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真实历史上,绝大部分的进士都是靠刻苦努力得来的,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一边忙别的事儿,一边就把进士给中了。
范之进虽然有“神童”之称,但是他自己知道,他的成功主要靠努力!神童什么的,是说苏东坡、蔡京、章惇这种人的,他可一点也不神。
在自家破旧,泛着难闻的霉烂味儿的书房里面,范之进正伏在案前运笔疾飞,在做一篇“策问”,是关于后周世祖柴荣北伐燕云得失的。
他其实是在“猜题”,因为大宋今年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西夏小梁太后入朝,基本上可以看成西北大局已定。那么接下去官家很可能将注意力转向北方的燕云十四州。
所以元符三年大比的策问题目,极有可能和北伐有关。而考题不可能直接寻求北伐之策,这样太过露骨。也不会让人分析宋太宗的那两次丢人现眼的北伐——大宋孝治天下,不可能让人去议论太宗皇帝。因而能拿来瞎议论的也就是柴荣了。
对于经义早就烂熟的吴之闻自知弱点是在策问上,所以这些日子每天都要做一篇策问文章,而策问文章的重点就放在军略上。
文章当然是好的,引经据典,头头是道,不仅用《孙子兵法》上的道理评论了柴荣北伐的得失,还从后周的政治、经济、民生问题上进行探讨。最后得出了后周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北伐胜利的结论。
放下毛笔,看着自己刚刚做好的文章,范之进是相当的满意。如果这次大比真的有这个策问题,他范之进就应该东华门外唱名了。
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了自己在东华门外扬名的那一幕,范之进露出了非常得意的笑容。
就在这时房门被人推开,一个长相和范之进有几分相似的黑脸老太太端着一盘子炊饼走了进来,看着儿子正在做文章,马上慈祥地笑了起来:“好啊,儿啊,你的文章可做好了?”
范之进马上起身向老太太行礼,然后双手接过盘子:“娘亲,又劳烦您了,孩儿实在过意不去。”
“有甚过意不去的?不就是取一叠包子嘛。”老太太笑道,“只要你能娶了西门家的青儿姑娘,再中了进士,为娘就心满意足了。”
范之进的老娘刘氏可不似他儿子恁般好高骛远,想什么榜下捉婿的好事儿,还先踏踏实实把西门女侠给娶了吧。西门青人漂亮,又能持家,而且还能带来至少上万缗的嫁资,能大大改善范之进一家的生活——范家义门内部虽然是大锅饭,但是娶进来的媳妇的嫁妆还是独立一份儿的。在宋朝女子的嫁妆是女子本人的私产,如果离婚或守寡是可以带走的。
若是有了西门青这样的主妇,范家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西门青?”范之进却道,“娘亲怎么提起她了?西门家答应了?”
“还没答复,不过西门青回阳谷了。”刘氏笑道,“族里面不少人都见着了,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七八个马上的好手入了阳谷县城的东门。”
西门家族是亦商亦武的家族,虽然拥有大片土地,不过西门家的子弟是不种的。所以早在几辈之前,西门家的人就从乡下的庄子搬进了阳谷县城。不用说,西门家族在阳谷是当之无愧的首富(钱多不等于地位高),号称西门半城。在阳谷县内的产业都是以多少条街来算的!
对于武好古这样的开封富豪而言,西门家在阳谷有多少条街都不算什么,可是对范家的农民知识分子们来说,西门青就是天字第一号白富美,多少人的梦中情人啊!
