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东汉末(庄不)-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哪。”刘和用力的点点头,又仰起小脸看着刘和:“阿爹,我说的真好吗?”

“那当然。”刘修不假思索的说道:“以你刚刚接触几天的水平,能看到这些,便相当不错了。你看奉孝,他刚开始的时候,比你还惨,连话都不敢说呢。”说着,他冲着郭嘉挤了挤眼睛。郭嘉会意,“不好意思的”的低下头:“和翁主,的确如此,我到将军身边两年多,才开始有所长进。”

刘和眨了眨眼睛,终于心定了些。

“奉孝,你把你的分析说出来听听。阿和,你好好听着。”

“喏。”刘和应了一声,连忙把荆竹递给郭嘉,郭嘉接在手中,咳嗽了一声,用荆竹在沙盘上空虚划了一圈:“刚才和翁主说的情况应该正是袁隗所想。不过,和翁主只说了汝南的情况,我想把这个范围扩大一些,把汝南和冀州联系起来,做通盘考虑……”

“唉呀,我把袁绍给忘了。”刘和惊叫一声,掩住了嘴,不好意思的看着刘修。刘修哈哈大笑,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不怪你,只怪阿爹用错了沙盘,应该把全局的沙盘放上来,你就不会忘了。”

“阿爹,我不来了,你笑话我。”刘和撅起脸,羞得满脸通红。刘修大笑,拍拍她的小肩膀:“丫头,待会儿再不好意思,现在先听奉孝讲讲,看看还有什么你没想到的地方。”

刘和点点头,闭紧了红艳艳的小嘴,目不转睛的盯着郭嘉。郭嘉一阵心慌意乱,连忙让开了目光,接着分析袁隗这么做的原因。他在刘修身边多年,又一直掌管密事,不仅对这一套战术分析了如指掌,对袁隗等人的xìng格、心理也非常熟悉,揣摩起对方的心理来更是对症下药,分析得清清楚楚。不仅刘和听得连连点头,就连刘修也找不出什么破绽来。

就在刘修教刘和学习兵法的时候,小天子也围在沙盘前,聚jīng会神的听荀攸分析战局。随着刘修和曹操的相继到位,袁隗已成瓮中之鳖,接下来,只等西凉征调的一万jīng骑赶到,小天子就可以率三万jīng锐进入汝南,发起对袁隗的最后一击。此时此刻,小天子有些激动,暂时抛弃了心里的疙瘩,认真的听荀攸解说。

荀攸提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袁隗摆出了一个乌龟阵,内守平舆,外有四城,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拼消耗。然而兵法上有一个原则,如果没有援兵,那守城就没有意义,袁隗这么做,显然不仅仅是负隅顽抗这么简单,他在消耗朝廷士气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了袁绍的身上。

如今朝廷集结了十多万大军在汝南,袁绍身边的压力大减,他如果不趁着这时候做点动作,那就不是袁绍了。

“袁绍要动,会在什么时候?”小天子沉思了片刻,转过头看着段颎:“段公,大战尚未开始,我军士气正盛,他应该不会趁这个时候出击吧?”

段颎颌首赞同:“陛下所言极是,以老臣看来,他一定会等我们攻城无果,士气受挫的时候再出击。”

小天子想了想,又道:“朕倒觉得,袁绍也许不会等那么久的时间。”

段颎和荀攸交换了一个眼神,一抹笑意从眼中一闪而没,随即庄重的看着小天子:“那陛下以为他会什么时候出击呢?”

“朕觉得,他应该是在秋收以前。”小天子没有注意到段颎和荀攸的眼神,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打仗最重要的就是消耗,消耗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一rì无粮,大军便不战自溃。如今朕有十万大军聚集在兖州、豫州一带,粮食便是重中之重,就地取食,才是减少消耗的最佳办法。如今朝廷大军与叛军犬牙交错,看似相安无事,其实是互相防备,只是谁也没有胜算,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如果袁绍发动攻势,突入兖州或河内,这些人势必趁势而动,他们不需要恶战,只需要放几把火,就能将快要收割的粮食一把火烧光,到了那时候……”

小天子倒吸一口冷气,抬起头看着段颎和荀攸,不敢再往下想了。

段颎和荀攸不约而同的躬身施礼:“陛下圣明,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算我军不败,至少士气也会受到重大影响,这样一来,战事再拖上几个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

