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处可逃,定能将青海卫一举覆灭,那样也算是建一奇功了,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派快马送去逻些城,让噶尔钦陵速速派兵前来与自己配合剿灭青海卫。
第二天一大早,索朗加赞便下令大军起拔,通过山口,往青海卫城行去,而且是急行军,每晚只休息两个多时辰。
索朗加赞以为自己这一招出奇制胜用得非常妙,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夺下青海卫城,然而他不知道,彭海开挂了,彭海的外挂就是望远镜,彭海一直带着青海卫不远不近地跟在后方,用望远镜观察他们的动向,彭海看的到他们,他们却看不到青海卫。
彭海看到吐蕃大军的行军方向后,立刻就猜到了对方的意图,于是彭海派一个亲卫骑快马前去青海卫城报信,让青海卫城中的一万兵马严守城池,以防敌袭。而彭海本人则带着三万大军一路尾随在其后方数十里外。
快马三天便到了逻些城,噶尔钦陵连收索朗加赞的两封战报,第一封让噶尔钦陵直皱眉,没想到大唐的消息这么灵通,而且早有准备,驰援大军还未到达西突厥便折损近半,但第二封信却是让噶尔钦陵格外开心,这倒真是一个消灭青海卫的好机会,于是他亲自带领五万精锐骑兵,火速离开逻些城,去帮索朗加赞。
索朗加赞花了六天时间,终于带兵到青海卫城外五十里处,为了出奇制胜,他等到夜晚时分才下令全军攻城。
这段时间,城中的一万青海卫接到大将军彭海的命令,所有人眠不解甲,兵不离手。
夜晚,当隆隆铁蹄之声快速向青海卫城接近时,城中便想起了呜呜的号声,然后便听到城中哨塔上的哨兵高声大喊:“敌袭!有敌袭城!”
所有士兵全都提着陌刀和盾牌冲出各自的宿舍,快速奔到城墙之上,当索朗加赞带领大军冲到城下之时,他傻眼了,只见城头密密麻麻站满了守城士兵,起码也有一万人。
虽然索朗加赞有两万多人,但想要攻下这座又高又坚固的城池,少说也要四倍于对方的兵力,而且就算是那样,估计也是一番苦战,然而现在兵力悬殊似乎没那么大,他能不傻眼吗?
彭海用兵一向谨慎,此次出任务,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全军出动,然而出于谨慎考虑,他还是留了一万兵马在城中,他对青海卫的实力有信心,有这一万兵马守城,就算敌人派十万兵马来,也能坚守三天,三天的时间,足够附近兵力前来支援了。
此刻彭海带军站在后方四十里外,用望远镜查看青海卫城这边的情况,虽然他的望远镜没有夜视的效果,但借助城上和城下的火光,他隐约可以看到,双方并未开战,似乎在那僵持。
“走!我们主动出击!”彭海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开动,朝青海卫城方向而去。
索朗加赞在城下临时军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皱得飞起,他失算了,没想到青海卫还有一万人留下守城,而且如此警觉,连袭击的机会都不给他,现在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强攻的了,他在思考出路,他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然而他想了很久,并没有想到什么办法,这根本就是一道无解的题,虽然心有不甘,但他还是无奈下令,全军撤退,回逻些城。
然而他刚带着大军往回走十几里,只见前方无数火把快速奔来,紧接着,一个身上插了三支羽箭的斥候策马狂奔而来,到了近前便下马哀嚎:“如帅!在伊循城袭击我们的那些唐军……回来了!”
