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官(雁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沈家与刘家人送子弟到了。
几家人同在安陆州,彼此都能论上亲的,不管实际上交情如何,面上都满是热络。
大人们寒暄完,少不得将几个孩子也叫到一处。除了道痴之外,剩下那四人显然都是相熟的。吕文召还是手不释卷的书呆状,让人看了气闷;王琪腆着圆滚滚的肚子,小眼睛眯缝着,看着憨痴不敏;刘家子弟叫刘从云,气质斯文,老是微笑,露出两个酒窝,看着很是可亲;沈家子弟名沈鹤轩,不仅是众人中长得好的,穿着打扮也最出彩。
其他人都是或青或蓝的直衫,沈鹤轩身上穿了藕荷色的圆领衫,下身还系了围裳,手中拿了把檀香扇子,一副风流公子的装扮,看的吕文召与王琪直翻白眼。
这几个少年都是旧识,自然少了拘谨,趁着大人们没注意,你一言我一语地挖苦起来。
这个口称“吕书呆”,那个低喊“沈凤凰”,要不就叫“王胖子”,不用说,正是这吕文召、沈鹤轩、王琪三人的“绰号”。只是刘从云的外号,有些叫道痴意外,那三个竟然叫其“大猫”。
若说叫“小猫”外形上还有几分相似,叫“大猫”所谓何来?
似是看出道痴不解,王琪附耳道:“那小子最是黑心肝,有名的笑面虎。”
刘从云似也接受了这个绰号,笑吟吟地看着大家,一副好孩子模样。
在道痴打量这沈、刘、吕三人时,这三人也在打量道痴。
王家十二房将庶子过继到外房之事,早已在安陆州士绅人家传遍。
吕文召看向道痴的目光,就带了轻鄙;刘从云笑容渐深,沈鹤轩则看了众人一圈,道:“这里才五个,不是说这次进府的伴读是六个么?”
第三十五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
沈鹤轩并没有压低音量,他这般一说,不仅几个小的好奇,连送少年们过来的诸位长辈也都留意到此事。
第六个入府学的伴读是谁?
众人未免有些好奇,沈、刘两家的家长都望向吕盛与王珍:“吕兄,大郎,剩下的人选莫不是郑家子弟?”
不怪两人如此相问,在安陆州,除了王沈刘吕四大姓外,二等人家中,以郑家为首。
兴王从士绅子弟从未世子选伴读,不过是加深世子与地方士绅之间的牵系。四大姓才来五个少年,那第六人从次一等人家遴选也不稀奇。
吕盛也面带疑huo,望向王珍。虽说他是郑家的女婿,可同岳家的关系平平。
王珍摇头道:“小侄昨日还曾见过舅父,并不听闻此事,剩下的伴读当不是小侄舅家的表弟。”
众人面面相觑,实猜不出这第六个人是谁家子弟?既是有资格入府学,家世即便不能与他们四家比肩,也当差不了多少才是。
不过,显然答案就在眼前。
第六个少年来了,众人齐刷刷地望了过去。
同样是由王府属官引进来,不同的是来着并无长辈相送,也无小厮跟随,只有一个人,而且穿着打扮还异于常人。
年纪十四、五岁,容长脸,丹凤眼,身着蓝色道袍,头戴祥云文头巾,肩上背着一个略显泛白的灰色包裹。
竟然是个小道士?!
旁人都在诧异不止,王珍与王琪却忍不住地看了道痴两眼。
旁人只晓得道痴曾寄养在外头,现下众人中,见过他僧衣装扮的,就只有王珍、王琪兄弟两个。看到眼前这个在众人注目之下面不改色的小道士,兄弟两个都想起道痴穿僧衣的模样。不说旁的,就是道痴头上的福字巾下,还是半寸不到的头发茬。
这时便见曾给众人开门的两个小太监上前,这个堆笑道:“陈道长来了。”
那个道:“奴婢帮您拿包袱。”
比方才对四大姓时热络多了,身为王府内shi,即便只是小太监,也足以让他们眼高于顶,即便方才得了赏银,也不过是慢悠悠地道声谢,哪里有这般殷勤?
