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巡洋舰)-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198章 整合海陆军

    三款雷击炮最终被定型为光绪二十三年式雷击炮,或者称为m97式雷击炮,轻型51毫米雷击炮和中型82毫米雷击炮,二者可以由单兵携带移动,重型107毫米雷击炮由先由马车骆带。

    按照王辰浩的要求,北洋兵器重工计划在三年内完成1400门51毫米轻型迫击炮、1400门82毫米中型迫击炮、400门107毫米重型迫击炮,计划…

    装配给二十个整编师。

    王辰浩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未来跟俄国作战必须得扩大兵力。虽然现在王辰浩还没有借口扩军,但先囤积装备却是必须要做的。

    雷击炮作为步兵自己的炮,在营连一级的战斗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北洋陆军未来作战具有重大意义。

    除了发展雷击炮,北洋兵器重工为北洋陆军单兵作战所设计的武器装备当中,还包括手榴弹武器。

    手榴弹的历史悠久,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当时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门训练使用这种弹药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曾一度受到冷遇。直到1904年日俄战争中,手榴弹又在战场上发挥了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堑战壕的兴起,手榴弹才得到了广泛应用。

    王辰浩知道在两军交战时,有一种战术称之为局部火力优势,即交战双方在投入的兵力相等的情况下,哪一方的局部火力强大哪一方将有更大的机会获胜。

    王辰浩在给北洋陆军团级以上配备了大炮,营连一级配备了雷击炮之后,在班排一级再次配备了手榴弹武器,真正做到任何步兵在不依赖炮兵的情况下也可以拥有大面积杀伤xìng武器。

    北洋陆军的大炮可以长距离攻击敌人雷击炮作为大炮的补充,弥补了中短距离的火力需要,但北洋兵器重工设计的几款雷击炮的最短打击距离是五十米,进入五十米内的敌人怎么办除了用机枪和步枪攻击外,这就是手榴弹可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手榴弹只能靠士兵的臂力投掷,一般在30米~70米,普通士兵被要求扔40到50米因为手榴弹的爆炸bō及范围在25米左右,扔近了恐伤及自己。

    50世纪以前,世界上主流手榴弹为德国土豆玛莎式木柄手榴弹和英国菠萝型米尔斯式手榴弹。

    两种手榴弹各有各的好处木柄手榴弹离心力强些,扔的远一些:另外坡地作战时,不易滚落三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但人机结合差,不容易精确投掷,有爆炸盲点。菠萝型手榴弹投掷精确,巷战时反弹杀伤力极强,易于携带爆炸没有盲点,杀伤力强但工艺较复杂,需要高级生产设备。

    北洋兵器重工两条生产线都引进了,在经过比较之后,最终扩大了英国菠萝型米尔斯式手榴弹的生产线,并加以改良。这得益于北洋兵器重工的先进áng设备,具备生产工艺更加复杂的手榴弹。

    北洋兵器重工改良后生产的手榴弹定型为光绪二十三年式手榴弹,因为手榴弹的弹体改成了鹅卵型,为了容易拿着而增加了弹体外壳上的凹凸不平,黑sè涂装看起来像马蜂窝,加上弹〖体〗内增加了钢珠,爆炸时钢珠四射攻击敌人,像极了马蜂蛰咬情形,因此别称蜂窝或者马蜂窝。

    蜂窝式手榴弹的材质为钢制弹体,全长9。5班米,宽5厘米,重445

    克,装药量为50…60克t…n…j,引爆时间约5~7秒,bō及半径27米,有效杀伤半径7~10米。

    由于王辰浩已经下令北洋兵器重工开始研制黑索金炸药的矢规模工业生产了,因此蜂窝式手雷只有初期充填的是tnt炸药,之后全部改为黑索金装药,使其有效杀伤半径达到了10…15米。

    手榴弹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每种手榴弹都具有不同的xìng能,可供士兵以多种方式完成指定的任务。一般来说,手榴弹大致分为镂:杀伤手榴弹、照明手榴弹、化学手榴弹(包括燃烧、发烟、反暴乱、眩晕等种类)和教练手榴弹。

