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吧,巴尔干同盟签订时,确实有这么一条,“打败了奥斯曼帝国后,巴尔干同盟条约自动失效!”
希腊人被斐迪南坑苦了,连续两个巨坑,坑得希腊政府现在想要爬起来都难!
现在巴尔干同盟直接没了,保加利亚和门特内格罗代表团直接退场了,剩下的问题就只剩下希腊人自己和奥斯曼帝国慢慢谈了!
1897年9月15日,持续了两个多月的谈判终于落下了帷幕,保加利亚、门特内格罗、希腊分别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统称为《伦敦条约》。
《伦敦条约》的签订,宣告了巴尔干战争就此结束。
条约内容
第一、保加利亚、门特内格罗将脱离奥斯曼帝国完全独立。
第二、奥斯曼帝国放弃欧洲地区的全部领土。
其中保加利亚获得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伊斯坦布尔、马其顿、色雷斯、科索沃、哈尔基季基半岛全部领土,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大部分领土。(总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
门特内格罗将获得部分阿尔巴尼亚地区,新帕扎尔地区。(总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
奥斯曼帝国获得波黑地区,普里博伊地区。(总面积约5万多平方公里)
第三、奥斯曼帝国同保加利亚签订《战后保加利亚同奥斯曼帝国互相遣返各自主体民族协议》;
第四、奥斯曼帝国同保加利亚将共同拥有对博斯普普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的主权。
两国政府将共同维护各国船舶的通航安全,并且保障通航自由不受限制。
第五、和约签订后,保加利亚和门特内格罗必须在年内,释放全部的奥斯曼帝国俘虏。
……
。
'227。八十章、斐迪南的野望'
《伦敦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保加利亚后,立刻引起了全国轰动。
许多报纸都搞出了系列专题报道,之前需要保密的谈判细节,这一刻也都全部解密了。
当然保加利亚暗中和各国的内幕交易,不在披露范围之内。
9月日,斐迪南在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开始了激情轩昂的演讲。
他痛斥了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地区各民族的残暴统治,阐明了保加利亚发动巴尔干战争的正义性,同时也宣誓了保加利亚对马其顿、色雷斯、阿尔巴尼亚、哈尔基季基半岛、科索沃、君士坦丁堡……等地区的主权!
哦,其它的都不重要,关键是宣誓主权,不得不快,这个年头列强的节操都很低。更何况还有一个刚刚踏入列强门槛的意大利,没有参加伦敦谈判!
《伦敦条约》签订后,保加利亚的领土一跃达到3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突破了一千万,工业化需要的最基础的原材料煤、铁矿,都已经齐备了。
十年努力,一朝勃发!
巴尔干民众是崇拜英雄的,斐迪南现在也需要向世人展示他的英雄气概,尤其是向即将要加入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各民族。
斐迪南也打算学学希特勒的奋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主义,一个政府,一个领袖!”
不对,一个民族先去掉,这玩意儿不能喊,会出事的!
“一个国家(保加利亚),一个国王(斐迪南),一个政府(保加利亚政府),一个主义(国家主义)!”
斐迪南版“我的奋斗”就震撼出炉了,还好9世纪的保加利亚还是君主制,可以随便他怎么喊,加上他那亮眼的功绩,都会有大把的拥护者!
巴尔干战争结束后,《伦敦条约》的签订,向全世界揭露了奥斯曼帝国的腐朽本质,大大的鼓舞了长期受奥斯曼帝国压迫的少数民族民族独立运动。
奥斯曼帝国在亚洲、非洲的统治也开始摇摇欲坠!
为了巩固统治,苏丹政府不得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当然现在哈里姆…帕夏的主要工作,还是从希腊人身上撕下一块肉来,弥补损失一下奥斯曼帝国的损失。
更关键的是他个人也需要这份儿功绩,洗刷一下签订《伦敦条约》的污点,免得回去就被爱国人士当国贼给天诛了!
