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好古是一手把持着兵权,一手还捏着海路帅司这个赚钱的衙门,而且还是实证学派的头头。真是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当然了,武好古能做大,也是赵佶睁一眼闭一眼的结果。
  这位大宋天子比起以往的历届官家,在用人方面是有点大意的。历史上他重用的朱勔在江南就养了数千精兵,胡作非为,还惹出了一场大乱。后来燕京暂时收复后又对郭药师这个军阀信任有加,不仅让郭药师同知燕山府,而且还将燕人之地(燕地人口送给金人了)给郭药师养兵五万!甚至一度还想“议封为燕王割地与之,使世守”。对郭药师都能如此,对武好古这样的心腹,自然也会大大纵容了。
  现在他之所以对武好古不满,也不是因为武好古拥兵、敛财、办学、擅权,而是因为辽兵打到了黄河以北!
  这让赵佶非常恼火!他之前已经暗示武好古破财免灾了,武好古如果能秉承圣意,赵佶照样会保他。
  哪怕武好古不能秉承圣意,只要能三下五除二把燕地拿下,赵佶照样给武好古封王。
  其实这也是武好古的打算,而且他拿下燕京的速度也挺快的。可问题是耶律延禧入侵的速度更快!
  如果梁子美一开始能听从河北宣抚司的布署,守住定北三口,现在耶律延禧也打不进来。若是钟傅能听河北宣抚司的指挥,守在定州,现在也没那么多麻烦。
  可是梁子美和钟傅偏偏都掉了链子,让武好古的如意算盘全都落了空,也让赵佶和武好古之间生了嫌隙。
  不过他还是不会杀武好古的,也不会没收武好古的财产女人,只不过想免了他的差遣,夺了他的军权,让更加可靠的高俅去替代他。仅此而已……
  ……
  一大堆的弹章早就送到赵佶的案头了,大部分都是露章弹劾的。不过在和局大成前赵佶也不能马上免了武好古的差。因为没有人能去替代他。赵佶也不想冒着河北东路战局崩溃的风险,所以就一律留中。
  今天高俅的奏章送到,宋辽和局基本上定局了。而武好古早就得到了退兵的旨意,现在大约也收兵回了界河南岸。
  差不多是时候把武好古这个不听话的家伙给撸掉了!
  赵佶将目光投向了御史中丞石公弼,“石卿,御史台这些日子有不少人露章弹劾武好古,朕也看到了你的弹章。武好古真有弹章上说的那么坏吗?”
  石公弼出班回道:“武好古的所作所为,早就天人共愤,士林百姓,皆称其为武贼!”
  “武贼?”赵佶还真知道这个说法,是从报纸上看的。现在开封府的报刊越来越多了,大部分都是比较传统的读书人办的,当然不会说武好古的好话。
  在他们看来,武好古以吏商出身,妄言孔孟之道,推动科举改革,就已经是十恶不赦了!
  赵佶又看了眼左相蔡京,“蔡卿,你怎么看?”
  “陛下。”蔡京道,“臣以为武好古有三条大罪,皆属不赦。一是拥兵自重,坏了祖宗家法;二是妄言天理,坏了孔孟之道;三是在界河商市实行共和,坏了四民等级。所以老臣提议,不仅要治武好古的罪,更要拨乱反正,以固国本!”
  蔡京的刀子捅得也够狠的,不过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或者说,是捅得很有道理的三刀。
  拥兵自重不必说了,瞎子都能看出来!
  不过和拥兵自重相比,武好古在治学和商业上的“错误”更严重,这是在动摇天下的根基。
  现在圣人之学已经分成了实证派(包括理性派、天理派)、理学派、新学派(实际上是旧学了),互相争吵辩论,大大的扰乱人心。
  更有甚者,儒学的分裂也波及了佛道两家。一部分道士(主要是参加了安西大教化团的道士)接受了天理派的观点,将“道”和“天理”合一。把多神并立的道教,变成了对“道”的绝对崇拜——“道”本身是创世之主,道家诸神不过是“得道之人”。
  佛教同样也受到了影响,不过不是在哲学上发展,而是向简单化发展,只强调对佛祖的崇拜,将佛教神秘化。
  总之,这几年宋朝人民的思想越来越乱,已经让蔡京感到了危险的苗头!