    根据不同的作战要求,北洋兵器重工生产的蜂窝式手榴弹也分为多种。但主要以杀伤手榴弹为主。杀伤手榴弹主要靠弹壳与引信组件破片的高速散射杀伤人员,也可用于摧毁或瘫痪装备。

    不过,蜂窝式手榴弹的威力巨大,其散射出大量的碎片、钢珠会在距离爆炸点相当远的地方仍具有杀伤力,因此是一种能给成群前进的敌军造成伤亡的理想近战兵器。然而,这种杀伤机理要求投弹的士兵不仅自己要采取掩蔽措施,而且要特别注意己方其他人员的位置。稍不留神就会bō及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蜂窝式手榴弹还有一个可供调整爆炸威力大小,以用作不同作战目的的方式,那就是北洋兵器重工在王辰浩的提示下,给蜂窝式手榴弹预备了各种马甲。

    所谓马甲,就是在蜂窝式手榴弹的外壳上按照不同杀伤要求,套上一个金属外套,金属套可以是“藕断丝连”的钢铁,使得爆炸威力增加。增加对敌人的杀伤力。

    除了主要生产杀伤xìng手榴弹之外,蜂窝式手榴弹还有几条生产线是生产照明手榴弹、化学手榴弹和燃烧手榴弹等弹种。

    王辰浩没少看美国大片,深知他那个年代的各种战术都离不开各种装药用途的手榴弹。

    其中,照明手榴弹用于在夜间作战时显示地形,可在数秒钟内发出平均可达50000…60000标准烛光的强光。它们还可用作燃烧手榴弹,用于点燃干草、树叶或灌木。在没有夜视器材的今天,照明手榴弹作为一种夜战武器非常有用,因为它可使敌人突然致盲或者暴lù敌人位置,方便我军攻击。

    化学手榴弹则是将蜂窝式手榴弹中装填有各种装药,可用于燃烧、

    遮蔽、发信号、反暴乱等目的。其中反暴乱手榴弹通常内装催泪xìng毒气(氯乙酰苯),这是一种可刺jī眼睛流泪、能暂时部分或完全致盲的催泪瓦斯。用于非军事(如〖警〗察)行动时。

    而燃烧手榴弹就很简单了目的就是纵火,也可用于破坏、瘫痪或摧毁车辆、武器系统、掩体或弹药。燃烧手榴弹采用可高温燃烧匍~

    60秒的混合装药(通常以镁铝热剂或其派生物为主要成分)。一部分装药变成熔化了的铁水,从手榴弹里流出,将所触及的任何东西点燃或熔化。这种装药可烧穿约50毫米厚的钢板可将钢或铁制机件熔接到一起。其中还包括发烟手榴弹,有2个不同类型。发彩sè烟幕的手榴弹,主要用于识别或标示位置,也可用于为地地或地空作战行动标示区域:发白sè烟幕的手榴弹主要用于隐蔽进攻或撤退行动或是为这些行动制造烟幕。

    当然,除了第一种手榴弹可以大规模装备给陆军士兵使用之外,后面的这几种手榴弹因为造价高昂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但王辰浩依然开了相关的生产线,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给他的护卫队装备。而王辰浩的护卫队都是从北洋陆军各个作战部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战斗素质过硬王辰浩平时又对他们严格的训练并不时的给他们灌输现代特种作战的知识。王辰浩的护卫队其实正在向特种部队的方向发展,只不过因为护卫们的文化知识不怎么高,此时都在积极努力的学习相关知识当中,用不了多久就会具备特种部队战士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水平了,而那时王辰浩就会从他们当中选出一直精锐中的精锐组建特种部队。而特种部队的武器自然要提前进行研发和生产了,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随时武装起来。

    王辰浩在北洋兵器重工视察了两天,第三天时王士珍向他报告,称北洋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已经休整完毕,并开回了天津军马场驻地。

    当夜,王辰浩在府里设宴招待第一镇、第二镇的主要军官将领们,一别一年有余,段祺瑞、冯国璋、姜桂题、粱华殿、吴长纯、徐邦杰、杨荣泰等将领们见到他们的大帅王辰浩时,自然少不得一番欢喜庆贺。

