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喊杀声在这个夜晚中四下回荡,撞击在这些草草修筑的堡垒上又四溅开来,给这个血腥的夜晚,添增了无数的杀气!
辽军军马,这个时候已经控制了几处可以涉渡的浅滩,大队大队的四捷军步军就从这些浅滩过来洹水,马上投入了对浅滩附近几处堡垒的攻击。死伤的士卒,也流水一般的抬了下来。
相州团练军修筑堡垒的本事是不能和钟傅麾下的正规军相比的,他们也没有赵佶亲笔绘制的《步步为营图》,负责修筑这些营寨的宗泽也是个能干的外行。所以也没有对壕沟的深度、营墙的高度和厚度、防备马军的篱笆提出严格的要求。
所以这些营寨的防御能力也不怎么强,也用不着什么大型器械,直接让四捷军的战兵扛着梯子,举着盾牌往上冲就是了。
不过堡垒似乎总能让宋人得到战斗力加成。哪怕这些堡垒实在不怎么坚固,进攻的四捷军战兵和用弓箭掩护进攻的契丹宫分军战兵,还是出现了不少伤亡。
而给他们造成伤亡的,主要是一种设计非常精巧,使用起来又非常方便,而且精确程度很高的弩机。因为使用了低成本的材料打造弩臂,所以这种弩机的有效射程并不远。对于披甲目标仅仅在五十步内有效,如果对方披着铁甲,那就得在三十步能射出箭镞,才能有较大的概率贯穿。
但就是这种有效射程只能算是普通的武器,在今天下午的战斗中,给进攻的辽兵造成了可怕的伤亡。因为这种大量生产的廉价弩机数量极多,每个营寨里面都配备了超过600只这样的界河弩,哦,现在叫天津弩了。
如果在规定的距离内开火,一次齐射就能杀伤差不多两百人!而且这种强弩所使用的箭镞也都是天津制造的,箭头非常坚硬,还在武好古的要求下打造成了三面樋状,也就是所谓的“三棱刺”的形状!在射入人体后可以开出一个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很难止血和愈合,停止作用也很强。
如果身上插几支扁形的箭镞,只要刺入不深,伤口会自动收缩,起到止血的作用。所以士兵依旧可以在不拔掉箭镞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但是身上插几根三面开刃的箭镞,那可就够受了!因为伤口无法挤压止血,在人体活动的过程中,三面刀刃还会造成新的伤害。所以被三棱箭镞射中,最好还是赶紧退回去求医,要不然很容易伤重身亡的!
在大量天津弩的加持下,白天的战斗中,这几个不大坚固的营寨前的壕沟,就成了无数辽人死士的伤心地。冲了不知多少次,都没有能攻破营垒。
不过当战斗持续到夜间,苦战了一个下午的相州团练终于支持不住了。在下午的战斗中,他们的损失也不小啊!他们有天津弩,辽人也有顽羊角弓!虽然在杀伤力上,天津弩完爆顽羊角弓,但是在射速上可就差得太远了。而且的辽人的弓箭手数落还多!差不多就是相州团练射出一支箭镞,就得挨上十支辽人的羽箭。
如果这些相州团练都披着铁甲,倒也不怕什么。可他们偏偏只有防御能力相当有限的纸甲和皮盔,所以在辽人的箭雨之下,伤亡也相当不小。
而且在天亮的时候,守寨的团练被带队的相州小土豪逼着,不敢逃走——相州团练军都是师生、父子、兄弟、主客的关系,在初兴的时候还是很有控制力的。可是到了夜晚,黑灯瞎火的看不清楚,控制力自然就下降了。
其中一个堡垒终于被辽人攻破了。火光之下,黑色的辽人甲士,如洪流一般从一处坍塌的堡垒围墙缺口处涌了进去。原本依着胸墙放箭的相州团练,在这一刻顿时就崩溃了,根本没有勇气和凶神恶煞一样的辽兵肉搏,丢了武器和旗号,撒开脚丫子就往后狂奔而去了……
这个时候,宗泽在布防上的一巨大的漏洞出现了。因为没有经验,也没受过正经的军事教育。所以他没有在敌人有可能突破的地点修筑多层次的防御体系,而是平均分布了兵力。也就是说,在辽军的突破口(浅滩)附近,只有一座堡垒,而且也没有特别加强。堡垒被攻破,整条洹水防线,也就完全崩塌了。
所以在这个夜晚,刚刚组建起来的相州团练军,遭遇了他们的第一次惨败。
根据亲历者岳和后来的回忆,当日亲临前线督战的韩肖胄和宗泽,发现防线被突破,都表现的相当惊慌,匆忙下令撤退,全军狂奔着逃往相州城,一路上到处都是丢弃的兵器、甲胄和辎重!还有不少相军团练干脆开了小差!
