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松很少一次性说这么多话的,不过这次为了推开皮球,他不得不说。
李浩瞪眼道:“你一年上千贯的薪俸?还跟我哭穷?”
“什么?”陈松闻言忽然瞪眼,“你说我一年多少薪俸?”
“一千贯啊!陆云没跟你说吗?”
陈松猛然拔剑,转身就走,李浩见状一愣,高声喝道:“站住!你去哪?”
“回定州!”
“回定州干嘛?”
“砍了陆云那只王八!”
……
李浩细问之下才得知,陆云忽悠陈松,这几个月来,已经坑了他好几百贯的薪俸了,难怪陈松会如此动怒。
为了安抚陈松,李浩答应,只要他表现好,年终奖加五百贯,陈松这才平息了怒火,接着继续讨论娶哪个的问题。
陈松是真的不想成家,他一个游侠,现在忽然让他成家,感觉怪怪的,李浩威胁他,如果不答应,以后薪俸真的改为每个月两贯钱,不,一贯钱,还想喝花酒,做梦!
陈松无奈,随便选了一个,反正两个都一样,然后李浩问被选的那个:“你是姐姐还是妹妹?”
“我是珠儿。”金珠儿低垂着头,满脸通红地回答,这样说媒的方式,草率,实在太草率了,不过金家也不是大户人家,自然不在乎这些虚礼。
虽然草率,但聘礼还是要给的,陈松一穷二白,在身上翻了白天也就五个铜板,于是他一咬牙,把剑递给金老汉:“我这把剑先抵给你,等我有钱了,会来赎回去!”
金老汉一脸懵逼,看了看陈松,又看了看李浩,他忽然怀疑自己的女儿跟着这样一个脑子缺一勺的人,是不是一件好事。
李浩也是很无语,聘礼给一柄剑,这纯属脑子被驴踢了,他推开陈松持剑的手,从怀里摸出一支铅笔和一张纸,写了许多字,然后递给金老汉,道:“这是一种烧饼的制作配方,叫做黄桥烧饼,酥脆香甜,美味无比,这配方价值应该在千贯以上,我现在送给你,当是聘礼,如何?”
“老汉……老汉……”金老汉望着手中的纸,有点激动,他激动了老半天,冒出一句话,“老汉不识字。”
李浩差点一头栽倒,这叫个什么事啊,这黄桥烧饼配方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无价之宝,这老汉居然不识字。
李浩想了想,从怀里摸出钱袋,放到金老汉手中,道:“我这里还有二十两黄金,也当是聘礼了,你们省着点用,你们可以用这些钱给你们儿子学读书,等他们识字了,自然识得这配方了,这配方可是好东西,可以做传家宝的。”
“啊!传家宝!”金老汉闻言一惊,赶忙递还给李浩,连声道,“这么重要的东西,老汉不能要,不能要……”
李浩闪身躲开,笑眯眯道:“不要可不行,这是聘礼呢,好了,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就先走了,你们放心,珠儿的婚事,我会尽早操办,至于铃儿,我也会替她寻个好归宿的。”
他说罢就急匆匆地走了,这次只有金铃儿和李浩在马车中了,金珠儿跟陈松同乘一匹马,其实陈松一开始是拒绝的,他虽然喜欢喝花酒,却也仅限于喝酒听曲,从不眠花宿柳,忽然多一个女人黏着他,让他很不适应,金珠儿和他在马背上身子紧靠,也是羞得不行,毕竟还未成婚,就如此亲近,不合礼数,所以她全程满脸潮红,低着头不敢说话,二人就这么骑在一匹马上,也不说话,气氛极度诡异。
李浩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想着刚才的事,他觉得自己干得太漂亮了,陈松的来历有点神秘,不像陆云那样使他放心,为了拴住陈松,李浩不得不用点手段,想要拴住一个男人,家庭是个好东西,等你成家了,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你这个家是我帮你弄的,但凡你有点良心,还不对我死心塌地吗,嘿嘿。
正文 326章:博陵崔氏
李浩离开石包村的时候,是下午时分,安平县城在北,而崔家则在县城西边十里的郊外,距离县城非常近。
李浩向北行了四十多分钟,终于远远地看到两个大建筑,最显眼自然是安平城,一座城池坐落在那里,如果这都看不到,那就是眼瞎了,而在安平城的西边,有一片建筑群,非常大的建筑群,即便相隔七八里远,也能看到,虽然没有安平城那么高,但这些建筑实在太多太显眼了,那里就是博陵崔家。
“好一个显赫的门阀世家。”李浩掀开马车帘布,望着远处的崔家,冷哼道,“即便是安平城,与之相比也显有不及,六百多年啊,这条大蚂蟥到底吸干了多少百姓的血,才成就如此显赫的门第。”
车外陈松的声音忽然传来:“侯爷,前面官道分岔了,一条通往安平城,一条通往崔家,走哪条?”
