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官(轻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解元对方应物见礼道:“听说方同年治chun秋,得到过大宗师赞语,在下yu请教一二”
方应物又不是不通世故的书呆子,心里十分明白,大概是李解元自觉受到了冷遇,面子上过不去,便要从自己这里找回面子来。
其实也不完全算是冷遇,解元毕竟是解元,李旻身边还是有一些人的,但是与方应物这边的热度相比,李解元这里实在称不上热闹。
方应物没有犹豫不决,很果断的开口答道:“吾辈读书人所学为何?匡扶社稷,辅佐君王,安邦定国,经世济用而已,而不是口舌之辩。在下一般不轻易与人谈经论典,做那寻章摘句老雕虫之人。”
方应物这算是毫不留余地的拒绝了。开玩笑,李旻也是史书上留过名字的解元加状元,与他辩经这种事打死也不能干。
他这一句话,噎得才高八斗的李解元无语,要驳斥也无从说起。相同的话在不同的环境下,或者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感觉。
这里的人都是jing英,没有傻子。谁都听得出来,方应物这个回答在一般情况下,本该是心虚逃避、懦弱怯战的虚张声势之词。
匡扶社稷、安邦定国这种空虚无实际内容的大话、套话拿出来,也不怕旁人笑掉别人大牙。
但方应物与众不同,他是号称“曾献太平策”的人,乡试之前就名声鹊起,众人大多都耳闻过方应物献策平靖北边的光辉事迹,连鞑虏酋首挂掉的事情据说都与方应物有关(方应物表示真的与他关系不大但朝廷硬要安在他头上所以实在没办法)。
事实摆在这里,安邦定国这种大话从他嘴里说出,那就不是笑话了,而是志存高远,纵览古今,这样的人无一不是青史留名的。
更何况眼下正是众人的喜庆时刻,聚集在这里就是为了大肆庆祝兼交际的,李旻以解元之尊却找方应物辩经,未免就有些不合时宜了,方应物拒绝也是人之常情。
李解元冷哼一声,挥袖走人。方应物不应战,他有什么办法?总不能不顾体面的纠缠不休,他又不是完全不通人情,那样更显得自己浅薄。
另一个来自淳安县新科举人吴绰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唏嘘不已,感同身受,同病相怜。
想当年,在淳安县道试时,他吴绰明明是案首,但风头却全然被第二名方应物夺走,心有千万般傲气也蛋疼不已。再看看眼下,李前辈这个解元的处境与当年的他又何其相似?
吴绰忍不住上前去,对李前辈宽慰了几句,却不料从此两人脾xing相投,却成了至交好友,也算是由方应物而结下的一段因果。
等这段小插曲过去,便听到赞礼官喊上堂,众人互相请先的进了明伦堂。此时明伦堂中桌椅重新摆过,酒肉菜肴也都上了桌,众人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等候。
不多时,又一干人等等从后面闪出来,人人身着官袍。方应物扫视过去,有王巡抚、李提学、沈巡按,还有十几个不认识的,大约都是乡试同考官、执事官之类。
凡是参与了乡试的内帘、外帘官,无论是主考官、同考官还是提调官、监临官、监试官,几乎一个不少的都出现了。于是乎在优雅的管弦声中,成化十六年浙江乡试鹿鸣宴正式开场。
按照规矩,新科举人要聚集起来歌《鹿鸣》诗,跳魁星舞。对于讲究文雅的读书人而言,这几乎就是官方场合里最大限度的狂欢了。
场面极其热闹、热烈、热情,方应物随大流哼哼几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胡乱扭了几下,便滚回了席位。
此后便是乡试五魁首代表九十五位同年,向主考官李士实献上金银绸缎从今往后,李士实就是座师,他们这些举人就是门生了,这个师生关系正式确立下来。
除了座师外,还有所谓房师,自己的试卷是从哪一个同考官手里推荐上去的,这个同考官就是自己的房师。
然后五魁首每人以自己乡试中举为主题,当众赋诗表达自己的喜悦,这是只有五魁首才有机会表现的场合。
第一个出场的当然是解元李旻,他刚走到人前,忽然有只se彩斑斓的鸟儿飞进大堂,绕梁盘旋不去。李解元稍加思索,朗声诵道:
“文彩翩翩世所稀,讲堂飞上正相宜。定应览德来千仞,不但希恩借一枝。羡尔能知鸿鹄志,催人同上凤凰池。解元魁选皆常事,更向天衢作羽仪。”
当即有几个人捧场叫好,这句律诗透露着自信气势,别有一番舍我其谁的霸气,读起来爽快听起来也爽快,不愧是第一名解元所做!
