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琮见众人围着他瞧,便笑道:“我临走时叮嘱人在甬道处开个小门,也不知他们办了没,当不曾偷懒罢?”
宝玉笑道:“之前就听东边儿咚咚咚的响声,想来应是在扒墙,还唬了老太太一跳。”
一行人不约而同的往夹道方向走去,宝玉正说着,就见两个小身影咧着嘴,兴高采烈的从那边过来,口中相约天天去东府逛一遭。
不过转眼看到这边一大群人,登时站住了脚,可脸上还是绷不住的笑。
见这二人的笑脸,贾琮笑道:“必是门已妥当,走,一并去瞧瞧。往后你们有玩乐的地方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私会
在贾环和贾兰叔侄儿俩的带路下,众人从贾母院后,穿过东西穿堂,又过了南北夹道,穿过西花墙,自荣禧堂后廊下王夫人院东角门处,入了东院,便可以看到原私巷甬道的墙上,开了一面小黑油门。
黑油门往北不到十步的距离,便是梨香院的院门……
看到这一幕,宝钗下意识的看向贾琮,见贾琮也瞧了过来,雪肤上瞬间浮起晕红来。
好在其她人注意力都被那扇小门吸引,宝玉已经上前去开门了,不过贾琮却看到贾环和贾兰面上带着促狭。
眼见宝玉手就要推上门,贾琮见贾环眼中已经快冒出精光来……
贾琮开口道:“宝玉,等等。”
宝玉性子软,容易听人言。
听到贾琮的话后,果真就住了手,有些莫名的回头看向贾琮。
他以为贾琮不许他去会芳园呢,有些委屈……
贾琮没解释,见贾环有些气急败坏,往他头上叩了下后,上前轻轻推开木门,然后就见一面上有几道骇人疤痕的亲兵站在那里。
看到这人,距离还很有几步,可宝玉她们却还是唬了一跳。
探春更是狠狠瞪了贾环一眼……
这亲兵却极懂规矩,眼睛根本不乱看,垂着眼帘与贾琮行一军礼。
贾琮奇道:“王阚,你怎么在这?”
名唤王阚的亲兵沉声答道:“回将主,郭队正命卑职在此处布哨。后花园临街,又有后门。虽后门常锁,但不得不防。”
贾琮看了眼不远处紧锁的后角门,还是不解:“在此处布哨?”
王阚道:“外面有一明哨,卑职是暗哨。”
贾琮闻言点点头,道:“也对……以后仇家越来越多,再小心也不为过。不过现在还不用……白天不设暗哨,夜里再设。另外,日后外面还要加强防护,也要设暗哨。”
王阚沉声道:“郭队正已经在街角布哨。”
贾琮轻声笑了笑,道:“好,那你先下去吧,夜里再布哨。也别在这里了,万一过人,唬着人家。”
“喏!”
王阚一捶胸口,行一军礼罢,往北走去,自后门而出。
直到走路时,门外诸人才发现,他竟是个跛子……
等王阚身影消失罢,贾琮对大家解释道:“此人为我亲兵,雅克萨大战,王阚悍勇之极,强攻城头时,因守城罗刹鬼密集,他就抱着一人,强摔下城,之后众人效仿,才打开了一处缺口,攻破城池。只可惜,如此强卒,摔下城池后,腿骨碎折,不能再留军中。因为是我带人去将他从尸山血海中刨出,救了他的性命,所以后来就跟了我。”
众人闻言,感慨其勇武,宝玉则奇道:“既然受了伤,为何不在家里歇着?他们这样为国负伤的兵卒,朝廷难道没有抚恤?”
贾琮轻轻一叹,摇头道:“极少。况且,这些悍卒何等桀骜?怎甘受嗟来之食。家中又有父母亲人需要养活,实难安心卧于榻上。”
宝钗轻轻抿了抿口,看着贾琮道:“怪道这些人对琮兄弟忠心耿耿,想来他们不止要报琮兄弟救命之恩,也要报琮兄弟收留之义。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有尊严的生。”
贾琮笑着点了点头,对宝钗道:“所以日后大家要是无意中撞见了他们,也不必惊慌害怕。对于武勋将门而言,亲兵与家人无异。若遇到突变之难事,也可前来唤人帮助。”
宝钗见之,知贾琮是对她而言,心中如蜜般甜美,轻轻一应。
吃了一肚子狗粮后,众人入内。
……
这一回,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因见贾环、贾兰在跟前不大自在,贾琮便笑道:“想到哪里逛,只管自己去顽。不必跟在跟前,只是不要跑到水边。”
贾环、贾兰闻言大喜,就要跑走,却被探春喊住。
探春对众人道:“这园子有湖,没人看着他俩容易出事,我还是看着他们罢。”
众人见贾环一瞬间如被闪电击中般,瞠目结舌的看着他姐,不由都笑了起来。
湘云瞟了眼宝钗,笑道:“干脆大伙也别聚在一起逛了,成日里在一块儿也怪腻的,各逛各的最好!”
