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天道他让我积德-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毓割够了猪草堆在猪圈,让胜美去喂猪,陈安歌看到老太太在院子里打坐晒太阳,不时做个呼吸吐纳,悠闲极了。
  “老婶儿,我回来了。”
  苏毓转头,“把屋檐下挂着的两个背筐带上,跟我去山上打柴火。”
  陈安歌没异议,大竹筐往背上一甩,差点摔个跟头。他又羞又恼,十八岁的大小伙,竟然连编筐都背不动!
  老太太挥手,“行了,我来吧,你们城里人金贵,以后多干点活力气就大了。”
  两人抄小道去后山,漫山葱郁,看不到前路,陈安歌跟着苏毓走,见她在深山里健步如飞,心里佩服不已。
  老太太听到身后的小伙子有些喘,拐弯带他到松树丛下,“你拿镰刀在这儿耙松毛,我去捡柴火就行了。”
  陈安歌乖乖听话,笨手笨脚把松毛塞进筐里,即便是最容易的活,他细白的手也割了好几道痕,不过手更快了。
  原以为赶急做完能去帮苏老太砍柴,谁知过了一小会儿,老太太就拖着一颗干枯的松树枝回来了,最让陈安歌惊讶的是,她手里还拎着两只肥野兔。
  “见着人别乱说,大山是大队财产,野物不能乱逮,我见你太廋,需要吃点肉补补。”把山脚都吃遍的苏毓毫无羞耻心地忽悠嫩小伙子。
  陈安歌没纠结这个,他没想到老太太真利索,拖这么大棵树,还逮着野兔!村里的人都这么彪悍吗?他不禁怀疑人生,给苏毓贴上厉害的标签。
  适应农村生活后,知青们融入队员生活,不是瘦了就是黑了壮了,只有陈安歌例外。他在苏家吃得好睡得好,不仅胖了,还长高五公分。
  “不错不错,”李卫党拍拍小伙子肩膀,“我婶儿就是会养,猪圈的猪被她喂得膨胀两圈。”
  陈安歌囧,佯装没听到,跟周围粗犷的汉子埋头搬砖,一群黝黑的小伙子中,他白斩鸡色的手臂最显眼,惹得队里的小姑娘频频看过来。
  盖知青院的小伙子们不知情,心中羞涩,热火朝天地造房子,希望能引起注意。
  热夏过去,苏毓见陈安歌有闲了,让他晚上吃完饭教胜美认字。
  “行啊,家里有课本吗?”
  苏毓笑眯眯,“有,有,我在垃圾站捡了好多呢!”
  陈安歌心里苦涩,他下乡之前家境好,父母都是帝都大学教授,家里藏书非常丰富,如今这么乱,不知他家的书去了哪里。
  老太太从粮食柜子下面掏出一摞,摆在陈安歌面前,“垃圾站的老头说这些课本能用,你瞧瞧行不?”
  数理化齐全,就连英语书外文小说都有,陈安歌心情激动,“老婶儿,这些书宝贵着呢,不过这几本藏好,不能让别人知道,会被批的。”
  “是吗?你再看看这些,都要藏起来吗?”苏毓把书都搬出来。
  小人书,故事书,学习课本,就连字帖都有!陈安歌不由对老太太心生敬佩,当翻到几幅字画的时候,他说不出话了。
  “婶儿,这些在哪个垃圾站捡的?”他也想去。
  苏毓疑惑,“怎么了?就在供销社后头那条街,里面废纸堆得可高呢。”
  废纸?如果他没看错的话,那几幅都是唐寅的字画!痛心疾首!
  陈安歌捂胸口叹气,“婶儿,这些画你都藏起来,别被纠察队发现就行。”
  “好,我这就去。”老太太依言把东西藏好,拿出课本让安歌在堂屋教胜美,她坐一旁听。
  陈安歌在纸上用钢笔写十个常用字,让胜美一遍遍念,手把手教她写一遍,“先念后写,把字背熟再写,不会明天我再教。”
  苏胜美认真点头,“听小陈叔的。”
  老太太也像模像样拿本子练,祖孙俩学习劲头十足,让初当老师的陈安歌欣慰,老苏家的人很渴望进步啊。
  没一会儿,陈安歌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婶儿,你以前上过学啊?”这字写得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笔锋都比他犀利。
  苏毓眨眼,“我以前哪来的条件上学!这字都是照抄你的!”
