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今天几个大玩家都不会出手,陈佑文只要镇住那些“好事家”,就能用比较低的价钱拿下武好古做的画了。
  不过,武好古今天是无人如何都不能让他如愿的。
  “两万一千缗。”
  听到武好古的唱价,陈佑文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两万两千……”
  “两万五千!”不等陈佑文的话音落下,武好古马上就唱了价,而且一口就加价三千,显得极为坚决。
  陈佑文看了看端坐不动的武好古,一拱手道:“这位大官人,在下的犬子方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见谅。若是能留个名号,在下今晚潘楼摆酒赔罪,不知可否?”
  武好古的回答只有两个字:“聒噪!”
  “你……”
  “要不要啊?”武好古又怼了一句,“不要的话,画就是我的了。”
  “要!”陈佑文咬咬牙,“两万六千!”
  喊价的时候,他冲着身边的儿子陈宝打个眼色,陈宝是个机灵孩子,自然明白爹爹的意思,马上就一溜烟跑上楼去报告了。
  “两万七千。”
  这个时候武好古又开始唱价了。
  他其实不怕“自买自卖”的,只有能把《醉罗汉图》炒高,他也能拿着画当个大人情送给王诜王老驸马的……反正现在“高俅哥哥”的路子也有了。只要能搭上王诜的线,宋徽宗的路子还会远吗?
  “两万八千缗!”
  陈佑文跟进唱价。
  他不知道同他竞价的人是武好古,更不会知道他现在要得到的画是武好古画的。不过他对自己的实力还是很有信心的……陈家有钱啊!
  陈家和武家一样,都是书画世家,同时也是书画行的巨头。虽然陈佑文在潘楼街上没有铺子,但是却在十几家书局、画斋里面拿着暗股,家中所藏也极为丰厚,而且在临近潘楼街的榆林街上还有店铺,实力远远超过武诚之。
  这一次买《醉罗汉图》的钱当然也是他给出的……刘有方也不会白拿他的好处,事后少不得赏他一个出职为官!
  而只要有了官,陈佑文在潘楼街市上的地位立马就能再上个台阶。虽然不是说一不二,但是要把买画的几万缗搂回来真是小菜一碟。
  所以这幅《醉罗汉图》对陈佑文而言,也是势在必得的!
  “三万缗!”
  而武好古现在并不介意把画炒高后自己吃进。
  因为在北宋这个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商业无限繁荣的时代,以武好古的本事,要发展是不难的。
  难就难在安全地发展起来!
  只要能把“价值几万缗”,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稀世名画送出去,武家总能有一张保护伞的。
  “三万一千……”
  “三万两千!”
  “三万三千!”
  “三万四千……”
  唱卖还在继续,双方似乎都认定了要拿下《醉罗汉图》,谁也不肯退让,只是一轮轮加价,很快就把这幅武好古在大相国寺里面做出来的画炒到了四万六千缗的天价上!
  而随着唱价声一轮一轮响起,苏家铺子里的人们都摒住呼吸,瞪大了眼珠子看着这场在鬼市子来说绝对是破天荒的唱卖,最后能唱出何等的高价来?
  在苏家铺子二楼的一间雅座之内,满头华发的大貂珰刘有方也有些皱眉头了。
  虽然买《醉罗汉图》不必他自掏腰包,陈佑文自会孝敬的。
  但是今天他既然出面打招呼,就是不想让陈佑文掏太多。毕竟拿别人的孝敬也是要给回报的,拿人家越多,给得回报也就越多。
  这就是官场的规矩!
  如果陈佑文花个两三万把《醉罗汉图》拿下,一个出职为官也就能应付过去了。
  可画真要唱到十万八万的,对他这个入内内侍省副都知而言也是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想到这里,刘有方轻轻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笑盈盈对身边的几个书画大家拱拱手:“咱家失陪则个。”
  接着便在养子刘瑷和陈宝的搀扶下,缓缓踱出了雅间,在通往底层大厅的楼梯口站定了。
  而此时,大厅中的唱卖还在继续,武好古刚刚喊出了“四万八千缗”的高价,正得意洋洋地看着满头大汗的陈佑文。
  陈佑文当然拿得出这四万八千缗,但是武好古一路唱价下来,都不带丝毫犹豫的,显然是底气十足……看来他多半不是东华门前唱名的好男儿,而是某个朝廷高官的衙内了!
