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忠彦吸了口气,心道:新党这帮家伙为了争房产大利还真下功夫啊!这下官家想要留中也不可能了——界河商市和北沧州购地两档子事儿都得武好古去啊!
他看了身边的曾布一眼:“子宣,你看吧。”
他和武好古是亲戚,照例应该回避。在明天的崇政殿问对时也不能就此事说话,所以连看都懒得看了。
“是何人弹劾?以何名目弹劾?”范纯礼问。
曾布拿起公吏送来的弹章看了一眼,“是监察御史里行张克公,弹劾武好古扇摇国本。”
“扇摇国本?”范纯礼一愣,“到底是何事?”
“就是前两天在共和楼卖房子引起不少禁军将士骚动的事儿。”曾布笑道,“禁军将士骚动,难道不是扇摇国本吗?”
扇摇国本的帽子大了,不过曾布、安焘等人的意图也不是真的要把武好古逮起来,而是把开封府房产大利拿到朝廷手中。
范纯礼眉头大皱,“这事儿要算扇摇国本,那开封府大街上做小买卖的那些禁军兵卒岂不是更加有损国本了?”
是啊,堂堂保卫大宋江山的禁军,现在不好好练武,都在做着各种营生赚钱,当兵都成了副业……这种事情真要细究起来,那就是大宋开国以来就实现的花钱养兵之法存在问题了。
李清臣接过话题,笑了笑说:“这事儿还是留在明天崇政殿上说吧,我们今天还是议一议派谁去辽国贺他们的新君即位吧。”
……
第二天的崇政殿问对很快就到来了。赵佶高居御座之上,望着殿中人数不算太多的宰执重臣。眉头拧着,显得很不满意。
今年的年号是建中靖国,取意就是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不要新党的绍述,也不要旧党的更化。可是朝堂上的官员们,却总是不能理解他的苦心。
而能够理解他苦心的官员,现在却没有站在这个崇政殿中……
想到这里,赵佶直接从御案上拿起一封奏章展了开来,“朕昨日收到了知江宁府事蔡京的建言上奏,是关于禁军和房产的。”
他这话一出,殿中的重臣们都是一愣。
这是怎么回事儿?
蔡京怎么建言了?他不是该准备滚蛋去江宁府了吗?怎么还建言说开封房产还有禁军?
赵佶道:“蔡京建言说开封府人多地狭,房价腾贵,禁军精锐皆为房所累。年入五十余缗,仍然不足以在开封府购房安居,因此皆专心副业,将练兵作战抛在了脑后,如今已是兵不成兵,将不为将了。可有此事啊?”
有啊!
全天下都知道了……可是有招吗?
开封府的高房价是个无解的死局啊!一方面开封府是大宋的首善之都,又依托四通八达的运河体系成为了中原的交通运输和经济中心,汇集了海量的财富。
一方面,开封府又因为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北方燕云之地又陷于辽国。不得不安置禁军二十万以保万全,而且宋军又是雇佣军,不是番上服役的乡兵,是必须要带着家属的职业兵。因此在大宋立国之初,开封府的人口就特别多。到了如今,这座城市中的居民早就破了100万,恐怕都有150万了。
150万人口其实也不算太多,后世1500万人口的大都市都不在少数。
可问题是,开封府所在的中原地区又因为土地贫瘠,大城市太多(还有大名、应天、洛阳等大城市),造成粮食供应不及,不得不依靠东南六路的漕粮补给。
可是漕运的通航能力有限,供应开封府现有的150万人口已经非常吃力了,如果城市再向周边扩张,那么漕运就没有办法负担开封府居民的吃饭问题了。
所以开封府历史上只进行过一次扩张,修建了开封府外城。现在哪怕房子贵到了几千上万缗,也没有办法再进行扩张了。
也就是说,开封府的房价会在中世纪就涨得如此高昂,实际上就是定都位置选择错误所致。
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向东迁都——向西是不可行的,迁都去了有险可守的洛阳、长安虽然可以减少守军的人数,但是那里的交通更加不变,周围的土地也更加贫瘠,根本无法承载数量巨大的工商人口。这样就会造成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分离,对于国家的财政是非常不利的。
扫了眼束手无策的群臣,赵佶道:“蔡京倒是替朕出了个主意,由店宅务建房或赐与,或以分期付钱之法卖于禁军中的精锐,并且将这些精锐选入殿前司充当诸直勇士。”
“陛下。”韩忠彦问,“禁军的精锐应该如何选拔?”