不过想到兴王爷是出了名的好道,曾与已故玄妙观观主陈纯一相交莫逆,眼见着小道士也姓陈,众人便想着多半是纯一道人的俗家晚辈。
小道士依旧自己背了包袱,同两个小太监行了个稽首礼。两个小太监拿着钥匙,将西厢房第三间屋子打开,将小道士送了进去。
王珍还罢,其他三家家长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要是在住家里,东厢名分上要比西厢高,通常住长子,西厢住次子或者女儿。
可这里是府学,除了世子之外,众伴读的身份,并不分出高低上下。
说都晓得西厢房“冬暖夏凉”,比东厢房好。王家地位在这里,又是王府的姻亲,王府这边照顾,给安排西厢还无可厚非。这小道士压住其他三人,也住了西厢,就让他们有些不舒坦。即便是纯一道长的俗家晚辈又如何,老道士早已坐化多年,玄妙观如今的观主也不姓陈。
不过不满归不满,他们在外头即便再耀武扬威,在王府里也没有嚣张的余地。即便是对一个王府小太监,他们都要小心应对。
朝廷虽有法度,藩王府不许插手地方政务,可对于藩王府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想要收拾地方士绅,并不费什么事。天下藩王这么多,灭门夺产、yin人妻女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又有谁敢去追究?
兴王口碑再好,待安陆百姓再宽仁,藩王就是藩王,不容世人有半点不恭与轻慢。
这会儿功夫,就见一个中间内shi过来传话,道是王爷现下处理完政务,正有闲暇,请几位家长过去吃茶。
几个家长闻言,面上都有些ji动。
兴王虽就藩安陆二十余年,可身份尊贵,也不是那么好见的。除了王珍因王夫人的缘故,出入王府的次数稍多些,其他几家人进王府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家长们既要去拜会兴王,小一辈便可以回自己屋子先安顿下来。
离开府学前,几位亲长少不得叫过各家子侄,再三叮嘱一番,连王珍亦不能免俗。面对道痴,他倒是没有不放心的,对于王琪,则几乎要耳提面授:“不许逗弄吕家表弟,不许招惹刘家三郎,不许亲近沈家大郎。且要记住,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二郎是你兄弟,要有做哥哥的样子。”
他压低了音量,可道痴本就离他们兄弟两个站的近,耳目又格外好些,因此听得清清楚楚。
听王珍对那三家少年避之不及,道痴哭笑不得。难道王琪是肯吃亏的?不过是看着痴肥些,又不是真傻。
既然王珍都叫王琪小心那几个少年,显然这话不是无的放矢。
可再怎么说,不过是几个半大少年,哪里就有那么大的“杀伤力”。王珍这般叮嘱,多半是碍于王府权势,怕王琪在这里少年冲动,引出什么争执与麻烦。
道痴转过身去,望向自家隔壁那间厢房,心中有些腹诽。
为什么自己是养在寺中,而不是道观中?历史上记得明明白白,嘉靖可是痴迷炼丹求道的皇帝,要是自己是小道士身份,是不是能越发与这个小皇帝“志同道合”?
不过也就这么一想罢了,不管是在道观长大,还是在寺院长大,他终究要回到俗世。
没有金手指,挑战是不是更刺ji?
大人们叮嘱完各家子侄,随着内shi大人去拜见王爷。
送小道士入厢房安置的两个小太监已经出来,给众人指起几间盝顶房的分配。
东边三间,北边两间是小厮房,三人一间,众人可自行分配,剩下一间是值房。西边三间,北边两间是热水房,南边一间是净房。
之所以设置值房,是因王府规矩森严,出入禁忌颇多,诸伴读小厮又不是王府中人,就更不方便了。安排两个小太监在这边当值,有什么事情也有人出入传话。
负责招待众人的这两个小太监,往后就在府学驻守。
一个叫黄锦,一个叫高康。
该介绍的介绍了,那个叫黄锦便请众人自便,而后便留下高康,自己出了乐群堂。
“乐群”二字,是这院子正房的匾额。
因小道人没有带小厮过来,剩下五个人,王家兄弟的两个小厮占了一间屋子,其他三人小厮占了一间屋子,除了吕文召冷哼一声,倒是也没起争议纠纷。
吕文召握着书卷回屋去了,沈鹤轩则是从自家小厮手中,接了琴囊,才对众人笑笑,捧着琴囊回房。不一时,就有悠扬的琴声从他房里传出来。
刘从云依旧露出一对酒窝,温良无害地对王琪、道痴点点头,也转身回房。
院子里只剩下王琪与道痴两个,彼此对视一眼,转身推门不迟。
方才两个小太监刚开厢房门,吕盛便出来,因此道痴还没有进屋过,只吩咐惊蛰将带来的包裹送进来。
虽说只是一间厢房,可论起大小来,与道痴在家中的两间东厢差不多。
一丈半开间,两丈进深。
进屋子后,便看到一座四折屏风,将一间厢房一分为二。外间稍大些,临窗设的是书桌、高背椅,书桌旁边,是个梨花木水盆架。
靠着南墙的,是一方罗汉榻,前面是方几,东西设方椅。
屏风里,一床、一柜、一个衣服架,简单明了床上的幔帐铺盖,都是簇新的,用的都是绫罗丝绸,颜色虽素雅,可也不掩其富贵精致。
