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8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盒里静静的躺着一只手镯,外面镶嵌着宝石。宝石在光线下熠熠生辉。
  朱高煦摆摆手道:“不值当什么,给孩子把玩。”
  剩下的锦盒方醒也不想拆开了,就对无忧说道:“去给你娘说吧。”
  无忧先谢了朱高煦,然后看似乖巧的出去。
  可才出门,她就忍不住向前蹦跳了一下,然后大抵是觉得会被看到,就装作淑女的模样放缓了脚步。
  朱高煦看着这一幕,就抹了一把脸,说道:“闺女好啊!只是本王那些闺女还是留在这里,到时候请皇帝安置妥当了,你帮本王盯着。”
  这是托付,而且是和皇帝直接打交道。
  方醒缓缓点头,朱高煦见了就笑道:“好了,本王再无他事,三日后出发。”
  他仿佛放下了什么东西,方醒送他出去时脚步轻松。
  “土豆要好生的教导,别学了那些勋戚。”
  方醒点头,却不喜欢这种气氛。
  “本王的那些儿子大多如丧考妣,都惦记着荣华富贵,有人甚至想去求了皇帝留下来,至于本王……”
  前方就是大门,朱高煦减缓了脚步,微微眯眼道:“时至今日本王才明白,狠心的从来都是儿女。”
  方醒愕然,朱高煦哈哈大笑着出了大门,上马,头也不回的打马而去。
  这一去方家庄就少了一个客人。
  这一去,方醒就少了个朋友。
  那些庄户见惯了朱高煦,也不怕外面说他残暴,所以路上遇到还避在路边拱手行礼。
  朱高煦看都不看,一直冲出了庄外。
  春耕过后生机勃勃,田间地头多有农人。
  那些农人有的还带着孩子来,大人在田地里忙碌,孩子就坐在田坎上玩耍,不时几个孩子追打在一起。
  而此时正是踏春的好机会,所以道上能见到不少车马。
  国朝发展至今,随着文人力量的渐渐衰退,对女子的禁锢也在慢慢的放开。特别是小娘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明的妇女地位。


第2479章 朱高煦的告别(2)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路边有一户人家,门前栽种了两棵树。
  大树枝叶遒劲,见之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一群少年策马冲过来,见到这户人家就停了下来。
  一个少年驱马过去,说道:“去岁春日在此有女避雨,在下只是一瞥,却若惊鸿,至今难忘。”
  他身后的同伴们勒马缓行,有人取笑道:“小丁,难道不是你去调戏女人不成,然后强行掳了回家吗?”
  “就是,去年春日你莫名其妙多了个小妾,可是此人?”
  少年的眉间多了得色,然后在马背上伸手抓住了树枝,仔细看看断茬,说道:“正是我去年折断的地方。”
  说着他用力的掰断了树枝。
  这一下动静有些大,小院的房门打开,一个老汉探头出来问道:“何事?”
  一根树枝缓缓下降,从上方落在了老汉的眉心。
  “老天爷!”
  老汉大抵知道这些少年的来历,吓得软在门槛上,然后连滚带爬的逃了回去。
  “哈哈哈哈!”
  树枝很长,少年把它当做是大刀般的劈斩向身后,威风凛凛的道:“武学的考核没那么可怕,等过段时日我就再去……”
  他正得意着,手中突然一痛,树枝就脱手。
  “草……”
  他刚张嘴叫骂,就觉得后背一紧,然后就不由自主的从马背上冲了出去。
  树干在眼中不断变大,他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身体的正面就和树干做了一次碰撞。
  剧烈的碰撞之后,他仰天倒在地上,脸上一片血肉迷糊。
  那些少年大多目瞪口呆的看着动手的那人,有两个却呼喊着随行的侍卫去拿下那个须发斑白的男子。
  “住嘴!”
  有少年清醒过来,下马后,惶然躬身。
  “见过殿下。”
  那两个少年见同伴们神色不对,就仔细看着那男子,心中一颤。
  “见过殿下!”