  他要是不跟着唱价,把画拱手让出,那是得罪自己的顶头上司刘有方和刘瑷,若是硬着头皮竞买,说不定就要得罪哪个朝廷重臣了。
  别看今天聚在苏家铺子的亲贵和中贵人都同陈佑文挺不错的,可这些人在朝廷重臣面前根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
  不过对陈佑文而言,不管是刘有方、刘瑷,还是某个不知名的重臣,都是他开罪不起的。
  这可真是叫人为难啊!
  “五万缗!”
  就在陈佑文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有个听上去有点尖细的嗓音轻轻报了个价。
  陈佑文忙回头看去,原来是站在楼梯口的刘有方唱了价。
  “这位大官人,咱家是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刘有方。”刘有方冲着远处的武好古拱了拱手,温言道,“今日咱家只带了五万缗,若是大官人不愿相让,那咱家就只能认输了。不知大官人愿意成全咱家这个爱画之人则个吗?”
  刘有方的话虽说得客气,但其实却是将了武好古一军。
  因为刘有方不仅放低了姿态,而且还自报了家门。如果武好古真的是能和他肩并肩的人物,或者更压他一头,自然也没必要再隐瞒身份了,要不然就让人看轻了。
  毕竟刘有方就是个文艺范的中贵人,在开封府的权贵中根本排不上号,哪怕武好古是刚刚高中不久,还在做八品九品芝麻官的文臣,也不必惧他。
  可武好古若是继续藏头盖脸,那么就说明他没有什么大背景了!
  “好,好一个刘大貂珰!”武好古站起身,拍了拍巴掌,却没有取下遮着脸面的帷帽。他冲着刘有方拱拱手,“今日不方便相见,来日定去府上拜访……在下,告辞了。”
  说完武好古就快步往外走去。
  “你这鸟厮到底是谁?”跟在刘有方身边的陈宝突然大喊起来,“总是藏头盖脸不敢见人,能算得好汉子吗?”
  陈宝的话说得难听,几乎是指着鼻子在骂了。其实这也是在试探武好古,若他真有底气,又何惧露出真颜?
  如果他没甚底气,那么门外可有刘有方家的仆童,只要刘大貂珰一句话,就能把武好古拦住。
  武好古却加快脚步往外走,眼看就要出门了,陈佑文、陈宝、刘瑷几个人脸上都冒出了怒火,全看向刘大貂珰刘有方,似乎就在等他一声令下便要拿人了。
  刘有方刘大貂珰却皱着眉头,这里毕竟是开封府,天子脚下,也不大好太蛮横……
  “直贼娘的,你说谁不是好汉子!”
  刘大貂珰还在犹豫,那边却“恼”了一个郭三郎,不过他也没掀开帷帽,而是锵的一声把“吓人剑”从剑鞘里面抽出来了。
  “你给爷爷下来,来来来,来和爷爷大战上三百回合,看看谁是好汉子!”
  他这么一闹,苏家铺子里看热闹的人们都不由自主吸了口凉气。那手持利剑的厮杀汉子可是西军骁将,和那些骑个马都要跌下来的开封将门完全不是一个品种!
  别看今天聚在苏家铺子里面有一堆高品武官,可真要他们去和这个恼了的西军军汉打一架,恐怕都得吓尿了裤子。
  平素在潘楼街上横行,瞧见郭京连正眼都不会给一个陈宝,这会儿更是腿肚子打颤,话也说不出来了。
  一个西军的厮杀汉要和他大战三百回合……不,应该是要杀他才是,他不过是个只能用毛笔的文弱画师,和个西军杀将打个屁啊!
  半个回合就得躺下了!
  “误会,误会……”还是苏家铺子的苏大郎胆子大些,满脸堆笑就迎着“吓人剑”去了,“这位大官人,您误会那位小哥了,他,他不是说您……”
  “不是说洒家是说谁?莫不是说我家观察?”郭京现在要掩护武好古走远,继续挥舞“吓人剑”对陈家父子大叫,“便是老章相公对我家观察也是客客气气的,你们是甚底东西?也敢对我家观察不敬?”
  老章相公便是权相章惇的哥哥,主持西北军务的章楶。郭京这番话,便是表明他背后的观察乃是章楶的爱将,如今西北大战将起,老章相公的爱将是刘有方这个老公能惹得的?
