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佳说道:“那老狗被关在东厂,每日有吃就吃,想睡就睡,倒是逍遥。”
  朱瞻基冷笑道:“从今日起就让御医给他调养一番,要好好的。”
  俞佳心领神会的道:“是,奴婢稍后就去东厂传话。”
  朱瞻基走出奉先殿,然后看看右边的乾清门,有些黯然神伤。
  从明日开始,他就会正式进驻那里。
  他有些不安,转身间,却恍惚是看到了方醒就在身前,微笑道:“你害怕了吗?还记得那个梦想吗?”
  朱瞻基喃喃的道:“我没忘,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大明的疆土……”


第1786章 随着朕,为大明而战!(感谢‘?开’成为本书盟主。)
  感谢‘?开’的支持,若是方便,可看作品简介里的号码加全订群,然后转盟主群。
  月初,求保底月票!
  ……
  凌晨,朱瞻基起身,他没要人服侍,自己穿了孝服。
  “殿下,可要用粥和点心吗?”
  俞佳问道。
  朱瞻基只觉得心情复杂,既有未知的兴奋,也有些沉重,他说道:“不必了。”
  他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出门就看到了梁中。
  “殿下,奴婢请去大行皇帝陵寝。”
  朱瞻基眼睛微眯,说道:“本宫这里也有你的安排,怎么,不愿意吗?”
  梁中的立场很坚定,侍奉无差错,朱瞻基不会驱赶。
  梁中叩首道:“大行皇帝去了,奴婢的心也死了,只想以后守着陵寝,种地洒扫,了此一生。”
  他没有大太监自尽的勇气,但却不乏自觉。
  “奴婢是大行皇帝的人,在宫中多有不便,殿下难免睹物思人,奴婢……恳请殿下恩准。”
  朱瞻基抬头,看着微亮的天边,点头道:“你自去,一应供给不会少了你的。”
  这便是荣养,梁中叩首谢了,准备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
  他不准备参加登基大典,不想再看到另一个皇帝登基。
  朱瞻基一路去了奉先殿,早有内侍准备好祭祀的果品和酒水,朱瞻基祭祀了,然后出来。然后更换衮服冠冕,出发出奉天门。
  ……
  “你不去?”
  朱高煦昨晚喝了个烂醉,还打了一个官员,然后和方醒在城头裹着大氅睡到现在。
  今日太子登基,朱高煦这个唯一在京城的直系外藩却没去。
  “去了看什么?都是那一套,烦人!”
  朱高煦抠去眼屎,起身活动着身体。
  他的拳脚依旧威猛矫健,那些军士在边上仔细看着,想偷师。
  方醒摇摇脑袋,昨晚他也喝多了,有些头痛。
  天边出现了一抹紫色,几个军士在喊着这是吉兆。
  方醒微笑着,他也希望是吉兆。
  瞻基,你可也别跟着短命了!
  “我要去巡城了。”
  方醒觉得朱高煦绝壁是无聊透顶的典型,偏生自己找不到乐子,所以耐不住寂寞想在京城居住,好歹还能到处乱窜。
  朱高煦果然追了上来,“本王和你一起去。”
  方醒笑了笑:“晚些会有活动,你怕是去不了了,旁观可以。”
  两人下了城头,方醒原地等待了一会儿,朱高煦不解,不过也没问,只是拿了干饼和水吃早饭。
  等了没多久,张辅来了,孟瑛来了,柳升来了,薛禄也来了。
  “兴和伯,此事殿下可准了?”
  薛禄皱眉问道:“此等事闻所未闻,有些不好。”
  柳升说道:“大行皇帝驾崩,正该如此,方能提振人心。”
  张辅微微点头,然后问方醒:“我马上要进宫,可都通知了?”
  “已经就位。”
  方醒挥挥手,身后三发烟花升空。
  …。。
  宁寿宫内,朱瞻基郑重的五拜三叩首。
  皇后含泪道:“我儿也做了皇帝,要好生去做,本宫就在此安享富贵了。”
  朱瞻基起身道:“母后且安心,儿臣自然知道分寸,不会让大明蒙尘。”
  转身出了宁寿宫,从这一刻开始,里面住着的便是皇太后。
  太子大步往前,他越走越快,步履矫健而不乱。
  “殿下驾到…。。”
  快到奉天门时,一声尖利的喊叫后,钟声响起。
  帝国的新主人来了!
