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婉婉?”
  朱棣揉揉有些发花的眼睛,看到婉婉的手中拎着个小食盒,就说道:“你怎地来了?”
  婉婉吃力的拎着食盒进来,边走边说道:“皇爷爷,婉婉听说您没吃饭。”
  朱棣感觉脚下有些梗,就移开脚,然后俯身把大太监没有发现的碎瓷片捡起来,放在桌子上。
  婉婉提着食盒走近,用劲了全身的力气都提不上去,就涨红着脸看向朱棣,看着可怜巴巴的。
  朱棣的身体一松,轻轻的把食盒提上来,然后问道:“是什么菜?”
  婉婉松了一口气,活动着手腕道:“皇爷爷,有烤鱼,有红烧河虾,还有羊肉炖菜干,最后就是方醒家的那个什么咕咾肉,酸酸甜甜的,皇爷爷,可下饭了。”
  大太监急忙过来摆饭,然后问道:“陛下可要饮酒?”
  朱棣摇摇头道:“这些就够了。”
  看到婉婉垂涎欲滴的模样,朱棣就问道:“可是没吃晚饭?”
  婉婉不好意思的道:“皇爷爷,先前婉婉一直在厨房呢!”
  不用朱棣动口,大太监就把椅子端了过来,放在婉婉的身后。
  “皇爷爷,您看这个咕咾肉,那个酱料红红的,还是婉婉从方家拿来的,父亲和母亲都喜欢吃,婉婉明日还要去拿,方醒肯定不会小气的……”
  大太监退到了外面一点,看着墙壁上那一大一小的两个人影,不禁有些发呆。
  大影子缓缓的夹菜吃饼,小影子却不肯安生,时不时的要雀跃一番……


第908章 哀鸿一片
  朱棣的旨意一下,北平城中哀声一片,方醒的人偶成了被制作的最多的东西。
  就在这万针穿心的时候,方醒迎来了杨荣的拜访。
  看到方醒嘴角的青紫,杨荣笑了笑:“兴和伯,你与定国公的这一架打的太假了,只能骗骗百姓。那些勋戚家的后院可是把定国公都骂进去了。”
  方醒一怔,然后笑了笑,也没解释。
  这一架不过是徐景昌和方醒打给朱棣看的,各取所需,态度到了就行。
  杨荣看到茶水里的莲心,顿时就皱眉道:“你若是要树敌,找孟瑛也比定国公好些。”
  方醒想当孤臣不是什么秘密,反而在私下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
  不当孤臣,那么方醒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从军,要么从文。
  所以方醒的选择在许多人的眼中就是自虐,而在杨荣的眼中却是担当!
  “你我皆以振兴大明为己任,我在陛下的身边辅佐,而你不但教导了太孙,书院的科学,火器的发明,这些对大明都是大有裨益的事务,德华,以后你必将名垂青史。”
  这一上来就吹捧,方醒马上就提高了警惕,道:“我本布衣,挣扎于病榻,幸而痊愈,这是老天爷给了我第二次活着的机会,既然活着,那就要努力,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大明,我当尽力。”
  杨荣感受到了方醒的戒备,就说道:“杨某今日来,就是想请教德华,这宝钞的运行如何才能稳固。”
  方醒一听就放松了些,说道:“一句话,不滥发,户部有大批金银作为保值的底气,而铜钱可以作为补充。”
  杨荣听懂了,“也就是说要保证宝钞的价值和户部的金银库存差不多等值是吧?”
  方醒点头道:“也没那么极端,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增发,但必须要让商业发展起来,否则大明的耕地和人口就这么多,你增发给谁去?”
  以前有人说天下的财富有定数,不管怎么折腾,它就不多不少的在那里。
  而这也是保守派拒绝革新的理论依据之一。
  “你还是在想商税的事吗?”
  杨荣有些讶然于方醒的固执。
  “对,商税不收,大明就是一潭死水!”
  “藏富于民不好吗?”
  这话杨荣说的有些心虚。
  “藏富于民?这个民是谁?怕不是老百姓吧!”
  方醒讥笑道:“所谓的与民争利,可那些民大多是文人和官吏,百姓何其冤哉,居然被这些人给代表了。”
  这厮的嘴不饶人啊!
  杨荣不是腐儒,当然知道那些‘民’是谁。
  “杨大人,宝钞关系重大,夏大人呕心沥血的在维持着僵局,若不是有瀛洲的金银注入大明的银库,宝钞迟早会废掉。”
  “懂了!”