“比武!”赵佶笑道,“凡是可以披上50斤的重甲,手执长枪,腰悬直刀,背负大盾,再加50支弩矢和一只强弩,同时携三日军粮,半天内能急行军100里的士兵,都可以参加比武。凡武艺名列前十者,赐三室之居一所,价值3000缗,选入殿前诸直,领双俸。名列前11…前200者,可以2000缗之价,分期20年付,购开封府城内价值3000缗的三室之居一所,并选入殿前诸直,领双俸。200名开外者,只要有资格参加比武,也可以入选殿前诸直,领双俸。诸卿,你们以为如何?”
第四百八十四章 房奴(十一)
高!真是高!
殿中诸臣,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都暗地里敲起了大拇哥。这主意出得太好了!
这是用房子做诱饵,去激励开封府的禁军壮士苦练武功啊!两三千缗的房子,对一年收入不超过100缗的禁军士兵和小武臣们来说,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100缗那是收入,还得花销呢!再节约,一年二三十缗总要开支出去吧?而且就算一年能攒下80缗,25年能攒下2000缗,也不等于能买房……开封府的房子可一直在上升啊!
现在卖2000缗的房子,等25年后(差不多到靖康元年了)还不得卖4000缗?
所以在开封府买房的小目标,不仅大部分禁军士兵实现不了,就是东华门外唱名的文官,只要不大捞特捞,一样是很难达成的——至少在靖康元年之前是很难买得起房子的!
而现在,圣君赵佶给了大家伙一个机会——比武赐房!只要把武艺练好了,排到开封府禁军前10名,直接送房子。排到第11名到第200名,还可以打折加分期付款买个房子……当然了,分期付款是不要利息的,等于是宋徽宗借了免息贷款给大家。
那么好的机会,大家还不赶紧回去加紧练一练?至少那些年轻力壮的能争取一下,只要能练到魏武卒的标准,就算进不了前200,也能选入殿前诸直领双俸,算是个安慰奖吧。
在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开封禁军住房难问题的情况下,蔡京提出的建言无疑是提升禁军战斗力的最佳方法了。
不过蔡京的献策要想落实,还得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地从哪儿来?
“陛下,店宅务去何处建房?”韩忠彦又提出了问题,“如今开封府城内已经没有空地了,便是归在店宅务名下的几百段白地,也都已经出租给人建房了……一时怕也难以收回吧?”
店宅务出租房产的形式有租房和租地两种,因为店宅务自己找人盖的房子质量也不咋地,也不一定合用,所以有不少店宅务名下的白地干脆直接出租了。而租用这些白地的商人,自然都是很有一些背景的,租期没到就想赶人是会惹出麻烦的。
“太府寺卿安在?”赵佶笑问。
太府寺卿是个“忙卿”,所以一般不参加崇政殿的问对。不过今天是个例外,刚刚接了太府寺卿一职的吕嘉问就在举行常起居的文德殿外候着。所以很快就被传到了崇政殿上,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武好古和蔡京阴了一把,还以为官家要宣布开封府房产业官营专卖呢。
看到吕嘉问行了揖拜之礼,赵佶就问:“吕卿,店宅务能在一年半之内为开封府的禁军建造住房200套吗?”
吕嘉问一愣,旋即就以为是赵佶因为张克公的弹章才有此一问,所以马上拍着胸脯回答:“回禀陛下,店宅务可以为开封府禁军建房,莫说200套,就2000套也是可以的。”
看到吕嘉问在乱拍胸脯,知枢密院事安焘连忙插话道:“陛下,店宅务可以建房,但是却变不出土地。”
“城北厢不是有许多旧兵营吗?最小的都不在都亭驿之下,若拆除一所,安置万家行的三层楼房来建,应该可以得房数百套吧?”
拆兵营!?
在场的几个宰执都愣住了……兵营拆了,兵营里面的兵去哪里?
安焘连忙上奏,“陛下兵营之中住了禁军的将士和家眷,如何拆得了?”
