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天改明(叫天)-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掌柜没想自己这么一念,还有这么一个效果,高兴地吩咐小二赶紧伺候,然后他本人则又开始给他们读下一篇报道。
这接下来的两篇报道差不多,都说是有两人如何努力,为朝廷贡献了新得军械造法和发明了高倍镜片,为朝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被封为枪炮伯和微伯。
当然,具体的内容都是一笔带过,只是说明了有这么一个事情,重点突出了他们是如何努力,朝廷是如何奖赏这两方面。
这又引得大厅内的众多食客发出一阵阵的惊叹、羡慕之色。他们讨论、猜测那是什么东西,又对朝廷的奖赏进行评头论足。
还有识字的食客觉得光听不过瘾,就向掌柜要了报纸过去自己看。掌柜也乐得自己能歇会,连忙送上报纸。
然后就看到那些识字的食客一边看报纸一边发出惊叹之色,让那些不识字的食客为之着急,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儿,就纷纷要求看报纸的那些人读出来。
讨论可以,读报纸那可是个累活,最终又轮到掌柜身上了。
食客乃是他的衣食父母,因此掌柜没办法只好再读,一直到把报纸上所有的事儿都读完了才罢休。
修路的进度,海外的奇闻异事都让这些食客很是关注。最后连那征集稿件的事儿都被他们引为其谈,这不等于是出书么?
这一顿饭是掌柜见过吃得最长的,他也是伺候得最累的。等食客都散去后,他才喘了口气,心中还暗自埋怨这报纸,搞出来这么多事情。
可接着他就马上改变了这个想法,那些食客又引了新的食客过来,都是来这吃饭听八卦,这客流一下比没有读报纸之前多了很多。
掌柜也慢慢地发现了门道,特意雇了个说书先生来读这报纸上的内容,为此还特意提了酒水的价格,可生意却还是很火爆,让他乐开了花。
于是,他开始埋怨这报纸怎么出那么慢,七天才有一份。
后来报纸收费,他也是两话不说,就掏了钱。
虽然最终购买报纸的店家越来越多,让他的不少客人回流了,但因为酒水价格有提升,终归还是比没有报纸的时候赚。
报纸就这么慢慢地渗入了京师百姓的生活中,然后又慢慢地扩散开去。
第五百二十六章新军演练
这日一早,太阳才从东方露出半个头,新军营地的演习场就已站满了人。
和上次观看新军近战演习一样,聚集了众多相关的大佬,准备观看新军的再次演习。
随着钟进卫一声令下,新军营地方向出现了动静,在观察台上的这些人纷纷借助手中的望远镜望向新军营地。
自从发明了宋氏镜片后,望远镜的质量上了一个档次,数量也随之增加。今后大明军中的望远镜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配置到游击一职。如果时间再长一点的话,再往下配置也是能做到的。
新军营地的情况清晰地出现在这些人的眼睛中,只见新军士卒都按队为单位从营房里出来,正在进行紧急结合。
不一会的功夫,新军士卒就全副武装地准备完毕,开始往演戏场跑步前进。这是因为新军还未配置代步战马的缘故,也因此,炮兵部队是推着炮架行进的。
观察台上不管是否是领军出身的将领,看了都不由感到吃惊。虽然说这只是演习,并不是实战,那些士卒们可能事先也已知道,都做了准备。可这么有条不紊的整队、出发还是少见的,而且速度还很快。
不过钟进卫却一点都不奇怪,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首先这些新军士卒和以往军队的训练就是不一样,达到了每日都操练好多个时辰的强度;其次新军训练科目中就有紧急集合,早已练过多次。因此要是这次集合开拔显得忙里慌乱地,也就太失败了。
新军士卒显然驾轻就熟,虽是步行,却也走得很快,而且队形丝毫不乱,很快各就各位。
第二个命令随之传了下去,炮兵教官贡得萨收到旗语之后,便命令炮兵部队开始准备。
观察台上的人都把望远镜盯向那些操练火炮的新军士卒,发现他们是每三人为一组,一人负责火炮的瞄准,一人负责搬运佛郎机子铳,还有一人在待命,显然是准备在炮击之后开始装填打完的子铳。
射击命令下达之后,只见炮兵阵地上先是发出一声炮响。众人的望远镜马上转向预定炮击目标,只见着弹点就落在目标不远的地方,然后在地上犁出一道长长的弹痕。
有经验的将领知道这是在试炮,校对火炮的射击参数。果然,没过一会,炮兵阵地上万炮齐鸣。只听“轰轰轰”地声音,佛郎机炮所发射出去的实心弹大部分都落在目标区域,把目标区域的炮靶子犁得惨不忍睹。
这让观察台上的将领倒吸一口凉气,要是自己率队进攻的话,损失必然惨重。这改进后的佛郎机太厉害了,不但射速快,而且还射得远。这新军的火炮又多,炮弹的密集度就大,这么打下去,真是太让人震撼了!