“一个女儿家的整天抛头露面。”范之进摇摇头,“商人家的女子就是不知礼教。”
士农工商啊!范之进已经能勉强够得上士了,而且还是高贵的文士,比商人女侠西门青高了足足三个等级。哪怕中不了正奏名的进士,最后得了个特奏名进士,西门青嫁给他也是高攀了。
不过范之进也不嫌弃西门青,只要西门青过门后可以恪守妇道就行了。
另外,西门青的那些弓箭刀枪也不许带到范家来。范家是耕读传家的义门,用不着那些东西的。而且他范之进的子孙也不许习武,免得耽误了读书科举……
刘氏看着儿子似乎有点不愿意,马上板起面孔教训道:“儿啊,这西门青为娘看着就是喜欢,商人家的女儿怎么了?为娘不是商人女儿?你爹爹不也娶了?不知礼教可以慢慢教她,这事儿为娘决定了,明日就托县城的周媒婆去说合,怎么都要在发解试后把婚事办了,然后就带着青儿一起去开封府,有她路上照顾,为娘也就放心了。”
范之进当然是孝子,听老娘一说,也就满口答应了下来:“娘亲教训的是,孩儿全凭娘亲做主。”
“好,这才是好孩子。”刘氏老妇人笑着点点头,“快些吃吧,吃完了再用功读书,明年再高中个进士回来,我家可就要大兴了。”
第二百七十章 金钱不是万能的
“不行,不行,武大官人,西门家真的不缺钱,哪怕你给十万缗,他们也不会把西门青给你的。”
“孩子?你知道西门家是甚营生的?人家是医者,能活人,也能杀人……这等事情,他们拿手的很。”
武好古这时候已经启程西行了,因为没有了西门青,他也没心情在柴家庄逗留了,第二天就和柴老头一块儿上路了。在路上,武好古就和平辔而行的柴老员外商量起怎么把西门青弄到手了。
哦,其实也不是要把西门青搞到手,西门青早就是武好古的人了。武好古真正要得到的是西门家族的支持——西门家族亦武亦商,虽然处于“士农工商”的最底层,但是他们家有许多能打架能办事儿的子弟啊。
看看西门女侠一个女流的能力就可见一斑了!
武好古要实现建设“封建主义灯塔”的理想,光有钱有后台可不行,还得有人帮着办事儿啊。武好古自己的宗族眼下是指望不上的,一群读过书的老农民,绝大部分人一辈子连洛阳城都没去过几回,你做什么事儿?
而潘家将门也靠不上,潘家子弟要么纨绔,要么就是大老爷,会做事的自家也有大买卖,怎么可能替武好古办事儿?
所以武好古眼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阳谷西门家的人了。
如果武好古八抬大轿把西门青娶了,再生个儿子姓西门继承西门家主之位,完全可以把西门家族拉到自己旗下。可是他偏偏又离不开潘巧莲,因而把西门青变成了侧室,所以这事儿就有点困难了。
不过也不是无解,要不然西门青也不会自己跑回阳谷县去。
“大郎,你听老夫一言。”收了武好古三千缗好处费(还没拿到现钱)的柴老员外捋着白胡子,皱着眉头说,“钱可不是万能的!西门家的事儿,是不能用钱解决的。”
不能用钱?那可就麻烦了……
“那用甚底?”武好古看见柴老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办法,就连忙请教。
“官!”柴老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武好古,“西门家现在就缺官,还不能是买的官……大郎,你有办法吗?”
何止西门家缺官,沧州无棣柴家一样缺官啊!
而宋朝的官也是分成几档的,以出身论,最不值钱的就是捐纳为官,便是商人也瞧不大起。比捐纳高等的则是特奏名进士官儿,虽然不得晋升不能任职,但毕竟是文官士大夫的一分子。再高级一些的则是荫补、保举得官了,荫补、保举得官是可以晋升,可以出任实职,若是武官则属于正途出身。而最高级的官,当然就是科举出身的进士官儿了。
“保举!”武好古一听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这一次他的辽国之行是立了大功的,而这些功劳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西门青没有一份?没有西门青武好古连马植都不会认识,何来辽国之行?若西门青不是女流,就凭她跟着武好古鞍前马后这番忙碌,怎么都得以功劳保一个官了。
现在西门青不能做官,这个名额完全可以给西门家的人。
而西门家的人一旦接受了武好古的保举,那么根据宋朝的传统,这人就是武好古的门下了——如果西门家的少主是武好古的门下,那么武好古纳西门家的女人为妾也就顺理成章了。
“行啊!还是柴老员外有办法。”武好古抚掌笑道,“那我得先回一趟开封府,交待了差事,再走个门子,总能得个大使臣,说不定还能有份差遣,到时候保举起来就不会被打回票了。”
武好古现在只是个正九品的小官儿,而且也没个长久的差遣,不方便保举。不过等他将在辽国立的功劳都报上去,再走一下蔡京的门路,一个大使臣总是有的。
另外,无论是援助渤海人,还是建设封建主义灯塔,都需要武好古参与甚至主持。
这样差遣不就来了吗?无论是提举灯塔市还是管勾海贸司,都会有不少属员,西门家亦武亦商的,也正好来办事儿。到时候既有官职,又有差遣,阳谷西门家就从江湖豪侠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鹰犬啦……西门女侠牺牲一下色相又有何不可?
