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风云[全八册]-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世凯听段芝贵说,载振特别爱听戏,便请了一个戏班为载振唱戏。其中,有一个名角叫杨翠喜,这女人不光戏唱得好,长得也是千娇百媚。载振听戏听得入了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杨翠喜。一旁的段芝贵立即看出载振的心思。
散场后,段芝贵让人找到杨翠喜的住处,花了一万两银子把杨翠喜赎出,还给了她一份丰厚的嫁妆钱,然后风风光光地把杨翠喜送给载振。
载振回京后,大夸袁世凯和段芝贵。没过多久,段芝贵又弄来十万银票孝敬奕劻。段芝贵的后台老板就是袁世凯,袁世凯之所以在此时不惜下血本是因为一桩重要的买卖就要来了。
日本和俄国在东北争锋,他们眼中虽然没有慈禧,但慈禧是不能不管的。东三省是所谓的满人龙兴之地,在东三省鼓捣等于是动大清的老巢。为了防止日本和俄国侵占东北,慈禧决定改革,将东北改成与内地一样的制度,设立总督和巡抚。
听说要在东北设立总督和巡抚,朝廷之上炸开了锅,东北是极为重要的地位,如果能谋上这个肥缺,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值得啊!
这样一来,当朝宰相奕劻的门槛差点被人踏破,大家知道,要想谋得这个肥缺,奕劻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说实话,袁世凯很希望去当东北总督,但他是慈禧重点猜忌对象,慈禧是不可能让他再去当这个炙手可热的东北总督的。既然袁世凯自己不能去当,就想着安排自己的人去东北。袁世凯跟奕劻的关系非常铁,奕劻最后让徐世昌当东北总督,段芝贵当黑龙江巡抚,唐绍仪出任奉天巡抚,朱家宝担任吉林巡抚。
这四个人全是袁世凯的党羽,名单一出来,朝廷里一片反对声,反对最激烈的要数瞿鸿机。瞿鸿机联合都察院的三个御史江春霖、赵启霖和赵炳麟共同反对袁世凯。瞿鸿机很清楚袁世凯有奕劻撑腰,便拉上岑春煊站在自己这边。
岑春煊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晚清有三大屠夫,岑春煊就赫然在榜。民屠袁世凯,杀了大量的义和团团民;士屠张之洞,杀了大量的书生;官屠就是岑春煊了。
岑春煊是广西桂林人,老爹是广西巡抚,也算是官二代。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岑春煊带兵第一时间过来勤王,慈禧西逃的时候,他又一路保驾,所以慈禧相当信任他。因为这些出色的表现,岑春煊很快由布政司升到总督的位置。就性格来说,岑春煊跟瞿鸿机很相似,为人很正直,视钱财如粪土,这也是瞿鸿机拉拢他的原因。两人惺惺相惜,肝胆相照。
岑春煊担任两广总督期间,有一次弹劾了四十多名官僚,官场很多人都怕他。岑春煊弹劾那么官员,不小心得罪了奕劻,被贬为四川总督。听说岑春煊被贬为总督,瞿鸿机决定帮他一把。他想在岑春煊离京之前,安排他与慈禧见一面。
奕劻那边催促岑春煊赶快启程,岑春煊先到上海,到了上海他称病不走。在瞿鸿机的安排下,他又转道回到北京,重新秘密见到慈禧。
慈禧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和岑春煊聊着聊着她就动了感情,想起自己逃难期间,这个人不辞辛苦地保护和帮助自己,顿时感慨万千。当时光绪也在场,慈禧指着光绪说:“我经常对皇帝说,庚子事变那年如果没有大人,我们母子俩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岑春煊听了,神情颇为感动,倏地一下跪下,哭道:“微臣不想去四川啊,微臣想留着太后身边,侍奉太后和皇上。”
慈禧听了,大为受用,说道:“我懂,大人对我一片忠心,哀家心里是明白,你就放心地待在北京吧!”
