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崂锩妫吹搅宋浜霉藕鸵晃慌盘椎淖澈何涑暇谩
武诚久现在是个“模特儿”,穿着一身崭新的扎甲,扎甲外面还有一件白色的战袍,左手还拿着一张漆成白色的包着牛皮的木盾,不过不是罗马盾的形状,而是一张扇形盾,也就是上半段大而阔,下半段削尖的盾形。是10世纪——13世纪欧洲骑士常用的盾牌。
武诚久手持的这面白色扇形盾表面还有黑色毛笔书写的“天理”二字!
“‘天理’二字既是大教化团的口号,也是标志!”武好古指着武诚久的盾牌说,“不仅教化团骑士的盾牌上要写,教化团的大旗上也书写‘天理’二字,还要再配上八卦旗和万字旗。而这身铠甲、盾牌,还有长剑、马枪和骑弩,就是教化团骑士们使用的甲械了。”
“不配马弓?”智深大和尚懂得军事,插话问武好古。
“不。”武好古摇摇头,“不配弓,只配弩。因为教化团骑士是重骑兵,只冲锋,不骑射,配弩只是为了驱逐轻骑。”
教化团骑士的骑弩就是最早配属给假子骑士的弩,安装有可以抵在肩头以加强稳定性的弩托(枪托)。骑士们虽然没有办法在骑马作战时给骑弩上箭,但是由骑弩射出的致命利箭还是可以在几十步距离上给敌方的轻骑兵造成致命打击——轻骑兵是马弓通常也就能对付三四十步开外的目标,而在这个距离上,骑弩射出的特制的三棱弩箭对无甲或轻甲目标具有极大的杀伤了。这样以50骑为单位集体行动的教化团骑士就拥有了击溃上百名甚至更多游牧轻骑兵的火力。
而且由于骑弩没有持续的火力,所以重骑兵们必须足够珍惜这一支可以用来保命的箭镞,不到关键时刻不会使用。这样就能确保他们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依靠冲击进行作战。
“大郎,这么一身甲械怕是要花费不少吧?”穿着紫色道袍的刘无忌看着顶盔贯甲的武诚久问,“而且甲骑也不容易训练,没个几年也成不了军吧?”
武好古摆摆手,“用不了几年的,有个一年半载足够了。又不是要用庄稼汉来训练,直接到灵州去雇佣……咱们只需要出些博士就可以了。”
把不会骑马的人训练成重骑兵当然是很难的——骑马这事儿对官老爷是一回事儿,对骑兵是另一回事儿!官老爷只要能在马背上坐稳了不跌下来就算会了。骑兵得骑马作战,而且还要懂马,会伺候马,会简单的治疗马儿的疾病和创伤,当然还得会调教马儿。从零开始的话,没个几年还真是不行的。
不过要将已经会骑马会养马的丁壮训练成冲击骑兵,只要摸索到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简化和严格的训练,难度就不是很高了。因此积累一批骑兵军官和在河北安置一批骑士家庭,才是培养出重骑兵的途径。而大骑士养小骑士是有个过程的,而且还必须在家呆着和老婆一起牵手才行。
所以武好古必须让北沧州的骑士团体有休养生子的时间,要不然以后就没足够的骑士可以用了——现在已经是公元1105年了,距离宣和北伐只有20年时间了。
再不多生一点,到时候就没骑士可以用了!
因此在这一回的教化团西征中,武好古并没有动用北沧州一带的骑士,仅仅只是出动了马政为首的一百多名博士团的博士,作为教化骑士团的核心。大部分的教化骑士,都得去灵州当地雇佣和训练。
因为是释儒道组团出征,所以那一百多名博士需要训练的还不止教化骑士,还有僧兵和道兵。
在展示完了骑士的装备之后,今天客串模特儿的武诚久又换上了一套僧兵装备,出现在了众人跟前了。
武好古则继续解说:“这套是僧兵的甲械,有藤笠,皮甲,戒刀,袈裟,念珠,另外还有长枪和步弩,还没有送到郁州岛上。”
所谓的僧兵,其实就是长枪兵的变种,装备和新府兵中的长枪兵差不多,只是多了一支界河商市出品的步弩——其实就是骑弩,一种加装了枪托,并且进行了轻型化的踏张弩。因为使用了从辽国进口的顽羊角为主要材料的复合型弩臂,所以威力仍然大于步弓,只是射速较慢。
只所以给僧兵配弩,主要是因为武好古的教化团军事机宜指挥(马政是指挥)认为,僧兵有守卫寺庙的职责,很可能会在没有骑士和弓箭手支援的情况下单独作战。所以需要拥有威力强大,而且易于掌握的远射武器。
“僧兵要到何处去募集?”
