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5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就是说,不管遭多大的灾,私田的田主都有义务纳税!
而欠税会被克以罚款,欠税加罚款达到一定的数目,土地就会被没收。
而隐没田产逃税……一旦被发现,土地立即没收充公。
可以这么说,大周共和国的《民法典》没有多少人情味,甚至有点冷冰冰的!
其中只有法治,没有仁政!
小农更不是大周共和国元老们心头最软的那一块肉……
当然了,大周共和国元老院如此“不仁”也有他们的理由。那就是他们根本就把种地看成一门生意!
而天灾,则是土地经营者需要自负的风险!
闹灾的时候他们风险自负,如果天气特别好,收成特别多,利润也是他们自己的。官府绝不会多收一斗麦子的税。
同样的,大周的工商百业,都没有因灾免税一说!都要风险自负!
如果农户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他们应该退出经营,而不是在小块土地上苟延残喘。
大周共和国有殖民地,有工商业,完全可以吸纳富裕的劳动力。
顺便提一下,在实行仁政的大宋,因灾减免税收都是对地主而言的。地租和高利贷免不免,朝廷是管不了的……基本上也不会有地主免了佃户的租子和高利贷。
所以仁政根本仁不到贫下中农身上,只是给地主老爷一笔额外的收入。
而大周共和国的军事公民拥有的职田根本不交税,工商公民也没有大举营田的习惯。所以代表两者利益的元老院,也就不会制订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律了。
“所以你就想钓鱼了?”武好古看了儿子一眼,“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啊!三郎啊,你这钓鱼之法怎么都能谓之奸吧?”
“怎么能算奸呢?”武义久笑了笑,道,“而且咱是先登记,再收税,可不是不教、不戒、慢令,而是堂堂正正的!他们自己不登记,不交税,想要隐没田产,偷税漏税,被没收也活该。就是孔夫子再世,也不会饶了这些不肖的徒子徒孙。”
呃,武好古还真说不过儿子。
武义久是“律师”啊,那嘴皮子多会翻?
武好古笑着摇头,“三郎,你估算过没有?这样能捞到多少亩田?”
武义久笑了笑,“光是一个登记田产,就能拿下半数……可不是随便登记的,得有田契和往年的纳税凭据,还要对上县衙的户册档案。”
武好古点点头:“那是必须的,不能说是谁就是谁的。”
“登记完以后还要换契。”武义久道,“换契约要收费,一亩田收一斗麦子。换完契约还有共和十年的秋税,也是一亩一斗!而且不登记、不换契、不交税,皆不问不追。等到秋税完结后,再清丈土地,和他们算总账!”
挺大一元首,居然处心积虑算计小民,要夺其田产,这可真是有点大不仁啊!
“你就不怕官逼民反?”武好古问儿子。
“不怕!”武义久摇摇头,“共和执政府会在河东以外的新附州县实行军管!每个县都至少驻兵一营。登记田土,更换田契,征收秋税,清丈土地,都由他们进行。如果有人造反,当场格杀!事毕之后,该营有功将士,就在所镇之县授田。授田有余,就算是官田,先出租,再逐步发卖。还可以以之为抵押,发行土地债券。用土地债券所得来治理黄河、淮河,以及河北、河南漕运。”
这小子真是太奸诈了!
武好古心中一叹:自己这个大儒怎么就教出这样的儿子?
不过也是时代不好,人心不古,不奸诈一点,元首也当不下去啊!如果武三郎不奸诈,上哪儿搞几个亿来治理黄河、淮河、漕运?连几十万有功将士的土地奖励都发不起,不是立马就被推翻了?
“也行啊!”武好古点了点头,“三郎,这事儿口风一定要紧,泄了汤就麻烦了。现在还有谁知道?”
“儿子就和章之凤商量过。”
“章之凤没问题。”武好古道,“不要再和别人说了……执行就是了!大不了就是有人造反,咱们有几十万大军,根本不怕!”
“造反是不怕的。”武义久笑道,“但是咱们和南方、西方的烂仗不能再打下去了。现在要安内,攘外的事情最好能停一停。大人,您有办法吗?”
