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份验证之后,小旗官让人拉开拒马,说道:“大人可以进去,其他人却要在外面等着。”
吴跃点点头,然后纵马进去。
小旗官终究按捺不住好奇心,追问道:“大人,可是胜了吗?”
吴跃没有回答,冲进城门后喊道:“捷报,脱欢身死,瓦剌败亡…
第1440章 捷报入京(感谢书友‘AVera’的盟主打赏!)
感谢教主的两次万赏!
感谢书友:‘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万赏!
感谢书城书友:‘小雨点’的万赏!
感谢大家支持,三千字大章奉上!
。。。。。。
小旗官瞬间就懵了,喃喃的道:“我的天,瓦剌没了?”
刚才被赶到边上的一辆马车上传出来一个声音,女人的声音。
“可听清了?是兴和伯大胜?”
马车边上的婢女赶紧说道:“姑娘,说的是瓦剌没了,那个什么脱欢死了。”
马车里沉默良久,这时前面放开了通行,马车缓缓出城,车中传来一声叹息:“想我凝香自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视甚高,可在伯爷的面前却一直抬不起头来,果然是……”
“大明万胜!”
这时外面有百姓已经在欢呼起来,那婢女说道:“姑娘无需在意这些粗人,马上就出城了。”
车里的凝香依然风姿不减,她想起了自己和朱济熿,以及和方醒之间的纠葛,最终还是靠着方醒才逃过一劫,不禁幽幽叹道:“无碍!瓦剌去了,北方再无敌人,大明……读史从未见有这般煌煌威势的国家,大明……果然是威武啊!”
……
“捷报!脱欢身死,瓦剌败亡!”
沿街的百姓被前方开路的军士和衙役驱赶到边上,看着吴跃打马绕路冲向皇城。
这就是报捷,要把消息传递到百姓的耳中,这才算是报捷。
“脱欢死了?瓦剌没了?”
任何朝代都一样,京城的百姓政治敏感度最高,最关心时政。所以听到脱欢和瓦剌都完蛋了,顿时就联想颇多。
“瓦剌没了,北方安定了!好啊!好啊!”
一个老人背着个箩筐,激动的冲着皇宫拱手道:“陛下万岁!一定要万岁啊!”
“陛下万岁!”
长久以来,北方人都知道,瓦剌和鞑靼就是盯着大明的两头野狼,时时试图再次入侵中原。
如今鞑靼俯首称臣,瓦剌败亡!
“大明啊!”
一个中年男子忍不住热泪盈眶的道:“想我那儿子远征马哈木时战没,如今……陛下万岁!”
各家商铺听到了这个消息,马上叫人写了告示出来。
“为瓦剌败亡贺,小店今日七折!”
“来看看啊!小店今日所有饭菜价钱折半,为大明贺!”
无数商家就像是过年般的贴出了打折告示,无数兴奋的百姓纷纷走进各种档次的酒馆酒楼,觥筹交错间,兴奋的满脸发红。
而在第一鲜,叶青一边叫人去方家庄送消息,一边大声说道:“今日第一鲜三折!全部三折,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可这话马上就被人给挤兑了。
一群商人进来,听到这话就不屑的道:“谁差那点钱!叶掌柜莫不是看不起咱们?”
叶青一怔,才想起来第一鲜吃饭的人非富即贵,就拱手道:“是在下孟浪了。”
一个腆着肚子的商人冷哼道:“兴和伯在草原上为大明征伐,咱们不占这个便宜,照给!”
“对!入金兄此言大善!要贺也是咱们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叶掌柜,拿好菜,上好酒!今日不醉不归!”
“好!为陛下贺!为大明贺!不醉不归!”
第一鲜顿时就开了锅,那些食客们在楼上楼下高呼着上酒。
不过依然有人趁着第一鲜打三折的机会混了进去,然后吃过过瘾。
“兴和伯才领军一万余人,居然就把瓦剌给灭了?”
两个刚在第一鲜吃了午饭,在街上遛食的读书人面色郁郁。
“捷报可不能乱传,出错了就是大罪,那人谨慎,想来正是如此。”
“脱欢无能啊!”
一个读书人忍不住跺脚说道:“那人又立下了这般功劳,以后谁还能治他?”
这时边上一个在看热闹的男子听到了这话,就回身喝道:“你这人好没道理!莫不是觉得大明就该败给脱欢?狗东西!”