少林寺的玄寂大师看着身披袈裟,手握戒刀的武诚久,总有一点不大习惯。虽然少林寺因为宋太祖的允可,拥有不少武僧。但是少林武僧不过是保甲的水准,应付一下江湖斗殴,驱赶几个惦记少林寺财产的毛贼还行。哪有这样甲械俱全,还配上弩机的……谁见过少林高僧拿个弩机去和人比武的?
所以玄寂大和尚也知道,这些僧兵是不可能从少林寺出来的,肯定也得临时招募。
“僧兵还有道兵都可以在中原招募。”武好古道,“官家下了谕旨,允可大教化团在大宋境内招募教化骑士、僧兵、道兵各1000人,辅兵3000人……教化骑士就由本官派人去灵州招募,僧兵和道兵还有辅兵,要不就由大相国寺、少林寺、景林宫和万寿宫去招募吧。这可是偌大的功德啊,还有钱赚,想来会有不少丁壮愿意一搏的。”
说完,武好古又让武诚久去换上了道兵的服装和装备。其实也和僧兵们差不多,只是没有装备长枪,而是装备了一种长度不到一丈的枪斧——就是一种矛和斧钺的组合体,相当于在长矛的头部加了一柄不算太大的战斧。这种枪斧既可以刺击,又可以挥砍。矛尖可以对付骑兵,斧子则可以劈碎盾牌和甲胄。另外,一丈不到的长度又能让它在近距离的步兵格斗中发挥作用,完全可以替代箭盾兵保护长枪手。
当然了,步弩同样配属给了这些使用枪斧的“道兵”。这样他们也能拥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
“招募几百个壮丁自不是问题。”玄寂大和尚言道,“从少林寺的佃户之中就能募到了,只是谁去训练他们?这些器械又由谁来提供?钱又怎么计算?”
刘无忌也道:“人咱们可以想办法招到,只是不能在开封府训练吧?”
章援拈着胡须也道:“是啊,武帅司,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都去灵州。”武好古笑道,“只管把人手募集起来,空着手去灵州即可。高太尉在那里,还怕没有办法训练起来?至于带兵之将,到时候奏请官家,从新科右榜进士和禁军猛士中抽调人选就是了……大教化团不过是个名义,实际上还是朝廷的兵马啊!”
章援不解道:“既然是朝廷的兵马,何不直接请调禁军呢?”
“禁军怎能驻扎寺庙、道观和书院?怎能用来传播大道?”武好古笑着回道,“就算西平王答应,也会乱了名分制度的……寺庙、道观、书院怎么可以驱使禁军?按照制度,得要宣抚司和兵马总管的将令。在中原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在安西四镇和海外,却是不行的。”
“如何不行?”章援还是没想通透,“西北军中的将主权力都很大,不必事事都请示帅司的。”
“西军的将主,哪怕兼领一州,也还是大宋之官。”武好古解释道,“而安西四镇以及海外开设的书院、寺庙、道观,都是节度司,是要直辖土地民众的!”