在事先准备好的子铳打完后,佛郎机的射速终于慢了下来。可因为火炮多且集中使用,预定目标上落下的实弹还是有不少。
要是一般军队遇到这种炮击,肯定是要溃散。就算是强军,顶住了这些火炮的攻击,能冲过来的也寥寥无几了。
更让这些将领没想到的是,火炮竟然开始延伸,射向更远的地方,在做炮火驱赶。趁着敌军混乱,往回逃跑之际,派出骑军攻击,怕是战斗要结束了。
过了一会后,火炮终于不再射击。这让那些代入敌军的将领松了口气,噩梦总算结束了。
此时的他们,对火炮这种东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战场上的火炮都能像新军的佛郎机一样做到轻便,射程又远,射速又快。只要火炮数量够多,那还怕什么鸟建虏,鸟骑兵!所有的敌人,在密集的炮火之下,都是渣!
钟进卫对这次炮击结果也很满意,贡得萨做的不错,训练出来的炮兵基本都达到了熟练操作佛郎机,并能准确命中目标。看来前段时间的炮击理论没落下,这几天的实弹训练也不错。
这时,从远处开始传来马蹄声,观察台上的大佬连忙又把望远镜移了过去。
他们发现是死营的骑兵正在慢慢加速,往新军阵地冲过来。
不少人就把望远镜又转向新军阵地的那些燧发枪手,只见他们以队为单位,站成了好多排,正端枪瞄准着前方。
随着蹄声的临近,忽然一阵硝烟散出,随后听到了枪响。
这让观察台上的人大吃一惊,怎么还真开枪了,打死了人怎么办?
他们连忙又把望远镜移向死营将士,却发现死营将士丝毫没事,仍在继续冲锋。
一边的曹文诏这时开口解释道:“枪里没装铅弹。”
要是真装了铅弹,来实战训练的,曹文诏又怎么会如此淡定地站这里,看着手下死在自己人手中。
听到解释的将领暗自一笑,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到新军士卒身上。他们想看看面对如此高速的骑军冲锋,这些新军士卒是如何表现的。
只见新军士卒仿佛没有看到骑军正在向他们冲锋,自管自己按令射击,装弹,再射击。
这让那些有带火铳兵的将领看了着实羡慕了一把,他们带的火铳兵根本做不到新军士卒的从容。
演习一直到死营将士控马穿过新军阵地中各队空隙之后,才算结束了。
钟进卫转头看向自己身后侧的一众人等,问他们道:“各位觉得怎么样,再提提意见,看有什么地方要改进的?”
他不是显摆,也不是炫耀,确实是想让这些人看了后都提提意见。
但他失望了,回答他的是一片赞美之声。这些将领和相关文职要么出于拍马屁的动机,要么是真心没见过如此强悍火力的火器部队,因此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夸奖。
他们把新军简直夸到了天上去,世间无敌的存在,让钟进卫都脸红不已。
他只好对这些人说道:“其实新军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实践或者改进的地方。”
中兴侯说话,其他人就收声听讲了。
“新军燧发枪士卒在练了几天面对骑军的冲锋后,射速还是会被影响到,这还是要加强训练。另外军队没有经过长距离拉练,没有模拟临时遇敌,没有在大风天气作战,至于雨天还是算了,火器影响太大。。。”
观察台上的这些将领,听着中兴侯说这些他们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心中暗道:大明最强军队要诞生了啊!
他们也不想想,钟进卫在这支新军中砸了多少钱下去,岂会没有效果!
第五百二十七章骡子和马
“钟师傅,朕听闻新军乃大明第一强军了?”