    是夜,王辰浩同诸将们开怀畅饮,众人不醉不归。

    第二天,王辰浩同诸将们就清俄战争中己方的优势和不足做出新的部署。由于俄国一个整编师的兵力达到16000余人,而北洋陆军一镇兵力不过才12500人,虽然这不影响北洋陆军的战斗力发挥,但随着俄国陆军吃一堑长一智之后,下一次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考虑到俄国陆军肯定会加强其火力配备,以及王辰浩打算将北洋兵器重工生产和研发的新式武器装备给北洋陆军使用,这些新式武器中,例如增加了重机枪、雷击炮的火力配置,步兵将实现自行车化,后勤保障人员也得增加,这些都迫使王辰浩要对北洋陆军现有的编制进行改革。

    北洋陆军第一镇首当其冲,第一个接受整编。

    基本编制如下:师直属部队:1个炮兵团包括6个轻型炮兵连(36门80毫米克虏伯步兵炮)、3个重榴弹炮连(18门150毫米克虏伯重榴弹炮)、3个重型雷击炮连(18门107毫米雷击炮)、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包括(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筹建中))、1个插重营、1个特务营(原警务调整侦察营)、1个教导队(负责全面教导军队官兵服众王辰浩的个人意志,强化王辰浩对军队的控制力)、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战时为野战医院)。

    师辖2个步兵旅,旅辖2个步兵团,团直属部队包括1个中型雷击炮连(12门82毫米雷击炮)、1个轻型雷击炮连(12门51毫米雷击炮)、1

    个通信连、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步兵营直属部队包括1个机炮连(3tǐng马克沁重机枪,4门82毫米雷击炮4门51毫米雷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连辖3个步兵排,排辖3个班(每排3tǐng勃朗宁重机枪,30支步枪)。

    师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进行日常训练平时作为预备队,战争时期补充主力团的消耗。

    全师总兵力由原来的125007人,井编为15000人,实际上也王辰浩变相的在扩充自己实力的表现。对北洋陆军八镇的整编工作王辰浩交给了王士珍和阮忠枢二人全权处理,并嘱咐段祺瑞、粱华殿等北洋陆军诸将积极配合改革。对于诸将们来说,王辰浩等于给了他们更多的兵源和武器装备,他们自然乐意,因此积极配合改革。

    北洋陆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先后进行改革,随后是北洋陆军其他六镇。扩编后的北洋八镇由原来的十万大军增加多十二万人,而且王辰浩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扩军批准,但却打着改编淮军的旗号,开始招收兵源,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十八万预备役士兵的训练工作,这样北洋陆军八镇实际上将在三年后达到二十镇兵力。

    而原先的淮军则改编为直隶巡警、宪兵、地方〖警〗察等部队,此举即充分利用久淮军的余力,为直隶地区的安定做出些贡献,又实现了王辰浩完全裁汰淮军系统,打造完全忠于他个人的新北洋集团。

    北洋陆军八镇因为是王辰浩的嫡系部队,他们有着充足的军费和武器装备,说改革就改革,而且相当的顺利。

    但对于其他各省的二十八镇新军来说,他们不但没法跟着王辰浩一块改革,本身的建设都还没着没落呢!

    朝廷本来是计划…六年内完成剩下的二十八镇新军的编练计划,如今光绪的一道圣旨,令各省同时开始编练新式陆军。这笔新军军费和装备采购费高达7000多万两银子,这还不是按照北洋陆军的标准来的,各省自建新军的费用由各省截留赋税来支付,各省督抚们已只得按照各省的财力来组建新军。即便是有钱的省份,其新军的装备、训练和开支也远不及北洋陆军的标准,没钱的穷省就更不用提了,很多都是搭个架子的光杆司令而已。而且,有些省份官吏贪污严重,他们直接被绿营、练军改成新军,直接问朝廷拿双份军饷,欺上瞒下。

    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两江刘坤一的苏军和湖广张之洞的鄂军,虽然他们都竭尽所能的建设新军,试图超过北洋陆军,但不管他们怎么抓军务,却是跟北洋陆军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倒不是他们后退了,他们确实在进步,但进步的慢,比起北洋陆军来说,差的太远。

