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斜也看了看刚刚射死了一只绵羊,正得意洋洋策马奔驰的赵佶,又瞧了瞧列成一列横队给赵佶赶羊的少年骑射,再看看周遭策马列队,严整异常的殿前诸班精锐——那些少年都恁般厉害了,这些长大的汉子想来是更加厉害才是啊!
  光是今日在这牟驮岗马场上出现的好汉,就比整个按出虎水完颜部的好汉还要多。大宋,果然是天朝啊!
  完颜斜也刚入大宋境内的时候,看到处处富饶,却又武备松弛,还存在一些不大符合民族团结的心思。可是现在见识到了大宋真正的实力,已经知道害怕了。
  光是大宋官家带到牟驮岗游玩的护卫,就已经和整个完颜部的实力不相上下了。整个大宋该有多少强兵啊?只是大宋那么强大,为什么不踏平辽国呢?还每年给辽国50万缗……莫非辽国更加强大?上回在消灭萧海里之战中见识到的辽兵,说不定是辽军中最弱的那一批吧?
  看来起兵反辽的事情,还是要从长计议啊!
  赵佶并不知道赵钟哥带来开封府“朝贡”的完颜斜也已经被吓到了,他这个时候想到的只是要不要出面调停高丽…生女真战争?
  完颜斜也就是以请求大宋调停的名义来“朝贡”的,这当然是武好古给找的理由。其实在完颜部派出500“大军”去远征曷懒甸的同时,他们也向高丽国派出了使者,希望通过和谈结束战争。
  不过赵佶却不希望高丽和生女真停战——如果高丽国吞不了生女真,那他们和辽国还能打起来吗?还是随便赏赐一点东西打发了吧?
  拿定了主意之后,赵佶就策马奔回了本阵,今天陪着他一块儿在牟驮岗玩耍的武好古、童贯、李忠、潘孝庵、赵钟哥等人,还有女真使者完颜斜也,这个时候都在聚集在那里。
  看到赵佶策马而来,众人都纷纷下马行礼。赵佶很豪爽的挥挥手,示意众人免礼,然后又朝武好古招招手:“大郎,你过来。”
  说完,他也不需要人搀扶,就自己从马背上跃了下来,然后把缰绳丢给了一个带御,就自己大摇大摆的往一顶巨大的营帐走去。
  武好古连忙屁颠屁颠的跟上去,好一副谄臣小人的模样儿。
  这座营帐是御帐,所以装饰华丽,宽大而又暖和,连帐幕门口的帘子都是用上等的丝绸加上皮裘缝制的。营帐里面,地上铺着界河商市生产的正宗的波斯地毯,摆上了矮脚案几和皮裘裁剪成的蒲团。还有几个小黄门和宫女在忙碌,他们是在为将要举行的赐宴做准备——今天赵佶要在牟驮岗摆“头羊宴”招待女真来使。
  据武好古说,这个“头羊宴”是生女真部落的习俗,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同时也用来展示自家的实力!
  这个蛮夷嘛,畏威而不怀德,如果大宋不能展现一下实力,以后什么都不好谈了。
  赵佶一听也觉得有理,于是就有了牟驮岗射羊和之前的少年骑士表演了。而且赵佶还命令殿前诸班准备了一番,务必要展示出大宋的赫赫军威。
  所以完颜斜也今天才看到了一个武功赫赫的雄主……
  雄主本人也玩得挺高兴,骑马射箭,而且还能吃到自己亲手射死的绵羊,虽然有点残忍,不过赵佶不是烧香念佛的官家,他是道教徒。
  另外,武好古从界河商市招募来的一群少年效用表演的马术也挺有意思。他们个个都能站在马背上射箭,而且几十骑还能排出一条直线飞奔着驱赶绵羊,看着都挺好玩。
  回头也得让殿前诸班的骑兵照着练习一番!
