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吏爬起来苦笑道:“李大人,啥也不用说了,且等陛下的处置吧。”
  李梦菱瞪眼道:“在倭国的时候我就杀了不少,处置什么?”
  小吏自觉大祸临头,也不和她说,跌跌撞撞的就往外跑。
  李梦菱脑子一转,就吩咐人看好这些俘虏,然后也跟了出去。
  那些俘虏在狼兵的驱赶下各自进屋,都知道怕是要出事了,噤若寒蝉。
  阳光照在这些院子里,可没人感觉到温暖,有的只是冰凉刺骨……
  【 。。】


第874章 东厂成了笑话
  ,最快更新带着仓库到大明最新章节!
  “老爷,那个举人又来了。”
  在前厅,方醒看到了这个中年举人。
  洗的有些发白的衣服,前胸被汗水洇湿了一片,可在面对方醒时却没有任何的谦卑。
  “在下吕长波,字省海,见过伯爷。”
  看穿着这人的家境应该普通,可那张脸居然有些圆,而且还有双下巴。
  “请坐。”
  双方坐下,方醒问了来意。
  吕长波说道:“伯爷,在下对伯爷的方学颇有兴趣,三本书都已经自学完了,可市面上却找不到更多的方学典籍,心痒难耐之下,就想毛遂自荐,到书院来打个下手。”
  咦!这人口气不小啊!
  方醒不动声色的道:“吕先生平日里在忙些什么?”
  吕长波说道:“家中有些田地,靠着免粮,好歹还能活下去。”
  这又是一个特权阶级!
  方醒淡淡的道:“那吕先生以为科学如何?”
  别提方学了行不?你见过哪位开创一派学说的人还能上位的?
  “伯爷,方……科学,在下认为乃探究物理之道,能剖析万物,可得大道。”
  吕长波的声音听着有些狂热,让方醒不自觉的把身体偏了一下。
  “这个啥……科学的大道在于认知,学到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越会感觉迷障,因为前方还有无数的岔路,需要我辈去一一探索。”
  方醒习惯性的开始了布道:“科学不是道儒释,但同样需要一颗虔诚的心,以及一个善于剖析问题的脑袋,前方无止境,方某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不过在此之前,方醒叫人送来了一份试卷,让马苏来监考。
  “这个是规矩,做完后,若是成绩无差,书院自然会考虑吕先生加入的事情。”
  方醒含笑出去,可刚走出前厅,他就对方五使了个眼色。
  方五心领神会的往城里去了,他将通过各种渠道去调查吕长波。
  解缙也来了,他奇怪的道:“举人好歹也是一方士绅,这人为何要来书院?”
  “谁知道呢?!”
  方醒说道:“等他做完卷子再说,兴许是特别喜欢科学吧!”
  解缙抚须道:“若是这般就再好不过了,等在北平增开一家书院之后,这人手就紧啊!”
  方醒看到黄钟来了,就笑道:“有学生呢!这两批学生以后肯定是要留一些在书院任教。”
  黄钟过来说道:“伯爷,关押倭国皇族的地方出事了。”
  ……
  朱棣有些不高兴。
  刚成立的东厂掌印太监孙祥刚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陛下,那李梦菱的麾下不知礼数,整日懒懒散散,出了篓子,那李梦菱还当场杀了六人灭口……”
  其实东厂的雏形早就有了,框架也搭起来了。
  “传他们进来。”
  朱棣的神色看不出喜怒。
  李梦菱到了这里才觉得畏惧,自由自在的山林让人无拘无束,可这个散布着威严的宫殿里,却让她感到窒息。
  朱棣高坐上面,目光淡淡。
  这种事自然不需要他来处置,若非李梦菱涉及到广/西的土司,她今天连皇宫的门都进不来。
  金忠干咳一声道:“陛下,臣以为该部来自于山林,性子桀骜,至于所犯之事可大可小,不过……倭国不是没了吗?”
  这是在求情。
  吕震皱眉出班道:“陛下,尽管倭国没了,可为日后计,也得严厉处置,否则大军到处,谁敢请降?”
  孟瑛也赞同道:“陛下,吕大人所言甚是,所降之人,历朝历代均是妥善处置,这样在攻伐中也能少些伤亡。”
  大明连皇帝都杀,卧槽!谁特么的敢投降?!
  “陛下,兴和伯求见。”
  吕震的面色一沉,孟瑛马上就回归班位。
  而金忠却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梦菱心想,你这算是有救了啊!
