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马上就要到北平了,这个时候宣府生乱,那就是在给他上眼药。
  “召集起来,用操练的名义召集起来。”
  郭义一咬牙,就准备破釜沉舟。
  金玉郁闷的道:“汉王走了,兴和伯也走了,特么的!把火点着了,他们倒是跑了!”
  ……
  军令下达,宣府那个超大练兵场马上就多了好几万人。
  “都指挥使三人未到,指挥使两人未到,千户官九人未到……还有,大约五千余军士未到。”
  郭义倒吸一口凉气,在高台上低声道:“这些人想干什么?要造反吗?”
  金玉握住剑柄,沉声道:“大人,今日怕是不能善了了!”
  此时的宣府就像是一座蠢蠢欲动的火山,朱高煦等人在时,他们偃旗息鼓,可等人走后,担心被大怒的朱棣下令彻查,所以……
  校场上的将士们也有些心不在焉,操练时错误频频,可郭义也当没看见。
  主官都没来,而且还有些同袍也没来,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有人上了高台,附耳禀告郭义:“大人,有异动。”
  郭义咬牙道:“准备动手!”
  操练结束了,没头没尾的结束了。
  随即郭义口中命令不断,而所有的命令都指向了今日未到的卫所。
  要出大事了!
  伴随着秋风,一支支军队分批出发,可将士们都心中迷茫,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
  ……
  剑拔弩张,同室操戈!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消息把这些紧张气氛都打散了。
  “大人,英国公率两万骑兵已经到了!”
  “什么?”
  郭义眨巴着眼睛,觉得真是见鬼了。
  “英国公不是在瀛洲吗?”
  马蹄阵阵,骑兵如山般的蜂拥而至。
  马背上的张辅目光冷漠,看着些作乱的那几千人说道:“跪地不杀!”
  “跪地不杀!”
  两万骑兵,经过在倭国各地的厮杀,几乎连马的眼睛都是红的。
  “是英国公!”
  人的名,树的影,张辅的出现,击溃了乱军的侥幸心理,随即前方就再无站立之人。
  郭义没有一丝高兴,他低声和金玉说道:“果然是方德华,他临走时说宣府查的差不多了,在陛下即将驾临北平之时,不宜动刀兵,可没想到英国公却悄然而至,这是在引蛇出洞,然后聚而歼之!”
  金玉无奈的道:“咱们的动作慢了呀!总想着此事就此终结,若是主动查出来动手,屁事没有,现在麻烦了!”
  郭义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苦笑道:“那方醒号称宽宏大量,当年不过是袖手旁观了郑亨折腾他,如今报应就来了,果然是宽宏大量啊!”
  金玉摇头道:“此事应该不算,毕竟汉王和杨荣都未曾透露口风,应该是陛下的安排。”
  郭义不过是知道自己要倒霉了,所以胡乱找原因,闻言叹息道:“听说宁/夏那边也不干净,不知道陈懋如何。”
  宁阳候陈懋,性格爽朗,军中多故旧,北征时和方醒有些交情。
  这时张辅过来了,郭义急忙上前行礼,然后摇头道:“英国公,下官此次要完了。”
  张辅沉声道:“你若是没有涉案,那就闲置一段时日,若有,那就赶紧自首。”
  “没有。”
  郭义沮丧的道:“可宣府涉案将官甚多,下官难辞其咎。”
  张辅点头道:“陛下马上就到北平,你等不管后事如何,马上把宣府上下整治一番,千万不要出错!”
  金玉和张辅的关系有些亲近,他自己的罪责也不大,所以等郭义走后,他就问道:“英国公,全火器卫所,难道真能扛住大军的冲击?”
  在朝鲜战报传来后,宣府上下不少人都觉得不大靠谱。
  “一万不到的将士,居然挡住了倭国人的大军冲击,并能反击,英国公,下官觉着这有些……夸大了吧?”
  想到朝鲜之战有朱瞻基随行,难免有人会往阴暗处想,觉得这是在给朱瞻基的脸上贴金。
  张辅摇头道:“此事不假,当时我就在城门里,带着骑兵准备反击。那火炮的威力……宣府此番整治之后,应该也会配发火炮,到时候你等就知道了。”
  “一炮出去,中者披靡,若是霰弹的话,就像是蜂群般的,一打一大片,威力惊人啊!”
  金玉听的目瞪口呆,“英国公,那,那……以后难道刀枪都没用了吗?”