  至于武好古在商业活动中的错误就更严重了。武好古一手建立的界河商市已经有了尾大不掉的苗头。工商贱民登堂入室,扰乱国家的经济,破坏国家的专营专卖。而且建立银行,插手钱业,依靠海外流入的黄金白银为基础,试图打造以金银为本的货币体系。
  这是在和国家争夺铸币权啊!
  大宋的流通货币,向来是以铜为基础的,不是金银!
  另外,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在冶铁、兵器、造船等干系国家稳定的产业中的野蛮生长,也让蔡京感到了危险。
  关系国家稳定的产业,始终应该坚持官营的!
  不过察觉到问题的蔡京,因为武好古的势力太大,也不敢公然发难。现在天子摆明了要动武好古了,蔡京当然想趁机踩上几脚,顺便整顿一下工商业,遏制一下学派斗争。
  “武好古的所作所为却有不妥。”赵佶说,“不过他毕竟是朝廷重臣,一方阃帅,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可以治罪的。”
  “陛下,臣愿意远赴界河,调查武好古所犯之罪。”御史中丞石公弼上奏道。
  “也好。”赵佶道,“今日多有御史露章弹劾,依据惯例,武好古应该停职听参。石卿往界河去,当尽快查明真相。若武好古无罪,当还以清白,让其早日视事。若是罪证确凿……”
  官家说到这里,露出了几分不忍。就在这时,大殿外面忽然跑进来一个阁门宣赞,向赵佶揖拜一礼,用带着惊喜的语气奏道:“陛下,河北有露布飞捷到。”
  什么?露布飞捷?怎么可能?不是已经议和了?难道高俅背盟偷袭了契丹人?这倒也不错!
  就在群臣讶异的当口,报捷的奏章已经有小黄门送到了赵佶的手中,赵佶打开一看,脸上突然布满了惊喜:“好!好一个武大郎!武好古攻破了燕京城!是十月二十二日(其实武好古的军队在十九日就完全控制燕京城了)……是八日前攻入燕京城的!”
  什么?攻破了燕京城!?蔡京和石公弼两人的脸色都是一阵青一阵白的,他们俩这恶人做得真是太失败了,除了得罪人,啥意义也没有了。
  “不好!”大殿之内忽然有人喊了一嗓子,众人的目光都投了过去,原来是都军机张叔夜。
  “张卿。”赵佶笑道,“夺取燕京总是好事!太祖、太宗的心愿,终于达成了!武好古还是有功,功可抵过,不必再议罪了!朕还要给他封王!石卿,你也不必去界河了。”
  赵佶并不是刻薄寡恩之君,之前对武好古的那点怨念也就消失了。
  “陛下,臣不是说武好古攻占燕京城不好,而是高俅所部兵马很可能会遭到耶律延禧的攻打!”张叔夜的话说得又急又快,“高俅现在很可能还不知道武好古攻占了燕京城,而耶律延禧很有可能会早上几日得知消息!这样高俅很可能在完全无备的情况下,被耶律延禧挥军攻打!”


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他要当武禄山
  “张卿,可有高俅的消息?”
  “回陛下的话,昨日权摄河北宣抚使事的纪忆(许将怎么都不肯在高俅出阵后权摄宣抚事,只能让转运使纪忆权摄了)上报,辽兵大队已经从黎阳附近撤退,正沿永济渠北上。看来黄河之防已无大碍,请陛下放心……”
  “朕问的是高俅!”赵佶打断了张叔夜的例行报告。
  大约一个时辰前,他已经听过同样的报告了。
  在得知武好古攻破燕京的消息后,他已经知道黄河防线不会有任何危险了——至少危险不会来源于辽兵!但是高俅的处境却让他寝食难安。
  因为武好古攻破燕京的露布飞捷传递的实在太慢了,八天后才报到开封府。开封府和燕京相距不过1500里,而且交通线路都在黄河以东,根本不会被辽兵切断。按照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三天就该到了。即便因为备战的原因,河北各地截断了各条河流上的桥梁,使得六百里加急变成了三百里的急脚递,五天也该到了。可是这个消息偏偏花了八天才传递到开封府!
