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爷,那什么时候能去?”
  小白却是盲目的崇拜着方醒,方醒说的她就信。
  方醒笑了笑,说道:“随时都行。”
  小白还想追问,张淑慧拧了她一把,骂道:“没事做了?快去厨房看看。”
  小白扁着嘴去了厨房,张淑慧突然笑了,说道:“夫君,今日重阳宴,可没哪位重臣会带着个女娃去赴宴啊!”
  方醒淡然道:“我说过,随时都可以。”


第2131章 赴宴,两只乌鸦比黑
  黄淮的身体最近有些好转的趋势,这得多亏了皇帝派了御医蹲点似的给他治疗。
  他很感激,真的,全心全意的感激。
  所以他早早的就来到了皇城外,准备进宫赴宴。
  从朱元璋开始,大明的重臣能骑马的最好就骑马,否则皇帝看了刺眼,找个借口弄你滚回家去。
  但是黄淮不一样,他属于久病后的体弱,最好少吹风,所以朱瞻基特别叮嘱了,让他坐马车上下衙。
  所以他的马车停在外面很是醒目,早到的人就以此为中心,渐渐的聚拢过来。
  “那人只是被禁足,据说前日还饮酒叫骂,当真是不可一世啊!”
  “兴和伯去了他府上,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那人居然就老实了些,至少没上奏章自辩了。”
  “一丘之貉,说不准正准备什么见不得……”
  “闭嘴!杨荣来了!”
  几个官员施施然的冲着走来的杨荣行礼,然后避到了一边。
  杨荣走到马车边上,对掀开帘子的黄淮说道:“今日的天气不错。”
  黄淮仰头看看天空,说道:“看似万里无云,可不小心就会来一场暴雨,最好不要……”
  杨荣摸着马车的外面,淡淡的道:“那些人是自己作死,不管有无错谬,成国公已经被禁足了,兴和伯和闫大建都跑了一趟,已经足够了。”
  他回身看了一眼,看到没人靠近,就稍微提高了些嗓门,说道:“陛下的耐性有限,那些人有错在先,再闹腾,陛下发怒翻脸,谁去挽回?”
  黄淮木然的转过脸来,定定的看着杨荣的身后,说道:“不知道啊!开了先例了,不管怎么说,那些军士并未受到惩处,这便是武人跋扈的起源,不压下去,杨大人,藩镇之祸不远!”
  杨荣冷笑道:“想多了黄大人,不说旁的,武人若是要跋扈,兴和伯第一个就容不得!可他回来就先去了成国公府,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让成国公先忍了的意思!你们若是再逼迫,方醒一旦翻脸,陛下会支持谁?”
  黄淮干咳一声,拒绝了杨荣给自己拍背,冷冷的道:“此事不由的不出声,仅此而已。”
  “兴和伯……”
  杨荣还想再劝一下,身后传来的声音让他苦笑一下,转身看着走来的方醒,说道:“你们想和他斗?黄大人,你就回来吧,让给别人,否则本官担心你……”
  黄淮的面色微红,他看着不远的方醒微微一笑,说道:“死便死了,谁会不死呢?杨大人,难道你能长生久视?”
  “兴和伯来的早啊!”
  杨荣心中已经冷了,只是和方醒笑着寒暄几句,然后托词内急走了。
  方醒就牵着无忧站在一边,周围并无人主动过去套近乎。
  一直到有人出来招呼群臣进去,杨荣依旧没有来。
  方醒冷冷的瞥了从马车里下来的黄淮一眼,然后跟着群臣往里走。
  而杨荣此时才急匆匆的追上来。
  重阳宴是在谨身殿里举办,谨身殿毗邻华盖殿,后面就是乾清门。
  ……
  无忧被人带去了后面,太后召集了后宫的女人们,同样也弄了个重阳宴。
  谨身殿内安放了几排小几,一人一桌。
  方醒在右边第二排,这不是他谦逊,而是因为不能破例。
  只是当他看到太监们引着文官们让右边去时,心中一跳,旋即安之若素的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坐下后,他看到辅政学士们被引着往第一排去。
  “兴和伯,走错了?”
  夏元吉笑眯眯的被引过来,坐在方醒的左边。
  方醒面色如常的道:“谁知道呢!”