但是高居在上的主考官李士实面se一沉,似有几分不喜。随即有些老成的人在底下窃窃私语的议论,李解元八成是被方应物刺激到傲xing大发了,竟然写出这么一首狂傲的诗
不但希恩借一枝,这是说他中举只能算“希恩借一枝”;解元魁选皆常事,这是说自己当解元实在是手到擒来、应该得到的么?
若是这些意思,李大宗师心里能快意就见鬼了。就像你帮了一个人,但那个人却认为这是理所应该一样的感觉。
一时间有人叫好,有人嘀咕,有人皱眉,有人看热闹,场面似乎不太协调。
方应物便低声对旁边的乡试第二名王华说:“王前辈抱歉了,小子我谮越一次,先出场了。”王华微笑着伸手道:“请。”
方应物便排众而出,翩翩少年神态淡定从容,将目光都吸引过来。他对大宗师李士实行过礼后,环顾左右而吟诵道:
“天机锦绣富胸襟,文字三场抵万金。此ri共闻秋闱喜,平生不负读书心。墨题乡榜声名重,宴赐鹿鸣恩义深。从来温饱非吾志,喜际今朝拜座师。”
“好!”登时赢得满堂喝彩,有数十人一起轰然叫好。
这是一首重在感恩谢师的诗,不见得真好,单纯比质量估计还不如解元的。但在这个环境下,无人不叫好,这才是鹿鸣宴上应该有的应景诗词。
方应物谦虚的向众人示意过,又退回了席位。
满堂人中有谁知道,方应物内心深处其实对这个按照原有历史轨迹会跟着宁王造反的座师的人品不很满意两年前商相公也说过,李提学能成事不能chengren。
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李座师的脸面上,连连抚须颌首。心里不禁感慨,早知如此,就该不怕嫌疑给方应物一个解元。又想道,这李旻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前途,解元给他算是白瞎了。
李解元再次无语,他傲但不蠢,看得出自己这风头又被方应物抢得一干二净他的诗比方应物的诗好很多,方应物今天比他要俗气一万倍,但是很可惜,世俗中还是方应物更合时宜。
有比较才有差距,沈巡按忍不住对身旁王巡抚道:“今天见方应物的表现,只觉此子明白事理,进退有度,风仪出众,加之又年轻,前途不可限量也!”
王巡抚回道:“小聪明而已!”
第二百五十二章女人是麻烦
鹿鸣宴之后,这次乡试的官方程序就算全部结束,下面都是私人时间了。主考官李士实驻所立刻门庭若市,新科举人纷纷以私人身份登门拜访座师。
现在这种拜访还是形式居多,门生多但座师只有一个,一般说不上几句话。能多说三五句话的,那都是李座师心里最看好、最中意的门生,比如方应物。
除了拜访座师,各位举人还要去拜访房师。各人试卷是靠房师推荐给座师的,这也是恩德。
不过比起李座师那里,各家房师这里人数就少得多,多的十来个,少的也就五六人。但出自一个房师门下的关系比同榜同年更亲密一层,谓之同门。
拜完老师们,下面依旧是宴会,而且是看起来无穷无尽的宴会、花样名目繁多的宴会。九十五个新科举人,可以排列出无数种组合方式互相邀宴,还有寓居省城的其余同乡们凑趣。
士子们无论是失意得意,至少可以放下忐忑、尽情狂欢了。乡试榜是八月底公布,那九月份就是新科举人们的狂欢之月。
在九月份的宴会上,除了几个特定宴集,很少同时邀请解元李旻和第三名方应物两人,颇有一种“王不见王”的意味。但方应物倒是见过几次王阳明他爹,或者说也就是第二名王华。
有一次,王华在酒席上遇到方应物时,主动开口道:“在下此次得以中举,倒是要感谢方同年,不然或许青衿依旧。”
这句话听得方应物一头雾水。不知道王阳明他爹,不。王华王同年打什么机锋,他中举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王华便道:“在下曾受前布政使宁老大人青睐相邀。在他老家衡阳府祁东县坐馆教导族中子弟。”