  为此赵佶还亲自问了进奏院的官员,得到的回答是武好古并没有在攻占燕京后马上派人报捷,而是等待了三日,等经制军务的杨戬北上到达河间大营后,才联名向开封府报捷,这样留给邮驿的时间就只剩下五天了。而且从燕京城到界河的这段路线很不好走,还有小股的辽兵活动,因此又有所耽误。
  程序上的确有点小问题,不过有克服燕京的大功,这些都不是事儿。唯一的问题,就是将高俅置于险境了。
  如果耶律延禧得知燕京失手,那么之前达成的和议自然就作废了。燕京可是大宋想了一百多年的宝地,现在好不容易打下来了,怎么可能交还给契丹人?而辽国也一样不可能轻易放弃燕京,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肯定得继续。
  当然,耶律延禧也不可能在后路快被武好古切断的时候还在黄河北岸滞留。燕京被攻破的消息太可怕了,一旦在耶律延禧军中传开,不用打,人心就散了!
  而且因为燕地被武好古占领,耶律延禧和大后方的联络也会出现问题,说不定会有另立新君的事情发生。
  所以耶律延禧一定会走!
  但是在走之前有可能最后和高俅决一死战——因为根据赵佶的旨意,高俅是要率部“护送”耶律延禧北去的。
  耶律延禧在得知了燕京被攻破,宋辽战争无法结束之后,怎么可能容忍高俅在他屁股后面跟着?
  因此赵佶在得到武好古的露布飞捷后,马上就开始担心起高俅的安危了。
  而且现在大名府的关于耶律延禧北撤的汇报已经到了开封府,而位置应该距离开封府更近的高俅所部的报告却迟迟未到。
  这让赵佶有了非常不祥的感觉。
  被唤来面圣的张叔夜离开了崇政殿,只剩下一个坐立不安的赵佶在空旷的大殿中焦急的等待。
  张叔夜也知道高俅凶多吉少了!在前一段时间,高俅的淇河大营同开封府的都军机司之间每天都有书信往来。
  可是三天前淇河大营的信使没有按时赶到,前天又有都军机司派出的信使因为辽人远拦子马的阻拦而返回。
  到了今天,更加不祥的情况出现,辽军北上,而高俅仍然失联!
  高俅可千万别让耶律延禧给打垮了!张叔夜当然知道高俅手中的七千灵州精锐对如今的大宋有多要紧了。
  攻破燕京的武好古和朝廷总有点离心离德了,不一定会扯旗造反,但不能再将之视为朝廷腹心的武力了。
  这样一来,朝廷真正能掌握在手的精锐,就是童贯的朔方兵、高俅的灵州兵和四个将的模范新军。其中朔方兵不在眼前,只有灵州兵和模范兵在手头,其中模范新军又没有骑兵。毕竟在开封府要凑点骑马奔跑时不会掉下来的骑兵是很不容易的。而没有骑兵就不能野战,四个将的开封模范新军就只能沦为守城看家的部队。
  要是有个什么万一,可怎么办呀?
  带着满腹的心思,张叔夜回到了琼林宫边上的都军机司衙署,才一进入内厅,迎面就撞上一人,原来是王禀蒙着头出门。
  “正臣,你这是……”
  张叔夜抬头一看,从王禀铁青似黑的面孔上,他就感觉到不对头了。
  “嵇仲,刚刚收到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急报,高……高太尉在淇河兵败,损失了数千灵州精锐,本人也下落不明!”
  “你,你说什么!?”张叔夜闻言也是眼前金星直冒,仿佛给人砸了一闷棍。
  王禀又急又快地说:“高太尉在淇河兵败,损失了万余灵州精锐,本人也下落不明!韩似夫所率的相州团练军也同时兵败,损失了数千人,现已退回本境了!”
  “怎么可能……”
  “嵇仲兄,你自己看吧!这是纪忆之和高世宣(河北路总军机)联名的文牒!”
  王禀说着话,就将刚刚收到的文牒递给了张叔夜。在武好古主持都军机司的时候,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军令传送体系,虽然也在某种程度上依附驿站系统,不过效率较高。
  一般情况下,都军机司收到的军情报官都要比守臣通过进奏官上报的早上一两天。当然也有例外的,譬如武好古攻破燕京的消息就是进奏院先得到的。
  张叔夜展开了文牒细细看了一遍,没错!高俅的确兵败了。在耶律延禧退走后,河北宣抚司立即派出骑兵搜索淇河——永济渠之间的战场,不仅发现了大量的尸骸,还收拢到了许多被打散的高俅所部的官兵。从他们口中大致上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辽人“背信弃义”,在收取了赔款,并且做出了退兵保证后,突然发起了极其疯狂的进攻。而且做出了迂回包围淇河大营的动作,因为不知道燕京已经被武好古攻破,所以高俅害怕部队被长期围困,便领兵出击。结果在淇河岸边同辽主耶律延禧亲率的大军展开决战。因为高俅所部兵少,也没有足够的骑兵,所以同淇河大营间的联络就被辽兵隔断。到了第二天清晨,发现了淇河大营火起。高俅不得已下,只得率部向西突围,结果因为军心已经涣散,在突围途中争相逃命,被辽军击散!
