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4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回来的及时啊!米友仁心中自是一阵窃喜。在武好古系统中,一群高级别的文官里面,苏适被他老爸揪去了泉州当提举市舶司事,吕好问、苏迨都是学者,一个主持天津云台学宫,一个在丁忧期满后去了海州云台学宫。这三人看起来都不会过多参与武好古的割据,也就剩下自己一个好徒儿了。
二通判司之一,一定是有的,将来就是开国重臣啊!自家在新朝之中的地位,肯定比老祖宗(米信)在大宋的地位高啊!估计可以封个王爵,如果有功臣图的话,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满心欢喜的米友仁又跟着苏大郎策马而行了大约一个时辰,高大雄伟的节度使堡垒和天津市的城墙,就出现在视线之内了。
红色的城墙,在阳光下透出一股子雄浑之气。
硬质路面构成的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车马,川流不息,完全是一副生机勃勃的景状。
米友仁是带着几万匹犒赏军士的绢帛而来的,绢帛都用马车拉着,排出了长队,自然走不快了。所以他和苏大郎二人干脆带着少数随从先行,一路向节度使堡行去。
才到堡垒南门之外,就看见大宋北平王,太尉,幽州节度使,幽州共和府执政,首席元老武好古,一身棉袍,带着几十个随从,正大步从堡垒中走出,一边走,一边大笑着招呼。
“米小乙,可把你盼来了!”
刚才还和苏大郎有说有笑的米友仁一看见老师,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苦战从马背上滚下去,然后连滚带爬的到了武好古跟前,拱手唱了个肥喏道:“老师,徒儿差一点就见不着老师您了!”
武好古一愣,伸手扶住哭哭啼啼的徒弟,关切地问:“怎地?是官家为难你了?”
“老师,官家倒没为难徒儿,只是朝中都是奸臣国贼,天天在官家跟前进谗言,要害死恩师和俺们幽州军中的功臣啊,连徒儿也要害死啊!徒儿在开封府,真是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啊!”
“什么?朝中尽有恁多的国贼?”
“哼,大王为国家恢复燕地,恁大的功劳,那等国贼奸臣却一心要害大王,天下还有公道可言吗?”
“是啊!这是要陷害功臣,要鸟尽弓藏啊!”
“嗨,朝廷就知道难为大王这样的忠义之臣!”
“是啊,官家也不修德,就知道宠信奸佞国贼,真是太可恨了……”
米友仁一番哭诉之后,跟着武好古出来迎接的幽州军的文官武将们也跟着嚷嚷起来了,一个个那是义愤填膺啊,就差要高呼“天诛国贼”什么的了。
“好了!”武好古喝了一声,制止了众人的“胡言乱语”,现在还不是诛国贼的时候,牢骚可以发,这是态度问题,但是表过态就行了。
“元晖,驻扎在清池县和清州城的两将新军是怎么回事?”
往城堡内走去的时候,武好古就问起了两将新军进驻清池县和清州城的事情。林冲总军机司情报房早在这两个将开拔出发前,就得到情报了。不过却打听不到陶节夫的真实意图。
这可是两个模范新军的将,还是有点战斗力的!
“老师,陶节夫可能会在驱走辽军后,把这两将兵马开进天津府!还想从天津市租船运兵,走水路而来。”
武好古问:“他想开战?”
米友仁摇摇头,“他想不战而胜。”
“他要赌我不敢动手?”武好古眉头一紧,这个陶节夫果然不好对付啊!
“老师敢动手吗?”米友仁低声道,“辽兵一走,天下又是朗朗乾坤了,老师真的敢以一隅对天下?”
“朗朗乾坤?”武好古哼了一声,“他想得美!”
说话的时候,武好古已经和米友仁一起走进了节度使司衙署了。两人直接进了白虎节堂,然后分头落座,也不等茶水上来,就继续交谈起来。
“老师,官家已经有了布署,要咱们出兵奉圣州,吸引辽人的主力,再以河北诸军步步为营,把辽人从定州、真定府北部一带撵走。”米友仁道,“学生以为,此计颇为稳妥,得逞的概率极大啊,所以咱们不能出兵奉圣州!”
