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开着房车回大唐-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朴明顺也道:“是啊,堂兄,未来之事,就算他说准了,现在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对呀,无法验证。”
朴智勇想想觉得也是,便道:“那你可以推算一下我的过去。”
“这有何难。”刘玄机淡然一笑,立刻便闭上眼睛掐指算起来。
过了片刻,刘玄机忽然睁开眼,再次微微一笑,开口问道:“朴宰相,如果贫道没有算错的话,贵府最近是不是走失了人口?”
朴智勇闻言一惊,蹙眉问:“你如何知道的?”
刘玄机呵呵笑道:“宰相大人不是要看贫道的本事吗,这便是贫道的本事。”
一旁的朴明顺忙问:“堂兄,你府上真的有人不见了吗?”
朴智勇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还是点头道:“没错,今早有人来报,管家朴仁厚不见了。”
朴明顺闻言一惊,朴仁厚可是他堂兄的心腹,虽说只是管家,但也算是朴智勇的第一谋士,常常为朴智勇出谋划策,还替朴智勇做过很多见不得人的事,他不见了,朴智勇很着急,若是被一些有心之人抓了去,恐怕会有大祸。
朴明顺赶忙问刘玄机:“刘先生,可否帮忙算一算,那朴仁厚去哪了?”
朴智勇闻言也一脸期待地望着刘玄机。
刘玄机道:“金城南边二十里外的深山中,有个山洞,洞里住着一只修炼成精的狐妖,这朴仁厚是被狐狸精勾了去,吸尽精阳之气,死了。”
“什么!狐妖!”朴家兄弟闻言齐声惊呼。
虽然民间常有精怪传说,但他们从未见过,刘玄机现在说狐妖居然到他府上来勾人,那还了得。
刘玄机摆手安慰道:“二位大人莫惊,宰相大人是宰相,有浩然之气加身,寻常精怪是不敢靠近的,贫道这里有镇妖神符两张,送与二位大人,只需将其贴于堂屋正梁之上,任何精怪都不敢靠近府宅三里之内。”他说着从怀里取出两张折叠成三角形的黄符,分别递给朴明顺和朴智勇。
“多谢刘先生。”朴明顺是极度相信刘玄机,双眼放光接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将符收入怀里。
朴智勇现在算是对刘玄机将信将疑,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接过了纸符,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东西,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
刘玄机也知道朴智勇还不是完全信任自己,便道:“宰相大人,方才贫道掐指一算,已经算清了大人的现状和过往,大人家中有二十八口人,一妻五妾,五儿六女,目前第五个小妾又怀了一胎,已有五个月了,不知贫道可有说错?”
朴智勇震惊地望着刘玄机,久久不能言,他的表情已经说明,刘玄机全部说对了,刘玄机忽然又道:“如果这还不够,那么贫道再说一事,宰相大人,你们朝中的金在贺大人贪污赈灾粮款被国王赐死,此事是似乎是宰相大人您的杰作啊。”
此言一出,朴智勇震惊得无以复加,就连朴明顺也震惊地望着朴智勇,颤声问:“堂……堂兄,金……金在贺是……是你……”
“没错!”朴智勇忽然沉声道,“他后院的那批钱,是我派人悄悄埋在那里的。”
刘玄机笑眯眯地望着朴智勇,问道:“宰相大人,现在相信贫道的本事了吗?”
朴智勇用锐利的眼神望向刘玄机,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问道:“你来新罗,究竟为了什么?”
刘玄机捋须哈哈一笑,然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变得严肃无比,道:“贫道不远万里来到新罗,为的就是寻找一个明主,一个能一统天下的明主。”
“什么!”朴智勇闻言浑身剧震,今天他受到的惊讶实在太多了,比这辈子吃的惊还多,一统天下的明主?那不是大唐皇帝吗,为何这个人要来新罗找?
朴明顺闻言则激动地问刘玄机:“刘先生,你的意思是……我堂兄就是你要找的人?”
刘玄机微笑点头。
朴明顺顿时激动得浑身直颤,他堂兄是一统天下的明主,那么他不就可以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王爷了。
于是他赶忙朝朴智勇说道:“堂兄,你听我说,这位刘先生,还会一项天下仅有的绝技,那就是寻找龙脉!”