荀攸躬身道:“陛下,臣有三策,请陛下圣裁。”

小天子看看荀攸,眼神一闪,咬了咬下嘴唇,沉声道:“荀卿请说。”

大帐之后,宋太后静静的站在那里,曹蕤陪在她身边,两双眼睛全都落在小天子挺得笔直的背上。过了一会,宋太后悄悄的示意曹蕤一起退了出去,她们的脚踩在厚厚的地毡上,悄无声息,小天子正聚jīng会神的听荀攸分析,也没有注意到她们的来去。

出了御帐,宋太后轻吁了一口气:“陛下这几个月长进不小,你也有功劳。”

曹蕤笑了笑:“太后过奖了,是陛下自己用功,我其实没起什么作用。”

宋太后瞥了她一眼,轻声道:“你们兄妹俩都是好样的,你兄长敦厚忠孝,你也聪明过人,好好辅佐陛下,将来曹家的富贵就落在你们俩肩上了。你们的母亲会为你们感到骄傲的。”

一提到她的母亲刘氏,曹蕤的眼中闪过一抹戾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多谢太后。”

求推荐票!

第600章人小鬼大

曹蕤和曹昂的生母刘氏在两年前已经死了,原因是身体不好,可是曹蕤一直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失宠。刘氏生了他们兄妹之后,就不复以前的美艳和窈窕身姿,后来曹操便纳了卞氏为妾,在外征战时,卞氏几乎是形影不离。不过说起来也怪,卞氏跟着曹操身边这么久,一直没能生出一儿半,直到去年冬天,她才生下了第一个孩子,百日之后,取名曹丕。

丕者,大也,尊崇也。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曹操对这个孩子的喜爱,当然了,这也许和曹操这么多年才有第二个儿子有关。曹操今年三十四岁,按现在这个年代来说,就是人到中年了。可除了曹昂、曹蕤两兄妹之外,他居然有十多年的时间连一个孩子都没生,对于他这样的身份地位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如今卞氏在七八年之后终于开始生了,当然高兴万分。

有了一个弟弟,曹昂也很高兴,可是在曹蕤看来,这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母亲刘氏死了,父亲曹操又经常不在家,曹蕤最亲近的人便是兄长曹昂,在她看来,只有曹昂才有资格继承曹家的产业,其他人都是妄想。可问题是他们的母亲刘氏不是正妻,虽然曹操的正妻丁氏对他们兄妹一直很好,当成自己的儿看待,但一旦卞氏生了儿子,得了宠,谁能保证曹操不会废了丁氏,把卞氏扶正?

曹蕤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对这种事最敏感不过,她之所以现在极力讨好太后,私心里就是想借着太后的威信让父亲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她成了皇后,那卞氏别说生一个儿子,就是生十个,她也不能动摇曹昂的地位。

只可惜,宋太后的心目中。皇后的位置只能是刘和的,无论她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走到那一步。这对曹蕤来说是个莫大的打击,可是更大的打击还不在于此。在曹操放弃支持天子之后,小天子明显对她的态度有了变化,也许是认识到他不是刘修的对手,皇后之位不可能他落,也许是愤怒于曹操的背叛,小天子对她冷落了许多。

这一点,连宋太后都感觉到了。正因为如此,宋太后经常把她带在身边,时不时的安慰她两句,许以富贵。

可是这些更让曹蕤觉得难受,但是她把这一切全藏在心里,连兄长曹昂都不知道。

深夜,宋太后已经休息了,曹蕤才告辞出来。她也非常疲惫,但她没有直接回自己的住处,而是提了一罐浓汤。来到了天子的御帐附近,对看守御帐的郎官说,她是奉太后之命来看望陛下的。她是太后身边的人,又经常和小天子一起进出御帐,郎官们倒也没想到她会有什么意图,便让她进去了。

走进大帐,大帐里有些狼藉,小天子歪着身子坐在案几旁,周瑜、曹昂站在一旁,虽然努力站得笔直。可是不时张开的嘴还是露出了疲惫,杨修坐在一旁直点头,几次险些撞到案几角上。听到曹蕤掀开帐门的声音,小天子有些发红的眼睛瞟了过来,眉头轻轻的皱了一下:“是太后让你送来的?”

“是。”曹蕤走到案上,放下几只碗。她刚打开汤罐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便飘散开来,小天子嗅了一口,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周瑜和曹昂却精神一振,食指大动。杨修也激零了一下,还没睁开眼睛,先长长的吸了一口气,赞道:“好香!”