“没事儿的!”武好古摆摆手,笑道,“谋略这种东西,耶律延禧也是有的!咱们的官家和耶律延禧可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啊!所以,耶律延禧没那么容易输,官家也没那么容易赢。”
两个臭棋篓子凑一块儿那才玩的开心啊!据说在历史上,赵佶和耶律延禧后来都叫女真人捉了,一起关在五国部,一个封了昏德公,一个封了海滨王。也不知道两人私下见面的时候,有没有一起纵论治国用兵之法?
“那老师的意思是……”米友仁问。
“照着官家的吩咐去做!”武好古道,“你来带兵,你是我的学生,肯定得大用的!不过你没有战功,得立功啊!就给你5000铁骑兵,出居庸关、石门关,攻取儒州和可汗州。”
“啊!”米友仁被武好古的建议吓了一跳,“学,学生不会打仗啊!”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外交官与小学生与战争(一)
一支军队,正穿行在燕山西麓的峰谷之间。
山路险峻而狭窄,不过两三万人的兵马,也拉出了望不到首尾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前军已经到了紫荆关前,后军犹在燕山深处。
大辽知奚王府事萧干,此时便身在这支队伍之中。骑着一匹善于走山路契丹马,穿着一身窄袖的皮袍,戴着顶契丹风雪帽,也没有披甲,一双锐目四下打量,看着自己一手打磨出来的奚王府新兵,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在如今的大辽国中,萧干算得上是少有的真正把心思用在军事上的将领了。早在几年前,在河套草原上让武好古派出的骑兵打了个落花流水之后,他就已经深刻认识到宋国军事的崛起了。
在这之后,他可是花了不少心血研究宋国的新军事,甚至还不惜重金,让人搞来了大宋骑士学院的全套教材。虽然里面有很多内容萧干是看不懂的,但他还是看懂了其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一切战斗,都要围绕密集的长枪或具装甲骑的结阵冲击展开!
而看懂之后的萧干,马上就意识到了辽国将要大难临头!
其实这套教材并不是什么保密材料,不少契丹权贵家里面都有。甚至还有不少流落天津市(界河商市)的契丹贵人子弟干脆读过骑士学院。但是真正从这套教材中看出辽国将要面临大难的,也只有萧干一人。
大难并不是因为这套新战术不可战胜,其实这种战术并不很“新”,更不是不可战胜的。早在唐初的时候,唐军就玩过以具装甲骑和密集步兵冲击为主的打法。现在骑士学院的战术,充其量就是初唐军队战术的升级版。而初唐的军队虽然厉害,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而且这套厉害的战术既不保密,也不难掌握。辽军一样可以模仿学习!
但是,久经战阵的萧干却很清楚,这套战术真正可怕之处在于会给对手造成重大伤亡!
密集的长枪和具装甲骑的冲击,就是一场可怕的杀戮啊!
长枪马矟的杀伤力,可不是弓箭能比的!而且其中的长枪兵还非常容易训练,不过就是举着长枪列队冲击,然后就是突刺、拍击等几个简单的动作。根本不需要从小训练的。
如果辽军也学会了这种战术,上了战场,遇到使用同样战术的宋军,还是会蒙受重大损失。现在契丹人中能上战场的壮士才多少?不过数十万而已。宋人呢?一千万还是两千万?
如果未来的战争变成长枪兵之间的消耗,契丹人还有活路?一命换一命的就被宋人兑干净了。
可是明知道辽军不能和宋军拼消耗,萧干还是一再上疏请求模仿宋国新军的战术。因为他知道,辽军如果学了宋国新军的战术必是九死一生,如果不学,那就是十死无生了。
有一条生路,总比没有生路要好!
