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中海霸主之路-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6月21日满清政府一份奇葩的宣战诏书出来了,既没有说明宣战国家是谁,也没有递交给任何一家大使馆,然后被各国理解为了向全世界宣战,这就是慈溪著名的“万国宣战诏书”事件!
  (后面省略五万字,大家都查得到)
  结果就是一份辛丑条约了事,英国人捣鼓出了“东南互保”,俄国人占领了东北,英俄两霸开始逐鹿远东。俄国人在东北的行动,阻断了日本的扩张之路,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日俄矛盾开始激化。
  由于列强之间的矛盾,各国无法就瓜分满清达成一致,最终不得不妥协,美国人提出的“门户开放”和“保全满清”就成为各国之间的共识。(安全起见,还是打住的好)
  ……
  斐迪南收到消息后,也只能是叹息一声,就此作罢!
  此时,保加利亚的移民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从1897年开始,到1900年结束,一共持续了三年时间。
  期间保加利亚政府共计从奥斯曼帝国移民四百二十六万余人,同时也向奥斯曼帝国输送了两百六十七万余人!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保加利亚政府的估计,如果不是语言文字的要求,斐迪南估计还能再多出个几百万人来,奥斯曼帝国的少数民族就没有几个不想跑的!
  至于这里面哪些是真正的保加利亚族,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保加利亚族是一个混血种族,谁都说不清楚该怎么样划分!
  现在斐迪南所采用的办法就是用文化传承来划分,反正只要文化相近,并且认同保加利亚的都可以算。
  同时,文化界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保加利亚民族起源史》编著完成了,斐迪南亲自参与了审阅,并且提出了修改意见。
  这部著作,一直追溯到了公元前二世纪。从中国西域迁居到东欧的古保加尔人同斯拉夫人的混血种族,然后在后面的岁月里又同多个民族发生了杂居融合,最终形成了保加利亚族。
  这些都是真的,后面就用了一些夸张的手法,和一些历史故事加以证明巴尔干各族,都是保加利亚族的一部分,大家都拥有同一个祖先!
  只不过在奥斯曼人的阴谋下,才逐渐分裂出来的,然后各族直接的民族矛盾,都是奥斯曼人挑起的!总之一切责任,都甩锅给了奥斯曼帝国!
  哦,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人可以回答了,从血统上来看,好像大家真的都有那么一点儿关系,至于民族划分后世都争论不休!
  不管别人信不信,斐迪南是信了!然后这部《保加利亚民族起源史》,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保加利亚学生的启蒙读物,从小开始洗脑了。
  并且,在斐迪南的授意下,这本《保加利亚民族起源史》迅速向整个巴尔干地区扩散,黑山、希腊、罗马尼亚、奥匈帝国,乃至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都有流传。
  在保加利亚被当成了启蒙读物,也是小说,斐迪南也没有明说它是史书!在国外自然是不行了,为了能够传播出去,完全是以小说的名义流传开的,还引起了各国学者的论战。
  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吵得越凶,书传播的就越广!
  这是斐迪南向后世学的,就如同《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就被很多人直接当成了正史,还冒出来了一堆专家进行研究。
  只要有人信了,斐迪南的谋划就成功了。除了《保加利亚民族起源史》外,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巴尔干各民族起源史,总之大家都被撤上了关系,奥斯曼帝国一直忠实的当着大反派。
  为了传播小说版的民族起源史,斐迪南命人改编成了话剧、童话故事、以及电影,从保加利亚开始向全世界传播。
  要是按照书中的说法,由于时代的变迁,纯血的种族已经在巴尔干地区消失了。
  现在的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罗马尼亚人、亚美尼亚人、塞族、黑族、马其顿人……这数十个民族都是同源而生,在奥斯曼帝国的阴谋下才发生分裂的。
  再扯远点儿,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波兰人、德意志人、匈牙利人……大家都是近亲,东欧民族就是一体的!