  杨荣起身道:“此事本官自会支持。”
  你支不支持哥都要干!
  方醒送走了杨荣,回到内院后,看到平安正在睡觉,而土豆在边上趴着,好像在守着弟弟。
  方醒走近,卧在边上的铃铛摇摇尾巴。
  张淑慧和小白在边上算账,看到方醒俯身去亲了平安一口,小白喜滋滋的道:“少爷,平安长白了好多。”
  方醒仔细看看,果然是白了许多,睡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而边上的土豆也好不到哪去,同样是口水滴答。
  方醒把土豆抱起来,然后放到平安的身边,让两兄弟并头睡在一起,然后看了好一会儿。
  “淑慧,第一鲜的地方已经找到了,马上准备吧。”
  这个商铺是徐景昌半价卖给方醒的,因为他即将面临着重税的处罚,所以能出手一家就是一家。
  “呀!夫君可真快。”
  张淑慧喜道:“妾身正说外面的商铺买不到呢,没想到居然就有人出手了!”
  方醒笑道:“陛下严打那些大量收购商铺的有钱人,所以近日出手的比较多。”
  张淑慧赞道:“是哪位御史直言进谏了?真是忠臣啊!”
  小白放下账册,看到方醒表情古怪,就问道:“少爷,你怎么了?”
  “没什么。”
  方醒还能说什么呢?难道要说是你家夫君我干的吗?
  小白想了想,幸灾乐祸的道:“那御史这次得罪了这么多人,出门会不会被打呀?”
  方醒干咳道:“朗朗乾坤,天子脚下,谁敢?!”
  “哇……”
  也许是方醒的声音大了些,严厉了些,平安一下就醒了,难得的哭了一次。
  方醒赶紧过去抱起平安,然后看看依然沉睡的土豆,不禁觉得这就是他人生的最巅峰。
  ……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北平城中流传着‘勋戚糜烂’的话,而且言辞凿凿的说是从宫中传出来的。
  这个消息紧随在‘房产税’之后,让那些勋戚们如坐针毡。
  朱棣对勋戚很好,好到只要你不犯大错,那就不用担忧自己会和洪武朝的那些前辈般的被清理一空。
  可要是朱棣认为勋戚糜烂了,那会不会改变大家一直以来的默契?
  不说杀戮一空,可来个降等承袭,就能让这些人发疯。
  好好的侯爷,下一代就变成伯爷,再下一代是什么?
  大家在心中盘算着自家孩子的情况,结果惊讶的发现,尼玛,好多都养废了呀!
  不过随即这些人就想到了朱棣的年纪和身体,于是又得意的笑了。
  朱瞻墉在目睹了方醒和徐景昌的打架后,回去想了一夜,然后就找到方醒,提出了质疑。
  “聪明的自然会不露声色的教导子孙,不聪明的总认为爵位跑不了,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操练,就怕以后在战场上回不来了。”
  方醒看着这个孩子,缓缓的解释道:“定国公也怕,所以才会演一出戏给陛下看,目的就是告诉陛下,我的忠心毋庸置疑,我虽然不能学兴和伯那般到处树敌,可也能自晦。”
  “哦!,原来如此啊!”
  朱瞻墉满不在乎的道:“那皇爷爷肯定会原谅他,甚至会安抚他。”
  这话虽有些幼稚,可方醒还是听出了些许居高临下。
  “勋戚不就是这样的吗?”
  见到方醒面色复杂,朱瞻墉就说道:“国朝不是在养着他们吗?他们应该是我家的臂膀吧。”
  “可这臂膀马上就会变为累赘,还会吸血的累赘!”
  伴随着这声音,朱瞻基大步进来,面色严肃。


第909章 未来皇帝的手段
  朱瞻基一进来,朱瞻墉马上就变成了鹌鹑,木呆呆的不说话。
  “德华兄,定国公刚才进宫请罪,被皇爷爷砸破了头。”
  方醒一怔,然后摇头道:“定国公倒是知机。”
  徐景昌虽然被砸破了头,可宠信依旧在。
  如果能换取君王的宠信,别说是砸破头,断只手相信对于勋戚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朱瞻基皱眉道:“小弟认为武勋就该在沙场上夺得功勋,国戚就该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不要想着世世代代都能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
  方醒点头道:“武勋存在的价值就该在战阵上,瞻基,你可担心自己以后掌控不住朝政?”