“去崔家。”李浩毫不犹豫地回答。
选择左边的那条路,很快便到了崔家,严格来讲,这已经不算是崔家,而是崔家镇了,甚至比一个镇子还大,而且这里所有的建筑都很讲究,那些青砖黑瓦房可不是一般百姓能住得起的,不过李浩知道,这些房屋只是崔氏旁支系人员的住宅,真正的大龙,乃是正中的那个超级大宅院,高大门楣上两个大字…“崔府”。
李浩他们尚在数里之外时,崔氏就发现了他们,此刻门口聚集了数百护院,全都手持棍棒,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李浩下马之后,朝陈松使了个眼神,陈松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拜帖,跃下马车,跑上前高声道:“蓝田县侯,左骁卫中郎将李浩递上拜帖,拜访博陵崔氏老太爷崔崇志。”
李浩早在来河北之前就将博陵崔氏的重要人员详细了解了一番,而且那些资料都是李世民给他的,李世民坐拥天下,对于这些门阀士族,自然盯得很紧,这些士族重要人员的资料,在李世民那里都有存档。
眼下博陵崔氏直系之中辈分最高的,就是老太爷兼族长…崔崇志,今年已经七十三岁高龄,其次是二太爷崔崇亮,七十岁,接下来就是现任家主崔文泰,五十岁,还有就是二老爷崔文松,四十八岁,三老爷崔文豪,四十三岁,四老爷崔文靖,四十岁。
李浩一来就扬言要拜见老太爷崔崇志,这让那些护院们觉得眼前这人太嚣张,崔氏老太爷是什么人都能见的吗,蓝田县侯?左骁卫中郎将?听起来很唬人,呵呵,他们崔氏真没放在眼里,如果是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亲自前来,老太爷估计还能赏光见上一见。
其实李浩也知道自己肯定见不到崔崇志,他这么做就是故意让自己显得年少轻狂,示敌以弱,攻之以强,年轻,是他最好的伪装。
过了许久,院内走出一人,此人身穿圆领绸衫,头戴黑纱无翅帽,面容清瘦,留着三寸黑须,看起来颇有几分儒雅之气,李浩根据心中的资料一对比,估计来人应该是崔文靖。
那个绸衫中年人出门后驻足,接过陈松的拜帖,展开看了看,然后转头望向李浩,拱手道:“这位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蓝田县侯吧。”
李浩淡然道:“正是本侯。”
“在下崔文靖,李县侯有礼了。”崔文靖朝李浩拱手行了一个礼,很有风度地说道,“李县侯,可能要叫你失望了,老太爷前些日子偶染风寒,身体抱恙,不能见客,李县侯请回吧。”
“哦?”李浩挑了挑眉,道,“那真是不巧,既然老太爷身体抱恙,那么本侯就见见崔文泰吧。”
崔文泰是崔家家主,身份极高,只要两个崇字辈的过世,崔文泰就是下一任族长,到时候在崔氏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而李浩却直呼其名,这让崔文靖暗恼。
这些门阀士族治家奇严,每个人从小便被灌输长幼尊卑之类的观念,一切以家族利益为中心,以防家中出现勾心斗角的事情,而且,这些士族的族规比国法严厉得多,这一点,他们做的比皇家好百倍,这也是士族为何能数百年屹立不倒的原因,因为他们的人心很齐,没有内耗。
崔文靖虽然恼李浩无礼,但此等大事,他不可私自做主,于是便回了声:“在下会将你的拜帖送与家主,至于家主有没有空,就要看李县侯运气了。”说完便手持拜帖转身进门去了。
望着戒备森严的崔家大门,李浩忽然很感慨,在长安的时候,他拜访过多少国公,送过多少拜帖,但这一次,绝对是遇到的态度最差的,没办法,人家拽呀,说实话,如果没有李世民的支持,李浩对于崔氏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真的连屁都不是。
封建时代有一句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崔氏只要还在大唐的土地上,一切就得由大唐皇帝说了算,他们势力虽然大,让李世民顾忌,但并不代表李世民真的弄不了他们,有了李世民的支持,李浩才不怕这些什么门阀世家。
终于,崔文靖出来了,朝着李浩一拱手,冷冷道:“李县侯,家主有请。”
“多谢。”李浩也懒得废话,直接带着陈松往前。
崔文靖伸手拦住李浩,淡笑道:“李县侯,对不住,家主说了,只见你一人,不可带人进去。”
“无所谓。”李浩挑了挑眉,一脸轻松地应了声,然后就大步往大门走去,走了两步忽然停下,回头道,“我敢跟你打赌,我虽然是第一次来你们家,却能很轻松地找到你们家主在哪,你信不信?”