  苏胜美插嘴,“小陈叔,我奶认识的字还没我多呢。”
  陈安歌激动,翻另一页又写了几行字,让老太太念完写下来,苏毓乐得逗他,认真学完后把作业交给小伙子。
  这是被农村耽误的天才啊!陈安歌心血澎湃,没想到大字不识的老太太能有这么聪明!他下乡一趟值了!


第6章 七零极品老太(6)
  尽职尽责给祖孙俩教了一个月,陈安歌面对老太太的学习能力已然淡定,前几天他拿了本红宝书教领导语录,现在老太太背得比他还熟。
  这让陈安歌莫名羞愧,决定以后跟她们一样刻苦,把课本上的东西重新学起来。可惜他马上要搬去知青院,不能和祖孙俩共同进步。
  苏毓领着大孙女给陈安歌拿行李,大队的小伙子勤快,垒的土砖能造五间房,还有很多富余,老太太把被褥放到陈安歌的床位,在周围转了几圈。
  下洼这块地挨着晒谷场,这片庄稼长得不好,空旷得很,如今盖了房,还剩下一大片。
  五个知青,李卫党原本打算让他们各一间房。都是城里人,学问又好,乡下土房子不值几个钱,李卫党就大方点,给红星大队挣个脸。
  苏毓心疼哪,肉痛地骂李卫党,“你个败家子!咱大队多少人都缺房子,让你穷大方!都下乡劳动了还给他们伺候成小地主啊!”
  “反正他们人少,男的一间女的一间都宽敞,富余三间房,给大队做点啥不好!上回你还说人家学问大有能耐,干脆留着给队里排个扫盲班,让知青同志教大家认字!”
  李卫党被老太太喷了一脸唾沫,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摆了,“婶儿,咱们还得捯饬田地,哪儿有功夫和人认字啊!庄稼可不能耽搁!”
  早就嫌弃跟人住的安晓慧和郑翠在旁附和,“就是,大队长都安排好了,要你多什么嘴。”
  苏毓耳尖,逮着两个女知青就骂,“没礼貌的小娘皮,真当自己是资本主义的小姐哪?领导让你们下乡改造,你们就得住艰苦的环境!”
  “红星大队辛辛苦苦给你们盖的房,大队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轮不到那些嘴碎的同志置喙!况且还是城里人呢,长辈说话有你们的份吗!”
  “你!”安晓慧气急,“口口声声领导领导,你认字吗?领导语录都没见过的乡巴佬!”
  “我不认字?”老太太脸色阴沉,狠狠地盯着这个没脑子没见识的女知青,“李卫党,快去拿你家里的红宝书给我!”
  大队长瞧老太太这阵势就知道不妙,虽然不懂她要做什么,但还是乖乖地跑回家把书递给她。小姑娘真不懂事,惹谁不好惹他婶儿!
  “婶儿,书给你!”李卫党满头大汗。
  苏毓冷笑,“安知青说我是乡巴佬,那你随便选一页,让我这个乡巴佬背给她听听!”
  哟呵,老太太口气大了!其他人表情一言难尽,她识不识字大伙还不知道啊,给知青背语录,这是气急说的话吧!
  安晓慧和郑翠更是幸灾乐祸,农村人没见识,也不照照镜子,以为红宝书能张口就来的吗,看她怎么圆这个笑话!
  李卫党为难啊,“婶儿,要不然算了……”
  老太太瞪他,“翻,老婆子一口唾沫一根钉!就让他们长长见识!”
  李卫党没法子,食指沾点口水,小心翼翼翻红宝书,犹疑道,“六十一页?”
  苏毓表情从容,张口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点钟的太阳……”
  从第一个字开始,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从头到尾表情镇定。队员们本来不在意,听到后面,越听越兴奋,纷纷震惊万分。妈呀老太太神了,她真能背下来啊!
  安晓慧和郑翠不敢置信,一个农村老太太,怎么可能把红宝书背全!安知青脸色难看,不爽道,“哼,谁知道大队长是不是帮你呢!”
  苏毓冷哼,干脆继续往下一页,“要求保护青年、妇女、儿童的利益,救济失学青年,并使青年、妇女组织起来,以平等地位……”
  在场的大气不敢喘,屏息看着老太太,心里恨不得把她脑子掰开看看到底怎么开窍的。等人一口气把红宝书背完,大伙都一脸懵了。
  一帮小伙子带头鼓掌欢呼,“了不起!婶儿就是厉害!”
  捧着红宝书的李卫党激动不已,对苏毓佩服得五体投地,“婶儿,你是红星大队的光啊!”
  别说大队,在整个公社都是头一份!哪个五十岁的老太太能一口气一字不落地把红宝书背下来啊,他婶儿这是走大运哪!