  这般年纪,而且还是在京城,更重要的是刚才这男子劈手夺过树枝,然后策马过来,就像是马上擒拿敌将般的,轻松的就把他们的同伴从马背上劈手拎住,然后砸在了树干上。
  满京城……
  不,是整个大明有资格叫做殿下的人,唯有汉王朱高煦才符合这个条件。
  这些人大多是勋戚子弟,最差的一个也是指挥使的儿子。
  京城居,大不易,这话不只是说京城的花销大,更是说京城的达官贵人众多,不小心就会得罪人。
  所以他们平时在城中不大敢跋扈。
  可少年的心是躁动的,所以寻了机会,这些人就借口狩猎出城玩乐。
  城外自然是没人能压制住他们,所以他们都得意惯了,谁知道今日却碰到了汉王这尊煞神。
  朱高煦缓缓看着这群年轻人,而躺在树下惨嚎的少年已经被吓哭了,正双手捂着裆部,被剧痛折磨的哭喊着。
  “家父……求殿下开恩,小子有罪,只求殿下开恩,回头……啊!回头小子就把那女人放回家去……给钱,多给钱……”
  朱高煦本就没什么见义勇为的心思,开头也只是因为心中郁郁,被这少年用树枝差点劈砍在身上,这才勃然大怒。
  可在听到这话后,他却盯着少年说道:“本王即将远离中原,小儿辈想来会以为朱家失了武勇。今日之后,本王就在华州等着你等。若中原有不臣,本王提兵渡海,艨艟即日可至,灭此朝食!”
  朱高煦打马而去,这群少年呆若木鸡,稍后才被惨叫声惊醒,然后赶紧抬着同伴回程。
  至于什么踏春,老命都差点踏没了,还踏个屁!
  他们急匆匆的归家,然后把先前的冲突告诉了大人。
  “打!”
  今日但凡有份出城的少年都被家长令人责打,甚至有人亲自上手。
  京城多处豪宅里惨叫声震天,而且都是勋戚武将家,顿时大家都在猜测着是不是陛下要对他们下手了,所以才阴天无事打孩子。
  天色渐渐阴暗下去,仿佛有一场春雨。
  暮春的雨水不多,今年至少看不到。
  天气阴沉的让人心烦意乱时,一个消息传了出来。
  汉王在城外打了某位勋戚的儿子,据说已经被废掉了。
  这事儿大家听了就当做笑料,没谁有什么义愤填膺。
  勋戚的种大多都不好,这是朝野的广泛共识。
  一代英雄,二代平庸,三代纨绔。
  这就是大明勋戚的现状。
  可稍后一个消息再度爆出来,震惊了整个京城。
  ——汉王朱高煦作为宗室长辈,将在三日后,第一个改封海外。
  这段时间勋戚们都在惴惴不安,担心皇帝对自己的待遇下手。
  而各地藩王,包括京城的宗室们大抵都认为藩王改革还得要等几年,所以酒照喝,女人照玩。
  汉王朱高煦多次表态,说想改封海外,此事宗室们大多以为是他在为皇帝打前哨,自己本身肯定要谋求留在中原。
  所以消息传来之后,宗室首先反应过来,于是皇城外多了求见的宗亲。
  而所谓的宗亲,大多都在外地,剩下的也就是宗人府的人。
  皇帝很干脆,直接让人进去,半个时辰后,那位宗亲面色惨白的出了皇城。
  这是被呵斥了?
  随后朱高煦当时的话就传了出来。
  “艨艟即日可至,灭此朝食。”
  朱瞻基背对着方醒,看不到神色。
  “汉王叔行事果决,认了就不悔,算起来倒是朕亏欠了他。”
  在爆出要革新宗室分封制度之后,宗室中还支持朱瞻基的大抵就只有朱高煦了,外加他自己的儿女。
  但这也是他的儿女还小,等大些之后,除去玉米和闺女之外,大抵儿子们没人会支持他。
  方醒看着宫殿顶上的脊兽道:“殿下爽直,堪称良师益友……”
  他有些唏嘘的道:“一刀从北杀到南,文皇帝入主金陵,汉王殿下功劳不小。”
  朱瞻基对此从不避讳:“是不小,所以……当初说留下汉王叔一家,可汉王叔却不肯,只说早走早好。他这是骄傲,不肯对朕低头,可朕却有些心酸,看着他的白发……觉着对不住。”
  帝王有情,却只能唏嘘。
  “此番南下,你先去山东看看,金幼孜在那边可还好。然后就往金陵去。”
  朱瞻基缓缓回身,目光幽深:“汉王叔要去拜祭孝陵。”
  汉人重祖先,一旦离去,魂牵梦绕的不只是故土,还有那一座座看似死寂的坟墓和一块块牌位墓碑。
  方醒点头道:“好,先去山东,然后去金陵,最后出海。”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负手走在前方。
  “他们从天方去寻哈烈和肉迷联手的详细情报,前日有消息来报,说各处的粮草被搜刮的厉害。”
  方醒的眼中多了利芒,朱瞻基满意的道:“闻战而喜,不过朕还想再看看。等消息再汇聚多些,看看他们是否真敢与朕会猎于草原!”
