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浩抬头看了看天色,才早上八点多,再看看她冻僵的小脸,估计她城门刚开就一路策马赶过来了,一个女孩子能为自己做到这样,他还怎能不知足。
但此刻图兰朵又在这里,他真的不方便去表达自己的柔情,真尴尬。
谁知图兰朵一把拉起李屏的手,道:“妹妹一定冻坏了,来,把手伸进李浩怀里,焐焐手。”说罢就把李屏的手塞进了李浩的怀里,把李浩冻得一哆嗦,真特么精神。
“谢谢蓝朵姐。”李屏嘻嘻一笑,开心得不得了。
李浩仰头苦叹,自己还是想多了,女人和女人的感情,真的不可理喻,以前她们之间虽然没有嫌隙,却也没见这么亲昵过,忽然这是怎么了,难道前段时间李屏频频来府上并不是为了搞定自己,而是为了搞定他家的这些女人?
这时,秦素也上前道:“公子,你和李小姐的婚事已经拖了很久了,待你归来时,就把好事给办了吧。”
李屏闻言顿时一张脸红成了大苹果,虽然她确实急着嫁给李浩,但这种事却不宜当面说出来的,女孩子家家的,多羞人啊。
图兰朵也道:“是呀,之前咱们已经跟屏妹妹商量给她做喜装了,若不是这大雪耽搁,不出正月,屏妹妹都成为我们姐姐了。”
按规矩,正室年纪就算再小,也是姐姐,因为这样才能彰显正室的威风。
李浩挑眉笑道:“好啊,等我回来,先娶李屏,再娶素儿,把你们都收了,好不好。”
“公子你真是……”秦素也臊得满面羞红,急道,“与你说正事呢,你怎么扯素儿身上了。”
李浩双眉连挑:“娶你也是正事啊。”
“我……不跟你说了。”秦素感觉双颊发烫,捂着脸转身就跑了,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哈哈哈哈……”李浩大笑一阵,止住了笑声,道,“好啦,时候不早了,再不出发该让晋王等急了,我先走了,别再送了。”说罢他拉起李屏的手,带她一起骑上狮子骢,一行人浩浩荡荡行出上河村。
来到长安的时候,已近中午,明德门外,李治的王驾在这里,后方整齐地列着一千左骁卫。
左骁卫乃大唐精锐骑兵,骁勇无比,然而当他们看到李浩身后两百左武卫缓缓行来时,竟全都感觉后脊发凉,许多人的战马已开始躁动不安,要不是他们御马本领高超,估计连阵型都乱了。
李浩带着李屏下马,刚准备去李治马车前行礼,李治就主动掀开帘子跳下马车,开心无比地先给李浩行礼:“先生来啦,治拜见先生!”
李浩好无奈,托住李治的手,道:“晋王殿下,在外人面前,你就莫要向我行礼了。”
“好的,先生。”李治点头,脸上笑容不减,一直盯着李浩看,此次能和李浩一起去治灾,他别提有多开心了,因为他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蓝田县李浩家,没想到这一次可以去河北那么远的地方,他只在地图上见过河北道,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这个年纪,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幻想的时候,他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立刻就飞到河北。
李浩见李治一直笑容满面,轻咳一声,小声提醒:“殿下,咱们这次是去治灾,你……能不能不要表现得这么开心?”
“啊?哦!”李治点头,赶忙敛起笑容,稚嫩的小脸上满是认真之色。
李浩抬头看了看天色,道:“时候也不早了,咱们早点出发吧,路上积雪未尽,行程不快,不然天黑前都赶不到驿馆了。”
李治点头:“都听先生的。”
于是李治返回到车驾中,李浩和李屏道别一番,翻身上马,大军缓缓启程。
出发后一天,路上积雪也融化的差不多了,李浩他们的行程也随之加快,长安城中大队兵马携带粮款辎重出发,前往河北道,共计粮食三十万石,赈灾款十万贯。
同日,李世民下旨,封监察御史马周为河东道黜置使,巡视河东,监察河东道一众官吏治灾事宜。
关内道和河东道虽然也遭雪灾,但雪灾不大,凭借各地官府便可治灾,只要派人巡狩监察便可,实在不行的话,再调拨款粮。
三日后,李浩和李治进入何东道,刚入河东不久,便看到官道之上许多难民一路迁徙,只见这群难民衣衫褴褛,死气沉沉,身上背满了东西,大多数人都携老扶幼,拖家带口。他们看到大队官兵行来,纷纷避让,连看都不敢多看,他们知道这是大官,唯恐惹恼了的贵人,许多小孩却充满好奇,纷纷扭头看向晋王华丽的马车。
李治推开马车的车窗,看着难民们可怜的模样,心中很是不忍,立刻下令停车,让李浩上马车来。
李浩钻上马车,问:“殿下有何事?”
