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我们的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已经不大了,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未来我们的农村经济会出现倒退。
  从收入增长速度来看,1925年,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仅为百分之一点二,而全社会的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却保持在百分之五点三左右。
  如果不对意外的话,不出二十年时间,保加利亚的农业人口就会下降一半,在收入的差异下,许多农业人口将会转变为工业人口!
  我们的土地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土地兼并的情况将会更加严重,大量的土地向少数人手中汇聚,已经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康斯坦丁分析道
  斐迪南微微的点了点,这些情况他也是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化农业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小农经济是没有发展前景的。
  尽管现在保加利亚的农民,人均耕地面积高达十九点五公顷(一公顷等于15亩),在某些地区全部都算地主了,依然不能够阻挡这一情况发生。
  好吧,平均出来的数据都是不靠谱的,保加利亚的大贵族的土地高达几万公顷的也不在少数,保加利亚农业公司更是持有几千万公顷的土地,就这么给被平均了,对农民来说是非常扯淡的。
  实际上的农民的土地持有量是非常少的,仅占保加利亚全国土地的百分之五点七,这么算下来大部分人的土地占有量也就在1公顷上下。
  这也是必然的结果,虽然保加利亚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并不意味着农民的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虽然农村的人口出生率是最高的,但是这些人成年后,大都选择了离开,除了继承家业的长子外,其他人都要出去自谋生路。
  况且保加利亚还有大量的移民,斐迪南可没有把他们变成农民,更没有干过发放土地的蠢事,这些人大都转变成了工人。
  截止到了1925年,保加利亚的农业人口依然没有超过八百万,这是把农村新声婴儿都计算上了,如果扣除注定要出去谋生的,这个数字还会更低,或许还不到五百万。
  保加利亚没有城乡户籍的差异,从农民过度到工人或许只需要一天时间,而从工人过度到农民,也只需要购买一块土地就行了。
  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度,限制人口落户,完全就是扯淡。
  又没有什么利益可以争夺,保加利亚政府自然不会做出限制了。
  教育是精英化教育,不是天才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考上大学,只是完成义务教育,教育质量也存在太大的差别。
  医疗资源就更不用说了,首先你的要有钱,这个年代的医药费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承担的起的,没有钱争也没有用啊!
  在保加利亚想要改变户籍非常的简单,只要在一个地方长住三年,有一份合法的收入,没有犯罪记录就可以落户了。
  “首相,政府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提高农民的收入,要知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很多农村人口,会随着工农业剪刀差的关系,变成贫困人口!”斐迪南想了想说
  “陛下,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除非可以提高他们的土地占有量,否则单看提高产量,增长的收入是非常有限的!
  就算是改种经济作物,也不那么的容易,因为社会的供求关系,除了小麦、土豆这些大宗农产品,其他经济类农产品的价格很难稳定。就算政府进行引导,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就比如今年的苹果价格很高,但是当大家都去种苹果了,三五年之后苹果丰收了,由于产量增加价格自然会下滑,最后不但没有帮到果农,反而是害的他们损失更大。”康斯坦丁解释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这是必然的结果,除非搞计划经济,否则按照市场规律的自然调节,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
  “嗯,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出意外,二十年后我们的农村人口将变成贫困人口。
  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引导他们进城务工,将土地出售或者是承包出去;有特殊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发展适合当地的特殊产业”斐迪南想了想说
  进入了二十世纪中期,农民收入的问题,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相比之下,保加利亚的问题还算小的。
  由于几场战争的关系,保加利亚的很多农民演变成了军功贵族,这部分人的崛起后,基本上都前往了封地发展。
  他们的离开,使当地土地紧张的现象不复存在,缓和的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否则这个问题也不用等二十年后了,现在斐迪南就要考虑城乡收入差距。
  虽然从长远来看,工人阶级的收入超过农民阶级,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不过短期内农民的生活水平依然要高过工人。
  “陛下,条件还不成熟,从目前保加利亚的经济情况来看,发展第三产业的时间还太早了,我们国内刚刚起步的旅游业,还是举步维艰。
  想要打造旅游景点容易,但是短期内根本就无法赢利,民众们的收入还很有限,他们的旅游热情并不高。
  而其他的特殊产业,实际上农业部早就在搞了,因地制宜的种植一些特色产品出来,不过目前的产值有限。
  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你亲自交代的就是玫瑰产业园,但是这种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别的地区不具备这种特殊性!”康斯坦丁解释道
  斐迪南点了点头,不是什么产业都可以打造出产业链的,像玫瑰花这属于保加利亚的特殊产业,别的地方虽然也存在,但是在品质上根本就没有办法和保加利亚的比。
  这才是斐迪南玫瑰产业园大获成功的核心因素,全世界都知道保加利亚的玫瑰花是最好的,品牌价值已经诞生了。
  无论是在选择玫瑰精油,还是玫瑰饮料、玫瑰酒的时候,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就会想到保加利亚。
  上帝的后花园,就是最好的广告词!
