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借天改明(叫天)-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应该力争保住昌黎,不让奴酋得逞,然后广为宣传昌黎的胜利,这比一般的胜利更值得宣传,歌颂。等大明的所有将领、兵卒,都认识到建虏其实和自己一样普通的时候,就敢于出击,敢于和建虏打仗,那么建虏的好rì子就到头了。”钟进卫说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中军帐内一时鸦雀无声,都在思索着钟进卫的这番话。
钟进卫言尽于此,不再劝解孙承宗和祖大寿,对刚才站出来的两将道:“你们叫什么名字,手下有多少人?”
第一百九十八章对虏策略的转变
“末将关宁副将何可纲,有三千骑军可供监军调遣。”何可纲大声回道。
“末将关宁游击曹文诏,有两千骑军可出战昌黎。”后面这人也大声回道。
钟进卫一听,两人都是名人,特别是曹文诏,更是如雷贯耳,是一员猛将。两人手中加起来有五千骑军,应该是可以去救昌黎了。
当下,钟进卫直接对孙承宗一拱手道:“救昌黎刻不容缓,告辞。”说完后,他对两将道:“集合部队,我在大营门口等你们。”
“末将听令。”两人都没去理顶头上司祖大寿的脸sè,转身出帐而去。
“监军,我呢?”胡浩一看钟进卫没有给他命令,连忙问道。
钟进卫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脸sè憔悴,就关切地说道:“你已经劳累多rì,这次就不要去了,好生休息,来rì我会来找你的。”说到这里,他看了眼祖大寿,提高了声音道:“要有什么事,你尽管跟我说,我会为你做主的。”然后不再多话,转身出帐,顾百川和王鹏带着其余东厂番役随后跟上。
“中兴伯,等等。”孙承宗连忙喊住他道。
钟进卫停住了身子,但并没有转身,他心里有对孙承宗的微微失望。
孙承宗看着钟进卫的背影,心里稍微有点苦涩,对他说道:“多派夜不收,小心建虏埋伏,不要硬拼,游走昌黎战场,让建虏不得全力攻城,耗掉建虏的粮草自然就会退了。”
钟进卫一听,知道孙承宗是支持自己了,心里释然,转身过去,抱拳对着孙承宗一拱手道:“多谢孙大人,我不会硬拼的,后会有期。”说完之后,不再停留,直接出帐而去。
孙承宗的中军帐中只留下了他自己和祖大寿以及胡浩,祖大寿看着胡浩来气,刚才钟进卫最后说的话明显是针对他可能会有的打击报复,觉得很没面子,对胡浩喝骂道:“站着干嘛,还不快滚。”
孙承宗看着胡浩退出中军帐,对祖大寿说道:“复宇,中兴伯说的那番话还是有道理的,现在他就带着五千骑军去救昌黎,有点冒险。我们得配合他,减轻他的压力才行。”
那五千骑军可是出自关宁军,要被灭了,祖大寿也是很心疼的。现在听孙承宗说要救,他也不反对,回道:“请本兵示下。”
孙承宗一捋长须,略想了下道:“我们要拖住建虏主力才行。”说完之后,他对亲卫道:“击鼓聚将。”
钟进卫带着顾百川等东厂番役来到营门口,等待何可纲和曹文诏的部队时,听到了军中传来聚将鼓声,知道孙承宗也要有所行动了,心中便有了底。
说真的,兵凶战危,用五千骑军前去救昌黎的几万鞑子,还是有心里压力的。现在孙承宗这边的勤王军也要有所行动,自己就不是孤军奋战,压力就会减轻不少。
没过多久,曹文诏和何可纲就率军而出,列队大营门口。五千骑军,装备齐全,于寒风中屹立不动,让钟进卫都要赞一声:“关宁铁骑,真的是jīng锐。”