崔文靖闻言摇头:“我不信。”
“不信还不在前面带路?”李浩皱眉提高了声音。
其实李浩的内心是很怕的,崔氏势力庞大,黑白两道通吃,若说崔氏家中没有刀斧手,打死李浩都不信,让他一个人进去,他当然怕,吼两嗓子壮壮声势也不算过分嘛,况且,既然要表现的年少轻狂,那么就演到底吧,至于刀斧手,他相信以自己的身手能撑一会儿,倘若崔氏真的要对自己不利,只能靠自己撑住咯,然后找机会吹哨子,向门外的陈松和五百左骁卫求救,应该没什么问题,退一万步讲,自己是朝廷命官,崔氏应该还没那么大的胆杀自己,毕竟大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对吧。
李浩进了崔府之后,被崔文靖带着穿廊过院,走了好久好久,李浩越走越心惊,尼玛,这崔家是真大啊,走这么远?要是刀斧手围住我,我特么丢个炸弹估计外面的人都听不到啊,怎么办,怎么办……
终于崔文靖在一个院门前停下,转头看向李浩,发现李浩额头全是汗,疑惑问:“李县侯,你很热?”
“不热。”李浩尴尬摇头,知道他这话什么意思。
崔文靖又问:“既然不热,为何侯爷满头都是汗?”
李浩拭去额头冷汗,干笑道:“我……肾有点虚……男人嘛……你懂的。”
崔文靖挑眉笑了笑,笑得意味深长,过了片刻后,他敛起笑容,指了指院子,道:“家主正在花园中下棋,李县侯请进吧。”
李浩也不多说,直接就进去了,特么崔家花园是真大,进去就看到一个大假山挡在前方,然后路被分成左右两条,他先顺着往左的路走,走了半天终于到头,没见半个人影,李浩那个气呀,崔氏有意给自己下马威啊,没事,咱先忍着,回头,走另外一条路。
沿着另外一条路往前走了片刻,出现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没错,花园里有人工湖,牛逼吧,简直是皇宫的逼格啊。
人工湖上有个水榭长廊横穿而过,在水榭中间,也就是湖心位置,有个小亭子,亭子里坐着一个人,正在那下棋。
李浩见状快步走了过去,到近前一看,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半百老者,约莫五十岁,穿得虽然简单,却十分讲究,留着长长的胡须,看起来温文儒雅,颇有高人风范。
老者正在摆弄棋盘,棋盘上黑白棋子对峙,但奇怪的是下棋的只有这老者一人。
李浩站在那里等了片刻,老者仿佛没有发现他,仍然一会儿落一枚黑子,一会儿落一枚白子怡然自得。
李浩拱手道:“蓝田县侯李浩见过崔老爷。”没错,眼前之人便是崔家现任家主崔文泰。
崔文泰依旧盯着棋盘看,没有抬头,缓缓道:“老夫这里只有客人,没有侯爷。”说着继续落子。
得,又是一个下马威。
李浩懂了他的意思,再次拱手道:“晚辈李浩,见过崔老爷。”
崔文泰终于停下手,转头看了李浩一眼,然后指了指对面的座位,道:“坐吧。”
“多谢。”李浩大咧咧坐下,年少轻狂嘛,就要表现得不懂事点,你不是喜欢下马威吗,继续来,没事,老子就是来示弱的。
崔家家规森严,极重礼数,李浩的行为落在崔文泰的眼里,让他直皱眉。
不过崔文泰并没有深究,冷冷道:“老夫一人下棋无趣,小辈不如陪老夫对弈一局如何?”