  “不!”
  朱瞻基知道方醒这是在震慑朱瞻墉,就冷冷的道:“文武自有道,各行其是,若是不甘心,那雷霆手段不远!”
  方醒眯眼道:“若是武将不忠呢?”
  朱瞻基笑道:“以一隅之地对抗大明,一偏师即可击溃,必要时亲征又有何妨,足为天下戒!”
  朱瞻墉呆呆的听着,觉得自己的那些小心思都被人看穿了,他起身道:“老师,大哥,我回去了。”
  “去吧。”
  方醒笑眯眯的道:“好好学习,听说岳保国的进步很快,你若是不抓紧,小心被人耻笑。”
  朱瞻墉基低头应了,然后有些形单影只了回去了。
  朱瞻基看着他的背影,突然问道:“德华兄,书院的那些计划真的有吗?”
  方醒用书院未来的计划来刺激朱棣,然后才得到了一支小船队。
  “有。”
  方醒肯定的道:“而且还很多,只不过学生们学识不够,要慢慢来。”
  其实那些所谓的计划,方醒自己就可以弄出来,可那后果太酸爽了,所以他就准备放在书院。
  你有文有武的,还特么的妖孽似的,一阵子弄出个吓死人的宝贝来,说不是妖孽谁信?
  朱瞻基沉吟道:“德华兄,可是在忌惮吗?”
  “好小子!”
  方醒一巴掌拍在朱瞻基的肩膀上,赞道:“你倒是看穿了我的把戏!”
  朱瞻基无奈的道:“德华兄,小弟无需这等虚假的夸赞,咱们说正事好吗?”
  方醒面不改色的道:“一个是忌惮目前的形势,另一个就是当前大明的商业不彰,那些东西弄出来有何用?不说别的,光一个商税就折腾了几年,可依然被压的死死的,李茂芳那里整日说着亏钱,别说是交税,都养不活那些人了。”
  “你相信吗?”
  方醒问道。
  朱瞻基摇摇头:“财聚集市的生意虽然比不上四海集市,可依然可观,这一点从进出的人数上就可判定,李茂芳不过是在哭穷罢了。”
  “他仗着自己是陛下的外孙,就以为只要不犯事,自然可以百无禁忌。”
  方醒不屑的道:“这就是典型的寄生虫,于国于民无半点益处,只知道敛财祸害,这样的勋戚越多,大明就败的越快。”
  还有那些藩王啊!
  方醒觉得眉心跳动,老朱家太能生了,而且偏偏不许自谋生路,都像猪一样的圈养着。
  以后这些被圈养的藩王将会成为财政的巨大负担。
  朱瞻基起身道:“小弟这就进宫。”
  方醒没精打采的道:“没用的,陛下也是投鼠忌器,若是把勋戚勒的太紧了,就怕反弹啊!”
  朱瞻基冷笑道:“他们不敢!”
  方醒也不劝,就看着朱瞻基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
  朱棣的心情又好了,让杨荣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等朱瞻基到时,朱棣正在喝茶,与杨荣三人谈笑。看到他后,朱棣就问道:“你今日不是要去狩猎吗?”
  朱瞻基说道:“皇爷爷,孙儿记起一事就回来了。”
  “何事?”
  朱棣看到朱瞻基的模样就知道是有了心结。
  “皇爷爷,富阳侯在金陵开的财聚集市至今未缴税!”
  朱棣抚须,神色淡然的道:“此事你无需过问,去吧!”
  朱瞻基愕然:“皇爷爷……”
  朱棣挥挥手:“且去!莫要烦朕!”
  ……
  “哈哈哈哈!”
  方醒原地没动窝,在看到朱瞻基去而复返之后,不禁大笑着。
  朱瞻基赧然道:“德华兄既然知道此事不妥,为何不说?”
  方醒止住了笑声,淡淡的道:“你会是大明的太子,大明的皇帝,到那时可会事事都有人点醒你?自己去摸索才是正理。”
  “此事你不该直接去找陛下,至少不应该当着别人的面,还有,处理此事的方法不少,可你是未来的帝王,手段自然不同,这个需要你自己去琢磨。”
  朱瞻基懂了,“德华兄,那你来做的话,会如何?”
  “我?”
  方醒把一个精巧的天平秤放回去,思忖了一下道:“那就大张旗鼓的闹,我是臣子,自然无需忌讳,闹的越大越好,陛下那边自然可以借势而为。”
  “记住了,税是大明的,谁不交税,就是在偷大明的东西,就是大明的叛逆!”