“希腊作为这次战争的挑起者,必须要受到惩罚,我们要求希腊政府立刻退出克里特岛,并赔偿战争赔款5000万英镑,割让埃维亚岛。
否则,我们将不在保证希腊半岛的和平稳定!”
哈里姆…帕夏没有胡说,自从斐迪南下令驱逐了一部分极端分子,进入希腊半岛后。
半岛的局势就更加混乱了,要不是奥斯曼军队压着,现在估计离人间地狱也不远了。
面对哈里姆…帕夏的威胁,希腊首相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要钱没有,割地不给,你爱咋地咋地!
“希腊政府是爱好和平的,贵国悍然发动的侵略战争,已经破坏了两国之间的一贯友谊。
现在我奉劝贵国,立即退出希腊的领土,否则希腊海军将封锁海岸线,贵国在希腊的军队已经是瓮中之鳖了,要是再负隅顽抗,覆灭是早晚的事!”
奥斯曼帝国失算了,现在的希腊政府已经是输掉裤衩了!
乔治一世已经做好了战争一结束就宣布政府破产的准备了,赔款他们根本就没有财力支付。
割地政府又不敢!现在希腊政府的声望已经降到了最低点,要不大家现在都忙着抵抗奥斯曼军队进攻,乔治一世又使出了仇恨转移大法,估计早就罢免政府了。
好吧,打不过奥斯曼人,是政府无能,要是割地赔款,那就是政府卖国了!
无能政府的帽子他们已经戴上了,卖国政府的帽子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去碰的!
所以现在就算是为了保住自己,希腊政府也是万万不敢退让的!
无论哈里姆…帕夏怎样威逼利诱,希腊政府就是坚持让奥斯曼军队无条件退出希腊本土,就连克里特岛他们都不肯放手!
希腊政府的做法,令很多人很费解,奥斯曼帝国军队每多在希腊半岛待上一天,希腊的损失都要大上一分,为什么希腊人不愿意和他们妥协呢?
要知道,十万大军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开销都不是一笔小数字,再加上奥斯曼军队糟糕的军纪,希腊半岛早就被祸害的不成样子了,为什么希腊政府就不愿意妥协呢?
要是再拖下去,估计希腊民族都要被奥斯曼人侵染了,现在半岛上怀孕的少女可是日渐增多!
好吧,现在乔治一世已经有苦难言了,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
本来他是打算利用民族主义打败奥斯曼帝国,开疆扩土,实现建立大希腊的伟大构想。
结果,希腊的实力还是太弱了,不是靠几个喊嘴皮子的专家学者,就能打败奥斯曼人的。
希腊败了就败了,巴尔干联盟还是赢了的,凭借联盟的一员,希腊一样可以混个战胜国,全身而退!
可惜,在列强支持希腊瓜分战利品时,希腊的民族主义就爆棚了,立刻逼迫政府提出了他们的要求,和保加利亚平分战利品!
好吧,乔治一世从善如流的答应了,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压缩了一下条件,试探性的提了出来索要半个马其顿地区和阿尔巴尼亚。
可惜斐迪南根本就没有把希腊当回事,干脆借这个由头,和门特内格罗一起解散了巴尔干联盟,然后希腊政府就傻眼了!
希腊国内的民族主义分子,也集体失声了!怎么还有这种操作?难道他们不知道希腊为联盟做出的贡献么?
不管怎么说,斐迪南和尼古拉一世两个无良的家伙还是干了,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希腊人——“世界不是围绕你们在转!”
失败后的希腊人,在乔治一世的引导下,仇恨已经集中到了保加利亚和门特内格罗身上,希腊政府反倒是顺利脱了身。
现在,希腊政府自然是不敢让步了,否则他们再想脱身就难了!
谈判又再次陷入了僵局,这一切都在斐迪南的算计之中,奥斯曼军队每在希腊半岛多待一天,希腊人恢复元气的时间,可能就会往后推迟数月之久,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从开战到现在,希腊至少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丧失了生命,其中还大半是青壮,这对一个人口仅有两百来万的国家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打击!
