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斐迪南不得不把精力投放到学校上,历史的索非亚大学,还有红色摇篮的称号,由不得他不重视。
虽然不是很了解保加利亚革命的内情,不过有一点斐迪南记住了。索非亚大学毕业生大量失业,为革命传播奠定了基础。
斐迪南决定釜底抽薪,直接来一招包分配,大家都有了工作,总没有时间去闹革命了吧!
1888年7月2日,斐迪南召开了学校管理会议,确定首届招生录取人数,院系划分。
“部长先生,大公真的要来参加会议么?”阿列科…康斯坦丁诺夫惊讶的问(保加利亚著名作家,现任保加利亚大学文学教师)
其他人也都竖起了耳朵,表示关注。虽然在坐都是教育界名流,但是平常接触的最大的官员,就是教育部的人了。
对斐迪南这个高配版校长,没什么概念,当时推举他,也不过是为了争取经费。
“当然了,大公可是很重视教育的。不是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么,你耐心等等就好了!”契科夫笑着说
……
客气了几句,斐迪南挥手示意了一下,开口说:“好了,会议开始吧!”
“好的,大公阁下!那就我们教育部先开始吧!”契科夫心情不错的说
“本次招生考试,教育部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了,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现在主要是确定录取人数,还有各个专业学生数量!”契科夫十分简洁的说完了
斐迪南很喜欢他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没有长篇大论,没有丝毫官僚主义作风。
“嗯,下面大家各抒己见吧!”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
“我们机械系,要两百人!大家都知道,保加利亚正在进行工业化,对这类人才紧缺!”机械系主任艾伦抢先说
众人都没有说话,显然认可了艾伦的理由,不过又涉及到名额之争,没有发言。斐迪南点了点头,示意随从记录。
“我们文学系,要三百人。保加利亚被长期奥斯曼帝国奴役,急需要解放思想,还要恢复传统文化,这需要大量的人手,我们还急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阿列克紧随其后说
接下来历史系……
物理系……
化学系……
建筑系……
……
小小的保加利亚大学,居然有大小三十多个院系,招生人数加起来足足五千多人。
斐迪南全场都是微笑着倾听,坦率的说,五千多人很多么?在斐迪南看来一点儿都不多,不过那要分什么地方,后世随便一所大学都有几万人。
不过现在,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估计保加利亚首批报考人数,都不一定有五千人。
斐迪南看向了契科夫,问到:“我的部长先生,你们教育部估计的,保加利亚大学的首批报考人数有多少?”
“回大公阁下,通过初步调查,预计符合条件的报考总人数,将在4500~5200人之间浮动!”契科夫慎重的说
斐迪南慎重的说:“嗯!诸位都是保加利亚教育界的精英,现在情况大家都了解了。根据现在的情况,大家都明白,我们不可能满足大家的要求!”
“那么,为了保加利亚更好的发展,所以很多专业必须要做出牺牲了!”
众人脸色大变,其实他们也被这个数据吓坏了,维也纳大学才多少人?不足三千吧!要是保加利亚大学,真要一次性招收五千名学生,估计大家都要沦为教育界的笑柄了。
必须要削减人数,可是哪个专业削减的多,哪个专业削减的少,就是个问题了!
见众人还在沉思,斐迪南又开口了,说:“大家都清楚,保加利亚建立大学是为了国家发展,所以大学生的质量必须要保障,所以首届录取人数宁缺毋滥,原则上也不会超过五百人!”
“实际上只会更少,维也纳大学现在的录取人数也不过如此,牛津大学数量更少!国际上知名大学,已经给我们做好了榜样!”
'22。二十二章、招生'
“大公阁下说得不错,我们保加利亚大学刚刚建立,必须要保证生源质量!事实上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制约了招生人数,教育部估计首届学生大概在三到五百人之间!”契科夫又再众人心中补了一刀。
“这些情况我们都了解,要削减人数我也同意,可是这连原来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啊!”历史系代表阿科哥郁闷的说
“不,先生你说错了,不是十分之一。为了节省教育资源,有的专业人数可能变化不大,而更多的专业会被直接取消!”契科夫放了狠话
“什么?这怎么可以?”众人大惊
“部长先生,这……”
斐迪南见事情要遭,挥了挥手说:“先生打断一下,不要为难我们的部长先生了,他也不想这么做,可是没办法,谁叫我们穷呢!这个问题我可以替他回答,给你们一个解释!”