当天下午,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内见到钟进卫时,第一时间笑着问道。
钟进卫听了一愣,谁的嘴这么快,就已向崇祯皇帝汇报了。
他心中对于大明第一强军这个称号是有野心的,甚至之前都喊出过天下第一强军的口号。可这么当面被崇祯皇帝提出来,却有点不好意思。
钟进卫稍微有点点脸红,向崇祯皇帝摇头道:“陛下,这大明第一强军恐怕还说得太早。现在的新军光说不练,没有百战百胜的战绩,没有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威势,要说第一强军,怕是有人会不服。”
早已和兵部尚书一起在殿内的首辅温体仁一听钟进卫的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对钟进卫说道:“这还不容易,去和建虏打一仗就能知道了。”
梁廷栋听刚才崇祯皇帝对钟进卫的夸奖微微有点嫉妒,凭什么他花这么多钱训练的军队,没立过一点功劳就说大明第一强军。因此听到温体仁这么一说,他就马上跟上道:“首辅说得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
钟进卫没有感觉出梁廷栋话中的一丝酸意,他冲温体仁点点头,然后转身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也是这么想的,等着再练阵子就拉到战场去试试。”
崇祯皇帝倒有点担心,他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如果一开始就去打建虏,新军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点?”
可要是不打建虏,好像大明北方暂时没有敌人可以打,这让崇祯皇帝有点犹豫。
确实,他也非常想让新军去把建虏灭了,可建虏的凶名也不是吹出来的。如果让如此之少的新军去对上那建虏,要是一去不回了怎么办?
温体仁也想到这点了,他当即说道:“中兴侯,刚才老夫只是开个玩笑,等新军扩大规模后再说打建虏的事好了。”
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有点担心新军人数太少,怕新军吃亏,心里颇有点感动。
他其实担心的不是数量问题,因为建虏也不可能一次就出动几千几万人的,只要时机把握恰当,不让建虏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办不到。
钟进卫担心的是天气,雾天还好说,要是雨天的话,新军最大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让新军士卒去和建虏肉搏,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事情。
他正想解释一下,崇祯皇帝先说话了:“此事再议吧,新军配备完火器也才没多少天,还是先再练练吧。”
皇帝定了基调,其他人也不会再坚持。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他对钟进卫说道:“孙师傅向朕报捷,说锦州出动军队,斩获了不少建虏。目前建虏都龟缩在各城之中,不敢应战。因此,他向朕请求现在正是建大凌河城的好时机。。。”
钟进卫听得非常诧异,忍不住打断崇祯皇帝的话问道:“陛下,您说关宁军主动出击,建虏躲城里防守?”
看钟进卫那惊奇的表情,崇祯皇帝呵呵地笑了一下,然后对他说道:“朕开始也颇为惊讶,但经梁卿的解释,朕就明白了。”
钟进卫听了就更奇怪了,按崇祯皇帝说得这话推断,就是说这是事实?可关宁明军和建虏突然互换攻防,这怎么可能呢?
他转头看向站他左后侧的梁廷栋,满脸都是疑问。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当即笑着对梁廷栋道:“梁卿就向钟师傅解释一下吧。”
“是,陛下。”梁廷栋先答应一声,然后侧转向钟进卫。同时心中暗想道,风水轮流转,以前就你在皇上面前侃侃而谈,现在终于轮到我了吧。
想归想,他表面却不动声色地说道:“中兴侯,你有所不知,我大明遭灾,建虏也不能例外。他们缺粮,刚好又被登莱巡抚给烧了一批救命的粮食,得不到粮食补充,就只好待城里防守了。”
钟进卫一听,好像说得有道理。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是没有粮食,建虏就是再凶狠,也抵不过饿肚皮的威力。
梁廷栋见钟进卫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看来也是同意自己的分析。他就再进一步补充道:“因为缺粮得厉害,奴酋还命在朝鲜的建虏先行把搜刮到的粮食运往辽东。不过中兴侯放心好了,登莱巡抚会再去劫了那些粮食,万万不会让建虏把粮食运回辽东的。”
钟进卫听了当即笑了起来,这对大明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他笑了一会,觉得这好像有点天下掉馅饼的感觉,就带着疑惑再问道:“这消息确实么?”