慈禧立即给奕劻放话,奕劻无奈,只好允许岑春煊待在北京,还将他升为邮政部长。就这样,岑春煊和瞿鸿机正式结为反袁世凯同盟。岑春煊上任之后,首先弹劾自己的下属邮政部侍郎朱宝奎。朱宝奎是袁世凯和奕劻的党羽,岑春煊此举等于是向袁世凯发出进攻信号。
奕劻自然是力保朱宝奎,但岑春煊脾气硬得很,他一定要将朱宝奎革职,并表示如果不将此人革职,自己就不上任。慈禧没办法,只好迁就岑春煊,将朱宝奎调走。
朱宝奎离职三天后,御史赵启霖便上了一道措辞激烈的奏折,弹劾奕劻父子和段芝贵,背后矛头直指袁世凯。在奏折中,赵启霖将段芝贵买戏子给载振的事情挖了出来。慈禧本不知道这件事,看了赵启霖的奏折,她也很生气,心想下面这些人胆子太大了,瞒着自己做一些不法的勾当。岑春煊又借机在慈禧面前说奕劻父子卖官鬻爵贪污受贿,慈禧一气之下,撤销段芝贵黑龙江巡抚的职位,改命程德全为黑龙江巡抚,同时她还让醇亲王载沣和大学士孙家鼐成立专案组,调查奕劻父子的生活作风问题。
调查完之后,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慈禧召奕劻父子当面训话:“你们作为皇亲国戚,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贪污受贿,你们干脆找根绳子把我们母子俩勒死算了。”
奕劻父子吓坏了,他们知道慈禧心狠手辣,惹怒了她,是很有可能对自己下手的。载振得知此事更加恐惧,他跑到天津去找袁世凯,让袁世凯想办法。
袁世凯是脑子特别灵活的人,立刻计上心头,说道:“我们首先应该把杨翠喜送回天津,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他们没有了证据,我们才好周旋。”
这件事办好之后,袁世凯还买通了天津的一家报纸,让他们为载振和杨翠喜的事情辟谣。
岑春煊和瞿鸿机等人一看报纸上登出辟谣的文章,立即感觉到事情有变,他们要求对天津报社进行彻查。慈禧只好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小组去天津调查,等调查小组到天津后,杨翠喜变成了一个叫王益孙的商人的使女,王益孙还出示了买卖数据,日期是载振去天津之前。还有那个借钱给段芝贵的富商,也矢口否认。这个案子线索就这么中断了。
慈禧的心思没几个人明白,案子没查出个头绪,她居然拿御史赵启霖开刀,说他污蔑皇亲国戚,理应革职。慈禧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奕劻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她难道还不知道奕劻是什么人?奕劻做的那些事情她是清楚的,但是她不希望有人弹劾奕劻,因为这也是在给她脸上抹黑。
慈禧袒护奕劻可不代表她就赞同奕劻的所作所为,她只是觉得这是自己的家事,外人不应该插手。慈禧选择私下里解决,她好好地教训了奕劻一顿,并让载振自己提出辞去一切职务。
扳不倒的总督
瞿鸿机和岑春煊主动出击,袁世凯巧妙地躲过这一招,接下来就是如何反击了。
瞿鸿机和岑春煊为官都很清廉,要想找他们的茬很难。袁世凯决定另辟蹊径,挖出他们的老底,一个人做官多年,难免会落下一下把柄。
奕劻让人去军机处调查瞿鸿机和岑春煊的档案,经过几天的搜索,终于抓住了他们的小辫子。他们发现,瞿鸿机写过三份保举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奏折,岑春煊保举过立宪党人张謇(翁同和的门生)。
康有为、梁启超和翁同和都是慈禧非常讨厌的人,但当时情况特殊,瞿鸿机和岑春煊保举立宪党人也可以理解,当时朝中许多大臣都是主张立宪的,连袁世凯也不例外。所以,如果光凭这件事就对瞿鸿机和岑春煊下手,那么慈禧就太昏庸了。慈禧自认为还算一个聪明的女人,当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打击瞿鸿机和岑春煊。
不过她心里已经有些动摇了:或许瞿鸿机和岑春煊并不那么值得信任!
袁世凯没有扳倒对手,心里很不甘。瞿鸿机和岑春煊在朝中强强联手,对袁世凯很不利,所以袁世凯很希望将他们中一人赶出京城。
机会很快就来了。
不久,广东衙门被革命党人袭击。袁世凯一看,立即给慈禧上奏说广东的革命党人特别麻烦,而岑春煊办事很有能力,只要岑春煊坐镇广东,革命党人必定服服帖帖。
慈禧也不是傻子,一听就知道袁世凯想把岑春煊从京城支开,慈禧犹豫了,要不要让岑春煊去广东呢?