“那老夫就先往阳谷县走一遭了。”柴老员外笑着说,“先去和西门老儿说说这事儿。”
“行,那就有劳了。”武好古拱拱手,“本官还有一请,等本官有了新的差遣,能请几个柴家的好汉来帮忙吗?”
这其实是在帮柴家的忙,柴家和西门家一样需要官,而且柴家因为财力所限,没有能力培养太多的子弟去应武举,也没有诗书传家的底蕴,要憋文进士就更难了。跟着武好古去做事儿,倒是个得官的捷径。
“好。”柴老员外一阵惊喜,笑道,“我无棣柴家的人,只要大官人看得上,都能跟着大官人马前奔走。”
……
“跪下!”
阳谷县城,西门家大宅门内,随着一声怒喝,西门青噗通一声跪倒西门家列祖列宗的牌位之前。
发出这声怒喝的是西门家的族长,也是西门青的爷爷西门鹤,老头子已经听自己的乖孙女说了和武好古“淫奔”的事儿,也知道西门青肚子里面已经有了武好古的骨肉……不过这都不是事儿,真正让老头子恼火的是武好古已经和潘家将门的女子订了婚姻,西门青只能做妾。
“你,你,你也不看看我西门家的列祖列宗都是何等人物,那可是世代忠烈啊,你这样对得住祖宗吗?我西门家可是祖祖辈辈无犯罪之男,无再嫁之女的清白人家……”西门老儿说着话猛地咳嗽起来,一边咳嗽还一边抬起胳膊指着西门家祠堂中供奉的最大一个祖宗牌位。
上面写着“大燕国门下侍郎光禄大夫西门忠之位”——原来西门家祖上也出过大官的!堂堂门下侍郎和光禄大夫,相当于如今的宰相。
不过这个西门忠效忠的大燕国有点问题,这个大燕国的皇帝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和史朝义……这位西门忠是史思明时代的门下侍郎。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谋杀的时候,他正在范阳辅佐史思明的另一个儿子史朝清。在史朝清被史朝义的大将张通儒杀掉后,率部在幽州城内和张通儒火并,结果壮烈牺牲,算是为国进忠了。
西门忠虽然为大燕国尽了忠,不过西门家并没有因此灭亡,西门家的一个子弟后来跟着幽州节度使李怀仙混,西门一族也就此成为幽州镇牙兵集团的一员,先后参加了24次幽州军乱,有69人壮烈牺牲……参与杀害了19个节度使。
后来到了五代,西门家还出过几个刘氏燕国(五代时期的桀燕)的将军,再后来还跟着赵延寿投降了契丹国,参与了耶律德光的南征后晋之战!
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就给留在了中原,没有再返燕云,也没有做官从军,而是在阳谷县当了大财主兼职走私。
还别说,西门家的列祖列宗的确没有罪犯……至少没有被官府抓过,可没谁蹲过大牢或是在法场上让人明正典刑了。
当然了,这样显赫的家世是不能到处张扬的,所以武好古和现在看上了西门青的范之进并不完全清楚西门家的过去。
“大爹爹……”西门青看着自家“忠烈祖宗”,又看了看怒气冲冲的西门老头,委屈地说,“孙儿也是为了西门家的门楣可以光大,才不惜牺牲色相的……”
“胡说!”西门老头猛一拍桌子,吹胡子瞪眼大怒道,“我家的门楣光大用得着姓武的帮忙?他有甚本事?不过就是有几个臭钱嘛!”
西门青委屈地说:“他还是端王的密友,还是蔡学士的门下……”
“端王?官家的弟弟?”
“蔡学士?枢密副使蔡京吗?”
西门家祠堂里面马上有别的老头发声儿了,自然也是西门家的老前辈。一听说武好古有这样的背景,全都来了兴趣——一帮反贼叛军的后代,还端什么士大夫的架子啊!
