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姐儿,你拿着的是什么呀?”郭小小瞧见西门青手中的木匣子了,好奇地发问。
“是一块甲片。”
西门青说着话,将木匣子搁在了饭桌上,然后打开了盖子。就看见木匣子里面放着一片半掌大小,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的甲片。在甲片的一端,还有一小块突出部,隐约如皮肤上长的瘊子——这是用来验证没有锻打时候铁片厚度的,青唐瘊子甲的“瘊子”就因此而来。
“是朱行书刚刚送到宅子里面的。”西门青又说。
“东西对吗?”
“对。”西门青伸出两根手指,将甲叶翻了个身,上面很明显有一个白点。“这是用神臂弩在15步开外射出来的,完全没有穿透。”
“好!”武好古点了点头,笑道,“看来朱行书的人能赢下那20万了。”
当然了,靠这一片青唐瘊子甲,朱行书和他的团队是拿不下20万奖金的。武好古的要求是“量产”!
而且还要做到质量可靠,产量巨大。产量的问题,朱行书的团队准备用水力锤解决。现在难办到质量的控制,朱行书团队选择的路线是木炭炼铁加炒铁或坩埚熟铁(两条路线同时攻关)的工艺流程。说起来简单,但是真要完全掌握,也是很不容易的。
真也是挺惭愧的,武好古穿越都那么些年了,也只是将要攻克“冷锻甲”这个难关——这不过是宋朝这个时代,华夏冶金工业的最高水平,远没有到突破的程度。
至于传说中穿越者最爱的板甲,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武好古和两个妻妾还有一个外室一起用餐的时候,蔡京一家也正在避居的寺庙中用餐。
蔡京现在已经被一群御史谏臣弹劾了,而且都是露章弹劾。所以他不能再履行左相的职责了,同时他自己也和蔡卞一同请郡外调了。
不过赵佶并没有马上批准蔡京的请求,只是惯例而已,总要让蔡京请辞几回,再把他打发走的。
而从家中避居寺庙,也是一种认罪伏法的好态度,表示自己不敢在相府中居住了——其实蔡京在开封府西城的宅邸是私宅,便是贬去了海州,也不会没收的。
“爹爹,官家……官家今天还是不肯相见。”
正在和蔡京说话的是蔡攸。他也是赵佶的心腹,地位和武好古、高俅、潘孝庵仿佛,可是现在却见不着赵佶了。
蔡京叹了一声:“见不着就暂时别去打扰官家了。实在不行,你也请外调吧。先去地方上做几年知州,总有机会再回来的。”
“爹爹……”蔡攸显然不愿意离开赵佶。“您是被奸人陷害的,官家只是一时糊涂,等到将来想清楚了,一定会把您召回的。”
“陷害是有的。”蔡京捏起一个蟹粉馒头,拿到嘴边咬了一口,“但光是武好古的陷害,也不至于让为父失去官家的信任。为父还是自己糊涂,走错了一步啊!”
“爹爹错在哪里?”
“兵权!”蔡京苦笑,“身为宰执,染指兵权就已经是大错了……章惇独相七年,最后也没敢真的在开封府练兵。王荆公搞了那么多富国强兵的办法,就是不敢去练一支精兵。为父是被高俅、武好古和童贯他们几个的军功给搞迷糊了,以为官家真的是一代雄主。”
“官家不是吗?”
蔡京摇头道:“自然不是!官家只是聪明之主,却配不上雄主。雄主一定要手握雄兵,绝没有害怕雄兵作乱而不敢练兵的道理。现在为父因为练兵而倒台,苏子由、张天觉还敢再重提练兵之事吗?”
有利必然有弊!武好古用诡计整倒了蔡京也不是没有弊端的。因为蔡京之前一时糊涂,是真把赵佶当成了雄主天可汗,想要替他练一支精兵的。可是现在他因为练兵而倒台,苏辙和张商英怎么还敢大刀阔斧的练兵?兵权这种有害的东西,还是离得远一点吧!
他叹了口气:“只可惜好不容易寻到的富国强兵之路,又要半途而废了。不过只要官家的雄心不死,张天觉和武好古就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爹爹,这话是怎说的?”