    海军方面,王辰浩继续打着海军部次大臣的名头,向广东水师、福建水师插手。虽然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的装备都太弱,只有一些老旧战舰和炮舰,王辰浩也看不上眼。但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当中,有着一大批未来国家海军力量的优秀官兵,对于人才,王辰浩是求贤若渴。

    随着登云级战列舰即将在英国完工,王辰浩需要从国内调一批优秀海军官兵前往英国接收战舰。由于王辰浩不想让南北洋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因此新舰的官兵王辰浩计划南北洋各占一半,不再让海军内部出现南北地域间的排斥,他要把南北洋海军人员全部整合到一起,从此先在海军当中消除南北洋之间的界限,这样有利于国家意志的凝和。

    南洋系海军官兵早已经无船可用,很多水师学堂毕业的海军将领们只能指挥小炮舰和鱼雷艇,他们做梦都希望进入北洋水师,到北洋水师的大舰上服役。但之前在李鸿章管理下的北洋水师地域成见很重,南洋派系的海军官兵很难留在北洋水师,即便是留下的人也不受待见。

    但随着王辰浩掌管北洋水师、太平洋舰队,进而整合成皇家海军之后,曾经指挥太平洋舰队为王辰浩立下汗马功劳的林建章、杜锡圭等一大批南洋水师将领们进入皇家海军高层,加上王辰浩没有对南洋系海军将领们的偏见,使得南洋系海军官兵们终于得以有了立足之地。

    随着英籍雇佣兵陆续离开皇家海军各舰,新的皇家海军人员成分中一半是原来的北洋派系,一半是原来的南洋派系,双方从高级军官到基层人员,整体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状态,这些都是王辰浩煞费苦心的安排,他严令所有人不得再提及“你是南洋的还是我是北洋的,等敏感话语,目的就是从此开始,一步步消除南北洋海军派系之间的隔阂。

    当然,王辰浩知道短时间内还无法完全消除他们之间的不和。但王辰浩相信,不论是北洋派系的官兵还是南洋派系官兵们,都是铁铮铮的好汉,只要经历一两场血火战争之后,南北洋官兵们在齐心协力应对外敌之后,他们之间就会形成对彼此的尊敬和宽容,从而也就融合在一起,打成一片,不再分什么南北洋概念了。

    其次,王辰浩利用职权,以福州船政局和广东船政局多年未有建树,荒废了马尾造船厂和黄埔造船厂,造成设备资源的浪费,以及缺乏海防能力为由,将马尾造船厂和黄埔造船厂收归皇家海军舰政总署直辖,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吞并了这两个最大的南洋海军造船厂。

    王辰浩吞并这两座大型造船厂之后,立即命舰政总署总监魏翰指派专员接管,同时开始对这两座造船厂进行升级扩建,恢复造船能力,为海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在这当中不断的提升自身实力,有朝一日达到或者超过上海船舶重工,成为国之坚重。@。

正文 第228章 夺取波多黎备 T



正文 第229章 飞艇竞赛

    。

    清帝国同美国联合对西班牙开战,随着清帝国沃征军占领西属bo多黎各主岛,以及附属别克斯岛、库莱布拉岛等,远征军的美洲作战任务已经完成。

    在亚洲地区,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等两千多个西属太平洋岛屿早在开战前就已经被王辰浩秘密派兵占领,清帝国同西班牙帝国宣战后,王辰浩也通过〖总〗理衙门向全世界宣布清帝国对上述群岛完成了军事占领。

    按照王辰浩同美国驻华全权公使查尔斯达成了合作协议,清帝国业已完成了作战计划…。而美国6军还在古巴岛上艰苦作战,向菲律宾派遣的远征军也还在路上。

    原本王辰浩向查尔斯提议,愿意派远征军登6古巴岛,协助美军作战。但是查尔斯出于对王辰浩的戒心,委婉的谢绝了。不过,查尔斯希望清帝国海军继续协助美国海军,准备应对西班牙塞韦拉舰队,对此王辰浩表示同意。