  ……
  丽正门外,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最后止于门外。
  方醒上马,不断有人把登基的程序报上来。
  “伯爷,百官正在上表。”
  方醒点点头,寂然不语。
  “伯爷,礼官至承天门宣诏。陛下令英国公,宁阳候,定国公各处祭告。”
  方醒点点头,说道:“太子继位,诸军进城!”
  “进城!”
  命令下达,脚步声再次响起。
  京城今日依旧戒严,不过太子登基,总得有些喜庆气氛,便让诸卫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在街上维持秩序,百姓们得以自由活动一番。
  当脚步声响起时,那些百姓都被驱赶到了两边,和那些军士一起看着开进城来的军队。
  “是朱雀卫!”
  宋建然打头,朱雀卫大步进城。
  后面跟着玄武卫。
  整齐的步伐让京城的百姓再次目睹了军威,顿时惊呼声不时响起。
  ……
  “母后,儿臣这便去了。”
  朱瞻基再次来到了宁寿宫,母子此时再见身份已经变了一个模样。
  皇太后起身道:“快去吧,继位之后需记得安抚各方。”
  朱瞻基躬身行礼告退。
  看着他昂然走出去,皇太后不禁流泪道:“谁曾想这一日会那么快呢,可惜先帝……”
  “娘娘,陛下英姿勃发,想来您要享的福在后面呢!”
  一个老嬷嬷仗着身份劝了一句,皇太后点头道:“只是……想着他还是那个孩子,转眼间竟然已经成人,可以统御大明了,一时间有些恍惚。”
  嬷嬷笑道:“这可不是吗?老奴还记着娘娘当年可不比公主差,看着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呢!”
  皇太后不禁笑了,然后黯然道:“可惜先帝却早早离去,不然……本宫也不忍心见到瞻基这么早就被压上了这个担子,哎!这生在皇家,身不由己啊!”
  ……
  朱瞻基再次到了奉天门,群臣等候多时,当即就准备献贺表。
  朱瞻基坐在椅子上,说道:“这些繁文琐节便少一些吧,免了。”
  于是礼官吆喝,群臣行礼。
  礼毕,天边的太阳渐渐升高,朱瞻基起身,沐浴在阳光下说道:“朕即位,是为大明皇帝。”
  阳光照在他的身上,看着就像是镀上了一层黄金,群臣不禁山呼万岁。
  朱瞻基朗声道:“朕即位,当继承父祖遗志,除弊革新,诸卿当兢兢业业,不可懈怠……”
  这是登基宣言,群臣都仔细听着,当听到开头就是除弊革新时,大家不禁心中惴惴。
  这是要和文皇帝一个路子吗?那大家哪还有活路啊!
  还有那个宽宏大量在边上帮衬着,这……这……
  一部分人对新帝继位本就不怎么欢喜,再听到那句除弊革新,顿时脸就板了起来。
  除弊革新,就意味着更多的动作,更多的改变。
  可看看历朝历代,谁愿意改变?
  除非是外敌逼迫急切,国内境况窘迫,如前宋那种,这才有了王荆公的革新。
  可大明此时陆地上并无敌人,海洋上更是纵横无敌手,连连绵多年的倭患都被灭了,还闹腾什么?
  萧规曹随才是王道啊陛下!
  阳光照在朱瞻基的脸上,他神态从容的道:“……文武不可偏废,在内则劝耕、提振商业、整顿吏治,调理阴阳,使民得以安然。民富,国方能积财,否则那只是竭泽而渔,必不长久!”
  杨荣听到这里心中一震,他微微摇头,不禁热泪盈眶。
  陛下,太子还是走上了这条路啊!
  民富国才富,这个提法不新鲜,可在皇帝这个层面却从未这般郑重的提及过。
  而围绕着这个提法,皇帝可以做出无数改变。
  金幼孜看看左右,他差点忍不住想出去进谏。
  登基时进谏,这几乎相当于是扇巴掌,给了刚登基的皇帝一巴掌。
  所以金幼孜忍了。
  “在外则为捍卫大明的利益,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大明的利益无处不在。当朕拔出长刀时,诸卿,谁敢跟随着朕……去为大明而战?”
  这番杀气腾腾的宣言让人心惊,群臣一时无言。
  朱瞻基目光转动,微微眯眼,却不见恼怒。
  什么声音?