蔡京冷冷一笑:“官家要当雄主,这兵就必须得有人去练!谁练,谁就会倒霉!”
第八百七十六章 轮到武好古倒霉了(一)
崇政殿,蔡京倒台,今天就是苏辙独对了。
看着一副有德老臣模样的苏子由,赵佶忍不住就皱眉。蔡京固然是奸的,可是这个苏辙一看就是来混日子的。居然很快就要混上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了!
这事儿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赵佶叹了口气,问:“知贡举的人选有了吗?”
现在已经是一月底快到两月份了,眼看就是礼部大比的时候。负责礼部大比的考官就是知贡举。这个位子本来是给蔡卞的,他是判国子监兼翰林学士,正好当知贡举——知贡举一般都是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和礼部尚书去当。
可是现在蔡卞和哥哥蔡京一起倒霉,都停职听参,当然不能去主持礼部大比了。所以就得马上安排一个新的知贡举。而且今年的知贡举还是个超级烫手的差遣,因为今年是开右榜进士科的第一科。
虽然公车上书黄了,但是右榜进士科还是天下读书人的眼中钉!谁要当了今科的知贡举,一准遭读书人的嫉恨。
“陛下,臣建议让礼部尚书施国忠知贡举。”苏辙说出了自己推荐的人选。
“也好。”赵佶点点头,“就让施国忠去做吧。”
这个人选,赵佶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知道施国忠为人圆滑,说不上好官,但是却会体察上意。只要招来提点一二,应该就知道要保持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之间的平衡了。
现在武好古的实力已经有点大了!如果不加以遏制,只怕将来会尾大不掉。
而赵佶遏制武好古的方法主要是平衡术。首先要平衡的,就是云台系在右榜进士科里面比例,不能让右榜进士科的人都是武好古的门徒!
其次,当然是要在武好古、童贯、高俅,还有正在兴起的章援四个军事集团之间搞好平衡。
如果大宋的武力一定要靠军阀,那么四个军阀总比一个军阀要安全,至少能让互相牵制。
第三,当然还是朝廷得有一支强大能战的“中央军”了。之前赵佶重用蔡京去搞军改,目的就在于此。
现在虽然蔡京倒了台,但是赵佶仍然没有放弃建立新军的计划。
只是不知道该让谁来推行这个计划了?
苏辙一看就不是能办事的主儿,右相肯定得给张商英了,他比苏辙强一点,但是也比不过蔡京。练兵的事情,蔡京都没干成,张商英估计也不会有办法的。
这事儿该让谁来办呢?
叹了口气,赵佶就让苏辙告退了。不过崇政殿的召对,还在继续。
下一个被宣赞舍人带进来的是苏辙的儿子苏适。他是从日本国回来的,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消息,因此得到了越次入对的待遇。
原来日本国忽然邀请大宋派出使团去参加白河院法皇53岁寿诞,同时还要商讨两国今后以何种国礼相交,还有两国之间通商、传教等事务。
“苏卿,你去过日本国的京师了?”赵佶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去过了。”苏适回答道,“去年冬天入了趟平安京,还见到了他们的堀河天皇和白河法皇。”
“这可是好多年没有的事情了。”赵佶笑道,“苏卿,你是怎么做到的?”
“回禀陛下,其实臣什么也没做。”
苏适真不愧是苏辙的儿子,谦逊而不居功。明明做了那么多事儿,把原本和平相处的日本高丽两国推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中,现在却一推二六五,啥都没做……
“你什么都没做,倭人就肯开国了?”
“这个。”苏适笑道,“因为倭人现在有求于咱们。”
“求咱们?”赵佶问,“求什么?”
“他们要租咱们的船。”苏适解释道,“因为去年秋天,高丽国派兵入侵了日本国的两个岛屿……日本国想要收复,可是又没有能运送大军远航的船,所以就只能求咱们帮忙了。”
“高丽国入侵日本?”赵佶一愣,“他们不打生女真了?”
“不打了,打不过啊!”
“打不过生女真,就去打日本国?”赵佶眉头大皱,心想:高丽国也太不讲道理了!他们一定是跟随契丹太久,学坏了!
他想了想,又问:“咱们借船给倭人,不会招致高丽人的怨恨吧?”