在“圈地”一事得到武好古的支持后,武义久又提及了和平的事儿。
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差不多了。
黄河泛滥成这样,不能不管啊!
而且,黄河漕运一段,辽东的粮食也运不到中原了。都没有饭吃了,还打个毛啊?
既然不打了,当然就要考虑停战安内的事情了。
地主阶级的土地要找借口没收,黄河、淮河该治还得治!
徐、海二州得尽快复原,让它们成为大周资本主义第二核心。
另外,海上也不要再打了,再打下去税都收不上了!
武好古想了想:“咱们是不是还围困着磁州?”
“不是磁州,是邯郸,滏阳已经打破了。”武义久笑道,“刚刚得到的消息。”
“抓到韩肖胄了?”
“抓到了!”
武好古点点头,“把他请来天津市吧!另外,再请高廉走一趟凉州,让西凉王出面调停。西宋那边,应该没什么问题。至于东宋,请你二叔出面斡旋。”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大家都要先安内
大宋昭义军节度使韩肖胄是和他麾下最骁勇的大将武松一块被抓到的。
说实在的,他们俩真是对得起大宋朝廷的厚恩了。
虽然在武义勇过飞狐口的时候,他们虚报了一个战功,忽悠了一下朝廷。但是在随后对抗河东军团、太行军团和河北西路军团夹击的时候,他们表现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如果要论战功,恐怕仅次于那个掘开黄河大坝的杜充了……
杜充当然是有功劳的!虽然他没打什么正经仗,但是黄河决口这事儿比50万宋军都难对付。
如果没有黄河决口,武义勇这会儿多半都打到潼关了。
可是现在,他还在开封府,忙着处理饥民北上就食的烂事儿!
而且赵楷(武美娘)那边也给打乱了阵脚,暂时顾不上拥立赵佶复位了,也是好一阵手忙脚乱,回头少不了还得治理淮河。
总之,新周、东宋,没有个十年八年,都不可能有余力去攻打赵桓的西宋了。
对于赵桓而言,这十年八年,可是非常难得的时间窗口啊!
从这个角度而言,杜充就是西宋中兴的头号功臣。
而韩肖胄和目前还被困在邯郸的宗泽,则是西宋中兴的另外两大功臣了。
因为大周共和军在他们身上费了不少力气!
昭义军据守的地盘比较险要,而且又是藩镇,自然会尽心布置。所以昭义军辖区内的棱堡、城池、壁坞,都比别处要坚固。
另外,昭义军对民众的控制也比大宋要强不少。
昭义军虽然没有如周国一样,推行军事公民制度。但是韩氏政权在巨大的防御压力下,也不得不采用的土地兵役制度——韩氏政权也没什么钱可以去募兵啊。如果不把兵役压在土地上,韩氏昭义镇根本维持不下去。
而昭义镇的土地兵役制,则是和团练制度融合在一起的。
也就是先清丈土地人口,摸清楚到底有多少田多少人以及土地的归属。然后以宗族为单位——土地、人口不以户计,而是以宗族计——根据土地的多寡,分摊兵役,制定《兵役账》。
所有的宗族,包括相州韩氏,都有义务根据《兵役账》的记录,提供壮丁。
而在壮丁服役期间,宗族有义务供养其家眷,若壮丁阵亡,则需供养其子嗣直到成年。
同时,昭义军中的官职分配,也会根据《兵役账》中承担兵役的情况,进行安排。凡是承担兵役多的宗族,得官就多,反之得官就少。
当然了,昭义镇也会留出一定的员额,供外来的将才出任官职——外聘人才还是需要的!要不然一群河北土鳖地主也打不了仗。
总之,在韩肖胄的一番折腾之下,昭义镇总算变成了一个以强宗大族为核心的军事集团。
这种以宗族为核心的军阀集团固然不能和大周的公民兵比,但是在守家的时候特别顽强——这帮人出了昭义镇就是虫,挨家呆着就是大老虎!