拆民房都比这个靠谱啊!
赵佶笑道:“蔡京也给出了对策,兵营都是平房,拆毁之后建三层楼房,所得房舍不是翻了三倍吗?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给兵士居住,余下三分之二不就可以给军中精锐了?吕卿,太府寺下的店宅务能做这事儿吗?若是不能,就发包给商家吧。”
商家当然就是武好古的万家地产行了!蔡京在建言中也提及了这一点,认为只要把项目买扑给商人,朝廷就能得到赐给或低价发卖给禁军精锐的房产,而且还不需要花费什么。
吕嘉问连忙上奏道,“陛下,店宅务定能办妥,无需发包给商人办理。”
他当然不能把这件差事推出去了,要不然他还提什么官营专卖?
不过话一出口,曾布、安焘、李清臣他们仨都眉头大皱。拆兵营可是件扎手的差事!
万一激起兵乱,不仅吕嘉问会被编官海州,就连举荐他做太府寺卿的安焘都得外放,而且再也爬不起来。
“那就好了。”赵佶笑着点头,“现在是二月,再给店宅务饶一个月,从今年四月开始,到明年的十月初一交房。再从内藏库中取二十万缗给店宅务周转。可能办到吗?”
“能办到!”吕嘉问想了想,“请陛下放心,店宅务一定能办到的。”
赵佶点点头,又从案几上拿起另一封奏章,“这是监察御史里行张克公‘录副’弹劾武好古的弹章,你们都看过了吧?这是怎么回事?弹劾的有没有道理?你们都说说。”
这事儿韩忠彦不能说话,只能低头不语。
次相曾布道:“陛下,臣看过这封弹章了。臣觉得张克公的弹劾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共和楼下的骚动最后没有酿成兵乱,但是难保今后不再发生更加严重的骚动。所以开封府城内房产买卖,今后应由平准案参与主持。而官地也不得出卖于私人建房贩售,只可交由店宅务经营。”
范纯礼摇头:“共和楼下到底有无骚动,应由开封府查明。况且买卖纠纷,讨价还价,哪里没有?若是有禁军士兵参与就是禁军骚动,那么就应该先禁止禁军士兵参与工商,否则开封府街市之上天天有禁军士兵在与人争执,都可以算是骚动了。”
“禁军官兵经商务工本来就不对。”安焘说,“朝廷每年花费几千万军饷养的是兵将,不是商人和工匠!”
范纯礼反问:“但是现在可以下旨禁止禁军官兵经商吗?”
安焘看了眼范纯礼,有些惋惜地摇摇头:“禁军官兵不修武备只务工商是错,商人贪图厚利扰动开封房市同样是错。不能因为暂时没有办法改正禁军官兵经商之错,就纵容商人扰动开封府房市。而且令尊当年主政时,就对禁军官兵经商务工荒废武艺深恶痛绝,为此还提出恢复府兵制,招募京畿地方的强壮男丁充作卫士。你今日怎么能对这样的事情习以为常呢?”
“恢复府兵”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中争议最大,甚至没有施行就被扼杀在摇篮里的政策。
但是在庆历新政之后,想要恢复府兵制的呼声就此起彼伏,没有熄灭过。王安石所推行的《保甲法》,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府兵制的变种。
“安卿也想推行府兵制吗?”赵佶问安焘道。
安焘点了点头,“臣……的确想。”
曾布听到这话,心里已经在想要让谁去接安焘的班当知枢密院事了。
“不过。”安焘接着又说,“不过如今天下的情况和隋唐不同,工商太盛,以致兼并太过,所以府兵制是不能骤然实行的。”
还好没往这个坑里面跳!
曾布大松口气。
赵佶点点头,“那就先不说府兵了……还是说房产吧。曾卿说要禁止商人购置官地建房,还要让平准案参与房产买卖,诸卿觉得怎么样?韩卿,你先说。”
皇帝开了金口,韩忠彦也就不避嫌了,上奏道:“平准案不可参与私人房产买卖。否则老臣要买房,让平准案的官人、吏员参与交易,那些官吏会持平公正吗?”
“肯定不会啊。”赵佶笑道,“还是韩卿所虑周详。”
“至于禁止商人购置官地建房一事。”韩忠彦又说,“老臣觉得暂时不能实行。”
“为何?”
