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廷一般不予干涉。

这次由司徒府发起,将人员强行安排到三公府、九卿寺,严重违反了约定俗成的用人制度,难怪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天子在心里叹了口气,当初刘修给宋丰出了上中下三策,现在宋丰用的中策,其实细分析起来真正能用的只有上策,就是宋丰自己辞掉司徒。

可是宋丰就是不肯自免,这让天子非常不高兴,最近连宋皇后那儿都不太愿意去了。

“那朕就没有办法可想了?”天子怏怏的说道,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一直在旁边随侍的王越连忙赶了上来,单腿跪在地上,将天子的脚搁在自己的膝上,替他除去了丝履和足衣。天子把脚丫子垂进清凉的水里,惬意的闭上了眼睛,轻轻的吐了口气。

“陛下,包括三公在内的任免权都在陛下手中呢。”刘修在离他三步远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笑着说道:“陛下虽然不方便更换太尉府的东曹掾,却可以换一个太尉,不就是把太尉府整锅端了?”

“朕现在不想动太尉府,张奂还是个非常合适的太尉人选,虽然他有些拧,一天到晚念念不忘和士人套近乎。何况你刚才也说了,换一个人,还是一样不放权。”不知是不是凉水让天子冷静下来了,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了。他转向刘修:“朕现在最希望的是你能尽快把北军整顿好,确保洛阳安全,然后再解除了鲜卑人的威胁。到了那时候,朕再说话相信就有人听了。”

“臣一定全力以赴。”刘修有些勉为其难的说道:“可是,陛下,臣现在也有不少困难。经过这几天整顿,臣发现真正能用的北军士卒不到一半,除了吃空饷的,贪生怕死的更多,步兵营、射声营不过是和一些轻侠交了交手,伤亡就达到了三成,这要是上了战场,那肯定是一触即溃啊。”

“朕知道,这不是在和你商量嘛。”天子摆摆手,示意刘修不要急。“朕想来想去,你现在之所以施展不开手脚,最大的问题就是你的品秩太低,六百石的北军中候监管比二千石的五校尉,平时没事的时候还行,可是应急未免不足。你自己现在能辟除的员吏只有七个斗食,顶不上用场。”

刘修心中一动,怎么的,要升我的官?

“朕知道,你在乌桓人中颇有声望,而且以后要和鲜卑人作战,骑兵也是主力,长水营是三个骑兵营中实力最强的,朕想把长水营拨给你兼领,同时再扩大长水营的编制,将来你有什么看中的人,可以直接召到长水营中。”

天子一边用脚拨打着水,一边说道:“不过,你自己要想办法补充兵员,朕现在没钱。”

刘修明白了,天子想让他兼任长水校尉,把长水营变成他的直属力量,经过扩充实力之后,再加上步兵营,他至少可以掌握北军的一半力量。但是天子没钱给他,要扩充人手,以及以后辟除的人员,可能都要他想办法解决军饷问题。

“臣谢陛下。”

天子有些赧然,自我解嘲的说道:“朕这个天子做得真是窝囊,连北军的钱都拿不出来。”

“陛下,一切都会有的。”刘修安慰道:“当初高皇帝初并天下,连四匹同色的马都找不到呢。光武皇帝起兵之时,骑的还是牛。”

天子也许是想到了光武皇帝骑牛征战的情景,忍俊不禁的笑了。他招了招手,一个身材高大,相貌雄伟的壮年汉子快步走了过来,向天子行了礼,恭敬的站在一旁,又向刘修行了一礼。

“山阳刘表,拜见大人。”

刘修一时没回过神来,天子把刘表叫过来干什么?看这样子,刘表在旁边已经等了好半天了,不是天子临时起意。

“刘表是宗室,山阳八顾之一。”天子的语气中有些轻佻,好象觉得这八顾什么的挺搞笑的。他顿了顿,又说:“他经学颇佳,文辞也好,正好被你文书不足之短。以后有什么书奏,他可以帮你代劳。”

刘修非常不高兴,天子这是一面提拔他,一面防他。刚给了个长水校尉,转手就安插了一个耳目。这刘表往我身边一放,还专门替我管文书,以后有什么事还能瞒得住天子?但是他脸上不动分毫,连忙起身还了一礼:“那以后可要多多有劳了。”

刘表有些诧异的看了刘修一眼,连忙躬身施礼:“愿为大人效劳。”