  ……
  “火器的普及并不能一蹴而就,而且有必要保留刀枪配置。”
  “特别是骑兵,在连射火器出现之前,骑兵的作用依然是决定性的。”
  “要戒骄戒躁,若是遇到纪律严明,战法娴熟的骑兵,我部依然会有危险。”
  聚宝山卫的新驻地在顺承门外五里地,和方家庄平行。
  驻地早就修建好了,还是砖瓦房,看着整齐有序,方醒对此也是喟叹不已。
  若是大明一直保持着这种效率,那就不会衰亡。
  “都各自散了吧,回去整理房间。”
  方醒下令解散,身边只留下了林群安和王贺。
  王贺有些水土不服,据说已经拉一天了。
  “兴和伯,这次朱雀卫拱卫陛下北来,咱们可被比下去了!”
  王贺觉得这是朱棣不信任聚宝山卫的体现,所以有些悻悻然。
  “那又如何?聚宝山卫不是看家的恶犬!”
  林群安不屑的道:“宋建然以为是好事,可军队不打仗,那叫做军队吗?倭国之后,朱雀卫就有些得意忘形了,却忘了业精于勤的道理。”
  方醒没有去关注朱雀卫,指着右边道:“工坊要规划出来,周围如何防备都要想好,切不可大意,若是秘方被盗,那些武器被盗就是大罪,明白吗?”
  林群安凛然道:“是,下官知道了。”
  全大明就这么一个半官半私的工坊,里面的任何一样东西放出去,就能在大明掀起波澜。
  可方醒什么都不放,他在观察着,观察着老朱的动向。
  至于朱雀卫,在方醒看来,在京城蹲守当看门狗的都不是好军队,包括了聚宝山卫。
  军队就是要吃肉,要喝血的,不然你再怎么操练,也不如拉到草原上去溜一圈的效果来得好。
  “北平临近边墙,以后寻到机会,每年都出去一次,打草谷也好,震慑也罢,不要当看门狗!”


第893章 繁忙的通州码头,突然袭击的朱棣
  天还黑,可方家内院全都醒了。
  土豆的嚎哭声让所有人都无法入睡,平安也醒了,可却没哭。
  小白冲着正房喊道:“少爷,平安又醒了,快让土豆安生些吧!”
  低下头,小白皱眉看着睁开眼睛,静静的平安,扁嘴道:“你怎么不哭?”
  平安只是静静的看着小白,然后打个小哈欠。
  正房中,方醒把土豆的被褥揭起来,看着中间的‘地图’,头痛的道:“都那么大了还尿床,尿床了还哭!”
  张淑慧从秦嬷嬷的手中接过土豆,摸摸已经被擦干的小屁股,无奈的道:“夫君,别人家三岁的孩子都有尿床的。”
  方醒看着丫鬟在给土豆更换被褥,没好气的道:“我知道,今日就去买猪尿包,弄些糯米蒸了……算了,孩子还小,等三岁以后再说。”
  土豆的哭声渐渐的低了,只是哽咽,等床重新铺好后,一放上去就睡了。
  方醒没了睡意,让张淑慧自己回去睡,他则是去了书房。
  ……
  朱棣来了,队伍庞大,那车队一眼看不到头。
  方醒跟随迎接,然后就是各种繁忙,最后以大宴群臣而告终。
  “方醒请假了?”
  北平的秋天让金幼孜有些不适应,鼻子发痒。
  杨荣刚开始践行新职位,所以沉稳的道:“兴和伯在朝中又无具体事务,他这是不掺和。”
  现在各部都在收拾衙门和磨合,忙的一塌糊涂。
  只有朱棣身边的这几位学士轻松些,每日协助朱棣处理国事。
  杨士奇笑呵呵的道:“兴和伯怕是想偷懒吧,他在北地呆了许久,家中的妻儿都疏忽了。”
  金幼孜尖锐的道:“我等出京多次,哪一次带着家人?还不是这样过来的!难道他方醒就高贵些不成?”
  杨荣的眸色微暗:“人各有志,兴和伯恋家,这是好事。”
  金幼孜和杨士奇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气闷。
  恋家的人君王才会信任,你连家人都不挂念,那你平日里满口的忠君爱国从哪来的?
  家国天下啊!
  杨荣看着外面,胸中的火焰升腾着,只觉得这里就是九天云霄,伸手可及下方那亿兆生民。
  新建的皇城看着巍峨大气,有山有水。
  “是个不错的地方!”