出阵时人数多达两万的团练军,跑回相州时计点人数,所剩不足六千!感到有负皇恩的韩肖胄甚至在相州士绅官员面前上演了一出投水尽忠的好戏,最后在一群韩家门生的阻拦下,决定暂时不死,然后还写了奏章给赵佶,表示要收拾人马,与贼再战……
而再战的结果,当然是再一次失败了!
不过失败是成功之母,韩肖胄和宗泽都是不怕失败的主儿,而且也有足够的本钱可以输,所以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
“存天理,灭邪魔!存天理,灭邪魔……”
催命一般的口号声,再一次在大辽知奚王府事,南京道都统军萧遐买的耳边响起!
燕京城东,漷河两岸,一场大战,也正在宋辽两军间展开。不过和洹水之战的宋守辽攻不同。这场漷河之战是一场宋军发动的围点打援之战。被围的点是漷河南岸的漷阴县城。
在九月到来前,宋军在析津府城周遭的行动都非常克制,就是挖壕筑垒,将析津府城团团包围。对于辽军兵分两路,向析津府城步步逼近的行动,根本视而不见。
可是一入九月,宋军的风格突然大变,开始在析津府周围大打出手。几天之内就拔掉了析津府城东的天柱庄、望京台、孙侯馆和潞县县城等据点,然后又在九月四日包围了由耶律控里骨的侄子耶律讹里率军守备的漷阴县城。
这下耶律控里骨和萧遐买都不能坐视不救了。只得动员了万余奚军和万余玉田韩家的族兵,在两千文忠王府的骑兵支援下,往救漷阴。结果在涉渡漷河时,遭遇了早就等候在那里的赵钟哥指挥的四将新军的攻击。
由于奚王六部的民众主要是农民,所以奚军是以重步兵为主的。而玉田韩家的族兵,主要也是披甲步兵。而且遭到攻击的萧遐买立即命令部队依河列阵,所以没有给宋军铁骑太多的机会,只是负责掩护奚军和韩家步兵的两千文忠王府骑兵被击溃。
剩下的战斗,就在双方的重步兵之间展开了!
被赵钟哥派上战场的三将天津府新军(就是原来的河北宣抚司直辖四将之三)都是新组建的部队。军官都是职业化的,训练和装备也都是最好的,但毕竟没有经过多少战火的磨练。
真正的两军列阵厮杀,这还是头一回呢!
双方的交战从九月初八的白天开始,奚王府兵和韩家族兵死守着一处河湾。用马车和鹿砦封锁了唯一的陆上通道。而赵钟哥也没有选择从陆路进攻,而是命令部队涉水进攻,从西、南、北三面,轮番进行攻击。同时,还架起了几十台弩炮,不停发射爆裂箭,掩护自家的弩手靠近敌方发射箭镞。
整个白天,双方的箭矢弩箭,就在空气中密集交织,仿佛没有竭尽的时候。这是密集的弓箭和杀伤力十足的弩箭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对双方射手体力的考验。
而当夜色降临的时候,苦战了一个白天的奚王府兵和韩家族兵已经遭受了相当大的伤亡。河湾阵地的中央,已经变成了垂死的伤兵集中之地。到处都是哀嚎,到处都弥漫着血腥和血肉被烧焦的味道——用烧红的烙铁将三棱箭簇制造的可怕伤口烧糊,大概是唯一的止血方法了!