  两人都知道,这绝不会错。
  俞佳就站在大殿的门外,目光不时看向群臣,哪里可能会错。
  黄淮坐在第一排,正好是方醒的正前方。
  而右边最终被安排了蹇义,这样方醒就是前黄淮,左夏元吉,右蹇义。
  文官的海洋啊!
  等朱瞻基来后,一番折腾,随后各自坐下。
  随后有太监进来,他们把一盆盆菊花放到最中间,顿时一股特有的味道渐渐弥漫。
  接下来就是酒菜。
  菜就不必说了,这是最后的盛宴,过后许多东西都没法吃了。
  酒是菊花酒,闻着味道淡淡的。
  朱瞻基拿起酒杯,说道:“秋收冬藏,今年诸卿兢兢业业,大明又是一次丰收……”
  这是总结,也是开场白,于是人人静听。
  “。…。。山东一地增加了不少赋税,朕甚为欣慰……”
  有人的面色不大好看。山东哪里多的赋税?不就是全面退田吗?然后那些原本不用交税的田地也要交了。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今日朕与诸卿均是前人。”
  朱瞻基渐渐微笑起来,而下面的不少人都只是在假笑,或是板着脸。
  “。…。。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朕想留下一个平安的大明,进取的大明,诸卿勉力……”
  皇帝举杯,大家一饮而尽。
  酒液冰冷,方醒看着右前方,最前方就是杨荣。
  辅政学士们坐在第一排,这个安排很有趣。
  方醒再看看左右,夏元吉正在研究哪道菜可以吃,蹇义面色淡淡的目视前方,却找不到焦距……
  蹇义侧脸,冷眼看着方醒在左顾右盼,正准备举杯,杜谦却起身道:“陛下,成国公虽有小错,却无大罪,今日少了他……”
  为朱勇求情?
  而且居然是朱瞻基的心腹杜谦出马!
  这是什么意思?
  不少人都看向了张辅,心想就算是要求情,也该是武勋出面啊!
  难道是皇帝的暗示?
  夏元吉俯身到方醒那边,低声问道:“开始了?”
  方醒点点头,不但是他,所有人都直起了腰。
  重阳宴就是欢宴,不该提及这些丧气的事。可皇帝就主动提了。
  这是什么?
  开战!
  在事件之后,皇帝不动声色了许久,只是禁足了朱勇,派了方醒和闫大建去处置后事。大家都以为皇帝想让此事悄无声息的过去,如今看来却是错了。
  方醒看了上面一眼,看到朱瞻基面无表情的看着群臣,心中就知道了他的打算。
  所以当有臣子起身开始反击时,方醒把筷子放了下来,然后用力的咬着嘴里的蹄筋,嘎嘣嘎嘣的。
  “。…。。陛下,武人少了约束,如今越发肆无忌惮了,不说山东之事,上月在怀来就有百户当街殴人致死,另有……”
  一桩桩,一件件,武人跋扈的形象渐渐明晰……
  “都是废话!”
  武人被打压,出头的该是武勋,而武勋们确实是在准备出头。
  可第一个起身的却是坐在文官里的方醒。
  方醒起身后,只是一番话,就让众臣哑口无言。
  “陛下,臣在山东协助清理士绅,顺带清理了一番贪腐,至臣回来前,共计三百余人。”
  呃!
  尴尬的气氛顿时压住了刚才的慷慨激昂和同仇敌忾。
  你们文官也没好到哪去啊!
  方醒面无表情的看着那些武勋们在得意的冲着文官们挑眉,得意洋洋。
  他有些厌倦这种气氛。
  是的,文官也不干净,可武人干净吗?
  两只乌鸦站在一起,数落着对方有多黑……。


第2132章 陛下三思
  沉默,这只是开胃小菜。
  方醒身处文官中,却看向了武勋们。
  这只是一个试探,并无实际意义。
  方醒缓缓坐下,夏元吉低声道:“别忘了,那些勋戚也在害怕自己的田地被收走了。”
  方醒想起刚才那些勋戚们慢腾腾的,好像在等着别人先出头的冷漠,不禁点点头,说道:“利益牵扯之下,罕有能从容的。”
  朱瞻基只是冷眼看着下面的闹腾,等方醒坐回去后,他淡淡的道:“成国公只是失职!”
  武勋那边一阵激奋,甚至有些嘈杂,文官这边却悄无声息。
  这是定性了!
  皇帝不是要稳住局势吗?怎么又在撩拨群臣了?