他们哪敢啊……这是真话,当然不能对皇上说了。苏适摇摇头,笑道:“陛下,其实日本国不仅是没有大海船,他们连正经的军队都没有。所以借船出海只是个幻想,不会成真的。”
“没有军队?”赵佶道,“怎么可能没有军队?”
“回禀陛下。”苏适道,“这日本国的军制和隋唐时候差不多,都是府兵制。府兵得有土地才能负担兵役,可是日本国内的贵族豪门一直在侵占土地民户,建立庄园。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承担兵役的百姓了,所以日本朝廷是没有军队可用的。”
“还有这种事情?”赵佶心说:看来为了军队的事情发愁的还不止自己一个官家啊。
“那日本国的法皇靠什么镇压四方?”
“靠所谓的北面武士。”苏适回答道,“也就是一批贵族武官,各自有点私兵,可以保卫朝廷。不过靠这点兵力,想要收复沦陷的对马岛、隐歧岛是不可能的。”
还别说,苏适还真有点搞外交的天赋。居然把日本国的内情打听了一番,还得了一点要领。
日本国的朝廷的确没有能力反攻对马、隐歧。并不是说日本国全国没有武力,而是没有一个机构可以统领日本国的武力——在武家政治下,武士和主君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幕府通常可以号令大部分的武士家族,可以组成军队。
可是现在,武家政治还没有开始,公卿又无力号令旗下的武士。只有白河院法皇掌握了一批北面武士,因而可以排挤以藤原氏为代表的公卿贵族,独揽朝纲几十年。
但是他那点武力在高丽国的别武班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苏适很明白,所谓的借船出兵,只是白河院法皇安抚人心的一个说辞罢了。
“原来如此。”赵佶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马上做出什么决定。
出使日本国的决定得由政事堂议论后决定,不能由皇帝下中旨的。
……
苏适走后,再进入崇政殿的是官家赵佶的心腹潘孝庵。
“陛下!”潘孝庵行了一礼,恭敬地站在赵佶面前。
赵佶看着胖得有点走形的潘大官人,就是一声叹息。
高俅走了,武好古走了,武好文走了,现在蔡攸也走了……昔日可以玩在一起的心腹,如今只剩下潘孝庵一人了。
“见过蔡攸了?”赵佶问。
“见过了。”潘孝庵回答,“看着有点憔悴,不大愿意离开……”
武好古和蔡京父子有矛盾,但是潘孝庵和他们的关系,特别是和蔡攸的关系却是极好的。
“朕也不愿意让他走啊。”赵佶摇摇头,“只是大势如此。对了,他还说了什么?”
潘孝庵说:“他还说好不容易寻到的富国强兵之路,要半途而废了。”
“半途而废……”赵佶咂了下嘴,“真的不能没有蔡京吗?”
潘孝庵道:“其实蔡京也做不了什么……”
赵佶看着潘孝庵,沉默了半晌,“那么,朕想让武好古出任同知枢密院事,你看如何?”
“这……”潘孝庵一时无语,只能为难地摇头。
武好古是不可能当同知枢密院事,这是个火坑!