现在每天,希腊半岛仍然有少则数百,多则上千的希腊人倒在奥斯曼人的屠刀之下。
再加上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地区涌入的数十万暴民,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
保加利亚军队已经封锁边界线,他们也只能在希腊讨生活了。
希腊可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在养活十万奥斯曼军队后,希腊民众可没有能力再养这数十万人了!
后面会发生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为了吃饭双方必定会发生冲突。
现在奥斯曼军队还在维持秩序,埃德赫…帕夏看在大家信仰相同的份儿上,专门建立了难民营,向他们提供了救济粮,双方矛盾还没有激化!
但是,奥斯曼军队的粮食,也是向希腊民众强征的,多了这么多张嘴,希腊民众的日子自然更加难熬了!
希腊半岛上的粮价已经突破了天际,为了生存,无数的希腊人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事件每天都在半岛上演,当然这些奥斯曼人是不管的!
未来希腊半岛的局势走向,斐迪南已经不关心了,都折腾到了这一步,要是乔治一世还能够将希腊发展起来,他就是真正的天命之子了!
相比希腊人,门特内格罗的日子就要好过的多,当然也只是相对的!祸害希腊人的时候,斐迪南也没有忘记给他们也来一波。
只不过门特内格罗的政府还是有担当的,发现不对劲后,就立刻封锁了边界线。
除了新增领土内增加了十来万阿尔巴尼亚人外,他们原来的本土还是天下太平的。
哦,尼古拉一世到底是军人出身,该铁血的时候,决不手软!直接性的把这帮人抓进了集中营,为门特内格罗的建设添砖添瓦!
当然漏网之鱼是少不了的,逃过一劫的人纷纷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干起了十分有前途的无本买卖!
环顾四周,斐迪南惊讶的发现,全都是敌人!这难道这就是穿越者的宿命——举世皆敌?
难怪列强没有坚持要限制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希腊、门特内格罗、罗马尼亚四国都是保加利亚的敌人。
这种环境下,要限制保加利亚的发展,他们完全可以在幕后推手,组建一个反保同盟,阻碍保加利亚的继续扩张!
这也是俄国人那么放心保加利亚的原因吧,一旦没有了俄国人的支持,保加利亚可扛不住这么多敌人!这算不算无心插柳柳成荫?斐迪南暗想道。
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么令人啼笑皆非。
保加利亚这次能够这么顺利的吃下这么多蛋糕,最核心的因素居然不是因为保加利亚的外交努力,反而是因为保加利亚的敌人足够多!
'228。八十一章、军事调整'
此刻,正意气风发从伦敦赶回索非亚的康斯坦丁首相,丝毫不知道国内还有多大的烂摊子,等着他回去收拾!
新领土的治理问题,如何处理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伤残退役士兵们的安置问题,功勋人员的的土地划分……
斐迪南很有自知之明,有后世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他制定大的方略还行,至于具体执行能力怎么样,那就没人知道了,反正他已经习惯了指挥人办事。
可以想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加利亚政府官员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办公室就是他们的家!
……
战争一结束,斐迪南就忙着进行人事调整,政府各部门他暂时还没空插手,主要是针对军方。
不是斐迪南对军官们不信任,实际上现在保加利亚的军事体制,任何个人或者是团体,想要威胁到他的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但无数的例子告诉斐迪南,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没有背叛只是因为开价不够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制度上入手,杜绝一切背叛的可能性!