  方醒听到右边蹇义的呼吸渐渐的急促起来,就看了一眼,却看到蹇义正在盯着自己。
  方醒冷冷一笑,下巴朝着前方一排摆动一下。
  “陛下,臣以为清理田亩之事可以休矣……”
  卧槽!
  是哪位勇士?
  方醒顾不得和蹇义用眼神交锋,急忙偏头看去。
  杨溥的腰微微弯曲,然后挺直,如标枪般的笔直。
  “仅山东一地就隐忧百出,杀戮不断,放眼整个大明……”
  方醒冷冷的看着这一幕,脑袋里冒出个词。
  ——南方!
  “…。。。南方,陛下,南方繁华,一旦虎狼驱使,臣不知这天,这地……臣仿佛看到了血色,无数的血色,血流成河!”
  一盆盆菊花就在众人的眼前,杨溥的身边。
  从来喜欢蛰伏的他,今天居然出来了,而且还大胆的说出了无数人想说,却不敢说的想法。
  “陛下……”
  黄淮艰难的起身,然后走到菊花的中间,躬身道:“陛下,南方不可动,否则大明必定大乱,如此朝中进退两难。进,则是另造南方。退,北方也不会安生,必定会鼓噪,只求恢复原状,如此…。。”
  南方是大明的财赋重地,一旦出现动荡,大明就差不多瘫痪了。
  方醒看着杨荣和杨士奇他们,却看到了愕然。
  那么这就是突袭。
  有预谋的在宴会上突袭皇帝。
  而且有理有据。
  南方若是反抗,要多少大军去镇压?
  那边可不是北方,地广人稀。一旦闹起来,那可不是什么几百人围堵……
  想想上万人出现在官差的面前,出现在军队的前方,怎么办?
  想想那个场景,谁不怕?
  张辅的面色严峻,他不是害怕,而是在想着杨溥等人为何不在初期就进谏,而是要在山东一地差不多大功告成之际来劝谏皇帝。
  这是……
  他看向了上面的皇帝,皇帝却只是漠然的看着下面。
  他看向方醒,方醒正在微笑。
  讥笑!
  这还是君臣之争!
  君王强势,有足够的权利,臣子自然难受。
  没有谁愿意难受,所以寻到机会之后,群臣自然会反击。
  历史上……
  方醒有一瞬恍惚,他在想着在历史上,此时的朱瞻基是否已经扛不住群臣的反击,开了内书堂,让太监识字读书,然后把他们推出去和文官打擂台。
  “陛下,请陛下三思……”
  一个个臣子起身走到中间,然后躬身,然后进谏。
  菊花淡黄,从御座下一直延伸到大门外,菊香阵阵,娇嫩妩媚。
  秋风轻抚,微凉。
  却似利刃切割!
  “请陛下三思……”
  方醒依旧安坐,夏元吉依旧安坐…。。
  武勋们在安坐,他们的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蹇义突然冷笑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若不识这个,如何能辅佐君王?今日是朝堂,明日便是天下,轰然一动,何处安置大明?”
  方醒微笑道:“压下去就是了!”
  蹇义诧异的道:“你这是…。。。你当真认为这天下用长刀便可以所向无敌吗?”
  朱元璋当年也曾经这样认为,后来幡然醒悟,开始向士绅靠拢,然后才得了不少人的帮助,从而建立了大明。
  方醒摇摇头,不想和他说这个。
  朱瞻基坐在上面,手中还握着酒杯。
  “请陛下三思……”
  “三思什么?”
  朱瞻基把玩着酒杯问道,很平淡,但群臣都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今天皇帝突然抛出这个题目,不惜弄砸重阳宴,也要和群臣见个真章,那么他的杀手锏是什么?
  庭杖?
  门外站着不少太监、侍卫,要动手的话,正是好时机。
  登基之后,朱瞻基一直和群臣周旋,并未短兵相接。
  今日陡然出手,这是何意?
  杨荣只是起身,却没有掺和进去。他冷冷的看着站在菊花中间的文官们,说道:“逼迫陛下,这可是人臣之礼?”
  事发仓促,他需要梳理,需要梳理出带头人。
  他的目光从前方缓缓扫过,在黄淮和杨溥那里停留。
  是你们吗?