  “少见过怪!”苏毓嘚瑟,转而对两女知青道,“服了吧?你们敢说能背得过我这个乡巴佬吗?大城市的高中生有啥了不起的!”
  被点名的两个女同志脸色铁青,没敢再说话,心里恨不得拍死刚刚的自己!当众丢脸,以后她们怎么在红星大队生活!
  陈安歌看老太太扮猪吃老虎,心里乐得给女知青教训,他说道:“大队长,我觉得老婶儿的提议不错,大城市里都有扫盲班。”
  李卫党闻言,有些心动了,红星大队位置偏僻,他除了公社,很少去外面开会,听说大城市的人都爱学习,心里痒痒。
  “队长,咱也办一个!三间大屋子呢,咱村里老少能坐下!领导人都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咱大队不能落后了呀!”
  队员们都点头议论,苏老太五十岁都能认字背语录,他们咋能差下去?大家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定要去扫盲班认真学,也给别人露一脸!
  “还犹豫啥!”苏毓恨铁不成钢地怼李卫党,“咱傍晚下工到知青院学一个钟,晚上睡觉自个儿回家背,白天互相监督练,耽误不了庄稼。”
  “你看卫星大队,有五个会念书的在城里当工人了,咱大队只有你小学毕业,除了我死去的卫国,没个出息人儿!”
  老太太说到儿子就哽咽了,大家听着心里更不是滋味,是啊,念书识字,往后还能当城里人过好日子吃,不用憋在农村种庄稼。
  李卫党深吸一口气,“行,听婶儿的,留三间房做扫盲班,咱以后下午六点歇工,大家来院里学习,跟知青同志好好认字!”
  他心里选了人,当下拍板,“三个班,让陈知青、仇知青和王知青分着,好好教,教好了一天给你们算三个工分。”
  三个被点到名的知青瞬间兴奋了,村里粮食都按出工算,教一个钟就比别人多三个工分,这可是便宜的大好事啊!
  安晓慧和郑翠不服气,“大队长,这不公平!为什么没有我们!”
  “嚷嚷啥?”苏毓冷笑,“来咱们大队就得听大队长安排,就你们这德行,让你们教别把大队的人给教坏了!”
  老太太一说,两人都咬唇后悔,“那也不能一点机会没有吧?”
  都是嫩脸皮的女娃子,老太太不好怼狠了,给她们说了一颗甜枣,“你们真有本事,等大队小学批下来,可以考虑给你们当小学老师。”
  两个女知青神色惊喜,半信半疑,李卫党一头雾水,“婶儿,咱只有公社小学,哪有权利让她们当小学老师去啊?”
  “你傻啊!”苏毓翻白眼,“招工都要有证书,咱们扫盲班不得去公社讨个毕业证啊?再说公社离这儿远,你舍得让麦穗天天走两个钟去学校,我可舍不得以后我大孙女受那苦!”
  “你去跟公社说,咱们红星大队响应号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男女老少学习热情高涨,办扫盲班和公社小学,是为了方便社员进步。”
  “事办成了,到时候咱村里的人都能上学认字,回头等城里招工,咱们拿毕业证去看看,没准都能当上工人呢!”
  李卫党听得热血沸腾,老太太嘴巴真是越来越会说了,他点头如捣蒜,“行,听婶儿的!”
  苏毓看他傻愣愣的样儿,不放心,指着陈安歌说,“小陈知青,你跟大队长一块去,必须得把这事办成了!”
  围在人群外面的一行人目睹了全过程,听到苏老太的吩咐,一个中年男人爽朗笑道:“不用去公社申请了,我直接同意!”
  李卫党看去,吓一跳,赶紧把人迎上来,“刘书记,陶主任,你们咋都来了?”
  刘书记乐呵呵的,“我们是来慰问苏同志的,正好听见你们说学校的事。”
  他跟苏毓握手,“苏同志,了不起啊!”谁能想到这个黑瘦的农村小老太,竟然能把红宝书都背下来,难怪能养出个团长儿子,有大能耐。
  老太太被夸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儿,“不敢当,不敢当,都是响应领导号召。”
  刘书记被逗笑,朝陶主任道:“瞧人家谦虚话说得,公社做群众工作,就要这么能说的。”
  陶主任是公社妇女主任,长得干净利落,让人很有好感,她经过刚刚的事,对苏毓刮目相看,“老同志,你很适合来咱们宣传部工作!”