  走进营帐后,赵佶就挥手示意武好古在一张案几上坐下,自己却背着手,在波斯毯上来回踱了几步,突然一笑道:“大郎,朕不能出面调停女真和高丽的战争……就算出面恐怕也无用,毕竟高丽国远比女真强大。”
  武好古笑道:“陛下不如给些绢帛兵器,再给完颜斜也赐个官职吧。”
  “给完颜斜也赐官?”赵佶想了想,“生女真可是契丹的藩属。”
  “那又如何?”武好古笑着,“斜也又不是生女直节度使,也没拿过辽国的俸禄,这次就算是被咱们雇佣来的帮手,陛下赐给官职也无不可啊。”
  “说的也是。”赵佶想想也对,完颜斜也不是说要帮着大宋打西贼吗?虽然这话也就是一说……50个生女直壮士在几十万人交兵的战场上有什么用?但是自己正好顺水推舟,给个官职笼络一下。
  万一高丽灭不了生女真呢?现在先联络一下感情,将来也许可以让女真人做大宋的藩属……
  赵佶想了想,“那就给个小使臣吧,他只带来了50骑……职官就给个指挥使,以后有了功劳再加官晋爵。”
  “陛下圣明。”
  武好古口里应着,心里却琢磨,斜也这厮该不会混着混着变成大宋这边的将主吧?
  要这样以后女真还南下吗?会不会变成完颜斜也督军大战完颜宗翰、完颜宗弼什么的?这可就太有意思了!
  赵佶笑着一挥手:“来人呐,宣完颜斜也和赵钟哥进帐!”
  宣完颜斜也进帐自然是听封的,赵佶顺口就给了他一个正九品的左侍禁,任命了一个骑兵指挥使,又随便赐了几百匹绢,把一个好好的大金皇太弟(历史上他是金太宗吴乞买的接班人)变成了大宋的芝麻官儿。
  不过完颜斜也却一点没觉得有啥不对——他本来就是来帮大宋打仗的,授官拿钱也应该啊!而且大宋看上去恁般强大,是一根很粗壮的大腿!弱小的生女真应该抱上去啊!
  赵钟哥进帐则是充当通事的,他的女真话已经说得很流利了。另外,因为带回了番邦使者,赵钟哥算是立了大功,得到了超迁,现在已经是正八品的内殿承制,算是大使臣这个级别的武官了。
  另外,在武好古的推荐下,赵钟哥还当上了御龙内卫直的指挥使。赵佶也知道他是武好古的首席军事幕僚,等到了西北,实际上指挥御前三直的恐怕就是他了。
  所以在完颜斜也告退时,赵佶把赵钟哥和武好古都留了下来,面授机宜了。
  “大郎,赵钟哥,你们后天就要出发了,朕且交待几句吧。”
  赵佶说:“此战旨在全取无定河畔诸州,最远就打到盐州。但是必须牢固占据所得城池,不可再弃之于敌。因而你等必须谨慎选址筑城。赵卿熟读兵法,精于战阵,选址筑城上面也多用心思,万万不可重蹈永乐城的覆辙!大郎,朕给你中旨,准便宜行事!如果陶节夫也和钟傅一样,你不需听命与他!另外,御前三直的格赏也要改一改了,用脑袋换房产的规矩,不可以再执行了!最多就是让那些还没凑够10个脑袋的老骑士和老猛士凑齐,以后不能再给了!”


第六百九十八章 宝塔山下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还有位于宝塔山,哦,现在叫嘉岭山西面,紧依着延水的肤施县城,仿佛是一副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卷,展现在了武好古的眼前。
  在近三十天的行军之后,武好古终于在大宋建中靖国三年十一月十二这一天,抵达了延安。
  宝塔山、延河水、延安城,还有充满陕北风情的窑洞,还有大片大片的土黄色的山岭,全都一一出现在了武好古的眼中。
  真是很熟悉的感觉啊!