  杨溥依旧挺直着腰。
  这个一直在蛰伏着的辅政学士,今日终于爆发了一次。
  就像是老实人发火,总是能让人更加诧异一样,杨溥的出头吸引住了大部分目光,包括朱瞻基。
  黄淮却一直都有进谏之举,他拖着病躯,颤颤巍巍的喊出陛下三思时,格外的让人震撼。
  ……
  “这是逼宫!”
  宁寿宫里也是大摆宴席,朱瞻基的女人孩子们都汇聚一堂。
  李斌悄然到了太后的身侧,低声说出最新的消息。
  太后的脸上还带着微笑,只是却有些冷。
  下面那些女人都装作不经意的窥看着,心中猜测着前面发生了什么。
  端端和无忧在胡吃海喝,俩孩子已经约定了明日去方家好生玩一天,于是再无心事,吃的极为欢快。
  胡善祥在盯着被奶娘抱在边上的玉米。
  孙贵妃不顾太后的劝阻也来了,正挺着个大肚子坐在右侧第一位。
  端端鼓着腮帮子在努力的吃着,回头看到太后的面色有异,就两下把食物咽下去,然后问道:“皇祖母,您不吃吗?”
  无忧也讨好的冲着她一笑,担心自己和端端的计划被阻拦。
  两个孩子的可爱让太后心情好了些,她笑道:“本宫年岁大了,看着就心满意足,不敢多吃,免得撑坏了肚子。”
  胡善祥没多想,可孙氏却心中一凛,下意识的就扶住了肚子。
  心满意足,撑坏了肚子……这是在说我贪得无厌,觊觎凤位吗?


第2133章 法理何在(为盟主‘聚宝山千户所千户’贺,加更!)
  “娘娘,不少人都在发难逼宫,兴和伯没动……”
  宫中没谁敢拦截太后的人,所以消息流水般的传过来。
  太后的眼睛微眯,冷冷的道:“不管。”
  她相信方醒不会不动,只是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
  “你在等什么?”
  “米酒,要喝米酒!”
  这时下面端端和无忧开始闹腾起来,气氛热烈。
  太后微微一笑,说道:“去把甜酒热了,温温的給她们喝。”
  有了孩子之后,皇家这个大家庭终于是开始热闹了。
  太后看看被奶娘抱着的玉米,还有孙氏的大肚子,以及那个女娃,不禁感慨着……
  “你在等什么?”
  ……
  方醒一直在盯着刘观。
  皇帝需要炮灰,而炮灰分为高级和低级。
  方醒认为刘观就属于高级炮灰,所以此刻正是他出马的时候。
  而他自己不是不动,而是不能让人觉得皇帝就这么一些铁杆,有些孤家寡人的凄凉。
  刘观就在蹇义过去的第三张小几边上站着,他有些不安,不安来源于左边方醒的目光。
  这是逼迫的目光,也是威胁的目光。
  既然选择了队伍,那就光棍些,出去应战!
  他知道自己再无退路,所以出去了。
  朱瞻基一直在冷冷的看着群臣,见刘观出来,他的眉心微动,微微点头。
  刘观昂首道:“陛下,开弓没有回头箭,取消士绅免税已然在山东一地收尾,此刻反悔,这是朝令夕改,是拿陛下的名声来儿戏,不,不是儿戏,而是当做自己的垫脚石!此辈当诛!”
  我曰尼玛!
  一瞬间下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自狂骂着刘观。
  好好的一次集体行动,明明是为国为民,可在刘观的嘴里就成了枯名钓誉,只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枉顾君王……
  黄淮怒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杨溥回首看了一眼刘观,那眼神阴冷。
  “陛下,山东一地的赋税是多了,可人气萎靡,人人自危,无数忠心耿耿之士……悲愤难言,陛下,这是自毁长城啊!”
  杨溥的话引发了不少共鸣,顿时攻击的火力再次密集起来。
  刘观冷笑道:“什么忠心耿耿之士?本官在河间府见到的是什么?只是贪婪罢了,被抓了之后还不忘贿赂本官,可见秉性根深蒂固,这便是你等说的忠心耿耿之士?”
  呃!
  如果说刚才群臣叫嚣的是虚,那么刘观这个就是实锤。
  他是左都御史,手头上自然有不少官员贪腐的线索,只需运作一二……
  这是威胁!
  群臣用不配合来威胁皇帝,而刘观就用都查院来威胁他们。
  别调皮啊!不然哥就专门盯着你,找到漏洞……都查院那些御史就会和疯狗般的咬死你。
  奉旨咬人,那感觉不要太好啊!