可是赵佶显然还雄心不死……
“你走一趟界河商市。”赵佶顿了顿,“把武好古请来开封府吧。”
……
两月初的时候,武好古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赵佶推到火坑边上了。
他的商市今天来了两个贵客,其中并没有潘孝庵!今天到达商市的,是两个注定要名垂青史的人物。其中一个是投笔从戎,开拓西域的章援;另一个是万里出海,出使西方,架起东西方交流之桥的纪忆之。
而武好古,就是他们二位幕后的英雄了。
纪忆站在船头,一张晒得有点黝黑的胖脸上泛着红润。这段时间的舟船劳顿,让他掉了七八斤的肥肉,整个人反而变得精力充沛起来了。
他其实是和苏适一起从日本国的博多港返回海州的。在海州遇上了正在为大教化团西征忙活的章援,然后两人一块儿乘着春天的东南风刮起来的时候,乘坐海船北上界河。
不过章援的脸色稍微有点难看,这一路晕船的滋味可不好受!不过现在海船驶入了界河,平稳了许多,也让章援的精神好了许多。现在他和纪忆一块儿并肩站在船头,看着远处被红墙包围起来的巨大城市。
界河两岸的风物真是日新月异,别说一年,就是几个月不见也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不是红墙又垒高了一些,就是多出不少高大富丽的建筑物,或者在界河岸边又多了几处码头,几座工场。
虽然这座城市的富丽繁华之处,是远远比不上开封府的,但是它的发展之快,活力之盛,却是远远超过大宋帝国的首善之城。
第八百七十七章 轮到武好古倒霉了(二)
巨大的海船在码头上停了下来,一名界河商市税关的吏员就站在栈桥上。纪忆和章援乘坐的是“光明之神”号战船,依例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不过商市税关的吏员还是要上船检查,确认该船的确是真正的“光明之神”号。
在上船检查的同时,界河商市税关的人员就将“光明之神”号到达的消息,报告给了界河商市的元首武好古。
很快,武好古就带着数十个护卫策马来到了距离市政所并不太远的南城码头,亲自迎接纪忆和章援。
在码头上寒暄了一番之后,武好古就和纪忆、章援并辔而行,一块儿向位于界河商市北城的馆驿——也就是耶律南仙途径界河商市时居住的地方——而去。
三个人一块儿上了横跨在界河之上的浮桥,一边走一边絮絮地说着不久之前朝中发生的变故。
“海州那边,不少读书人都在为蔡元长鸣不平啊!”章援淡淡地说,“海州那种地方都这样,别处就更不用提了!大约也只有界河商市没有人同情蔡元长吧?”
历史上,蔡京是很不受待见的。因为他替赵佶搜刮不择手段,而且又搞了个元祐党人碑,打击了一大批政敌。不过如今自有武好古、纪忆、潘孝庵替赵佶搞钱。也没有机会给蔡京去立元祐党人碑,所以他的名声并不怎么臭。
再加上他反对右榜进士,还因此失去权势,就成了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忠臣了。他可是为了天下读书人才“牺牲”的,虽然落魄,但是在士林中的声望却比之前高了几倍。
“令尊怎么说?”武好古问。
历史上的章惇在1105年就死了,不过现在章惇的处境要好很多,心情更好——发财了嘛,心情当然好了!所以还活得好好的。
章援道:“家父说蔡元长能不能复起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的实证学派,界河商市,咱们的京东商市,还有依托两大商市的巨商大工,的确是要颠覆天下的。”
“颠覆天下……”
武好古苦笑了起来。
章惇没有说错!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就是颠覆性的哲学思想。而两大商市实行的共和制度,对于封建王朝的体制怎么会没有冲击?至于巨商大工,更是在封建秩序之外又开启了一条登天之路。
而且理性主义、实证主义、共和商市和巨商大工现在还被拧在了一起,对于一个封建王朝的威胁就可想而知了。
“忆之。”武好古扭过头看着纪忆,“这事儿得靠你们二位来化解了。”
“我?”纪忆一愣。
章援也是一怔,“我们?”
“是啊!”武好古笑道,“天下之大,我朝只据一隅;海贸之富,厚利多属他人。天子是要开疆辟土,威加四海的。如果两大商市和实证学派能为天子拓土敛财,天子自然会支持咱们。”
武好古说赵佶的话可不是什么好话!几乎就在说赵佶是个好大喜功,挥霍无度的昏君。
而实证学派,两大商市,还有一票巨商大工,现在还没有力量对抗天下读书人,所以只能通过满足昏君的欲望,来换取一定的生存空间了。
而且在武好古看来,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士大夫,是无法适应一个海洋时代的,也不可能从海洋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大宋能从海外攫取大片的土地和财富,那么被壮大的必然就是实证学派,两大商市,还有一票巨商大工了。
“说得也是。”纪忆点着头。
章援却苦笑道:“海外拓土敛财当然是容易的,现在汇集五岛的战船已经有36条,募集起来的战士水手不下10000人,寻常的海外小国怕是都能袭破了。可是某却要去西边拓土,那里除了石头就是沙子,怕没什么油水吧?”