袁世凯看慈禧犹豫,又进言道:“太后是领导,岑春煊是下属,领导需要下属去什么地方下属就应该去什么地方。现在广东很需要岑春煊,如果他真的忠于太后,应该立刻去广东。”
慈禧想了想,批准了袁世凯的意见,让岑春煊去广东。岑春煊也不是好惹的,临走前还参了奕劻和袁世凯一本,说奕劻和袁世凯勾结,想排挤自己,孤立老佛爷。看到岑春煊离去,慈禧心里很不忍,甚至动了拿掉奕劻的心思。
袁世凯早已买通慈禧身边的太监,听说慈禧想对奕劻开刀,袁世凯绞尽脑汁想对策。
那边,岑春煊离开北京后,先到了上海,在上海逗留了一段时间,仿佛是在等慈禧召他回京。岑春煊在等慈禧拿掉奕劻,只要瞿鸿机取代了奕劻,到时候自己一定可以回京。
可是岑春煊没想到,自己没有等来奕劻倒台的消息,反而等到瞿鸿机倒台的消息。
慈禧确实想拿掉奕劻。一天,奕劻生病没来上朝,慈禧单独召见了瞿鸿机,对他说:“我虽然老了,但还不煳涂,庆亲王那点事我还能不知道,我只不过是念着这些年他为我们孤儿寡母出力不少,不忍心法办他们。但如果他们父子还不知收敛的话,不给点颜色看看,他们倒以为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了。老大人,你觉得拿掉奕劻后,谁接替他最合适?”
慈禧是明知故问,瞿鸿机当然认为自己最合适,但人不能自夸,所以他嗫嚅了几声。他很清楚慈禧是想让自己取代奕劻,双方就这样达成默契。
没想到,瞿鸿机控制不住喜悦,回去后喝酒一高兴,就告诉了老婆。他老婆听说他要成为大清二把手,非常高兴,一高兴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竟然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闺蜜。其中有一个闺蜜是汪康年的老婆。汪康年就是《京报》的创办人,还是瞿鸿机的门生。他听说自己的老师高升,自然很为老师高兴,竟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英国《泰晤士报》。
几天后,《泰晤士报》中文版刊登了这个消息,说中国的政局将会有大的变动,奕劻下台,瞿鸿机取代他。慈禧从来不喜欢看报纸,报纸登了后,她也不知道。
但英国公使很担心,奕劻是亲英的,他们担心奕劻下台会影响他们在华的利益,请求慈禧验证一下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慈禧一听,满脸变色,冷冰冰地说:“没有这事,我大清的事用不着你们来操心。”
事后,慈禧对瞿鸿机非常恼怒:这么大的事情你也敢随便泄露,闹得满城风雨,我若不好好治治你就不是慈禧了。
这边袁世凯听说慈禧对瞿鸿机动怒了,立即找到一个枪手弹劾瞿鸿机。这个枪手就是光绪的日讲起居注官恽毓鼎,文采相当好,但是在朝中很不得志。给瞿鸿机罗织罪名是非常困难的,若非才思敏捷的文人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恽毓鼎不愧是一个文采过人的士人,他给瞿鸿机罗织了四条罪: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弹劾一个人如果没有证据就毫无杀伤力,但瞿鸿机为官清廉,要找到切实的证据很难,所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一些捕风捉影的东西添油加醋,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
暗通报馆是指瞿鸿机和汪康年勾结,授意言官是说瞿鸿机指使御史赵启霖弹劾奕劻父子,阴结外援是说瞿鸿机暗中跟《泰晤士报》的编辑勾结,分布党羽也有所指,是说瞿鸿机曾保荐自己的亲家余兆康当法部丞参。
慈禧本来就想整瞿鸿机,这个奏折好比是刀柄,她立即拿起这个奏折,将他革职。
瞿鸿机就这样下台了。
瞿鸿机下台后,奕劻说自己是“戴罪之身”,请求慈禧允许自己辞职。慈禧不同意,理由很简单,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取代他,奕劻这么做很高明。
瞿鸿机倒台后,朝廷成了奕劻和袁世凯的天下。这时,清朝的贵族们又开始担心了,铁良更是在慈禧面前进言,说袁世凯就是当世的曹操,不能不防。
袁世凯之前交出的四镇兵权就是由铁良接管,他早已把铁良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所以,接下来就是要搞掉铁良。
袁世凯主动给慈禧上奏折,说铁良身为兵部尚书,对军事一窍不通,担任兵部尚书后,没有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么搞下去国防事业迟早会功亏一篑。
铁良则说袁世凯这个人居心叵测。在这件事上,慈禧完全站在铁良这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慈禧本来就不信任袁世凯。
无奈之下,袁世凯又把矛头直指岑春煊,岑春煊虽然离开了京城,但终究是瞿鸿机的死党,又跟慈禧关系密切。如果不搞垮岑春煊,说不定有天瞿鸿机还能东山再起。
袁世凯和奕劻又在慈禧耳边进言,说岑春煊勾结康有为,还说岑春煊曾加入康有为的保国会。慈禧也不是傻子,对这些攻击全然不信。
整不垮岑春煊,袁世凯绝不放手。恰好这时他认识了一个照相业方面的高科技人才蔡乃煌,蔡乃煌听说了袁世凯的难处,立即计上心头,说自己懂得照片PS技术,可以把岑春煊和康有为的照片合成一张,看上去就好像两人合影一样。
当慈禧收到这张照片时,就是不相信也不可能了,可怜慈禧久居深宫,哪里懂得什么照片PS技术。不久,慈禧给岑春煊发了一道谕旨,说先生生病了,好好回家养病吧!