那斥候说完便吐出一大口血,昏死了过去。
索朗加赞赶忙大声道:“所有人熄灭火把,折向往南!避开唐军!”于是他赶紧带着大军折转了方向,朝南行去。
然而已经晚了,彭海早就派出大量斥候在他们周围转悠了,就算他们熄灭了火把,调转了方向,但他们有两万多人,都是骑兵,两万多骑兵行走时的马蹄声就能传出四五里远,而且今晚月色不错,广袤的大地上,被月光笼罩了一层银辉,即便相隔很远,斥候们也能看到大量军队快速地向南移动,宛若海中迁徙的鱼群,又如一片飘荡的乌云。
青海卫的斥候们紧紧地跟随着吐蕃大军,每隔一段距离便朝空中放一支响箭,响箭在天空中爆出绚烂的色彩,给索朗加赞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支响箭之后,索朗加赞面色阴沉地扭头看向后方,咬牙沉声道:“鄂弼罗,你速领五百轻骑,回去将唐军斥候全部杀掉,事成之后,与大军分头逃跑,或许还能引开唐军的追击。”
“是!”鄂弼罗领命而去,带着五百轻骑队分离出大军,朝后方分散奔去。
为了追踪吐蕃大军踪迹,彭海派出一百多名斥候,这一百多斥候分散开来,呈弧形追在吐蕃大军身后,仿若是草原上最凶狠的野狼,死死盯着吐蕃大军不放。
鄂弼罗自然也知道唐军的斥候很分散,于是他的骑队离开大军后,也分散了开来,宛若一只展开的折扇,冲向唐军斥候。
月光皎洁,彭海的大军也熄灭了火把,宛若一只巨兽,快速地朝吐蕃大军追去,彭海用望远镜看到月光下有骑队冲向青海卫斥候,顿时皱眉,放下望远镜,高声喝令:“关鸿!敌军派出了数百骑队想要杀我军斥候,你带飞虎队速去驰援!”
“是!”关鸿闻言豪情陡放,大刀一扬,沉声喝道,“飞虎队,随某来!”说罢猛踢马腹,越众而出,后方许多骑兵也纷纷策马疾驰,紧跟他身后,足有两百人,这两百人,是青海卫中的精锐,也是李浩特别交代要训练的一支精锐战队,他们是青海卫中的特战队,训练要求甚至比李浩的特战队还要严酷,他们所骑的两百匹骏马,全部都是李浩花费大力气搜罗而来的当世良驹,每一匹都是日行千里的宝马。
鄂弼罗带领的骑队虽然分散开了,但他们毕竟有五百人,分开之后也是五六人一起,或者十几个人一起,而青海卫的斥候一般都是两人一起行动,人数悬殊很大。
很快,吐蕃骑队与大唐斥候遭遇,开始交战,然而事情并没有鄂弼罗想象的那么顺利,但凡能在青海卫中当斥候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也就是未来世界的侦察兵,无论是马匹还是战力,均都是青海卫中首屈一指的,因为他们就是从青海卫特战队中挑选出来的。
第一支与斥候遭遇的,是一个八人的吐蕃轻骑小队,他们自认为占了人数优势,挥舞着狼牙棒和各种奇怪的兵器就朝两个斥候冲去。
两个斥候对视了一眼,很有默契地驱马分开两丈,然后猛踢马腹朝着吐蕃骑兵冲去,在冲击的途中,他们左手已经缓缓举起盾牌,右手横持陌刀,这是他们最经典的冲杀姿态。
这支吐蕃骑兵小队的运气不怎么好,因为他们遇上的这两个青海卫斥候,有一个是斥候队长,叫做李默,另一个叫做阎宽,实力在斥候中算是垫底的了,正因为阎宽较弱,所以才和李默分配到了一组。
李默为人沉默寡言,但在青海卫中,却没人敢惹他,他从一个走卒成长为青海卫的精锐,只经过了短短数年而已,他没有太高的武艺,但却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狠劲,他不仅对敌人凶狠,对自己也非常狠,这些年来,他练武和训练的时间比别人多出了将近一倍,实力自然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他在青海卫中,受到非常多的战友尊敬。
李默左手的盾牌上边沿与鼻尖持平,这样盾牌既能起到防护作用,又不遮挡视线,灵活应变,这是青海卫盾牌训练的基础动作。
“死!”李默沉喝一声,面容瞬间变得狰狞,因为他已经跟吐蕃骑兵交锋了。
面对三个吐蕃骑兵的合击,李默举盾挡住了其中一个骑兵的狼牙棒,右手陌刀横挥,平时的力量训练终于起到效果了,单手舞长兵,这需要非常大的力量,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但青海卫可以做到,而且李默还是青海卫中的精英,对于这种操作,他感觉跟吃饭一样简单。
“当!当!”两声急促的兵器交碰之声,李默单手舞刀的速度竟比敌人双手还快,不仅挡开了敌人的兵器,还一刀反击,直接将其中一人斩落下马,而另一个人,手腕被切断,惨声大叫起来。
