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知道也正常,不过,这是李定说的,你可以去问问他。”郭勋好整以暇的看着有些乱了阵脚的刘备,又不紧不慢的加了一句,“而且,我们查到相关的记录,刘元起搬迁到涿县的文书就是你祖父签署的,时间嘛,我看看……”郭勋打开了一卷竹简,说了一个时间。
刘备一听,忽然觉得这个时间好象正是他祖父病死的前后几天。他有些紧张起来,不敢随便说话,沉默了片刻,瞟了郭勋一眼:“使君的意思是,这事和我祖父有关?”
“不,是和你祖父的死有关。”郭图从后面转了出来,上下打量了刘备片刻,展颜一笑:“玄德,落日原的有功之士,怎么还是个郎中?”
第五卷天下崩第419章机不可失
第五卷天下崩第419章机不可失
刘备有些心神不宁的出了亭舍,在外面站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回过神。他仔细的想了想,觉得郭图突然出现在这里,针对刘修的意图不言而喻,他们所说的消息未免过于耸人听闻,难免有假,在得到验证之前,他不能做出任何结论。不过,就算这是真的,也只能说明刘元起的身份有疑问,却不能说明他祖父刘雄的死和刘元起一定有关,毕竟他的祖父是病死的,而不是被刘元起杀死的。县寺走火,也许是刘雄生病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直接原因,刘元起有可能为了掩盖踪迹而故意纵火,却没有杀人,否则他应该直接杀了刘雄。
更何况刘元起对他一直非常不错,就算当初有什么过失,现在也算是弥补了。
刘备跳上马,直接回了家,骑在马背上,他迅速的冷静下来,嘴角不由得挑起一丝冷笑。郭家是袁家的追随者,可是郭勋和郭图却不完全是一回事。郭勋是附从袁术的,而郭图却是袁绍的人,他们都来拉拢我,那我是该选择袁绍还是袁术?袁绍实力更强,可是和我却没什么交情,袁术虽然现在弱一点,可是他一旦过继给袁隗,那袁隗现在有的力量就会由袁术继承,更重要的是,袁隗的夫人马伦是卢植的师姊,我和袁术有交情,很容易接近,而且袁术和刘修也算是同盟,至少不会引起刘修的反感。
刘备离家还有几十步远,就看到大桑树下系着两匹骏马,站了几个随从打扮的人,他不由得一愣,心道今天是什么好日子,怎么一下子来了几拨人,刚才是袁家的人,现在又是什么人?
“玄德!玄德!”
刘备抬头一看,忍不住笑了,轻催战马,一路小跑到树下,也把战马系在树上,然后大步走了过去。张飞手里捧着一把干桑椹迎了上来,一边吃一边笑道:“玄德,你家这桑树真是个宝啊,这么好吃的桑椹,就是遇到荒年,也饿不着肚子。”
“就是遇到荒年,也饿不着你张都督的肚子啊。”刘备开了个玩笑,往张飞身后一看,顿时吃了一惊:“子言,你怎么也来了?”
卢慎笑嘻嘻的走了过来,晃了晃手里的桑椹:“来尝尝你家的桑椹啊。以前经常听德然师兄说,你们家的桑椹是多么好吃,我想了几年了,今天总算尝到了,果然是甜。”
“哈哈哈……”刘备一手拉着一个进屋,“你吃的跟他吃的可不是一回事。我们那时候是爬到树上吃最新鲜的,最甜的,不吃得两手发黑,是不肯下来的。这干桑椹的味道可差多了。”
“是吗?”卢慎很夸张的眨了眨眼睛:“那我有机会可要来尝尝这树上的桑椹。”
“行啊,明年来吧。”刘备在堂上铺下两张新席,请卢慎和张飞入座,一边安排酒水,一边说道:“你们有运气,这是我昨天刚打的野兔,马上让阿母煮了,请你们喝野兔汤。子言,德然有没有和你说过,我阿母做的野兔汤也是一绝啊。”
张飞高兴的连连搓手:“我听说过,我听说过,先生说,他宁愿回去挨一顿揍,也要到你们家喝野兔汤的。”
“哈哈哈……”刘备大笑,“那是因为他太馋了,每次都要吃掉一大半,我阿伯……”他想刘元起,不由得滞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说他太贪,害得我们母子没肉吃,所以要揍他,然后再让他送十几斤上好的牛肉来。其实我是故意的,一只兔子才多少肉?换那么牛肉,还是值的。不过这样一来,我大兄免不了再被他阿母数落一顿。”
张飞和卢慎互看了一眼,也忍不住大笑,他们说笑了一阵,刘备这才问起来意。张飞解释了一下,黄巾已经平定,近期不会有什么战事,刘修看他有两年没有回家了,就放了他半年的假,让他回家与父母多呆一段时间,顺便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子,他们年龄都不小了,也该成家了。另外还有一件事,就是刘修让他们带了一些礼物来给卢植和他。
刘备进门之后,已经看到了摆在堂角的那两只木箱,开始以为是张飞他们送的礼物,如今听说是刘修送的,连忙起身打开了箱子。箱子一打开,刘备就吓了一跳:“这么多?”
