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把益州当交的财赋尽快送到洛阳,解陛下和太后的燃眉之急吧。”
刘修笑笑:“这件事,是使君的职责所在,你去办便是。”
“喏。”李儒躬身领命。
李儒顺利入驻益州刺史府,立刻开始忙了起来。他迅速调阅了益州各郡交上的统计报告,整理出了一份财赋简表,然后呈请刘修过目。刘修的目的只是占住益州,并没有打算拖欠朝廷赋税的计划。曹操如果打败了,关东被袁家兄弟收入囊中,对他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他只是不想来一个不听话的益州刺史。现在李儒主动来投靠他,既没有丧失去益州的控制权,又避免了他和朝廷翻脸,这个结果显然是他最愿意看到的。
而李儒的办事能力和心机,也让他非常满意。这家伙虽然不是董卓的婿,可是智谋不差,用得好,也是一把快刀。
对李儒呈来的报表,刘修一字未改,只夸了一句话“很好”便还给了李儒。李儒非常高兴。他年纪轻轻就到洛阳求学,手不释卷的苦读十多年,好容易熬到了博士,却一直无法授实任,只能在宫里做个清闲的博士,领着比六百石的俸禄,还不正常发,这实在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次他主动来益州投靠刘修,就是想搏一个出路。刘修能这么快的接纳他,他非常受用,做事更加卖力,一心要抱牢刘修这条粗腿。
李儒很快写出了第一份奏章上表朝廷:益州在车骑将军的治理下风调雨顺,民心安定,百业兴旺,今年财赋超过往年一成,已经集结待运,一定能如期到达洛阳云云。总之说刘修有不臣之心纯属造谣,张忠的死的确是意外,盖升意图刺杀车骑将军也是千真万确的事,车骑将军就是大汉最大的忠臣,是陛下最应该信任的肱股。
他的奏章经刘修过目后,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卢植接到这封奏章,哭笑不得,他知道上了李儒的当,李儒根本就是去投靠刘修的。不过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煎熬,卢植也知道眼下不是和刘修翻脸的时候,刘修能按时交纳赋税,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便是最大的助力。
卢植和司空唐珍一商量,又奏请宋太后,现在关东战事吃紧,不要再在益州纠缠了,既然李儒已经做了益州刺史,刘修在益州对朝廷也是利大于弊,刘修指定的其他几个人选就不要再拖延了,一概同意便是。
宋太后没什么话说,一律同意。很快,司徒府发出公文,任张超为蜀郡太守,王允为犍为太守,原犍为太守任岐因功迁为少府。着车骑将军主持益州事务,并积极筹备对关东的战事。与此同时,司徒府行文并州、凉州,要求他们提供战马,补充曹操作战的损失。
刘修同意了,对司徒府的一应要求全部答应。接到刘修的命令后,并州刺史赵云、凉州刺史孟佗各调集了两千匹战马,火速送往洛阳。
中平元年八月下,各州郡的上计工作基本完成,上计吏集中在一起,准备赴京。刘修特地接见了益州各郡的上计吏,鼓励他们到了洛阳之后积极向天子建言,多见识一下洛阳的气派,感受大汉的泱泱气度,又安排他们在关中时停留一段时间,好好看看关中的新政,将来益州也会照着关中的模式进行推广。
上计吏都是本地人。他们一方面想走出益州做官,一方面又关心着本地的政策,关心着各自家族的利益,对刘修的安排,他们言听计从,连连答应。对他们来说,刘修主持益州,能给益州人带来实际的利益,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他是不是有不臣之心,大部分人并不关心,甚至有人希望刘修这么做。刘修如果以益州为根基进而争夺天下,他们这些人以后机会更多,难保不会成为又一个南阳。
南阳为什么那么牛?因为光武帝起兵,追随他的南阳人最多啊。
安排好了益州上计的问题,刘修上表朝廷,要求奔赴凉州,主持对羌人的秋季攻势。这个行动原本是由护羌校尉夏侯渊主持的,现在益州已经稳定,他决定扩大行动力度,凉州、益州一起出动,争取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扫平大小榆谷的羌人,彻底解决羌乱。
看完了刘修的上表,小天子刘协不解的问宋太后:“母后,关东战事那么紧张,车骑将军为什么不去关东作战,反而要去凉州?凉州的羌人不是已经被他打败了吗?”