天子见刘修没什么不爽的表情,暗自松了一口气。他这等于直接干涉刘修的用人,非常担心刘修会反对,但是如果不在刘修身边安插个信得过的人,他又怎么能放心的将北军交给刘修,特别是长水营,他顾然不能让长水营落入袁绍的手中,但刘修是不是可靠,现在可靠,以后是不是可靠,对天子来说都是个未知,如果不预先做些防备,他这一步就跨得太冒险了。万一将来刘修有什么企图,他将后悔莫及。

对刘修的反应,他非常满意。他随即和刘修商议,先将长水营的编制扩充到四部十曲两千人,将近一千五百人的缺口立刻向幽州的乌桓各部征调。增设三个司马,同时天子给了刘修一个别部司马的名额,将来如果需要,即时设置。

更重要的是,按照大汉军制的惯例,刘修现在有权拥有所领人数十分之一,即两百人的亲卫营,这是由刘修本人控制的力量,不受其他人制肘。

刘修也非常满意,他已经让许禇从洛阳狱里选了五十多个人,正愁没有编制呢,天子这就给了他一个机会。

谈完了公事,天子的情绪明显放松了不少,他和刘修说了一些闲话,特别提到了皇长子史侯最近的情况。他说史侯最近从唐英子那里学了不少歌谣,听起来都蛮不错的,唐英子说是刘修教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他觉些歌谣虽然语言很直白,但是韵味意境都非常好,不太像刘修能做得出来的。因为刘修的画虽然画得好,书法也是一流,文章写得一般却是众所周知的,不仅做不了汉赋,就连诗也非常一般,形同顺口溜。

刘修大汗,他教唐英子的除了一些儿歌之外,还有一些古诗,都是唐宋明清诗中的精品,没想到天子居然听出了其中的异常之处,看来以后不能再教了。

“德然,我看你学问虽然粗疏,不过教小儿倒是有些独到之处。”天子笑眯眯的说道:“等你立了功,征服了鲜卑之后,回到做个少傅吧,到时候教朕的皇子们读书,把这些歌谣教给他们。每天听他们用童音喝这些歌谣,这宫里都多了些生气。”

刘修唯唯喏喏,躬身“败”退。他一边往外走一边腹诽,让我去做你的皇家幼儿园叔叔?想得美啊。

刘表没有跟上来,天子大概还有些话要交待他,让他明天再去北军报道。刘修独自沿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林荫道向前走着,茂盛的树冠遮住了皎洁的月光,宫里显得非常幽静。这让刘修觉得非常舒服,一想起后世的紫禁城里为了安全起见,连一根树都不敢栽,生怕里面藏个刺客,他觉得大汉毕竟还是要生猛一些的,哪怕是已经独尊儒术了上百年,大汉人已有崇文抑武的征兆,但还保留了不少血性,大臣们除了上殿见驾都要佩刀带刀便是明证。其实原本大汉的郎官们是可以带刀见驾的,不过有一次有个大臣在太后面前和一个同僚叫板,最后拔了刀要单挑,把太后吓着了,后来才禁止带武器入殿。

想想两个大臣在太后面前拔刀对砍的场面,刘修就想笑,还是汉人生猛啊。

他一边想着一边走,刚要出北宫的时候,眼睛一瞟,见门阙上站着两个身影,从身材看,好象其中有一个是人。他刚升了官,有了亲卫营的编制,心情非常好,一时童心大增,停住了脚步,站在阙下偷听。阙虽然高,那两个说话声音也不大,但是他的耳力远过常人,大致还能听到一些。

不过,听了片刻之后,他就有些疑惑了。这两个不是别人,一个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另一个却是天师道的嗣师夫人卢氏。这两人在这儿干什么?约会也不至于在宫门的门阙上吧,这么招摇?

但是他们俩人谈到的内容更让他不解。他们似乎谈到了天师道的第一代天师,也就是他们的师尊张陵,张陵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当然了,天师道的人说他不是死了,而是羽化升仙了。张衡当时才十来岁,比现在的张鲁略微大一些,道业未成,如果不是他的母亲雍氏在天师道中颇有威信,第二次天师恐怕也未必轮到张衡来做。

张角和卢氏说的事情,刘修大部分都不清楚,他只是从卢氏的语气中听出卢氏对张角有怨恨,应该是认为张衡的死和张角有莫大的关系。不过张角态度非常好,似乎对卢氏有些旧情,拐弯抹角的说他们原本是一门师兄弟,现在天师道和太平道又携手合作,辅佐天子,应该尽弃前嫌之类的。

卢氏非常不高兴,提高声音说了两句,忽然飞身从门阙上跃下,正好看到正听墙角听得入迷的刘修。卢氏脸一红,沉下脸说道:“刘大人公务繁忙,怎么会在这里?”