  ……
  “那些所谓的大名都是色厉内荏之辈,大军压境之后,不过是一个冲击,马上就跪地请降。”
  张琪回来了,带着家丁们准备去迎接老太太和英国公府的家眷们。
  “国公爷把那些大名的三族都收拢来了,还有那些所谓的武士,全都带到了奴儿干都司,丰城侯那边正在修路,可把他喜翻了。”
  方醒眯眼,想起了奴儿干都司的草原,如果那边能修通水泥路的话,大明的掌控力将急剧上升。
  “老太太她们应该要到了,走吧,咱们一起去迎迎。”
  通州最近很忙碌,地方官都小心翼翼的派出衙役在码头维持秩序,唯恐得罪了那些迁移的贵人家眷。
  接到了张家家眷,老太太把方醒叫到马车边上说道:“姑爷,后面的船队是太孙府上的,我老天拔地的,有人照看就行,你且去看看。”
  从金陵到北平,走陆路是一件煎熬的事情,所以女眷走运河的较多。
  方醒点点头,交代道:“张琪,这一路灰尘大,我带了纱巾,你且给老太太她们用上。”
  张琪应了,方醒这才走到码头边上,看着后面的船队缓缓靠过来。
  前面一艘船上全是侍卫,贾全跳上来,身体摇摇晃晃的,全靠着辛老七拉了一把才站稳。
  “见过伯爷。”
  方醒点点头:“太孙呢?”
  朱瞻基没有跟着朱棣一起来,让方醒有些意外。
  贾全低声道:“陛下令殿下在金陵坐镇,等金陵平稳后再来,所以此次下官就只带了家眷来安置。”
  方醒点点头,然后退后,看着丫鬟嬷嬷太监们开始上岸。
  “方醒……”
  “婉婉?”
  后宫人等还有几日才到北平,所以方醒以为婉婉也会跟着太子妃一起。
  婉婉眉眼弯弯的冲着方醒招手,“方醒,你快带我上岸。”
  刚出来准备叫住婉婉的胡善祥看到方醒后,就微微福身,方醒赶紧侧身躲开,不敢受礼。
  其实船已经靠岸了,可婉婉却非要方醒来拉,不然就不肯上岸。
  方醒笑着伸出手,一把就把她提了过来,然后……
  “我感觉发飘。”
  方醒笑着牵住她,然后就看到了孙氏。
  胡善祥摒弃了仪仗,那些宫女太监们赶紧排成人墙,挡住了外间的视线,可在最后一刻,方醒还是看到了一抹探究的目光。
  “在这里无需紧张,很安全。”
  方醒看到那些侍卫如临大敌,就说了说。当然,他们肯定是不听的,否则怎么能表现出他们的尽忠职守呢!
  等上了车之后,婉婉却不肯坐车,非要骑马,胡善祥劝了许久,这才嘟着嘴上了马车。
  “方醒,你过来。”
  婉婉在车里叫嚷着,方醒只得凑过来。
  婉婉看看左右,眼珠子咕噜噜的转动着,低声道:“方醒,大哥好像是为了清查那些武勋带过的卫所才留下的。”
  “好,我知道了,赶紧歇息去吧。”
  小丫头肯定是偷听了朱高炽或是朱瞻基说话,然后又偷偷的告诉了方醒。
  婉婉打个哈欠,然后就回了车里,临了还嘟囔道:“方醒,你不许走。”
  “好,我不走。”
  方醒就这么伴在婉婉的马车边上,一路回京。
  是谁被朱棣猜忌了?这个疑惑一直在方醒的脑海中盘旋着。
  ……
  北平的方家庄对朱棣来说很新鲜,他看着那些空空的耕地,就找了个庄户问话:“这地种的是何物?”
  庄户看到朱棣的身后站着两个魁梧男子,就警惕的道:“你是何人?”
  “大胆!”
  身后的侍卫喝了一声,抽出刀来。
  可庄户却不怕,他梗着脖子道:“来,往脖子上来!”
  这是个愣子,朱棣挥挥手,然后说道:“老夫户部的,想看看方家庄的农事。”
  庄户得意的瞟了那拔刀的侍卫一眼,“都是土豆,不过你们来晚了,那些土豆都收了,估摸着明年和金陵庄上的交换下种。”
  朱棣点点头,“全部留种的话,方家庄肯定用不完,剩下的你家老爷准备怎么弄?”