“现在是保加利亚发展的关键时刻,一切资源都要为工业化倾注。所以保加利亚大学现阶段,都是为工业化服务的!”
“为了保加利亚,大家必须做出牺牲。你们都是保加利亚的精英,告诉我你们能不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牺牲?”斐迪南喝问道
众人参差不齐的说:
“能!”
“能!”
……
斐迪南很满意众人的反应,看来大家都是要脸的,至少表面上都是爱国者。
具体的砍掉哪些专业,斐迪南就没插手了,直接交给了教育部。
他只对教育部给出了一个原则,理工科专业全部保留,政府出钱免掉学杂费,毕业可以包分配。
至于文科专业,抱歉一分钱也没有,所有开销都要学校自己解决。财政拨款,包括民间捐款,其他收入,都没有文科专业的份,就业问题国家概不负责。
事实上就是明确告诉教育部,要砍掉文科院系,不然就要教育自己解决经费。
原因很简单,历史保加利亚毕业的文科生,大部分都眼高手低,找不到工作。
这帮失业人员,最后为了报复社会,要么加入了革命党,要么加入了无政府主义。后来苏联输出革命,他们又成了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斐迪南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自然要提前排场这些隐患了。没有了这帮人参与,苏联想要对保加利亚渗透,几乎不可能完成。
最终结果没有出乎斐迪南的意料,教育界还是选择了妥协,文科专业大都是选修课,像历史课、语言课很幸运的成为了必修课,不单独招生。
这个结果,大家都能够接受,好歹保住文科专业,大家都保住了饭碗。
斐迪南也乐得如此,花几个钱将这帮学者留在了学校,省得给他添乱。
倒霉的无非是保加利亚大学的学生了,后世大学的自由空间,他们是没有机会体验了。
密密麻麻的课表,斐迪南都看得头皮发麻,和后世高三学生享受一个待遇,周末那是不存在的,算是世界上最惨的大学生了。
不提斐迪南的幸灾乐祸,保加利亚大学先生的消息一出,立刻轰动了全国。
大家都在关注学校的十二个专业,清一色的理工科,令人差异不以。
媒体天天打嘴仗,不要看那帮人,之前为了争夺权益,为保留文科专业据理力争。
现在一个个,都化身为爱国主义者,全都是为了保加利亚的发展,要节约教育资源,才主动要求这么干的。
都敢对上帝发誓,决对不含半点儿私心,全是为国为民才主动牺牲的。
看得斐迪南都有些感动了,都这么爱国,要是不保留你们的待遇,估计现在又是另一个场景了。
保加利亚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北部受黑海影响,南部受地中海影响。
夏天气温也不是很热,从各地赶来学子~都是意气风发我、朝气蓬勃,一个个都充满了自信,有一股舍我其谁的气概。
索非亚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为了应对此次大考,斐迪南旗下的几家酒店,都提前开业了。
城东希尔顿大酒店,几名学子,正在讨论着。
“拉姆,你知道这次要考什么嘛?”安德烈亚
“安德烈亚,这不是废话吗,我怎么可能知道!不过听说这次考试会很严格,你要不好好复习,考不过就丢脸了!”拉姆
“拉姆,你还是这么无聊。这里是索非亚,我们的首都,保加利亚第一大城市,你难道不想去看看么?”安德烈亚
“安德烈亚,我觉得拉姆说得没错。我们现在还是好好复习吧,听说这次录取人数很少,要是一不小心被淘汰了,怎么有脸回家见人!”安纳贝尔
“哦,上帝,你们都有理!我们复习,不过考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复习,一群无聊的家伙!”安德烈亚
这样的小插曲,不停的在保加利亚上演。能够顺利从中学毕业的,家庭条件大都还不错,在那个年代读书,也不是普通家庭能消耗的起的。
从全国各地来到索非亚,自然有人会忍不住出去逛逛,也带动了索非亚的消费,不过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复习。
大学生在保加利亚一直是和高大上的名词。以前要上大学,只有前往国外留学。
那庞大的开销,足以令一个富裕的家庭伤筋动骨,每年能够出国留学的人,屈指可数,大都是可望而不可及。
这次考试,对许多人都是一次机会。不要看他们嘴上说的轻松,实际上几乎每个人,都在努力。
考试的日期越来越近,受前世的影响,斐迪南几次都忍不住,要去卖资料赚上一笔。
最后还是强行忍住了,他已经不是那个卖盗版货的淘宝商人了。区区几千分资料能赚多少钱,几千列弗还是几万列弗?