“是啊。”西门青点点头,“而且武大郎家还是开封富豪,家产上百万。这一次还给了马世伯一万五千缗让他买节度使。”
“上百万啊!”
“青儿。”其中一个西门鹤的堂弟这时问,“那武大郎许了你甚好处?”
“四弟,你说甚?”西门鹤怒喝道,“你当青儿是甚底人?”
“大哥。”另一个老头插话道,“你莫生气,都一大把年纪了,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
“是啊,现在生米都成熟饭了,还能怎么办?”
“怎么办?”西门鹤还是一声冷哼,“逐出家门!”
逐出家门?
然后去给武好古当小妾?
西门鹤到底打什么主意?
西门鹤的两个兄弟互相对视了一眼,连忙摇头。
“这可不行啊,青儿可不是一般人。”
“是啊,她可是我西门家的长房长女,怎么能逐出呢?”
西门鹤拍拍桌子,“不逐出也不能给姓武的做妾!”
“那怎么办呢?”
“是啊,都已经这样了……”
两个西门鹤的堂弟正劝着,门外忽然有人通报:“族长,四叔祖,六叔祖,县衙的王押司和周媒婆求见。”
第二百七十一章 西门嫁给谁?
王押司是阳谷县的押司,本来也是个读书人,考过一次礼部试,自然没有高中,之后就娶了阳谷范家的姑娘,在范家的支持下当上了县衙的押司。
而周媒婆则是阳谷县里面赫赫有名的媒婆,之前曾经替范家的范之进做媒,求娶西门家的西门青。
听到王押司和周媒婆一块儿来了,西门家的三个老头马上就明白他们的来意了。
“大哥,还是去见见吧。”西门鹤的七弟(族中排序),名叫西门鹰的老头说,“王押司的面子总是要给的。”
押司就是经办案牍等事务的书吏文员,王押司是县一级的押司,通常一个县都有八个押司,管理各种文档案卷,是比芝麻官还小的吏。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吏,也是阳谷西门这样的人家不愿意得罪的。
毕竟阳谷西门家做的勾当并不清白,被官府调查那是难免的,有阳谷县里面的押司们照应,总归是有好处的。
西门鹤叹了口气,又瞧了眼可怜兮兮跪在地上向祖宗们请罪的西门青,“青儿,你且跪着反省。”
“大爹爹,孙儿知错了。”西门青态度良好,连声认错。
西门鹤站起身,对两个兄弟道:“走,我们一起去见见吧。”
“也好,一起吧。”
三个老头一边说话一边走出了祠堂,他们前脚才走,西门青就大模大样站了起来,脸上也没一丝一毫的悔过了。
“十九郎!”西门青喊了一声。
一个北西门出身的矮壮汉子闻言快步从祠堂外面进来,见到刚刚站起身的西门青就是恭敬一礼:“大姐,您叫我?”
北西门和慕容忘忧的慕容家一样,都是镇州赵氏的家臣,本身也属于豪族。因此内部的权力架构和世家是一样的,重视血统。同时因为生长在辽国,对礼法不是很看重。
西门青是嫡流长女,地位明显高于这位西门十九郎,和人睡觉弄大肚子仿佛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所以西门十九郎对西门青依旧恭敬。
“唔。”西门青点点头,“二十郎来了吗?”
二十郎是西门十九的弟弟,西门青吩咐他留在柴家等武好古到达就马上和柴家子弟一起赶来阳谷县报信。
“还没有。”
“哦。”西门青的秀眉蹙了起来,“怎还没到?莫不是遇上甚底麻烦了吧?”