不过耶律延禧一直听不进萧干的危言,直到去年在燕地领教了武好古的厉害,才让萧干出任同知奚王府事,负责训练奚王府新军。
在萧干走马上任前,他已经利用职权在悄悄训练一支小小的新军了,而且还有了那么一点心得和改进。
他没有照搬教科书,将手下的奚人战士训练成装甲骑兵或是铁甲步兵。而是走了一条介于步骑之间的路线,训练了骑马步兵。
因为奚人是农耕之民,马术并不精湛,而且也没有太好的战马来源,所以只能充当步兵。
但是因为奚人生活的地区马匹极多,所以骑马和伺候马的本事,在奚人中极为普及。因而奚兵是可以骑马行军,下马作战的。
而下马的奚兵又被萧干定位为了重步兵!而且还要求他们“身备二仗”,也就是同时掌握两种作战方式。一种是弓箭,一种是刀盾或者长枪。
也就是说,所有的奚人新军兵士都备有走马,可以快速机动。都拥有重甲,可以列阵而战。都能射箭,可以远距离杀敌,同时又兼近战的本领。勉强可以和早先宋军的那支房奴兵相比了。
因为奚人农户中还有不少能射箭打猎的精壮汉子,而且又经常参加军事训练,所以要练出一支类似宋国新军的骑马步兵也不是困难。
不到半年时间,萧干就拉出了一支还堪一战的奚人新军。官职也得到了提升,从同知奚王府事变成了知奚王府事了。
不过一想到自己的这点奚人同族,很快就要和宋人的新军去换命了。萧干的心情就怎么也愉快不起来了。
“和尚奴,离紫荆关还有多远?”萧干忽然问了一句。
“回太师,还有二十里。”
“还有二十里……”萧干抬头看了看天色,才到午时。到入夜前,应该能全军通过紫荆关。“也不知易州城那里怎么样了?”
名叫萧和尚奴的粗壮汉子说:“有萧大王主持,太师当可放心。”
他说的萧大王是指奚六部大王萧遐买。奚六部大王是奚王府的最高长官,名叫“大王”,其实不是一个王爵,而是一个官职。萧干的父亲也当过这个官儿。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萧干很快也会升任奚六部大王的。
萧遐买在去年的战斗中被赵钟哥打得惨败,后来带着残部和玉田韩家的余烬一起逃到了北安州。
不过他并没有受到惩罚,而是被提升为了奚六部大王,发送到易州带兵了。不对,这其实就是个惩罚了!
因为易州是死地,守在这里就是等死,用自己的死去牵制武好古,为萧兀纳的计划成功争取时间。
给个奚六部大王,不过是为了让萧遐买感恩戴德,好死心塌地的赴死。
而萧干这一次的任务,当然不是陪着萧遐买一起死了。而是要辅佐驸马都尉,北府宰相萧特末去执行一项近乎疯狂的豪赌!
如果战场豪赌取胜,大辽将可以夺取太原之地,然后再以太原交换燕京。
如果豪赌失败,那么大辽分崩离析的日子,大约也在眼前了!
……
“老师,老师,学生真的不会打仗啊!”
“莫怕了,多打打就会了!”
“万一要是败了,岂不是坏了老师的大计,还损失了老师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铁骑?”
“说的也是啊!”
天津市,武家大宅内,一席家宴刚到宾主尽兴的时候,就被多喝了几杯葡萄酒的米友仁给搞坏了。
这个米友仁的胆子看来也比赵佶大不了太多,白天的时候被派了带兵伐辽的差事,就怕得要死。一直提心吊胆,又不敢说。晚上被武好古拉到家宅里面喝酒,多喝了几杯,终于忍不住吐真言了。
武好古今天也开心,见到好徒儿了,所以也喝多了。听米友仁这么一说,就笑呵呵道:“那就不给你派铁骑了,让易州曹家、武州虞家、蓟州左家一起出兵,他们三家都没什么好地盘。等打完仗后,正好把永兴封给曹家,可汗州封给虞家,儒州封给左家。”
啊?
米友仁更害怕了,连忙冲着陪在武好古身边的西门青打眼色——西门大姐,救命啊!
因为米友仁给武好古和西门青保过媒,所以西门青和他关系不错,当下就劝道:“大王,不如让妾身的大哥率兵去打奉圣州吧。寅哥儿他名义上是监军,哪有让监军统兵的道理?”
“对了,你不说我差点忘了,他是监军。好像还有个什么经制燕山军事的杨二郎。”武好古笑着,“就让他和寅哥儿一起去。”
“杨二郎?是谁啊?”米友仁问。
“是杨戬。”西门青苦笑道,“不知怎的,大王一直在背后管他叫杨二郎。”
杨戬不是和二郎神同名吗?所以就是杨二郎了……
“他啊……”米友仁吓得酒都醒了,用哀求的眼神看着西门青。
西门青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劝道:“大王,您醉了。”
“没醉,喝点葡萄酒怎么可能醉了?”武好古横了一眼西门青,“本王自会让人辅佐寅哥儿的,就让王宗翰和王宗弼两兄弟辅佐寅哥儿。”
“王宗弼和王宗翰是谁?”