还没有斐迪南现在一天挣的多,要是影响了这次考试的公平性,选初了一帮歪瓜裂枣,那就麻烦了。
首届毕业生,可是他未来的班底。是保加利亚各行各业,未来的领军人物。
这个念头虽然打消了,不过可以想想,未来的保加利亚学子,必定会被资料所掩埋,斐迪南的节操在利益面前,总是很低的。
'23。二十三章、序幕'
1888年8月2日,保加利亚大学第一届招生考试,盛大开幕了,自此开开起了保加利亚高考史。
这次高考历时三天,考试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知识面覆盖了各行各业。
不过录取上专业成绩,居主要地位,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八十。如果专业成绩进入前三,其它科目就是挂零也会录取。
当然,现在考生们都还不知道,三天试考下来,一个个都像霜打了的茄子,信心全无。
索非亚似乎变得喧闹了起来,到处都有人报怨考题太难,不少人都在暗自后悔,平常知识积累太少了。
8月15日,保加利亚大学门口,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最终结果。
另一方面,他们都是幸福的,不用为报考专业而烦恼,也不用担心选错了专业,影响日后发展。学校会为他们选择最适合的专业,而且可以包分配。
至于兴趣爱好,能吃么?抱歉了这是19世纪,没有听说过那种生物。
斐迪南很满意此次招生结果,虽然其中有很多不足,不过第一次嘛,而且总体还是顺利的,至少没有人闹出舞弊。
为了纪念,自己的读书生涯。开学日期,被斐迪南选在了9月1号,这个熟悉的日子。
开场就是斐迪南的演讲,回顾保加利亚历史……(省略十万字,可以参加自己的开学典礼)
在一片欢呼声中,四百三十六名学子,就此踏入大学的殿堂。
看着风华正茂的学子,斐迪南感慨万千,这就是他未来的班底。
想起那密集的课表,斐迪南幸灾乐祸的想:“得意吧!现在尽情的释放吧!明天你们就会发现,上大学是多么恐怖的事!”