不过比三箭镞更可怕的宋军新军的长枪突击,也随着夜色的降临而开始了!水的阻力减少了一些宋军长枪兵的冲击力,但是在爆裂火箭轰击下的辽军仍然很难挡住这样的攻势。仅仅是几轮扑击,就让辽军阵前堆满了尸体,血水流入了漷河,将一大段的河面都染成了红色。
听着宋军一阵响似一阵的疯狂呼喊,看着月色下泛着寒光的盔甲丛林向自己碾压而来。萧遐买感到的只有恐惧!从各部各营报告上来的情况看,自己的兵士已经力竭,而且伤亡惨重,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敌人的攻势却一轮胜过一轮。
这说明,宋军在今日的激战中并没有蒙受太大的伤亡,而且他们还有充足的体能,可以支撑战斗。
萧遐买知道,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趁着夜色撤退……能跑出多少是多少吧!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征北伐(十五)死不起啊
发生在大观三年九月初八的两场战役——漷河河湾之战和洹水之战,其实已经决定了大辽帝国,乃至整个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渔猎文明未来的升降沉浮了。
如果只从当时整个辽宋对抗的大战略来看,这两场战役似乎都不是决定性的。
在漷河河湾之战中取胜的赵钟哥并没有努力东进扩大战果。只是乘着漷阴县城内的耶律讹里率军突围的机会,拿下了漷阴县城,然后就暂时结束了析津府东线的战役,率部返回了河间大营。而萧遐买也得以带着最悲痛的心情返回他的玉田大营,大办丧事,休养生息,舔舐可怕的伤口。
同样的,突破洹水防线的耶律延禧,也没有急于向南进军,而是在洹水南岸的永和镇设立大营,开始进行休整。而在洹水战役中失败的韩肖胄、宗泽也没有遭到致命的打击。倒不是他们的损失不大,而是在两人背后,有足够多的相州百姓和太行山的山民。
而且高俅高太尉的帅旗,已经在大名府城上空高高飘扬了。大宋第一名帅,终于出现在了河北战场之上!
不过在这两场规模只能算是中等的战役背后所隐藏的,却是一连串让耶律延禧胆战心惊的伤亡数字。
“什么?宫分军的儿郎也没了九百多!?”
“陛下,还有将近六百人伤势颇重,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来?”
“怎么可能!?不过就是一群农夫,怎如此善战?”
“陛下,那群汉人农夫若是列阵而斗,当然不是俺们契丹儿郎的对手,可他们偏偏善于守城,便是在野外修个堡寨,也难打得紧啊!而且,而且宋人还使用了一种极损阴德的弩箭!”
“弩箭?”耶律延禧皱着眉头,从一个袛候郎君手中接过一支血迹斑斑的三棱箭镞。箭镞的三个刃口都磨得非常锋利,在靠近箭尖的部分稍微有点磨损。
“这群汉人团练使用的弩机极多!而且做工精良,杀伤力不俗,射出的弩箭可以在三十步内击穿宫分军甲士的铠甲。这是缴获的弩机,请陛下过目。”
昨日指挥宫分军掩护四捷军战士攻坚延庆宫使萧和尚奴一边解释,一边将一具缴获的天津弩递给了耶律延禧身边的袛候郎君。
耶律延禧放下了三棱箭镞,接过了天津弩,先是细细查看弩身、弩臂的做工,然后又注视了一会弩机的“尾巴”,就是那个用来稳定射击的枪托造型。
“缴获了多少支弩机?”耶律延禧问。
“不下2000支!”
“那么多!?”耶律延禧愣了一愣,“每一支都是这样的做工?”
“每一支都是如此的。”
“怎么可能!?”
耶律延禧大吃了一惊。
虽说他是当皇帝的,但是辽国皇帝毕竟不能和赵佶这个大宋官家相比,看到的,用到的,也不都是精品。就算他的御帐里面,也有不少粗制滥造的东西。所以看到这支天津弩的做工,就有点惊讶了。战阵上给小兵使用的东西,居然做得那么精良!
而当他得知这种制作精良的武器居然能一次缴获2000支,那可就不惊讶了。而是震惊、无法理解和恐惧交织在一起了。
赵佶这个海贼王到底从海外抢到了多少金银财宝?居然给团练兵这样的部队也装备了那么好的弩机!这玩意得多少钱一支?做得那么好,起码得要个十缗八缗吧?
而且,这还不是钱的问题,得多好的手艺才能做出来?大宋的军器监里面到底有多少良匠?