  张叔夜跺了跺脚,“高师严这个天下第一名帅也是糊涂,怎么能和相州团练分兵呢?要不然全军将近四万,步步为营也能走到黎阳监的。”
  王禀苦笑道:“他是哪门子名帅……打青唐那场,都是童贯在指挥,他就负责分房子!平夏那场,都是一帮军事机宜在谋划,高师严点个头而已。可是那一批军事机宜现在大多升官离任了,还留在高俅身边出谋划策的只有一个李永奇。后面补充进去的,又多是咱们从步军学堂派出去的生员,差了不少啊!”
  高俅这次打得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辅佐他的军事机宜水平下降了。最初的那一批由慕容忘忧调教出来的人马,现在还担任军职的都是高级军官了。而替代他们担任军机的,在武好古的系统中都是高素质的骑士学院生员。在高俅的队伍中,却是素质较低的步军学堂生员——原本两个学堂是用相同的课程的,但是在张叔夜、王禀主持都军机司后,采取了“简化速成”的方式培养军官。结果军官的素质大不如前,基本上不能掌握和运用骑兵战术,也就不说步骑配合了。
  张叔夜叹了口气,“大好的局面,竟然坏了一半……唉,且去面见官家吧!看看能不能从武崇道那里调出2000骑兵?”
  王禀只是摇头,跟着张叔夜一块儿就向琼林宫而去。他们俩都有资格直入崇政殿,一路自然畅通无阻。到了崇政殿外,等着閤门宣赞通报的时候,却听见有赵佶的喝骂之声传了出来!
  “好一个居心叵测的武禄山!亏得朕这样待他,他竟然想当幽州镇节度使,还想把天津府占为己有!朕,朕……等高俅回来,朕就命他去讨伐逆贼!”
  高俅回来?
  高俅还回得来吗?
  崇政殿外的两人同时叹了口气。里面的官家在骂什么,他们俩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出来,一定是武好古有了什么不臣之举……多半是派去天津的走马承受回来了。
  不一会儿,閤门宣赞就从殿中而出,将张叔夜和王禀带入了空空荡荡的崇政殿。大殿中央跪着个人,走近一看,竟然是大貂珰杨戬杨都知。
  “你们俩来得正好!”赵佶仿佛在气头上,“武好古要当幽州节度使!你们说说朝廷该怎么应对?”
  “陛下……武好古本来就是幽州节度使啊?”张叔夜低声提醒。
  赵佶摆摆手,“他现在要当真的节度使了!”
  “那,那就让他先当一阵子吧……”
  “什么!?”赵佶被张叔夜的话气得都乐了,“张叔夜,你难道和武好古是一党的?”
  张叔夜哭丧着脸奏道:“陛下,臣不是武好古一党。只是臣刚刚得到河北宣抚司的文牒,高俅所部在淇河沿岸被耶律延禧击溃,所部万余灵州兵精锐几乎全军覆没,高俅本人亦不知所踪,很可能已经殉国了!”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北平王
  大观三年十一月十日,高俅殉国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开封府!
  消息的来源还是河北宣抚司。宣抚司派出去的骑兵在卫州境内的苍山脚下发现了辽人为高俅修建的坟茔!坟茔前立了块很大的墓碑,上面刻了“宋将高俅之墓”几个汉字。河北宣抚司的骑兵挖开了坟墓,找到了一口薄皮棺材,打开一看,正是高俅高太尉的尸身。
  除了寻获了高俅的尸身,纪忆还上报了最新的战况和收容高俅所部残兵还有相州团练军的情况。
  耶律延禧所部在击溃了高俅所率兵马后,并没有恋战,而是“得胜还朝”,一路北退,十一月八日就退过了葫芦河进入了深州境内。下一步有可能会继续向定州撤退,也有可能会等待滹沱河、黄河冰封,然后向河间府和沧州方向进攻,去抄武好古的后路。
  不过这不是赵佶最关心的事情了,他现在是巴不得耶律延禧和武好古来一场龙争虎斗,要是两败俱伤了才好呢!