这床上物件,都是由王府预备,道痴谁不晓得旁人家如何,外九房与这个是没的比的,就是十二房那边的寝具,也比不得这个精致。
在屏风里看了一眼,道痴又转到屏风外。
方几上有茶盘,里面是茶叶筒与一套青花茶具;书桌子,有除了文房四宝之外,还有书架、笔架、笔洗、镇纸等一应俱全。
正如王府使人传话的那般,除了身上的换洗衣物,这边给众人准备的一应俱全。
道痴所带来的两个包裹,就在罗汉榻上,没有他吩咐,惊蛰并没有将包裹打开。
道痴将其中一个包裹打开,里面没有旁的,只有十多本书,是几本四书集注,与王三郎的几本笔记。
道痴将这些书一本一本地插在书架上。
在后世时曾听过有人将后世的学历教育与古代的科举教育等同起来,学士对应着秀才、硕士对应着举人、博士对应着进士、博士后对应着翰林。
这样听起来,似乎童子试并不难,可实际上具道痴了解,童子试的考试并不那么容易。
能顺利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只有百分之一。而生员中,只有考了一等廪生,才有资格报考国子监的贡生。
道痴想要以贡生的身份进京,那就必须要顺利过了童子试,并且在院试的时候考取一等。
这其中的难度,换成后世的说法,就是家教教导出来的学生,以报考省重点大学为中转,目标是中科院的研究生。这其中的难度,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现下距离明年二月,只剩下八个月的时间,道痴不是自大的xing子,晓得自己分量,若不抓紧时间,真正将四书五经吃透,将八股文章做得好看,那一切只是空谈。
他哪里有功夫耽搁?坐在书桌前,道痴拿起一本笔记。
王三郎的笔记,就是及时雨。不愧是拜在大儒名下,四书注解的十分透彻。王青洪能允许三郎明年便下场,可见是认可三郎的学习成绩。
道痴没指望自己数月之功,就同三郎比肩,只是想着在童子试第一场时成绩不要太丢脸就好。府试在四月、院试在六月。
最关键的就是院试,多少读书人一辈子卡在童生这个坎上,可见院试的难度。
道痴正看的入迷,就被“咦”的一声,打断思路。
他皱眉望向门口,不告而入的,在没有旁人,正是王琪。
王琪看出道痴不快,倒是没有歪缠,道:“二郎快出来,世子来了……”
第三十六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
等道痴出来院子,才发现几个伴读都从屋子里出来,站在廊下。
乐群堂门口,小太监黄锦与高康二人侍立。
见王氏兄弟从厢房出来,黄锦扬了扬下巴,道:“世子来了,要见见几位公子,既然几位公子都出来了,便请进堂屋。”
说罢,转身进了堂屋,众人依次随之入内。
乐群堂五间,中堂三间没隔断,东西用百宝阁隔出两间屋子,充作餐室、茶室。
中间三间,便是聚会之处,除了屏风下设了一对主座之外,东西相对还摆了四对椅子。椅子之间,用的是圆几。
现下主座上,坐着一个少年,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赤色蟠龙袍,腰间系了玉带,这般装扮出现在这里,不用说这就是兴王世子。
东西对椅上,东边与西边第一位都坐了一个少年。东边的年纪稍长,有十五、六岁;西边的面容稚嫩,十来岁年纪。
别说是没有功名在身的伴读少年,就是朝中大员,见了亲王世子亦要行跪拜之礼,因此道痴一行,少不得在内侍的指引下给主位上的世子行了叩首礼。
这会儿功夫,坐在西首位的少年已经站起身,避到一旁;东首位的少年却纹丝不动,大喇喇地看着众人行礼。
世子面带微笑,伸手虚扶道:“快快起来,孤与诸君将同室读书,今日起在府学之中,只论同窗之谊,勿论尊卑。”
众人到底是少年,即便听世子这般说,便也跟着起了,只是多是低眉顺眼,恭立一旁。
道痴因方才同王琪两个出来的最晚,所以排在众伴读后入的屋子,现下也是站在末尾。
他心中诧异的,不是坐在东首座的少年大喇喇地跟着世子一道受了众人的跪拜礼,而是诧异陈小道士也跟着行了跪礼。
僧道尼等出家人,本不当行俗礼才是。小道士既然跪下,那说明只是穿着打扮像小道士,还没有正式出家为道。不过想想,也只有这样才能说得过去,要不然兴王选个真正的道士入府给世子做伴读,则太怪异了些。
兴王世子淡淡地看了东首座的少年一眼,对黄锦低声道:“王家公子何在?请近前来。”
黄锦应了一声,扬声道:“殿下请王家两位公子上前来。”
王琪与道痴对视一眼,越过众人,走到前边。
世子目光落在王琪身上,脸上多了几分笑意,道:“王七郎,半年没见,你又胖了。”
王琪“嘿嘿”两声道:“都是托了殿下的福,小人好吃好睡、好睡好吃,正所谓心宽体胖。”
世子大笑道:“你是有福之人,才能这般清闲自在过日子。”
说话间,他望向道痴,看着看着,却是不知不觉止了笑。
他面露疑惑,问王琪道:“这位孤瞧着有些面善……也是王家儿郎?”