宋太后柔声说道:“陛下你忘了吗,关东有前将军曹操,还有镇南将军刘表,又有车骑将军的先生太尉段公主持战事,人已经够多了,不需要车骑将军。车骑将军要平定羌人,也是解决后顾之忧,然后才好一心一意的东下啊。”
刘协双手托着腮,眨了眨眼睛,又问道:“母后,有人说车骑将军要造反,有这回事吗?”
宋太后瞪了他一眼:“胡说八道!下次再听到谁这么乱说,就拔了他的舌头。”
“那母后说,车骑将军会不会造反?”
“他不会。”宋太后笑笑:“他不会造反,他是陛下的养父,你忘了他是怎么教诲你的吗?如果他想造反,他又何必教你那么多治国的道理?”
“可是,他教我的道理,和父皇教的道理,根本不一样啊。”刘协偏着头,好奇的看着宋太后:“母后,你说是他教的对,还是父皇教的对?”
宋太后沉默了一会:“都对。”
“怎么是都对呢?”刘协不满的叫了起来:“昭姬姊姊说,一个是阳谋,一个是阴谋,他们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阴谋和阳谋,并不是势不两立的。”宋太后微微一笑,伸手刮了一下刘协的鼻子:“你如果不信,写封信给车骑将军问问他,问他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给他写信?”刘协眼睛一亮:“我的小天马应该长大了,我要他给我送过来。”
宋太后一愣,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第六卷共逐鹿第507章楚王府的大生意
12月第一天,求保底月票!
相继收到荆州、益州、并州、凉州和幽州的上计结果之后,司徒卢植奏请太后,召集了一次朝会,商量对关东作战的部署。太后同意了,下诏大将军董重、骠骑将军宋丰和三公九卿出席,车骑将军刘修因为人在凉州,来不及赶回来,车骑将军府的关中长史荀彧奏命赶到洛阳参与朝会。
听到这次会议的消息,前将军领兖州刺史曹操派功曹毛玠赶到洛阳,向与会的大臣们介绍了兖州战事的紧张局面,请求天子下诏,命车骑将军刘修派兵支援。袁术退出南阳之后,兖州的压力大增,要同进对付冀州的袁绍和豫州的袁术,兖州不管是兵力还是财力都有些难以为继。
卢植问荀彧,车骑将军眼下有没有能力出兵。荀彧咂咂嘴,有兵,没粮!要牵制一下可以,大举出兵不怎么现实。荆州有兵有粮,为什么不让镇南将军刘表出兵攻击袁术,也让袁术尝尝两面受敌的滋味,这样前将军的压力不就可以小一点了吗。
卢植有些不高兴,他觉得这是刘修在为没有把镇南将军刘表置于他的节制之下的反抗。荆州是有兵有粮,但刘表不是个能打仗的人,他现在正在和袁术的大将孙坚争夺江夏,孙坚凶猛,打得刘表节节败退。刘表能保持江夏不失,已经不容易了,还想他攻击袁术?
荀彧随即又出了个主意:前将军曹操是被袁家兄弟夹击,可是袁家兄弟同样也是被人夹击。除了由刘表攻击袁术之外,还可以由左将军公孙瓒由幽州出兵牵制袁绍的后方,幽州士马强壮。这些年也没打什么仗,应该有实力出兵啊。与其千里迢迢的从凉州调兵,不如由幽州出兵。
这句话提醒了卢植。卢植和段颎商量,咱们把突破口放在冀州吧,有并州、幽州和兖州青徐三面夹击。冀州可破。打败了袁绍,回头再去打袁术,幽州的骑兵可一泄而下,在江淮地区歼灭袁术的把握大增。
段颎不同意。冀州虽说三面受敌,可是你别忘了。冀州的户口数量太大,并州、幽州加起来都不足冀州的一半,青徐一带又多年征战,财力大损。虽说幽并有精骑,可是财赋严重不足,很难持续作战,冀州坚固的城池很多。骑兵在野战中可以占得优势,但攻城却不行,最后还得靠步卒长年累月的围城,围城就要有雄厚的财赋做后盾。没钱不能打仗,没粮更是动都不能动。这是常识。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没钱没粮。
