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招生制度也是统一标准,一切用成绩说话。包括义务教育阶段,除了小学前两年,是靠抽签决定学校,后面考试就行了。
教育资源也是有好有坏,不可能公平分配,那么就只能尽量做到对每一个人公平,给予每一个人向上的机会,强者上弱者下就是现在体系。
考不上大学的,花钱同样可以读完大学,就是学费不亲民,毕业证也不好拿。
这是斐迪南为阶级固化准备的,一旦未来保加利亚的阶层稳定了下来,普通人想要向上爬就难了。
靠自身实力一路考上去,也是普通人用知识改变命运,最靠谱的一条路。
和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些内似,但又不是完全一样。
目的都是为了打破阶层的垄断,只不过保加利亚培养出来的不是官员,而是科研人员。
利益阶层会打压对他们有威胁的群体,所以科举制度最终还是失败了,培养出来了一堆书呆子。
但是他们不会打压科学家这个群体,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矛盾,他们不会介意科技发展的更快一点儿,给他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是,陛下!”契科夫回答道
免掉就免掉好了,大不了找财政部要钱,反正数字也不是很大。
“学校假期改革,你们准备增加学生的假期,压缩军训时间,为什么?”斐迪南皱着眉头问道
“陛下,我们国内军训从小学生就开始了,占用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当初是为了国家安全,没有办法才这么做的,现在国家强大了,外在威胁没有了,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
教育部计划和国际教育体系接轨,让教育正常化!”契科夫解释道
“我想知道,是哪个白痴想出来的这个主意?”斐迪南毫不保留的打击道
和国际教育接轨?接个毛的轨?
从高层教育成果来看,目前保加利亚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数量,是全世界最多的。
当然,培养出来政客、资本家、嘴炮专家数量,比起英法来说,就差的远了,这是教育模式决定的。
怎么看,都是保加利亚的教育体制,更加有利于国家发展,现在居然开历史的倒车,回去和他们接轨?不是脑子有病么?
不要看保加利亚的军训课程多,实际上孩子们并不排斥。小学生的军训课,能够上什么?
除了站站军姿,培养集体意识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跳高跳远
实际上还是在玩耍,只不过加大了运动量,锻炼了一副好身体。
现在压缩这些课程的时间,拿出来放假,根本就不用想,都知道什么样的效果更好。
培养什么天性,素质教育啥的?
忽悠一下人就行了,不要以为学会画画、唱歌、跳舞,就是优秀人才,实际上在未来的生活中,还不如给他们留下一副好身体来的实在。
契科夫愣在了哪里,久久无语,他没有想到斐迪南会发这么大的火,不就是向国际教育接轨么?至于有这么大的反应么?
“契科夫先生,你告诉我,现在全世界各国的最终教育成果,那个国家的成才率最高?”斐迪南脸色阴沉的问道
“陛下,我们没有打算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只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契科夫吞吞吐吐的说
“可是你们减轻的不是学习压力,是在毁了我们的下一代!”
“不要忘了,为什么现在的保加利亚人,平均身体素质是全世界最高?”
“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体系造就的,从小学开始,他们每天至少都有两个小时,在体育场上锻炼身体。
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锻炼,才让我们新一代的保加利亚青年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现在你们居然要毁了它?
契科夫先生请告诉我,你们教育部的专家都是吃屎长大的么?还是说你们领导层,集体脑子进水了?”
斐迪南连珠炮般的从嘴里蹦出了一堆难听的话,劈头盖脸的砸向了契科夫,丝毫没有给他留面子。
教育改革没有问题,可是改革也要越改越好啊?
斐迪南承认,现在保加利亚的教育模式,会扼杀掉天马行空的天才,可是这种天才,在六千万保加利亚人中所占的比例有多少呢?
或许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一个,难道为了这可能存在的一个人,就改变这一套适合大多数人的教育模式么?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支撑起来的,他是要靠数十万科研人员,乃至上百万科研人员,才能够堆砌起来的。
在斐迪南看来,就目前保加利亚的科技发明与创新,这些科学家们已经非常的给力了。
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下,保加利亚的科技水平,依然走到了世界最前列,还能怎么样?
莫非培养一两个变态科学家出来,就可以跨越式的发展?
显然这是不存在的,科技发展也是需要下层基础的,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向前攀爬,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个人再天才,社会整体科技水平跟不上,机械设备性能不达标,再天才的构想,无法变成实际,都等于零。
就像现在科学家们提出的星球战略,开发宇宙中那那些星球。
谁都知道这是正确的,为了人类的发展,必须要迈出这一步,可惜现实的技术跟不上,战略就只能是纸面上的战略!