“一起喝点提提神吧。”曹蕤捧起腕,撅起嘴吹了吹,这才双手递给小天子:“一直在火上热着,陛下小心烫。”

“朕知道。”小天子接过碗,捧在手心里,将脸埋在碗上,感受着热气在脸上流转的感受,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曹蕤又给曹昂等人一人盛了一碗,在他们喝汤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手脚麻利的收拾起了零乱的大帐。这些事本该由宫人们来做,可是现在小天子议事还没有完,宫人们不敢进来,曹蕤便代劳了。

收拾完之后,大帐里顿时显然清爽了许多,再加上喝了热汤,小天子等人的精神也振奋了些,说话的声音响了不少。

“时辰不早了,我们再议一议,便早些歇了吧。”

曹蕤诧异的问道:“还要议?这都议了一天了,还没议好?”

小天子瞟了她一眼,没有吭声。曹昂连忙上前给她使了个眼色,斥责道:“军国大事,你懂什么,还不退下。”

曹蕤微微一笑,向小天子施礼陪罪:“臣妾妄言,请陛下恕罪。臣妾原本以为骠骑将军一到,就可以天下太平的,现在想来,是臣妾想得太简单了。”

“住嘴!”曹昂急了,一边连连给曹蕤使眼色,一边将曹蕤往外推。小天子眼神一动,抬起手:“等等,朕脖子有些酸,你能不能给朕捏一下?”

曹蕤应声答道:“唯,陛下!”说着,也不理会曹昂的眼色,转到小天子的背后跪坐下,伸出纤纤玉手,给小天子捏起肩来。小天子摆摆手:“你们都先下去休息吧,好好想想荀先生的三策中哪一个更合适,明早再议。”

曹昂等人识趣的退了下去,曹昂出帐之前,狠狠的瞪了曹蕤一眼,曹蕤却低着头,装没看到。等他们出了帐,小天子也不吭声,闭着眼睛似乎在享受,曹蕤也不说话,只是轻快的做着事,大帐里只有她的小拳头敲在天子背上发出的通通声。

“你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小天子也没睁开眼睛,突然说道。

“臣妾……说错话了。”曹蕤低声说道:“臣妾愿意接受处罚。”

“处罚的事以后再说,你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曹蕤迟疑了片刻:“臣妾有些想不明白,骠骑将军手中有四万精锐,仅是精骑就有两万,他为什么按兵不动?”

“这是预先计划好的。”小天子挪了一下身子,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骠骑将军和你父亲的任务是挡住袁隗的后路,由朕率领发起攻击,击杀袁隗。”

“那他们是守?陛下是攻?”

“可以这以说吧。”

“既然是守。那他们的骑兵又有什么用?袁隗现在在守城,难道还用骑兵去攻城不成?”

“骑兵?”小天子沉吟了片刻,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是啊,如果他们都把骑兵集中到陛下这儿来。我想总共应该有两到三万精骑吧,有了这些精骑,又何必担心袁绍?”

“你怎么知道朕在担心袁绍?”小天子突然睁开了眼睛,厉声道:“你在刺探军情?”

“不。”曹蕤停下了手,双手扶在小天子绷紧的双肩上,从容的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臣妾经常陪着太后来看望陛下。偶尔听到了一些军情,并非有意刺探。”

小天子哦了一声,身体慢慢的又放松下来,重新闭上了眼睛,“母后怎么说?”

“太后说,陛下这几个月进步神速,她非常满意。她相信,陛下一定会成为一个光武皇帝那样的明君的。”

“是吗?”小天子嘴撇了撇:“那你说说。朕能成为孝武皇帝那样的皇帝吗?”

“这个……”曹蕤沉吟了片刻,用力的点了点头:“臣妾觉得是能的。”

小天子笑了起来,笑声有些沙哑。和他的年龄非常不相趁。光武帝秀和武帝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以文,一个以法,光武帝夺臣子的权并不比武帝弱,但是他的强项是没有大规模的屠戮功臣,不像武帝那么残酷,所以最后他开创了一个盛世,而武帝却给子孙留下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帝国。这也是太后一直教育小天子要向光武帝学习,而不是向武帝学习的原因所在,至于那位高皇帝。就更不能学了,他不仅杀戮功臣,而且还想废长立幼,如果不是留下了周勃这些大臣,最后险些被吕氏篡了江山。