张飞和卢慎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走过去看了一眼,见一只箱子里装了满满一箱衣料,最上面是的上等蜀锦,蜀锦上面还压着十块金饼。另一只箱子里却是很多小盒子,刘备把小盒子一一打开,里面有精美的首饰,还有各种生活用品,都非常精美,别的不说,那四只薄如蝉翼的白瓷酒杯就非常难得,虽然不敢说千金难求,在涿县却可以说是有价无市,想买都买不到。
粗粗的估了一下,这两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箱子里至少有五十金。
“这也太多了。”刘备有些局促的说道:“大兄虽然是卫将军,可是我知道他开销大得很,手头并不宽裕,这么多礼物,我如何承受得起。”
黄氏听到他们惊叹的声音,也赶过来看了一眼,她虽然估不出准确的价值,可是一看那些礼物的精美,她也知道这些东西价值不菲,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又不是给你的。”张飞最先回过神来,笑着说道:“这是大兄送给你阿母的,他说当年不懂事,吃了很多阿婶的桑椹、兔肉,现在要补偿她一点。”他在箱子里瞟了一眼,又道:“对了,这几件首饰好像是长公主亲自选的,我曾经看过是两副,一副在这里,另一副是给毛家嫂嫂的。”
黄氏更是受宠若惊,长公主给她们挑礼物,哪怕只是一枝最简单的头钗,那也是无可比拟的荣幸啊,更何况这些首饰都是如此精美绝伦。
刘备非常感动,也不再推辞,缓缓的关上箱子:“阿母,你把箱子收好吧,既然是大兄的一片心意,我们就却之不恭了。”
黄氏高兴的抹着眼泪,把箱子拿到房里最隐蔽的地方藏好。刘备和张飞等人重新入座,把刚才郭勋和郭图来查刘元起的事情说了一遍。张飞二人一听,眉头就拧了起来。
“很明显,这次是袁家针对我大兄的一次阴谋。”刘备很担心的说道:“我们必须尽快把消息送给大兄,免得他一点防备也没有。”
卢慎想了想:“要不,你在家过完新年之后,立刻赶到洛阳去吧。”
刘备犹豫了一下,他这次也向皇太后请了半年的假,原本是准备到二月底才走的。
“你还是提前走吧。”张飞见刘备犹豫,笑了起来:“倒不是因为这件事,如果仅仅是这件事,我自己早点回去就是了。”
“还有什么事?”刘备很诧异。他知道张飞对刘修的忠心,他可是真心把刘修当先生侍奉的,虽然他们年龄只差三岁。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张飞肯定会自已赶到洛阳。
“这次黄巾平定之后,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肯定有一个要升大将军,他们再也不是那种闲官,大将军开府需要辟召大量的掾吏。师兄想推荐你进大将军府。”卢慎笑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机会,不过师兄说你可能不太愿意。”
刘备听说能进大将军府,虽然高兴,却还是有些犹豫,董重也好,宋丰也罢,其实都不是什么能臣,他们能做大将军,只是因为有外戚的身份,天子都大权旁落了,外戚又有什么用。“还有一个什么机会?”