  在斐迪南的运作之下,这句话已经深入了人心。附加的品牌价值,又反应到了利益上面,玫瑰产业园的成功可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相比之下,斐迪南还在运作的葡萄酒产业链,发展前力就要差的多,赢利能力更是没法比。
  法国葡萄酒的品牌已经建立了起来,保加利亚的葡萄酒只能屈居其下,虽然还不是赢家通吃,不过赢家还是拿走最大的一份。
  想要实现逆袭,短期内根本就不可能,没有数十时间的努力,保加利亚的葡萄酒品牌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无法建立品牌,自然也就没有品牌价值了,那么这个利润也就非常的有限了。
  最后利润又反馈到了葡萄种植上,葡萄酒的利润都不高,那么种植葡萄的果农收入自然也高不起来。
  斐迪南在回忆,保加利亚这么大片国土上,还有那些特产,那些农产品又具备国际化推广的可能,最后发现东西有不少,具备经济价值的却不多。
  比如:塞尔维亚地区的手工皮鞋、手工艺艺术品、珊瑚;希腊地区的旅游业、水果;阿拉伯半岛的地毯、椰枣;小亚细亚半岛的植物资源
  这些产业在未来,或许都有发展的空间,不过在这个时期,都不具备任何经济价值。
  全世界的民众都还不富裕,要发展这些产业不是扯淡么?饭都还吃不饱,谁还有兴趣去旅游?
  旅游业都发展不起来,这些工业纪念品,又能卖给谁?
  水果也是如此,有消费能力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都只买得起本地的廉价水果,高档进口货实在是太奢侈了。

'516。八十章、分裂计划'
  农业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短期内还是要继续从事低收益的种田。想要发展第三产业,再等三十年吧。
  生产力不进一步发展,社会创造出来的总财富量不增加,民众的生活水平怎么提得上去呢?
  生活水平不提高,民众又怎么会有钱出去旅游、有钱拿来消费呢?
  为什么这个年代,民众们都有存钱的习惯,实际上都是被逼的,加入没有积蓄,一旦遇到了什么事情,马上就会破产。
  尤其重大疾病,基本上只要遇上了一生的积蓄就全部填进去了。
  保加利亚的医院还算有节操的,至少无法治疗的绝症,他们会建议家属采取保守治疗。
  怎么个保守治疗就有待考量了,对于有钱人那自然是继续往上砸钱,当医生实验的小白鼠,赌那一线生机。没钱的就只能用廉价药缓解病人的痛苦了,能活多久就看运气了。
  这些情况,斐迪南也非常的清楚,却又无能为力,在全世界来说,保加利亚的医疗水平都算高的。
  即便是如此,面对重大疾病也只能赌运气,有钱人都要去赌运气,穷人就更不用说了,连赌一把的机会都没有。
  保加利亚现在的社会问题很多,并且这些问题还都是没法解决的。搞得斐迪南时常在想,别的穿越者前辈们是怎么轻松搞定的,怎么到了他这里就都成了社会顽疾?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现在全世界大家都这样,甚至其他国家还更加的烂,正是有这些同行的忖托,才凸显出了他的优秀。
  尤其是隔壁的尼古拉二世,在斐迪南看来真的是好人啊!俄罗斯帝国越混乱,保加利亚就越安定。
  如果不是俄国持续不断的内战,这些俄国移民也不会这么快认同保加利亚,还拥有这么强的归属感。
  “陛下,俄国政府又向我们提出贷款申请了!”财政大臣肯尼迪一脸微笑的说
  “又要贷款,尼古拉二世这么快就把那一百二十多个亿列弗给败光了?”斐迪南疑惑的问
  “陛下,没有那么多,这笔贷款是扣除了第一年应该偿还的本息,实际上沙皇政府拿到手的只有11168亿列弗。
  他们每年大约要偿还13亿列弗的本息,从1923年开始到现在,他们已经支付39亿列弗,如果把这些全部扣除的话,那么他们实际上只是开销了剩下的7268亿列弗。
  1926年的债务他们现在已经还不上了,所以现在他们被迫要借新债还旧债,还要应付接下来的战争,这些都需要钱。”肯尼迪解释道
  果然厚黑,斐迪南暗想到!