“龙脉?”朴智勇一听这个名字就感觉很霸气,忙问,“那是何物?”
朴明顺当即便将龙脉跟朴智勇解释了一遍,朴智勇听完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了,幸福来得太快,他心脏有点承受不了,扑通扑通狂跳,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问道:“刘先生的意思是,只要将我的父亲葬于龙穴,我就可以成为天下之主?”
刘玄机微笑点头,缓缓道:“方才见到宰相大人的第一眼,贫道便被宰相大人给惊到了,宰相大人周身有金色龙气缭绕,头顶一股紫气直冲云霄,此乃位及人间至尊之异象,这一切,说明了大人您就是贫道一直要寻找的那个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朴智勇已经开心得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一个劲地狂笑,没办法,这样的喜悦,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得到的。
刘玄机却在那里有点想吐,他见朴智勇的第一眼确实被惊到了,但却是被他奇丑无比的长相给震惊了,金龙龙气?紫气冲霄?别搞笑了……
朴智勇哈哈大笑了好久,终于满足了,满面期待地望着刘玄机,问:“刘先生,你可知道哪里有龙脉?”
“自然知道,不然贫道何苦四处寻找明主。”刘玄机神采飞扬道,“在大唐崇州东北方两百里的山脉里,有一条龙脉,只要贫道过去设坛做法七七四十九天,点开龙穴,宰相大人再将尊父之墓移到龙穴之上,请五百高僧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会,一切便大功告成,十到十五年内,大人您就可以成为天下之主。”
“崇州?”朴智勇闻言一阵皱眉,道,“那可是唐国地界,距离我新罗有千里之遥啊。”
刘玄机点头道:“是的,大唐疆土人杰地灵,是人间福地,最易滋生龙脉,龙脉出现在大唐,并不奇怪。”
朴智勇满面为难道:“那如何才能将我父亲的墓迁至龙脉,而且你也说,那迁坟葬礼似乎还很隆重,唐人必定会发现的。”
“这就是最大的难处。”刘玄机展颜道,“其实,按照贫道的想法,宰相大人您不妨劝谏贵国王,出兵打下崇州,将那里划入新罗国境内。”
“啊!”朴明顺和朴智勇闻言尽都惊呼起来。
刘玄机不顾他们的惊讶,侃侃而谈道:“其实那座山原本是大唐和契丹之间的国界,也是大唐和高句丽的国界,龙脉正好处于国界之上,眼下那里沦入大唐手中,和高句丽的疆土一样,属于鸡肋之地,用之无用,弃之可惜,新罗完全可以将其打下来,然后跟上次一样,谴使献上重金请罪。”
朴智勇不是笨蛋,仔细想了想,摇头道:“不一样的,崇州是唐人地盘,有大量唐人百姓居住,若是攻下崇州,唐皇必定大怒,到时候就算请罪也难熄灭唐皇的怒火。”
刘玄机微觉失望,这朴智勇果然有点脑子,难怪能做新罗宰相,对于大唐的底线摸得很透彻,不轻易上当,一计不成,不怕,李浩还替刘玄机准备了更好的计划。
刘玄机道:“宰相大人所言,也确有道理,不可轻易冒险,但龙脉,是必须要得到的,咱们不妨隐忍数年,反正唐皇年事已高,撑不了几年了,待唐皇驾崩,大人便立刻谏言新罗王,出兵攻下崇州,那时候大唐国内忙于新旧交替,定然是顾不上崇州的,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尊父的墓已经迁至龙穴之上了。”
“好。”朴智勇无奈点头,“也只能再等几年了,希望唐皇早点死。”
刘玄机心中暗自冷笑,挑眉道:“宰相大人,在这期间,您也不能闲着,您必须趁机扩大您在新罗的影响力,笼络群臣,提升您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为您将来夺取新罗王位做好准备。”
朴智勇闻言转忧为喜,赶忙问:“先生请说,我该如何做?”