武好古说“节度司”其实并不准确,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封君或领主——书院、寺庙、道观在一个封建化(指封邦建国)程度很高的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就是一种特殊的领主。
既然是领主,当然要有直辖的军队了!如果没有军队,领主要怎么当?至于要效仿中原,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僚体系,考虑到遥远的距离和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还是别做梦了。
实际上,就是在大宋帝国的版图之内,羁绊州县的数量也是有不少的。
“原来如此!”章援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不大明白。自己这个大教化团的大教谕难道变成了个节度使了?这不大好吧?自己是文官啊……文官现在可以直接掌兵了?等回了蒲园一定要和父亲大人好生商量。
第八百四十八章 舰队外交的开始
海州,天涯港。
西南风刮了起来,风浪不小,推得码头旁停泊的那些战船一阵阵的起伏波动。这些可不是驻扎海州的平海军的小舢板,而是可以在外洋上进行水战的桨帆战船。形制并不统一,有中原式样的硬帆桨帆船,也有大食国式样的三角软帆桨帆船。但都建造的大而坚固,甲板上还公开摆放着各种水战武器,看上去就非常厉害。
今天还下着小雨,烟雨蒙蒙当中,还有不少扛着行李和兵器的壮汉,排着队伍,通过搭在船帮上的跳板,秩序良好的上船。
还有二十余艘装载了工匠和筑城物资还有粮食、武器的商船,已经提前出港,在海州湾内组成了船团,等待战船出港后,一起远航。
正在上船的这些人并不是水手,而是从徐州、海州、淮阳军、郓州还有应天府虞城县的武家、西门家、慕容家、花家、张家(张熙载)控制的保甲中调集来的保丁。出身都是这几家的佃户,人身被牢牢控制着,不得不卖命。
当然了,他们的命也不是白白卖给武好古的。安家费和薪水都是从优的,家里人还可以放心交给地主(就是武家、西门家、慕容家、花家和张家)照顾,如果不幸死在外面,还可以拿到优厚的抚恤。
那么好的条件,武好古也不会白白给出来。这些壮汉的目的地,就是海州千里之外的耽罗岛。他们是去耽罗岛当佣兵的!从现在起,他们不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保丁,而是一名为钱打仗的佣兵了!
在武好古得知自己一不小心有了个国家后,立即就向这几家的庄子下达了召集令。召集起了2000多人,另外还花钱在海州雇佣了1000多名闲汉(海州是大港,有许多愿意跑海的闲汉),凑齐了3000多人,今天就是他们上船出发的日子。
根据武好古的计划,这些人会在耽罗岛接受装备和训练。然后和耽罗道上的教化团,还有高岷这个国主召集起来的战士混编。组成一支6000余人的大军!
这支军队,不仅是海东教化团的主力,而且还会成为将来的海峡市舶司的主力打手!
码头上面,一座用于迎来送往的八角亭里面,武好古正在给即将出访的纪忆、苏适,还有自己的好徒弟高岷,徒孙范之文,以及高丽国的耽罗监国崔宪送行。
“明理,此间有3000多人,岛上已经有了2000多人,器械和粮食也会同时送过去。有了这6000大军,高丽国王就再也奈何你不得了!你的耽罗节度使兼征夷大将军,可以笃定当下去了。”
“学生谢过恩师!”
高岷连忙站起身,恭谨一礼。恩师还是靠得住的,6000大军啊!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
武好古冲高岷招了招手,示意他安坐下来。然后又笑着对崔宪说:“崔学士,你也看到了,30条战船,6000步骑,船上还有水手战士过万……这一万六千人要摆在高丽国陆地上,兴许不是高丽大王的对手。可是在海上,在岛屿上,呵呵,高丽国不是我的对手吧?”
你个奸臣,私蓄武力,擅开边衅!崔宪心里冷笑,等本官回了高丽,禀明大王,就会遣使开封,在大宋天子跟前告你一状,你就等着被抓进御史台狱吧。
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说。崔宪连忙正色道:“武帅司何出此言?我高丽素与大宋亲善,如何会和大宋开战?”
武好古笑了起来,“高丽可不是大辽,半岛地形,三面环海。如果敌从陆上而来,还有千里长城可以依托。可要是敌人从海上而来,高丽国可就处处漏风,无险可守了!至于宋丽亲善,无非是为了牵制大辽。可如今高丽为数百生女真所破,还能牵制大辽吗?对我大宋而言,联合高丽不如联合生女真!如果这里的三十艘大海船装运数千名生女真战士从千里长城后方登陆,你们高丽国还有吗?”
武好古的这番话说的崔宪冷汗淋漓,因为他知道高丽国的海岸线是无法守卫的——实在太长了!处处布防的成本又太高,高丽国根本无法承受。至于建立强大的水师去和宋朝沿海市舶制置司的战船队对抗,一样是高丽国财政无法承担的。
说完这番威胁的话,武好古对高岷还有范之文道:“时候不早了,你们先陪崔学士上船吧。”
“喏!”
“学生拜别恩师!”
“徒孙拜别师祖!”