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尽量兼顾到了方方面面,斐迪南终于完成了军事调整:
免去波波夫第一集团军司令员职务,调入军事委员会任职;
免去彼得罗夫第一集团军参谋长职务,调入军事委员会任职;
第一集团军就地解散,成立君士坦堡守备司令部(驻地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驻地达达尼尔海峡)接管防务。
免去乔治…伊万诺夫第六师师长职务,调入君士坦丁堡守备司令部担任守备司令员;
免去斯托尤…布拉迪斯斯诺夫第七师参谋长职务,调入君士坦丁堡守备司令部担任参谋长;
兵力部署:包括由重炮第一团、第二团改编成的保加利亚第一炮兵旅;(备注:炮兵旅属于国防部直辖旅,只是配合作战)
和由新编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四师就地改编为君士坦丁堡守备军;
总兵力为24万人。
免去帕里夫赫里斯托夫第七师师长职务,调入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担任司令员;
免去斯特凡…波格丹诺夫第六师参谋长职务,调入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担任参谋长;
兵力部署:包括由重炮第三、四、五团改编为保加利亚第二炮兵旅;
和由第九师、第十师、新编第十三师改编为达达尼尔守备军;
总兵力为3万人。
……
当然,军事改革也不针对第一集团军,其它几个集团军也是同样如此。集团军就地解散,由改组的地方守备司军接管防务,司令和参谋长调回军事委员会任职。
新一轮的军事体制改革后,保加利亚新增了七个守备司令部:君士坦堡守备司令部、达达尼尔守备司令部、阿尔巴尼亚守备司令部、爱琴海守备司令部、科索沃守备司令部、尼什守备司令部、马其顿守备司令部。
七个守备司令部,全部都是军级单位,斐迪南这样部署,除了军事上的考虑外,也不乏有安置功臣的想法!
毕竟师级以上军官,基本上都是将军了,现在又立下战功,大部分人的军衔还要往上提,现在已经不可能再让他们转业了。
不然按照斐迪南制定的级别对等原则,他们要是转业,都可以直接进入部委担任部长。地方上就更难安置了,在哪儿都可以当老大!
至于高层军官们的执政能力,是不是可以和他们打仗的能力相匹配,这个就没人知道了,反正斐迪南是不打算尝试!
最后斐迪南干脆把部分守备司令部,人为拔高了级别,还增加了副司令一职,才把这帮功臣妥善安置了下来。
一场巴尔干战争下来,保加利亚就增加了五十多个少将,二十多个中将,以及五个上将,没有元帅诞生。
即便是最有资格获得元帅头衔的波波夫,也被斐迪南压了下来。
开什么玩笑,自从斐迪南为了夺取军权,搞出了军事委员会后,军队中的老家伙们就进入了半退休状态。
现在保加利亚军队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这次提升的八十多人,平均年龄还不到35岁,波波夫现在也才刚过40岁。
斐迪南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才会搞出这么年轻的元帅,来分薄自己的功勋!
这一点上,都不用斐迪南亲自出面,军事委员会的那帮老家伙们,自己都跳出来了,毕竟谁也不想被一个后辈压着。
尤其是当初还被他们打压过的人,不对是锻炼了一下的人!
现在的保加利亚也是将星云集了,战争是最好的老师,先后经历保塞战争和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的军官们指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现在斐迪南可以自傲的说一句,保加利亚军队素质,已经不输于任何一个列强国家了!
改编完成后,保加利亚的军队包括:近卫军2个师,共计24万余人;陆军常备师8个、重炮兵旅4个,骑兵团3个,共计98万余人;还有9个地方师和个预备役旅组成的地方守备部队,共计28万余人;全国总兵力合计约25万余人。
没错全部都是陆军,海军自动被忽略掉了。
刨除那支临时海军外,保加利亚的“海警舰队”加起来,总吨位还不到六千吨,人数也不超过三千。
平常干的还是缉私大队的活,把他们划分到海关旗下的海警部队,都没有问题。统计总兵力的时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还只是斐迪南未来的规划,裁军计划不是一两天,就能够完成的!
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不稳定,需要军队镇压,预计裁军工作要到898年底才能全部完成!
现在还需要安置的就是即将晋升的五个上将,不过大的方向也已经确定了下来,下部队带兵是不可能的了!
无非就是国防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总参谋长、战争大臣这几个位置中选了!
不要奇怪,这些位置之前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斐迪南为了抓权,将其闲置了。就算现在没有空缺,斐迪南也会让它空出来!
军事委员会出来后,这些职位就不怎么受重视了,权利大幅度的受到了削减,但是这些都不重要!