  方醒抓住栏杆,“篾儿干不是蠢货,一旦搜刮太过,必然会激起反抗。所以必然是在预谋着什么,不过咱们并未给他们威胁啊!”
  朱瞻基的神色平淡,看不出喜怒来:“哈密那边渐渐多了人马,经常出击到亦力把里,和联军打出了火气。”
  “这算是将在外吗?”
  北平城对哈密鞭长莫及,不可能盯着那些文官武将行事,所以出了岔子也只能事后处置。
  方醒觉得大明这十多年战无不胜让许多人飘飘然了,需要敲打一番。
  可朱瞻基却摇摇头道:“游骑的厮杀极为惨烈,都补充过许多次了。”
  他转身向暖阁走去,淡淡的道:“两边都杀红眼了。”


第2480章 夹缝中的亦力把里城
  暮春的草原欣欣向荣,牧草渐渐繁茂。
  一队大鸟从天空中飞过,然后缓缓减速,最后降落在一个小水洼的边上。
  鸟群开始饮水,并寻找食物。
  远方的亦力把里城在清晨中若隐若现,一些牧民驱赶着羊群出来放牧。
  羊群缓缓向远方移动,牧人们在城中憋了一个冬季,就等着机会把羊掉的膘补回来。
  城中目前有几千人,来历很纷杂,鞑靼人、哈烈人、女真人……很多,甚至还有哈密那边逃过来的。
  每一次有新人进城就是一次敲诈勒索,不服从的会被抢光所有的东西,然后赶出城去。
  人一多自然就会分为几股势力,然后相互拼杀,最终最强大的那个就成为首领。
  有了首领就有了军队。
  军队在平时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部落。
  但这里的军队却是太懒了些,牧人都出发了,他们这才慢腾腾的从城里出来,然后分往四处哨探。
  太阳出来了,照在亦力把里城的城墙上,也照在了还有些嫩的青草上。
  一队斥候往哈密方向哨探而去。
  这里现在是三不管地带,明军和哈烈、肉迷联军的游骑经常拼杀,可都把亦力把里城当做了虚无。
  刚开始时他们遇到两边的游骑就带着羊群跑路,等回来后却发现没人进城。
  于是下次的时候他们就留人在城中观察,结果发现不管是明军还是联军,压根就不靠近亦力把里城。
  几次之后,他们也皮了,所以斥候出来也才几十人。
  斥候们没吃早饭,饿着肚皮,没精打采的一路缓缓而行。
  一路上有人要拉屎,有人说要吃点干粮,一行人总是给自己找着借口休息。
  一条河玉带般的在草原上蜿蜒,河岸边的青草格外的青嫩,间或有一丛黄花在风中微微摇曳着。
  斥候们就坐在河边吃着没滋没味的干饼子,干饼子的原材料来自于商队的交换,但不足以养活城里的那几千人,所以有人吃肉,有人吃饼,有人吃野菜,有人野菜都不得吃……
  “他们也去种地了,只是希望那片麦子别被人给烧了。”
  一个斥候躺在地上,嘴里咬着嫩嫩的草根,眼神憧憬。
  “要是能去种地就好了,那样不用出来风吹日晒,更不必担心被那些疯子杀了。”
  一个什长叹道:“联军的游骑人数越来愈多了,明军也不甘示弱,两边杀的血流成河,可都对这座城没兴趣,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军士被干饼噎到了,翻个白眼把饼咽下去后,赶紧灌了一口水,然后喘息着说道:“他们在熬鹰呢!”
  “熬夜?”
  草原上会熬鹰的人越来越少了,每一个都是王公贵族们的禁脔,非等闲不得外借。
  带队出来的百户官打个哈欠道:“熬鹰熬鹰,鹰不许眨眼,熬鹰人也不能眨眼,谁眨眼谁输。”
  一个什长把吃剩下的饼收起来,问道:“难道他们就是在看谁先眨眼?”