刘修非常尴尬,掩饰的说道:“面见天子回来,正好路过这里。夫人这是去哪儿?如果回道馆,我们一起同行吧。”

卢氏想了想,点头答应:“那再好不过。”

刘修本来只是句客气话,没想到她居然应了,一时倒不好推脱。两人一起出了宫城,卢氏上了车,刘修正要跳上自己的大红马,卢氏从车中露出脸:“刘大人,何不同坐?”

刘修回头看看还在门阙上向这边看的张角,有些吃不准:“这……不方便吧?”

“没什么不方便的。”卢氏笑道:“我是修道之人,入道无家,本无男之分。不过大人如果嫌弃我是个寡妇,那就算了。”

她这么一说,刘修倒不好拒绝了。他将马缰扔给许禇,钻进了卢氏的车。卢氏的车是天子赏赐的,虽然装饰不是很华丽,但是很宽敞,坐两个人倒是绰绰有余。

卢氏不抹粉,不涂朱,细看长得也不算是天香国色,但是人很有魅力,皮肤也非常好,是那种非常耐看,而且越看越顺眼的人。这可能和她修道有成,擅长养生有关,不是说人的美由内而外,以血养颜,皮肤细腻有光泽嘛,应该说的就是她这种。

刘修盘着腿在车里坐好。他不习惯跪坐,这也是他不喜欢坐车而喜欢骑马的原因。实在要坐车,他更宁愿盘腿坐着。因为每天都要打坐练气,他现在双盘一点也不费力。

卢氏瞟了他一眼,笑了:“大人虽然不入道门,却也是个修道之人。”

刘修嘿嘿笑了两声,谦虚道:“我只是皮毛而已,有大贤良师和夫人在前,我岂敢自称有道之人。”

卢氏的嘴角歪了歪,有意无意的说道:“大人何必谦虚,以你现在吐纳术的功力,就是道门中人也未必能及。大人天赋极佳,又有神器重宝在手,只要潜心修炼,将来羽化登仙未必不可期。”

刘修忍不住笑了。他一想起卢氏说他那把短刀是真正的神器就想笑。他回去之后又仔细研究了刀柄上的花纹,还是什么也没看出来。他还特地请教过张角,不过张角说,他对符术没研究,要论符术,自从师尊远游之后,当今天下没有超过他的师妹卢氏的。当初在师尊门下修行的时候,他们几个师兄弟的符术就不如卢氏,包括张衡在内。提到张衡的时候,刘修注意到张角的眼角会不时的抽动,非常像情敌之间的那种感觉。

“这神器在我的手上,真是埋没了。”刘修淡淡的笑道:“夫人,不瞒你说,当初张鸣还在我面前请过神,我还是不敢相信。我倒觉得,他那个请神和大秦人的幻术更像。如果他那真是神,那大秦人岂不是都是神仙?”

大秦人就是罗马人,大汉立国数百年,大秦人来得也不少,现在就有长年住在洛阳的大秦人,有的是商人,有的则是艺人,会玩着吞剑吞火之类的把戏,说实在的,没人把那玩意当成神术。洛阳不仅有大秦人,还是安息人,甚至还有做官的。天子身边有个叫安世高的安息人,据说还是安息国的太子,桓帝初到洛阳来传教的,一直住在城西的白马寺翻译经书。他有个汉人弟子叫严佛调,这次灵台论道,他也去参加了。

“大人不轻信,不妄拜,这是好的,可是如果因噎废食,见到真正的神仙也不肯信,那未免有些可惜了。”卢氏不紧不慢的说道:“张鸣请神的事,我也略知一二。我还听说,太平道的圣就是你身边那个叫唐英子的小姑娘。”

刘修沉默不语。对这件事,他现在也非常奇怪。张角到了洛阳之后,唐英子虽然处处躲着他,尽量不和他见面,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要说张角到现在还不知道唐英子就是圣,打死他也不信。可是奇怪的是,张角一直没有向他讨要唐英子,甚至连提都不提,好象就没这回事似的,这就显得有些诡异了。