  沙皇卖地所得的2468亿列弗,不对应该是2466亿列弗,人家俄国官员是有节操的,这些公关费是可以从最终款项扣除的。
  这笔钱当然是不打一丝折扣,保加利亚政府直接一次性给支付了。那一百亿列弗的贷款,就没有那么容易拿到手了,按照国际惯例,先扣除第一年的本息和,到手87亿列弗。
  三年时间又偿还了39亿列弗的本息,尼古拉二世就只用了其中的48亿列弗。
  当然如果尼古拉二世有理财头脑的话,或许还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取一笔,弥补一下损失。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如果尼古拉二世有这天赋,俄罗斯帝国也不会这么缺钱了,就凭沙皇家族的产业,要是合理投资,现在的收益估计就够战争开销了。
  最简单的做法,去伦敦买股票,搞房地产每年轻松几倍的回报率,也足够填补亏空了。
  当然没有眼光和背景的人去玩,多半会死在某个角落里,背景沙皇家族还是有的,唯一欠缺的就是眼光了。
  盘算了一下,斐迪南突然发现这次收取的利息也不算太高,连本带息每年才十三亿列弗,想想后世网络平台的贷款,一个月就可以利息翻几倍,这真的很仁慈了。
  就算是和后世的银行贷款相比,这个月息利率也算是低的,三十年的贷款,月息也不过千分之七。
  还没有乱七八糟的坑人手续费,放款及时,不到期绝对不催缴贷款,真的很良心了,斐迪南果断的忽略了图谋乌克兰的事实。
  战争是最大的吞金兽,这么点儿钱尼古拉二世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还打的小尼古拉一世奄奄一息,如果没有英国人在背后输血,现在他早就已经干掉这个对手。
  “俄国人这次又打算拿什么做抵押?”斐迪南关心的问道
  “这次俄国人已经不打算拿土地做抵押了,尼古拉二世现在估计已经后悔了,俄罗斯帝国的统一进程被拖延了,以他们的财政情况,几乎没有可能还上贷款。
  所以俄国人这次吸取了教训,他们打算向我们借两百亿列弗的无息贷款,可以用关税、盐税、酒税做抵押!”肯尼迪说道
  斐迪南直接摇了摇头,如果保加利亚的资本家们想要继续扩大在俄罗斯帝国的市场,那么达成这笔交易的可能性很高。
  可惜,斐迪南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持续了十年的战争,俄罗斯帝国早就是国困民乏了。
  他明显感觉到了最近两年,俄国的内战强度已经大幅度降低了,为了收买军心尼古拉二世也在大肆封爵,拉拢了一大批的支持者。
  俄罗斯帝国的土地够多,足够他挥霍,所以尼古拉二世的出手可比斐迪南大方多了。
  即便是如此,也仅仅只是稳住了军心,毕竟战争已经打得太久了,民间的反战情绪已经高涨了。
  如果在内战爆发第一年,就这么干,估计不要说小尼古拉了,就连跑到了西伯利亚修养生息的莫斯科政府也早就被平定了。
  军功贵族的战斗力怎么样,斐迪南是最有发现权的,看看保加利亚的军队就知道了,一听有仗打,一个个就争先恐后请战,生怕错过了机会。
  即便是到了最危机的时刻,他们也是最能坚持的。在军功的刺激下,到了战场上,很多往往能够爆发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直接拒绝俄国人吧,这笔生意风险太大,我们保加利亚承担不起,建议他们去找英国人和法国人试试!”斐迪南微笑着说
  不做?不!