  方醒把税收提高到了这个程度,只是想提醒朱瞻基:悠着点,勋戚皇室都优待,你得看看大明的底子经得起这番折腾不。
  ……
  也不知道朱瞻基使出了什么手段,第二天,李茂芳居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户部,身后是提着宝钞的家丁。
  “富阳侯交税了?”
  朱高燧觉得一定是昨晚那个小妾把自己折腾的太过,所以产生了幻听。
  “是的王爷,富阳侯刚去的户部,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的。”
  “他疯了?”
  朱高燧瞪大眼睛,谢忱苦笑道:“富阳侯看着面色阴沉,肯定没疯。”
  “那就是有人在逼迫他!”
  朱高燧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是谁?”
  谢忱判断道:“兴和伯不可能,富阳侯也不会怕他,但此事肯定与他有关!”
  “嘶……”
  朱高燧突然身体后仰,眼中有惊恐之色。
  “你想想,你想想!”
  朱高燧的模样吓到了谢忱,他正准备胡乱说几句,可朱高燧却用那种梦呓般的语气说道:
  “先是朱勇开了一家,方醒视而不见,等他生意兴隆时,方醒才突然交税,一下就把朱勇打了个措手不及!”
  谢忱点头道:“方醒先是隐忍,待成国公最得意之时,突然就来了个釜底抽薪,此事在各大勋戚家中都成为了教导子弟的案例,手中有制敌于死地的东西,可却要忍到对手最得意之时,那时候出手才是最佳时机。”
  朱高燧摇摇头道:“你只看到了这一面,还有方醒一直在追求的商税却没关注到,本王断定,方醒做这些事的最终目的还是商税!”
  谢忱的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说道:“他先弄些赚钱的营生出来,你若是要跟风,那必然也要跟着交税,”
  朱高燧的面色阴冷,身体微颤:“勋戚都交了税,那些豪商交不交?嗯?”
  谢忱的身体一个激灵,不禁赞叹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兴和伯好布局!”


第910章 教孙,眩晕,傻缺
  ♂!
  书房中气氛凝固,谢忱面带忧色的道:“王爷,有这么一个人呆在太子和太孙的身边,就像是一条毒蛇在阴冷的看着咱们,可畏可怖啊!”
  朱高燧咬着下唇,目光阴沉:“关键是方醒能打仗!有这么一个人呆在北平……咦!本王倒是有些猜测,父皇不把方醒归于文武,会不会是……不想让方醒出镇一方?”
  ……
  朱瞻基同样抱着这样的想法,而且他还大胆的去问了朱棣。
  “你记住了,你是储君,对待臣子无需太多迁就,在大义的名分下,直接下令就是了,若是不从,满朝文武,天下人都将会口诛笔伐,那时你再动手,何人敢质疑?”
  朱瞻基昨天回去想了很久,最后是直接令人去富阳侯府传话,效果意外的好。
  “李茂芳被你吓住了,明白吗?你占理,还是太孙,他若还是安之若素,朕就会让他知道皇权的威严!”
  朱棣的神色轻蔑,哪怕李茂芳是他的亲外孙,可只要敢于挑战皇权,别说是外孙,亲儿子都不行!
  “你要记住了,御下要恩威并施,一味施恩那是在引诱臣下窥探皇权,只施威,就如同太祖高皇帝,那是特点的时间,特定的人才能这么干,你不行!”
  朱瞻基点头道:“孙儿知道了,太祖高皇帝挟开创之威以制天下,孙儿却无这等积威,东施效颦只会被人耻笑。”
  朱棣满意的抚须道:“方德华很聪明,或者说是不够聪明,若是聪明的臣子,肯定会选择蛰伏,而他却没有,急切啊!恨不能一夜之间就能看到商贾满天下,商税能让夏元吉笑的合不拢嘴。”
  朱瞻基笑了笑:“兴和伯是很急切,仿佛有个大敌在暗处窥视着大明,明日就会从咱们不知道的地方杀进来。”
  朱棣点头道:“南面暂时安静了,北面的阿鲁台态度暧昧,本来定好的攻打瓦剌也停住了,这是要干什么?”
  “不过不管他想干什么,大明以静制动,何时想打就何时打,何其畅快啊!”