西门青苦笑道:“都是完颜部派来的人,王宗弼是完颜部的使者。宗弼则是大王的义子,现在和义勇一起在念骑士小学。”
一个外交官,一个小学生……
米友仁都怀疑自己的老师有没有当皇帝的命了?
“老师是不是要学生败给辽人?”米友仁壮着胆子问。
武好古一笑:“怎么可能?有宗翰和宗弼在,怎么可能会输?”
“王”是完颜部的汉姓。王宗翰就完颜宗翰啊!王宗弼当然就是完颜宗弼!而且王宗翰也不是孤身而来的,他带着上百个“敢达”,翻山越岭到了辰州,然后乘坐马家的商船抵达天津府的。
武好古顿了顿又道:“寅哥儿,你只管野战,攻城的事情,为师会派罗克敌负责,保管攻无不取。对了,大姐,咱们的义勇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也该见识一下战场了!不如叫他和寅哥儿还有宗弼一起,去一趟奉圣州吧!”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外交官与小学生与战争(二)
“嗖”的一声破空之声响亮,就看见一支三不齐箭脱弦而出,去势极快,直直扑向一只十几步开外的奔跑的野兔,一箭射翻,野兔蹬了几下脚,很不甘心的一命呜呼。
“中了!”娇媚的欢呼声随即响起,“大哥儿,奴家射中了,该你了!”
发箭的竟然是十一二岁的少女,肌肤赛雪,五官如画,活脱脱一副美人胚子,年纪虽然还小,但却已经透出几分迷人的美貌……
美貌的少女,现在却是一身劲装,骑着一匹正在小步慢跑的折耳马,左手提着一张水牛角弓,右臂还保持着撒手放弦的姿势。小脸蛋上一股得意洋洋,仿佛在炫耀亲手杀害一只小兔兔的事迹。在她身边,还簇拥着不少锦衣少年,人人都鲜衣怒马,带着弓箭直刀,看着射箭的少女,都是一副讨好的笑颜。
这少女不仅人长得美,家世更是不得了啊!乃是当今燕地之主武好古的嫡长女武美娘。人如其名,又美貌,又尚武。真不知道哪位英雄能够消受得起了?
被武美娘唤作“大哥儿”的,则是个年纪仿佛的大男孩,生得稍有些粗壮,骑着一匹高高瘦瘦的骏马,闻言也笑着提起水牛角弓,又从撒袋中抽出一把羽箭,也交到了提弓的左手上,只留了一支羽箭在右手上,然后策马狂奔起来。
早就有不知道谁家的豪奴将几个装着兔子的笼子的门打开,几只细犬狂吠了几下,兔子们受了惊,飞也似的跑开,细犬则在后面驱赶。可是它们怎么跑得过天津马?很快就被那少年追上,少年在二十步开外就开始射箭,和武美娘不同,他射出的是连珠箭,而且射速极快,眨眼的功夫就射出去七八支羽箭,除了一箭射空,其余都命中目标。
周遭的少年看了,也是一片叫好。
武美娘却是不愿意了,小嘴一撅,嘟囔道:“分明射空了一箭!”
“大姐儿。”一个约莫十七八岁,衣着显得有些朴素,脸膛晒得黝黑,举手投足间都透出老成,名叫吴玠的少年对武美娘道,“武大郎这手连珠射在咱们小学里面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比王宗弼稍差,可是宗弼哥哥都年过二十了。”
又是一个武大郎!同样不是做炊饼的,而是精通骑射的小学生,还是武美娘的哥哥,武好古的长子武义勇。
对了,今天在天津市河北区郊外的这片树林外游玩的,都是天津市内的小学生!