  这笔生意最后还是只能由保加利亚来做,俄罗斯帝国欠英法的债务已经有一大堆了,早就预期了。
  要不是世界大战俄国人获得的战争赔款,被拿来冲抵了一部分利息,英法的资本家们都要吐血了,尤其是法国人被俄国人坑惨了。
  当年为了拉拢俄国对付德国人,无息贷款、低息贷款一大堆,现在如果不是德奥的战争赔款支付了他们的利息,尼古拉二世就只能宣布赖账了。
  利息是有了,但是本金在什么地方,这个就没有人知道了,所以法国人的心情是最复杂的。
  一方面他们希望俄国人将内战继续下去,这样俄国人就没有精力来和他们争夺欧洲霸权;一方面他们又希望俄国人早点儿统一,只要统一后的俄国才有实力偿还他们的贷款。
  毕竟这是上千亿法郎的资金,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历史上就是因为俄国被灭了,最后法国金融界被搞得元气大伤。
  现在好歹俄国人还在,转移过来的战争赔款,勉强也能够还上利息,这些金融机构还可以接受,不至于直接被连累的要破产。
  这个时候,法国的资本家们还敢给俄国人借钱么?就算俄国人可以拿这些税收做抵押,也要他们能够拿得到才行啊!
  连斐迪南都不敢接这些税收做抵押,就知道俄国人的税收体系有多烂了,搞不好名义上拿到了俄国人的税收,实际上却一个大子的税也收不起来。
  总不可能你亲自派人去俄国收税吧?沙皇政府真的会配合你收税?就算是配合,底下的人还是可以让你拿不到钱。
  千万不好高估毛熊的节操,真要是到了那个地步,最后能够收到的税收,绝对就是三瓜两枣。
  耍起了无赖的沙皇政府,可不怕外界的威胁,历史上为了赖账,宣布破产的沙皇也不是一位两位,然后这些借钱的银行家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英国人呢?这还用考虑么?
  没有他们的捣乱,尼古拉二世现在早就统一俄国了,看看小尼古拉沙皇的武器装备就知道了,大部分都是英国货。
  世界大战残留的武器装备,都被英国人无私的送给了俄国人,让这场内战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相比之下,斐迪南虽然也在做军火贸易,就要收敛的多了。也就是将缴获的同盟国武器卖给了小尼古拉和莫斯科政府,保加利亚的装备只是卖给了尼古拉二世。
  在表面上来看,他是绝对没有支持过小尼古拉的,这些武器都是英国商人从保加利亚买走的,最后卖给了谁,就不知道了。
  现在伦敦政府在小尼古拉的身上投资可不小,要是让尼古拉二世一统了俄国,他们的投资不就打水漂了么?
  更何况一个分裂的毛熊,才是好的毛熊。一旦俄国再次发生了统一,他们的扩张方向会在哪里?
  只要沙皇政府不傻,就知道欧洲大陆的扩张已经到了极限,如果继续向欧洲扩张,他们就要被群殴了。
  无论是法国人还是奥匈帝国,又或者是德国人和保加利亚,都不会容忍他们在欧洲继续扩张了。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即便是统一了全国,也没有胆子再挑起大战了。
  进军海洋,更不用想了,波罗地海虽然已经被默认为是俄国人的地盘,可是他们现在根本就没钱玩大海军啊!