他说的“五岛”就是以沙门岛为中心的群岛,由于岛屿的位置特殊,在海上形成了一个岛屿环绕的天然避风港。武好古在得到五岛管辖权后,就将那里当成了海军基地进行建设。修建了大量的码头、营房、堡垒和修船场,还在那里开设了一个船政学堂分校,用来培养海军军官。并且在那里设置了实际上是舰队司令部的五岛巡检司衙门。
现在由呼延庆、吴四德、吴四海、花满仓等人指挥的舰队,就驻扎在五岛群岛,日夜操练,准备在今年秋天跟随护送纪忆为首的师团出使大食国。
除了36条战船和10000名水手战士之外,还会有海州吴家、平江纪家、明州谢家、泉州白家、广州陈家的上百条商船随行,进行一次远距离的武装贩运。
根据计划,纪忆率领的船队将会在三佛齐海峡停留一段时间,等到在三佛齐海峡中的某座岛屿上修建起港口和城堡后,船队才会一分为三。一部分跟随纪忆进入西洋——史称纪忆之一下西洋;一部分则驻留三佛齐海峡,并且建立南洋巡检司;还有一部分则会在来年南风吹起后北返中原。
“致平兄此去也是大有可为啊!”武好古笑着,“若不是实在走不开,某就自走这一遭了。”
说着话,他就在马背上半转过身,冲着跟随在章援身后的陈剑一招手,“兴国。”
“学生在。”陈剑立即打马向前,到了落后章援半个马身的位置上。
“家里人都带来了吗?”
“都带来了。”陈剑回答,“乘坐‘光明之神’号战舟来了界河。”
陈剑、于同道、刘龙、薛定等四人中的三人都是河北京东一带的江湖豪强家庭出身的,至亲都住在界河商市,亲族都是一方豪强,自有办法应付地方官府的骚扰。只有陈剑是荆湖南路的潭州人士,而是赫赫有名的义门陈氏出身,至亲也都居住在老家潭州。所以林冲一早就安排人手去潭州接走了陈剑的父母、兄弟等至亲——他们都是官户,转移起来自然不困难。
至于义门族亲,只能让他们自己去应付了。不过皇封的义门,也不会因为其中出了一二不肖子就垮掉的。这可是江州义门陈的分支啊!
而且陈剑、于同道、刘龙、薛定的行为,也没有被定为谋逆——人家本来就不是谋逆,只是奉了蔡京的命令去驱散进入青城学宫的太学生和云台学宫生员。
就算是蔡京这个首犯,虽然被御史们喷成逆贼了,但也没被逮进御史台问罪,不过是自己辞去相位,请了外郡,现在以端明殿大学士出判江宁府去了。
其实赵佶在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蔡京挺冤枉的。反对实证学派是天下读书人的公论,蔡京的立场没什么不对。而让蔡京放手去练兵的,也是赵佶本人……赵佶现在轻轻放过蔡京,应该是在表明自己练兵强国的决心还在!
“那就好。”武好古笑着,“让他们放心住在界河北城就是了……这里是辽国的土地,官家的圣旨都到不了,某也会照顾他们的。”
“谢帅司。”陈剑在马背上行了一礼。
武好古又言道:“和章大教谕说了大教化团到了安西之后,再要向何处去了吗?”
“回禀帅司,下官已经说了。”
武好古画的大饼是很大的!在拿下安西四镇后,他计划让大教化团和河西军联手向天竺扩张。进攻已经衰弱的迦色尼王国,争取在赵乾顺、赵忠顺兄弟被他们庞大的军队搞到破产前,攻入富庶繁荣的阿富汗。
这话在后世人听来就是个疯话。但是根据武好古搜集到的情报,现在的阿富汗就是个富庶之地。受惠于迦色尼王国的雄主马赫穆德·本·索卜克塔琴对印度的17次入侵和洗劫,阿富汗得到了不计其数的财富,又得以用财富吸引来自波斯的学者和艺术家。天方寺、宫殿、医院、学校,甚至包括一所大学,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阿富汗。包括巴尔赫、赫拉特、坎大哈等一大批经济文化名城,也相继繁荣起来。
不过和历史上所有靠抢劫发家的野蛮人一样,马赫穆德的辉煌就是迦色尼王国衰弱的开始。富裕起来的野蛮人迅速腐化,而且分崩离析,再也没有能力保卫祖先们抢夺到的一切。位于波斯和中亚的领地(马赫穆德还入侵过波斯,占领了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