随着袁世凯的政敌一个个地倒台,朝中对袁氏集团也越来越警惕了。
慈禧也意识到必须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了,慈禧想的办法还是老一套,明升暗降。他将袁世凯升为外务部尚书和军机大臣,免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务。跟袁世凯一同“升迁”的还有张之洞,张之洞也是因为权力过热,被调到京城担任军机大臣。
袁世凯和张之洞都是权臣,慈禧同时将他们调到京城,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权力,还让他们在朝中互相牵制,确实高明。
可惜,慈禧日渐衰老,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因而给了袁世凯不少机会。袁世凯虽然进京,但为了紧紧握住北洋军队的枪杆子,他动用各种关系让自己的心腹杨士骧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进京后,张之洞果然跟袁世凯斗了起来,慈禧安心了,她就怕张之洞跟袁世凯关系好。
第十章 这一年皇帝和太后先后离去
十几年生活在一座孤岛上,光绪曾多次感叹自己还不如汉献帝。光绪知道,自己虽然名义上是个皇帝,但性命随时不保,一旦慈禧不需要自己,就可以直接把自己抹掉。光绪是慈禧的政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怀疑光绪是被人谋害的。慈禧晚年,感到来日无多,很担心光绪复出,重操大权。
光绪死因之谜
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于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这位多灾多难的皇帝终于结束了自己悲催的一生。
然而,他的死至今仍是一个悬念,他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杀,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事实上,光绪自被囚禁于瀛台,就一直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光绪是个尊严感很强的皇帝,也是一个有大志的皇帝,过着囚犯的生活,其心情之压抑我们可以想象。
十几年生活在一座孤岛上,光绪曾多次感叹自己还不如汉献帝。光绪知道,自己虽然名义上是个皇帝,但性命随时不保,一旦慈禧不需要自己,就可以直接把自己抹掉。光绪是慈禧的政敌,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怀疑光绪是被人谋害的。慈禧晚年,感到来日无多,很担心光绪复出,重操大权。只要光绪掌权,慈禧在地下都不安稳,为何?