何可纲和曹文诏分别带着自己的心腹手下,骑马来到钟进卫面前,抱拳道:“请监军下令。”
钟进卫担心胡浩说的几万蒙古鞑子前往昌黎而去,怕昌黎百姓撑不过这波鞑子的攻击,就说道:“兵贵神速,立刻出发吧,军中之事,不用请示于我,何将军指挥即可。”
他有自知之明,现在还没这个能力指挥骑军。
何可纲的职位本身就比曹文诏高,因此,他指挥这支关宁军是顺理成章。五千骑军,蹄声隆隆,开拔而去。
在勤王军大营中,孙承宗知道现在让这些将爷去和建虏拼命是不现实的,因此他让他们分成几个部分,向建虏攻占的几座城市进行佯动,吸引建虏的兵力。
因为卢象升所属部队其实是民壮,又是步卒,所以让他们留守大营。他回去跟阎应元一说,阎应元不禁为自己这个妹夫当心。不过他也没办法,身在军营之中,总得受军令约束。要是钟进卫还没有出发,说不定还能要求随军护卫。
孙承宗分配完任务之后,快马赶往紫禁城。虽然他全权处理勤王军事务,但涉及到了中兴伯,还是要去向崇祯皇帝禀告一下这个突发情况。
由大理寺,刑部,督察院审案,东厂旁听的的案卷已经陆续摆到崇祯皇帝的案头了。之前在锦衣卫的供状基本都没有能翻供成的,反而还招出了另外一些曾经的同伙。再加上锦衣卫那边顺藤摸瓜,被抓捕的人是越来越多。
和前几rì不同的是,开始出现新的搂财类型,就是合谋偷税漏税,让崇祯皇帝一下察觉到之前说各地灾害而拖欠的税款,怕是也藏着猫腻。
崇祯皇帝正在这种越抓越心惊的情况下,接见了孙承宗。
听完孙承宗的奏报,崇祯皇帝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昌黎县城在如此巨大的劣势情况下能守住昌黎,更没想到钟师傅会带兵前去救昌黎。
转念之间,崇祯皇帝心中对孙承宗也有点不满。你一个沙场老将不去救昌黎,反而让从未上过战场的钟师傅去救昌黎,要是有了意外怎么办,上天派了一个后世的人过来帮助朕,这要是损失了,谁能赔得起?
没想崇祯皇帝还没开口说孙承宗,他就先开口检讨了:“陛下,臣甚为惭愧,中兴伯虽则冲动,但其言不无道理。中兴伯的朝气、激情,正是目前大明军队所缺的东西。”
崇祯皇帝听孙承宗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孙承宗的稳健也是大明军队所需的,因此不再对孙承宗不满,而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朕怕中兴伯有危险。”
“陛下,这个你放心好了。臣已安排大军前去牵制建虏主力,中兴伯所带何可纲、曹文诏两将的沙场经验也丰富,地形熟悉,必不会有危险。”孙承宗向崇祯皇帝保证道,要歼灭一支本土作战的骑军,不是那么容易的。
崇祯皇帝点点头,孙师傅说的也有道理,他对曹文诏这个名字好像也有点熟悉,只是想不起来了在那里听过。
“臣经过中兴伯一说之后,有所领悟,以后该让各路总兵带兵sāo扰建虏,可以利用地形咬一口就跑,一则不让建虏安心肆虐京畿之地,二则给各部队练胆之用,等时机成熟之时,发起总攻,一举击溃建虏。”孙承宗又向崇祯皇帝说出了今天所得。
“好,勤王军之事还得有劳孙师傅。”崇祯皇帝一边拜托孙承宗,一边心里在想着,是不是以后加大钟师傅练军的规模。
就在这时候,急报传入,原来是派往四川的天使在路上遇到秦良玉所领大军,快马赶回报信。
崇祯皇帝和孙承宗一听,互相看看,都是大为兴奋。崇祯皇帝想到,钟师傅推荐的人果然靠谱,朕之前还担心没有出发呢,没想已经在路上了,他忙问道:“秦总兵到了何处?”