  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听声音应该是在承天门外。
  声音整齐,有些人愕然,而杨荣等人却是面色大变。
  陛下……
  朱瞻基从容的道:“诸卿且随朕来。”
  皇帝大步向前,群臣紧跟在后,这在大明的登基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礼部尚书,吕震对此根本就无所谓。只要皇帝不把他弄下去,那就算是皇帝要请群臣喝酒他都没意见。
  脚步声一直没停止,当到了承天门时,朱瞻基径直上去,群臣犹豫了一下,俞佳却在下面等着,于是都只得跟了上去。
  杨荣有意落在了后面,他等到了金幼孜和杨溥两人,低声道:“陛下有大志向,我们作为臣子,要倾力辅佐才是,若有建言,可慢慢道来,不可胡来!”
  金幼孜想反驳,却看到了杨荣眼中的寒光,不禁一怔,然后郁郁的点点头。
  杨溥微笑道:“杨大人放心,陛下说了要承继文皇帝和先帝的遗志……”
  杨荣皱眉道:“陛下不是先帝,莫要轻忽,否则哪日被呵斥了可没了脸皮!”
  这话不像同僚的劝告,而是上官的警告。
  金幼孜皱眉看着杨荣,可杨荣却丝毫不让的对视过去。
  “三位大人。”
  这时有太监在催促,金幼孜勉强低头道:“好,本官知道了。”
  这便是首辅的威权吗?
  杨溥点点头,歉然道:“本官有些口误,杨大人,赶紧上去吧。”
  三人拾级而上,各有心思。
  “陛下万岁!”
  这时外面一阵欢呼传来,金幼孜一个踉跄,眼瞅着就要跌下去,身边一只手却扶住了他的肩膀。
  “金大人,稳住。”
  金幼孜一身冷汗站稳了,然后对扶着自己的杨荣点头道:“多谢杨大人。”
  “陛下万岁!”
  外面的欢呼依旧在继续,金幼孜摇摇头道:“陛下这是要重武吗?”
  杨溥垂眸,心中却担心皇帝这是要给文官们下马威。


第1787章 这就是煌煌大明(感谢‘0怒火冲天0’成为本书盟主!)
  当杨荣三人到了上面往下看时,不禁都微微一惊。
  就在金水的前方,此刻无数军士正整整齐齐的排成了阵列。
  “陛下万岁!”
  当万众一呼时,那声音当真是慑人心魄。
  而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最前方,骑马的那个人身上。
  他这是来为自己的学生撑腰了吗?果真是毫无顾忌啊!
  方醒抽刀出来,刀指向右前方。
  “轰轰轰轰轰!”
  城外突然传来了轰鸣声,把城中的百姓和城楼上的百官们都吓了一跳。
  “前进!前进!前进!”
  朱雀卫第一个走出来,整齐的往方醒的右侧而去。
  当走到朱瞻基的下面时,宋建然拔刀劈斩!
  “陛下万岁!”
  “大明万胜!”
  ……
  丽正门外,此刻城墙的前方全是火炮,数量之多,一眼看不到头。无数炮手在拼命的装药,然后大声的喊着准备完毕。
  左边的十余门火炮的炮口还硝烟未散,申耀的破锣嗓子响彻云霄。
  “点火……”
  “轰轰轰轰轰!”
  ……
  群臣面面相觑,这从未有过的登基仪式让他们不知道皇帝想干什么。
  黄淮靠近杨溥,用微不可查的声音说道:“陛下这是要证明他的……强硬,这是在告诫咱们要知道分寸。”
  杨溥微微点头,同样低声道:“先帝前车之鉴,这也难怪,有些人不知道分寸,这便是后果。”
  炮声轰隆中,这时下面出来的是玄武卫。陈德对玄武卫在黄俨谋逆之事上没有立功很愤怒,所以脚步也越发的铿锵有力。
  这个皇帝肯定不会屈服于文官去压制武人!
  陈德心中激动,不禁偏头看向城头,然后挥刀。
  “陛下万岁!”
  陈德用力的呼喊着。
  “大明万胜!”
  随后就是聚宝山卫,这支刚在塞外征伐取胜的常胜之师走了出来。
  林群安拔刀劈下。
  “陛下万岁!”
  朱瞻基微微俯首,想去拔刀,却发现自己现在是皇帝,今天是自己的登基之日,身上没佩刀。
  “大明万胜!”
  不少人在用忌惮的目光打量着这支军队。他们害怕这支军队,因为有了这支军队,皇帝就可以间接掌握着朱雀卫和玄武卫,进而控制在京诸卫。
  这样的皇帝也只有文皇帝才能媲美啊!