难道是老爹和张角有什么关系,和他打过招呼了?刘修曾经就此事问过老爹,老爹却一口否定,我是和张角有过交往,但是还没这么大的能量,让他明知英子是他太平道的圣却不作任何反应。老爹最后说,也许是天意,他们修黄老道的人最讲究天意,做事不强求,凡事顺其自然,可能是他认为圣愿意跟着你是天意也说不定。

刘修对此不以为然。再顺从天意,被人抢了圣这块最得力的镇教之宝都得翻脸。他一直想当面问问张角,可是张角不提,他也不好自己承认说,我知道英子就是你们的圣,你们太平道的圣物指环也在我的手上。

现在卢氏主动提起,他倒不妨打听打听。

第225章班底

第225章班底

“当年我们几个师兄妹一起学艺的时候,他并不出色。”卢氏抱着腿缩在车厢的角落里,靠在车壁上,随着马车的前进,耳边的耳珰轻轻的摇晃着。她没有看着刘修,而是透过窗帷的缝隙看着外面。也许她什么也没看,只是出神而已。她的声音也有些飘忽,既有几分对往昔的回忆,又有几分感伤。

“后来师尊入瓦屋山收服蟒妖之后,道成功显,羽化登仙,遗我等而去。”卢氏转过头,悄悄的抹了抹眼角,“当时嗣师还年幼,道法未成,但是大部分师兄都支持他继任天师。唯独张角反对,但他的道术不如诸位师兄,反对无果,就弃门而去,从此与我天师道再无瓜葛。”

“等等。”刘修打断了卢氏的话,“你刚才说他的道术在你们之中并不出色,何以上次邙山论道,他却以一人之力独战你天师道诸贤?”

卢氏看了他一眼,伸手指了指刘修的手。刘修摸了摸无名指上的指环,微微眯起了眼睛:“你是说……他的道术突飞猛进,和我手上的这枚指环有关?”

卢氏点了点头:“还有,他手中多了一枝九节杖。”

刘修听张鸣说过,张角手中有一件法器叫九节杖,但是张角到洛阳这么久,他从来没有见过张角手中有什么九节杖。当然了,张鸣这么说,肯定不会是骗他,既然九节杖和青牛角一样是个法器,当然是秘不示人了。

“就是因为九节杖,所以他超过了你们?”

“一件法器对于道士的作用有多大,道外之人是想像不出来的。”卢氏目光灼灼的看着刘修:“你不相信那刀是神器,是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它真正的威力。”

“你知道?”刘修反问道。

“我也不知道。”卢氏摇摇头,“不过,我已经描下了那道符,等师尊回来,请他看一看,自然就全明白了。”

“那我就静候佳音了。”刘修浑不在意的说道。他见卢氏眼神发亮的看着他,知道她在想什么,低头看着指环道:“你想看这个指环中究竟有什么?”

卢氏点了点头:“如果有幸蒙赐,妾身感激不尽,天师道也将欠你一个人情。”

刘修眼神闪烁,沉吟了片刻。天师道的实力眼前虽然不如太平道,但是天师道在巴蜀一带的实力非常强悍,张鲁能在汉中独霸三十年,不是空口说白话的。如果能和天师道搭上交情,他以后就算争霸不成,退守巴蜀也是没什么问题。

“我能先问个问题吗?”刘修抬起头看着卢氏,嘴角挂着笑。卢氏被他看得有些不安,却还是点了点头。刘修轻笑了一声,将目光从卢氏脸上挪开,对着月光打量着手上的指环。“我相信你知道这个指环,应该是从张角那儿听说的,我想问的是,他既然知道指环在我手上,为什么不来讨?”

卢氏悄悄的松了口气,脸上有些绯红,不自然的把目光挪了开去,在粼粼的车轮声中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才接着说道:“道门中人最信天意,指环落在你的手中既然是天意,那他又如何敢来讨?”

“天意?”刘修撇撇嘴,不以为然。

“指环在太平道数年,张角费尽了心机,始终无法利用指环,只能通过圣,才能得到指环中的道术。可是指环一到你的手上,就听命于你,这是神器主动认主,除了天意,还能有什么道理?”卢氏微微一笑,似乎对张角的不幸有些幸灾乐祸。“更何况你虽非道门中人,却身拥三大神器,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上天看中的,又有谁能相信?”