“不会的。”西门十九郎安慰道,“马家在这次析津府之乱中立了大功,绝对可以保住武大郎他们的。”
虽然马人望这个南京警巡使在析津府之乱时也有失察之则,但是这次的乱子是西京道的龙烟铁山闹起来的,析津府只是被波及,还被迅速镇压,马家当然有功了。所以在析津府平乱之后,马人望马上就兼任了南京道统军使,负责镇压南京道的渤海反贼。而马植也得到了提升,暂时接管了南京警巡副使的职位,负责析津府城内的镇压。
有了这样的权力,马植、马人望自然不会让武大郎被捕……那怕光明君也不会去真抓。所以武好古只要没死在析津府那场小小的内乱中,就一定能安然脱险。
西门青点了点头,“十九哥,去听听那周媒婆和王押司都说些甚底。”
“喏。”
……
“老员外啊,这门婚事你们家大姐要是错过了,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没地方去寻了。你想想,阳谷范家的范之进啊,人家已经三过解试了,哪怕不中进士,也能很快拿到免解的资格,再考上几次科举,就能求个特奏名进士,到时候就是官人了……”
周媒婆说得眉飞色舞,把一个范胖子范之进吹上了天。西门家的三个老头,则是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范之进的本事,他们也是知道的,郓州有名的才子啊!说不定明年就高中进士了!
而且这位范大才子不是甚心胸敞亮的人物,若是西门家拒绝他的求婚,再把西门青送给武好古做妾……这在范大才子看来,怕是奇耻大辱啊!
西门家岂不是平添了一个大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范家也是阳谷县的世家土豪,天下大事他们不知道,但是西门家的那点事儿他们可知根知底……
若是范之进成了官人,再用官场上的人脉来追究西门家的走私勾当,西门家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当然了,西门家也不是说没有后台,他们的祖上是卫国公赵赞这个大投降派的家臣。
可是赵卫公家和西门家的关系现在已经很淡薄了,赵家将门现在就是吃喝玩乐搞艺术的将门,不需要西门家的壮士了。
“周娘子啊,这个事儿……”西门家的家主西门鹤终于开了口,“这个事儿还得听青儿的意思,你也知道她一向是在外面走动的江湖儿女,向来是很有主见的。”
“老员外。”和周媒婆一起来的王押司说,“大姐都多大了?二十三还是二十四?都是老姑娘了,再不嫁人,这辈子就耽搁了。”
西门老头苦笑着摇头,他孙女已经不是姑娘了……肚子都让人搞大了!现在怎么能再发给范秀才?让范秀才当接盘侠?可人家又不是没睡过女人的呆子。
而且西门青也不乐意啊!
对了,那个淫贼武大郎肯定也不乐意。这个淫贼好像也很厉害,和端王混在一起,还是蔡京的门下,而且还有百万家资,替马植买了节度使……
这可真叫人为难啊!
……
“大郎,这个……这个真的是你写的?”
“自然是我写的,先生,用您的名义献上去怎么样?”
“用老夫的名义?”
“是啊,您是燕云张子房嘛!”
“张子房?哈哈,老夫看你才像张子房啊!”
武好古现在和柴老头分了手,正在往开封府赶路。在路上,武好古让林冲去买了辆宽敞的马车,然后和慕容老头共乘。两人在车上一起讨论给大宋官家献策的问题。
慕容老头看上去有点道亨的样子,可以吹成个“北地张子房”,若是能再拿出什么“平燕N策”的献上去,官家看了一高兴,没准就赐个大官给做做了。虽然不会有实权,但是拿钱肯定不少,多半还有赐第……慕容老儿可就发了!
另外,慕容老儿看上去也比较像,而且也能吹,有他在开封府装个张子房对推动武好古的计划是很有好处的。相比武好古自己献策效果更好。
所以在前往开封府的途中,武好古家把自己的写的《平燕八策》,都交给了慕容老头。
这八策大致上是:一、支援渤海遗民;二、暗结北地汉人豪强;三、延揽北地人才;四、吸引北地财富及权贵子弟入宋;五、修建灯塔商市;六、发展宋、辽、丽、倭之间的海运及贸易;七、囤积粮草于灯塔市;八、囤积北地奴隶于灯塔市。
“都是我写的!”武好古得意地道,“这八策乃是以辽攻辽之法,不需要大肆整顿河北东、西两路,也不需要由运河和陆路运输大量军粮,更不需动用数十万民夫随军……”
根据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上的记载,宋军的战兵和后勤的辅兵、民夫的比例,理想情况下是1比3。3,出兵10万就需要33万辅兵、民夫转运粮草和辎重了。
若是要和历史上的宣和北伐一样,出兵15万伐辽,需要动用的辅兵、民夫将多达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