“天子要扩充北军的实力,可能会再增加几个校尉。不过,师兄担心你不喜欢武职,所以这个选择排在第二位。”卢慎打量着刘备的脸色,见他先是眼前一亮,随即又有些淡漠,以为刘修的担心摸准了刘备的心思,又接着说道:“我们这次到涿郡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推荐的人才。”
刘备理解的点了点头,天子要扩充北军,当然是要排挤袁家的势力,这增加的几个名额肯定是从他信任的人中挑选。天子自己知道的有限,这又是武职,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由刘修和曹操这两个左膀右臂推荐。刘修担心他不喜欢武职,这当然也是一个原因,但刘备心里却不仅仅是因为不喜欢武职,而是不喜欢和天子走得太近。
他一直在皇太后的永乐宫当差,身上已经有太多的天子烙印,如果再听天子的安排去和袁家竞争,最后自然要和袁家越走越远。
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
代汉者,当途高。
刘备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过这两句谶语,他怀疑天子在与袁家的竞争中还有多少苟延残喘的机会。可是,如果他现在拒绝,那似乎就摆明了要和刘修决裂,投入袁家的怀抱,而袁家会不会接受他还不能肯定,贸然拒绝刘修的好意,似乎也不太合适。
“好,新年之后,我去洛阳,把这件事告诉大兄。”刘备思索片刻,展颜笑道:“翼德,你就安心在家挑一个好子吧,要不然,你阿翁那么大的产业可没人继承啊。”
张飞耸耸肩:“屁的产业,难道我这个卫将军骑督将来的前程还不如一个屠夫?”
刘备心中一动,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五卷天下崩第420章风雨欲来
刘修这个年是在洛阳过的。从冀州回来之后,张鸣亲自赶到洛阳,和马强做了沟通,他们拿着刘修提供的那张画像在黄巾军之中进行了查访之后,发现事情正与刘修估计的一样,英子的母亲曾经在钜鹿城晃荡了很久。
她的外表特征非常明显,一身破旧的丝衣本色是不是白色,倒是没几个人说得清,但是从冬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总是那一袭单衣,冬天也不见她叫冷,夏天也不见她叫热,这倒是给见过她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她长得还算端正,还有人曾经想过她的心思,不过这人凶得很,接连挠伤了几个不轨之徒之后,就没人敢再惹她了。
马强破口大骂,这么一个疯人,在城里转了大半年,你们居然没发现?别人看不出这人有道术,你们这几个也看不出来?
张鸣捏着鼻子,一声不敢吭,这事儿他自己也觉得挺丢人的。
不过,黄巾军内部的矛盾可以暂放一时,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保证百万流民的生存,才是最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向天子和刘修求援,向天子求援,最后还是要向刘修求援,因为天子也是两手空空。
不过,天子虽然没钱,却有权,要想刘修支援,先要天子点头。张鸣和马强联袂拜访了刘修,真心诚意的讨教了一番,然后心领神会,回去就在黑山搞起了游击战。
要说张角抄袭刘修办军校的成果还是有的,黄巾军在王国的教导下,的确培养出了一批有用兵能力的信徒,他们在惨烈的战争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王国制订的一个调虎离山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十一月初,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黄巾突然出动,杀入常山国,在真定一带大肆劫掠。袁绍得到常山相冯巡的报告后,立刻率军进入常山。双方在常山你来我往的战斗了大半个月。就在袁绍全力以赴,打得黄巾节节败退的时候,三万黄巾主力杀向了邯郸。袁绍带走了大部分的主力,黄巾军如入无人之境,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横扫赵郡、魏郡和清河。他们不去攻打县城。而是集中力量攻击那些豪强的坞堡。这些豪强帮了袁绍不少忙,和黄巾军结下了深仇,攻击他们既可以抢到过冬的粮食,又报了仇,可谓是一举两得。
豪强们的坞堡的确够坚固,但还没坚固到能抵挡上万人攻击的地步,更何况是这些在血与火中成长起来的复仇之师,几乎是望风披靡,无一幸免。
袁绍得知这个消息。连忙率师回援,结果在薄落津被黄巾伏击,虽说他见机快,实力也的确强悍,没损失太多,但是却领教了黄巾多变的战术。他再也不敢轻敌,只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可是这样一来。他的行军速度也大打折扣,等他赶到赵郡,黄巾军已经满载而归了,留给他的只有满目疮痍。
那些豪强们的脸色顿时难看了。如果你不能保护我们,那我们支持你还有什么意义?