  朱棣有些头痛的道:“让他进来。”
  这个竖子无事不来,没事就躲在家中抱娃,堪称是国朝最惫懒的勋戚。
  方醒进来行礼后,看到李梦菱就讶然道:“咦!这不是李大人吗?怎地这是要回去了,来谢恩的吗?”
  吕震作为礼部尚书,自然要呵斥这等把皇宫当家般随便的举动。
  “兴和伯,李大人杀了倭国的皇族!”
  “是吗?”
  方醒笑眯眯的道:“那有什么!倭国的皇族七大姑,八大姨的,死几个也不影响大局嘛!”
  “咳咳!”
  杨士奇干咳道:“兴和伯,大明立朝至今,从未有此骇人之事啊!”
  方醒也不装傻,就说道:“陛下,臣刚听说了,死去的那个女子乃是那六个男子的晚辈,这等禽兽,不死何为?难道要留着为后来人标榜吗?”
  “什么?”
  朱棣倒是先震惊了,他的目光转向了大太监。
  大太监哪里知道,最后孙祥出来道:“陛下,因此事太过污浊,奴婢唯恐污了陛下之耳,就……”
  大太监心中喟叹,知道孙祥犯了忌讳。
  内宫伺候的人自然可以婉转的说,可你是陛下的耳目啊!居然也敢私自做主!
  孙祥已经感受到了朱棣身上的冷气,可却不敢跪。
  虽然是错了,可当着那些文武官员的面却不能跪。
  一跪就是在打朱棣的脸!
  陛下,合着您弄的这个东厂这般好笑啊!
  朱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只是面色微沉的道:“果然是畜生!”
  形式在李梦菱还在发懵的时候开始了变化。
  首先是杨士奇,他正义凛然的道:“陛下,此事果然是骇人听闻,臣以为李大人无过,反而有功,涤荡风气之功!”
  金幼孜也附和道:“陛下,换了臣在那里,估摸着也会忍不住动手,所以臣也认为李大人有功!”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
  李梦菱真的懵逼了,她完全弄不懂刚才还喊打喊杀的群臣,为何转眼间就同仇敌忾的认可了她的行为。
  她偷偷的瞟了一眼方醒,突然发现这一系列的变化正是这位兴和伯带来的。
  “陛下,臣……”
  连武勋都有人出班赞同了李梦菱,让朱棣的面色黑沉沉的。
  “回去吧!”
  朱棣对待土司历来都谨慎,不谨慎也不行啊!不谨慎就要劳师动众,靡费钱粮。
  李梦菱被太监带出去时还是懵的,可大殿内的人却都知道这是为何。
  方醒有些纠结了……
  【 。。】


第875章 从小吏做起,放弃科考的马苏
  方醒无辜的道:“陛下,臣不知啊!”
  尼玛!谁知道报信的人居然会隐瞒此事的来龙去脉?
  要是因为这个被朱棣记恨上了,方醒就准备全家搬去戍边,马丹!不和这帮子阴人打交道了。
  孙祥会糊涂至此吗?
  呵呵!
  孙祥已经要疯了,东厂的第一炮就打歪了,以后朱棣还会信任他吗?
  黄俨!
  孙祥瞥了一脸平静的黄俨一眼:你这条老狗,居然说陛下今日心情极好。
  可这话没错啊!
  是你孙祥自己揣摩陛下的心思,不敢拿那种破坏伦常的破事去打扰他的心情,怪我咯!
  朱棣眼睛微眯,淡淡的道:“散了吧!”
  方醒纠结的跟着群臣出去,后面的朱棣脸色铁青,目光锁定了孙祥。
  “打!”
  朱棣太憋屈了,而且这个憋屈还是自己刚任命的东厂掌印太监送来的。
  大太监面无表情的看着进来几名侍卫,然后瞟了黄俨一眼。
  黄俨皱眉向孙祥投以同情的目光,然后微不可查的叹息一声。
  孙祥只是咬紧牙关,没求饶,没哭喊,被人拖了出去。
  打板子的声音传来,朱棣恍若未闻,只是目光幽幽的看着外面……
  ……
  “兴和伯果然是侠义心肠啊!”
  金幼孜追上了方醒,拱手赞美道。
  侠你妹!
  方醒正在郁闷的时候,就淡淡的道:“金大人今日和诸位大人共襄盛举,果然是魏征第二呐!方某佩服!”