  这下没谁敢再出头说话了,刘有方、刘瑷这两个老公也有点发懵,早就忘记武好古已经开溜这档子事儿了。
  “三哥,把剑收起来。”刘无忌看到火候差不多,便开口相劝,“这里可有不少贵人呢,若是惊吓到了,便是将主也保不了你,而且我们今日还有大事要做。”
  “也罢。”郭京将手中泛着寒光的利剑归了鞘,然后一直刘有方,“这位大官,方才可是你唱价五万缗的?”
  “正是咱家。”刘有方连忙应道。
  “那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
  “好好好,便随咱家来吧。”
  到了这个时候,刘有方心里其实有点数目,知道武好古是个抬价的托了。可是他也不敢再造次了,万一惹恼了那个厮杀汉,说不定就给捅个透心凉了。
  而且,这个莽汉背后还有个观察,观察背后又是老章相公!
  现在西北大战将起,正是两位章相公倚重西军武人的时候……


第二十七章 洗洗才能用?
  这是一个乌樟木雕制而成的木箱,静静地摆放在了桌面上。
  温润的黄色,在油灯下更显柔和,一点也不显眼。箱子表面也没有什么雕花,而是保持着天然的木纹,还能看见几个木结疤。
  这只箱子的外形,真是普通到了不能再普通的地步,但是这只箱子里面装着的东西,却是一点要不普通。
  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此刻都拢着手站在箱子旁边,三人脸上的笑容,自是掩饰都掩饰不了啦。
  郭京笑道:“大郎,何不打开来看?”
  武好古凝视着这个樟木箱子,片刻后迈步上前,打开锁扣,把箱子掀开。
  里面堆满了用红丝带捆成一叠一叠的盐茶交引!
  大宋货币以铜本制为主,白银亦可流通。但是铜和银对于动辄数千上万缗交易金额的开封府书画行而言,都太重太麻烦了。所以开封府书画行的大额交易,多半是用盐茶交引,通常都是十缗面值的交引按照七八缗折算成铜钱进行支付的。
  “一共六千六百六十六张,全都是十缗面值的,已经点验过了。大郎,这下发财了!发大财了!”
  饶是见过大世面的郭京郭三郎,现在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六千六百六十六十缗交引,折合成铜钱正好是五万缗。按照书画行里面通行的分赃比例,其中的三千三百三十三张交引归武好古所有,余下的由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均分,每人可得一千一百一十一张,相当于八千三四百缗。
  这笔巨款,足够让郭京、刘无忌、傅和尚三人一夜脱贫,在寸土寸金的北宋东京开封府城外买上一座大大的田庄,从此过上地主阶级的腐朽生活了。
  若是在开封府外城内,八千三四百缗也足够买上一所很不错的宅子了——开封府的房价和后世的北上广深一样,都是贵到天上去的。置一所普普通通的住宅就得花上八千九千的,稍微好一点就得上万缗了。
  而开封府城内普通劳动人民的工价(工资收入),通常就在每月两到五缗之间。往多了算,一年不过六十缗,得不吃不喝一百五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处房产!
  所以对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而言,原本在东京开封府买房就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可是现在,仅仅是一次书画赝品买卖,便让他们三人一步登天,成了有实力在开封府买房的一族了。
  而且还可以做到有房无贷!
  武好古看了眼前三个脸上快要乐开花的兄弟,也笑了起来:“的确是发财了,不过我们暂时还不能花用这些交引。今天在苏家铺子里面,姓刘的大貂珰和陈佑文恐怕已经生了疑心,若回去再想想就能知道事情蹊跷了。所以他们一定会四下查找我们……如果我们马上把这些交引花出去,那可就逃不过他们的眼线耳目了。”
  这便是用交引进行结算的不便之处了,交引在开封府内相当于一种用盐和茶作为担保的大额票据,是“银行”间结算和大额买卖的支付工具。
  而且,每一单使用交引的大额交易,通常都会有界身巷“金银绢帛交引铺”参与并提供“做市”服务——交引和铜钱的汇兑价格都是由界身巷控制的,一般是由界身巷的行首们(行业之首的意思)商量出一个统一的买入和卖出价,通常卖出价会比买入价贵个百分之五左右,这便是界身巷的重要利润来源了。
  而界身巷和潘楼街之间的关系又实在太过密切,如果刘有方、陈佑文存心要打听,恐怕武好古等人一旦大量动用手里的交引,就会被他们发现了。
  到时候可就有天大的祸事了!