  可惜在宝塔山下迎接武好古的,并不是一群艰苦朴素,而又斗志昂扬,一心想要挽救民族于危亡的革命者,而是太尉高俅和御前三直的几个主官。
  因为之前在湟州和鄯州立下的功劳,高太尉的武阶官已经升到了正七品的皇城使,同时还有了一个遥郡官,潮州刺史。
  高俅还得到了新的职官,知鄜州事。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被调离西北军前,而是以武官知缘边军、州事。在西北的将官中,担任知州事和知军事的还是很有一些的。
  而和高俅一块儿统军的王禀、杨可世也都得到了超迁,阶官都升到了从七品供备库使,还加了宣赞舍人的閤职。职官则升到了殿前御马直都虞侯和御龙猛士直都虞侯——诸直都虞侯比诸直指挥使更高一级,不过之前御马直和猛士直没有配属都虞侯,是以指挥使为本直主官。所以两人的职官实际上没有发生变化。
  另外,杨可世的兄弟杨可弼也升到了从八品的东头供奉官。不过他并没有继续留在殿前御马直,而是被高俅带去了鄜州当了兵马钤辖。不过他现在还没有上任(高俅也没上任),所以和高俅一块儿在宝塔山脚下迎接武好古一行。
  御前两直的军营并不在肤施城内,当然也不是在宝塔山上,而是在延水北岸一字排开,从王家坪一直摆到米家沟,展开了十好几里。
  在寒暄了一阵之后,高俅便带领着武好古一行好几千人,浩浩荡荡的向三直大军的驻地而去。
  而童贯则先行告辞,往肤施城内的经略安抚使司去了——他现在的职官是监鄜延军,自然要先去肤施城内和陶节夫见面了。
  和童贯分别之后,武好古便和高俅并辔而进。
  “大郎,你怎地答应来鄜延路带兵了?这兵可不容易带啊!如果不是被钟傅搅和了还好,现在可是不行了……”
  “怎么会不行?某家可是带足了房契的。”
  “锐气终究是泄了!况且你把房契给了他们,他们也得到想要的东西了,再指望他们和以前一样拼命是不可能了。兴许那千把没凑够脑袋的还肯拼,但是大部分人不行了……本来还想搞点别的激励,可是官家都不许可,只能按照寻常禁军的规矩给赏钱和官身。不过官身卡得太紧,不容易得,只能给钱了,可钱又给不多。”
  高俅自己也有点泄气的样子,他本来还想搞个类似军功爵的“激励套餐”,可是赵佶却不怎么有兴趣——现在已经有不少人上书指责朝廷“重武轻文”了,如果再出个军功爵,反弹恐怕太厉害了。
  况且大宋行的还是以文御武的祖制,并不是要走秦汉隋唐的老路。要不然也别让陶节夫和钟傅两个文官督军,直接派出武官做大将军岂不是更好?
  另外,赵佶也觉得高俅给房奴兵们的奖励太丰厚了!价值1000万的房产啊!就这么给出去了,赵佶心在大也疼啊!所以在武好古离开开封府前,赵佶就下令取消了“脑袋换房”的激励办法,只是给最初的猛士和骑士开了个小口子……也仅仅是凑齐一套房而已。
  没有了开封府的房子做奖品,房奴兵的战斗力当然要大打一个折扣了!
  所以在高俅看来,武好古是接了一个大大的黑锅了。
  武好古却淡淡一笑:“殿前骑士和御龙猛士稍差一点也无妨啊,不是还有10000战兵的内卫直?人数上可比之前多了太多了。光是战兵就超过15000人了……那么多人,怎么会不能战?”
  “人多管甚用?都是些只能扛锄头的府兵。”
  “府兵怎么了?”武好古道,“隋唐不也靠府兵打过蛮夷?”
  “嗨,怎么能和隋唐比?”高俅连连摇头,“那些府兵就是群庄稼汉,鄜延路帅司还给他们配了不少农具,也没给多少兵器,俨然就是把他们当成屯田的农夫兵了。”
  “无妨。”武好古笑道,“兵器已经带来了!一万根长枪,一万柄直刀,还有一万领铠甲。”
  武好古不是空身而来的,而是带着浩浩荡荡的骡马大车。要不然也不会走了开30天才赶到延安府了。
  “有兵器也无用……”高俅还是摇头,“有将校吗?鄜延路配给的就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军,混混日子还行,可撑不起2万大军。”
  “将校有啊!”武好古点头道,“高大哥莫忘了昔日枢密院兵学司的500人,可大多在殿前御马直里面充骑士呢!现在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足够调教出20个长枪兵指挥了。”
  “是啊……”高俅一愣,“怎把他们给忘记了?500个将校啊!大郎,还是你心思细密!”
  “所以有的打啊!”武好古笑着指指身后,“还带来了不少好手……高大哥,也给你一些带去鄜州吧。”
  “也好!”高俅就在马背上拱拱手,“那就多谢了。”
  ……
  “二哥儿,这位是萧合达,大辽上国派了帮着咱们的大将。”
  同一时间,大白高国的皇帝嵬名乾顺正在自己的皇宫里面,将一位脸盘很大,眼睛却很细的大汉介绍给从秦王川城返回的晋王察哥。
  “下官拜见大王!”名叫萧合达的汉子向察哥行礼,他今年还不到30岁,声音洪亮,能说一口流利的党项话。
  乾顺笑着:“萧卿现在是我大白高国的人了……他是成安公主的陪臣。”
  成安公主名叫耶律南仙,是辽国的宗室女子,不久之前被耶律延禧封为成安公主,准备嫁给嵬名乾顺为后。现在公主还在辽国上京,耶律延禧却把作为陪臣的萧合达派到了西夏。
  “萧卿还给咱们带来个好消息。”乾顺又道,“宋人的大将高俅被解职了,又派了个只会画画做买卖的武好古来当劳什子御前三直的都虞侯。”
  高俅恐怕再也不会被人看成只会蹴鞠的奸臣了,而是要被人当成武力值爆棚的名将了!