  然后环顾四周,发现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北波斯地区,都是保加利亚的地盘,作为俄国人现在唯一的盟友,他们还需要保加利亚的支持,不可能再这个时候翻脸。
  剩下的就只有中亚和远东地区了,如果毛熊要是去远东和日本人死磕,估计约翰牛会全力支持。
  不过从经济价值上来看,从中亚进入印度才是更好的选择,毛熊就算不敢直接挑战大英帝国,但是小动作也是绝对少不了的。
  反正在陆地上,他们是不怕英国人的,最重要的海洋贸易线又被保加利亚给控制住了,英国人想要打压他们,最多也就是在波罗地海限制一下他们。
  黑海地区,保加利亚肯定不可能让英国人进去,英国人总不能连保加利亚一起封锁吧?
  如果要是英国真的这么干了,估计俄国人还有开香槟庆祝,英保冲突一起,苏伊士运河被截断就是必然的。
  从巴勒斯坦地区到苏伊士运河又不远,保加利亚空军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炸毁这条运河。
  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被阻断三五个月,俄国人就可以杀进印度了。
  这些简单的问题,大家都非常的清楚,所以在分裂俄国的问题上,大英帝国是最积极的。
  当然其他国家也很积极,包括斐迪南在内,在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
  否则内战也会持续这么久,尼古拉二世很多时候,都是看似占据了优势,胜利的曙光再望,但是每次到了最后的时刻,都因为各种的不利因素失败了。
  比如现在,小尼古拉政府马上又可以获得英国人的支持了,据斐迪南所知,现在每年伦敦政府都要拿出上千万英镑的特别经费,最后换成了武器弹药流入了俄国。
  法国人也是如此,法国军队的武器更新换代速度,超乎寻常的快,消耗的武器弹药量都超过了战争时期。
  这些增加的消耗,同样流入了俄国,甚至这里面很多武器弹药都是通过保加利亚中转的,斐迪南也非常默契的装做什么也不知道。
  除了英法之外,欧洲还有不少国家在暗中支持俄国内战,比如瑞典、又比如奥匈帝国,这些国家都向反政府武装提供过支持。
  尼古拉二世知道么?他当然是知道,不过没有证据,他什么也不能干!沙皇政府都要开始讲证据了,就知道他们被削弱的有多么严重了。
  没有这么多国际友人的支持,尼古拉二世怎么可能还没有统一俄国呢?要知道俄国军队的主力,都在他的手中。
  小尼古拉手中还有一部分俄国军队支持,而莫斯科政府就非常缺乏合格的军官了,即便是他们的组织能力是最强的,到了战败上部队表现也足够勇敢,但是战斗力却并不怎么样。
  俄国历史已经改变的面目全非,斐迪南还等着英国人出来做恶人,让俄罗斯帝国彻底分裂。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尼古拉二世要是再失败一次,就再也没有一统俄国的机会了,当民众的厌战情绪达到了极限,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再继续推动战争!
  “陛下,不先和俄国人谈谈么,想必现在沙皇政府的底线已经很低了,如果我们坚持的话,这次获得的利益会很大!”肯尼迪想了想说
  “不用,有些事情,我们不方便做的太过分。就算是要趁火打劫,也要俄国人主动提出来让我们打劫,而不是我们扑上去抢劫!”斐迪南慎重其事的说
  肯尼迪满脸疑惑的点了点头,反正他是看不出来这两者有任何区别,反正最终的结果,还是要趁火打劫。

'517。八十八章、巨额交易'
  “陛下,俄国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急迫,看来尼古拉二世想要尽快结束内战了!”梅捷夫说道
  “嗯,看来我们也要给他们帮帮场子,参谋部波斯地区的计划可以开始了,命令驻军制造一起冲突,做出一副我们要对进攻波斯的假象!”斐迪南不容置疑的说
  “是,陛下!”参谋长克洛斯夫上将回答道
  一旦保加利亚在波斯地区动手,英国人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两国矛盾激化,英国人就没有精力干涉俄国内战了。
  这样的机会,尼古拉二世怎么可能放弃呢?
  ……
  圣彼得堡
  尼古拉二世还在为土地交易的价格犯愁,说起来也好笑,作为统治了俄罗斯帝国三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