因为慈禧生前一再迫害光绪,她担心自己死后,光绪会怠慢自己,会像伍子胥和顺治那样“鞭尸”。恰好光绪死后二十四小时,慈禧也驾崩了,所以人们有理由怀疑,慈禧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后,先让人下手毒死了光绪。
也有人认为光绪是正常死亡,我们来看看这个观点。
在清朝的正史中记载光绪是正常死亡,内容不外是光绪生病了,而且病入膏肓,御医治不好。这种看法貌似有道理,因为光绪从小身体就不好,长大后也是多病,加上心情抑郁,早逝的概率确实很大。
根据清宫档案的记载,光绪的病状主要是虚痨病,外加精神抑郁,导致五脏六腑都受损,阴阳两虚,气血双亏,最终神离魄散而死。用现代的医学观点就是,光绪有肺结核和心肺功能衰竭之病。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依据清宫史料的记载,正史从来是不可尽信的,但又不能完全不信,所以才需要后人辨析。光绪有病是真,但光绪诊治的整个过程都是由慈禧监控的。慈禧让奕劻负责为光绪治病,所以任何医生如果没有得到奕劻的批准是不能进入瀛台的。这就意味着光绪的生死操纵在慈禧的手中,慈禧如果想伪造病情只是举手之劳。
持谋杀观点的人,在凶手问题上有许多分歧。
有人认为杀害光绪的凶手是袁世凯,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戊戌变法时,袁世凯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候倒向了慈禧。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掌权,自己会受到追惩,所以动手除掉了光绪。在光绪驾崩的前一天,袁世凯派人送来了药丸。光绪恨袁世凯可能是事实,但当时袁世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还有人说光绪临终前嘱托隆裕太后和载沣,让他们除掉袁世凯,为自己报仇。尽管袁世凯有作案动机,而且跟奕劻的关系铁,确实也有杀掉光绪的能力。但这个说法缺乏证据,溥仪的说法也是从一个老太监口中得知的,老太监也是听别人说的,口口相传的东西往往不可信。
也有人认为谋害光绪的是李莲英。
李莲英跟光绪的矛盾由来已久,慈禧重病之后,李莲英惶恐不安,便同慈禧合谋害死了光绪。慈禧的女官德龄便持有这种看法,她在书中写道:“万恶的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不久,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让光绪掌了权来跟自己算账,不如还是自己先下手为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近来奴才听许多人说,万岁爷的身子很不好。’凑着一个机会,他就悄悄地对太后说,语气是非常的奸猾。‘奴才愿意去瞧瞧看,或者可以使他的身体好起来。’他这一串说话的深意,当时太后究竟有没有听清楚,实在没有人敢断定了。但为稍存忠厚起见,我们不妨姑且说她病中精神恍惚,所以没有窥测到李莲英的真意。就在李莲英说过这番话的第二天,光绪便好端端地害起了厉害的病来了。”
德龄女士的文字非常不客观,太多渲染和主观臆断。虽然她的话不足为信,但李莲英确实是有嫌疑的,李莲英肯定与光绪有矛盾。英国人濮兰德和白克好司在《慈禧外纪》中也认为是李莲英害死了光绪。这种观点仍然缺乏充足的证据。
第三种观点认为谋杀光绪的人是崔玉贵。
崔玉贵也是慈禧非常宠信的一个太监,谋杀珍妃的就是他。本来想处死珍妃的是慈禧,但慈禧回京后却把一切责任推到崔玉贵的身上,说崔玉贵误解了自己的意思,自作主张处死了珍妃。试想,慈禧死后光绪上台,会不会宰了崔玉贵。如果不除掉光绪,崔玉贵就是必死了,所以崔玉贵很有作案动机,但是缺乏的仍然是证据。
第四种观点认为杀死光绪的是奕劻。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晚清翰林院庶吉士胡思敬,他在《国闻备乘》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奕劻推荐郎中力钧进宫给光绪治病,力钧给光绪进献了一副药剂,光绪吃后狂泻不止。第二天,力钧再进去,光绪怒目而视,后来,力钧再也不敢去了。这个传闻是真是假无法验证,即使是真的,也不能完全断定杀害光绪的人是奕劻。
第五种观点认为杀害光绪的凶手就是慈禧。
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中记载过这样的事情:得知慈禧病了,光绪面有喜色;慈禧听说了这件事,大怒:“我不能死在你前头。”
换句话说,慈禧担心自己死后政权落入光绪手中,怕光绪推翻自己制造的种种冤案,更怕光绪在史书中抹黑自己,所以下手毒死了光绪。
事实上,光绪在囚禁瀛台的日子里,仍然没有放弃学习。他每天都在阅读中国古典书籍和西方的一些书籍,甚至还每天跟德龄女士学习一个小时的英文,询问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风土人情。德龄如此回忆当年光绪向自己求学的事情:每早见皇帝,当余有暇时光绪必问英文,所知甚多。余见皇帝,极有趣味。在太后面前,面容肃默,或有时如一呆子。若离开时,竟然又是一人。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还保存着光绪当年索要图书的书单,从中可以看出,光绪求学的欲望丝毫未减。这说明,光绪对未来还是存有希望的,他现在只不过是韬光养晦,指望有天慈禧死后,自己能够重掌朝政。听说慈禧病重,光绪心里肯定是高兴的,他万万没想到,政治太险恶了,一个表情不对就可能有性命之忧。
清宫太监在回忆录《清宫琐谈》中有这样的记载:“光绪本无大碍,诸医开方借以平和之剂为药,然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