  而“败家漕臣”纪忆这回终于干了一件让赵佶比较满意的事情,就是在第一时间开始收容灵州军败兵。截止十一月八日,一共收容了一千七八百个骑兵(包括正兵和辅兵),不到两千名步兵。
  相州团练军那边也收容了一部分高俅的败兵。包括几百名骑兵(主要是留在韩肖胄军中的轻骑兵和骑辅兵)和一百多个跟随高俅所部大将武松跑到相州去的步军壮士。
  另外,纪忆早前交给高俅的千余效用骑士因为战斗力不强而走了运,并没有跟随高俅出击,而是被留在了韩肖胄身边,于是就跟着韩肖胄一起突围。由于耶律延禧的主要目标是高俅,因此没有分出多少兵力追杀相州团练,所以这些四条腿的骑兵基本完好无损。
  也就是说,屡战屡败的韩肖胄居然越败越强了,手头居然有了一支可用的骑兵了!
  除了大约3000骑兵(包括正兵和辅兵在内的总数),相州团练军还有大约两万名丢盔卸甲的步兵。谈不上什么精锐,但好歹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跑过路的,有不少人还跑过两回……在眼下这个时候,也算是可用之兵了。
  所以“史上最会败家”的河北路都转运使纪忆又一次大方的将一批刚刚从天津市和京东市运来的武器,拨给了急需补给的相州军。
  “现在相州军有23000人,开封新军有18000人,大名府还有不到4000人的灵州军战士……这是包括辅兵在内的数目。如果能及时补充整理,朝廷手头很快就会有四万五千到五万可战之兵了!”
  崇政殿内,都军机使张叔夜正掰着手指头把朝廷手头掌握的可用之兵,一一算给官家赵佶和一干重臣们听。
  还有四万五到五万可战之兵,还算不错吧!
  “陛下。”御史中丞石公弼道,“如今辽寇已退,朝廷又有数万可战之兵,不如将之用于天津府……”
  什么?用于天津府?
  石大御史的建议把张叔夜吓了一跳,所谓的“可战之兵”是对辽兵而言的,不是对武好古的军队而言的。
  不过这话也不能明说,张叔夜连忙道:“陛下,臣所说的可用,是指整补完毕后。现在他们还没有整补完成,因此还不是可用之兵。”
  “那就赶紧整补啊!”石公弼道。
  “这个……”张叔夜吞吞吐吐道,“河北是一马平川,骑兵最是要紧。现在河北宣抚司虽然搜罗到了约5000骑兵,但是战马不足,还需从天津府购买。”
  “什么?从天津府购买?”石公弼问,“朝廷不是有群牧监吗?纪忆为何不从群牧监调用马匹,而要从天津买马?”
  “因为,因为……”
  张叔夜没话说了。现任的知群牧监事是蔡京的党羽白时中,有没有马的事情该他来说。
  白时中果然上奏道:“陛下,自河西、朔方恢复后,群牧监便设立了河朔四监,用以在河西、朔方养马。同时,中原各地马监先后废置,仅存沙苑、天驷二监未废,而户马、保马、给地牧马等法也尽数废除。如今河朔四监已颇有成效,所牧养之马多达二十万匹,足以应付河北战局,无需再从天津购马。”
  相州朔方、河西恢复已经有点年头了,群牧监在花费了赵佶上千万缗后,总算也有点成绩,将存栏的马匹数量提高到了二十万匹。
  不过数量增加并不等于质量上升,因为主管群牧监的文官基本上不懂养马,也没兴趣去学习。所以河朔四监的养马之法就是简单的草原放牧,雇佣了一些本来是党项人的牧马,随便放养了一群童贯购买来的党项马和阻卜马。
  也不讲什么血统,也不干涉马儿的自由恋爱,随便它们怎么牵蹄子都行,所以得到良马的几率也就是百分之几。
  而且管理马监的官员为了眼前的政绩,往往倾向于阉割比较强壮的马驹——在公马年幼时进行阉割可以让其长得更加高大。
  也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河朔四监所产出的最好的公马都变成了太监马,马种什么的,可想而知了。
  不过即便采取了阉割强壮马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