  庄户摇摇头道:“这个不知,不过庄上只是每家发了几斤试吃。”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就去了主宅。
  方醒留一手这是人之常情,没理由发现土豆的人却不能种。


第894章 莫名其妙,霸道的大明
  ,最快更新带着仓库到大明最新章节!
  兄弟姐妹们,月底最后三天了,瞅瞅自己的月票,都往仓库放吧!
  ……
  朱棣的到来让张淑慧有些吃惊,赶紧带着家人迎接。
  按理皇帝也不该见大臣的家眷,可朱棣却对那些礼法嗤之以鼻。
  行礼后,土豆好奇的看着朱棣,然后伸手从荷包中摸出一块麦芽糖递过去。
  “吃。”
  朱棣的面色有些黑,张淑慧急忙把土豆叫过来,然后请罪道:“土豆都被臣妾宠坏了,陛下恕罪。”
  “铛……”
  土豆刚张口,就被张淑慧捂住了嘴巴。她尴尬的笑了笑,心想要是铃铛冲出来,今天这麻烦可就大了。
  朱棣摇摇头,目光幽深的看着张淑慧,问道:“方醒只有一妻一妾,你怎么想?”
  张淑慧的心中一紧,答道:“陛下,臣妾不敢妄言。”
  “朕许你说。”
  朱棣却不肯放松的追问道。
  张淑慧握紧双手道:“陛下,拙夫不善谋身,家中本是清静地。”
  这个暗示已经够明显了,朱棣点点头道:“嗯,方醒为国而不惜身,朕自然看在眼里,你贤名在外,当好生伺候。”
  “朕走了。”
  朱棣好像就是为了来问这句话,然后就走了,让张淑慧有些六神无主,赶紧叫人请来了解缙和黄钟。
  解缙来后,就皱眉道:“陛下这话……怎么有些试探之意呢?”
  “解先生说的没错,陛下不会平而无故的来方家庄,更不会平而无故的召见臣妻,这……”
  老朱做事天马行空,让下面的人也是一头雾水。
  解缙最后说道:“此事无需担忧,陛下若是有什么打算,德华那里自然会有蛛丝马迹。”
  ……
  草原上的牧草开始枯黄了,阿鲁台的信心又恢复了些。
  走出大帐,阿鲁台白色的肤色很是醒目,他看着远处的羊群道:“大明那边的货为何没到?”
  身后的谋士低声道:“太师,此次延期那么久,怕是出了意外啊!”
  阿鲁台笑道:“那些明人收了咱们的钱,若是敢半途而废,马上就派人去明人那边散播消息,以明皇的性子,抄家灭族就在眼前啊!哈哈哈!”
  “太师,明人好像在攻伐朝鲜那边,朵颜三部也被那个魔神一扫而空,在奴儿干都司,明人已无敌手,太师,咱们要小心啊!若是明人从侧翼而来,咱们……”
  “怕什么?!”
  阿鲁台威严的道:“在我们和瓦剌人分出胜负之前,明人不会进入草原,而且明皇的年纪大了,自从丘福战败之后,明皇就不敢让大将出塞。他们还要迁都,等把这些弄完,最少两年!”
  谋士喜道:“两年的话,明皇又老了两岁,太师,那时候的他,别说是亲自冲阵,可还能坐稳马背?”
  “哈哈哈哈!”
  ……
  李彬驻守在新建的镇奴城中,不断派出小股骑兵向周边探索,遇到小部落就收拢回来——大明需要放牧的牧民。
  镇奴城内的建筑全都是水泥砖房,李彬对此很是满意。
  “从古至今,一个火头就毁掉一座城池的事不少,兴和伯大才!”
  李彬目光炯炯的看着跪在堂前的人,沉声道:“不管你等是何部落,不管你等的血脉多高贵,所有人,要么举族前来为大明放牧,要么……车轮以上的男子尽数斩首!”
  下面穿着皮袍的男子听了通译的话,拼命的磕头叫喊。
  “侯爷,他说定在一处放牧,时日久了牧草都废掉了,所以只能四处逐草而居,恳请您放了他们,他愿意每年出一百只羊,十头牛作为贡品。”
  李彬面无表情的道:“让他赶紧回去吧,本候许了他一家团聚。”
  男子听了这话,不喜反惊,一堆话就冲了出来。
  什么一家团聚,是去阴曹地府团聚吧?