  可若是……
  不少人看着还在马背上,面对着聚宝山卫侧面,背向承天门的方醒。
  若是此人离开了呢?
  皇帝压制文官最有效、也是大家撕破脸皮之后的终极杀招,那便是军队。
  那些饱含着不明意图的目光盯在方醒的背上,他却毫无知觉。
  长刀再次挥动。
  聚宝山卫突然变为了正步走,脚步陡然变声,一下下仿佛在敲打着人的心脏,在控制着,让你的心脏跟随着这个节奏一起跳动。
  “轰轰轰轰轰!”城外的炮声再次响起,雄浑有力。
  金幼孜微微变色,他看看右边的群臣,大多是面色微变。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
  聚宝山卫突然爆发出了一声整齐的嘶吼。
  轰!
  这声嘶吼一下就击中了群臣,他们想起了先前朱瞻基说的话。
  当朕拔出长刀时,诸卿,谁敢跟随着朕,去为大明而战?
  杨溥偷偷看过去,正好看到了朱瞻基的侧面。
  那张冷峻的脸跟随着聚宝山卫的移动而缓缓转动着,短短的胡须给他增添了不少威严。他朝着下面挥挥手,引来了一阵欢呼。
  皇帝先接受了军方的效忠!
  这是谁的主意?
  太阳越升越高,光耀北平城。
  朱瞻基目送着三卫远去,侧身道:“这就是煌煌大明!”
  大明的辉煌从来都不只是内政,强有力的军队才是大明的根基!
  ……
  皇帝登基了,随即下令解除戒严。
  大赦天下的消息也传了出来,还贴在城门处,人人可见。
  皇后成了皇太后,而胡善祥也从太子妃变成了皇后,只等着册封。
  工部已经上了请造皇太后、皇后、贵妃仪仗的奏章。
  孙氏也终于是熬出头了,变成了贵妃。
  ……
  “都是皇后了,以后要端起来,莫要像是个小媳妇般的任人揉搓。”
  胡善祥毕恭毕敬的请见皇太后,表示了对担任皇后这个职务的惶恐,并想皇太后请教。
  皇太后亲切的把她叫到自己的下首坐下,细细给她说着后宫的一些关窍。
  “……要冷眼看,不要去争,但你这般软和的性子却会吃亏,所以本宫才叫你要端起来,记住你是皇后,后宫之中除去皇帝就是你最大,所以你怕什么?拿住道理就别手软……”
  皇太后当年可不是善茬,出身普通的她能坐稳太子妃和皇后的位子,靠的可不是朱高炽的青睐。
  后宫之中,除非是皇帝独宠你一人,否则你就得为自己去谋划。那种等着帝王突然发神经想起自己的,多半最后都是孤寂一生。
  皇太后看到她一脸的惶然,就叹息道:“你这个性子啊!罢了,雀尾呢?叫进来!”
  雀尾随后进来,皇太后看着他那张漂亮的不像话的脸,不禁恍惚一下,然后交代道:“本宫知道你是个实诚的,以后可看好了坤宁宫,若是你家皇后被人给欺了,你得出头,别怕什么,大胆的去叫骂,本宫看着呢!”
  雀尾应了,皇太后突然有些没精神,胡善祥就告退了。
  等她走后,皇太后唏嘘道:“本宫想起了那个叶落雪,孤身挡住了那些叛逆,哎!他可真是没了亲人?如今可康复了吗?”
  一个嬷嬷说道:“娘娘,他确实是没了亲人,陛下登基就令人去寻了一番,可惜没找到。他的伤……此事是兴和伯在处置,奴婢也不知。”
  皇太后惋惜不已,然后问道:“那个孙氏如何了?”
  嬷嬷撇撇嘴道:“娘娘,她封了贵妃,这算是飞上了枝头,听说很是本分,每日抄写佛经,说是为先帝祈福。”
  皇太后面无表情的道:“皇后是个憨厚的,她却是个内秀的,皇帝自己喜欢她,本宫这个做娘的也无可奈何,只能是看着罢了。难道还能棒打鸳鸯?”
  嬷嬷低声道:“娘娘,后宫偏宠就是祸乱之源啊!”
  皇太后点点头,闭上眼睛道:“先帝在时你看本宫可去做这些?那人做了,做的肆无忌惮……”
  嬷嬷低声道:“娘娘,先帝的陵寝一直在修建,那人也该去地下侍奉先帝才是啊!”