说一千,道一万。他们的意思就是你不要忌惮功臣,特别是刘修。

而小天子最听不得的就是这些,自从挨了刘修连抗三诏的当头一棒之后,小天子明白自己现在还不是刘修的对手,表面上偃旗息鼓,心里对刘修的忌惮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了。他听到任何有关刘修的事情都有些本能的反感。

曹蕤的话,不经意之间又拨动了他心里的那根刺。他沉默了片刻,又想起之所以这次被刘修整得灰头土脸,全无还手之力,就是因为曹蕤的父亲曹操出卖了他,不仅不帮他对付刘修,反而帮助刘修来要挟他,他不禁哼了一声。

“你父亲手下也有一万精骑,他能给我吗?”

“当然能。”曹蕤不假思索的说道。

“你太自信了吧?”

“臣妾的父亲对陛下忠心耿耿,这毋须怀疑。”

“忠心耿耿?哼哼,是啊,是啊。”

“陛下,臣妾知道陛下有些误解,不过臣妾相信,以陛下的聪明,很快就能想明白的。”

小天子哼了两声,不置可否。

“陛下,你想想看,如果当时臣妾的父亲支持陛下与车骑将军撕破脸,陛下又有几分胜算?”

“至少有……五成吧。”

“不,以臣妾看来,连一成都没有。”

“一成都没有?”

“陛下,骠骑将军桀骜不驯,若逼得紧了,他说不定会成为第二个袁家。一个袁家已经让天下大乱,如果再出现一个袁家,那陛下又怎么应付得过来?要对付,也应该一个一个的来,一波未平,再起一波,不是智者所为啊。”

小天子握紧了拳头,又慢慢放开,然后又慢慢的握紧,反复几次后,他突然笑了一声:“你父亲当真是这么想?”

“是的,这是臣妾的父亲亲口所说。”曹蕤轻笑了一声,重新开始给小天子捏弄。

第601章反将一军

曹操看完了密信,眼中露出无奈的苦笑。曹蕤居然能以这个方式重新获得天子的信任,让他这个精于权谋的官场老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到底是我的儿啊。”曹操叹了一声,将密信凑到灯火上点燃,看着信纸在火舌下蜷曲,曹操的眼神随着火光渐渐明亮起来。

背叛天子,曹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不管天子是不是刘修的儿子,得罪了皇帝,总不是一件让人舒心的好事。刘修也许有这底气,可是不代表他曹操就有。

刘修现在是感激他,可是以后呢?假如天子真是刘修的血脉,刘修会不会为了儿子的江山,帮天子除去他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

曹操犹豫不决,就在于他不知道小天子究竟是不是刘修的血脉,如果不是,那刘修和小天子之间的仇就不可能解,他帮刘修抗衡天子,甚至最后帮刘修篡位,看起来一本万利,但实际上还是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刘修得了江山,就不会清除他?

曹蕤的聪明,就在于她看出了曹操当时的反应是一个无奈之极的决定。在长远利益都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只能在眼前的利害中进行取舍,哪怕明知这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现在曹蕤以她的聪慧挽回了天子的信任,不管这份信任有多少是真的,总比一直让天子记恨的好。

可是要让他交出一万精骑以表示忠心,曹操也有些舍不得。在考虑了很久之后。曹操分别找手下的几个谋士程昱、毛玠和陈宫来商量。

三个人出发点略有区别,但是结果却一样:拿刘修当挡箭牌,上书回复天子。刘修交出骑兵,我们就交,反正刘修的骑兵要去冀州的话。也会从我们的防区走,到时候我们跟他一起走就是了。如果刘修不交,那天子也不好责罚我们,如果刘修交了呢?那我们也交,否则无异于同时和刘修、天子对抗。

于是,这个麻烦的问题就转到了刘修的手中。

曹操事先接到了曹蕤的密信,刘修也在事先得到了荀攸的报告,知道小天子又使出了新花样。不免有些啼笑皆非。只是这个借口却不好找,在汝南作战,袁隗又是据城而守,这骑兵的确用处不大,派到冀州去对付袁绍,似乎也说得通。只是刘修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亲卫铁骑交出去,今天交亲卫骑。明天会不会再让他交虎士营?