  站在菊花中间的文官起码有二十余人,此刻刘观单枪匹马,以一敌众,却丝毫不落下风。
  这就是人才啊!
  可惜贪了些!
  一阵寂静,就在刘观有些自得的时候,杨溥说道:“臣来之前刚得知一事,南方有士绅畏惧,举家出海……坠海而死。”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举家出海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事件,此刻被杨溥提出来,更像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君王最好不要和臣子直接发生冲突,哪会失去缓冲的余地。
  朱瞻基已经握紧了酒杯,方醒起身。
  武勋那边齐齐侧目,然后都松了一口气,有人说道:“什么狗屁的举家出海,多半是畏罪潜逃!”
  这是极为粗俗的一句话,却让杨溥无奈至极。
  这是引子啊!
  暗示懂不懂?
  果真是愚不可及!
  文官那边看过去的眼神中马上多了鄙夷和不屑。
  “说的好!”
  轻轻的一声,却让武勋们大感舒心。
  文官们齐齐回头,鄙夷的看着方醒。
  方醒朝着上面拱拱手,说道:“陛下,没有什么道,若是有,道之所在,在民间,而不在士绅中。百姓喜闻乐见的,那便是道,君王之道,臣子之道尽在其中。”
  杨溥闭上眼睛,喃喃的道:“又是那一套吗?”
  方醒的科学在极力鼓吹着学问要走进乡间,然后把乡间的需求反馈回来,这才是学问。
  而见明报就是为此而生的。
  一边认为道在士绅,士绅的支持才是大明兴盛的基础。
  而另一边认为道在民间,百姓的认同和支持才是王道。
  那么皇帝呢?
  “呯!”
  酒杯落地,化为齑粉。
  朱瞻基冷冷的道:“朕以往只闻官吏如狼,士绅如狈,逼的百姓蹈海,如今倒是出了奇闻,可见朕德行之差……”
  “臣等不敢!”
  群臣俯首。
  朱瞻基冷笑道:“你等如何不敢?朕只问一句,为何要优待士绅,理,法,从何而来?”
  哪里来的理法?
  群臣这才悚然而惊,原来我们又忘记了理亏啊!
  优待士绅本就无法理支持,只是他们习惯了而已,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取消就是不行,所以才会理直气壮。
  他们都是聪明绝顶之辈,可却习惯了这个优待,习惯了忘却这是违律。
  被皇帝这么一敲打,大部分人才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我们闹腾了半天,原来是在为违法的一群人辩护啊!
  不过咱们说的是道啊!
  大明想要稳定下来,难道能少了这些?
  就为了些优待士绅的事情去冒险,值得吗?
  朱瞻基看到了那些愕然和理所当然,不禁暗自发凉。
  合着他们压根就没把兼并当回事啊!
  大殿内诡异的安静了下来,门外有人想进来送菜,却被拦住了。
  “等等再说。”
  安纶和俞佳站在一起,冷冷的看着这些送菜的。
  今日要出大事!
  安纶看看台阶下的广场上站着的那些番子,低声道:“会不会动手?”
  俞佳摇摇头,冷漠的道:“最好不会。”
  安纶点头表示懂了。
  皇帝是想一举压下因为德平事件而导致的君臣对抗,然后强硬推行下去。
  可臣子们却想抓住这个机会,逼迫皇帝收回成命,双方就此僵持。
  一旦说不通,那么东厂的人就要上了。
  “陛下,臣请陛下三思!”
  这时里面传来一个近乎于悲鸣的声音,俞佳咬牙切齿的道:“逼迫君父,该死!”
  他不知道那些人是在挽救他们的道,挽救那个阶层的未来,只是单纯的愤怒。
  外面的人大多愤怒,可依旧没用。皇帝不下令,他们谁也不能动。
  安纶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让东厂成为百官头上一把利剑的机会。
  “来人!”
  里面传来了皇帝的声音,安纶楞了一下,俞佳低喝道:“快去!”
  安纶一个激灵,回身招手。
  两个番子从下面冲了上来,疾步冲进大殿内。
  殿外的侍卫们有些沮丧,他们觉得皇帝这是嫌弃他们的手段不够狠辣。


第2134章 殴打,威胁
  站出来的那人叫做曹刚,乃是杜谦的副手。
  杜谦升官太快了,把眼睁睁盯着大理寺卿这个宝座的曹刚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