韩忠彦道:“因为店宅务已经有上百年没有自己盖过房子,现在连修房子都买扑给私人……老臣所住的相府去岁有一间房屋被积雪压坏了屋顶,就是几个买扑了店宅务修房勾当的禁军士兵来修理的。如果现在禁止商人购置官地建房,那么要不要禁止店宅务将土地买扑给商人呢?若不禁止,那一样是卖地,何必让劳烦店宅务?拿去唱卖行公开唱卖,价高者得不好吗?对了,吕望之,你太府寺下的店宅务过几日不会把划拨到手的兵营买扑出去吧?”
韩老头只是怯懦,并不是不会给人挖坑,一番言语之间,就给吕嘉问挖了个超大的坑。
而且他还得捏着鼻子往下跳!
“当然不会!”吕嘉问一口否认,“店宅务会建修造案和拆房案,不会假手私人!”
“好好好。”赵佶笑了起来,“那就依吕卿所言了。若是店宅务能自力完成城北军营的拆除和兴建楼房之事,朕就将今后开封府城内官地出卖营建之事,全都交给店宅务负责。至于武好古,就让他早点动身去界河商市吧……现在辽国新君登基,北地恐怕不稳,得叫他好好盯着才是。”
第四百八十五章 挖好坑再走(一)
细雨靡靡,开封府进入了一个多雨的时节。
清晨,雨雾笼罩开封府,远远看去,一派迷茫,仿佛一切都在烟雾笼罩之中。只能隐约看见长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潮,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即便是这蒙蒙雨雾,也无法阻挡住人们创造和生活的热情。
武好古这几日每天都和潘巧莲一起去共和楼的大书房“坐班”——那里现在是共和行的“总部大楼”,共和行总店和万家地产行总店,还有界河商会开封分会,花魁书社总店,都设在这座四层“高楼”内。
所以武好古和潘巧莲到此坐班,主要是为了方便开会和听取下属的报告,同时安排共和行以及下属商行在建中靖国元年夏、秋、冬三季的经营计划。
首要的任务当然是盖房子了!420套房子已经卖出去了,定金都收到了190万缗了。交房的时间已经定下了,到时候如果交不出房子,武好古和共和行就都有麻烦了。
另外,房子的质量还不能差了。要是和店宅务的房产一样,那可就把牌子做倒了。
而且,搞不好还会再被吃饱饭没事儿干的御史老爷弹劾一把!
当然了,把房子盖好这事儿,对共和行来说并不困难。因为共和行不是第一次盖房子了,之前连四层“高楼”共和楼都建成了。现在盖三层两层的房子有什么难的?
而武好古还多生了一个心眼儿,向宋徽宗请了道中旨,让正在家里丁忧的李诫(他还有的好忧呢,他爸爸现在快病死了)来当“监理”把关——承包万家地产行工程(万家行的工程部门都黄四郎带去界河了)的营造商建成的房子,必须要让李诫满意,才能算过关。
其实也不用李诫真的来挑刺儿,人家听到这位营造行大神的名号,就不敢起偷工减料的心思了。
其次的任务则是筹建界河大相国寺解库——这个解库也是请了旨才建立的!虽然挂了大相国寺的名头,但实际上却只有两成股份属于界河大相国寺,余下的股份则归了共和行、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云雾茶行(实际上是赵佶的私房)和高俅。
至于解库的实际经营,则是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派人负责。
第三个任务是安排《花魁》画册和《文曲星》杂志的出版计划。《花魁》画册好安排,毕竟要停刊到四月中旬,有的是时间刻板子画写生。
《文曲星》杂志却有点问题,元符三年的科举大比已经过去一年了,人们对科举考试的热情有所降低。所以进入建中靖国元年后,《文曲星》杂志的销量开始下滑,花招儿也不如之前那么好卖了。
所以武好古就准备进行一些变革,在《文曲星》这本“书生”杂志中加入一些“武略”和自己的私货。其实宋朝的书生是很喜欢纸上谈兵的,“武略”类的内容,应该会受欢迎的。
而且,武好古还为这本杂志找来了两位新的主笔,一位就是程颐的弟子,武好文的老师,侯子侯仲良。另外一位,则是御史中丞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就是李清照的未婚夫。赵明诚和李清照早就订婚了,原计划在两月份正式开始举行婚礼(赵李二人的婚礼起码要进行一个月),可是缺撞上了国丧。所以一对有情人只能暂时忍一忍了……
“师圣,德甫,《文曲星》就拜托二位了。”
在共和楼四层的观景台上,武好古正和《文曲星》杂志的两位主笔说话,“我只定几个不能写的,一是不能泄露朝廷的机密;二是不能攻击前朝的绍述和更化;三是不能主张放弃国土。”
“不能攻击绍述和更化?”赵明诚轻摇着一柄折扇,“是因为建中靖国吗?”