  “侯爷,他说马上就全族搬来。”
  李彬点点头:“告诉他,他可以跑,跑的远远的。”
  男子哪里敢,只是苦苦哀求,说是希望能去种地。
  李彬不置可否的点点头,等男子走了之后就说道:“倒是个聪明人,也没野心。”
  有麾下将领冷笑道:“他若是敢跑那倒是有趣了,大明不会停止探索的步伐,越往北走,就越难活!最终他会自己回来,否则就会被吞并,那些蛮子可比大明狠多了!”
  种地的话,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大明的佃户,至少一族人不会饿死,不会被冻死。
  两者相比,聪明人,没有野心的人,自然会做出选择。
  李彬的目光俾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阿鲁台管中窥豹,妄尊自大。瓦剌蛰伏,可野心勃勃,且等他们斗,斗出个结果之后,大明自然会让他们知道这话的意思!”
  北风渐起,草原上又进入了蛰伏期……
  ……
  方醒得知朱棣来家后也没啥反应,只是让张淑慧不要声张出去。
  老朱如今越发的苍老了,考虑事情的角度和以前也有差别。
  “不认清这一点的人会吃大亏!”
  方醒昨天带着家人去城中游了一圈,回来就找人准备开工,把隔壁李家的地方弄成北平知行书院。
  “要多种树,还有,留一些地方种植庄稼,书院的学生不能五谷不分。”
  到了主宅,方醒进去看了看,就说道:“围墙打开,藏书楼、教室都得重新建造,不过在此之前就将就用原来的屋子教学。”
  方醒看了这个三进的大宅子,虽有花草树木,可格局却不适合书院。
  “这样吧,解先生看看,如果在边上重新修建书院如何?”
  解缙倒是没意见:“你有钱,那就使劲的花。”
  吕长波有些疑虑:“山长,可这里离城差不多五里地,学生还是得住在这里啊!”
  “那又有何妨?住在书院中,每十日给假回家。”
  方醒站在门口,突然回首笑道:“咱们在北平再造一个知行书院,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解先生,我相信会有桃李满天下的那一天!”
  解缙点头,然后问道:“德华,北边的文风不盛,反而对科学会感兴趣。”
  吕长波点头道:“在下以前有北边的同窗,交往多年,觉着北边人少地稀,秉性粗犷,读书真比不过南方学子。”
  方醒笑道:“咱们的是实用之学,不哼哼唧唧,不用吟诗作画,实打实,学了就有收获,这样的地方正适合科学扎根。”
  解缙紧紧身上的衣服,北边的风让他有些不舒服。
  他在方家的前院有一个小院子,住进去的那天,他就发现了方醒改进的炕床,这样冬天他就不用冒险在屋子里烧炭火取暖。
  年纪大了,又是孤身一人,从上床到起床,那被褥都是冷冷的,就和这人心一样。
  北平当地的官员对解缙很冷漠,这位前‘首辅’的落难甚至成为了大家的谈资。
  回身看着空荡荡的院落,解缙肃然道:“好,咱们就在这儿扎根!”
  【 。。】


第895章 北平知行书院
  朱棣的面色不是很好,但不是生气,而是身体有些问题。
  御医诊断后,小心翼翼的道:“陛下,北边干燥,您还得再进几服药,调理一下。”
  朱棣看了满脸担忧的王贵妃一眼,说道:“吃什么药?过几日便好了!”
  御医为难的看着王贵妃,目前在宫中能劝朱棣的也只有这位了。
  “陛下,要不就进药膳吧,毕竟这边气候不比南边,秋冬要小心啊!”
  王贵妃看着朱棣那张有些蜕皮的脸,不禁轻叹道。
  朱棣摆摆手道:“那便这样吧。”
  御医走后,王贵妃柔声道:“陛下,太孙一人在南边,可要召回来?”
  在朱棣有了紧迫感之后,朱瞻基的地位陡然上升,不断被派出去历练。
  “他已经在路上了。”
  朱棣把毛笔放下,觉得胸口的烦闷消散了些,就起身踱步。
  “瞻基年少,幸而未曾学了腐儒那一套,颇有些朕的杀伐果断,方德华有功。”
  朱瞻基开始跟方醒写‘杂学’时,朱棣在冷眼旁观,觉得就是一个消遣。
  皇太孙在学习之余消遣一二,自然不会有人敢哼哼唧唧的。
  等方醒教授的那些内容渐渐的披露后,朱棣就犹豫了。
  数学,物理,化学,地理……
  朱棣甚至想把方醒一家流放到奴儿干都司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