  太后没说话,只是看着外面。
  殿内的空气中仿佛多了些东西,微腥。
  ……
  孙氏搬进了新地方很是安静,每日只是在抄写佛经,累了就在院子里转转。
  小小的花园里种了不少花草,季节到了,或是含苞待放,或是生机勃勃,让人看了精神一振。
  孙氏被扶着在院里转悠,突然问道:“皇后娘娘那边的人好似没调配齐整?”
  扶着她的是大宫女德春,闻言德春说道:“那边看着像是在挑人,娘娘,咱们也得要挑些人吧?好歹把原先这里的换几个,免得有别人的耳目。”
  孙氏抬头看着宫门方向,眼睛微微眯起,看着就像是在微笑,多了许多调皮之意。
  “那个王振听说不错?连那边都……”
  德春说道:“娘娘,那个王振有眼力,会做人,他原先是教授,识文断字,若是咱们这里有这么一个人,想来能帮衬不少呢!”
  孙氏没说话,只是转了几圈就回去了。
  ……
  胡善祥回到坤宁宫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艳羡的话。
  “那王振好福气啊!居然一下就调到了孙贵妃那里去。”
  青叶气得不行,找到雀尾埋怨:“那王振娘娘不是觉得还好吗?为啥不调到咱们这边来?”
  雀尾刚领受了皇太后给的差事,闻言也有些气愤,两人就去找到了在念佛经的胡善祥。
  “娘娘,那边把王振给要去了。”
  胡善祥愕然抬头,若是由方醒点评的话,肯定会给一个呆萌的评语。她说道:“咱们不是没要吗?那就是她先。”
  青叶跺脚道:“娘娘,可您是皇后啊!”
  胡善祥微笑道:“那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她要去了,那就是她和王振的缘分,咱们不争这个。”
  “娘娘!”面对着这么一个性子软和的皇后,连青叶这等脾气暴躁的都没辙了。
  青叶气呼呼的出去了,雀尾追出去安慰道:“上次兴和伯夫人不是给娘娘说过吗?不争为争,陛下本就是淡淡的,娘娘再去到处争斗,那就显得面目可憎,还不如坐稳了位子,看着她们闹腾才好。”
  皇帝刚登基,一个王振的调动就引发了后宫这个小湖泊上出现了一波涟漪,涟漪渐渐扩散,渐渐的淡去。
  此事看似不大,但却开了一个头,不知道是好是坏的头。
  朱瞻基很忙,他忙着调配各处官员,忙着调整各种规矩和政策。
  首先是各种摊派——皇宫很大,宗亲不少,所以每年的各种消耗大多是各地摊派或是采买。
  这种摊派初期看似不大,可经过层层盘剥之后,就变成了祸害。所以朱瞻基早就洞察于心,此时大权在手,就一一去摆平。
  可这些早已成为了一条隐蔽的利益链,不少经办人挂着皇室的名头中饱私囊。
  所以旨意一下,不少人如丧考妣。


第1788章 第一次君臣见面(感谢‘54唐人’成为本书新盟主)
  月初了,兄弟姐妹们,求月票。
  许多盟主还没进群,如果方便的话,请看作品简介,里面有全订群的群号,企鹅号。加群后转盟主群。
  ……
  方醒终于回家了,最欢喜的就是无忧,跑前跑后的,小小的人儿努力去搬动铜盆的模样让人看了好笑。
  “爹,洗脸。”
  无忧在张淑慧的帮助下,涨红着脸把铜盆搬到了方醒的身前。
  方醒笑了笑,洗脸之后就抱着无忧说了几句悄悄话。
  “夫君,陛下可会让您上朝吗?”
  “你希望呢?”
  方醒抱着无忧轻轻颠着,随口问道。
  张淑慧犹豫了一下,转口道:“莫愁回去了,妾身没劝住。”
  这个女人既希望自家夫君能经常上朝,彰显被重用,又希望他能经常在家。
  女人常常想两全其美,但经常会弄巧成拙。张淑慧明智的停止了这个幻想。
  “她有些小心翼翼,所以搬过去就搬过去吧,等孩子大些后还得进书院,到时候……”
  方醒有些憧憬的看着张淑慧的肚皮,问道:“小白呢?”
  “回娘家了,说是她二哥成亲要去帮衬一把,还说她妹子要相看人家了,小白生气,说是要拦着。”
  “她妹子……朵朵?那孩子才多大?这有些急了。”
  张淑慧笑道:“是呢,妾身让家里去了两个家丁帮衬着,若是闹腾,那就压下去。”
  方醒点头道:“你处置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