赵明诚他爹和武好古的恩师苏东坡是政敌,不过这并不妨碍赵明诚和武好古交好——赵明诚的未婚妻李清照还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的女儿呢!
而且赵明诚、李清照因为被武好古拉去编修过《梦溪笔谈》,也在赵佶跟前混了个脸熟,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已经脱离新旧两党,是“帝党”的人物了。
“是为了不叫这本《文曲星》夭折了!”武好古手扶着观景台的栏杆,眺望着远处的开封府城,“我虽然颇得陛下信用,但是妄议绍述和更化还是扛不住的罪名啊。现在只要不涉及绍述和更化,这本《文曲星》总归是新、旧二党,以及各家学派的论道之坛。如果《文曲星》没有了,大家观点不就没有地方可以刊登了?”
侯仲良捋着胡须,他虽然不同意武好古的主张,但还是非常尊重武好古的——他是将武好古看成一个可以和大儒论道的“恶儒”、“商儒”的。
“崇道,绍述和更化都不可写,那还能写甚底?”侯仲良问。
武好古一笑:“就写军略吧!王荆公的新政是要富国强兵,范文正公主持的庆历新政也是要富国强兵的……现在不说富国,且说强兵之法吧!”
其实新旧两党主要的分歧是在于“富国”,也就是怎么捞钱,怎么抑制商人和豪强上。对于如何“强兵”,还是可以论一论的。
而且,宋徽宗本人对于怎么强兵也没方向——不仅是宋徽宗,宋哲宗和宋神宗也都不知道怎么强兵,只有一个富强的概念,错误的以为富了就一定会强。
“强兵?”侯仲良听到这两个字儿,也有点来劲儿,“崇道兄,听望道说,你对强兵之道也有点心得啊!”
“是吗?”赵明诚也道,“崇道兄还懂兵法?不如说来听听吧。”
武好古笑着,“兵法有甚好说的?在我看来纸上谈兵之事都是虚的。”
“也不能这么说吧?”赵明诚皱眉道,“本朝的范文正、韩忠献,还有现在的同知枢密院事章学士,不都是书生掌兵且令敌酋胆寒之辈吗?”
武好古只是笑笑,章楶也就罢了,范仲淹和韩琦能令李元昊胆寒?
“现在大家争论的是兵制问题。”武好古拍了拍栏杆,“府兵、兵募、骑士、勇士,到底哪种兵好,我看还得实践。”
“实践?”
侯仲良和赵明诚都有那么一点不理解。
“对!”武好古笑道,“不是有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吗?这就是实践啊,不遛遛,谁知道这马和骡子是好是劣啊。用在别的地方,我看也是一样的。这铁打得好不好,打出刀剑盔甲,砍一砍就知道了。这武艺好不好,去比试一番,不也明了啦?画人画得像不像,也得去和真人比较不是?这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伪优劣的准则!”
“实践是检验真伪优劣的准则?”侯仲良又听见武好古的“歪理”了!
实践能检验道理的真伪吗?孔孟之道难不成还需要实践来检验?你把孔孟之道,圣人之言摆在哪里了?
“兵制也能用实践来检验?”
侯仲良觉察出不对的时候,赵明诚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儒学可不能和侯仲良比,想问题也没那么深远,所以就问起了检验兵制的可能性。
“可以啊。”武好古笑道,“用庄园养骑士,用房产选武卒,不都是在实践吗?之前的兵学司也是实践。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府兵制很好,我看也可以安排实践。”
“府兵要如何实践?”
“大宋有四百军州。”武好古道,“完全可以拿出一个军州来试验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