李治看了窗外一眼,微蹙眉头问:“先生,这就是难民吗?”
李浩点头:“是的,这就是难民。”
“他们这是准备往哪去?他们的家……不要了吗?”李治这句话问的有点孩子气。
李浩轻叹一声,缓缓道:“殿下,但凡能活下去,他们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的,他们背井离乡,那是因为家乡遭灾了,活不下去了,他们要逃到城里去,越大的城越好,在那里,有官府的接济,运气好的话还能谋得营生,靠自己的力量混口饭吃。”
“难民好可怜。”李治满面哀色,道,“咱们也带了几千石粮食,不如分他们一点吧。”
李浩闻言沉默了,李治果然仁厚心软,这是一个好品德,这是他的一个优点,也是缺点,因为善良不是坏事,善良的人做皇帝,对百姓肯定会好,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武媚娘之所以能够上位,跟李治的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历史上,当武媚娘势力渐渐坐大的时候,李治也曾被她欺负。
李治又转头望向了窗外的难民,心境难平,李浩则望着他,心中也是波澜起伏,李治软弱的性子必须改,于是他缓缓道:“殿下,这粮食,不能分给他们。”
正文 322章:果然有问题
“为何?”李治惊讶地转头望向李浩,指着外面的那群灾民,激动道,“你看看他们,走得这么慢,一看就是没吃饱,连走路都没力气了。”
李浩缓缓道:“殿下,治灾,是为了让灾民活下去,不是为了让他们吃饱,”
“不吃饱?”李治一脸懵逼地望向李浩,在他印象中,吃饱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啊,可对于灾民来说,难如登天,灾民的目标就是活下去,他越发感到悲哀。
李浩点头道:“若想让难民们吃饱,倾尽朝廷存粮,也难足够,如此一来,反而有许多人会饿死,而殿下你眼前所见的这些难民,都是遭灾不重的,他们都自备了粮食,不会饿死的,后面还会遇到很多难民,倘若一遇难民就要散粮,咱们会因为粮食不够而耽误了行程,耽误了行程就会耽误治灾大事。”
“倘若……倘若……”李治有点生气,小脸憋得通红,道,“倘若遇到难民快要饿死了呢?也不帮他们?”
李浩闻言缓缓闭上眼,语气沉重道:“还是不能帮,倘若是快要饿死的难民,帮了反而会引发骚乱,难民可以饿死,却不能动乱,一旦动乱,会死更多的人。”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治感觉自己三观都要崩塌了,明明自己有粮食,却不能用来救人,他好郁闷,好生气,他也不知道该气谁,气李浩吗,不是,李浩又没做错什么。
李浩继续道:“殿下,想要操持好一个国家,让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点,你父皇做的很好,你父皇是难得的明君,他也一直在努力,为的就是让大唐百姓户户有余粮,这样,就算遭遇天灾也不怕了。”
“户户有余粮。”李治听得有点神往,道,“你说要是户户都有余粮,是不是就不会有人再饿死了。”
“可以这么说吧。”李浩缓缓点头道,“但眼下,殿下你不能散粮,治灾,首先不能有贪念,其次不能心软,唯有硬起心肠,不被灾民们感染了情绪,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才能救活更多的人。”李浩的神色有点严肃,他能体会李治此刻的心情,因为在庭州的时候,他亲身经历过这种无力感,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因饥饿而死的心痛,时不时都会徘徊在他心头。