见朝廷没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毛玠急了,挨着个的上门央求,朝廷再不加大求援力度。曹操就真的撑不住了。可惜他说得口干舌燥也没用,朝廷没有粮赋,谁也没办法。大汉的膏腴之地大部分都袁家兄弟占住了。并州、凉州往年都是吃救济的,这两年车骑将军花了大力气,也仅仅是让他们不吃救济,自力更生而已,益州倒是有钱,可是仅凭益州一州。也不可能支持整个大汉啊,朝廷还有一大堆用钱的地方呢。总不能全拿去打仗吧。
毛玠最后没招了,跑到蔡邕府上求见。他们都是陈留人,毛玠虽然学问不能和蔡邕相提并论,但是名气也不小,蔡邕倒也不敢怠慢。见到蔡邕之后,毛玠开门见山的说,从光和三年黄巾动乱以来,兖州打了四五年仗,如今兖州也是哀鸿遍野,不仅普通百姓没了活路,就连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陷入了危机。粮食,全被士卒吃掉了,陈留仗以致富的蚕桑,没了销路,精美的丝织品堆在家里,却只能看着发霉,没地方卖去啊。因为没地方卖,所以售价大跌,与此相反的是粮价一路暴涨。为了征粮,曹操已经使出了所有的办法,哄吓诈骗,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情况还是一天天的恶化。
毛玠最后说,先生,前将军已经急了,再弄不到钱,他就准备挖坟掘墓,到坟里找钱了。大汉人讲究厚葬,陈留一带又多世家大族,这地里的钱可多。你要是不帮忙,难保最后不会挖到你蔡家的祖坟。
蔡邕一听这话,噌的一声跳了起来,气急败坏的喝道:“他敢!”
“蔡先生,你还别说,他真敢。”毛玠苦笑道:“你应该知道前将军是什么样的人。上次边让说了几句怪话,他一刀就把边让给宰了。虽说后来兖州士族大乱,把曹操赶出了兖州,但是曹操后来又回来了,他把那些当初反对他的人一个个全收拾了。现在兖州还有谁敢对他呲牙?你也知道的,朝廷现在就靠他在兖州支撑,他只要打赢了这一仗,什么罪过都不值一提,哪怕是把兖州士人全杀光了。如果打输了,就算整个兖州人都支持他,他又有什么用?”
“他要是挖坟掘墓,老夫上表弹劾他。”
毛玠对蔡邕的书生气很无语。弹劾?曹家的靠山是宋皇后,是天子,他又是朝廷倚重的大将,你的奏表写得再好看,又有个屁用。
“他是不挖,但是黄巾会挖。”毛玠反问道:“他说是从黄巾那儿抢来的,你能拿他如何?”
蔡邕这才想起来曹操和黄巾有勾结,而黄巾虽说还没有正名,但那只是朝廷为了行事方便采取的策略。之所以不招安黄巾,就是要让黄巾办一些朝廷不方便出面的恶事。曹操要是指使黄巾去挖坟取财,他还真没办法。
蔡邕急了,他为人孝顺,当年曾经守墓三年,一想到逝世的老母亲会被人抛尸荒野,他的额头沁出了汗珠。
“阿翁。”屏风后响起一个清脆的声音。蔡邕一愣,知道那是儿蔡琰,只当她是来问学问的,这时候他哪有心情谈学问啊。便有些不耐烦的回了一句:“什么事?”
“阿翁,丝帛就是钱啊。”蔡琰在屏风后轻声说道。
“我知道那是钱,可是那些钱现在换不来粮食啊。”蔡邕苦笑道。
“在兖州换不了粮食,可是到了关中就能换。”蔡琰从屏风后转了过来,对毛玠施了一礼。浅笑道:“我听说西域长史张郃整治西域已经初见成效,商路重开势在必行。何不把这些丝帛送到关中,换成粮食,多少也能缓解一些。”
毛玠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西域的商路要重开了?”