    远征军获得大胜的消息传回国内,上至清廷〖中〗央,下至黎民百姓,尽皆振奋不已。原本清政府还担心对西班牙战事失利,担心远征军一旦作战失利,将会导致西班牙对清帝国之前在国内掀起的反西班牙〖运〗动加以报复。如今远征军获得了大胜,清政府顿时松口气。同时,清帝国海6军夺取了西班牙大量殖民地,也让清政府扬眉吐气了一把。而黎民百姓们则继续为王辰浩欢呼庆祝,之前一些地方官员在审理西班牙人在华违法案件时,有所保留,如今现西班牙帝国不堪一击,于是不再留情,对西班牙人加重了惩罚力度。

    对西班牙的战事取得了辉煌战绩光绪当即召开御前会议,正式下旨严惩西班牙,耀我国威。实际上,这是光绪在抢王辰浩的功劳给他自己脸上贴金。

    当然,光绪也有自己更深的打算。

    经过康有为、粱启等一大批维新派的长期劝说,光绪终于点头同意变法维新。

    但是,变法维新的阻力是庞大的清廷从〖中〗央到地方,认为变法维新就是改变现状,因此反对呼声此起彼伏。

    变法维新的第一道阻力便是慈禧太后。光绪要变法维新,就得从慈禧手里拿回一二品大员的任命权。为此光绪帝已经几次亲临颐和园面见慈禧太后了,就是为了能让慈禧答应变法的维新。不过成效不大,帝后两党在权利上分配不均互不让步。

    为此光绪听从康有为的建议,展开舆论攻势。光绪多次在舆论问题上让王辰浩耍了,吃了大亏。因此也组织了自己的报社便是谭嗣同等人成立的时务报。经过时务报的宣传将光绪帝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维新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同时,却暗中说成是慈禧从中阻挠变法,结果将各国的驻华公使们都给引了出来。

    英国公使窦纳乐爵士对光绪准备变法维新一事是十分重视,也非常的支持组成了以窦纳乐爵士为的英、美、德、法等国的联合公使团照会〖总〗理衙门,支持光绪变法维新同时也要求慈禧太后同意变法维新。

    洋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慈禧见洋人干涉她的政事,自然十分不快。不过外界已经传开了,说她反对变法,阻挠国家强盛。慈禧没有办法,为了维护她的面子,也不好再继续阻挠变法的事儿。

    在舆论面前,慈禧表面上得支持变法维新,但她可不是好相与的主儿,在答应光绪帝的变法维新要求前,便召李鸿章和王辰浩二人进京,对他们大加褒奖并加以笼络。

    李鸿章此时在慈禧面前已经不如以前吃香了,王辰浩实力的膨胀,慈禧不得不更加笼络他。

    慈禧已经知道直隶总督的大权实际早就让李鸿章交给王辰浩了,现在的直隶省是王辰浩说的算,李鸿章天天在家里享清福。

    既然已经成了事实,慈禧索xìng便满足他们的要求。慈禧任命李鸿章为〖总〗理衙门事务大臣,任命王辰浩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对于王辰浩来说,任不任命为直隶总督都不重要,他已经实际掌控直隶军政大权了。慈禧也知道这点,于是格外授予他文华殿大学士称号。作为清帝国最高学历,多少人都惦记着,这葬奖励已经非常给王辰浩面子了。

    而王辰浩也明白,慈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对他矢加笼络,无疑是让王辰浩站在后党一边。而光绪的维新变法,还没有等到开始便先输了一招。

    王辰浩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顿时令其他各省督抚们嫉恨不已。不过摄于王辰浩的权势,他们也只能埋怨几句而已。而随着慈禧批准光绪进行变法维新,各省督抚们的注意力也从王辰浩身上迅转移。

    1898年1月24日这天,光绪帝难得的将文武百官都叫到了乾清宫,颁布上谕,着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议奏改革事宜,翰林院起草《明定国是》诏书,准备变法维新。

    第二天,军机处并〖总〗理衙门奉谕,对国内外宣布了《明定国是》

    诏书。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稗益。

    即以〖中〗国大经**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娄葛,势不两存。方今各国交通,使才为当务之急。着各直省督抚于平日所知品学端正、通达时务、不染刁气者,无论官职大小,酌保数员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带领引见,以备朝廷任使。”明定国是诏一出,顿时惊动了国内外,清帝国对西班牙的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