实际上,耶律延禧看到的这种天津弩并不是由良匠精工细作生产出来的,而是大批量产的东西。之所以看着非常精致,则是因为采取了“标准化”和“细分工”的生产组织方式。将弩机的各个部件分包给不同的厂商,并且提出了严格的规格标准。
因为工匠日复一日只做一个部件,甚至只做一道工序,自然熟能生巧,越做越好,而且还越做越快了。天津弩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而生产成本则随之不断下降。因此也就有了给普通的民兵团练大量装备天津弩的可能性。
另外,提供给相州团练军的纸甲、长枪、刀盾,也都是用类似的方法大量生产出来的大路货。
“斩首和生俘有多少?”耶律延禧皱着眉头问,“计点出来了吗?”
“回禀陛下,昨日一战,一共取得了6000余甲首,生俘超过3000。”萧奉先回答道,“敌方的损失肯定在一万两千人以上……又是一场大捷啊!”
“大捷?”耶律延禧抬起眼皮看了萧奉先一眼,“光是宫分军的阵亡、重伤就有1500,四捷军的损失怎么都要两三千人吧?用四千人去换宋国一万两千人,这能算大捷?我大辽有多少壮士可以这样牺牲?”
御帐之中,气氛一下子就低沉下来了。
洹水一战看似大胜,但实际上却揭示出一个巨大的危机!这次战争中的伤亡交换比,对辽国非常不利!
之前歼灭钟傅所部时,辽军就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可钟傅所率领的毕竟是宋国“最精锐”的新军,辽军损失大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可这一次辽军面对的是相州团练这个草台班子,损失竟然也这么大。这可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
而且,相州团练的战斗力显然是可以复制的!他们无非就是“站墙根,用强弩”,修墙本就是汉人拿手的活儿,打造强弩也是汉人所长。
更要紧的是,他们的人还多!即使不算四捷军(汉军)的损失,一万两千换一千五百也不是耶律延禧能承受的。汉人可上万万,契丹人不过两三百万,差着几十倍啊!这八比一的交换比,还是打团练,这怎么能行?
正在耶律延禧为一个契丹宫分军战士只能换到八个汉人团练兵头疼的时候,在一千多里外的玉田县城,则是满城痛哭,家家带孝。
漷河惨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玉田,这回可不是八个契丹人换一个汉人,而是要倒过来算了,得用八条契丹人或是“半契丹”的韩家族兵的性命,都不见得能换到一条汉人新军官兵的性命了。
萧遐买和耶律讹里所率领的三万数千大军(包括辅兵),只有不到一半跑回了玉田,而且跑回来的多数都是辅兵。真正的奚人勇士和韩家子弟还有文忠王府骑兵,全都损失了六成七成,至少有一万人(指奚人和韩家人)血洒漷河河湾。
不过是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竟然会有这样的杀伤力,实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这,这,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那么多的韩家子弟,这就没了……”耶律控里骨已经老泪纵横了,他因为年老体弱,并没有亲临战场,而是由萧遐买统一指挥奚军、韩家军和文忠王府骑兵。
而所谓的文忠王府骑兵,近半也玉田韩家的血脉。文忠王府和玉田韩家,本来就是一家人。凡是有耶律姓氏的韩家人,都是文忠府人。
所以漷河河湾一战,就几乎拼光了玉田韩家的一半家底。本来好好的一个人丁兴旺的大族,转眼间就有绝后的风险了。
奚王萧遐买也在唉声叹气,他是国舅部出身的,并不是奚王六部的人,在漷河河湾战死的奚人中并没有几个是他的亲族。但是奚人勇士的损失和宋国新军的杀伤力,还是让他感觉到了深深的绝望。
漷河河湾战役可不是交换比的问题,而是再一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现实:所谓的契丹精锐的战斗力,已经弱于南朝宋人最精锐的新军了。
“控里骨。”萧遐买看着耶律控里骨这个老头哭得差不多了,才叹了口气道,“咱们俩还是联名给天子上奏,请他回师析津府,然后汇合全军同宋人决一死战吧!”
耶律控里骨抹了抹眼泪,刚准备同意萧遐买的建议,门外一个玉田韩家的子弟就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不知道谁写来的书信。
“可,可是宋军打来了?”老头子颤着声问。
“回禀大爹爹,并不是宋军来了玉田。”
还好,老头宋了口气。
那韩家人又道:“是宋军去了东京道!”
“啊!?”
“什么?”
这下耶律老头和萧遐买都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宋,宋,宋军绕过玉田东去了?”耶律老头都结巴了,“那,那析津府……”
他现在就怕析津府有变!