李浩笑嘻嘻摆手道:“晚辈这一手棋艺比狗屎还臭,就莫要拿出来玷污前辈的尊目了。”
李浩粗陋的言语再次让崔文泰蹙眉,崔文泰冷冷道:“看来你此次来是有事了。”
李浩点头:“正是有要事要找崔老爷商量。”
“唉。”崔文泰将棋子丢回玉钵中,不悦道,“好好的雅兴,又要被这些凡尘俗世败坏了。”
李浩闻言心中冷笑:“哎哟哟,说得好似你不食人间烟火似的,你高雅,你这么高雅还侵占百姓土地?在百姓身上割肉吸血?简直是又想做表子又想立牌坊,呸!装逼!”
正文 327章:暗流涌动
李浩心中的这番话,当然不能说出来,不然他很怀疑自己是否能走出崔府,他只能陪着笑脸道:“实在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不然也不敢惊动崔老爷,请宽宥。”
“说吧,什么事?”崔文泰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李浩道:“崔老爷,晋王到定州了,你知道吗?”
“哦,晋王来啦。”崔文泰表现得很平淡,仿佛来的不是一个皇子,而是一个平头老百姓。
李浩继续道:“晋王此次前来,乃是奉陛下圣命,代天巡狩,治理雪灾。”
崔文泰搁下茶杯,道:“此事与老夫又有何干呢?”
李浩笑了笑,道:“昨日晋王刚至定州,入城之时见定州城外哀鸿遍野,心中不忍,与定州刺史交涉后,方知定州城中早已钱粮用尽,晋王无奈之下,只得派我前来向崔老爷求助,希望崔老爷能捐助些许钱粮,救万民于水火,回长安之后,晋王必定会为崔氏请功。”
“请功便不必了。”崔文泰淡淡道,“钱粮也没有,李小友莫要看老夫家大业大,每日消耗也是大得惊人,要操持这么大的一番家业,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呢。”
李浩闻言故意露出尴尬之色,道:“崔老爷,晋王很有诚心地前来求助啊,希望崔老爷高抬贵手,救救百姓,这不仅能为崔氏积殷德,还能受皇上恩赏,何乐而不为呢。”
“老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崔文泰缓缓道,“天降大灾,百姓受苦,难道我崔家就好过了吗,你可知,此次雪灾,受灾最大的乃是我们的崔家,你可知我们崔家有多少庄稼毁于田中,陛下若要赈灾,我崔家也该分得赈灾钱粮。”
李浩闻言惊呆了,他已经感觉自己很不要脸了,没想到这崔文泰比自己还不要脸,尼玛,你们是灾民吗?老子就没见过你们这么牛逼的灾民,豪宅都快赶上太极宫了,还想要赈灾钱粮,臭不要脸。
崔文泰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聊天基本无法继续了,李浩起身拱手道:“崔老爷的意思,晚辈明白了,晚辈这就回去回复晋王。”
崔文泰又不理他了,继续摆弄棋局,李浩在崔家碰壁已经碰习惯了,转身自行离开,走出花园的时候,崔文靖就守在花园门外,再次为李浩引路,送他出府。
李浩刚出花园,湖面忽然漾起水波,一条画舫从水榭下缓缓游出,摇橹的是一个壮实汉子,船头站着一位须发雪白老态龙钟的老者。
水榭有码头,画舫停到码头旁,老者手拄拐杖,在船夫的搀扶下缓缓走上水榭,崔文泰立刻起身,朝着白发老者躬身行礼,恭敬无比道:“老太爷。”原来这老者就是崔氏老太爷崔崇志。
崔崇志摆了摆手,示意他免礼,然后缓缓道:“方才的话,我都听到了。”
崔文泰赶忙上去扶着他坐下,道:“爹,外面将这李浩传得神乎其神,依孩儿看,也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崔崇志抬头冷笑道,“你是不是以为他言行跳脱浮躁,乃是轻狂之辈?”
崔文泰愕然:“难道不是吗?”
“哼!”崔崇志忽然瞪眼冷哼道,“你若这么想,只怕要害苦我们崔家,你难道忘记军师对此子的点评了吗?”