方应物小小吃了一惊,这一省士林真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王华居然与被自己掀翻的前布政使宁良有这等渊源。
只听王华继续说:“不料宁老大人宦海翻船,在下这个馆也坐不下去了,只好从祁东县返回浙江,又遇上此次乡试,不想误打误撞的中了举。
所以若非方同年出手,在下如今也许还在祁东县继续坐馆教书,这人生际遇实在奇异莫测。令人唏嘘不已。”
王华年幼时就以神童之名名扬乡里,十几岁就被人冠以博学的称赞,不到弱冠便中了秀才,但此后十几年下来,已经三十六七岁了,乡试却屡考不中。
他心胸还算豁达,很想得开,只能感叹命里无时莫强求,内心对自己科举前途的期望不是很大了。所以才有三年前受宁良邀请。去了衡阳祁东县坐馆教书的事情。
谁知道无心插柳柳成荫,宁良倒了台后他无奈回乡,今年顺便又考了一次乡试,竟然这就中了。而且还高居第二。无怪乎他唏嘘人生、感慨命运。
方应物却顾不上与王华一起文青,他心里暗暗想道,这王华与宁良关系看起来挺密切的。不会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与王华结下梁子罢?王华与高傲的李旻不同,前途还是有一些的。更别提他那牛气冲天的儿子。
想至此处,便出言试探道:“宁老大人是自作孽不可活。并非在下有什么本事。而王同年时运到了,科举自然一路坦途,明岁连登皇榜也不成问题。”
王华叹道:“在下不是是非不明的人,宁老大人虽然对在下青眼有加,但他晚节不保,辜负了朝廷重用,也是咎由自取,委实怪不得方同年。”
先察言观色,又听话听音,方应物便放了心。看来王阳明他爹没有什么记仇的心思,他主动谈起这些,只是为了当面开诚布公,将话说开,表明没有结仇之意。同时免得自己以后从别的渠道知道此事后,再疑神疑鬼的落下什么芥蒂。
话说近些年风气渐开,士子中举后纵酒狂欢也不是稀奇事情,至于招妓恣娱也不算非议了。
今天这场酒宴,便有七八个美人相陪,差不多在座诸君人手一个,但只有王华自斟自饮,虽与同年把酒言欢却不招惹女子。
旁边方应物见状,便指着王华道:“王兄洁身自好,宛如古君子也!”王华答道:“女人是麻烦,家中有一个便足矣!”
方应物大笑,“这算什么麻烦,有本事的就不会觉得麻烦!”他这是真心话,与二十一世纪女权解放后的彪悍妇女比起来,这年头封建社会的女人能麻烦到哪里去?
另一边有人醉酒后叫道:“怎么没有请花魁袁娘子过来?我们这里有五魁首之二,还不配让花魁娘子移步么?”
谈起花魁,众人起了兴头,又有人发起议论道:“说起袁娘子,最近听说解元公想与花魁娘子结亲,而花魁娘子貌似有所动心,态度很暧昧。”
其余人不由得齐齐看向方应物,原因有两个。一是乡试前花魁娘子与方应物传绯闻传的最多,二是方应物与解元李旻好像有点不睦
仇人加三角恋,综合这两点,喜欢八卦的人仿佛看到了一出爱恨情仇大戏的帘幕徐徐拉起。
方应物一开始没有太在意这个消息,他心里是无所谓的,与他有什么关系?若袁花魁真相中李解元,那还省了他费劲帮花魁找夫家的功夫,不管怎么说也是答应过的。
可是在此刻,席间别人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让方应物打了个激灵。突然有人带头振臂高呼:“方老弟,我们都支持你!不能叫府城人横刀夺美!”
登时席间起哄声此起彼伏,方应物微微错愕,这舆论有点失控呐
尽管他心里不在乎袁花魁嫁给谁,也没在意李解元的是是非非,注定没有多大前途的李解元今后与他不会有太多交集。
可是在别人眼里,李解元就是他对头,袁花魁就是他的相好。如果花魁娘子在这个特殊时候被李旻搞到手,那他方应物就像真吃了败仗似的,席间众人的态度很说明了情况。
王阳明他爹举杯对方应物示意,打趣道:“色字头上一把刀,你们年轻人不晓得厉害,这下你知道女人是麻烦了罢?”