燕地诸家中如韩家这样对大辽忠心耿耿的可没第二家了!要不然马人望麾下的六营侍卫亲军为什么都在析津府以西的城池中作壁上观?
漷河河湾之战的消息被他们得知后,是不是就会考虑赶紧出卖大辽?
也只有析津府城破了,宋军才能抽调精锐东进啊……如果真是这样,那玉田韩家可就要灭族了!
“析津府怎么了孙儿不知。不过魏王殿下派来的信使说,几日前宋军水军跨海而来,突袭了辰州奉国军!奉国军大败,辰州城被宋军占领了!”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南征北伐(十六)不负君恩马人望
漷河河湾大败和宋军跨海征辽的消息,是南京留守马人望和北府宰相萧特末,一块儿送到大辽天子御帐所在的永和镇的。
原来九月初九这天,耶律控里骨和萧遐买派出的信使是从玉田出发,走三河、顺州、昌平绕过析津府城周围的宋军控制区抵达了设在居庸关的马人望大营的。
而在得知了两个巨大的噩耗之后,马人望立即将南京道侍卫亲军六营的兵权交给了张琳和自己的兄弟马人杰,然后亲自带着信使出发,往耶律延禧所在的相州而去。结果在燕山山脉的紫荆岭口,遇上了正率军从西京道开过来的驸马都尉,北府宰相萧特末。
萧特末是耶律延禧的姑父,娶了耶律洪基的女儿耶律特里为妻,也因此显贵。在耶律延禧登基后当上了北府宰相,这次则是奉命指挥北王府的援兵三万人(亲自正兵一万)赶赴相州军前(原本是去定州,中途又得到了赶赴相州的命令)。于是两人就一路同行,终于在九月十八日这天,将坏消息告知了正在为南线军事发愁的耶律延禧。
这可真是愁上加愁了!
让耶律延禧发愁的原因,当然是大宋第一名帅高太尉了!高俅这段时间也没闲着,而是在积极行动,派出了从西北跟过来的灵州第一将的数千将士在巨鹿县城附近,渡过了北流黄河的西河道,然后又在大陆泽(一个位于巨鹿县附近的湖泊)和黄河西河道之间的狭窄地区修建了一个硬寨,严重威胁着耶律延禧的后路。
因为灵州第一将的官兵也学会了“一夜城”的本事,用沙袋快速修葺好了围墙,还用现成的拒马(在大名府城内打造,用纲船运到大陆泽大营)围住了营寨四下。所以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营寨的初步施工。所以耶律延禧派出的骑兵无功而返,未能阻止宋军立寨。
与此同时,耶律延禧大军南面的黎阳、临河、内黄三城,也都有大批的宋军新军入驻。而在不久之前惨败的相州团练,这几日也声势复振,又有大批人马云集蚁聚。
至于黄河东岸的大名府,同样也传来了大办团练的消息!
一时间,深入宋境的耶律延禧,很有一点四面楚歌的意思了。
而在这时,马人望和萧特末又给他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什么?漷河之战没,没了一万多人!?宋军还在辰州登陆了……”
耶律延禧听完马人望的报告,眼前一阵发黑,嗓子口一阵发甜,差点就吐血昏迷了。
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啊!坏消息一次来俩,还都是能让人吐血的级别。耶律延禧到底是身强力壮,要是换成他爷爷那样的年纪,兴许直接驾崩了。
“陛下,赶紧撤兵吧!”
“是啊,撤回析津府去和宋人决一死战!”
“辽东那边也不能放任不管啊!”
“对,对,生女直也得提防,他们刚刚打败了高丽人,正是气焰嚣张的时候!”
御帐之中,一群随征的重臣也都心急火燎的进言了。都提出了退兵的建议!在他们看来,这场南征之役已经失败了。现在要紧的是保住析津府和辽东……那可都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命根子所在啊!
耶律延禧也没了主意,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大舅哥,北院枢密使,御营都统萧奉先。
“陛下,不能退兵啊!”
开口提出建言的却是马人望。
“不能退兵?”耶律延禧看着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析津府和辽东难道不会有失吗?”
“臣不敢担保析津府和辽东不失。”马人望道,“但是老臣敢担保陛下一旦退兵,析津府和辽东必然大乱!”
“这……”耶律延禧还是把目光投向萧奉先。
“马人望言之有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