另一边阎宽也是沉着应敌,一下杀死了两个吐蕃骑兵,但他自己也中招,后腰被人捅了一枪,还好没有刺中要害,铁盾虽然能挡住很多攻击,但以一敌多时,背后总会有破绽,铁盾只能挡住面前的大部分攻击,并不是金钟罩。
阎宽受伤,而且还被两个人围攻,一时间有点难以招架,李默以铁盾砸碎一个吐蕃骑兵的脑袋后,直接将铁盾丢出去,圆圆的铁盾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正好命中一个吐蕃骑兵,那吐蕃骑兵腰部直接被铁盾的边沿切开一半,内脏大片流出,然后跌倒在地哀嚎起来。
只交锋十秒,八个骑兵只剩两人了,被斩断手的那个已经策马逃跑了,李默虽然没了盾牌,但论单挑,这一个吐蕃兵还不是他对手,两招便将其砍下马来,阎宽咬牙强忍着伤痛,一刀又一刀地攻击着最后一个吐蕃骑兵,那吐蕃骑兵见只剩他一个了,拨转马头就想逃,李默猛然掷出陌刀,将其贯胸刺穿,这最后一个吐蕃骑兵也直挺挺地掉落下马。
第五卷:浮沉照影 612章:吐蕃兵败
吐蕃人对青海卫的情况知之甚少,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支刚刚建立不超过两年的军队,竟如此的强悍,而这一百斥候兵,更是青海卫中的精锐,并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
鄂弼罗带着十个骑兵杀向两个青海卫斥候,那两个斥候鬼精鬼精的,见对方有十一个人,而且有一人还是将军打扮,感觉没有稳赢的把握,立刻调转马头就跑,他们只是斥候兵,现在主要责任就是打探敌踪,不是跟敌人火拼,既然感觉打不过,不跑干嘛,他们在训练的时候,训练导师就在军事理论课上告诉他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如果发现打不过,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除非后方有你不得不守护的人,那就以死相搏。
看到这两个斥候逃跑,鄂弼罗气得不轻,口中用吐蕃语喝骂:“卑鄙胆小的唐人,敢来跟本将军打一场吗!”
那两个斥候压根不理他,虽然青海卫每个人都学过吐蕃语,听得懂他说什么,但他们可不会那么容易就中激将法,他们可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导师们给他们灌输的思想就是:在战场上,一切都以打胜仗为目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只有胜利者,才能站着将自己的丰功伟绩告知后人。
“唐人是这个世上最卑鄙的民族!”鄂弼罗一边追赶一边喝骂,他骂得正欢,一直羽箭飞射而来,还好离得远,他反应快,用铜盾挡住了羽箭,吓得一身冷汗,但他也因此更加愤怒,不断大骂,继续追击。
青海卫的斥候们比猴还精,他们感觉得打得过的话,就与敌人打,若看对方人多,感觉打不过,调头就跑,无论对方如何言语相激,他们都充耳不闻,因为他们时刻谨记将军和导师的话,他们的导师,叫做尖刀,原尖刀特战队队长,尖刀在青海卫中还有一个外号,这个外号是四万青海卫给他取的,叫做阎罗王,因为尖刀实在太凶狠了,别看这些青海卫很厉害,他们看到尖刀都像小鬼见了阎罗王,能躲就躲,都不敢与尖刀多说话,所以青海卫中的每一个人最怕的不是大将军彭海,而是尖刀。
只片刻工夫,关鸿已经带着两百飞虎队赶到,那些原本正在奔逃的斥候们一见飞虎队赶到,立刻长声呼啸,和飞虎队会合,拨转马头就朝吐蕃骑队冲去,现在是他们反击的时候了。
虽然现在他们依旧处于人数劣势,但兵贵精,而不在多,这三百青海卫的精锐岂是五百吐蕃骑兵可比拟的,只数次交锋,五百轻骑队便已被杀光,鄂弼罗运气不好,遇上了大刀关鸿,青海卫中有两大名人,一是李默,因为他有一股常人难比的狠劲,另一个则是关鸿,因为他在青海卫中是无敌一般的存在,就算是李默看到他,也要低头叫一声关大哥,关鸿的武艺原本就高,还受过李浩和叶孟秋的指点,更是突飞猛进,放眼大唐,在军中,除了樊梨花薛仁贵这样的高手,很难再找出一个能跟关鸿打个平手的猛将。
鄂弼罗虽然号称吐蕃猛将,但他跟关鸿比起来,还差得太远,关鸿看到鄂弼罗的时候,发现鄂弼罗穿着将军甲胄,顿时开怀大笑一声,然后长声啸道:“那个穿铜甲的将军留给某,某三招之内,取他首级!”