  金幼孜笑了笑:“哪有的事,不过是觉着那些边民不易,不能冷了他们的一腔报国之心罢了!”
  方醒打个哈哈道:“陛下想必对金大人的忠心唏嘘不已,方某就先走了。”
  金幼孜看着方醒的背影,面色阴晴不定。
  回到家,吕长波的卷子被马苏送了过来,方醒一看,居然只错了一道数学题,就满意的道:“等方五那边的消息,此人若是没有来历,你就问问他,愿不愿意举家前去北平。”
  马苏说道:“弟子今日问了他一些家里的事,也就是几十亩地,而且都佃给了别人种,他自己在家里教了几个学生,应该是愿意的。”
  “那就好。”
  方醒沉吟了一下:“迁都北平势在必行,为师准备把徐方达留在金陵,然后辅以田秀才和那些学生,慢慢的在南方铺开,而咱们就得回到北平,白手起家了!”
  马苏笑道:“老师,弟子听那些人说了,北平也有不少想学科学的人,只是因为南北相隔,所以早就在翘首以盼了。”
  方醒点头道:“以后大部分学生都会留在金陵,等学成之后,为师会禀告陛下,让他们从小吏开始干起。”
  马苏心中一震:“老师,真要让他们从小吏做起吗?”
  方醒嗯了一声道:“从前宋开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道理倒是没错,可学的东西却错了,而且千军万马都去挤科举这条独木桥,中了就是官,可那些人可能为官?所以为师早就和太孙商议过了,此后我这一门出来的学生,必须要从小吏做起,想借势飞黄腾达?没门!”
  马苏目光炯炯的道:“老师,弟子决定不参加会试了!”
  方醒呼出一口气,头向后仰,看着虚空道:“你倒是领悟了。”
  马苏坦然的道:“是的老师,若是弟子继续参加科举,那就是科学主动在向儒学低头,弟子虽不敢说宁折不弯,可也不愿意走进那道门!”
  方醒苦笑道:“此间福祸一言难尽,罢了,你且回家去告知家人,不要一意孤行。”
  下午马苏从书院回家后,就把这个决定告诉了母亲和妻子。
  刘氏揉揉早年因为针线活做多了而发涩的眼睛,叹道:“苏儿,你的老师学究天人,又有殿下在那里,为娘老天拔地的,见识又短,你老师同意就好。”
  赵氏自然是不敢提意见的,马苏就等她去做饭的时候,悄然把这事的缘由告诉了她。
  赵氏翻炒着锅里的菜,嘴角噙笑道:“夫君何须对妾身解释。”
  马苏轻笑道:“你是我的妻,夫妻一体,何来的我贵你贱!”
  赵氏身体后仰,靠在马苏的怀里,梦呓般的道:“在嫁进来之前,妾身还有些担忧,担忧夫君和那些古板文人一般,每日呼喝妻儿……”
  马苏低声道:“那是腐儒,老师说了,男人的威严不是靠着呵斥家人来的,自然而然,无需遮掩。”
  赵为正在她出嫁时说过,说马苏现在看着不起眼,可却是方醒的大弟子,还和朱瞻基亲善,让她苦熬也要熬到那个时候。
  可现在看来,虽然生活不奢侈,也无家仆丫鬟成群,却简单而温馨。
  这样的日子也不差呀!
  ……
  第二天,大清早方醒就听说有人来访。
  “老爷,来的是一个年轻女子。”
  方醒正在吃早餐,边吃边照看着土豆。
  张淑慧已经吃好了,准备把土豆带过去。
  小白在喝粥……
  两双眼睛在注视着方醒,张淑慧淡定,小白委屈。
  “没有的事啊!”
  小白马上将面临生产,情绪不大稳定,就低声道:“少爷,哪有女子找上门来的?”
  方醒觉得自己真是比窦娥还冤,就问报信的丫鬟道:“那人叫什么?”
  丫鬟还不知道自己犯了错,“那人说是姓李。”
  “肯定是那个狼兵统领,为夫去看看。”
  等方醒到了前厅,看到独自前来的李梦菱时,不禁傻眼了。
  姑娘,你好歹带两个人在身边啊!