所以攻打昭义军之战,就变成这场周宋中原大战(史称)之中,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周军的损失也最大的一场大会战了。
打到共和十年七月初的时候,昭义军最后的要塞邯郸还在顽强抵抗之中。
为了围攻宗泽固守的邯郸城,大周的太行军团集中了10个师,超过13万军队,200多门大炮!
而之前的滏阳攻防战,大周共和军也集中了相同数目的兵力。
能让战无不胜的周军集中十几万兵力猛攻一座城池,已经充分说明韩肖胄这些年的节度使没有白当啊!
“似夫啊,真是苦了你啦!来来来,快请进,快请进。”
被俘的韩肖胄一身布衣,胡子花白,脸色灰暗,垂头丧气的从马车里出来,就看见一个中等身材,络腮胡子,精神抖擞,满脸都是笑颜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笑着冲自己抱拳。
“敬礼!”
一声发喊,护送,哦,应该是押送韩肖胄过来的共和军兵将,全都冲着那中年人行抬手礼。
这显然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韩肖胄瞅着那人有点眼熟,一时却没想起来,再使劲想想,脑海中这才出现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武好古!
这人是武好古!大周共和国的前任元首!
“原来是武元首啊!”韩肖胄也拱拱手,苦笑道,“老夫现在是阶下之囚,任凭处置了!”
“怎么能是阶下囚呢?坐上宾才是!”武好古上前拉住韩肖胄的手,两人一起迈步进入界河北岸的武家大宅。
武家大宅的中厅之上,待客的酒席已经摆好了。白飞飞还安排了陪酒的佳人,看见韩肖胄进来,两个佳人,一左一右,就是上去搀扶。
武好古身边也有一个女郎相伴,就是那个总和他形影不离的外室次奥野。
宾主分头落座,韩肖胄一张老脸上也恢复了一点神采——既然一到天津就能见着武好古,说明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有价值就好啊!就怕没价值了,那可就生不如死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差不多是宾主尽欢,可以谈点正事的时候了。
“似夫。”武好古轻轻转动着酒杯,“可知道如今的大宋已经东西两分了?”
“知道了……”韩肖胄叹了一声,摸着花白的胡须,有些感慨,“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其实大宋自太上改革之时起,就埋下了分裂的祸根。大宋一朝,从来都是弱而苟安,想要暴起而强,肯定会出问题的。”
韩肖胄叹息一声:“而且大宋暴起又同时服了三剂猛药。一曰实证理性;二曰工商大兴;三曰武学新军。实证理性乱了人心!工商大兴则致使东南与中原离心离德。而武学新军,又让粗鄙武夫不再为士大夫所能驾驭。如此天下怎么能不大乱?大宋怎么能不一分为三?”
看着韩肖胄痛心疾首的样子,武好古很想和他说,如今的大宋很好啦!
一分为三怎么啦?就是那个以武当家的西宋,也不是生女真蛮子能打下来的。
西宋当权的可是一帮“宣和参谋”,打个蛮子还不是跟玩儿一样?
至于东宋就更厉害了!
武好古刚刚得到消息,现在已经有江宁府、润州、扬州、常州、苏州、秀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泉州、广州、福州等十三州府向江宁府派出代表,要召开合众会议,商讨建立合众政府了。
尼玛十三州合众之国啊!听着都可怕!
别说生女真,让成吉思汗来一样也得跪!
至于一分为三(韩肖胄把大周共和国也算一份了)的代价,根本不算什么。
本来就是分久必合的事儿嘛,历史上大宋不也给整成个南宋了?
“天下三分之势以定。”武好古笑着,“暂时是无力打破了。不瞒似夫兄,杜充那厮掘了黄河大坝,倒真是给我大周出了个大难题啊!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黄河水运也彻底中断。开封府城内的几十万人都断了顿,不得已北上就粮……”
韩肖胄叹了口气:“杜光美所为,的确害苦了中原百姓!”
武好古摇了摇头,不置可否,又分析道:“至于东宋,虽有13州合众建国,但是淮河南岸已经破碎,也是几百万人无家可归。接下去头疼的事情,可不比咱们少。而赵桓的西宋,情况也不会太好的。他们现在失去了东南繁华之地,是没有条件再用兵募了,必须要在关陇之地行均田,设军府……这事儿,怕也不容易成功吧?”