蔡琰点点头。她也是刚听天子说的。刘修要重开丝路,当然要汇报给朝廷。
毛玠一听,没兴趣再和蔡邕这个书生扯淡了,起身就去找荀彧。荀彧没住驿舍,他住在楚王府。毛玠二话不说,又赶去楚王府。
荀彧正在和楚王刘元起商量丝路的事。刘元起在江湖上藏身这么多年,靠的是就是做生意。他的生意虽然有些上不了台面,但不得不说,在做生意这一块,刘修和他比还差得太远。现在刘修手中掌握的几个大商团,基本上都是刘元起转给他的。像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原本就是刘元起手下负责辽东一带商业事务的人,其他还有几个很强大的力量,目前还没有交到刘修手中。
“西域路途遥远,但是利润高,做还是值得做的。”刘元起早就收到了刘修的家书。已经做了一些准备:“现在张郃在西域进展顺利,当然是个好机会。可是你们想知道,在西域做生意。最大的压力不是资金,也不是货源,而是粮食和水源。”
荀彧点点头,这个道理他懂。西域耕地少,水少,一旦大量的商人涌入西域。仅靠西域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很难满足需求。也许会在短时间内造就几个兴盛的商业绿洲,但很快就会因为粮食和饮水的问题陷入困境。
当然了。那些问题还没有到严重到那个地步的时候,眼下最急的还是货源。有了益州,算是解决了一部分货源的问题,可是益州刚刚到手,短期内还很难满足丝路的需求。荀彧来找刘元起,就是想问问刘元起在山东有没有根基,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生意做起来。
就在这时,毛玠兴冲冲的找来了,开口便说,我兖州有大量的丝帛可以出售,价格好商量,不过要用粮食来换。
荀彧先是大喜,听了毛玠后一个要求后,又连连摇头。关中这两年发展很快,粮食产量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关中除了支持自身的粮食需求之外,还要拿出一部分支援凉州。要关中拿出粮食来支持兖州,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事。
刘元起却很镇定,他问了毛玠几个问题,你们有多少存货,什么价,大概能换多少粮。
毛玠一下子被问住了,他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数字哪说得上来。不过,他对刘元起说,这些数目我马上就回去查,只要你有粮,我们就可以做生意。
刘元起微微一笑:“行,你马上把那些丝帛集中起来,清点一下,然后送到洛阳来。你需要的粮食,我来筹办。不过,这个生意是我楚王府的,与朝廷无关。”
毛玠为了筹粮已经急疯了,他才管你是楚王府还是朝廷,谁能卖他粮食,他就把那些积压的丝帛卖给谁。他立刻和刘元起大致商量了一下,以低于市场价近三分之一的价格先做第一笔生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毛玠知道,那些丝织品再不销出去,连本钱都回不来,他现在谈的价格虽然低,但那些已经急得跳脚的世家大族肯定能答应。
毛玠立刻派人快马赶回陈留,把消息报告给曹操。曹操立刻把那些豪强们都找来,你们家里积压的丝帛,我找到出路了,只是价格低一点。你们要是愿意,现在就给我运来,我在年前就把货款给你们。你们要钱,我给你们钱,你们要粮,我也可以卖给你们粮。当然了,这价格嘛,你们也知道的,现在缺粮啊,价格有点高。
那些世家豪强们一听,心里把曹操十八辈祖宗都骂了一遍。低价收丝织品,高价卖他们粮,还有比这更无耻的吗?可是现在兵权在曹操手中,他们除了卖给曹操,也没别的地方卖去。冀州、豫州都是叛逆,谁和他们做生意就是通逆,抓住了就是个死,一个钱也落不着。
卖吧,总比烂在家里好。豪强们咬牙切齿的把各自积压的丝帛运到了曹操的军营里。曹操派人护送到洛阳,没过两天,有一个年轻人找到了曹操,开门见山的说,我有五十万石米,是用来偿第一批丝帛的货款的,请将军派人跟我到海边接收。
曹操大喜过望,他刚刚从洛阳得到了四千匹战马,现在又有了五十万石米,足够三万大军吃上三四个月的,有兵有粮,老子还怕什么袁家兄弟。
章节。
第六卷共逐鹿第508章见微知着
第二更,求月票!
袁术最近比较头疼。
原本他很得意,虽然他被迫从南阳撤了出来,可是这一撤却让他得了大便宜。一是他避免了两面受敌的窘境,不用再被臧旻和刘表夹击,现在北面虽然有曹操,可是曹操处境困难,基本上处于守势,没能力给他找什么麻烦,可以让他腾出手来攻取荆州。
这时他才发现,原来刘表真的不行。几个月的时间,孙坚就攻取了江夏大半,江夏太守黄祖被困西陵,刘表派蔡瑁前来救援,但蔡瑁率领的水师只能控制长江,却无法打破孙坚的阵线,救出黄祖,更别提打败孙坚了。
在孙坚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袁术想趁此机会将九江、庐江两郡收入囊中,这样一来,长江以北就全是他的地盘了。下一步,他准备跨江进入豫章,丹阳。豫章是扬州第一大郡,南北千里,得手之后,荆州的长沙、桂阳唾手可得。丹阳则是大江下游的重镇,和东面的吴郡联成一片,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
可是他遇到了麻烦。他原本以为,庐江太守羊续、九江太守周昂都是袁家故吏,他只要发一封书札去,这两个人就会拱手相迎,没曾想却碰了一鼻子灰,周昂还好一点,只是没理那个使者而已,羊续却破口大骂,把袁术的书札撕了,发誓要发兵讨伐袁术这个逆贼。
听到回报,袁术鼻子都气歪了。他跑来对袁隗说,这两个人背叛了我们,我要讨伐他们。
袁隗半晌没说话。最后摇摇头。“不行。”
袁术非常诧异,“为什么不行?”