  百户官淡淡的道:“没错,这就是熬鹰,联军人多,明军却悍勇,我听上面的人说了,这是双方在比试勇气,试探对方实力的手法,只是都试不出来。”
  “为什么?”
  “到现在为止,明军的火器卫所根本就没出现。”
  百户官懒洋洋的道:“明军最厉害的就是火器,而联军最精锐的骑兵也没出现,这就是在消耗,看看谁先撑不住。”
  “他们的本钱都足,而且距离都差不多,不过明军的哈密是边墙,而联军的亦力把里却是都城,所以除非明人不断增加人马,否则弄不过联军。”
  “明人有钱呢!而且他们的人更多些,除非肉迷人全力以赴,否则他们弄不过明人。”
  百户官靠在战马的侧面,打个哈欠道:“走了。”
  众人没精打采的依次上马,一个骑兵在看着左边,神色呆滞。
  “那是什么?”
  百户官闻声就抬头看向左边,然后面白如纸。
  就在左边,阳光晒在草地上,地气蒸腾。
  恍如扭曲的空气中,一群骑兵轰然冲了过来。
  那熟悉的甲衣让百户官下意识的喊道:“是明军……躲开!”
  声音凄厉,斥候们也顾不得什么阵型,一窝蜂的往右前方打马飞奔。
  大家都埋头打马逃命,一个军士的战马突然发狂,带着他径直迎着明军冲了过去。
  百户官知道只要避开明军的进军路线就没事,所以冲出一里多地后就勒马回头,然后他就看到了那个刚控制住自己战马的麾下。
  明军的人数大约有两千左右,人太多的话补给不易,所以在每次的冲突中,两边的人马大抵都差不多。
  百户官看着那个麾下努力的想让战马掉头,可明军的骑兵却潮水般的涌了过来。
  “放箭!”
  一小波箭雨覆盖了那个地方。
  战马轰然冲了过去。
  等明军冲过去之后,原地已经不见那名军士,连人带马都成了肉泥。
  百户官颤声道:“这是第几次了?”
  “大人,上个月他们才来过。”
  百户官摇摇头道:“我闻到了大战的气息,这不对!”
  “大人,那咱们跟去看看吧。”
  百户官犹豫了一下,说道:“好,不过要离远些,否则会被明军认为是想从侧翼偷袭他们。”
  于是他们从左边开始跟进,但很小心的保持着双方的距离。
  “大人,左边那些亦力把里斥候在跟随!”
  疾驰中,都指挥使杨熊看了一眼左边,冷冷的道:“敢靠近,回头就夺了亦力把里城!让他们的妻儿为咱们干活!”
  大队骑兵一路冲到了距离亦力把里城一里多的地方停住了。
  杨熊用望远镜看了看,说道:“斥候马上出发,记住别缠斗,遇敌就回来。”
  几队斥候喝了些水,然后换马出发。
  杨熊看着亦力把里城城门打开,进进出出的牧民们居然一点儿害怕都没有,就说道:“一旦亦力把里没了人,两边就必须有一边要进去,那就是大战的开端,所以暂时忍忍。”
  麾下有千户官李营问道:“大人,联军不是傻子。咱们不动亦力把里,他们也不动,两边就在这里流血拼杀,朝中都有怨言了。”
  杨熊在喝水,闻言说道:“你才调过来,所以不知道一些事,如今这里已经成了大明和联军的练兵地,两边都在练兵,顺便摸摸对方的实力和勇气。”
  李营说道:“那倒是好,以前下官在陕西那边驻守,别说是敌军,连马贼都少了,手下的兄弟们都变油滑了,再不来杀杀人,还算得上什么雄兵。”
  杨熊摇摇头道:“大明处处胜利,联军有些慌乱,本来咱们是可以放过这里,大家相安无事,可肉迷人掺和进来了,朝中的态度有些暧昧不明……”
  他跺跺脚,然后活动着脖颈,看着亦力把里城说道:“哈烈不足为惧,肉迷人才是大敌,而泰西人在水路被咱们打的狼狈而逃,他们会不会从陆路给大明来一下?这些朝中都略微提及,却只是提及,让人郁闷!”
  李营憧憬的道:“大人,从文皇帝开始,咱们在塞外可是百战百胜,仁皇帝是个好皇帝,只是……哎!当今陛下可是文皇帝教出来的,大人,您觉得陛下会眼睁睁的看着肉迷人介入进来?”