  “见过兴和伯。”
  野性难驯的李梦菱,在面对着‘魔神’方醒时,也收起了桀骜。
  “昨日多谢兴和伯相救,小女特来致谢。”
  这个拱手一点儿都不标准,方醒说道:“李……大人说笑了,不过是陛下明察秋毫而已,方某不敢居功。”
  这位李梦菱没有官衔,大家都觉得不好称呼,最后就含含糊糊的叫李大人。
  李梦菱马上就瞪眼道:“昨日小女去问了金大人,金大人都说全靠了兴和伯。男人说话要真!”
  哎哟妈!这女人真是太直了吧?!
  方醒看了门外的小刀一眼,干咳道:“此事过了就过了,李大人找方某何事?”
  金忠那个老家伙,在不知道李梦菱的性格之前,哪敢揽功,否则家里的葡萄架必定会倒塌。
  李梦菱正色道:“小女此来,一是感谢兴和伯,二是想请教兴和伯,兵部说是要把我部调去北方屯田,小女不大愿意,就向兴和伯请教来了。”
  屯田?
  方醒觉得金忠太古板了,就说道:“方某觉着你部还是回去的好,等大明需要时,再行征发,这样两者都兼顾到了。”
  李梦菱点头道:“就是!我们才不去种地!”
  “可你也不能去闹兵部吧?”
  方醒无奈的道:“你且回去,我这边上个奏折,不过成不成不敢保证。”


第876章 新丰伯出世
  方醒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以后要慢慢的停止军屯,那么现在把这些狼兵弄去北方干嘛?
  “……臣以为,不如放归原籍,否则时日一久,必泯然众人矣,留下又有何用?”
  ……
  随着小白的产期越来越近,方醒对外界的事情关注的越来越少。
  “小白,少吃点!”
  方醒一把抢过小白手中的糕点,皱眉道:“都快生了,你还折腾!”
  小白无辜的道:“少爷,我觉得饿。”
  “那是幻觉!”
  方醒让人把点心全都拿走,然后让邓嬷嬷带小白出去溜达。
  焦晃作为老熟人又来了,给小白诊脉之后,满脸欢喜的道:“兴和伯放心,母子都好。”
  你真能通过诊脉摸到孩子的情况?
  方醒觉得这事有些不大靠谱,不过看小白能吃能睡,无忧无虑的模样,多半是没问题。
  有过张淑慧的经验,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朱瞻基送来了一些药材,艳羡的道:“德华兄,你这是几年不鸣,一鸣惊人啊!”
  方醒前几年没有孩子,为此外界不少人认为方家大概是要绝后了。
  可没想到从张淑慧开始,这孩子连串生。
  方醒得意的道:“我这是收放自如。”
  朱瞻基笑道:“城中有人拿这一胎打赌,就赌新丰伯能不能出来。”
  啧!
  方醒牙痛的道:“男女都一样,这次没有,那就下次再生。”
  朱棣答应的新丰伯跑不了,跑了才是国朝的大笑话,所以方醒很淡定。
  ……
  小白的生产就像是夏天的雷阵雨。
  一家子正坐在一起吃饭,前一刻小白还在冲着那碟凉拌莴笋使劲,下一刻筷子落下,“少爷……”
  两个时辰后,方家的二少爷诞生了。
  抱着这个皱皱巴巴的孩子,第二次做父亲的方醒从容了许多:“就叫做方晟吧,小名平安。”
  进了产房,两个稳婆笑眯眯的正在给小白交代注意事项,看到方醒后,都笑了。
  这位伯爷家两次生产,两次叫的都是她们,而且赏赐丰厚。
  小白满头的汗,看着没有张淑慧生产时那么虚弱,相反,还有些兴奋。
  “少爷,孩子叫什么?”
  方醒接过毛巾,轻轻的给她擦去脸上的汗水,柔声道:“大名叫方晟,小名叫做平安。”
  “平安?”