第五卷:浮沉照影 668章:新罗在作死
刘玄机故作高深地捋了捋须,缓缓道:“大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兵事,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则是文化;兵权,大人您暂时不能碰,容易引起国王的猜忌,那么大人所能做的,便是弘扬和壮大新罗的文化,文化,最能提升一个人在百姓和文人心中的地位。”
“道理我都懂。”朴智勇一脸期待地问,“那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刘玄机笑呵呵地朝身后招了招手,王石王磊二人站起身来,拎了两只大包袱,放在朴智勇面前,还将包袱解开,只见两只包袱里面全是书,加起来足有三十多本。
“这是……”朴智勇一脸懵逼地望着这两包袱的书。
刘玄机笑眯眯道:“大人,这是贫道特地从大唐带来的……文化。”
朴智勇大致已经明白刘玄机的用意了,闻言开心道:“好极,刘先生有心了,唐国文化底蕴丰厚,万邦敬仰,我新罗虽然一直仰慕和学习大唐文化,但却一直未能窥其精髓,刘先生为我准备的这些典籍,想必都是大唐文化的经典之作。”
“这是自然。”刘玄机微笑点头,道,“大人你可广收文人为学生,学习这些书中文化,然后去新罗四处游学,传播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他们打着你的名号,要不了几年,大人你就是新罗所有文人之师了。”
“妙,这一招妙。”朴智勇和朴明顺闻言均都忍不住点头称赞,他们是朝中大员,自然知道那些文人的嘴有多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几乎可以直接影响舆论的走向。
朴智勇开心地拿起左边一摞书上的第一本,只见封面上写着《楚辞》,刘玄机见状介绍道:“大人,这是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集。”
“屈原?似有耳闻。”朴智勇说着翻开看了起来,只看第一眼,他便忍不住念起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他念着念着,竟忍不住摇头晃脑起来,果然,古人读书就考究押韵,而离骚的韵律是非常工整而又优美的。
念了十几句,朴智勇停了下来,爱不释手道:“妙!妙啊!如此优美的诗歌,简直仿若天籁。”
刘玄机微笑道:“大人方才所念的,是屈原最为著名的《离骚》,在大唐文人之中,也是极受推崇,大人果然好眼光。”
“啊,哈哈哈,我一眼就看出这《离骚》是好东西,好东西啊!”朴智勇被刘玄机一夸赞,顿时找不着北了,随即又问,“我听说,大唐有个什么节日,似乎与这屈原有关?”
“是的,大人。”刘玄机颔首道,“是端阳节,也称端午节。”
一旁的朴明顺闻言好奇地问:“那这端阳节与屈原到底有何关系呢?”
刘玄机便开始为他们科普起来:“在中华,每年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华的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到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国王不听他的劝谏,而偏信谗言,极为痛心,他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灭亡,
在端午节这天殉国明志,投江而亡,屈原投江那天,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又有人用糯米和粽叶包粽子,投入江中,目的也是差不多,想用粽子将鱼喂饱,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后来,赛龙舟和吃粽子便成了端午节的习俗,目的就是为了祭奠屈原,这一习俗渐渐扩大,最后传遍整个中华大地,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习俗,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等等,这些习俗大多都是为了祛病辟邪。”
朴明顺听完忍不住咋舌叹道:“原来如此,难怪我们回国路过幽州之时,恰逢端午节,看到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悬挂艾叶菖蒲,没想到竟是节日习俗,可真有意思。”
朴智勇听得一阵神往,忽然双眼发亮道:“刘先生,你觉得,若是我将这端午节变为我们新罗的节日,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们是不是就会记得我了?”
刘玄机闻言浑身一震,惊讶无比地望着朴智勇,他为何惊讶,因为李浩在给他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让他怂恿新罗人剽窃中华的端午节,刘玄机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不认为新罗人这么无耻,无耻到剽窃其他国家的节日,而李浩当时很肯定地说,新罗人肯定会剽窃端午节的,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知廉耻的民族。
没想到,一切都被李浩说中了,刘玄机还没怂恿呢,朴智勇就主动提出来要剽窃端午节了。
刘玄机闻言故意装出一脸为难的样子,道:“这样……不好吧,毕竟屈原是……”
“是什么?”朴智勇挑眉道,“屈原是唐人吗?”
