,光一个法国,就是他们难以于跃的高山!”梅捷夫分析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从数据上看是没有错的。由于保加利亚把德国墙角挖得太狠,这个年代的德国,比起历史上来说要虚弱的多。
  即便是英法把工业产能,向德国转移了很大一部分,可问题是这里面大都是轻工业,这些产业可以赚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唯独不能够增加德国的战争潜力。
  并且还让德国经济,严重依耐于国际市场,一旦和英法爆发战争,德国先要增加七八百万失业人口。
  可以说现在伦敦打个喷嚏,德国的经济都要抖三抖,这种情况下德国还有未来么?
  “嗯,单纯从数据上确实是如此,要不了多久,德意两国就会沦为英法的经济殖民地,只要他们的经济无法摆脱英法财团的控制,那么就没有未来可言。
  可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德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无论政坛怎么风云变幻,国内的财政如何紧张,他们在教育上的投入,始终都没有减少。
  短期内他们被我们挖走了大量的人才,可是他们的人才断档,并没有出现,仍然有很多德国人因为爱国,选择了留下。
  在这些人的努力下,他们正在努力培养下一代,再过上个十年八年,他们的人才危机就会被解决。
  至于军事实力,现在德国政府没有了庞大的军队,但是他们拥有庞大的军官储备,如果有必要他们的军队随时可以扩充十倍!
  甚至在暗地里,德国政府还在和一些小国眉来眼去,他们的很多工程师、科学家,拒绝了我们的招揽,反而去了这些小国,我就不相信这里面没有内幕交易!
  他们的军事技术,或许并没有如大家想象中的和世界脱轨,这些小国的实力有限,或许他们的科研速度追不上我们,但是跨越时代的差距,还是不会发生。
  经济的问题,才是德国人最严重的问题,同样也是他们同英法冲突的矛盾爆发点,资本家的节操怎么样,还用怀疑么?
  在他们的盘剥下,德国人就算是想不和英法发生冲突都不行,除非他们可以一直忍受下去。一旦矛盾爆发,战争也就不远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德国的实力不足,他们没有挑战英法的实力,不过这一点或许英国人会给他们帮忙。
  比如法国人的实力再增强一点儿,或者是法国政府再高调一点儿,去挑拨一下英国人,伦敦政府没准就会支持德国人去制衡法国人,那么这就不是问题了!”斐迪南分析道
  “看来我们对德国的关注度还不够,作为一个世界秩序的挑战者,即便是失败了,他们也是值得尊重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可是一己之力抗衡我们四国协约的大半实力的存在,但论军事上的综合实力,当时他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就算是现在德国人的综合实力,实际上也并不比法国人弱多少,如果没有凡尔赛条约的制约,让德国人自由发展,不出五年他们就会超过法国!”康斯坦丁感叹道
  “陛下,想要英国人扶持德国,除非我们和法国人结盟,表现出要挑战他们世界霸权的意图,否则是不可能发生的!
  法国人现在的实力,还远远没有威胁大英帝国霸权的实力。巴黎政府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不自量力的去挑战英国人的地位!”梅捷夫有些犹豫的说
  “这只是一种假如,未来的事情谁说的准呢?如果利益合适,那么我们和法国人结盟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要知道我们的战略重心已经不在欧洲了,保法两国不存在核心利益冲突。
  甚至法国人独霸欧洲大陆,我们吞并苏伊士运河,就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提议。
  有的时候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利益足够了,让英国人相信了我们和法国,想要联合对付他们,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发生!
  再次之前我们只要引导一下保法关系就好了,如果未来我们和英国人真的翻脸了,那么打出这一张牌,也就没有问题了!”斐迪南笑眯眯的说
  保加利亚会不会和英国人翻脸?这个问题谁也说不准,如果不是地缘政治的关系,现在保加利亚或许已经是大英帝国最大的敌人了。
  这个和其他因素无关,完全是实力完成的,现在全世界的所有列强国家中,能够对大英帝国造成威胁的就是法国、日本和保加利亚。
  其中日本的综合实力最弱,虽然跳得最欢,因为双方距离太远的因素,实际上对英国人的威胁反而是最小的。
  如果不是他们的外交手段太垃圾了,现在估计英日同盟还在,双方连敌人都算不上。
  法国人无疑是最悲剧的,他们和英国人的距离太近了,两国之间就只有一道海峡相隔,还有百年的世仇在,大英帝国就算是不想把他们当敌人都不行!
  而保加利亚却是三国之中实力最雄厚的,地理位置又恰恰卡在了欧亚大陆的中心点上。
  如果斐迪南愿意,随时都可以切断苏伊士运河,斩断大英帝国的大动脉。
  这种背景下,不是大英帝国的敌人,也是大英帝国的敌人了。
  如果伦敦政府知道保加利亚的发展速度有这么快的话,估计早在世界大战前,他们就要遏制保加利亚的发展了。
  毕竟世界大战前的保加利亚,也仅仅只是一个刚刚跨入了列强门槛的新兴国家,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吞并奥斯曼帝国后,保加利亚就会因为胃口太大,被活活噎死。
  毕竟奥斯曼帝国给欧洲留下的印象非常的深,即便是现在很多人也不相信,这个欧洲噩梦,就直接被保加利亚吃到肚子里消化掉了!