培养资本家、政客、嘴炮专家?斐迪南表示,保加利亚不需要这些人。
有六千多万的人口基数在哪里,就算是不进行任何培养,这些人的数量都不会少,哪里还用的着专门去培养?
契科夫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作为一个国家的教育大臣,居然被人给忽悠了,看似是一项好政策,实际上造成的后果却非常的严重。
一旦基层教育发生了退化,那么顶层教育能够不受影响么?
现在是封闭式的教育,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自己的前途、家庭未来,他们都在努力学习。
一旦走出了校园,不要指望指望这些小不点儿们,能够抵制社会上那么多的诱惑,这是不现实的。
对小学生的自制力,斐迪南是深有感触的。
好孩子到熊孩子的转变,只是需要那么一两天,熊孩子要想再次变成好孩子,那可能就要等下半辈子了。
似乎骂够了,斐迪南才慢吞吞的说:“好了,把计划拿回去重做!”
“是,陛下!”契科夫连忙回答道
果然,下属还是要骂的!——斐迪南语录
斐迪南很怀疑,今天是契科夫在故意找骂,原因很简单,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对于政客来说,脸色都是铜墙铁壁,契科夫曾经是单纯的,这么多年过来了,早就变成了油条。
有一句话说的好——骂你,那是在乎你!
被国王骂,那是许多人求不来的,没有什么好丢脸的。要是斐迪南不骂了,他就可以收拾行李滚蛋了,这就是政治!
契科夫的内心是崩溃的,天地良心,他真的不是故意找骂的,作为斐迪南的嫡系,他需要这样刷存在感么?
要知道,他到了现在的位置上,谁敢无视他的存在呀?犯得着自找罪受么?
所以现在他倒霉了,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要倒霉!
这么大的问题,他没有发现,那是他的工作失职,教育部那么多人都没有发现,那就是大家的失职了。
通常发生了这种情况,都会有人滚蛋,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计划的制定者了,相关责任人一个都不要想跑掉。
不然,国王这场骂不是白骂了?这是在打斐迪南的脸啊!
国王都说了,制定这项计划的人是白痴,那他们就是白痴,一个无能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572。一百四十四章、威廉伦敦游'
这个年代的伦敦,是全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没有之一。
1928年的伦敦,人口已经突破了九百五十万,正在向一千万大关靠拢。
或许用不了多久,世界上第一座人口破千万的巨型城市,就会出现了。
无论是法国巴黎,还是保加利亚的索非亚,又或者是奥匈帝国的维也纳,德国的柏林,北美的纽约,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世界金融之都、政治之都、经济之都、工业之都,伦敦拥有太多的称号了。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金融交易,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没有了美国这个竞争对手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繁荣延续到了现在。
如果有人统计gdp的话,就会惊讶的发现伦敦的gdp总量,居然超过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国家。
大英帝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而伦敦的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六位,仅次于保加利亚、法国、德国、奥匈帝国,超过了日本和意大利。
最变态的还是伦敦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五年超过百分之十五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这个奇迹,是英国人自己认为的,并没有获得全世界的公认。
大英帝国投入了那么多资源,进入了这座城市,发展慢了才有问题。
伦敦真的有这么美好么?
错!
只要是冬天到过伦敦的人,很少能够对这座城市产生好感,灰蒙蒙的天笼罩着这个里,进入了伦敦仿佛跨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威廉王子眉头紧锁,见鬼这就是伦敦么?一眼望去,能见度不足百米,他很难想象,这里的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尽管英国人在搞去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一些恶劣的环境,可这里是伦敦——全世界的工业之都!
一座人口近千万的城市,必备的工厂设施是少不了的,这个年代大家可没有环境污染的概念,工厂污水就地排放,生活拉拢直接焚烧。
相比之下,索非亚的情况就要好上太多了,方圆百里不见都滚滚浓烟,自然是山清水秀了。
威廉自然在伦敦呆不惯了,下了飞机过后,他感觉到了不适。仿佛这里的空气都是有毒的,能够让人窒息。
如果不是出于礼节,如果不是因为斐迪南交给他的任务,威廉不介意马上返航。
对伦敦的向往之情,他敢发誓,谁要是向往生活在这里,就是傻子!
他不敢想象,就这鬼地方,还是全世界最适合宜居的城市?
难道英国的媒体就没有一点儿节操了么?
答案:没有!
将伦敦列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难道他们的良心不会痛么?
答案:不会!
“殿下,格洛斯特公爵亨利来了!”侍从提醒道
(备注:格洛斯特公爵亨利乔治五世的第三个儿子)
“威廉好久不见,欢迎来到伦敦!”格洛斯特公爵亨利高兴的说
(备注:欧洲贵族辈分很乱,不是直系的亲戚,通常大家都不在意辈分。)
“谢谢!”