要知道,保加利亚大学现在采用的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每天高达十二节课,还要加上自习时间。
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半放学。除了吃饭时间,和中途的短站休息时间外,都要在学习中度过。
这是斐迪南参考前世高三的作息时间,制定的学习计划,由于是第一次办大学,大家都没有经验,就照办了。
管理人员,是教育部高薪从柏林军事院校娉请的,直接把那一套管理方式复制了过来。
这个年头,消息传递不变,民主自由的春风还没有吹过来。保加利亚还是相对保守的,禀成着严师出高徒的传统,然后就被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们采用了。
刚回到王宫的斐迪南,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农民运动开始了。
继上次加税后,斯塔姆内阁又出了一个昏招,在国会提案通过了——恢复以实物缴纳什一税。
如果说上次加征农业税,只是损害了贫富农的利益,地主阶级还可以通过土地兼并来弥补损失。
那么恢复奥斯曼时期的什一税,就严重妨碍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反对最激烈的是中、小地主,这意味着政府官员可以对他们进行新的掠夺。
他们掀起了农民抗议运动,并且开始迅速向整个保加利亚蔓延。
令斐迪南欣慰的是,现在他们主要是集会和示威,还没有演变成革命。
这也坚定了他倒阁的决心,不过斯塔姆内阁毕竟为他的上位出了大力的,有拥立之功。斐迪南要罢免内阁,必须要有的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历史上,一直持续到1894年,斯塔姆内阁已经天怒人怨的时候,原主才亲自下场,罢免了内阁。
在此之前斯塔姆博洛夫,一直是手握大权。斐迪南虽然采取了政治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斯塔姆博洛夫的权利,加强了各部;但是也无力改变斯塔姆博洛夫掌控内阁的现状。
斐迪南原本以为,还要等下一次国会选举,才能顺利夺权。没想到由于他的蝴蝶效应,保加利亚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了。
内阁为了顺利完成《五年计划》,都要走火入魔了。为了筹集资金,苛捐杂税层出不穷。
斐迪南知道警察恐怖政权要成型了,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保加利亚警察编制已经增加百分之五十。
斯塔姆…博洛夫还擅自组建了秘密警察,被斐迪南手中情报组织,发现的就有三百多人,当然也少不了派人渗透了进去。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是识破天惊。斐迪南趁机塞了私货,比如无政府主义者,革命党未来的首脑,还有激进主义者等等。
准备借刀杀人,一劳永逸的解决未来的敌人,算是最后利用一次斯塔姆内阁。
……
“大公阁下,我们已经布置好了,鱼儿已经入网了!”弗胡(情报组织负责人)
斐迪南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那就准备收网吧!”
……
迈克尔急躁的敲开了首相办公室,说:“首相阁下,大事不好了!”
“不要着急,慢慢说,上帝还在看着呢,天塌不下来!”斯塔姆…博洛夫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条斯理的说
“哦,见鬼!我的首相阁下,天都快要塌下来了。听完这个消息,我想你再也没有心情喝茶了!”迈克尔焦急的说
“哦,什么事,能令我的部长先生如此大惊失色!让我猜猜看,难道是奥斯曼打过来了,又或者是塞尔维亚杂碎又在搞事情?”斯塔姆…博洛夫轻松的开着玩笑
“哦,上帝!首相先生,难道你就不看报纸?我们和英国、奥匈的密约,都已经暴露了,现在舆论对政府是喊杀声一片!”迈克尔愤怒的说
“砰”的一声,斯塔姆…博洛夫手一抖,茶杯掉在了地上。
惊呼道:“什么?这怎么可能?这件事不是只有我们几个高层知道吗?”
“是的,我们这边知道密约内容的不超过五个人!但是现在密约已经在报纸上公开了,完全是一模一样,一个标点符号都没变!”迈克尔担心的说
“难道是英国和奥匈那边出了问题,不应该啊,总不会两边同时泄密啊!我们这边知道密约的不会超过十个人,知道内容的就只有我们内阁几人,连大公都不清楚具体协议,谁会泄密?”斯塔姆…博洛夫疑惑的说
'24。二十四章、警察政府'
“首相阁下,怎么泄密的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关键是怎么善后?”迈克尔急切的说
“让我想想!”斯塔姆…博洛夫徘徊了几步,冷静的说。
片刻功夫后,办公室的大门,再次被敲门了。这次是尤纳斯、索维尔、威尔逊三人,也连觉而来。
斯塔姆…博洛夫冷冷扫视着三人,似乎要找出泄密者,随及又收回了目光。开口问道:“你们都知道了?”