  所以武好古等人这次得到的六千六百六十六张交引和之前卖摹本得到的一千多张交引,现在都有个安全变现的难题。
  “这可如何是好?”
  “他们要一直盯着,这交引甚底时候才能花出去?”
  郭京和刘无忌都有些着急了,郭京是凡人,刘无忌是个假道士,都想着攒钱买房娶婆娘过日子呢。
  傅和尚倒是不急,只是笑盈盈不说话。
  “有办法的。”武好古一笑,“只需把这些交引‘洗一洗’,就能变成铜钱和银铤了。”
  交引扎眼,而且还是有期限的,过期就只能折价换成新一届的交引,因此不能长期拿在手里。而铜钱和银铤就不同了,它们到处都能流通,根本无法追查。
  “洗?”
  “怎么个洗法?”
  郭京和刘无忌都没有洗钱的概念,因而有此一问。
  武好古笑了笑说:“莫着急,大郎我有的是办法把交引变成黄铜白银的。不过今日,我等还是收好了交引,再去烧猪院一醉方休!”
  “好!一醉方休!”
  “便去烧猪院!”
  “一起吃酒去。”
  武大郎这回显出了大本事,让跟随的兄弟都发了横财,大家自然以他为首,他要去喝酒,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三人便都随着一起去了。
  ……
  金水河畔,刘有方宅邸。
  美轮美奂的物化阁上,看上去闷闷不乐的刘有方正坐在一张玫瑰椅上,手里拿着《醉罗汉图》的“原本”在细细观看,越看眉头却是拧得越紧了,看到后来还轻轻摇了摇头。
  “阿爹,这幅画……”
  刘瑷站在养父身后,也在看画,却没瞧出不妥。
  “这画……和先前看见的摹本,几乎一模一样啊。”
  刘有方淡淡地说着,语气中带着几分疑虑。
  刘瑷道:“摹本和原本自然是一样的……若是出自高手,完全可以乱真。”
  “是啊。”刘有方点点头,“完全可以乱真……都真到了为父都分不清原本、摹本的地步了。”
  实际上,刘有方手中的画也是个摹本!
  真正的原本是画在一张熟宣上的,现在还藏在武好古在大相国寺租住的僧房里面呢。
  因为所有的摹本、原本都出自一人之手,自然也就难分仲伯了。
  刘有方又摇摇头,“摹得太好了,儿啊,你自己也临摹过,觉得这幅画容易临摹吗?”
  “不易。”刘瑷摇摇头,“很难临,这画上的罗汉上半身孩儿临不了。摹倒是能摹出来,不过……”
  “不过摹得不好?”刘有方问。
  “爹爹说的对,孩儿还摹不好,需多试几次。”刘瑷看着养父,“爹爹,您怀疑……”
  “不怀疑,我不怀疑。”刘有方轻轻卷起了《醉罗汉图》原本的画卷,“五万缗买下的东西,还怀疑个甚?寻个机会,便把图送去端王那边吧。”
  “那界身巷要不要盯着?”
  刘有方哼了一声:“自是要盯着……老夫倒要看看,这幅《醉罗汉图》到底是哪个惹不起的西军观察?”
  他原来没有怎么怀疑《醉罗汉图》的真伪,也不想深究下去。但是却知道今天的唱卖是有人在设局……那个和陈佑文叫价的人,多半是个托!
  在开封府东十字街的鬼市子耍弄刘有方这样的人物,实在是有点活生生打脸了。
  刘有方脾气再好,也很难咽下气去。
  “好的,孩儿这就让人去盯严一些。”
  “还有《八十七神仙图》也得尽快弄到手里。”刘有方看了一眼养子,“端王殿下多半知道万寿观的那幅是临本了,以他的性子,准保想得到真迹……此事若是成了,你这辈子就不愁了,知道吗?”
  刘瑷一怔,“孩儿这辈子,难道官家他……”
  刘有方压低了声音:“官家命中无子了!”