“亨利,伦敦的天气一直都是这样么?”威廉疑惑的问道
“不是,也就那么三四个月吧,过了冬天就好了!”亨利淡定的说
看样子他已经习惯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况且这个年代的工业城市,都是如此,环境污染是必然的。
“上帝,这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难道你们就管管么?”威廉皱着眉头说道
只要一想到未来的几个月,都要在这个鬼地方度过,他的心情就好不了。
“管?怎么管?天气的说问题,这个是由上帝他老人家管的,我们可管不了!”亨利耸了耸肩后说道
“见鬼!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工厂都关闭了,不就行啦?
要知道刚下飞机,我就闻到了一股恶气,就像掉进了垃圾堆里一样!”威廉皱着眉头说道
在他看来这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一道政令,让这些工厂搬家,伦敦的污染就可以减轻大半。
“上帝,我没有听错吧?威廉,你的办法居然是把伦敦的工厂都关闭?”亨利王子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办法,只要没有了这些重污染的工厂,伦敦的天气就会慢慢恢复正常!”威廉王子想了想说
“上帝,这个主意真的很不错,不过只有上帝才能做的到!”亨利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很难么?”威廉疑惑的问道
“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做不到!
资本家们不会答应,这会让他们损失惨重;工人也不会答应,这是在砸他们的饭碗!
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亨利认真的问道
“当然知道,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可以慢慢来。
比如:禁止增开工厂,责令某些产业限期搬离,政府给一点儿搬迁费,重新选址建工业园。”威廉王子想了想说道
这些措施都是斐迪南用过的,效果还很不错,威廉就直接说了出来。
“哦,我想这个问题,还是交给政府头疼吧,你知道的我们两个国家不一样!”亨利皱了皱眉头说道
威廉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个问题。放弃权利容易,想要再拿回权利就难了,乔治五世在继位之初就放弃了权利,现在要是插手这些问题,就属于出力不讨好了。
“换个话题,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要不了多久,我们可能就要成为邻居了!”威廉关心的问道
“这件事情,非常的麻烦,要知道我们这次的胃口有些大,没有必定的把握会成功!
政府虽然同意配合我们的行动,但是这个支持力度恐怕非常的有限,想要一次性获得这么大的利益,恐怕还是很难!”亨利想了想说
“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北美一共十三王国,你父亲就占据了三顶王冠,现在你家还需要三顶,我家需要四顶。
这次差不多就被我们哥达家族包圆了,那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不过,只要你们能够搞定政府,我想这个问题还是不大,不要忘了,我们背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只要联起手来,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我们的行动!”威廉杀气腾腾的说
威廉没有胡说八道,英保两国联手,在这个世界上做不到的事情,还真的很少。
可问题是,英国王室无法做政府的主啊?
让英国内阁口头上,支持他们的行动没有问题,要让他们倾尽全力去支持,这就有难度了。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行动?还不是因为斯坦利鲍德温内阁就要滚蛋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留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个时候,很多事情都可以商量了,大家都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么?
包括亨利他们表现的这么积极,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北美可不是什么穷乡僻壤,发展的比起欧洲大陆也不差多少。
这个时候过去做国王,背后的利益自然是少不了的,那怕是橡皮章国王,手中所拥有的资源。都不是一个普通贵族可以比的。
如果只是运作一两顶王冠的话,对两国王室来说,根本就是轻易而举,可是这次胃口太大了,所以才迟迟没有结果。
没办法,谁让这一代的英国王室和保加利亚王室都高产呢?
乔治五世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已经嫁人了,自然不需要乔治五世替别人家操心了,小儿子不幸已经挂掉了,否则就不是要三顶王冠了。
斐迪南更是有六个儿子,除了长子和次子外,下面几个小子还眼巴巴的望着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斐迪南也不得不竭尽全力,为他们一搏。
亨利皱了皱眉头,这么霸气的话,他说不出来啊,现在的英国王室可没有底气,让政府全力替他们办事!
这和搞定内阁不一样,内阁成员才那么几个,有的是办法让他们配合,可是国会的议员就难搞了。
乔治五世不是爱德华七世,也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没有那种一言九鼎的能力!
“当然,只要我们联手,任何敌人都不足为虑!”亨利想了想说道
就算这次只是两国王室联手,无法调动全部的资源,那也不是代表他们手中的实力就弱了。
英国王室的实力也不是历史上同期可比的,没有在一战中伤到元气,他们的手中现在还有足够的钱。
普通人有了钱,都可以做很多事,更何况是王室呢?