反正现在需要了,斐迪南不介意再次把这些职位抬起来,不管实权怎么样,起码听起来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如果现在有空军的话,斐迪南也不介意再搞一个空军大臣出来!
至于让陆军上将出任海军大臣合不合适,斐迪南一点儿都不担心。
保加利亚的海军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现役的最高级别指挥官,还仅仅是一名上校,之前的海军将军们,早就被斐迪南勒令退役了。
再说了,陆军大臣是上将,海军大臣是上校,这不是给海军摸黑么?难道海军就一定比陆军低,这还是低了n个等级?
未来保加利亚也是要大建海军的,至于这个未来是多久,反正是很久了,久到斐迪南都不知道具体时间了!
不过,为了安抚人心,也为了迎合民众心中的强国梦!斐迪南还是喊出了:“十年内保加利亚海军扩充十倍,二十年内扩充二十倍”的口号!
好吧,不知道保加利亚海军规模的人,听到这句宣言后,估计会震撼不已,了解内情的人肯定会不屑一顾。
巴尔干战争一结束,俄国人就放下了保加利亚的国旗,重新挂起了俄罗斯帝国的旗帜,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马尔马拉海。
毕竟俄国人也是要面子的,老是顶着小弟的马甲,官兵们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
按六千吨计算,扩大十倍才六万吨,二十倍也才十二万吨,比现在的黑海舰队规模还要略小些!
当然,对现在的保加利亚海军来说,这已经足够了,起码他们知道后面有钱买新军舰了。
好吧,这些都是斐迪南的权谋手段了。不把权利限制死死的,看一战中威廉二世的教训就知道了!
本来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人占到了优势,他们就有机会和英法谈判,体面的结束战争了,可惜军官团们不答应,要继续打!
结果,英法不得不付出大代价,拉美国上船,继续和德国人死磕。
猛虎也架不住群狼啊!
德国世界第一的陆军,还是顶不住英法美三家的联合,硬是活生生的耗死了第二帝国!
……
几番思所后,斐迪南还是决定任命:波波夫上将担任陆军大臣、彼得罗夫上将担任海军大臣、但丁…克里斯托夫上将担任国防大臣、安德烈…布拉斯科夫上将担任战争大臣、伊米亚…迪米特耶夫上将担任总参谋长。
好吧,彼得罗夫算是最惨了,捞到了海军大臣这个闲职,手下那支海警舰队,现在还听命于海关总署。
没办法,谁叫他是斐迪南的亲信呢?现在安抚功臣的时候,就该做出表率作用。
这也不算亏待了,海军大扩编后,立马就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权派,当然前提是能够熬到那一天!
当然,彼得罗夫也没得选,对比其他人,无论是资历还是军功,他都不占优势。尤其是年龄上,最年轻的他,无疑是最吃亏的!
之前,他可以担任参谋长,但那个参谋长的含金量,要比现在低得多,而且是陆军参谋长,和现在总参谋长不是一个概念!
这也是斐迪南故意的,这次人事任命后,未来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内,他们几人的位置都很有可能不会发生变化。
优待功臣,是斐迪南一贯的主张。正常情况下,只要不出状况。他们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为止!
而他们五人中年龄最长的但丁…克里斯托夫现在也不过48岁,等他退休?抱歉,到了这个级别,只能等他们自己想退休,又或者是提前挂了。
这些对彼得罗夫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唯一的选择就是推动海军建设,将保加利亚那支名为“海军”实为“海警”的舰队,变成名符其实的海军舰队,他海军大臣的位置也才能够名符其实!
毕竟斐迪南要推动海军发展,也不能亲自下场吧!这种事当然要小弟上了,而彼得罗夫又正好赶上了。
'229。八十二章、战争花费——军功贵族崛起'
斐迪南才刚刚把军队的改组计划完成,还没来得及发布,首相康斯坦丁和财政大臣肯尼迪就找上门了。
“大公,这是我们在这次战争中开销报表,战争花费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尤其是君士坦丁堡战役,更是大大超出了预算!”财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