王琪道:“回殿下的话,正是小人族弟王瑾。”
世子低语自语道:“是孤认错了人……”到底还是好奇,忍不住多看了道痴两眼,这下瞧出道痴与旁人不同之处。
本不到成童之年(十五岁),头巾之下,当是垂发才是,眼前这人头巾下却干干净净,露出一对耳朵。
世子精神一震,目视道痴:“王瑾,见过孤否?”
道痴闻声抬头,看了世子几眼,只做回忆状,而后方似有所悟,做了一个稽首礼,道:“还不曾谢过殿下相赠之情,道痴失礼了。”
世子面带激动,从座位上起身,走到道痴跟前,道:“孤就想着没有记错,真是那天的小和尚。那天孤就想与你说话,可惜的是你行迹匆匆……”说到这里,有些不解道:“道痴是你的法号?只是你既是王家子弟,怎么做僧家装扮?还有法号?”
不怪他记得清楚,那日里道痴穿着身旧僧衣,站在街道上,“眼巴巴”地看着点心铺子,模样实在惹人怜。现下却是好人家小公子模样,与那日所差太多。
道痴道:“道痴正是法名,道痴因病弱,自小养在寺中,旬日前方下山回家。”
换做其他孩子,听了这话,估计也就信了。世子已经十二岁,开始跟随兴王学习政事,这几年也常做小道士装扮,与兴王在外头溜达。什么样的父母,能将儿子养在寺庙十来年?这道痴也没有半点病弱的模样。
想来是其中有什么隐情,只是现下也不是想这个的时候。
世子点点头,转回到主位上,指了指西边椅子,示意王琪、王瑾道痴入座。
原本坐在西边的小少年,侍立在主座前,没有再入座。
王琪见状,便避开首位,打算带着道痴坐在第二位、第三位。世子笑着摆摆手道:“无需留出空位,你们坐得了这个位置。”
王琪闻言,不由微怔,随即笑道:“那小人与兄弟就谢过殿下赐座。”说罢,带着道痴在西首第一、第二的位置落座。
王琪依旧眯缝了眼睛,心里却不由打鼓。王家确实是安陆士绅之首,可世子是不是太抬举自己了?还有东首位坐着的这个,干嘛跟杀父仇人似的瞪着自己。
这个狂傲的家伙,可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王琪心里没底,不由自主地望向身边的道痴。
道痴也察觉出面对毫不掩饰地敌意,轻飘飘地看了对面一眼。
那少年,服侍华丽,神情倨傲,若是穿上蟠龙福,他倒是比世子更像是人上人。
只有在富贵中,才能养出这样这样骄奢的气质。却是不知,这人是谁,竟然在世子面前没有半分拘谨恭敬的模样。
世子此时已经望向还站着的四人,对在最前面的小道士道:“你就是陈赤忠?纯一道长的侄孙?”