李治还是很有大局观的,他回味了良久,似乎有点明白李浩的意思了,肃然向李浩拱手一礼:“多谢先生教诲,治受教了。”
李浩也拱了拱手,道:“殿下聪慧,慢慢会懂我的意思的。”
行程继续,李治为了不让难民们影响情绪,一路都不敢开车窗,就静静地坐在马车中想李浩教导他的那些话,其中有一些话,始终在他脑海中翻来覆去,就是户户有余粮那句。
按照李浩的意思,只要大唐百姓富足到户户有余粮的地步,那么就算遭受天灾,也不会有人饿死了,多好,李治很憧憬那样的画面,他心中立志,等自己长大了,太子哥哥做上皇帝了,他一定要向太子哥哥力荐李浩,让李浩做大官,跟房玄龄一样大的官,因为他觉得李浩是无所不能的,李浩一定能帮太子哥哥将这个国家治理得很好,达到户户有余粮的境界。
七日后,他们进入河北地界,河北遭灾最重,一路上经常碰到迁徙的难民,而且这里的难民与河东的难民不同,许多人家里房屋被压垮了,什么东西都带不走,好多难民衣衫单薄,冻得脸色发青,还有许多人已经饿晕在路旁,当真应了哀鸿遍野一词。
一路行来,李浩的脸色也渐渐变得难看,没想到河北雪灾如此严重,才进入河北一天,便已见到数千流民,照这个架势,河北难民的数量绝对达到二十万以上,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雪灾一向不算大灾,没想到这次的雪灾竟如此之大,当真匪夷所思。
改道向东北方向又行十日,终于到达恒州了,恒州城外聚集了大量游民,足有四万之多,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宛若乌云,让人心头一沉。
李治王驾到达恒州城外,李浩派人去向难民们打听情况,一问方知,恒州刺史不让他们进城,但却派人在城外替他们扎了许多避难帐篷,而且每日施粥两次,虽无法保证温饱,却能勉强活命。
过了片刻,城门缓缓打开,恒州刺史吕栋带领满城官员齐迎王驾,李浩此刻就是李治的代言人,让吕栋快速迎他们进城,免去一切虚礼,莫要耽搁治灾事宜。
入城后,李治王驾暂落刺史府,李浩以李治的名义去找吕栋,向他详细了解恒州灾情。
吕栋一看就是个老实人,当即将恒州的的情况向李浩说了一遍。
恒州确实遭灾颇重,但恒州府库还算充实,有余粮一万多石,勉强可以撑上一段日子,不过城外的灾民每天都已数千的数量在增加,也不知何时是个头,吕栋也是忧心如焚,至于为何不让难民进城,吕栋也是怕难民进城后会扰乱城中治安,毕竟游民的可信度不高,若是有人饿急眼了,做出违纪之事,那可不妙,数万游民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浩对于吕栋谨慎的做法表示理解,游民骚乱容易引起恐慌,不过眼下晋王到了,事情该改一改了,李浩让吕栋在城中清出空地,为游民安置避难帐篷,然后开城放难民入城,每日施粥量加大,分发棉衣,棉被,因为后方赈灾粮款很快便能到了,最重要的就是要向难民们宣告晋王代天巡狩的消息,让那些难民安分点,别搞事,谁若搞事,直接拿问入狱,不得轻饶,恩威并施,方能见效。
吕栋当即按照李浩的吩咐,开始派人在城中清理出三片大空地,安扎帐篷,隔日一早,吕栋便派人打开城门,李浩在城头大声宣布,皇子晋王驾到,代天巡狩,悲悯众民,放众人入城,每日多施粥一次,并分发每户棉衣棉被……
众难民闻言感恩戴德,于城下高呼吾皇万岁,有些老者甚至激动得涕泪横流,在亲属的搀扶下鱼贯如此。
折冲卫士和李浩带来的一千左骁卫帮忙维持秩序,三个难民落脚点都被封锁,不许难民外出,以防有品德不良者骚扰城中百姓。
还好,大唐的百姓比较有节操,难民也是民,只不过遭难了而已,只要能有一口吃食,他们都不会捣乱,一天下来,难民们表现非常好。