“我们的重心不在九江和庐江。”袁隗一手撑着头,一手敲了敲案上的舆图:“我们的重心在兖州。曹操横亘在我们之间,让我们无法沟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周昂和羊续不过是静观其变罢了。我袁术起兵已经两年,他们真要做朝廷的忠臣,又何必等到这一天?”
袁术犹自有些不甘。袁隗瞪了他一眼:“你不要树敌过多,又蹈南阳的覆辙,好好用心拿下江夏才是正理。拿下江夏之后。挥师西师,再取南阳、南郡,比去打什么丹阳、九江更好。”
袁术有些恼羞成怒,从南阳撤退虽然让他解除了困境,但他毕竟是被人赶出来的,这面子上不好看。他最烦人提这一点。袁隗说他,他不敢回嘴。可是心里还是非常不痛快。他想了想:“父亲,我觉得这个方案有商榷的余地。”
袁隗知道他心里不舒服,可还是按着性子,示意袁术道:“那你说说,有什么不妥。”
袁术咳嗽了一声。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之所以从南阳退出来,不是因为刘表,也不是因为臧旻。他们和我打了两年,我一步未让,还时常占些上风。这次被迫退出南阳,根本原因在傅燮率领的一万大军。”
袁隗眉头轻耸。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再取南阳,我们无疑又会和刘修面对面。看起来是进,实际上是把自己逼到了不得不与刘修交兵的局势。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我们能是刘修的对手吗?”袁术摇摇头:“父亲面前,我不敢大言,我承认,我不是刘修的对手,至少目前不是。”他偷眼看看袁隗,又说道:“就算是本初。他也没有把握击败刘修。要不然,他早进并州了。”
袁隗吐出一口长气。眉头紧皱。他同意袁术的看法。他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朝廷,朝廷现在就剩下一个空壳,他们最大的敌人是刘修。与刘修迟早有一战,但是对他们来说,对刘修来说,目前都没有准备好,不愿意仓促动手。刘修刚刚得了益州,他要在益州深植根基,他们占据了关东,却被曹操分割在江淮和河北,首尾不能相连。袁绍被阻太行,无法西进并州,袁术刚刚退出南阳,却因祸得福,刘表不肯让刘修进入荆州界,在袁术和刘修之间树起了一道屏障,让袁术暂时不用与刘修交锋。这时候腾出手来攻取扬州,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至少要比强攻荆州好。
看来袁术的战略眼光大有进步,袁隗欣慰的点点头。
“你的意见有些道理,不过我还是不赞成强攻九江、庐江,我相信他们不会主动攻击我们。”袁隗想了想,又道:“豫章太守封祈是我们汝南人,当时是我推荐他出仕的。前一段时间,他还通过他的兄长封离对我说,我们随时可以进入豫章。就算羊续要进攻我们,封祈也能从后牵制,羊续无能为也。”
他再次点了点舆图:“攻破曹操,是当务之急。”
袁术有些沮丧,袁隗还是不同意他的策略,非要去打曹操,而他心底里本能的排斥这个决定,因为一旦打通了和袁绍的联系,他不知道自己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他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袁家下一代的家主,可是这仅仅是他自己觉得,不管他肯不肯承认,从各种迹象来看,袁绍的声望远远在他之上。他不服,可是他也没办法,他的战绩不如袁绍,他控制的实力不如袁绍,眼下他有的这一切,都来自袁隗而不是他本人。
他甚至觉得,羊续、周昂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肯向他低头,如果是袁绍给他们写信,他们肯定不会是这种反应。
“为什么要急着打曹操?”袁术还有些不死心:“曹操不过是一条涸辙之鱼,随时都可以攻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