  很明显后面都是胡扯的,但是恰恰是后面胡扯的这一点,促使了这部民族起源史的广泛流传!
  因为这些内容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无论是奥匈帝国还是俄罗斯帝国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主体民族都不到一半。
  要是按照民族起源史上的说法,大家都是一家人,至少也是近亲种族。那么很多民族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于是在统治阶级的共同作用力下,小说开始了向历史的华丽转身!

'252。第十四章、准备抄底'
  看到这个结果,斐迪南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本小说版民族起源史,主要是为了促进保加利亚国内各民族融合,才捣鼓出来的。
  没想到,在一定程度上还帮了奥匈和俄罗斯的忙,相比保加利亚他们国内的民族矛盾更加严重!
  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还不到百分之三十;俄罗斯帝国也好不了多少,在百分之四十的边沿上晃悠,两国都需要一套促进民族融合的理论!
  斐迪南捣鼓出来的小说版民族起源史,正好满足了这一条件,就直接被他们拿去用了,至于有没有效果,就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斐迪南是不看好他们,就凭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官僚的执行能力,想要把这一套近亲理论灌输下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果不能统一语言文字,就算你说的天花烂坠,相互之间的隔阂还是不能够消除的。人家会问,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传承差距这么大呢?
  在未来民族主义爆发后,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
  经济危机对保加利亚来说:“即时危机,也是机遇!”
  尽管经济危机暂时打断了保加利亚的经济发展,但是现在全世界的产业都在大贬值,之前许多保加利亚买不起的东西,这会儿都可以低价入手了。
  比如,之前斐迪南盯上了一家经营困难的英格兰造船厂,人家报价就是一百五十万英镑。还是一副爱买就买,不买拉到的表情,现在五十万英镑是高价,并且还在不断的贬值!
  资本主义世界主要国家现在都产能过剩,一个个平时牛逼哄哄的资本家们,这会儿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先是在股市上损失惨重,紧接着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生产的越多,就亏损的越多,产品无法销售出去,银行的贷款又停了,为了回笼资金,大家不得不降价出售!
  你降我也降,他降得还更狠,恶性竞争开始循环,一家家工厂因此而破产,被银行送上了拍卖台!
  早有准备的斐迪南,现在当然是要买买买了!
  ……
  “陛下,这是工业部圈定的采购清单,请过目!”工业大臣说着,还送上了一本薄薄的采购计划
  斐迪南接了过来,扫了一眼,内容虽少,但是这次工业部的胃口却不小,几乎覆盖了整个工业体系。
  包括了冶金、电力、燃料、化工、船舶制造、机器制造、交通运输……再加上保加利亚本来已经具备的工业,19世纪末的工业体系基本上齐备了。
  计划收购工厂148家,涉及资金总额更是高达15亿列弗,约合6000万英镑,几乎要赶上庚子赔款了!
  这还是在经济危机中的价格,斐迪南敢肯定,这要是在经济繁荣期,这个数字就算是增加个四五倍,都不一定能够拿得下来!
  难怪财政大臣的眼神不对,很显然政府拿不出这笔钱来。况且即便是把这些工厂都买了回来,怎么让它们运转起来都是个问题!
  不是人的问题,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失业大军遍地都是,要挖人还是很简单的。
  问题上,这些工厂运转起来后,该怎么让他们都生存下来!产品总得要有市场吧?
  比如这个计划中的两个三万吨船坞、三个两万吨船坞,看上去是很不错,但是斐迪南可以肯定,建立起来后,能够生存下来一半,都是破纪录了!
  又比如这个钢铁计划,理论上完成后,保加利亚就可以达到年产钢铁三百万吨,斐迪南很怀疑,到时候钢铁能卖给谁啊?
  ……
  反正这一连串的收购计划,都十分的激进!斐迪南都有些怀疑,谁是穿越者了?
  难道大家都知道了1904年会爆发日俄战争,好让俄国人当一回志愿者?也不对呀,即便是日俄战争也不可能帮忙消耗掉这么多产能啊!