袁绍叫苦不迭,顾不得年关将近,只得率军到黑山剿匪。可是要论在山里跑步,袁绍最犀利的骑兵可就用不上了,更何况黑山之大。袁绍的几万兵一撒进去,连个影子都看不到,黄巾没打着,反倒因为兵力分散而损失了不少人马,可要是集中兵力攻打,他哪里追得上那些流民。
黑山像个泥潭,袁绍深深的陷在了里面。战报传到洛阳,那些正准备为袁绍请功的人一个个识相的闭上了嘴巴,这个时候谁还好意思为袁绍请功,这不是自打耳光吗。
于是。论功的事情就不知不觉的停了下来,朝堂上再也没人提这事。天子反倒积极起来,三天两头把司徒袁隗请进宫去,要和他探讨封赏的事,袁隗每一次都被他臊得无地自容,回头之后免不了要对袁逢发火,相比之下,倒是南阳比较安静,总算没让他把脸面全丢光。
刘修的任务就是每天进宫陪天子闲扯,然后商量如何削弱袁家,大部分时候都是天子在说,刘修在听。不得不说,天子很具有诗人的气质,这想法真是天马行空,一会儿一个主意,可惜大部分都不具备可行性。唯一靠谱的事情就是天子看到了黄巾军的作用,让刘修从并州调一部分粮食支持黄巾军。
刘修提出了一个问题,黄巾百万之众,不仅救济的困难很大,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明年春耕怎么办?总靠救济是不行的,没有人能长期救济这百万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耕种,可是黑山能有多少土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迁一部分人到上党,再逐步迁到西河、上郡一带,如果有可能,再迁一部分人到关中。把那些老弱西迁,可以减轻黄巾军的负担,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同时也把他们分散开来,免得最后养虎为患。
天子答应了,于是刘修下令北中郎将赵云率军出征,从滏口陉和井陉两路出兵,在黄巾军心照不宣的配合下,他们“斩获”颇丰,分别掳获人口十余万人,把他们迁到离石、肤施、高奴一带,随后主动“投降”的更是络绎不绝。战功报到朝廷,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可是袁隗却只能眼睁睁的被天子打了耳光,无计可施,对天子要派并州军深入冀州协助作战的好意,他只好婉言谢绝,然后悄悄的把申请扩军的上疏撕掉了。
当然了,天子不给袁绍扩军的诏书,不代表袁绍就不能扩军,在冀州豪强的帮助下,他一下子多了三万大军,总兵力达到七万余,几乎整个冀州都被他绑上了袁氏战车。
双方的争斗已经到了针锋相对,只剩下最后一张薄薄的纸没有捅破的地步。天子还掌握着名义上的优势,但面对袁家日益膨胀的势力,他也是忧心匆匆,夜不成寐,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论功虽然暂停了,但是曹操的任命却很快就下来了,他因功升任镇东将军,领兖州刺史,坐镇陈留。主持对相邻州郡的军务,除了兖州之外,徐州、青州亦在其统辖范围以内,可谓是位不高而权重。如果他能控制好这三州,那天子东西合纵的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天子的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对他每一个举动都非常敏感,甚至敏感到了有些神经质的地步。曹操今年已经二十九岁,在官场上也混了近十年,这次担负这样的重任,他一点也不显得怯场,到了兖州之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整顿,借着清除淫祀的由头,一口气杀了许多和他不对付的豪强。
这其中他在对济南的处理最为突出。济南在西汉时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封国,因为在铲除诸吕的斗争中。刘章有大功,所以被特诏在国内立祠。济南属齐文化圈,齐人本来就比其他地方的人更相信神仙之类的说法,神仙文化昌盛,西汉一代大半方士都出于齐,所以国内各种祠也非常多,仅济南一国就有六百余祠,可谓是随处可见。祠多了。借着鬼神名义敛财的人也就多了,普通百姓没多少钱,祭祀当时掌握在那些有钱有权的人手里,在政权之外,他们又掌握了神权,更加不可一世。
曹操一到,首先弹劾青州刺史不称职,然后上书推荐自己在巴蜀征战时认识的巴郡阆中人严羽为青州刺史。他的上书自然得到了天子的认可。严羽上任之后,曹操对济南下了手。把那些祠堂一一毁坏,那些把握神权,横行乡里的人也一一抓拿归案,关的关,杀的杀,下手之狠厉让人不寒而栗。