北边越安全,北方的百姓生活就越好,这个道理谁都知道,所以一听有人居然敢说这等话,马上就有人暴起了。
那读书人却不肯服输,说道:“学生哪有说这话?你这人粗俗不知礼,且去!”
这人一听他矢口否认,顿时就忍不得了,大怒之下就扑了上来,旋即以一打二,把这两人打的两连败退,最后被五城兵马司的人给抓了。
等五城兵马司的人一问缘由,顿时就怒了,然后那两个读书人被安了个罪名,估摸着今年是出不来了。
而吴跃一路奔到了皇城,再次验证身份之后,被带着进宫。
消息早就被传入了宫中,等吴跃被带到乾清宫外时,大太监亲自出来迎接。
进了大殿,朱棣和群臣都在,等吴跃行礼后,朱棣接过大太监递来的捷报和奏章,细细的看了起来。
吴跃接过大太监递来的大碗,一仰脖,咕噜咕噜的就喝了。
朱棣的神色没有变化,等看完捷报后,他说道:“方醒以鞑靼部的营寨诱敌,最后从兴和堡出兵夹击,一战击败瓦剌。脱欢战死,瓦剌部不足五千人逃走。”
“好!兴和伯威武!”
金忠右手握拳,用力的砸在左手心上,满面红光的道:“陛下,瓦剌没了呀!哈哈哈哈!”
大太监凑趣道:“陛下,老奴方才听闻外间百姓在高呼陛下万岁,大明威武!各商家也纷纷打折,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文武官员们纷纷躬身道贺。
朱棣抚须,目光凌厉的道:“脱欢是狼崽子,一朝覆灭,兴和伯为大明除此祸害,好!”
“瓦剌没了?那头饿狼没了?”
金幼孜有些恍惚的喃喃自语着,“还记得马哈木在边墙叫嚣的日子,恍如昨日,可今日……居然都没了?”
杨荣微笑道:“是啊!没了,大明的北方安定了!”
“不,还有哈列国!”
张辅也有些惊喜,听到这话却正色道:“哈列国那是比之瓦剌和鞑靼加起来还要强大许多的敌人,大明的北方远远还未安定,只有打败了哈烈人,大明才能安享太平。”
杨荣笑了笑,并未反驳。
孟瑛的心中有些苦涩,瓦剌历来都是大明的强劲对手,一朝被方醒覆灭,这功劳又离他远去了。
吕震面无表情的看着地面,偶尔抬头,看到黄俨的眼神闪烁,不禁就心中嗤笑。
得罪了太子太孙,你还想找什么出路?
朱棣看完了方醒的奏章,脸上浮起了一抹红晕,说道:“方醒俘获了哈烈副使,那是个软骨头,把哈烈人国内的实力说了不少。诸卿,那是劲敌!”
看到群臣面色严肃,朱棣满意的说道:“他们能调动的兵力至少五十万,不过这是竭泽而渔,若是战败,哈列国怕是要分崩离析了,所以不可能。”
五十万?
文官们被吓得不行,五十万大军,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掉边墙,然后潮水般的涌入大明。
想想那可怕的场景,杨士奇不禁打个冷战,看看其他同僚,除去杨荣和金忠还能保持镇定之外,人人变色。
而武勋那边却是云淡风轻,张辅说道:“陛下,五十万听着吓人,就如同大明的兵力一般的吓人,可终究也只能吓人罢了。”
孟瑛打起精神道:“陛下,臣也以为如此,哈烈人大抵会虚张声势,可实际出兵不会超过四十万,否则就是疯子。”
朱棣抚须,目光深沉的道:“兵力数量是一回事,能否敢战才是大事,操练不好的军士,去了只是累赘。”
大明军队的数量属于绝对机密,在场的人也就是金忠和孟瑛知道,当然,朱棣也知道。
大明的卫所不少,兵力在整顿之后依然有一百多万人。
这数量大抵能吓尿任何觊觎者,可朱棣却知道,一是国内要留守,二是那些卫所的战斗力参差不齐,一股脑儿的拉上战场去,那真的会坏菜。
想到这里,朱棣轻蔑的道:“五十万吗,加上民夫,那需要多少辎重粮草?哈烈人有这个家底吗?”