众人闻言后很自觉地避了开来,专挑小兵下手,让这两个神仙打架去,鄂弼罗看到关鸿居然不穿甲胄,但一柄大刀甚是耀眼,一看就很是不凡,便也挥舞着狼牙棒朝关鸿杀来。
二人战马冲杀而过,狼牙棒和关刀交碰,火花迸射,在关鸿的蛮力之下,狼牙棒上一排尖刺居然被大关刀削去,鄂弼罗被震得双手发麻,差点都要拿不住狼牙棒了。
关鸿不仅力气大,速度也是快得出奇,双方战马已经交错而过了,关鸿居然大刀朝后方一甩,砍向鄂弼罗的腰部,还好鄂弼罗扭头来看了,不过他此刻已经无法挥舞狼牙棒抵挡,又无法闪躲,只能抬起左臂,用套在左臂上的小铜盾来挡大刀。
“当”地一声巨响,鄂弼罗直接被一刀击飞落马,整个左臂全部弯曲,显然是被硬生生地震断了,而左臂上的铜盾,中间凹陷下去,还有一条深深的刀痕,一尺长,一寸深,中间部位几乎已经被大刀砍通了,可见关鸿这一刀力量何其之大。
鄂弼罗跌倒在地,四周的吐蕃骑兵想要来救,但却被飞虎队纠缠住,根本无暇分身,关鸿拨转马头哈哈大笑一声:“说三招之内取你首级,绝不会用第四招!”
说话间,他的马已经飞奔而至,鄂弼罗才刚刚起身逃跑两步,首级已经高高飞起,关鸿大刀一伸,鄂弼罗的头颅稳稳地落在刀身上,双眼还睁着,满脸都是惊恐和绝望之色。
鄂弼罗的尸体站在原地片刻,直挺挺倒下。
关鸿麻利地将鄂弼罗的首级栓在马脖子上,高声道:“继续追寻敌踪,让这帮吐蕃蛮夷有来无回!”
“吼!”所有斥候和飞虎队一齐发出野兽般的嘶吼,气势无匹,然后均都驾着快马朝吐蕃大军追去。
索朗加赞一直带着大军逃跑,当他得知唐军斥候再次追来时,他知道,鄂弼罗失败了,他很沮丧,万万没想到,当初在逻些城满怀信心地带军出发,现在却落得如此狼狈下场,眼下军中士气全无,而且唐军的青海卫战力非凡,他根本不敢回头一战,他只能逃,没命的逃。
彭海在后方不断追击,虽然他们的马匹都是良品,但他并不急着追上去,他要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对方崩溃,他还要将对方的力气耗尽,然后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
渐渐地,天亮了,只见双方大军一个在前面逃,一个在后面追,只相距不足十里,只要彭海一声令下,片刻间就能追上去。
从早晨逃到中午,索朗加赞也发现了唐军的意图,他气得咬牙切齿,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算是遇上对手了,后方青海卫的领军将领,绝对是个军事人才,从伊循城伏击开始,他就一直被对方吃得死死的,他在吐蕃号称新崛起的军事人才,然而却在青海卫面前连番落败,形成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劣势,这让他很有挫败感,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或许根本就不是带军打仗的料。
虽然索朗加赞现在的内心很复杂,但这并不影响他逃跑,不逃就得死,而且是两万多大军一起死,他又不傻。
一连追赶了三日,已经快要进入高原地带,整个吐蕃大军人困马乏,战力估计不到以前的三成,索朗加赞这三天来每日提心吊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感觉,就像自己被捆着,然后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一刀一刀地在自己身上慢条斯理的割肉,他终于崩溃了。
虽然再往前不到百里就是高原了,但他崩溃了,他放弃了,他想死,于是乎,他不逃了,大白天的,他居然下令原地扎营,大军休息。
十里外的彭海用望远镜看了看吐蕃大军的营地,不禁笑起来:“好呀,看来吐蕃的主将是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一旁的关鸿望向吐蕃军营,蹙眉问:“这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能有什么阴谋?”彭海笑了笑,道,“这便是我的阴谋,逼疯他们,现在咱们过去将他们解决吧,再拖延下去,只怕吐蕃的援军便要到了,传我将令,全军出击!”