这也欧洲国王最羡慕斐迪南的地方,用自己腰包里的钱去做事,总是有些心疼。
而保加利亚王室的超高年金,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可以大胆放心的用这些钱收买人心。
这也是斐迪南留个子孙的最大一笔财富,巨额的年金肯定不能踹进腰包里,存下来又不能下崽,当然是要花出去了?
怎么花?就是一个大学问了,要是傻乎乎的捐掉,那就是脑子进水了。
作为一个国王,你可以正大光明的收买人心,还没有任何人能够说你干的不对!
比如在和平年代,养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私军,又比如拿出来作秀,收买民心等等。
这些投资都是一本万利的,所有的开销都可以通过其他产业收回来,把王室经营成为一个品牌,光收冠名权费用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当然这是最垃圾的手段,作为国王就是权贵中最顶尖的一波,无论怎么样风云变幻,你都是下棋的人。
这非常的重要,这个世界永远站在巅峰的就是下棋的人,其次就是棋盘的棋子,最惨的自然就是连做棋子资格都没有的人。
斐迪南在行动,欧洲其他大贵族也在行动,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揭开底牌的时候了,才有了这一次威廉的伦敦之行,既然是联合行动,自然是需要进行深入沟通的。
'573。一百四十五章、口碑效应'
时间匆匆,威廉已经在伦敦度过了一个星期,这次伦敦之行,他主要有两个任务。
除了加强双方的沟通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处理在英国的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把手中不重要的股票,陆陆续续给卖掉。
伦敦的股市现在已经疯了,不光是斐迪南在撤退了,很多财团都有撤退的意思。
这么多的资金,想要从股市中抽出来可不容易,要是找不到接盘侠,那就完蛋了。
现实世界可不是,明天股灾,我今天才撤退。真要是如此,那还跑个屁,你一抛售股市就崩盘了,谁接的了盘?
一次性抛售几亿,甚至是几十亿的股票,做梦吧?
要多少散户才吃的下?
现在伦敦的股市这么疯狂,每天新进去的钱也不过千儿八百万英镑,一旦抛单过大,股市就会提前崩盘。
不要指望,财团会来接盘,他们又不傻,真要是发生了这种情况,他们只会跑的更快!
伦敦的股市大盘一共才两百多个亿,这是在伦敦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不是股市上流通的资金。
真要是砸单,现在威廉将手中的股票梭哈就可以了,然后就会像1929年金融危机一样,碰的一下子炸开。
不要以为美国完蛋了,金融危机就不复存在了,这是不可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供求关系,因为信息不畅通,产能过剩是早晚的事情。
斐迪南这样的大玩家,注定了不可能等到最后,如果不是因为英国房地产经济的兴起,早在两年前他就撤退了。
现在斐迪南还是不敢继续玩下去了,英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才多少?股市上居然吸纳了这么多的资金,这非常的不正常!
实际上东南亚殖民地叛乱的时候,英国的经济危机就该爆发了,因为战争的关系,橡胶园落入了叛军手中,这些橡胶公司就该集体破产了。
不过,这只是正常的市场行情,庄家也不知道东南亚会叛乱啊?
所以橡胶股票是跌了,不过却没有跌到底,为了拉升股价,大家齐心协力抬高了国际市场上的橡胶价格,才度过了这一次危机。
紧接着房地产开发公司,又冒了出来,这可是优质企业,看看伦敦的房价就知道,利润没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地产公司,就不是一家合格的地产公司!
然后就开始一路暴涨,反正企业的账面资产在不断增长,在房价增长的大环境下,手中的房子就是资产。
一个楼盘还没有开发完成,房价的价格就已经攀升了几倍,企业的资产要是不涨才怪?
与之相匹配的就是债务,也在迅速增长,资本家们已经在逐渐的抽离资金了。
从现在开始,小威廉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抛售一百万英镑左右的股票,还不能只抛售同一支股票,要分开进行缓慢出货。
一旦发生股市动荡,还要马上采取措施,偶尔还要买上一笔,不能让股价下跌。
广播、报纸都充斥着利好的消息,现在英国人见面打招呼都不问天气了,伦敦的鬼天气,冬天都是一个样,没有什么好聊的,大家都开始讨论股票!
“今天你买了那支股票?”
“今天你又赚了多少?”
“”
买到就是赚到,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伦敦人,都成为了股民,仿佛你不买股票,就落后于时代了。
那怕是寒冬腊月,那怕是雾霾满天,都不能阻挡大家炒股的热情。
从1926年开始到现在,伦敦的大盘就没有下跌过,一路飙涨到了现在。
小威廉已经看的目瞪口呆了,他突然发现世界上最好赚的钱,就是在股市上面!
每天看着股价在蹭蹭的往上冒,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