  可惜没有如果,当大英帝国反应过来的时候,时间已经晚了,保加利亚已经完成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吞并,他们不得不谨慎对待保加利亚。
  加上世界大战一结束,又赶上了美国大流感,英国人也被病魔折腾的自顾不暇,也就错过了最后遏制保加利亚机会。
  等流感病毒结束了,斐迪南又把美国人推到了前台,和旗帜鲜明正在挑战英国霸权,并且综合国力又追上了大英帝国的的美国人相比,保加利亚无疑还是未来的可能存在的威胁,而美国人已经成为了眼下的威胁。
  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下,伦敦政府惊讶的发现他们有机会干掉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重返北美,重建大英帝国的世界霸权。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对付美国人更加重要了。这一决策当然不能算错误了,现在大英帝国的霸权地位,就是建立在美国的尸骨之上的。
  如果没有这次美洲战争,现在大英帝国的霸权早就已经不保了,搞起军备竞赛来,英国人可拼不过财雄势大的美国爆发户!
  等处理了美国问题,斐迪南已经巩固了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反对者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英国人就算想要搞破坏都不容易。
  恰好这个时期,英日矛盾又被激化了,伦敦政府只能再次将目光转移,把活跃的日本给打压下去。
  这就完了么?当然还没有,殖民地造反的问题,还牵制着他们的精力,一直到现在,英国人的殖民地上都还有火星存在。
  接着又是意大利问题、德国问题,然后英法矛盾再次爆发,总之伦敦政府一直都很忙,自从世界大战爆发后,他们就没有轻松过。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就顾不上保加利亚这个新的敌人,暂时被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也就不奇怪了。
  甚至在斐迪南的公关之下,现在大英帝国排名第一的敌人依然是法国人,排名第二敌人是日本人,排名第三的敌人才轮到保加利亚。
  甚至很多英国人,都没有把保加利亚当成过敌人,实在是双方从来都没有爆发过直接冲突,又从哪里来的仇恨呢?
  没有仇恨,伦敦政府又很忙,顾不得引导敌视保加利亚的舆论,斐迪南自然就帮他们做出选择了。
  比如英法百年世仇,法国人如何如何的讨厌,日本人又是在怎么挑战大英帝国权威的
  这些手段骗不过政客,却可以骗过普通的英国民众,顺势也影响到了他们国会议员的态度。
  加上金钱公关,法国人就光荣的帮保加利亚顶缸了,现在英法冲突一爆***敦政府就算是想找保加利亚的麻烦,也要解决了前面的敌人再说!

'515。七十九章、农业问题'
  到了1925年底,保加利亚的十年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多半,很多的前期投入的项目,现在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截止到了现在,保加利亚的工业总量较之1921年,增加了百分六十三,平均年工业增长率为13%,增速位居世界首位。
  反观斐迪南心目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大英帝国,最近几年工业总量却处于负增长状态,较之1921年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是下跌了近十三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斐迪南并没有感到惊讶,历史上同期英国人的工业也处于下滑状态,到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大英帝国的工业总量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九,较之1913年下跌了三分之一。
  如果没有北美三国帮忙拉数据,现在大英帝国的工业总量,实际上已经是惨不忍睹了,本土的工业总量已经被保加利亚给反超了。
  从事制造业的人口,较之上一年度下跌了四分之一,如果不是德国出现了混乱,估计这个下跌幅度还会更大。
  不管怎么下跌,大英帝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占据了全球工业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点六,紧随其后的保加利亚,工业总量仅占全球工业总量的百分之十八点三,双方的差距依然巨大。
  相比之下,德意两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就非常的可观了,年增长率都超过了百分之十,虽然增长的仅是轻工业。
  意大利现在的工业总量,已经超过了巅峰时期,较之1914年的最高峰,还增长了近百分之十八。
  德国也恢复到了1907年的工业总量,如果没有鲁尔危机突然爆发,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如果英法继续转移产能的话,或许要不了几年德国的工业,就会恢复过来,而意大利将有机会超过法国,成为欧洲第四大工业国。
  英法虽然在工业上走下坡路,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却是一点儿都不慢,远超世界平均经济增长水平。
  在去工业化的红利下,1925年英国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百分之六点三,法国人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百分之七点一。
  这里面至少一半的增长,都是房地产贡献的,作为代价1925年英国的房价平均涨幅超过了百分之四十,而伦敦的房价增长了近两倍。
  法国的房价平均涨幅也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巴黎的房价涨幅更是高达百分之一百。
  这些都是必然的,英伦三岛面积有限,房价的增长速度快,也是必然。相比之下,法国的本土面积就要大的多,是英国人的两倍多,两国的人口却相差无几。
  这些虚的数据,斐迪南都懒得看了,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英法的经济增长是违反市场规律的,被人为炒作起来的经济,一旦泡沫破碎,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不过貌似资本主义世界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人为炒作出来的,靠市场自行调节,那怎么可能呢?
  资本都是逐利的,在利益的推动下,就没有什么是资本家不敢干的,论起对经济的研究,幕后坐庄的黑手才是最专业的。
  “陛下,这是1925年政府的工作总结表,请过目!”
  康斯坦丁一边说,一边向斐迪南递交了一份报表。政府的工作汇总,肯定不是一张表能够放下的,交到斐迪南手中的这只是目录。
  详细的工作情况,要是汇总起来,一间屋子恐怕都堆不下,斐迪南这没有那个时间去仔细研究。
  初略的扫视了一遍,和往年的报表一样,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经济。
  令他关注的是,保加利亚的农业发展速度,已经开始掉队了,即便是他已经加大了农业投入,但是农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被其他行业给赶超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这个差距还会越来越大,工农业的剪刀差,还会持续扩大下去。
  “首相,你注意到了没有,1925年保加利亚的农业产值增长仅为百分之八,这还包括了我们新开发的耕地面积。
  如果扣除这一部分后,实际上的农业超出增速还会更低,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现在我们的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极限?”斐迪南问道
  “陛下,这是必然的结果,前面几年我们的农业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军功贵族大规模开垦土地的基础上,现在他们的土地已经开垦的差不多了,高速增长自然也就停止了。
  至于我们的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已经不大了,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未来我们的农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