刘修一时有些讷讷。心道短刀是我从槐纵手中抢来的,青牛角是从火狐手中抢来的,为此还吐了血,至于指环嘛,那是英子送给我的。为什么我能用张角却不能用?因为英子不喜欢他,却信任我,又怕张角再纠缠他,所以才把授权转给了我,仅此而已。

授权,估计和你也说不清楚,再说也没有必要和你说清楚。

这么说,张角不敢来要,真是天意?刘修脸上保持着平静,心里却在极短的时间内转了好多想法。卢氏主动邀他同车,大概不是随意这么简单,她的目光一直在有意无意的看着指环,应该也是看中了指环中的道术。不过那些道术……更像是武侠片啊,飞来飞去的是好看,可是真要想练,大概这一辈子是别想了,反正他从中只学到了墨子五行术,在指环中多如牛毛的道术里面,墨子五行术是最低级的,但在他看来也是最靠谱的。

当然了,实践证明墨子五行术至少是一门非常利害的拳术,但以刘修的水平,现在也只能把他当拳术而已。

刘修现在对道术已经不像开始那么不以为然了,但是要让他全盘接受,甚至于相信神的存在,也不可能。要他说,他宁愿相信这是另外一个穿越者的外挂,只是运气不错,这个外挂落到他的手里了。

“那你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刘修坐直了身子,笑眯眯的说道:“看看?”

卢氏点点头,在黑暗中,目光有些发亮。刘修犹豫了一下,指环到了他手里的时候,英子根据他的喜好,把原来那个古装的黄神使者变成了一个身材凹凸有致,穿着暴露的仆,他一直没改,只当是岛国爱情动作片来看的,让卢氏看到好象有些不妥。

刘修挠挠头:“那等回到道馆之后,方便的时候,我让你看看?”

卢氏打量了他片刻,目光渐渐的黯淡了下去,刘修刚刚答应了她,现在又拖延,看样子根本不想让她了解指环中的道术。她叹了口气:“谨遵大人之命。大人什么时候方便,妾身恭听教诲。”

刘修有些尴尬,他估计卢氏是误会了,只是不好意思解释。他干咳了一声,转了个话题:“对了,你的符术非常精湛,咒术如何?”他顿了顿,等卢氏把目光投过来,才接着往下说:“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把青牛角借你用一段时间。”

卢氏目光一闪,随即睁大了眼睛,坐直了身子:“此话当真?”

刘修郑重的点点头:“不是开玩笑,青牛角留在我身边反正也没什么用。”他展颜一笑,又接着说道:“你也知道的,反正我身上也不是一件两件神器。”

卢氏也不禁扑嗤一声笑出声来,艳羡的说道:“是啊,大人天意所钟,所带的三件神器任一件都是千金难求之物,着实让人眼红。”

“是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带着这么三件神器,我睡觉都不安稳,生怕哪天被修道之人下了黑手。”刘修很矫情的叹了口气:“我活得累啊。”

卢氏笑了,连忙躬身说道:“大人大恩大德,妾身没齿难忘。敢为大人分忧,愿意安排教中一位高手随侍大人左右,以后联系也方便。”

刘修正中下怀,连忙虚伪的推辞道:“那怎么敢当。”

卢氏知道他不会真的推辞,坚持了一下,刘修就半推半就的收下了。为了不让其他人猜疑,他们约定这件事低调处理,不要搞得路人皆知。卢氏一一应了。回到道馆之后,刘修随即将青牛角转交给她,卢氏感激不尽,再三拜谢。刘修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把仆重新设定为古装老头,这才请卢氏观看其中的道术。卢氏看了之后,惊叹莫名,觉得收获良多,更是感激莫名。

卢氏最后告诉刘修一件事,张角在天子面前备询,说到流民问题时,他的很多主张得到了天子的夸奖,天子已经授他为光禄大夫,侍从左右,下次朝议的时候,他将会在朝堂之上和众臣一起讨论国事。看那样子,如果他辩论出色,天子可能会重用他,还有可能让他阅览宫里藏的《太平经》。

刘修不动声色的谢了卢氏的提醒,又劝卢氏在宫里太后、皇后身边的时候也多施加一些影响力,然后把她送了出去。对张角被封官一事,他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光禄大夫从属于光禄勋,虽然无员,只是个侍从官,但是品秩很高,比二千石,卢氏说天子很看重他是一点也没错。

如果张角在朝廷中做了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