说来也奇怪,曹操毁了那么多祠,却没有毁坏老君祠,而老君祠正是张梁任青州刺史时主持建造的,那些掌管老君祠祭祀的人。多少都和太平道有些关系。这里面的原由,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当然,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曹操雷厉风行的手段也遭到了不少反抗,弹劾他滥用权力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来,不过都被天子摁住了。这时候不要说杀错几个人,就是曹操在青徐一带大开杀戒,哪怕他把青徐一带的豪强全部杀光,只要他还控制得住局面,天子都不会说他一个字。如果控制不住局面呢?控制不住局面的人只剩下一个用处,那就是当替罪羊。
曹操对此心知肚名,所以他也是如履薄冰,过得比天子还紧张。
唯一轻松的似乎就是刘修了。刘修除了每天进宫听天子畅谈中兴蓝图或者担心袁家坐大之外,就是回家陪老婆,用心耕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没人竞争的王楚再次怀上了,每天幸福的吐着,吐得稀里哗啦的时候却眉开眼笑的说,这次孕期反应比上次还强烈,应该是个儿子。
刘修很无语,不过他也知道王楚是什么心思,她和长公主没法比,能比的只有风雪,风雪是个胡人,她的儿子有胡人的血脉,在重视华夷之辨的大汉,她生的阿牛只比儿好一点,只要她能生个儿子,就肯定会比阿牛地位高一些。
刘修自己对此无所谓,可是他无法扭转其他人的思维,而从他内心来说,他也不希望自己将来的继承人有胡人血统,毕竟这不仅仅是他一家的产业,而是整个汉人的产业。
如果长公主命中注定无子,那由王楚生一个儿子来继承,的确也不错,谁让王楚命中注定有子为帝呢。这话现在不能乱说,可是等到要争天下的时候,就多少能有点用处。
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也说不准,自己横刀夺爱,把她从天子的魔掌中抢了过来,那她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倒也和相士的预言相符。
刘修偶尔用玩笑的口和王楚说起这件事,王楚就又欢喜又害怕,欢喜的是刘修也希望她生个儿子,害怕的刘修真有造反的念头,虽说如今天下大乱的征兆已经很明显,可是造反毕竟还是一个灭族的滔天大罪,轻易说不得的,更何况天子还对刘修一直保持着戒心。
“在外面可不能胡说呢。”王楚关照刘修说。
“哈哈哈……”刘修抚着王楚还没有变化的肚子,笑着说道:“这些话,我只能对你说说,就是长公主那儿,我也是一个字不能露的。你也要留心些,谁也不能说。”
“这个我省得。”王楚连连点头。
刘修一时兴起,“我儿子虽然还没出生,可是说不定是个贵命的人,我得扎个彩灯,为他祈祈福。”
王楚喜不自胜,免不得又要和刘修温存一番。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习俗源于汉文帝时,汉文帝因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诸吕之乱而登帝位,所以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到汉武帝时,司马迁创《太初历》,就把元宵节正式列为重大节日。不过元宵节开始只是解除宵禁,却没有燃灯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从佛教传入中原开始的,最初是汉明帝在宫里和白马寺燃灯表佛,后来就演变成普通百姓也燃灯祈福了。
彩灯当然有卖的,可是为人父母者给自己的孩子扎一个彩灯,却是大多数人的习惯。正月之中正是农闲季节,就算是官员也没有正式开始工作,扎个彩灯给孩子,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是人之常情。就连天子也不例外,今年特地给两个皇子各扎了一个彩灯。不过皇嫡子每个都会得到一个刘修扎的彩灯,如今虽然入了宫,却还是舍不得放弃这个权利,特地让天子下诏,要刘修按照往年的惯例给他扎一个。
正月十二,就在刘修忙着扎彩灯,为王楚腹中的孩子祈福的时候,刘备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洛阳。
“袁家去涿郡查我家的事?”刘修吃了一惊,放下了手中的彩纸和浆糊,沉吟了片刻,又冷笑一声:“他们还真是够执着啊,非要从我父母身上找出点事儿来?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整出什么事。玄德,你一路赶来,辛苦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正好到宫里去一趟,给皇太后拜个年,顺便把我给皇嫡子扎的彩灯给他带去。”!。
第五卷天下崩第421章刘备的选择
马伦近心情不太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