夏元吉出班道:“陛下,别说是哈烈人,大明若是出兵五十万,臣也只能找个地方一头吊死,免得被愁死。”
朱棣皱眉道:“当世还没有能让朕出兵五十万的异族,你还是好好的活着吧。”
朱棣难得调侃一回臣子,顿时气氛就活跃起来。
杨荣笑道:“夏大人,家中的妻小尚在,万万不可轻生啊!”
金忠用肩膀碰碰身边的夏元吉,取笑道:“既然要去了,那就把家中的钱钞分了吧,老夫家贫,给点?”
夏元吉皱眉说道:“本官死里逃生,金大人今日可愿摆酒宴为本官压惊呢?”
金忠正准备调侃几句,上面的朱棣轻哼一声,于是群臣收敛心神。
朱棣握着奏章,淡淡的道:“兴和堡此战后就成了侦探控制草原的前方,方醒应当知道去监控哈烈人的动向,那么……注意维持驿站的畅通,消息及时送来,还有……”
“五十万虽然不可能,可二三十万却是说不准,兵部再调集些精兵来北平操练。”
金忠出班应了。
朱棣的身体微微后仰,俾睨的道:“他有五十万,可大明有百万大军,任他来多少!户部,多准备些粮草,随时待命。”
夏元吉赶紧应了,然后再议了几件事之后,朱棣就让他们散了。
第1441章 宫里宫外的反应
感谢书友‘来7’的万赏!
感谢书友‘我爱敬’的万赏!
感谢书友‘141209054829102’的万赏!
。。。。。。
“端端,端端。”
朱瞻基抱着女儿在花园里溜达,只觉得怎么都看不够。
“以前的殿下可不是这样的儿女情长啊!”
跟在后面的俞佳低声对雀尾抱怨道。
雀尾精致的脸上浮起一抹微笑,让俞佳不禁有些失神,然后他说道:“兴和伯夫人经常来,咱家也听说了不少事。”
“什么事?”
俞佳清醒过来,脑海中闪过史上那些有断袖之癖的帝王,不禁有些忧心忡忡。
雀尾皱眉,看着让人心中不忍,“兴和伯在家中就宠溺孩子,从不打骂,经常带着孩子玩耍,所以父子之间很亲热,孩子们也上进。”
“可那是……”
俞佳本想说端端是个女孩,可方醒宠爱无忧,甚至超过了两个儿子的事,早就满京城传遍了。
哎!
俞佳愁容满面的模样让雀尾有些奇怪,他觉得这样挺好的,起码太孙和太孙妃之间的关系就亲近了不少。
“俞公公,外面有人求见太孙。”
“谁?”
俞佳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
来人说道:“是杜大人。”
杜谦算是朱瞻基的智囊之一,所以俞佳不敢怠慢,赶紧上去通知了朱瞻基。
……
前厅中,朱瞻基进来时带入了一股子奶香味,杜谦垂首皱眉,然后说道:“殿下,战报来了。”
“如何?”
不用问是哪的战报,因为此时大明就只在塞外用兵。
杜谦抬头,眉间已经舒展开来,说道:“兴和伯在兴和堡一战溃敌,击杀脱欢,瓦剌人仅有五千人逃脱。”
“好!”
朱瞻基的眼中闪过惊喜,说道:“德华兄果然厉害,此战如何,你给我说说。”
“兴和伯把鞑靼部利用到了极致……”
杜谦唏嘘着,觉得方醒真的是越来越有兵家的风范了。
“先用鞑靼部的迁徙围杀了巴根,然后逼着脱欢不得不全力出击……”
“……鞑靼部迁徙到兴和堡周围之后,脱欢领兵前来,然后在兴和堡下碰的头破血流……”
杜谦越说越钦佩,朱瞻基却神采飞扬的摆手道:“下面的我来猜猜。”
朱瞻基起身转了一圈,说道:“脱欢不是傻子,兴和堡攻不下,他必然要提振士气,那只能去攻打鞑靼部的营寨……”
杜谦有些恍惚,在他的眼中,此时的朱瞻基眉间全是自信,举手投足间颇有朱棣的风采。
这便是大明的储君啊!
“……而德华兄最喜欢给对手挖坑,所以刚开始时脱欢肯定还算是顺利,于是倾力一击,最后就被坑了。”
朱瞻基笑了起来,“……肯定是用了什么手段让脱欢绝望,然后兴和堡主力出击,两面夹击之下,脱欢哪里逃?”