  俄国人家也是有工业的,人家就算要对外采购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要面临欧洲各国的竞争。
  况且日俄战争可是没几年就结束了,到时候又该卖给谁呢?斐迪南可不认为,保加利亚的发展能够那么快,短短几年时间,自己就能够消耗掉这部分产能!
  即便是满心疑惑,斐迪南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工业部能解释一下这份计划么?”
  工业大臣有些尴尬的说:“陛下机会难得啊!现在这样工业设备,都是白菜价,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就……”
  工业大臣还没有说完,财政大臣肯尼迪就打断了他的话:“可问题是,现在就算是白菜价,我们也买不起啊!”
  这个理由很强大,强大到了任何一个都无法反驳的地步。保加利亚政府刚刚完成了大移民,现在还是债台高筑,根本就不可能拿出这笔巨款来!
  接回来了四百二十六万人,又送走了两百六十七万人,保加利亚政府在短短三年内就完成了六百七十三万人口迁移。就算每个身上花费一千列弗,这也是673亿列弗的巨款,实际上的开销只会更大!
  再加上国内的建设,零零总总下来,保加利亚政府的负债就滚雪球般的壮大了,现在已经到了26亿列弗的巅峰值!
  斐迪南也知道现在保加利亚政府是绝对不能再进行大借款了,这个数字几乎已经是财政收入的四倍了。
  现在是20世纪初,还不是21世纪,四倍的负债率没有把保加利亚政府压垮,就已经算是破纪录了,再增加下去,希腊就是前车之鉴!
  斐迪南问道:“现在政府财政在不影响国内建设的前提下,可以抽调多少资金?”
  财政大臣肯尼迪想了想说:“最多7亿列弗,还包括了后面筹集的应急资金5亿列弗!
  考虑到实际情况,这些工业设备采购回来之后,还必须要投入生产,我们至少要留下三亿资金,进行后期的配套设施建设!”
  肯尼迪的话,将工业大臣的雄心壮志浇了个透凉,“一分钱还难倒英雄汉呢?”
  现在这个缺口,可不是千儿八百万,政府挤挤也就出来了。十几亿列弗的资金缺口,就算是保加利亚政府真的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啊!
  “这可怎么办呢?陛下,我们的大工业计划正在关键时刻,现在不能停下来啊!”
  看着工业大臣的表现,斐迪南就知道这些家伙的理想主义病又犯了,干脆不理他们算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更加高效、合理的发展工业,工业部的官员很多都是工程师兼任的。
  人家一面搞工业建设,一面还有负责统筹规划,政治头脑当然就不能再要求了!
  这种理想化的方案,斐迪南都见过了很多次,只是看在他们将工业建设搞得确实很不错,他也就忍了。
  理想化就理想化吧,总比换上一群官僚,为了面子工程,瞎折腾的好!斐迪南表示只要能够完成自己定下的任务,细节方面就不追究了,谁叫保加利亚缺人才呢?
  斐迪南安慰道:“不要太过担心,办法都是可以想出来的。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先将这份计划进行廋身,压缩一下产能,这样一来资金缺口就没有这么大了!
  另外,像后期配套设施建设,我们还可以再想想办法,考虑到我们的工业即将暴涨,那么再向市场投放一批货币,市场上也是可以消化掉的,资金缺口差不多就堵上了!”
  好吧,斐迪南最终想出来的办法,还是印钞票。反正他刚刚捞了一笔,现在黄金都还金库里面放着。
  在金本位年代,有黄金就能够印钞票,这个可不是乱说的。随着保加利亚的经济快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就像历史上大英帝国,这个时期还有一堆财政赤字,但是英布战争结束后,凭借从南非获得的黄金,很快就从赤字中走了出来,英镑的金融霸主地位还变得更加巩固了!
  况且斐迪南还清楚,利用发行货币解决财政危机,也是后世各国最常用的手段。甚至某些国家在发行货币上的收入,还超过了财政收入的一半。
  众人都没有反对,这个不是他们的专业,只要财政部觉得可以,那就行!