  去公社当干部?苏毓连连摆手,拱手把大好机会让外推,“哪里轮得到我老太婆哟,我是红星大队的猪倌,咱大队吃肉就靠我呢!”
  刘书记对她更有好感了,感叹道,“前一阵的事情公安局跟我汇报了,公社对烈士家庭有优待,老同志往后有难事,就去跟陶主任反应。”
  苏毓看到后头的三位公安,瞬间明白了,提起儿子,眼睛噙着泪,“让领导费心了。”
  刘书记拍拍她的肩膀,转头对李卫党说,“扫盲班和学校的事直接去干部大院找我,你们大家托老同志的福,可得好好学习。”
  在场的大队员纷纷点头,“书记放心,我们一定认真学!”
  等送公社领导离开,大家对苏毓感激不尽,老太太是个大好人哪!


第7章 七零极品老太(7)
  这天之后,苏毓在村里收获了很多迷弟迷妹,红星大队的队员们对苏家更好了。
  有大队的后台在,李卫党很快就把扫盲班和大队小学申请下来了,刘书记还亲自提了‘红星小学’几个字。
  安晓慧和郑翠躲在知青院臊了几天,趁另外三个知青去给队员上课的时候,带着东西去苏家给老太太道歉了。
  她们一进院子,就感觉神清气爽,见苏胜美利索地浇地打扫卫生,想到之前道听途说的流言,心里羞愧。“胜美,你奶在家吗?”
  “屋里呢,奶,知青来啦!”小胖妞隔空喊完,继续用心侍弄她的菜。
  两位女知青怯怯地进了堂屋,见老太太坐在上首好不惬意地吃香喷喷的烤红薯,面上带笑道:“老婶儿,我们来给你说对不起了。”
  安晓慧拿她未拆封的雪花膏、大白兔奶糖,实实在在的心意,递给老太太。郑翠条件没这么好,拿的是供销社买的一斤红糖。
  苏毓没想到她们实诚,乐呵呵道:“城里人就是客气,哈哈!”
  接过礼物,苍老的手不住地摸,转而又跟人搭话,“你们两个是好的,我跟卫党说,咱们大队小学的老师准有你俩的位置。”
  “农村落后我知道,队里家家户户的小孩,咱年龄够的都让他们上学,到时候就要老师好好教。我给大孙女攒了好多课本,都在陈知青那里收着呢。”
  “你们每天下工看书学习,等小学能开学了,好好为咱们大队做贡献!”
  安晓慧和郑翠听老太太深明大义的一番话,不是预想的奚落嘲讽,鼻子有些发酸,“行,婶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教!”
  一个月后,大队小学正式成立,五个年级五间教室,挨着知青院,老师们上课算十个工分,每天就在家门口备课教书,非常方便轻省。
  苏胜美跟二叔家的春妮念一年级,小姑娘背着她奶用花布子做的小书包,格外兴奋,其他小女孩老听家里人夸她奶,都争着跟她玩。
  隔壁大队听说红星小学的事,心里羡慕,追问能不能建个卫星小学,他们大队长宋明河心里苦,但是不敢说。
  作为功臣的苏老太深藏功与名,每天勤恳地打猪草,喂猪,扫猪圈,眼看十五只猪吹气球似的膨胀,她心里很有成就感。
  个个肥肥胖胖的,三百斤跑不了!
  秋季的庄稼收完了,队员们在晒谷场盯着太阳,等新稻谷晒好,就能去交任务分粮了。李卫党巡视过,拐弯去了猪舍看猪。
  十五只白嫩胖乎的大肥猪,把猪栏挤得满满当当,大队会计李和平的爹是老屠户,他自己也学过杀猪,一进来忍不住惊呼。
  “苏奶奶,这猪养得太好了吧!”
  苏毓抬头挺胸,得意洋洋,“那是,我这个猪倌可不是白当的!”
  李卫党拿烟杆子的手忍不住哆嗦,“婶儿,等谷子晾好,我们就去交任务,今年年景大顺,咱们大队争取是公社第一。”
  老太太笃定极了,给李卫党吃定心丸,“放宽心,咱红星大队肯定是公社头一份!”
  苏毓没说错,红星大队的猪确实是整个公社头一份,李卫党带着一干壮小子借拖拉机运了十头大肥猪,在农贸所门口被团团围住。
  “卫党,你们大队的猪是不是偷偷喂大城市的肥饲料?这十头猪长超标了吧!”