“登莱巡抚在前些天的时候,向朝廷上了份奏章,说是截获了奴酋派往朝鲜的信使才知道了这个消息。从种种迹象显示,建虏肯定缺粮。”
梁廷栋说了那么多,见中兴侯还是有疑问,不由得心中微微有点恼怒。你中兴侯说什么都是没错的,我分析得这么透彻还怀疑这、怀疑那的,是不是嫉妒我的才能?因此,他在最后的回答中,带了一丝的不耐烦。
钟进卫却还是一根筋,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肚里埋怨他了,还在问道:“种种迹象,还有什么迹象?”
梁廷栋很想不回答,但边上有皇上和首辅在,对方又是掌有实权的侯爵,不得不再次解释道:“要不是缺粮,为什么不等朝鲜建虏搜刮完了运回辽东而一定要派信使去催?要不是缺粮,锦州方向的建虏为什么会龟缩在城里?要不是缺粮,建虏会任凭我大明的军队在野外纵横?”
他一连三个反问,一声高过一声,气势十足,颇有想直接问倒钟进卫的架势。
崇祯皇帝在上面见了,也说话道:“钟师傅,建虏缺粮应该是确定了。朕就是想问问你,以你的经验,孙师傅那大凌河城能建成么?”
钟进卫听到说话,就转身面对崇祯皇帝。等他说完之后,钟进卫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他是问自己在原本的历史上有没有建成大凌河城?毕竟建城不是小事,要动员很多民工。万一建了一半,建虏来袭的话,损失就会很惨重。
虽然现在历史已经不一样了,但多少都有一个参考,或者是说给他们心里一份安慰,一个下决策的依据。
第五百二十八章稳妥第一
想到这里,钟进卫向崇祯皇帝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因为有兵部尚书梁廷栋在,所以并不是很方便说。但钟进卫这么一点头,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知道他的意思是说历史上有建大凌河城。
原本他们商议的结果就已同意了孙承宗的请求,现在钟进卫再这么一点头,自然就更好了。
“陛下,可以事先派出工匠,到锦州去建水泥厂,用水泥去建城,速度会更快。”钟进卫建议道。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然后说道:“孙师傅早已向朕要水泥了,水泥厂估计都可以投入使用了。”
钟进卫一听,原来是自己多虑了,看来这个水泥还挺吃香,惦记的人挺多的。
崇祯皇帝见事有定论,就拿起朱笔批了摆在御案上的奏章,建大凌河城的事就这么定了。
这时,东厂提督王承恩匆匆进来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一共找到五名去过北美的百姓,皆是海上讨生活之人。”
王承恩这话一落,殿内几个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崇祯皇帝眉头稍微一皱,怎么都是海贼?不过稍微一想,也就释然了,普通之人怕也不敢去了北美又回来。于是,他就问王承恩道:“人呢?”
“在东厂关着,让他们先见识下,回头奴婢就亲去和他们说话。”王承恩仍然躬着身回答。
这点他就做得很好,虽是贵为东厂提督,却始终记得自己是皇上的奴婢,没有一丝自得。
崇祯皇帝点点头,王承恩是个懂分寸的人,这几个海贼让他调教一下也好。
他接着转向温体仁问道:“温卿,你看接下来如何安排为好?”
温体仁知道崇祯皇帝问得是什么,他当即回答道:“陛下,现在已是七月初,按照之前那个李维所说,已不是合适前往北美的月份了。臣以为,不如先行派人去核查几处近一点的补给点。等明年的合适月份,再把藩王宗室派出的第一批探路人送去北美。”
崇祯皇帝不置可否,转向钟进卫问道:“钟师傅,你以为呢?”