  小白想了想,欢喜的道:“这个名字好,反正都是新丰伯了,平平安安的最好。”
  方醒看着浑身上下都还带着少女气息的小白,握住她的手,缓缓的道:“是,平安此后就是逍遥伯爷,你也是伯夫人了。”
  儿子是新丰伯,母亲当然不能当做小妾看待。
  张淑慧也进来了,笑着问了稳婆,得知小白身体无恙后,就笑道:“夫君,妾身刚吩咐了家中上下,以后就叫小白二夫人了。”
  方醒看到小白的眼中有些得意和调皮,就失笑道:“罢了,她这副模样看着哪像是伯夫人,且安生些吧。”
  按照朱棣的意思,等平安长到十岁时,就可以接收新丰伯的爵位。
  这个爵位是固定在小白的孩子身上,所以提前也没人说啥。
  ……
  朱棣得知消息后,赏了个如意下来,寓意深长。
  新生的新丰伯还在吃奶,方醒拿着如意道:“陛下的意思……大致是希望平安此生都平平安安的。”
  张淑慧抱着土豆,不让他去抢如意。
  “夫君,咱家两个孩子,一门两伯,这多多少少有些忌讳,陛下的意思倒是委屈了平安。”
  方醒把如意交给秦嬷嬷,笑道:“人生际遇从未有一成不变的,为夫的爵位肯定不止于此,土豆未来如何,那还得看他自己的努力。至于平安,同样是看他的造化。”
  方醒的手中有书院,有第一鲜和四海集市,还有在徐庆那里的罐头生意。
  等大明的商业开始全面复兴之后,方家的产业自然会越来越多。
  “爹!爹……”
  土豆奋力的挣扎着下地,一下就冲进了方醒的怀里。
  “爹,弟弟!弟弟!”
  方醒把他抱在膝上,笑道:“对,是弟弟,土豆以后可是大哥了,要好好的。”
  土豆靠在方醒的胸口上,嘟囔着,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张淑慧看到后就笑道:“土豆昨夜高兴,就睡晚了些。”
  方醒抱着土豆,再想想平安,突然觉得自己的肩上多了许多责任。
  为人父者,不说给孩子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安稳和良好的教育,总是要的。
  ……
  “恭喜兴和伯,家中不但添丁,还多了一位新丰伯。”
  方醒来参加朝会,顺便谢恩,结果一露面就被杨荣看到了。
  杨荣看起来神色平静,仿佛那些事情根本就和他无关。
  方醒笑了笑:“还是个奶娃呢!哪来的新丰伯。”
  杨荣听到了些许的冷淡,面色终于有了些变化。
  “兴和伯一门双伯,也算是大明的第二份。”
  金忠脸上的皱纹都堆起来了,笑的很灿烂。
  方醒看到他,这才露出了笑脸,拱手道:“金大人家中幼子想必也是福泽深厚,小一辈就该亲近才是。”
  金忠的笑容更灿烂了,脸上的皱纹几乎能夹住铜币。
  “德华此言大家都当个见证啊!等我家小子大些就送到书院去,德华可得好好的教。”
  金忠倚老卖老,马上就嚷着想定下此事。
  方醒慨然道:“老大人为大明呕心沥血,此事方某便应下了!绝不反悔!”
  金忠闻言就伸手,方醒笑着和他击掌为誓,边上的人都纷纷叫好。
  老金大概是活不过十年了,儿子金达年幼,若是他死的早,金达的未来堪忧。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可为了儿孙,大部分人都能漠视这个恐怖!
  金幼孜有些羡慕的道:“兴和伯以后可以学别人嘛,南北两京各分一个。”
  徐家就准备这样干,可方醒却摇摇头道:“此事尚早,再说方某胸无大志,更喜欢孩子们都在身边。”
  ……
  今日朱棣率先就提到了北平皇城的进展,听那意思,要不了多久就得迁都了。
  在大明南平交趾,北收朝鲜和倭国之后,迁都一事已经无人反对。
  朱棣的心情看来不错,居然还面带笑容。
  “迁都一事各部抓紧办,其次就是北边的卫所清理,朕看时间正好,就让汉王去,杨荣,你去辅佐……”
  朱棣的目光转到了心不在焉的方醒身上,皱眉道:“兴和伯也去!”


第877章 天津三卫,有趣啊!
  声明一下,qq和创世那边的章节发布有时候会晚,这是系统问题。
  爵士的小伙计好着呢,没太监。
  ……
  夏天在大运河上行船还算是舒爽,至少没有在家里时那么闷热。
  方醒在船舱中探出头去看了看后面,然后回身道:“王爷,到了北边之后,咱们可都得要看您的了。”
  此次聚宝山卫随行,而朱雀卫因为人数太多,最终被留在金陵,这让宋建然很是不甘。
  朱高煦正在擦拭着自己的新刀,原先的那把送给土豆之后,方醒过意不去,就送了一把锋利的好刀给他,至此爱不释手。
  面不改色的拔下一根头发,然后放在刀刃上,再用力的吹口气。
  “好刀!”
  朱高煦看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