  以前朱棣的北征要顾忌着国力,每次都要间歇几年,等待草原上的势力出现大变动时才会举国一击。
  可现在不一样了。
  “土豆已经种了不少地方,奴儿干都司的女真人和那些异族都在为大明种地,那边的地肥,种出来的不管是稻米还是土豆,产量不小,而且口味比中原的都要好。”
  粮食永远都是华夏的命脉,眼瞅着这个命脉有宽松的样子,朱棣难免心中畅快。
  朱瞻基舔舔嘴唇,还记得上次吃奴儿干都司产的稻米时,一家人,包括太子妃都连呼好吃。
  “不过方醒说要珍惜那些黑土,所以李彬下了禁令,不许无故砍伐树木,不许随意开荒,要交换耕种,用休耕来让地力恢复。”
  朱棣笑容满面的,可身体却突然一个摇晃,就靠在椅背上,面色瞬间煞白。
  “皇爷爷!”
  朱瞻基大惊,上前一步扶住朱棣的后背,然后回头低喝道:“去,叫御医来,还有,消息若是走漏,你们就等着诛三族吧!”
  两个伺候的太监被吓得面如土色,大太监却镇定的道:“还不快去!”
  “不用了!”
  朱棣睁开眼睛,右手揉着太阳穴,低声道:“朕无事,不许声张。”
  可朱瞻基却说道:“皇爷爷,让御医来看一下吧。”
  朱棣想发火,可看到朱瞻基满面的急色,就压了下去。
  御医来了,诊脉之后就说道:“陛下,您最近歇息的少了,再有冬季干燥上火,血脉上涌,要……静心啊!”
  尼玛!这话差点就直接说了:陛下,您少发火,气大伤身。
  朱棣闻言怒火就上来了,喝道:“滚!”
  老朱的脾气大,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你让他别生气,这可能吗?
  御医满面难色的道:“陛下,要不……你多喝些郡主送的那种莲心茶吧。”
  朱瞻基闻言大喜:“那茶可好?”
  御医道:“好,降火最为神效,而且当做茶饮,随时都可服用。”
  朱瞻基笑道:“那就好,回头我找婉婉要去。”
  朱棣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孙儿,柔声道:“那茶婉婉送了许多来,方家也不少。”
  等朱瞻基回头时,朱棣的面色又恢复了正常,淡淡的道:“近日多吃些菜蔬,荤腥暂停。”
  大太监看到了朱棣的脸色转换,心中酸楚,然后就堆笑道:“也不知郡主从何知道的这些事情,倒也有用。”
  朱瞻基看到朱棣无恙,就笑道:“多半是去问了兴和伯吧。”
  大太监凑趣道:“是了,兴和伯读书多,想必知道些偏方。”
  虽然消息没有走漏,可有御医去了朱棣处的事还是被人知道了,于是乎,宫中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
  房产税加上商税,一下就把勋戚们想捞钱的心思打到了谷底,而始作俑者李茂芳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北平城的一处暗娼,奢华的内院大厅内,李茂芳拍着桌子怒道:“你们以为本候乐意交税吗?那可是太孙!不交税本候就得玩完了!”
  朱勇的面色阴晴不定,在见识过一次跟风经商的赚钱程度后,他已经不满足于家中那些田地的产出了。
  “你是太孙的兄长,难道他还能逼着你不成?”
  那些勋戚子弟都纷纷点头,在财聚集市中,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些份子,而目的不过是想探路罢了。
  如今探路的傻子被人当做肥羊宰了一刀,咋办?
  各种小眼神在到处飞,李茂芳还在抱屈道:“说是兄长,可要是不认,难道本候还得要上杆子贴过去吗?那陛下非得把本候打死不可。”
  说着李茂芳还翘起了兰花指,大厅内的人都纷纷暗笑,身体微颤。
  李茂芳还没察觉,或者说他已经适应了这种场景,依然是不忿的道:“你们若是不信大可去试试,反正本候是不会掺和了。”
  朱勇若有所思的道:“此事已无回旋的余地,你们自己小心吧。”
  “小心什么?再小心也刚被坑了一把,那些商铺可是亏本卖的。”
  一提起商铺,气氛马上就转为群情激昂,大家都在讨伐着方醒损人不利己的傻缺行径。
  有人看到朱勇在沉思,就怂恿道:“成国公,你家也亏了不少,难道你就准备这么放过方醒了?”
  朱勇一愣,摇摇头道:“胳膊掰不过大腿,我回家就准备抽家里的小子们一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