“的确不易。”韩肖胄顿了顿,又摇头道,“不过他们连纪忆之都杀,只怕也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了。”
现在真正统治长安的,恐怕不是赵桓,而是一帮宣和参谋!给他们几年时间,均田府兵会推行不下去?
谁不买账,杀了就是!
陕西的军阀,关中的名门,谁敢碍事,杀一批就是了。
武好古听韩肖胄提到纪忆,也忍不住一声叹息。纪忆和自己也算是相识于微末的,当时还有一位高俅,大家一起在官场上飞黄腾达。可是现在,高俅和纪忆,居然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可真是世事难料啊!
“似夫。”武好古看着韩肖胄,“你准备去哪里?东宋?西宋?还是留在天津市?”
“天津市是不能留的。”韩肖胄长叹一声道,“滏阳一役,那么多人都死了……我怎能投降周国?如果望道兄愿意放了我,我就去襄阳投太上皇吧。”
“也好。”武好古点了点头,“太上皇身边也需要人……邯郸城内的宗泽也让他走吧。带兵离开也行……河北之战没有可打的了,何苦再无端送了许多人的性命?”
“你真愿意放了我们?”
武好古笑着:“我自是愿意的……只是我现在不是元首,很多事情做不了主了。如果要放了你们,总要有个借口。”
“借口?”
“就请你和宗汝霖在列国之间斡旋,努力达成和议。”武好古道,“这样也能集中精力把内部安顿好吧?三家如果各自安内,天下总有一二十年的太平,也让百姓们喘口气,是不是啊?”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西北王
“在列国之间斡旋?”韩肖胄愣了愣,随即想到现在的华夏已经不是一统,而是列国了。
新周、西宋、东宋就是三国!北方还有金、奚(萧瑟瑟的国)二国,西方有西凉、西辽、西夏三国,南方还有交趾国,哦,也许还有个南洋国。
这都快赶上五代十国了!
好端端的大宋,怎么也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了呢?
想到大宋的沦落,韩肖胄难过得都快掉眼泪了,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又想起个事儿。
“宗汝霖麾下尚有数万战士,都是对大宋忠心耿耿……”说着话,韩肖胄就是一声叹息。
邯郸城内的义士们所效忠的大宋,现在已经一分为二了!
“只要宗汝霖愿意让城而走,我可以去和元首商量,放他们南下投奔襄阳。”武好古其实早就和儿子商量过了。“太上皇现在就在襄阳,得有心腹去保卫啊!”
宗泽的几万人消灭掉也没啥意义,不如放他们去投赵佶。
赵佶得到了几万可靠的武装,就会变成独立于西宋的一支力量。
韩肖胄松了口气,邯郸城内的部队也是他的部队。如果能和宗泽一块儿带着邯郸的兵马南下,到了襄阳府就还能呼风唤雨。
再不济,也能要块地盘去当土皇帝……十几年的土皇帝当下来,都习惯居于人上,发号施令了。
“那好吧!”韩肖胄道,“那我就走一趟邯郸,准保能说服宗汝霖的。”
“好,那就一言为定。”武好古笑着,“我马上去和三郎说,让他下令给都军机司,停止围攻邯郸城。”
……
武好古和韩肖胄把酒言欢的时候,他的儿子,小元首武义久正在元首宫接见执政府礼部侍郎高廉。
高俅的这位兄弟现在是大周共和国的外交家,哦,不对,是内交家。因为他分管的一直都是和大宋、西凉这样的诸夏国家的交往,是内交,不是外交。
大周的外交是礼部的另外一位侍郎范之文负责的。
高内交家今天是为了出使西凉的任务而来。灵州的高尧康是高廉的侄子,而西凉的章理更是高廉的至交好友。
由他出使西凉,说服章理出面调停中原战事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章理多半也有干预中原战事,提高自身地位的需要。
西凉名义上还是宋朝的藩属,如果大宋仍然统一,这藩属地位自然无可争议。拥有三十万新军的大宋,根本不是只有几万骑兵的西凉国能对付的。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宋都有点散架的意思了,西凉章理肯定会起点小心思的。
“元首,您说章理会不会想要趁火打劫,出兵攻打西宋?”