后方又有快马来报,粮款队距离恒州还有三日行程,李浩越发安心,决定明日前往定州。
隔日一早,晋王的王驾启程前往定州,由于现在道路已通,他们行得又快,第二天中午便到达定州。
让李浩惊讶的是,定州城外哭声恸天,无数难民在城下哀嚎磕头,李浩都不敢让李治的王驾靠近,以防出现民变,数万难民啊,打又不能打,万一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李浩和陆云陈松三人换了一身旧衣衫,步行七八里来到城下,混入难民群中,向难民打听情况,一问才知,定州乃是河北受灾最终的州郡,这群难民来自定州城附近的村镇,也有附近县来的,然而他们来了将近十天了,定州刺史秦淼也就象征性地施了三天粥,在城外扎了三十几个帐篷,然后就说城中仓库空虚,已无粮可派,让他去别处去,难民们可是一路艰辛来到这里,哪里还有力气去别处,若是去了别处,那得饿死在半道上,只能在城外哀嚎苦求。
李浩听到这些话后顿时蹙眉,据恒州刺史吕栋所说,恒、定、易三州最近几年庄稼收成都还不错,恒州城的府库中能有那么多粮食和存银,为何定州却仓库空虚,这有点不正常,李浩沉吟良久,开始在难民群中散播消息,大唐皇子晋王殿下代天巡狩,治灾救民,片刻将至,让他们不要惊慌,众难民听到这一消息均都振奋不已,皇子耶,皇帝的亲儿子呀,皇帝居然派自己亲儿子来了,他们有救了,刺史再大,有皇子大吗,虽然有许多人不信,但此刻他们早已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只能希望这个流言是真的,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李浩见难民们这个反应,当即便放心少许,回到晋王的王驾前,然后打起晋王仪仗旗号,带军缓缓开往定州城。
那些难民见晋王果然来了,纷纷跪地磕头,高呼皇恩浩荡,李浩为大唐百姓的节操所折服,都已经饿死不少人了,还能如此有节操,恐怕也只有大唐的百姓们能做到了。
定州刺史秦淼一听说晋王驾到,赶忙带着城中大小官员出城来迎,城门口处,李治按照李浩的吩咐,走出马车当众宣布,他们带来数千石粮食,自即日起,每日施粥两次,难民们闻言欢欣鼓舞,再次跪地高呼皇恩浩荡。
这次李治并没有住在刺史府,而是住在驿站,这是李浩提出的,因为他在城门口看到秦淼时,便觉得这秦淼为人谄媚奸猾,说话喜欢拍马屁,朝官偶尔拍拍马屁还属正常,毕竟伴君如伴虎,但身为一个封疆大吏,马屁拍得这么溜,这就有问题了。
傍晚时分,秦淼派人给李浩送来请帖,说是在刺史府设下薄宴,希望李浩能去赴宴,为李浩接风洗尘。
李浩看请帖的时候,李治也在场,因为他们在商议定州的灾情,李治忙问:“这秦刺史请帖中说什么?”
李浩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将请帖递给李治,让李治自己看。
李治看完后一脸困惑,抬眼望向李浩,问:“这秦刺史……为何不请我?却请你?”
李浩双眉一挑,冷笑道:“这秦淼,果然有问题啊。”
正文 323章:赃官秦淼
“有什么问题?”李治不解地望向李浩,道,“只是没请我赴宴而已,怎么有问题了?”
李浩转头问向李治:“殿下,论身份地位和权力,你怎么都比我大吧。”
“对。”李治点头。
李浩道:“那按理说他应该请你去赴宴,而不是我呀。”
“对呀。”李治挠头,“这也是我不解的地方。”
“殿下不解,但我却了解。”李浩嘿嘿冷笑道,“这秦淼邀我去赴宴,肯定是想收买我,毕竟殿下是皇子,没法收买,至于他为何要收买我,嘿嘿,肯定是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啊?”李治心思还是很单纯的,一听到李浩这话,顿时瞪眼讶问,“先生此言当真?”