钟进卫在脑中回想了下北美航线的信息以及大明的情况,然后点点头回答道:“陛下,臣以为温大人的提议稳妥。要是强行派出藩王宗室的第一批探路人,万一有个意外,会影响到封建北美的计划。”
温体仁在一边也随即补充道:“从各地调来的海船都已到达天津卫,臣建议让工部安排人在那些去过北美人的指领下,携带充足地物资,前往合适补给点核实。”
钟进卫一听,赞同道:“不错,这些前往核实补给点的人也很重要,多备点物资,就多一份安全。”
在这事上面,兵部尚书没什么发言权,因此只在一边看着他们发言,并不说话。
“可以,那就按温卿说得办吧。”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这藩王宗室封建北美之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稳妥点不会错。
想到稳妥,崇祯皇帝又转头对站他身边的王承恩道:“让你的人盯着点,不要出了差错。他们如果只是做些准备的事,就不必理会。”
“陛下放心,奴婢再三交代过,一定不会出错。”王承恩连忙回答道。
他明白崇祯皇帝指得是监视藩王宗室一事,这种事情要是有一丝马虎,所引发的后果有可能会很严重。因此就是崇祯皇帝不说,他也是非常小心的。
该议的事都有了结果,崇祯皇帝就准备批奏章了,温体仁和梁廷栋也准备回各自衙门办公。
可这时,钟进卫忽然出声问梁廷栋道:“梁大人,你刚才说登莱巡抚准备再次劫粮?”
他一直惦记着这事,总感觉建虏缺粮如此厉害,是天上掉馅饼了。就算是自己穿越了,可这气候总影响不了的吧。
梁廷栋一听,不得不把刚转过去的身子重新转了回来,面对着钟进卫道:“是啊,有问题么?”
这些事情不关王承恩的事,他听了个头后就没再停留,直接回东厂去调教海盗去了。
温体仁倒是留了下来,看着钟进卫,不知道他怎么忽然又提起这事了。
崇祯皇帝也放下御笔,看着底下那两个说话的臣子。
钟进卫皱着眉头,心中总觉得哪里不妥,他一边找着漏洞一边说道:“建虏既然已经被劫过一次粮了,不会不加防备了吧?”
梁廷栋听得很无语,这中兴侯是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出来。他当即有点不耐烦地回道:“登莱巡抚早就想到这点了,因此他集结了登莱的所有兵力,亲自带队去劫粮。还要求关宁这边配合,牵制建虏。”
他见钟进卫还想说话,就直接再说道:“登莱巡抚此举,可谓是牛刀杀鸡,运粮队会有多少人,他带那么多军队过去,必然马到功成。”
“不可小觑建虏啊!”钟进卫得了个机会,终于说出了一句话。
梁廷栋一听,心中暗自冷笑一声,这是理由么?
他当即带点质问地语气问道:“登莱巡抚卢象升不是中兴侯举荐的么?他做事如何,你应该最清楚了。你要是不放心他的,为何又举荐他担任登莱巡抚一职?”
梁廷栋为什么会在这事上一直坚持,并反感对此有疑问的钟进卫,原因有两点。
一是钟进卫的表现太耀眼了,总会让一些心胸不那么大的人嫉妒。
二是卢象升当初的奏章送到京师后,崇祯皇帝诏他这个兵部尚书咨询意见。他基于卢象升之前的表现,再加上卢象升在奏章中说明此次劫粮行动成功会给大明带来的好处,让梁廷栋很是兴奋,当即就极力赞同了卢象升的计划,并在关宁配合一事上也极力撮合。
他想着要是打赢了如此重要的一仗,功劳最大的将会是他这个运筹帷幄的兵部尚书,入阁也就指日可待了。
钟进卫听了梁廷栋的解释,想起卢象升的为人,好像他说得没错。如果自己连卢象升都不放心的话,还能放心谁?
崇祯皇帝在上面看看钟进卫,不由微微摇头,这个钟师傅,今天不知道怎么了。
“钟师傅,你可还有问题么?”崇祯皇帝问道。
当天夜里,阿奇正睡得香,就被钟进卫给惊醒了。只看到钟进卫坐了起来,大声地说道:“我终于知道哪里不对了,我就说事情没那么简单!”
阿奇听得一头雾水,看着钟进卫无语。
第五百二十九章大军开拔
在夜幕笼罩下的皮岛,差不多都是黑漆漆地一片。就靠着一轮弯月的昏暗光亮,才能模糊看清一些建筑的轮廓。
只有几处建筑内还映有灯光,特别是原总兵衙门口的两个灯笼,更是醒目。
忽然一阵蹄声响起,很快便到了那处亮光所在。守门的两个士卒迎上去一看,认得来人,正想说话时,那为首的人先开口了:“中丞在吗?本帅有急事求见。”
一个士卒开口回答道:“刚巡营回来,中丞有令,大帅事急可直接入内,无须通报。”
陈继盛一听,也顾不得在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