刘玄机闻言一滞,摇头道:“不是。”屈原本来就不是大唐人,大唐才立国几十年而已,屈原都死了多久了。
朴智勇神采飞扬道,“既然屈原不是唐人,我们怕什么,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我们新罗的国土很大,屈原的祖籍在我们新罗,他是我们新罗人。”
刘玄机震惊了,他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快要崩塌了,他原以为李浩是一个非常不要脸的人,然而这个朴智勇简直不要脸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新罗是在汉朝时候才出现的,而且那时候只是几个小部落村而已,至于战国的时候,新罗这里似乎还没有人聚居呢,估计他们还过着结绳记日的野人生活,居然有脸说那时候新罗国土很大?还说满腹经纶的屈原是新罗人,这是连自己都骗吗?刘玄机都感觉自己快要忍不住抽他了。
朴明顺则在一旁吹捧道:“高,堂兄你这一招实在厉害,若是以你的名义在民间推广了这端午节,想必百姓们都会赞颂堂兄的。”
朴智勇闻言得意得直捋须,刘玄机暗暗冷笑:“是啊,国内的人是会称颂,不过,这将会惹恼了大唐朝堂中的那帮文臣,让他们知道他们经常诵读的《楚辞》忽然成为新罗人写的了,他们不掐死你才怪。”
这时,朴智勇又从另一摞书上拿起一本书,只见封面上写着《论语》。
“《论语》,哈哈。”朴智勇开心道,“孔圣人的《论语》,我新罗文人,几乎人人必读啊。”
刘玄机挤出笑脸点头:“这一摞,都是儒学经典。”
“儒学……孔圣……好啊。”朴智勇翻看论语看起来,听他的语气,似乎十分艳羡,艳羡什么,艳羡中华之地出了孔圣。
朴智勇草草将《论语》翻了一遍,忽然问道:“刘先生可知,这孔圣的祖籍在哪里?”
刘玄机道:“孔圣的祖籍,似乎是在宋国,具体位置,贫道也不清楚,贫道只知道,他是鲁国陬邑人。”
“鲁国……宋国……”朴智勇开始沉吟起来,然后起身去从一个画柜中取出一幅画,展开一看,不是画,是一副地图。
他这副地图基本是朝鲜半岛的地图,但又把渤海已经大唐的许多领土画进来了。
朴智勇让刘玄机看地图,问:“刘先生所说的鲁国和宋国,是指哪里?”
刘玄机在地图大致指了指,道:“宋国在这里,鲁国在这里。”
朴智勇闻言若有所思地蹙眉:“这两个地方……似乎……”
看他这副样子,刘玄机顿时心拎起来了,暗暗忖道:“他不会无耻地说孔圣也是新罗人吧?”
下一刻,便验证了他的想法,朴智勇道:“这两个地方似乎曾经也是我新罗的国土,如此说来,孔圣原来是我新罗人。”
刘玄机已经惊得目瞪口呆,他现在真想把李浩拽过来,让李浩看看,什么是无耻,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要脸,让他开开眼界,李浩跟他比起来,弱爆了。
朴明顺又是对着朴智勇一顿追捧,朴智勇故作谦虚道:“其实,一开始,我们不能说孔子是我们新罗人,不然极有可能惹恼了唐人,毕竟孔子在他们心中很重要,我们现在只能说孔子有可能是新罗人,‘有可能’这三个字好啊,似是而非,唐人便无法指责我们了,待我们将儒学在新罗壮大,同时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力,然后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诉全天下,孔子是我们新罗人,儒学,也是新罗的。”
刘玄机的三观已经崩塌,现在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一个劲地陪着干笑,而他的心中却在冷笑:“琼南王还真是料事如神,新罗人果然是无耻到极致,孔圣岂是他们能染指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孔圣在中华文人心中的地位,那是神明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愚蠢,会彻底惹怒大唐,给新罗带来灭顶之灾,王爷经常说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了,不作死就不会死。”
第五卷:浮沉照影 669章:又见吴王
刘玄机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只要糊弄糊弄他们便算完事了,朴智勇开心了好一会儿,继续问刘玄机:“刘先生,你觉得我该何时起事?”