三人点了点头,表示了默认。
“首相阁下,这件事情很棘手。我们抵押贷款的事情,现在已经暴露了,国内舆论对我们很不利!”尤纳斯语气有些低沉的说
作为内政部长,国内的舆论监管,是尤纳斯的职责所在,现在他的麻烦来了。
“不光如此,就是政府内部,也有很多人对此事表示不满。刚才路上我还遇到了契科夫,他希望我们内阁做出澄清!”威尔逊补充了一句
“我知道!抵押关税路权,是我们内阁绕开国会,私自决定的。要是没有暴露,等铁路建成通车后,造成既定事实。还可以凭借政绩过关,但是现在恐怕党内很多人,都要反对我们了!”斯塔姆…博洛夫郁闷的说
“没错,首相阁下,那是我们最初的计划。现在已经不可能了,英国人和奥匈帝国是不会让我们反悔的,是不是该启动应急预案了?”索维尔杀气腾腾的说
“啊,上帝!索维尔你疯了么?应急预案是为危机时刻准备的,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威尔逊大声反对说
“威尔逊先生,现在已经是危机时刻了,如果持续下去,政府的威信将受到打击。现在我们被反对党抓住了把柄,他们随时可能发起倒阁!”尤纳斯
“是不是在等等,这关系实在太大了,一旦启动就是山崩地裂啊!而且还会激化矛盾,到时候就是你死我活,再也没有缓和的机会了。”迈克尔犹豫不定的说
两票反对,两票赞成,将决策权交到了斯塔姆…博洛夫手中。
“嗯,启动吧!局势已经超出我们的控制了,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尤纳斯先生,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们内政部了!”斯塔姆…博洛夫狠狠的说
“放心吧,首相阁下。一切都在我们掌握之中!”尤纳斯胸有成竹的说
“军队会在这次行动中保持中立,必要时刻,还可以出来平叛!”索维尔信心十足的保证说
斯塔姆…博洛夫满意的点了点头,至于索维尔的后半句,已经被他自动过滤了。
开玩笑,真要是出动了军队,那就预示着内战再起,无论胜败,内阁都是输家。现在自由党已经是执政党了,政变再也不是~适合他们的玩具了。
反对党,没有等来政府出来澄清解释,警察已经找上门了。首脑人物纷纷锒铛入狱,一时间遭受了重创。
连带着许多报社也被查封,无数学者被牵连了进去。喧嚣的索非亚,一下沉寂了下来。
文字狱开起,白色恐怖从索非亚开始,向整个保加利亚蔓延。
监狱变得人满为患,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保加利亚就有超过一万人被捕。
其中有知识分子,有封建地主,有工人,有农民,有政府官员,甚至还包括了部分国会议员,斯塔姆内阁的屠刀已经高高举起。
宪法公然被践踏,法律已经威严扫地。九月十五日,斯塔姆内阁宣布保守党为非法政党,责令其解散。
事实上,保守党现在是一盘散沙,骨干几乎都在监狱里。尽管大家心中冲满了愤怒,面对暴政却也无能为力。
从现在开始,保加利亚自由的时光已经不在有了。大家说话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被秘密警察盯上了,监狱都大门就为你打开了。
斐迪南在一旁推波助澜,这样的大清洗机会,可是难得一遇。而且还有斯塔姆内阁,主动站出来背黑锅,吸引仇恨。
要是不好好利用,怎么对得起内阁的无私奉献呢!斐迪南承认,斯塔姆…博洛夫是真正的爱国者,为了保加利亚崛起可以不顾一切。
不过政治是残酷的,无关正义,只为达到目的。内阁的做法,是有一些激进了,但是为了国家发展也无可厚非。
最大的问题是,内阁手握大权,想让斐迪南这位大公当橡皮章。既然挡了他的路,自然要踢开了。
权利之争,容不得半点儿退让。先前斐迪南也没少给斯塔姆抛橄榄枝,可是结果如何?
要是斯塔姆…博洛夫真的是能力超群,政治手腕高超,治国能力卓越,比得上铁血宰相。斐迪南也不是不能忍受,可惜他都没有。
于是,在斐迪南的暗中帮助下,警察们的效率,可谓是空前的高。大批的无政府主义者,革命主义者,反政府主义者,纷纷暴露然后被捕。
斐迪南清楚的知道:
现代的保加利亚主要问题,并不在于民主不够充分,自由不够活跃。恰恰相反,保加利亚现阶段的民主,早已超出了实际需要,自由也超越了必要程度……
保加利亚地处巴尔干半岛,强敌环饲,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集中精力搞发展。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谈自由、民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