三万青海卫策马而出,朝吐蕃大军的军营袭击去,索朗加赞见状立刻命人吹号,叫醒全部吐蕃兵士,准备迎敌,终于可以和唐军决一死战了,虽然他知道这一战毫无胜算,但他已经抱了必死之心,一刀砍头总好过凌迟啊,死就死了,不如死的畅快一点,顺便多拖一点唐军做垫背。
三万骑兵齐奔腾,整个吐蕃军营都在颤抖,所有吐蕃骑兵站在军营内,虽然有据马刺挡在前方,但他们还是紧张得颤抖。
“开弓!”吐蕃传令官挥舞着令旗,所有骑兵开弓,吐蕃人擅骑术,骑射对他们来说并不难,每一个骑兵几乎都配有弓箭。
“放!”
一声令下,上万支箭矢宛若乌云一般朝唐军袭来。
“散!”彭海早在吐蕃军开弓的那一刻起,就发出了命令。
所有青海卫顿时分散开来,呈半弧形冲向吐蕃军营。
箭雨落下,青海卫纷纷举盾抵挡,虽然也有一些人运气不好中箭,但有铁盾遮挡,大多未被射中要害,有的人只是战马中箭了而已,由于他们的阵型分散,所以并不容易发生踩踏。
连续两轮抛射,唐军只有两百人落马,索朗加赞看得咬牙切齿道:“这是一支什么军队,这还是人吗!”
唐军已经冲到了吐蕃军营前,军营栅栏对他们来说宛如摆设,冲在最前面的青海卫一齐挥舞陌刀,三两下便将栅栏摧毁,至于那些据马刺,也是摆设,青海卫的战马脚力非凡,轻轻一跃便跃过了据马刺。
“杀!”双方终于交锋,在吐蕃军营中厮杀起来。
喊杀声,嘶吼声,兵器交碰声,惨叫声……无数的声音充斥着战场,彭海立马于军营之外手扶佩刀,眯眼望着一片混乱的军营,看着眼前的情势,他知道,这一仗,自己完胜。
大战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两万多吐蕃大军只剩数千人了,遍地都是尸体和鲜血,索朗加赞的亲卫们一个劲地求索朗加赞逃跑。
索朗加赞很执拗,大声道:“本帅不走!本帅兵败,自然要与大军共存亡!”
第五卷:浮沉照影 613章:樊梨花的雄心
“如帅!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索朗加赞的亲卫已经跪倒在地哀求。
“本帅不走!是本帅无能,害得我吐蕃五万大军尽数覆没,本帅无颜再回逻些城,更加没脸去见大相!”
“如帅,唐人有句俗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帅今日战败事小,改日再为兄弟们报仇便是,您若是死了,还如何替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本帅不走!”
那亲卫队长见哀求没用,而唐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焦急之下,他忽然起身大喝:“来人,将如帅捆起来,送如帅安全离开!”
“谁敢!”索朗加赞瞪眼大喝,转头怒视众人,果然众亲卫不敢动。
亲卫队长趁着索朗加赞不备,忽然从后面一把紧紧抱住索朗加赞,急声大喝:“快,快拿绳索捆住如帅,送如帅离开!”
众亲卫见亲卫队长都这般做了,便也决定豁出去了,虽然这样的行为大逆不道,但他们也是为了救如帅,相信事后索朗加赞应该不会责怪他们,于是众亲卫拿来绳索,七手八脚地把索朗加赞捆了起来,任索朗加赞如何挣扎大骂,他们都不管,不过索朗加赞的语言威胁让他们听得心惊肉跳,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很有灵性的决定,用布把索朗加赞的嘴也堵住,不让他说话,这就很有灵性了。
索朗加赞被众亲卫捆成粽子一般,青海卫已经杀到牙帐周围了,他们将索朗加赞抬上马,然后数百人骑着马冲开栅栏,飞奔出军营,直往西南方向逃去。
彭海在军营外隐约看到一队人马逃走,用望远镜观察起来,发现有一匹马的马背上横放着一个人,那个人身穿银白铠甲,手脚被捆,嘴还被塞上了布,彭海顿时皱眉,沉吟了片刻后,高声道:“去传令关鸿,有一队吐蕃军往西南逃跑了,敌军主帅或在其中,让他带飞虎队去追截。”
“是!”立刻有人策马冲进了军营,过了一会儿,只见关鸿带着两百飞虎队破营而出,朝西南方向飞奔追去。
只一会儿工夫,营地中仅剩的两千吐蕃大军全部跪地投降,彭海驱马走进破败不堪的营地中,下令清点战损,打扫战场,锁拿俘虏。
一个时辰后,他又带领大军往西南而去,因为俘虏和尸体中并未发现敌军主帅,他现在可以确定,那个被捆绑的人就是吐蕃大军主帅,他必须追过去,以防关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