杜谦拱手,心悦诚服的道:“殿下英明。”
朱瞻基含笑道:“不是英明,而是兴和伯此行带的两个卫所足够和脱欢对峙,而他却缩进了堡内,这肯定是要诱敌深入,去攻打鞑靼部。”
杜谦垂眸道:“殿下和兴和伯心意相通,战况确实是如此。”
朱瞻基笑道:“我当初跟着德华兄学了不少东西,后来又跟着出征,对他的手法并不陌生,和他做对手,要……”
剩下的话朱瞻基没说,他觉得不该把方醒的某些习惯告诉别人。
可杜谦却隐隐约约的知道些,方醒喜欢给人挖坑,让你觉得占了便宜,然后他再突然翻盘,这种得而复失的打击能让人发疯。
脱欢就是在即将胜利的时候被翻盘的吧?然后发狂……
……
朱高炽那里很平静,只是令人去方家庄送了几车礼物,
“婉婉呢?”
朱高炽越发的沉稳了,目光转动间,梁中就觉得是在面对帝王。
“殿下,郡主在给狗洗澡。”
作为朱高炽的心头肉,婉婉的动向梁中时刻在掌握着,以备咨询。
“小方?”
朱高炽的面上浮起微笑,说道:“兴和伯一战把瓦剌给打没了,偏生婉婉的脾气倔,不然就该把那名字改一改。”
梁中笑道:“殿下,兴和伯自己也没当回事,就给郡主玩耍吧,大家看着也高兴。”
……
走在宫中的婉婉身后紧紧跟着小方,其后才是那些宫女太监嬷嬷,非常的拉风。
一路快到了乾清宫时,婉婉看到了黄俨,就皱眉,然后转个弯,从侧面过去。
黄俨也看到了婉婉,他堆笑道:“郡主万安,陛下正在处理国事。”
婉婉看都不看他一眼,说道:“皇爷爷该吃午饭了。”
黄俨默然,只能维持着微笑,目送着婉婉进了大殿。
“皇爷爷!”
一进去婉婉就嚷着,而小方熟门熟路的溜到边上,然后到处嗅。
幸好小方走到哪都要撒尿‘留念’的习惯被改了不少,不然朱棣这里大概要多几泡臭烘烘的狗尿。
朱棣放下奏章,揉揉眉心道:“婉婉可吃了吗?”
“没有呢皇爷爷!”
婉婉说完就噼里啪啦的交代大太监要上的菜,大太监也含笑配合着,出去安排。
朱棣笑道:“你倒是会安排,好吧,吃饭。”
等王贵妃过来寻朱棣吃饭,看到婉婉在就笑道:“臣妾倒是白等了陛下。”
朱棣眉间柔和,说道:“来,和朕一起用饭。”
于是三人一起用饭,气氛温馨。
吃完饭,婉婉告退,带着自己的人马回去。
秋风吹拂,让人胸怀大畅,漫步在零星落叶间,心情会不由的恬静下来。
婉婉俏皮的蹦跳着去踩落叶,一步步。
“兴和伯又打胜仗了?”
“是,而且又铸了京观,听说还有什么京观石上的眼睛,好吓人啊!”
婉婉身边的嬷嬷闻声就喝道:“谁?出来!”
两个小太监从侧面的口子里磨蹭着走出来,看到是婉婉在,顿时吓得跪地求饶。
“在宫中乱嚼舌根子,这是哪门子的规矩?你们是谁的人?说!”
两个太监一听就怕了,就胡乱的磕头求饶。
听着额头和地面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婉婉皱眉道:“好了,下次留神,不然会被责罚,去吧。”
两个小太监如蒙大赦,急匆匆的爬起来,带着额头上的乌青,转身就跑。
“郡主,这不合规矩!”
嬷嬷嗔道。宫中的规矩就是这样,你这次绕了他们,但他们不一定会感恩,很可能会认为你心软可欺。
婉婉摇摇头,带着小方走在前面,好像有些不乐。
一路到了朱高炽那里,看到婉婉嘟嘴不高兴,朱高炽就问道:“可是被人气着了?”
婉婉摇摇头,然后坐在案几边上,侧脸趴着,问道:“父亲,他们说方醒会吓人,还说什么京观和眼睛。”
朱高炽的笑容一滞,然后看了梁中一眼,梁中心领神会的出去找婉婉的身边人问话。
再看看婉婉皱着眉头的模样,朱高炽摸着她的头发,叹道:“那是国事,你小女孩家不要去过问。”
婉婉把脸侧过来,看着朱高炽问道:“父亲,那您说方醒会吓人吗?就是……吃人心的那种吓人法。”
朱高炽放在婉婉头顶的手一停,然后说道:“那是胡说的,以讹传讹,两军对垒的时候,方醒也就是在后面指挥罢了。”
“哦!”