刘玄机很想随便敷衍他,但又怕露出马脚,便道:“大人,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根基最为重要,大唐强盛,新罗国力远不能与其相比,但十年之后,就不一定了,如今新罗刚刚吞并了百济和高句丽,疆土和百姓扩张数倍都不止,正是大人一展拳脚之时,大人千万莫要急躁,小不忍则乱大谋,必须韬光养晦,辅助国王壮大新罗,同时暗中笼络群臣,培养自己的党羽,反观大唐,唐皇衰老,时日无多,太子性格懦弱,朝中大臣权势太强,太子登基之后不一定镇得住他们,君弱臣强,必定会有一番动荡,一旦大唐朝廷动荡,则国力衰退,也难顾及边疆,大人可趁机侵夺大唐领土,快速壮大新罗,此消彼长,不出十年,新罗便会成长为一方强国,到时候发兵攻唐,发兵之时,大人趁机夺取兵权,先夺新罗王位,再攻灭大唐,这样便可一举成为天下之主。”
朴智勇听得双眼放光,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一统天下的场面了,过了许久之后,他忽然激动无比地朝刘玄机行了一个礼,道:“刘先生,我愿拜你为我幕僚军师,从此往后,我所有人手,任你驱策。”
刘玄机竖掌在胸前,还礼道:“多谢宰相大人信任,贫道愿意帮助大人,夺取这个天下。”
朴明顺在一旁也是激动无比,他似是想起了什么,提醒道:“刘先生,可别忘了我的事情啊,给我寻一块风水宝地,我要迁祖坟,改运势。”
“朴大人放心。”刘玄机笑眯眯道,“明日老夫就去给你寻找风水宝地,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月。”
六月二十五,李浩和狄仁杰的队伍进入巴蜀之地,进入巴蜀后,便觉人文环境大不相同,经常会看到一些游侠儿携带刀剑利器在官道上行走,这在关中或者其他地区是不可能看到的,因为自从李浩革新了冶金技术之后,铁器变得廉价,兵器自然也增多,李世民为保百姓安宁,下令严厉管制民间铁器,任何百姓都不可携带刀剑以及一切钢铁利器在外行走。
侠以武犯禁,兵刃乃是游侠儿吃饭的家伙,现在李世民严格管制了民间铁器,这让游侠们很尴尬,有不少游侠因为携带兵器,而被捕入狱,虽然只是关上个一至三年,但牢房里的日子可不好过,于是乎,关内和河东两道大批的游侠儿在近年内往巴蜀地带迁徙,因为巴蜀地带对于刀具利器的管制不是那么严格,越往南越宽松,若是到了南诏那里,扛十把刀在街上走都不会有人理你。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地方自古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极为尚武,而且山多,山多则山贼盗匪也多,在外行路,带个兵器防身很有必要,所以官府对于朝廷的兵器管制政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浩看到巴蜀地带如此多的江湖游侠,倒是倍觉亲切,有一种穿越到武侠中的感觉,为了体验这种江湖生活,他也换上了江湖人打扮,如果在客栈或者路边茶肆遇到一些江湖人,他就会上前打招呼,跟人家喝一杯,然后胡吹乱侃一气,感觉这就是江湖了。
狄仁杰是完全搞不懂李浩的武侠情怀,就感觉他在发神经,堂堂琼南王,领着五千精兵的将军,脱了铠甲去装行脚游侠儿,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每次看到李浩跟一群游侠喝酒吹牛逼,狄仁杰就远远地看着,然后小声问司徒枫:“喂,你师父又发神经了?”
“你不要这样说师父。”司徒枫每次都一本正经地说,“师父说这是情怀。”
“啧……你师父的情怀还真奇怪。”
本来巴蜀地带的路就不大好走,李浩还发神经,一遇到游侠儿便要停下来喝几杯,吹一通牛逼,所以他们这一路行得很慢,足足花了二十天,才到益州。
益州可以说是整个剑南道最繁华的地方了,这里还住着一个大人物,吴王李恪。
李浩带着五千大军进城,浩浩荡荡,刚在驿馆安顿下来,就有人来送请帖,吴王李恪邀请李浩去府上用宴,李浩虽然跟李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