  肯尼迪当然不会反对了,要知道先前的增发货币,财政部就获利颇丰,只不过因为经济危机,这部分收益又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了!
  至于具体要增发多少货币,需要多少黄金做储备,斐迪南都不过问了,保加利亚原来的储备再加上他的私库,黄金总量都超过六百吨了!
  这个数字已经是俄国人的大半家底了,而现在市面上发行的列弗总量,估计还没有卢布总量的十分之一!
  最终,斐迪南还是砍掉了大工业计划中的不少产能,但是项目都保留了下来,毕竟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意义重大。
  比如钢铁计划,就从原来的年产钢铁三百万吨,下降了一百万吨;又比如大型船坞,也是直接腰斩,只保留了两个两万吨的船坞,和三个一万吨的船坞。
  这些都是斐迪南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来的决定。
  未来十年内保加利亚的铁路计划,都不不会停止,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
  十年后保加利亚国内的市场也成长了起来,钢铁产能自然可以轻松的消化掉了。
  船舶也是如此,这些产能,市场上还是可以消化掉的,未来需要了再增加就是了,现在主要目的是为了积累造船的技术,为造军舰做准备。
  至于三五万吨的巨型船坞,斐迪南表示华而不实。列强要潘科技树,自然可以搞了,保加利亚就算了,现在老老实实的跟在他们后面学习好了!

'253。第十五章、买买买,挖挖挖'
  斐迪南结合了保加利亚的实际情况,经过了理性分析,进行了一番删减,对工业部捣鼓的大工业计划,顺利的完成了廋身。
  原本需要6000万英镑的采购资金,成功的被打了个对折。即便是如此,现在保加利亚政府的财政仍然无法完成!
  工业设备不光是采购回来,就可以了,还必须要建设厂房,招揽人手,这些开销都不是一笔小数字!
  按照斐迪南的估计,如果是普通的工程师,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那是一抓一大把。
  但如果是高级工程师,即便是在经济危机中,人家还过得下去。英法的底子厚,还有殖民地撑着,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不在少数,这些大企业现在也不介意接收几个高技术人才!
  要挖人,还不得不去几个小国,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虽然总体工业比不上列强,但是部分高技术人才还是有的!
  它们国内的企业数量要少的多,而且实力没有那么雄厚,在经济危机中,大都自顾不暇了,自然也没有实力去花大代价挽留人才!
  这么一来,语言又是一个难题,几乎每个工程师后面都要配翻译,估计这些翻译都要外聘,保加利亚可没有这么多外语人才,想想斐迪南就觉得可怕!
  他还不得不庆幸,还好俄语可以保加利亚语通用,不然连这么多翻译估计都凑不齐!
  想要快速超车,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不得已之下,普通的工程师斐迪南只能优先挖俄国人的墙角,至少不用为语言问题发愁!
  至于高级工程师、设计师们,斐迪南表示不挑剔,哪个国家的都可以。不就是配翻译么,都是小问题,只要能挖来一切好说!
  这次挖人斐迪南的气魄大了很多,只要是科研人员,无论是物理化工,还是生物冶金,都是来者不拒!
  没有实验室?没关系,需要什么,我们马上给你置办!没有经费?保加利亚政府给你划拨啊!待遇?好商量,豪宅、美女、名车、钞票都不是问题!
  前提是你的能力够强!
  很明显斐迪南的目的是招揽落魄的科学家,或者是还没有成名,又渴望出人头地的年轻科研人员!
  像已经功成名就的,这些东西人家都不缺,保加利亚也拿不出令他们动心的筹码!
  就像20世纪初最杰出的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够牛逼吧,可惜斐迪南刚穿越人家就功成名就了,十年前就是是享誉全世界的科学家了。不说招揽了,就是绑票都不行啊?