第二十八章 小米
  又是一连三天的靡靡细雨,打湿了开封府。
  金水河畔的数行杨柳,在雨中摇曳。汴河、蔡河、五丈河上架着的座座飞桥,全都在雨中隐隐现现。延福宫东南潘楼街上的画斋、鹰店、香药铺子前都清清冷冷,少有过客旅人。
  几辆驴车从雨中驶来,宽大坚固的木轮压过积水的街面,溅起水花,哗啦啦地滚动向前,沿着潘楼街向东,走了一段之后便拐上了界身巷,然后在一处高大气派的门脸外停了下来。
  知客的小厮打着纸伞从门里面冲了出来,到了打头一辆驴车边上,问了一句,然后用宏亮的嗓门吼道:“小米官人里面请。”
  小厮的喊声传到了店铺三楼,一间做书房布置的屋子里面。
  “师父,你说大武哥哥近来在忙些什么?”
  坐在一张圈椅中,看着窗外的密密的雨丝不住落下来,潘巧莲低声问道。
  这座楼高三层,正脸宽达八丈有余的店面属于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潘孝庵潘大官人今天又被唤去军营当值,不在铺子里面,潘巧莲便来这里替哥哥坐镇。
  不过她来铺子里坐着的真正原因,却是要候她那个两小无猜的大武哥哥,也就是武好古。
  她早知武好古家里遇上了过不去的坎,急需要现钱周转,典押店铺藏品是唯一的法子。
  而她能做的主,就是让武家的店铺、藏品多典些缗钱……
  可是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武大郎却不曾上门。
  这下潘巧莲也有些着急了,日前还让教自己书画的师父李唐去打听消息。
  结果却得知武大郎搬去了城南戴楼书院,据说要工习儒业了。
  难不成这大武哥哥准备悬梁苦读,考个进士出身?
  巧莲心想:若他真有这本事,两年后怎么都要将他从那金榜之下给捉了来……
  可是武家眼前的祸事,却是不可能拖到科举大比的那一天的。
  在潘巧莲所在的书房里面,此时还坐着个文士打扮,耳鬓插着支铃兰花的男子,便是潘大官人的好友,替潘家质库掌眼的画师李唐,他同时也是教潘孝庵、潘巧莲兄妹绘画的老师。
  听见潘巧莲的提问,李唐只是笑笑,没有回答,而是岔开话题道:“小米来了。”
  小米就是米友仁,他和他爹米芾都善于书画,因而被并称为“大小米”。
  “小米?”潘巧莲蹙了下秀眉,伸出纤指点了下书桌上的一幅画,“师父,赶紧把这幅武宗元的《仙女图》收起来,莫让小米看见。”
  米友仁和他老子一样,都是书画大家,而且都善于临摹造假。常常向人借回名画描摹,再把真本留下,将摹本还给别人。虽然在文士圈子中,这种做法不仅不是骗,还能显出才华。
  但是潘巧莲却有点看不上米友仁的这种“杀熟”的做派,不过米友仁却是潘大官人的朋友,仿佛还对潘巧莲有点意思。
  李唐听到潘巧莲的话,只是笑着摇头:“十八姐,这《仙女图》又不真,岂能入得了小米的法眼,想来也就只有你喜欢了。”
  这幅《仙女图》是武好古年少时摹得,被潘巧莲瞧见后索了来,便成了她的喜爱之物,时时把玩欣赏,还亲自动笔摹过几幅。
  潘巧莲红着俏脸儿瞪了李唐一眼,“便是大武哥哥摹的又如何?大武哥哥的画技出众,早晚能超过他家老公公的。”
  李唐连连摇头,武家大郎的画只能用“不错”来说,却远远称不上一个“好”。在潘楼街市集上,武好古摹的名家字画大概能值个几十缗,如是落“武好古”的款,大约也只有潘巧莲会买了……
  倒是现在求见的米友仁有成为名家的潜力,不仅临摹的名家书画足以乱真,而且自家的山水画也极为出色,和父亲米芾一起被称为米家山水。
  “十八姐可在么?在下米友仁求见。”
  李唐刚刚把武好古的摹的《仙女图》收好,书房外面就传来了米友仁的声音。
  如今的北宋,理学尚未兴起,风气还是非常开放的,并没有什么大家闺秀不能见人的道理,况且潘巧莲现在算是半个寡妇。连婚嫁之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何况见人呢?
  “有请。”潘巧莲不冷不热地说。
  然后就看见米友仁用一把纸扇撩开门帘,迈步走了进来。
  “十八姐,晞古兄。”米友仁朝着屋内的两人拱拱手,待潘巧莲和李唐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