小小年纪(有几个也不小了)就弓马娴熟,当然不是普通小学能交出来的学生,他们是天津市排名前三的小学的学生。大约一半人是天津骑士小学的学生,剩下的分别来自南开书院和天津文理女校。
在如今的天津市,可不仅是骑士小学的学生会玩骑射,连南开书院和文理女校这样学风严谨的书院小学,一样非常流行骑马射箭。这不仅是正式的课程,而且还是一种天津市纨绔子弟们都喜爱的游玩方式。
在天津,提笼架鸟逛青楼不算什么纨绔,会玩游猎和马球那才是入了纨绔子弟的圈子。
会游猎不就得精通骑射吗?打马球那就更考验马背上的功夫了,玩好了换根马矟就能直接上战场了。
另外,游猎其实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打仗,特别是野外浪战的本事,在课堂上,在操场上是学不全的。必须得野在外面,才能从理论到实践,真正掌握野战,特别是骑兵侦察作战的技能。
当然,也有人喜欢琴棋书画这些比较高雅的活动的。比如老成少年提到的王宗弼,虽然一身的武艺,却不大喜欢和一帮小同学们游猎打马球(他是老林子里面长大的,对他而言,天津郊外根本不算野外,一点意思没有),他喜欢的是弹琴和作诗。整天一副文士打扮,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北坡居士”。
王宗弼还有个本家兄弟,名叫王希尹的,和宗弼差不多时间到的天津,不过文采更好,不久之前从南开书院毕业,考入了云台学宫律学院。他的爱好是书法,特别喜欢模仿赵佶瘦金体。
在“小同学们”游猎嬉戏的时候,王宗弼和王希尹,则是一身儒服,腰佩长剑,陪着到访天津的王懑(完颜阿离合懑)和王宗翰一起,在云台学宫内的博士团大楼内参拜天理。
天理当然是要拜的!天理可以保佑按出虎水完颜部兴旺发达啊!
而且天理博士团的博士还帮着完颜欢都(王希尹的爸爸)和完颜石适欢指挥的1000大军攻破了高丽人的十几座城关。
不久之前,大辽朝廷还封完颜乌雅束当了东州海东军节度使,还要把高丽国的东西二界都封给按出虎水完颜部。
不过按出虎水女真部的人也不傻,他们当然知道契丹人想要祸水南引了。
契丹失去燕地的消息,现在已经传遍了东京道,各路英豪都在摩拳擦掌,而按出虎水完颜部又是众望所归的女真人的领袖,也是时候跳出来响应大宋,挑战契丹了。
但是攻破了千里长城后,高丽国就好像一口失去了栅栏保护的瘦猪,赤裸裸的摆在了女真人的眼前。
虽然瘦,但终究还有几斤肉。更重要的是,高丽人的地盘和大宋隔海相望。女真一旦入主高丽,就能和大宋建立起直接的联络。
所以按出虎水女真部内就展开了争论。以阿骨打为首的一派主张马上起兵和耶律延禧干。而乌雅束比较保守,主张先取高丽的东西二界,打通和宋朝的联络,取得宋朝的支持。
争论到最后,也没达成共识。于是德高望重的阿离合懑就提出了先征求宋国的意见,然后再做出决定的建议。
所以才有了宗翰和阿离合懑的到访。
拜完了一面书写着“天理”二字的石碑后,武好古、米友仁和马政,就将完颜家的客人请进了议事的内厅。
客人的来意,武好古一早就已经知道了。不过他并不再乎是先对付高丽,还是先摆平契丹。也许在这场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很期待生女真可以提前造反。
但是现在,他反而希望战争可以拖延下去。他现在需要养寇自重,需要时间巩固自己在燕地的统治。即便是刚刚分配到土地的骑士户和府兵户,也需要时间安置和耕作开垦。
“还是先打高丽吧!”听完了完颜阿离合懑阐述了来意,武好古也没客气,直接提女真人做了决定。
他说:“高丽所倚仗的就是千里长城,现在长城以破,西京平壤无险可守,不如先取平壤吧。”
完颜阿离合懑皱着雪白的眉毛说着:“可是平壤城池颇为坚固,并非曷懒甸的九城和千里长城上的宣德关可比啊。”
“无妨,博士团可以帮助你们。”武好古摇摇头,将目光投向了和阿离合懑同来的完颜宗翰身上。
完颜宗翰是宗弼的堂兄,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长相比宗弼、希尹要粗野得多,也没有穿汉服,而是继续以生女真野蛮人的打扮示人。武好古知道,此人的父亲是生女真部联盟的国论勃极烈完颜撒改,在按出虎水完颜部中势力很大,几乎可以和占据部落酋长一职的乌雅束、阿骨打兄弟等人分庭抗礼。
宗翰现在也能说汉语,不过他却没有参与讨论,而是一直皱着眉头在看完颜宗弼和完颜希尹两个“文人”,显然有点不大满意他们的作风。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家伙还是对幽州镇的武力不大服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