  还好尼古拉…特斯拉虽然够牛逼,他的科研成果,保加利亚还是可以直接利用的。
  至于专列费?这个年代的跨国专利费,给多少都要看使用者的心情,大不了打官司好了!
  斐迪南表示,在保加利亚很任何人打官司,他都不怂!
  不要怪他贪婪,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跨国专利费几乎都是收不到几个钱的。
  就连斐迪南折腾出的“百货超市”都注册了专利,都十几年过去了,他收到的专利费还不到十万英镑,这还是建立在人家给面子的情况下!
  在欧洲地区,大家都或多或少都给了一点,意思了一下,至于美洲大陆斐迪南表示,自己都不知道专利费长啥样?
  除了这位大拿外,斐迪南又将目光瞄准了另外一位科学界的大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00年8月,21岁的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年轻人嘛,斐迪南认为还是比较好忽悠的,一个刚刚从学校的毕业生,开高价还是很有可能挖来的,实在不行就绑票了,反正初出茅庐不会引起多大的注意力!
  唯一的麻烦就是,他好像是极端反战集团中的一员。在一战前,他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但是他还是加入了反战集团,还在著名的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上签了字,算是给一战中的德国扯了一下后腿!
  不过在斐迪南看来,这都是小问题,只要到了保加利亚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保加利亚就算有类似的宣言,也不可能发布出去,新闻署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三年起步,最高死刑!”这就是保加利亚新闻法,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的!
  自从新闻署成立以来,因为虚假广告,关停的报社都是三位数,锒铛入狱的编辑、资本家们也不下于四位数,现在还有人在修路大军中奋斗着。
  至于政治新闻,就更不用说了,那玩意儿就更加要慎重了,敢和政府对着干的,早就不存在了!
  当然有些新闻也是允许的,比如谋高官贪污受贿,社会名人私德有亏,都可以随便曝光,这也算是保加利亚打击腐败的传统了。
  斐迪南坚信,一个巴掌拍不响,就算有一两个思想跳跃的,在全社会一致的大背景下,也最多就埋怨几句,闹不出来大乱子。
  除了这位外,斐迪南还盯上了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居里夫妇,这会儿他们正落魄着。
  为了研究镭,他们现在是既没有实验设备,又没有经费采购研究材料,正在发愁!
  而且他们还借住在理化学校一个连搁死尸都不合用的破漏棚屋里,在进行着艰辛的工作。
  据说这个棚屋,夏天燥热得象一间烤炉,冬天却冻得可以结冰,不通风的环境还迫使他们把许多炼制操作放在院子里露天下进行。
  在斐迪南看来,这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两个科研疯子来说,为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搬一次家而已,算得了什么呢?
  只要有了这三位的加入,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上,保加利亚肯定会走在世界的最前沿,这对于未来的原子弹研究,有着十分巨大的帮助!
  所以,保加利亚大学的聘书就通过外交部发了出去,当然外交部人员要少不了要做思想工作,这也是二十世纪初招揽人才最常规的方法。
  对这些搞科研的,基本上都是大学的名义邀请任教,不然要是以国家的名义去邀请,不少清高的科学家们,还真有可能不屑一顾!
  当然除了这几个大人物外,还有一些在当时有一定知名度的科学家们,也收到了保加利亚大学的邀请涵。
  本着广撒网,多捕鱼的原则,在1900年到190年间的前前后后,保加利亚大学共发出去了一千多份任教邀请函!
  搞得当时很多科学家,见面就开玩笑就问,今天你收到了保加利亚大学的邀请函了嘛?
  也成为了他们被世界认同的一个标杆,基本上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都收到了邀请函!
  即便是明知道,很多人不可能过来,但是在发任教聘书的时候,斐迪南仍然是豪不吝啬。有他这位国王校长亲自签发的邀请聘书,可是给足这些人的面子。
  这一点上,被邀请者都是很满意的。不管来不来,大家都是很有礼貌的回了信,将娉书收藏了起来,这也是拿来和人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