“记得。”崔文泰就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孩,垂首道,“军师说过,此子若为敌,必成大患。”
崔崇志缓缓捋须道:“起初听军师这般说时,为父也觉得军师过滤了,而今亲自见识了一番,方知此言非虚,你刚才有意给他下马威,然而此子却逆来顺受,一味容让,这是一个轻狂之辈能做到的吗?”
崔文泰仔细一想,也觉得崔崇志说得有道理,接着,只听崔崇志又道:“此子自出道以来,力克诸般强敌,就连吐蕃智星禄东赞都败于他手,军师还怀疑,吐蕃娶不成文成公主,都是此子一手操控的,这样厉害的一个人,你却认为他是个轻狂之辈,文泰啊,你叫为父非常失望啊。”
崔文泰大气都不敢出,赶忙道:“孩儿知错了,请父亲责罚。”
“责罚便免了。”崔崇志悠悠道,“还好为父不放心,亲自来了,才未铸成大错,你派人通知秦淼,无论如何都要将李浩拖在定州,别让他再往前了,这个局,为父和军师已经谋划三年,好不容易等到了这场大雪,以后可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
“是。”崔文泰颔首领命,随即问道,“倘若秦淼暴露了,那该如何处理,到时候要不要派人去杀了他,以免他乱说?”
“他不会乱说的。”崔崇志满面冷酷道,“他一家二十多口皆在我们掌控之下,即便他落于李浩之手,他也会自己解决的,这个你无需操心。”
崔文泰又问:“那赈灾的钱粮呢?要不要?”
“当然要。”崔崇志手拄拐杖颤巍巍地站起来,道,“欲举大事,钱粮是最重要的,我崔家虽然钱粮不少,但此次雪灾却也让我们损失不少,咱们也是灾户呢,要点朝廷赈灾钱粮,也是天经地义的。”
“孩儿明白了。”崔文泰略显担忧地问,“爹,你说此次大事,到底有几分胜算?咱们这么做,值吗?”
崔崇志摆手道:“天下哪有十足胜算之事,不过此次举事,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军师已经远赴薛延陀和西突厥,说服他们的可汗出兵,一旦河北的水搅乱了,薛延陀和西突厥大军同时压境,内忧外患之下,李世民何以招架;至于此事值不值,为父也想过,当初若不是我等助李家举事,李家何来这大好江山,没想到李世民竟兔死狗烹,将我崔氏在朝中的重臣一一削职外调,削弱我们在朝中的势力,哼,既然他不仁,就不能怪我们不义,为父已想好了,此次若见势不妙,咱们尽快抽身,不让李世民捉住把柄便可,即便他知道真相,只要没有把柄,便不敢动我们,等过上十几二十年,李世民驾崩,风头便过去了,耗时间而已,咱们耗得起。”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人活一世,便如赌钱博弈,但凡有一倍之利,哪怕只有一成把握,也要去试试,此次又何止是一倍之利,一旦事成,从此大唐再无什么五姓七望,唯有我们博陵崔氏能独占鳌头。”
崔文泰闻言激动无比地拱手:“孩儿预祝父亲二次从龙,创先祖之未有,从此中原大地,唯我博陵崔氏独领风骚。”
李浩在崔文靖的带领下终于出了崔府,看到李浩出来了,陈松也松了一口气,上前问:“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李浩轻松地笑了笑,“顶多就是吃点瘪而已。”
陈松酷酷地问:“回定州?”
李浩抬头看了看天色,摇头道:“天都快黑了,去安平城吧。”说完径直走向马车,队伍启动,往来时的官道行去,前往安平城。
一路行到安平城外,李浩掀开帘布,探出脑袋朝外面看了看,忽然蹙眉,问道:“陈松,感觉到不对劲了吗?”
陈松道:“这里怎会没有灾民?”
“没错,这就是不对劲的地方。”李浩眼神四处搜索,连一个灾民都看不到。
陈松想了想,道:“咱们来时的路上,也未碰到一个灾民。”
李浩若有所思沉吟:“这安平县,有问题啊。”
“有什么问题?”陈松脱口问。
李浩道:“得进去看看才能知道。”
大队人马来到城下,城门早已关闭,见来历不明的军队到来,不关城门才怪,李浩亲自走到护城河前,朗声道:“我乃蓝田县侯,左骁卫中郎将李浩,奉晋王殿下之命,代其巡查定州各县治灾事宜,速开城门!”
城楼上众人闻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