第一百九十九章推波助澜
“回陛下,在开封府境内遇到的秦总兵,兵马出川总计有九千零五员,连rì急行军,导致沿途溺水病故,此时还有八千九百二十人。”
“好,好,马上传朕旨意,命令沿路官员提供大军过境之一切所需,如有怠慢阻拦者,撤职查办。”崇祯皇帝连忙下令。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预期中的野战主力部队,而且比预料中来的更快,意料外的惊喜啊!崇祯皇帝这几天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充满了正能量。
“陛下,大军从开封府到京师,约莫还得要一个月的时间。臣马上回去调整部署,这段期间加强对建虏的sāo扰,让建虏不得安宁。待秦总兵一到京师,稍作休息后,就切断建虏主力的退路,力争在关内一举荡平建虏,让他们有来无回。”孙承宗把最新的情况在内心一合计,就向崇祯皇帝禀告道。
“好,孙师傅快去吧。”崇祯皇帝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孙承宗于是告退,在快出殿门的时候,身后又传来崇祯皇帝的声音:“孙师傅,记得务必保证钟师傅的安全。”
孙承宗听了心里微微一愣,然后转回身子,大声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放心,中兴伯必定无事。”
锦衣卫衙门,指挥使骆养xìng被文官轻视、羞辱的气已出得差不多了,而且这些天的行动,稳压了东厂一头。本想就此收手,但发现形势已经有点脱离自己的控制,并且有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他知道,如果只是抓抓这些高级文官,或者还没什么,但现在已经有几人的供状中出现了军中将领的名字。现在军队正在和建虏打仗,自己要搞得勤王军也不稳定,闹起兵变的话,最后承担罪责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他努力把控着供状内容,并授意负责刑讯的锦衣卫,控制供述出来的内容尽量不要牵扯到军方。
骆养xìng暂时还能控制锦衣卫这边的情况,但大理寺那边就不归他管了。锦衣卫这边送过去的疑犯已是越来越多,那边在东厂的监督下,也挖出了不少贪官,虽然不能和锦衣卫这边比,但数目也有不少。
他不知道是不是东厂发现了自己想跟他们争一长短的心思,也在暗暗地与自己较劲,看谁更能办事。
骆养xìng越想越觉得这个反贪事宜应该到此为止,但又不敢自己去跟皇上说。他想了下,处理掉手中的急事,就前去内阁求见首辅。
向首辅言明其中的厉害,由他去劝谏皇上,协调各方一起收手,或者才是最好的结束此事的方法。
没想他去内阁碰了个空,大明首辅带着阁臣前去参观第一个刚完工的大型新式水泥窑,只留下周延儒一个阁臣在内阁轮值。
骆养xìng无奈之下就向周延儒透露了这个意思,不管是周延儒去劝谏皇上还是转告首辅,都能达成他的目的。
周延儒听了不置可否,只是告诉他,会转告首辅,由首辅定夺。骆养xìng没法,只能先回去等消息,看首辅是否会出面收拾这个烂摊子。
骆养xìng走了之后,周延儒坐在椅子上暗自琢磨这件事。
按道理来说,骆养xìng这个主意还是不错的,有很大的希望能让这个大明开国以来最大的反腐案之一到此为止。但如果这么结束了,那些已经被抓的官员就得倒霉。
而不巧的是,那些被抓的贪官里面,就有好几个跟周延儒有旧或者有七拐八拐的关系。所以,周延儒不想以这种方式结案。
现在,事情的始作俑者,锦衣卫指挥使都有点怕了。可皇上还没有怕,看首辅前两rì回来说的意思,皇上是想一口气把贪官都抓了。
周延儒顺着这个思路想,忽然眼前一亮,有了,皇上想一口吃个胖子,那就让皇上吃不下,连带着已经落到嘴里的一起吐出来。皇上现在不怕,那就让皇上也怕了,此事就会不了了之,法不责众的道理古今通用。
周延儒想到这里,得意地笑了。有了具体的目标,要实现起来容易的很,往几个地方一走,稍微透露下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他相信,很多人都会欢迎他这个想法。因为在大明官场,没几个人是干净的。谁都怕接下来会牵扯到自己。
再说皇太极这rì也是起了个大早,在永平城原本知府衙门的院子里散着步,考虑着之后的安排。
北风虽然吹着,皇太极却一点都不怕。他喜欢自己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冷风吹着脑子,思路会更清晰,想的事情更全面。
可这次没待他想出个一二,亲卫来报遵化城来人,有军情禀告。
皇太极一听大军后路之一有军情,不敢怠慢,连忙召见。
“奴才范文程,叩见主子。”来人一进知府大堂,看到皇太极坐在上首,连忙一甩两袖子,跪拜行礼。
皇太极看着这个汉人血,大金骨的奴才,一些rì子不见,也是有点高兴,说道:“平身吧,遵化有何军情?”