朱高炽看到婉婉乖巧的不再问了,就说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奇的,不过京观你就别问了,那不是你该知道的事。”
“是,父亲。”
婉婉招手叫来小方,然后搂着它发呆。
朱高炽的眉间少了些和气,无声的叹了叹。
第1442章 我将永不止步(感谢“第一百个盟主”的盟主打赏!)
大战之后,方醒准了麾下十天的假期,任由他们放松。
李嘉在营房中发呆,铺位上有纸笔。
——阵列不可动摇,剩最后一人也不可动摇!
李嘉在回想着这次大战中的细节,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想了许久,他把纸笔收好,起身出门。
营地中少了大半人,等到了街上时,却是人山人海。
堡内的军户人家都出来了,各种商品被摆在街边贩卖。
那些军士操着各种口音在砍价,可看那洋溢的笑脸,买东西分明只是顺带,享受普通生活才是真。
一路挤到了城外,李嘉遥遥的就看到了那座京观。
对于方醒把京观铸在离兴和堡不远的地方,从明军到军户都没人有意见。
大多数人觉得看到这个京观心中就安稳了,比什么大军都有用。
什么异族,且来看看这座大京观,不怕死你就来吧。
从堡门外到京观的这条路上人流不绝,李嘉慢慢靠近京观,发现那里已经多了不少人。
呃……
李嘉惊讶的发现,那块京观石前站满了人,其中几个妇人居然点了香火,然后虔诚的祈祷着。
而那些没有香的妇人们只是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的在说些什么。
那只狭长的眼睛冷冷的看着这一切,红色的瞳孔中仿佛隐藏着暴戾……
她们为何要膜拜这座京观石?
李嘉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大概是祈祷完毕,就心满意足的转身出来,李嘉就拱手请教道:“大嫂,敢问你们为何要祭祀这个石碑呢?”
这妇人诧异的看了李嘉一眼,然后理所当然的道:“这只眼睛是兴和伯用来镇压这座京观的,肯定法力无边,来祭祀一番,家中有什么邪祟都跑了,哎!看你还年轻,赶紧去上香,那眼睛神奇呢,肯定能护佑你平平安安的……”
李嘉的耳边是妇人的唠叨,却没感到厌烦。他看着那些妇人虔诚的跪下,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着,心中有些莫名的忧郁。
这个妇人看来不识字,也不知道什么悔教夫婿觅封侯,可她的话里却饱含着这个意思:要平平安安的啊!
没有升官发财的愿望,只希望一家平安,这大概就是普通百姓的缩影吧。
这妇人唠叨了半天,见李嘉在发呆,就说道:“你这人好生无礼,老娘都说的口干了也没回话,走了走了!”
妇人旋风般的走了,李嘉看着前方的烟雾缭绕,只觉得心中一片宁静。
三哥,我从军了。我将延续着你的脚步一直往前走,直至战争消亡,或是我战没在某一次战斗中。
我……
李嘉看着石碑上的眼睛,嘴唇蠕动……
“我将永不止步!”
……
“有人在祭祀京观石?”
草原上此刻没有了威胁,方醒也给自己放了大假,今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吃着早饭,顺便听沈阳说着大小事务。
沈阳苦笑道:“是的,那些妇人最为热衷,说是能驱除邪祟。”
方醒放下筷子,只觉得有些荒谬。
所谓的祭祀,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祭祀神灵,求的不过是心安而已。
可京观石代表的却是杀戮,这些人……
“这个……淫祀……”
历代都对淫祀管理很严,没有官方的认可,所有的祭祀都是淫祀,都是打击的对象。
沈阳看着屋顶,昧着良心说道:“伯爷,这不是祭祀,只是……保平安罢了,算不得淫祀。”
方醒擦擦嘴,起身道:“我认为,正面的都不是淫祀,谁若是敢来捣毁这块京观石,怕是会被这些妇人打死,所以……溜达去!”
走出门外,杨竹也在外面,方醒笑道:“你们俩同时出现,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杨竹笑了笑,跟在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