  李卫党懒得理宋明河的阴阳怪气,让所里的人捆猪上称,老神在在地等着公社干部报数。
  “三百五十斤!”“三百三十五斤!”“三百二十斤!”……
  我滴个乖乖哟,整整十头,没有一只下三百的!其他大队羡慕嫉妒恨,要知道他们精心伺候的猪祖宗,最重的才两百九十斤。
  五六个大队长酸得没话说,红星大队的人到底有什么养猪秘诀!李卫党这个精精的混蛋!
  农贸所的所长亲自出来,听见‘红星大队’,热情地跟李卫党握手,“卫党,你是人民的好儿子啊,咱公社的猪肉指标超额完成!”
  李卫党被夸飘了,烟杆子都快拿不住,“为人民服务,应该的!应该的!”
  所长又说了一堆好话,好奇地问,“我听公社书记说咱大队的猪倌是烈士的母亲?这是值得表扬的好事情啊!”
  嚯,苏老太竟然在公社挂了名!红星大队的人与有荣焉,只觉得这辈子没那么精神过,他们婶儿就是厉害啊,公社领导都惦记呢。
  有大队好奇那是谁,纷纷堵住李卫党的路,谁知李卫党任务交完,躲着开拖拉机突突突飞回红星大队去了。他停好车,又马不停蹄地敲响了晒谷场的铁铃铛。
  “叮叮叮——叮叮叮——”
  现在入冬了正是躲懒的时候,大家听到铃声这么急,鞋都忘了穿就往外跑。
  “发生什么事了?”“大队长咋了?”
  人来齐了,李卫党按捺不住激动,脸上一片喜气,“同志们,咱们大队的猪超额完成任务,公社领导亲自夸红星大队啦!”
  “红星大队牛气!”大家鼓掌欢呼,久久不停,队长的意思,今年能多分点猪肉!太好了!
  李卫党摆手,大家安静下来,“都是苏婶儿的功劳,要没有她,咱们赢不了其他大队!婶儿养的猪不下三百二,农贸所说往外卖都贴上咱红星的标志!”
  人群顿时喧闹无比,苏老太神了吧,养猪都能有这大本事!以后红星大队扬名了!众人骄傲自豪,崇拜看向苏毓。
  老太太挺直腰背,意得志满,她堂堂一个大煞神,养十几头猪那是小意思啦!
  翌日一大早,队员们个个天不亮就去晒谷场等着,烧水的火光还亮堂,滚烫冒烟的水咕噜咕噜,众人也看得有趣。
  五头大肥猪在绑在板车上,吭哧呻…吟,见周围都是人,嚎叫得更加厉害。
  李老屠户宝刀未老,磨刀霍霍,只见他对准猪的颈子下方,用力地将尖刀插进去,一捅到底,猪嚎叫的声音震破耳朵。
  李大虎和苏六几个将滚烫的热水一盆盆倒下去,有条不紊刮猪毛,李和平接他爹的活,下刀利索,不一会将猪分得干干净净。
  连连杀五头,三米长的大案板堆得满满当当,在场干活的家属还能顺走一点猪血和猪下水当辛苦费,剩下的零碎都做杀猪菜。
  湿冷的冬天,天蒙蒙亮,晒谷场排起大长队,李卫党跟李和平一块念分,李老屠户挥着杀猪刀给人分猪肉。
  苏毓养的猪肥瘦刚好,家家都能得点油块炸油炸,大伙高兴极了。排到她,老太太拎着大竹篮,老屠户当着大家的面偏心,甩过来八斤大肥肉。
  “婶儿,专门给你留的。”
  苏毓看着篮子的五花肉大肥肉和四个猪蹄,一点不心虚,“谢谢啦!”
  大队的人都没异议,反而跟老太太乐呵呵道谢,今年能吃上肉,都是苏老太的功劳,她分得多分的好都是应该的。
  就连刚待半年的知青们,见着老太太都尊敬无比,城里的生活都没红星大队这么轻松呢!
  肉分光了,就要吃杀猪菜。大人们跑回去把肉藏起来锁好,然后把家里最大的碗和盆拿到晒谷场,去找自家占座的小孩。
  大队支了六口大铁锅,炖的大骨汤浓香四溢,老太太领着人把一盆盆猪血轻轻倒下,撒上一把野山葱,不到一分钟,所有人争先恐后地开吃。
  大山里的蘑菇野菜多,每家贡献一点,放几个新晒的红辣椒,撒一点新磨的胡椒粉,野山珍鲜美知味,吃得整个人都是暖呼呼的。
  “真好吃,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猪肉!”“香!这汤太香了!”
  大家边吃边感叹,老屠户都忍不住哭道,“老头子杀了一辈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