范文程再磕了一个头,然后才起身道:“主子,山海北路副总兵官惟贤率参将陈维翰及游击张奇化等来袭遵化。”
“哦,遵化应该无事吧,具体详情呢?”皇太极看范文程不慌不忙的样子,就知道遵化无事。
“参将英俄尔岱让奴才们先据城防守,待敌力竭之时,出城逆袭。敌将陈维翰先逃,只有惟贤死战,被奴才杀了后余部溃散,再追二十里杀张奇化。”
范文程说到这里,停了一下,补充了句:“明国两将的头颅就在外面,主子可使人察看之。”
皇太极呵呵地笑了,看范文程这体型,也知道他的武力值不会很低,很好,文武双全。他对范文程道:“不必了,朕信得过。”
“主子,明国开始尝试反击,奴才以为,是否多派一些兵力回防遵化?”范文程一门心思为大金考虑。
皇太极点点头,这次来的明军战力不高,不等于下次来的明军战力也不高,留守遵化的兵力是少了点。于是,他对范文程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朕已有考虑,会再派一些兵力过去。”
“主子,奴才斗胆,还请主子用我大金勇士为好,那些蒙古人的战力不是很靠得住。”范文程又跪了下来向皇太极建议,一幅忠心耿耿的样子。
“起来说话,朕知道你的担心。你可能还不知道,大军的退路已经不只是遵化一线了。前些rì子已经攻占了迁安,占据了大冷口,这地方也适合大军出关。”皇太极向范文程略做了下当前形势的说明。
“主子神机妙算,深谋远虑,奴才远远不及。”范文程马上露出敬佩之极的神情,带着惊喜拍出了马屁。
皇太极很是受用,对范文程道:“你既然已经来了,就不用再回遵化了,留在朕的身边吧。”
这个大汉jiān留在皇太极身边,不知道又会出什么样的坏主意!
再说昌黎城外,五万左右的建虏和蒙古鞑子的联军,营地绵延数里,一早就开始沸腾起来。
代善召集了各部蒙古首领在开军事会议,这是他临时决定召开的会议。
原本在昨rì代善见蒙古仆从军奉命前来攻城,很是高兴,伤亡就让他们去扛,自己只管拿攻下明国城池的功劳即可。
但到临睡之时,他的心思又有了转变。皇太极顾全大局派来了这些蒙古人,以避免大金勇士的伤亡,给了他一些启示。
代善也不是没脑之人,想到了如果不管不顾,就让蒙古人去啃昌黎,要是打不下来,其实损害的还是大金的威名。
因此,也不能坐视不管。他就决定把自己想出的几招攻城方法说给这些蒙古仆从军,让他们去实践下,说不定会有效果,这也就是战前临时会议召开的目的。
第二百章昌黎隐忧
代善看着军帐中闹哄哄的场面,用力拍拍案几。待他们都静下来看自己时,才说道:“你们可见昌黎城头和其他城池有何区别?”
这些蒙古鞑子能当部落首领,也不是傻子,部队正在准备之时,已去看过昌黎城。
因此,代善一问,就有一个首领大声回道:“贝勒爷,其他城池好像没有这昌黎城头的木排。”
代善点点头,然后把木排的作用一一解释给他们听。
这些鞑子是空手而来的,手中的攻城工具只有云梯而已,听代善这么一说,不禁面面相觑。
代善看他们神情,心中暗自得意,然后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道:“你们放心,本贝勒已有法子,只用云梯,就能攻下昌黎小城。”
在蒙古首领的仰视期待中,代善说了他的方法。
其一,云梯两端绑上盾牌,以保护登云梯的兵卒减少两端城垛口对他们的伤害。
其二,云梯不要放的太散,最好云梯能并到一起攻城。
这两个方法其实都是针对昌黎城头放了木排,只能通过城墙垛口攻击攻城敌军,攻击火力大为减弱而想出来的招数。
在代善解释了之后,蒙古各部首领恍然大悟,纷纷向代善表示,要重新回去准备,改造云梯,并选取首批攻城勇士。只待准备完毕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起攻城,一举攻下这个小县城。
代善一边听着他们的打算,一边点头,然后下令散会。
就在帐内众人准备离开之时,有人闯了进来,拦住了他们。
代善看见来人,愣了一下道:“鳌拜,你怎么来此?”