“这只是我的猜想而已,要去赴宴后才知道真相。”李浩淡笑道,“不过啊,我敢保证,这秦淼的屁股不怎么干净。”
李治忙道:“那先生赶紧去赴宴,看看这秦淼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若是贪官赃官,咱们直接将他拿办。”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李浩道,“殿下虽然贵为皇子,但秦淼怎么说也是封疆大吏,无凭无据的,殿下不好拿办他,只有掌握切实的证据才行。”
李治点头:“好,就麻烦先生了,一定不能耽误了治灾,外面的那群灾民还等着官府去救呢。”
李浩微笑拱手道:“殿下在此稍息片刻,我去探探这定州的水到底有多深。”
李治拱手道:“先生多加小心。”
李浩将陆云留下保护晋王,自己带着陈松和十二个玄甲军前往刺史府,到了刺史府,秦淼亲自出门来迎,礼数颇隆,李浩见状越发笃定自己的想法,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但他表面却不表露分毫,秦淼跟自己打官腔,自己也跟他打官腔,有说有笑的,尽是些没有营养的话。
宴席设在客厅,李浩入厅之后,只见两张桌案面对面陈设,不分主客,案上早已备好美酒佳肴,格外丰盛,当此大灾之时,居然摆出如此丰盛之宴,李浩不禁暗暗冷笑,已经把秦淼列入死亡名单之中。
“李县侯请入座。”秦淼微微躬身,满面微笑地请李浩入席。
李浩也不矫情,过去坐下,扫了一眼案上的酒菜,笑呵呵道:“好丰盛的酒宴,秦大人费心啦。”
“哪里哪里。”秦淼也入席坐下了,见李浩似乎挺喜欢这宴席,早已乐开了花,道,“李县侯乃贵客,年纪轻轻就已代天巡狩治灾,可见陛下何等器重,如此小小宴席,下官都觉得怠慢李侯爷了。”
李浩的官位确实比他高,而且还有爵位在身,他自称一声下官倒也没错,不过,要论权力,李浩跟他还是没法比的,毕竟他是封疆大吏,李浩只是个搞科研的,但李浩是京官,还是天子近臣,可以跟皇帝说上话,秦淼自然要巴结他。
李浩摆手淡笑道:“唉,秦大人这话言重了,此次负责治灾的是晋王,本侯只是负责保护晋王安全的,谈不上代天巡狩。”
秦淼满面堆笑道:“李侯爷就莫要自谦了,谁还不知道,晋王刚入十四岁,陛下又怎会放心将治灾大任交托与他,明面上是晋王治灾,实际上所有的事还是侯爷来做。”
李浩闻言微笑不语,这秦淼果然是个官场老司机,对这些道道早已摸得一清二楚,不过他没摸清一点,就是自己和晋王的关系很好,亦师亦友。
秦淼见李浩只是微笑,便知道李浩已默认了,随即又摇头叹道:“唉,侯爷一代人杰,担下如此治灾大任,辛苦奔波,最后却要被晋王领了功劳,可惜啊,可惜啊。”
李浩装出一脸无奈苦笑状,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侯也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子呢。”话语之中透着浓浓的酸味。
“说得也是。”秦淼见李浩如此说,更加开心,在话语上就想把李浩拉到与自己的统一战线上来,道,“李县侯与下官都只是臣子,自然不能跟皇家之人相提并论。”
他说着端起酒杯,道:“李县侯,如此寒天,先喝一杯温酒暖暖身子,下官敬你。”
李浩也拿起酒杯,与他喝上一杯,从早晨到现在,李浩还未进食,这对于吃惯了午饭的他来说很是煎熬,虽说大灾之时吃如此丰盛佳肴有点违背良心,但他转念又想到,如果自己不吃,这些佳肴又到不了老百姓的嘴里,还不如狠狠吃上他一顿,解解气,于是他便敞开肚子使劲吃,心中暗暗嘀咕,吃你一口就等于咬你一口,你这个不为民做主的赃官,老子找出你贪赃枉法的证据后就弄死你!
秦淼被李浩吃东西的凶残样子惊到了,差点以为李浩是不是哪个灾民假冒的,他全程就这么看着李浩吃,自己都没怎么动筷子。
过了许久,李浩终于吃爽了,丢开筷子畅快地长呼了一口气,道:“秦大人,既然本侯此次来了,就顺道问问吧,定州灾情如何,秦大人又是如何治理的?”
秦淼赶忙道:“回侯爷,定州灾情比恒州和易州还要重上几分,所以下官很早就向朝廷发出急报,请求赈灾粮款,不过如今已过二十天,朝廷赈灾歀粮还未到达,城外早已哀鸿遍野,下官也是愁得每宿都睡不着。”
李浩道:“定州偌大一个州城,库中便没有钱粮吗?”
秦淼顿时苦着脸,道:“侯爷,定州近两年来风雨并不是太顺,大雪降临之时,府库之中只有存粮五千石,钱千余贯,前些日子,难民涌至城外,下官不得不开仓放粮,并未他们添置棉衣棉被和营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