  杨熊摇摇头道:“说不准,不过当初试探性的和联军游骑大战了一回,禀告上去之后,朝中的态度不清不楚的,不夸赞,也不申饬,这里面的味道你自己去品品。”


第2481章 那头熊
  谢十六是个斥候百户官,从哈密建城开始,他就率领麾下不断往返于哈密和亦力把里两地之间。
  长时间的哨探让他从总旗官渐渐的升职成了百户官,可战马换了无数次,麾下也换了无数次。
  前方依旧未见敌踪,谢十六回首看看麾下,看着那些渐渐在熟悉的面孔。
  他知道此次之后,麾下又会消失一些人,然后又会补充一些人进来。
  这就是命,这就是战阵!
  “发现敌骑!”
  队伍中有观察军士突然喊了一声。
  谢十六举起望远镜看去,见对方疾驰而来三百余骑,就说道:“撤!”
  他当先朝着左边冲去,麾下紧紧跟随着,一个总旗官追上来喊道:“大人,拼一下吧,好歹看看他们来了多少人。”
  谢十六当先掉头,然后马鞭一挥,身侧的总旗官的脸上就多了一道鞭痕。
  总旗官惨叫一声,正在不解时,谢十六骂道:“特么的!一百对三百多,怎么突过去?突过去了怎么杀回来报信?你这个蠢货,想立功就多杀敌,别想着用磨人命的手段!”
  总旗官被骂的讪讪的减速,谢十六喊道:“吹号!”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联军骑兵呼喊着开始加速。
  双方一路追逐着,当看到明军大队时,联军斥候减速,然后在附近游弋,却不肯后退。
  李营说道:“特么的!大人,他们的斥候都比咱们多,这一路的补给可不好弄啊!难道他们发财了?”
  杨熊摇摇头道:“撒马尔罕控制的地方并不少,其中就有耕地,所以他们在补给上比咱们要占便宜。”
  “大人!”
  不用叫喊,杨熊就已经看到了那些蜂拥而来的敌军。
  “大人,三千余人!苟日的难道肉迷人给了他们人手?”
  远方的敌军开始减速,这不是畏惧,而是在让战马休息。
  杨熊当然知道这个,所以他冷冷的道:“咱们先休息,这是优势。他们人多,这也是优势。可他们以为咱们不敢主动进攻,这是什么?”
  李营的眼中多了血色,拔刀喊道:“大人,杀过去吧!”
  杨熊盯着渐渐逼近的敌军,喊道:“大明万胜!”
  战马长嘶一声,马蹄落地,随即向前加速。
  “大明万胜!”
  李营和其他将士一样高举长刀嘶喊着,然后紧紧的跟了上去。
  两千对三千,明军竟然主动发起了攻击,这让正在减速让战马休息的联军将士有些意外。
  但是正如同双方在前面的多次厮杀一样,联军将领没有丝毫犹豫,更没有率领麾下迂回寻找战机。
  “杀敌!”
  也许是双方已经厮杀过太多次,所以并没有什么激情碰撞。
  冷冰冰的命令之后,双方就朝着对方疾驰而去。
  “放箭!”
  距离一到,双方就用弓箭开始远程打击敌人。
  于是战马惨叫着跌倒,战士捂着中箭处呼叫……
  由于马速太快,明军的手雷也无法起到作用。
  不过杨熊却有更厉害的手段。
  一直拖在最后面的一百余明军已经停下来了,他们下马后飞快的用各自携带的东西组装起来。
  就在双方即将碰撞到一起时,一个百户官喊道:“检查!”
  被飞速组装起来的小东西就是小型投石机。
  这两架由朱芳亲自设计,工坊精心打造的小型投石机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辉。
  几枚手雷的引线被缠在一起,投石机已经就绪。
  “点火!”
  火折子凑近,引线猛地炸燃了一下。
  手雷落入敌军的中间轰然爆炸,敌军的士气刚被打击,双方就碰撞在了一起。
  “大明万胜!”
  杨熊第一个冲杀进去,手起刀落,对面人头飞起的同时,有联军军官喊道:“是那头熊!”
  杨熊的长刀不是制式的,而是特地打造出来的超长刀。
  而且他的长刀竟然是两面开刃,看着就像是一柄超大型的重剑。
  长刀左右劈砍着,不论是什么兵器都不堪一击。
  作为哈密驻军的最高军官,按道理杨熊不该率队出来扫荡对方的游骑,可十次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