看着他们三人离去,武好古又对纪忆和苏适道:“忆之,仲南,我朝自建立以来,就拥有称霸东方海上的力量,可惜过去都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才被辽人所欺,被高丽、日本所戏。幸好当今官家雄才伟略,命我等设立沿海市舶制置司,以开拓万里海疆!二位此次率战船队出使高丽,就是我朝扬威海上的第一役,务必要让高丽小邦驯服。”
其实大宋朝廷在海上也没什么力量,朝廷的水师只能在近海转悠,压根出不了远海。即便是武好古的沿海市舶制置司战船队在吴家、纪家、谢家、陈家、白家这些老牌海商眼中也是不值一提的。
百年海军嘛!
即便不是真的需要百年,十年总是要的。而武好古搞海军才几年功夫,怎么可能拿出一支能战的大舰队?
但是他却走了一条“寓兵于民”的海军发展路线!
其实许多西方的海权国家在早期也会这么玩,养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海军的费用,可不是那些奸商国家可以负担的。
而在此时东亚的海上,用国家的财力去养一支大海军就更没必要了。因为大宋在海上没有敌人,高丽国是穷光蛋国,日本国在闭关锁国,契丹是旱鸭子国。天方教海商虽然有点实力,可是和大宋朝廷打仗还是不敢的。而且他们毕竟是海商,在海上打打群架还可以,要真的遇上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海军肉搏兵那就是送死了。
武好古接着又指着正在登船的壮丁言道:“这些丁壮还有招财、进宝这两条战船,会留在耽罗岛上进行训练。等到你们完成了使命,就能带着他们中间能上船作战的水战步兵南下了!”
和后世小说中喜欢玩高大上的青铜大炮装备海军的穿越客不同,武好古现在造不出能用的青铜大炮,而且他也不认为需要用大炮去对付阿拉伯人这种战五渣。
阿拉伯人的爸爸塞尔柱突厥遇上落魄的耶律大石也被揍得全军覆没,这个时代阿拉伯人的战斗力有多渣就可想而知了。对付他们还用大炮?用床弩射出拴着绳子的矛枪勾住对他们的船,然后水战步兵上去打肉搏,连人带船都拿下不挺好?
要知道沿海市舶制置司的水战步兵都要按照正规军的标准进行训练,而且还会有船政学堂毕业的海战科生员去担任指挥官,应该不会在水战肉搏中输给一帮阿拉伯土豪的。
……
就在纪忆和苏适带着舰队气势汹汹的来高丽国以得服人的时候,高丽大王王颙正在前往西京的途中。
高丽西京就是平壤,位于开京西北,因此称为西京。此地因为距离千里长城比较近,所以就成了高丽国的国防重镇。上回林干还有尹瓘带兵出征曷懒甸的时候,都是以西京平壤为后路大营的。
由王颙的心腹大臣尹瓘、吴延宠负责训练的别武班新军,现在也都驻扎在西京平壤。
所以王颙这一次巡视西京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几乎掏空了高丽全国财富才组建起来的别武班新军到底训练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在明年大举北伐曷懒甸?
这位高丽大王是很有雄心壮志的,而且在高丽国的历史上也是比较有作为,有才干的。先是凭本事篡了大位,然后又搜刮商人,整顿军力,铸造钱币,修建南京(汉城),真是干成了不少大事儿。可是偏偏在两次曷懒甸之战中都大败亏输,而且还让王颙输出了心魔。
如果生女真人稍微认真一点,出动个一万大军把他打败了,他也就认了。耶律阿保机都说过女真满万不可敌啊。
可是女真人两次都只是出兵500!500人就暴打了高丽人的几万大军。而且都是大比分获胜,第一次打林干的时候,高丽人拿到的斩首是零!第二次稍微进步一点,杀了三十个生女真……可是自己的损失却是讲万的。
好端端的大高丽,一下子就变成了笑柄。不仅大辽国跳出来欺负高丽,索走了釜山浦的一个小岛建立劳什子商市,连大宋也跟着大辽国一起来欺负高丽——那个釜山浦的绝影商市,据说就有大宋沿海市舶制置司的份!
最可恨的是耽罗国那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撤藩设郡的旨意去年冬天就下达了。高岷那个小子早就该和崔宪一起带着耽罗的版籍前来了。
可是现在都夏天了,也不见高岷前来!而且连派去耽罗传旨的使臣都没回来……该不会耽罗国也敢不服大高丽了吧?