靠,眼下自己根本没有这种争风的心思啊!方应物无奈苦笑道:“在下只想起一句古话,善水者溺于水。”
ps:恢复更新,在新生宝宝的哭闹中鏖战月底!上一章编诗词又出错了,居然犯了个不押韵的低级错误,早已经改正,现在说明一下。
第二百五十三章也有难言苦衷
在方应物的盘算里,中举之后的日子就是与同年们吃吃喝喝拉交情,顺便等候乡科录这类东西印出来。这玩意类似于二十一世纪的通讯录,每次科举必出一本的。
等拿到乡科录后,便可以考虑下一步行动了,要么直接从杭州城北上赶赴京城,去参加明年开春的会试;要么衣锦还乡,先回淳安县再找个黄道吉日北上。
但无论如何,被卷入三角爱恨情仇八卦漩涡是方应物所没有预料到的,这更不是他想要的,实在无辜的很。
他心里很清楚,他与解元李旻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冲突,也毫无必要起什么纷争,但耐不住一干八卦众起哄架秧子,人为的没有故事也要制造故事。
只能说在乡试过后,无论得意失意,反正众人持续数月的紧绷状态中解脱了出来。猛然间从高度紧张中放松下来,未免就有点空虚寂寞冷,所以无聊了些。
既然无聊就要找乐子,于是八卦便被制造出来了。名人的八卦才有乐趣,方应物作为名人表示这真是躺着也中箭。
事情演变成这个样子,方应物有点进退两难,若积极点,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以袁花魁的精明绝不是好相与的;若消极点,看在别人眼里岂不成了怯弱畏缩。
“这个局可如何解才好!”方应物对项成贤长叹道。
方应物的遭遇并没有得到好友的同情,项成贤只吐槽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方应物无言以对,若不是当初自己要借着花魁名头和渠道去炒作自己名气,别人也不至于将花魁和自己联系起来。更不会在李旻和花魁娘子传出勾搭消息时,第一反应是要看自己的热闹。
混文人圈。没出名时盼着出名,但今天看来,出了名后也有出名的烦恼啊。方应物正感慨时,长随王英从前院过来禀报,王德、王魁二人以及王瑜小娘子联袂到访。
他们一家子怎么忽然一起来拜访?方应物感到不同寻常,便吩咐王英带了进来。如今他也是举人老爷身份了,不必随便出屋迎客。
方应物请王德、王魁二人坐在堂上,王小娘子与兰姐儿进了里屋去说话。此后便问道:“两位员外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两人对视一眼。王德王大户沉默不语,便由族弟王魁开口道:“其实我二人今日前来,为的是瑜姐儿之事。”
方应物猜出几分,但明知故问道:“瑜姐儿有什么事情?”
王魁吞吞吐吐道:“寻常人家女子十几岁就要嫁人,如今瑜姐儿年届双九。还没个着落”
果然是为这而来!方应物心里猜了个正着。单纯从情感角度,王小娘子美貌率真,他心里不可能不喜欢。虽然两人关系有过小波折,但尚在可控范围之内,并没有偏离太多。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他还是淳安县里的山村少年,娶了王小娘子也是一桩美事。
可是世移则事异。从他下决心踏入名利场开始,考虑问题就不能同于从前了。更要命的是,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他自己能做主的了,说是身不由己也不为过。
方应物沉吟片刻不说话。王德王大户也惴惴不安的看着方应物。虽然说话的是王魁,但意思却是王德的意思。
当初王大户不太希望女儿嫁给方应物,但去年被方应物制服了后便彻底无可奈何,而且还产生了深深的畏惧感。
之前他还抱着几分想法。如果女儿能嫁给方应物也算认命了。可是这回方应物居然中了举,身份一步登天。饶是王大户再不明白事理,也知道女儿嫁给方应物的可能性已经小到极点。
现在让他烦心的是,方应物一直玩暧昧,含含糊糊的不表态,女儿却似乎又没法再找别的夫婿。
其实他今天到此,并不见得是要逼婚,只是想从方应物口中得出一个确定性的回答,免得久拖不决,把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儿拖成老姑娘。要知道,女儿已经十八岁了,万万不能再继续耽误。
方应物考虑半晌,没有正面回答,却另起话头道:“我记得以前王员外你有个想法,一直打算招上门女婿?”