元首公厅里面,高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章理想要出兵攻打西宋,我国又当持何种立场?是否要与之同盟,或者要求西凉臣服?”
武义久想了想,摇摇头,“西凉的军力能打得过西宋吗?我们为了打败宋国可是出动了60多万军队!章理有多少人?有5万吗?高侍郎,如果章理真有非分之想,你要尽可能阻止。西宋的复古变法完成后,很可能会具有极强的扩张意愿……东宋、西凉、大理,都有可能成为西宋侵犯的目标。所以章理最好能认清现实,尽可能维护和西宋的关系。如果真的要打,章理的凉州教廷根本不是西宋朝廷的对手!”
武义久并不懂多少军事,但是都军机司和博士团两方面都有“知凉派”,对于西凉的实力还是非常清楚的。
西凉作为一个封闭落后的宗教骑士国家,并没有跟上周宋两国前进的脚步,军事实力也连续多年止步不前——周宋两国的进步是以工场手工业的大发展为基础的,西凉那边哪有什么工场手工业?根本没有基础,怎么发展得起来?
而且西凉国内也出现了层层分封的情况——大周的军事公民,和西宋即将实行的复古,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封建。因为真封建必须有层层分封,而不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军事公民。周国和西宋的体制,实际上还是国人兵役的变体,同时又加上比较先进的军事学院。这种军事体系更倾向于近代军国主义,而非古代的封建制度。
但是在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西凉,想要建立国人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连军事学院都很难维持,至少不可能和两宋新周一样,建立起高水准和大规模的军事教育体系。
而真正适合西凉的,其实就是层层封建。
西凉本就是又大又穷,章理又特别好战,掌权以来就不停对外扩张,还征服了辽阔的雪域高原。
如果以统治土地的面积论,西凉可是超过新周、西宋和东宋的。
可是那么大,又那么穷的国家,根本供养不起相应的官僚队伍,也不可能学大周搞个公民投票的共和国,学东宋搞十数州合众也不行。
所以章理不得不搞了一个“学区制”来管理他的国家。
所谓的“学区制”,当然不是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学区,真正的意思是军区制。因为西凉是以教化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所以喜欢把军队、政权都包装成学院和学宫。
而学区制度,就是将军区包装成了学区。具体的做法就是以学区代替州郡,实行军政合一,由实际上是将军的大学士进行全权统治。
西凉全国分设了河西、伊州、西州、疏勒、于阗、龟兹、焉耆、青唐、羌塘、逻些、古格、麻葛、川边等十三个学区。
又大肆扩充天理骑士至五万户——大批被章理的军队征服的部落壮士,也在皈依天理后成为了骑士。
五万户骑士被分别安置在十三个学区,骑士们根据官职高低,分配土地,占有农奴。除了为数不多,从事工商业的自由民之外,整个西凉国的劳动人民,几乎都被纳入了“军区——骑士”体制之中。
可是凉州教廷只是对河西军区拥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对其余12个军区的控制力,则是逐渐减弱的。
因此西凉虽然号称有五万铁骑,但是凉州教廷能够集中起来用于对外征伐的骑兵最多也有两万。
这点人马,连灵州打着都费劲儿,就别提西宋了。
……
高廉带着使命,在一队奚人骑士的护送下,通过混乱的大同府、朔州,渡过黄河进入河套草原,再辗转往西凉而去的时候。
西凉的统治者,天理子章理正从一艘渡船上下来,然后站在灵州城外的渡口码头上。
他是为了混乱的东方局势而来到灵州和高尧康会面的。
陪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整整一万名西凉铁骑!
不过铁骑并没有渡河,章理只是带着少数护卫过了黄河。
“天理子,可把您给盼来了!”
人到中年的高尧康和他已故的父亲高俅长得很像,都是相貌堂堂的男儿。站在那里比章理高了半个头,相当威猛。可是看他脸上焦急的模样以及说话的口气。显然是把章理当成主心骨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