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使?出兵?
釜山浦海湾之中,风平浪静,海水缓缓起伏。也许是地形特殊,被两个小小的半岛和一个绝影岛包裹其中,无论港湾外的风浪有多大,釜山浦之中的水面却永远平缓安宁,是天然的避风港。
在釜山浦东岸,一处名为龙塘的港口码头上,一个穿着高丽国高级文官官袍的矮胖子,正带着一群芝麻绿豆官伸长着脖子张望。
后面则是瘦了巴几,面带菜色,一看就是很久没吃饱饭的高丽府兵官兵,也在码头上傻站着看海,有几个嘴巴还长得蛮大的,仿佛看到了怪兽。
釜山浦是高丽国蔚州牧管辖的一个县。说是一个县,其实就个村子。高丽国地方实行的是道、府(州)、郡、县,一共四级行政单位。可高丽才多大点儿地盘?拢共也就相当于大宋一个路,所以高丽的道也就和大宋的州差不多,州府就相当于县,郡大概就和市镇差不多,县嘛,就和大宋的村子仿佛了。
不过釜山浦这个“村子”还算是繁华的,这里向来就是高丽国和日本国海上贸易的重要口岸。虽然用大宋的眼光来看,这个口岸也太萧条了一些。但是每年东南风起的时候,多少会有几艘商船从日本国的博多港开过来。
这个时候,不仅是整个“釜山浦村”的节日,而且还是整个蔚州官员的节日了。那些商船上的宋国或是高丽国的商人(日本锁国,所以没有什么商人出海的),总归要预备上许多份的“厚礼”用来打点高丽国官员的,哪怕只是小小的府兵,只要能够得着那些商人,多少也能得几个好处的。
所以每当有海船到来的时候,蔚州上下的官员,就会带着手下的小兵,大模大样聚集到码头上,就等着收钱!
哪怕高丽大王把釜山浦的税卡“卖”给了宋国的商人,也阻挡不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头蛇来拦海收钱。
谁要敢不给,那可就连人带船一块儿没收!
不过前一阵子开京传来的宋国已经将釜山浦税卡献给了辽国的消息,却让蔚州的官吏们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宋国是不怕的,可辽国就大大的凶残了。谁都知道那些契丹人当年可是连开京都占领过的。
另外,开京送来的诏书上还说,要把釜山浦内的绝影岛租给辽人开个劳什子商市!
以后大高丽的官员就不能管绝影岛上的事情了……哦,99年以后绝影岛还是要还给高丽的,不过在这之前就不能管了。
这可愁坏了一群在蔚州当官和在釜山浦当府兵的高丽国大老爷、小老爷了。
他们一年的收入,一多半可就在那几条商船上面。如果没得收了,日子可怎么过?而且在蔚州当官的缺又不会从天上落下来,都得花钱去买回来的。现在成本还没有收回,怎么就要绝收99年了?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就在蔚州上下的官员和负责釜山浦这处地方守护的府兵们个个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海上出现了好几十条商船!都是又大又肥的,上面不知道装了多少好东西呢!
这回一定要狠狠的挂上一大笔!
大高丽国的蔚州牧李汝霖在心中暗下决心:这一次一定要捞够1000万……文!呃,缗和贯这两个单位的钱,李大州牧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见过。
而且钱在高丽国好像也没太大用处,大部分高丽老百姓都不认识铜钱,买卖都是以货易货。
但是李大州牧就是喜欢钱啊!1000万,想想都开心!
一名高丽国的武官凑到了李汝霖身边,低声道:“州牧,好像有点不对啊!”
“哪里不对?”李汝霖问。
“您看那些船只都有桨……”
“废话!没桨的船怎么开?”
“州牧,海上的大商船一般没有桨,帆桨并用,又那么大,多半是战船!”
这个武官是釜山浦这里的水军指挥,虽然没正经打过海战,连海盗都没打过(也打不过),但多少懂点行。
知道海上运货的大船一般不会配上许多长桨——划桨得多少人啊!人装多了,补给和淡水也要多装,货物相对就少了。
而且商船都是顺风而行的,一日一夜上千里就走完了。有没有桨差别不大,多运点货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