王德与王魁对视一眼,不明白方应物提起这个作甚,他又不可能倒插门。王德斟酌着答道:“老夫从前是有过这些念头,毕竟只有一个独女,家业须得有人继承。”
方应物笑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如今只怕不妥,你的家业难道都是你的么?”
这话没头没脑的,叫王德很是怔了怔,仔细寻思过,便懂了方应物的话外音。
他如今家业不小,是个暴发户没错,可他是怎么暴发起来的?还不是靠着方应物一年前牵桥搭线,指点了从东南到西北的暴利商路,而且方应物本人也砸了一千盐引合伙本钱。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家业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方应物所有的,只不过方应物出于低调或者名声考虑,将这部分财产寄放在他们王家而已。
这账是比较糊涂的账目,只是方应物本人不太在乎钱财而已。如今他王德也好,王魁也好,与方应物彼此之间形成了稳定可靠的默契和信任,不用太过于斤斤计较。
所以说瑜姐儿的去向不但是个人问题,还是个财产问题。如果另外招了上门女婿,该继承多少家业?这中间又怎么说得清?与方应物还会存在这种默契和信任么?
简而言之一句话,方应物的意思就是:在下这算是把财产委托给你王家保管,多几两少几两可以不在乎,但如果你打算招女婿来继承,这不合适罢?
再往深里一层想,方应物谈起这个,无异于含而不露的表示不许王小娘子另行嫁人而已。这是绵里藏针般的霸道。不过方应物却有这个资本。
“可是”王德刚说个开头,方应物打断了他,“我知道王员外担心后续无人的事情,此事易尔。”又指着王魁道:“你前年不是生了个儿子么?不如过继给你族兄如何?我看是皆大欢喜。”
王魁心里倒是乐意,但面上嘴上都无法说什么,只能无语。
王德愣了片刻,也不得不承认方应物提了个看起来不错的建议。可是这个建议却跑题了。他不置可否,又把话绕了回来:“还是说说瑜姐儿的事情,不知你作何想?”
方应物坦然道:“兰姐儿时常独自在家。未免有些孤单,瑜姐儿可以与兰姐儿相伴做个姐妹。”
王大户又听出来了,王兰是小妾身份,那么让自己女儿与王兰做姐妹,意思岂不是说也叫自己女儿来做偏房小妾?这个答案。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三年前,一年前,现在,王大户悲哀的发现,女儿在方应物身边的地位貌似是越来越低了,这是方应物越飞越高的原因么?
不知怎的,王大户发现自己现在虽然不愿意如此。不甘心答应,可是也没有勇气拒绝。
王魁看出了族兄的难处,便打圆场道:“方相公的心意我二人晓得,待回了家。我二人再问问瑜姐儿的意思。”
“好!”方应物点头道,不再多言。王德招呼了女儿出来,向方应物作别。
一路无言,回到家中。王德对王小娘子询问道:“方应物说,叫你与那王兰做个姐妹。你看如何是好?”
王小娘子低着头,小声答道:“女儿愿意。”
王德不能相信的瞪大了眼睛,“方家如今虽然门第很高,但我王家女儿也不该是做妾的啊。”
王瑜嗫喏道:“不是女儿不自重,也不是秋哥儿无情无义。可秋哥儿也有难言苦衷的”
这下连王魁也十分惊异,与王德面面相觑,不知道方应物给瑜姐儿灌了什么**汤
王小娘子轻轻叹口气,将淡淡的哀愁吐出来,“方才在里面时,兰姐对女儿我偷偷说了,有京城大学士宰相家相中了秋哥儿,想要招秋哥儿为婿。
虽然秋哥儿心里极其不愿,怎奈对方权势滔天,根本无法相抗。何况秋哥儿父亲在朝为官,更是不能得罪宰相家。不说秋哥儿,我们王家又如何能得罪得起宰相家?
所以秋哥儿内心苦楚,却无可奈何,只能低头屈服,如此与女儿我便是有缘无份了。我又怎么能责怪秋哥儿?”
王德和王魁惊讶无比,他们两个虽然近一年来长了不少眼界,但宰相大学士对他们而言仍然是高不可及的、很玄幻的存在。
这样的巨人,竟然看中了方应物?!
说到这里,王小娘子忍不住流下了几滴清泪,泣声道:“这都是女儿的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