  “武好古?”察哥一愣,“听说过这个人……那个界河商市是不是他建起来的?”
  “对,就是此人。”萧合达道,“此人还是有点治理之才的,如果用做州郡太守应该是个好官。可惜宋国君王有点儿糊涂,竟然派他指挥大军。”
  “东朝的皇帝糊涂?”察哥可是亲眼见过“天可汗赵佶”的,而且还被赵佶“亲训”的精兵打败了,所以多少有点儿心虚。
  萧合达却眯着眼睛:“大王,某家见过那个武好古……就在界河商市的元老院里。”
  萧合达原来以元老代理的名义和武好古见过面!他自然也在界河商市呆过一阵子了。
  “元老院?”察哥不大明白,“这是个甚衙门?”
  “这是个……是个共和的衙门。”
  “共和?”察哥更糊涂了。
  “共和就是一城大事儿由元老公议而定。”萧合达道,“是挺奇怪的……不过效果还不错,倒也把界河商市给搞起来了。只是这人根本不知兵,也不是将门出身,带兵打仗肯定是不行的。御前两直到了他的手中,再也不会如之前那么犀利了。”
  “如果真能如此就好了。”察哥低声说。
  御前两直(现在是三直了)毫无疑问是可怕的对手!如果没有他们,湟州、鄯州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陷落的。
  “那萧将军有何破敌良策吗?”察哥这时又问。
  萧合达笑着说:“倒是有那么一点儿谋划。”
  察哥道:“不妨说来听听。”
  萧合达说:“眼下的情形固然是敌强我弱,但是咱们毕竟是马背上的兵马,便是处在下风也不能将拿手的本事完全丢了……咱们还是应该发挥马军的长处,往来奔突,攻其薄弱。哪怕打不赢,也能将宋军的力量分散,使之不能集中兵力长驱猛进。”
  “萧将军的意思是,咱们要主动入侵东朝的境内?”
  “对!”萧合达说,“去抢,去杀,去烧……这才是咱们马背男儿应该干的!那种没有收获的阵仗,可不是咱们的上策!”
  察哥轻轻点头,他之前的确有点保守了。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策略固然是稳妥的。但这也让敌人可以突入大白高国境内烧杀,而且还要承受坚壁清野的痛苦,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打法即便胜利了也没有多少战利品。
  等于是亏本打仗!而现在的大白高国可还没从小梁太后当政时期的连年征战中缓过劲儿,可以说是百业凋零,要是再打一场有损无补的苦战,只怕赢了也是一场惨胜!


第六百九十九章 强盗来了(一)
  萧合达是打过仗的,在他被萧保先派去界河商市担任元老之前,曾经辽国的西北招讨司任官,和阻卜克烈部周旋了几年,太了解马背上的战争该怎么打了。
  在他看来,北宋和西夏的边境线漫长,而且地形复杂,特别是在横山山脉和无定河流域,双方的地盘犬牙交错,修筑的城池堡寨不计其数。虽然宋军在堡寨争夺战中始终处于上风,但是占领和修建了大量的堡寨也加大了防守的负担。对于西夏的骑兵而已,入侵攻击的目标也多得数不胜数。
  除非宋军可以夺取整条无定河谷,将西夏的势力挤出瀚海东南。否则西夏骑兵就可以发起猛烈而短促的突击,以打破宋军缘边的堡寨。甚至稍微深入,去洗劫宋朝百姓开垦居住的山谷。
  而东线的宋军毕竟是以步兵为主的,即使有点骑兵也分散于各将或者各家将门,急切之间根本不可能集结起来。等他们集中起来反击,西夏的骑兵早就已经满载而归了。
  这样的洗劫多来上几回,宋军的士气就会急剧下降,而且他们的兵力也会被迫分散。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中起来用于进攻的兵力或许就会大大减少了。
  想到这里,察哥重重点头,然后对乾顺说:“陛下,臣弟觉得萧将军的办法可行。”他想了想,又道,“不过当下还不是时候儿,秦王川城、夏州城和宥州城还没有修筑完毕,若是引得宋人大兵来犯就不妥了。”
  “那何时出兵为佳?”