“请问贝勒,这是要去攻城了么?”鳌拜拦住了蒙古各部首领之后,没再管他们,直接问代善道。
“不是攻城难道是去狩猎?”这不是明摆着么,还用问。
“那可是劝降失败了?那个劝降的人何在?”鳌拜连忙追问道。
啊,劝降,代善自从看到蒙古仆从大军来了之后,早把劝降的事忘到脑后根了。鳌拜这么一提,才想起来劝降之事还没有结果。
“你问那劝降之人干嘛?”代善感觉到鳌拜并不是很关心劝降成功与否,而是奔那个劝降之人来的。
“大汗有令,追回劝降之人,务必保护周全,送回永平。”鳌拜在提到大汗的时候,一如既往的庄重、恭敬。
“为何?”代善不明白,那不就是一条汉狗么。
在场的蒙古各部首领并不知道劝降的事情,现在看大金如此重视,纷纷关注起来,别不打了啊,要是劝降了昌黎,城里的财物就没有他们的份了。
“此人jīng通火器,能造红夷大炮。”鳌拜回答道。
代善一听,这才知道那个汉狗的重要xìng,就命蒙古各部首领先去做攻城准备,然后派出亲信岱松阿前往昌黎要人。
自从昨晚来了鞑子大军之后,昌黎城头就开始严阵以待。晚上值守的乡兵多了一倍,以防建虏连夜攻城。
幸好一夜无事,第二rì一早,鞑子大营开始闹腾,昌黎城头以为鞑子要开始攻城,于是进入一级战备,没想过了很久,还是没见到鞑子出营攻城。乡兵们纷纷在心里猜测这新来的鞑子在搞什么鬼。
昌黎县令左应选站在箭楼上,眺望着远处鞑子大营,看刚才鞑子大营的喧闹劲,怕是会有一次前所未有规模的攻城战。
昌黎城已经坚守了六天,城内的物资正在急速地消耗掉。原本就是一座小城,城里的生活物资就有限,战事突起的时候,四周的百姓纷纷入城避难,逃难的时候谁能带多少吃的在身边,这就更是加重了昌黎小城的负担。
也幸亏城里的乡绅通情达理,明白大是大非。现在已是捐出了不少钱粮来维持昌黎城的稳定。
但左应选知道,这样的rì子坚持不了几rì。一般的百姓还可以熬个粥吊着一条命度rì,但保卫昌黎的乡兵,包括支援战事的民夫,就不能只是喝粥度rì的。
建虏的攻城能力比较差,而且据左应选的观察,建虏没有决死拼命的心,否则昌黎怕是坚持不到现在。
现在看城外建虏这几天的动向,左应选感觉到建虏是非要拿下昌黎不可。
左应选的心里暗暗焦急,城外的建虏兵力越来越强,城里的物资越来越少,朝廷的援军何时才会到来?
那rì明军夜不收现身了一下之后,就再无音讯。左应选想过派人前去求取援军,但能突破建虏包围拦截的希望渺茫。
而且左应选不似那些乡兵,他身在官场之中,知道的事情比他们多。
昌黎只是一座小县城,又无朝廷大员或者皇亲国戚等人在内。朝中无人的情况下,会不会出动大军前来救援这座只有普通黎明百姓的小城,这是一个问题。毕竟,城外的鞑子大军就有四、五万之多,足以让一般人畏惧了。
就当没有朝廷援军,和鞑子对着耗,守住一天是一天,左应选心里暗下决心。然后,整理了下仪容,下了箭楼开始巡视城内情况。
城防上自有守备石国柱在看着,他昨rì值夜,建虏没有动静,就在箭楼略微小歇,刚才建虏闹腾,就又去巡查城防了。左应选心里想着,要是有朝一rì能守住昌黎,自己一定要举荐他。
左应选首先视察了城内支援城头的民夫情况,都已各就各位,待在城下不远,只等城头战事一起,就能支援。
然后左应选又去看了设在几个主要街道上的施粥情况。虽然现在熬出来的不是那种稀的能照出人影的粥,但这粥也不是能插筷子不倒。没办法,粮食有限,得省着点用。
左应选走去下一个施粥点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个街角传来一个童音:“nǎinǎi,我饿。”
“乖,nǎinǎi这里还有点粥,你喝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一丝虚弱,随之传来。
“不,这是nǎinǎi喝的,月儿不能喝。”那个童音说得很坚决。
左应选停住了脚步,听着那边街角的动静。
“nǎinǎi,我要那边的粥,还有好多呢。”
“不行,那边的粥还有别人也要喝的,县尊说了,城里粮食不多,每人就只能喝那么多。”老人在给她孙女耐心地解释。
“但我看到一个叔叔要了好多,nǎinǎi。。。”小家伙拖着长音喊着nǎinǎi。
“乖,那个叔叔是要去帮你父亲打城外的鞑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情,乖一点啊,这粥nǎinǎi喝不完了,你帮nǎinǎi喝了好不好?”这位老nǎinǎi和蔼地哄着自己的孙女。
“不,月儿听到nǎinǎi的肚子响了。父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