交是不能交,可怎么找一个借口,让天子和曹操都没话说,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阿爹,这可不好办呢。”刘和递过来一杯茶。伏在刘修背上,看了一眼密信。

“是吗?怎么个不好办?”刘修不以为然的晃了晃信纸,随手扔在一边:“丫头,给阿爹出个主意,行不?”

“我啊,我不行的。”刘和连连摇头,把脸伏在刘修的肩上,吃吃的笑道:“我从小就比不过他,现在他是皇帝,我怎么是他的对手。”

“皇帝能顶个屁用。”刘修拍拍刘和垂在他胸前的小手:“说说看,没关系,你不行,还有阿爹在嘛,怕他个甚。”

刘和抱着刘修的脖子,长长的眼睫毛扑闪着,想了好一会儿才道:“给肯定不能给,如果连亲卫骑都给他了,那以后他再要别的,是给还是不给?”

“嗯,还有呢。”

“可是不给也不行,阿爹不答应,那他就会怨阿爹,曹操也会在一旁起哄,装大好人。”

“不错,我儿真聪明。那你说,阿爹是给还是不给?”

“嘻嘻,要依我说,凉州已经调了一万骑兵去,那也算是阿爹的,曹操总共不过一万精骑,他总不能全给吧。阿爹就意思一下,派个三五千人,然后再逼着曹操把人马交出去,如果他不交,那亏理的就是他了。”

刘修笑了起来,刘和的办法也算是个办法,给三五千人敷衍一下,最精锐的亲卫骑一个也不给,理也说得通,不过终究有些偏软,再少再弱的骑兵,只要给了,就等于开了个口子,这次给三五千,下次他再要做一万怎么办?

见刘修笑,刘和心里没底了,偏着头,揪着刘修颌下的胡须,有些羞恼的说道:“我都说我不说了,阿爹偏要我说,我说了,阿爹又笑话我。”

“没有,阿爹没有笑话你。”刘修嘿嘿笑道:“阿爹只是在想,三五千的是不是太少了,显得阿爹小器,丫头,咱给他来个大礼包,怎么样?”

“阿爹,你不会是想两万骑兵全给他吧?”

“两万?两万不够。”刘修伸手捏捏刘和的鼻子:“阿爹给他一个大部落。”

“大部落?”刘和眼珠一转:“阿爹是说……牛头部落?”

“我儿就是聪明,一想就想到了。”刘修哈哈大笑。

“太好了,我有好久没看到阿牛了。哼,这野小子在草原上玩疯了,也不知道回来看看姊姊。等我见到她,我要打他屁股。”

“要打,这个不知道回家的野小子,的确该打。”

第二天,天子诏书送到,天子说得很委婉,没说骑兵,只是说我担心袁绍会偷袭,他有乌桓人做帮手,骑兵数量占优势,骠骑将军你看怎么办?刘修很爽快,他说,对付骑兵,当然还是骑兵最合适,不过这两万精骑我还有用,我另外给陛下准备了三万精骑,就在幽州呆着呢。我立刻写一封书信去,他们会听从陛下的命令,到时候曹操的精骑在南,他们在北,南北夹击,袁绍必破。

当着使者的面,刘修写好了亲笔书信,命令正在草原上和鲜卑大王和连作战的吕布及牛头部落共三万骑立刻转道入幽州,配合赵云、公孙瓒攻击中山、河间。让袁绍不能动弹。

小天子接到刘修的回复,哭笑不得,刘修是给了他三万铁骑。可是他想要的,一个没给,反过来还将了曹操一军。刘修可以有替代品。曹操拿什么来替代?你要不给,那刘修会怎么想,他们这点儿小心思,不全被刘修识破了吗?

曹操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只得下令曹仁率领五千精骑赶到青州,配合管亥作战,算是协助天子防备袁绍。

小天子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捞着。不过安慰随后就到。骁骑将军韩遂带着一万精骑从凉州赶到,加入天子的禁军阵营,同时他还带来了一万多匹上好的战马,解了北军五校中三个骑兵营战马紧缺的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小天子留下皇甫嵩统领董卓、尹端二将,共一万步骑守在黎阳,自己率领两万步骑进入颍川。整合了南中郎将臧旻的数千人马后,大军进入汝南,直扑定颖。韩遂与臧旻合兵一处,悍然杀入定颍和平舆之间,立下阻援的阵势。然后小天子包围了定颍县。在段颎的指挥下,大军在定颍县外安营扎营,打造攻城器械的同时向定颍县喊话劝降。

形势骤然紧张,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