陈赤忠稽首道:“正是小人,见过殿下。”
世子笑道:“纯一道长生前与父王甚是相知相得,亦常出入王府。这样论起来,你当称孤一声师叔。”
陈赤忠闻言,立时跪下,顿首道:“小侄赤忠见过师叔。”
世子的笑容淡了几分:“起吧,以后不缺说话的时候。”
待陈赤忠起身,世子指了指东首二位的椅子,示意陈赤忠落座。
陈赤忠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口称“侄儿谢过师叔赐座”,才在东首第二把银子上坐了。
什么目下无尘、清逸脱俗都是浮云啊。看的大家眼球掉了一地。
众人望向陈赤忠的眼神,不掩鄙视,这家伙变脸也太快。在众人跟前,架子端的高高的,一个字都不肯说,脸上僵的跟木头似的,见了世子却是难掩谄媚。
就仿佛从一个得道高人,一下子变成了蹭吃蹭喝的市井骗子。
剩下的三个人,世子便只对沈鹤轩单独问了两句话,问了两句他琴艺造诣之类的话,沈鹤轩并没有自谦,反而洋洋得意地自夸了两句。
世子并未生厌,反而笑着点点头,道:“母妃最爱琴曲,等过几日有暇,还要劳烦沈大郎为母妃弹奏两曲。”
沈鹤轩躬身道:“荣幸之至。”
他的座位,是东首第三位。
剩下刘从典与吕文召,世子只问了问年纪,便叫入座,是西首第三位,与东首第四位。
刘从文依旧笑意温煦,吕文召面色却很难看。不管世子是有意还是无意排位,他的位置竟然是六伴读之末。对于一个自诩有些分量的少年来说,当然心里不服气。吕家确实在安陆四大姓中居末,可他是宗房嫡长子,难道身份还比不得王瑾那个刚从寺庙里出来的旁支?
世子见众人都入座,方笑着指了指东首位少年道:“这是孤舅家的二表哥,单名一个麟字,明日起亦随孤与诸位在府学读书。”
兴王妃姓郭,这少年全名郭麟。按照规矩礼节,既然世子向众人介绍他,他当起身与众人彼此作揖见礼才是。
郭麟却没有起身的意思,只扬着下巴,冲众人点点头。
他既是这般,众人倒也不好起身,便也只好在座位上抱拳回礼。
世子眉头微蹙,随即散开,拉过身边的小小少年,笑着介绍道:“这是孤的乳兄弟陆炳,就是府学的第八位伴读。他方九岁,比诸位年纪都幼,以后在学里还望众人看顾一二。”
陆炳上前两步,对众人做了个长揖,道:“小弟陆炳,见过诸位世兄。”
除了郭麟不动外,其他六人都从座位上起身还礼。
陆炳随即在西首末位落座,后世鼎鼎大名的兴王府八伴读,今日始聚。
凤祥宫,正殿,东阁。
兴王妃蒋氏眉头微蹙,坐在罗汉榻时,不时望向门口。
旁边圆凳上坐着一着襦裙妇人,三十多岁,面庞微红,看着倒是没有寻常女子的柔弱,道:“看着时辰,伴读们都当入府,周嬷嬷应该就回来了。”
蒋氏点点头道:“当差不多来了……除了王家有个孩子年岁不足之外,其他几家报上来的孩子年纪同凤儿都匹配,只是不知品貌如何。”
那妇人犹豫道:“舅爷、舅太太那边,还以为王妃给殿下安排伴读,只是为三郡主选仪宾,并不晓得王妃还有为凤小姐选婿的意思,怕是未必情愿。”
蒋氏冷笑道:“他们看上了熜儿,当然就不情愿与旁人结亲。怕是忘了,这王府里,还轮不到他们做主。巴巴地叫麟儿也跟着进府学,为的什么?既惦记熜儿,又放不下三丫头,想要给我添乱呢。”
说到这里,她也似反应过来自己语气太恶,神色稍缓道:“我不是说麟儿与凤儿不好,只是孩子是好孩子,都叫老夫人与他们娘亲给惯坏了。”
那襦裙妇人显然有所忌讳,岔开话道:“王妃既使人预备了赐席,那是不是也打发人去瞧瞧这几个孩子到底品貌如何?”
蒋氏笑着点点头,道:“自然要看看,要是老实本分的,自是无话,要是有那歪心肠的,熜儿身边也不能留……”
第三十七章 乐群堂里接风宴(上)
排排坐,吃果果。
现下乐群堂里,就有点这个意思。世子将众人的称呼,都换成了“王七郎”、“沈大郎”之类,气氛倒是熟络许多。迷
又叙起年齿来。
蒋麟、陈赤忠、沈鹤轩同庚,都是十五岁,只是年份不同;王琪、刘从云、吕文召都是十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