  “可待到腊月二十三送了灶神之后。”察哥道,“宋人的官员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之后都会锁印休假。现在虽然是战时,但横山…无定河一线还算平静,估计东路的宋军还是会松懈下来的。”
  ……
  延河北岸,王家坪。
  数十骑披着皮甲的骑兵飞也似的卷过,直奔几百步外的草人而去。马上的骑士都刻意控制着马速,使得几十骑勉强维持一个正面宽大的横阵,仿佛一堵快速移动的长墙,猛地撞在一群草人身上,顿时就把大部分用麦秆扎成真人大小的草人用木杆给捅飞了。
  “快快快,撤回来,别停下!”
  慕容鹉仿佛闷雷一样的大嗓门随即响起,催促着刚刚完成一次冲击的骑兵们撤回。但是那些骑兵们却仿佛没有听见他的吼声,而是纷纷勒停战马,似乎想查看方才冲阵的“战果”,还有几个骑兵甚至用手中的木杆把还立在那里的草人给撂倒了。
  “直娘贼的,你们这般贼配军到底长没长耳朵!”慕容鹉的心情似乎不大好,看到这般骑兵的表现,顿时就暴跳如雷,策马飞奔过去,扬起手中的马鞭就一顿胡乱抽打。
  “都给爷爷跑起来!傻站着作甚?等着挨西贼的长矛杖么?此间若是战场,你们这群贼配军就都见阎王去了……”
  随着慕容鹉的叫骂和鞭打,一帮子正耍得开心的效用骑兵只得再次驱马奔跑,向他们的出发阵地飞驰而去。
  正在进行冲阵训练的,是殿前御马直的效用骑兵,也就是武好古通过各种渠道雇佣来的补充骑士缺额的骑兵。不过并不包括200名假子骑士和50名生女真骑士。他们早就掌握了轮番冲阵的本事,根本不用慕容鹉去训练。这些日子正由当地的向导带着在熟悉陕北的地形。
  顺便提一下,拥有“便宜行事”之权的武好古抵达延安,从高俅手中接管了御前三直的全部兵马之后,立即进行了改编和人事调整。
  首先,武好古从殿前御马直中抽调出了200名接受过兵学司训练,可以充当步军指会和都头的骑士,并且用他们去统带10000名府兵,组成了20个“步矟指挥”。
  然后,武好古又对御龙猛士直进行了调整,将3000余名猛士编成了10个“猛士指挥”,而每个猛士指挥满编的时候都是500人,现在流出了200人的阙额,等待第二次御前演武选出的猛士抵达后再补齐。
  再之后,武好古又按照2个步矟指挥加1个猛士指挥再加1个辅兵指挥的标准编成了一个“厢”,也就是在“直”和“指挥”之间又加了一个临时的单位。
  20个步矟指挥、10个猛士指挥和10个同样由府兵组成的辅兵指挥,一共编组出了10个厢。分别配属给了御龙猛士直和御龙内卫直,两直分别统领5个厢,满编情况下每个直的人数超过了10000人。
  为了方便两个直都虞侯,以及自己这个三直都虞侯管理部队,武好古又从殿前御马直中抽调出了150名入过兵学司的骑士,再加上一些界河云台学宫毕业的博士,组成了三个“参谋团”。
  而在调出了350名骑士之后,殿前御马直又得到了一批补充的效用骑兵,包括完颜斜也的50个“敢达”,慕容鹉带来的200个假子,还有不到200名普通的效用——就是现在正在接受慕容鹉调教的人。
  三个直的主官,也由着武好古的意思进行了调整。原本被任命为御龙内卫直指挥使的赵钟哥,被调整到了军事机宜指挥的殿位置上。杨可世则被任命为御龙内卫直都虞侯,王禀则依旧担任御龙猛士直都虞侯。而前御马直指挥使则由仅仅拥有从九品官身的慕容鹉担任。
  最后,三直都虞侯司也拥有了不少直属的指挥。包括第一工兵指挥、第二工兵指挥、亲兵指挥、辎重指挥和军事机宜指挥。其中军事机宜指挥就是武好古的参谋团,成员除了几十名“骑士参谋”,还有传骑、鼓手、号手、旗手、文书等等。
  一番调整之后,人数超过30000的大军,立即变得严整有序,容易调动了。
  还别说,这种用军事学校培养出来的骑士军官对部队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其实也够得上一场军事革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