众人闻弦歌知雅意,除了宝玉外都呵呵笑道极是。
一转眼,探春便领着垂头丧气的贾环、贾兰叔侄俩往凝曦轩而去。
湘云同宝玉去了登仙阁,迎春则领着笑嘻嘻的惜春去了逗蜂轩。
最后,剩下宝钗和贾琮两人留在原处。
看着雪般白皙的肌肤上,晕染了一层晚霞般的红泽,贾琮轻笑了声,道:“宝姐姐,就顺着那条活水走走吧。”
“嗯。”
听闻贾琮之言,宝钗柔声一应,两人顺着一条曲径慢慢往前走去。
此时天已入秋,园中遍地黄花。
不远处一条小溪湍急流淌,溪水冲刷着河床中的鹅卵石,激起如雪水花。
一拱白玉石桥勾连两岸之间,水畔一片疏林,红叶翩翩如画。
几声鸟啼清脆,却愈显得此处静谧。
两人缓缓前行,并无言谈,然气氛却似愈发紧张……
素来淑雅大气的宝钗,此刻仿佛快走不动道了般,步履越来越小。
她是真正在礼教中长大的姑娘,素来又最以礼教为重。
不是表面的,而是打内心中遵从。
唯有在贾琮身上,她才鼓起全身勇气,抗争过一回。
却也只是浅尝辄止,她与贾琮连见面的机会都没几次,更何况单独相处?
还是在这样唯美的秋景中……
她既喜欢的颤抖,又对这种类似话本中“私会”、“夜奔”的行为感到恐惧紧张。
就在她快要走不动路时,忽然感觉左手被一只微微有些粗糙的手握住。
宝钗一瞬间甚至觉得有些眩晕,站立不稳,就要往一旁歪倒去,然后就落入贾琮怀中……
不过贾琮并未乘人之危,他明白宝钗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也尊重她。
若是以强势生生磨去她的性格,并非美事。
所以等宝钗稳住重心后,贾琮便放开了她,柔声微笑道:“宝姐姐,你怎么了?”
宝钗俏脸晕红如血,杏眼中少见的慌乱。
怜人,动人。
她不是怕贾琮,而是怕自己失了礼,行为不端,让贾琮小瞧了去……
想想方才自己崩塌式的表现,宝钗难过的落下泪来。
贾琮却看戏似的哈哈大笑起来,愈发让宝钗揪心。
不过贾琮再度握住宝钗的手,并试着用帕子替她拭泪。
宝钗既心慌意乱,又羞涩嗔恼,垂下头婉拒。
就听贾琮笑道:“宝姐姐太过追求完美了,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甚至太苛刻了些。
在我看来,生活中偶尔出些岔子,才更有真实的气息。
差点跌一跤不会损害宝姐姐的美丽,反而更添一分生动。
虽然诗词中的世界唯美如画,可那终究只是臆想出的天地。
真正的人世间,还是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和磕磕碰碰的痛组成。
而想要在俗和痛的世间活出唯美雅致的诗意,唯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宝钗闻言,甚至都忘了方才的窘意,还挂着泪珠儿的杏眼,痴痴的看着贾琮。
不同于后世饱经言情小说洗礼后“见多识广”的女孩子们,宝钗从未听过如此朴实无华却又如此有道理的情话,这本就是她最向往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一生的誓言么?
可是……
睫毛上的那颗泪珠,终究颤落而下,宝钗微微哽咽道:“可是……可是我娘……”
薛姨妈的态度,贾府人所共知。
金玉良缘之说,热度始终未消。
若非贾母自始至终未开口,且仿佛更中意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怕有些事已经要摆到台面上来说了。
这怎能让宝钗不忧不愁?
贾琮却哑然失笑道:“宝姐姐,还记得去年在你家廊下,我说的话么?”
宝钗看着贾琮缓缓点头,落泪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贾琮摇头道:“不是这句。”
宝钗闻言一怔……
贾琮紧了紧握着她的手,声音温润而又坚定的道:“是我告诉你:一切有我!”
宝钗闻言,心里猛然一定,怔怔看着贾琮,杏眼明亮。
贾琮微笑道:“或许对旁人而言,此事极难。可对我来说,只是略施些无伤大雅的小手段罢了。”
宝钗闻言,眨了眨眼,迟疑问道:“小手段?什么样的小手段……”
话本戏文中,因难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被逼死的才子佳人不知凡几。
若只小手段就能解决,那么那些殉情的鸳鸯们,岂不冤枉?
贾琮也迟疑了下,不过随即坦然的看着宝钗,笑道:“说来有些欺负人……我是锦衣亲军的指挥使,正常来说,五品之下,我皆可先拿后奏,真到了紧急时候,三品以下可先斩后奏。你哥哥……咳。”
见宝钗瞠目结舌的看着自己,贾琮尴尬的笑了笑,宝钗略略担忧道:“琮兄弟,当初,你不是说已经将香菱之事消了案底了么?”
贾琮忙点头,道:“那件事是已经过了,绝不会再被人提起。不过,还可以再设局嘛,设一个无伤大雅的小局,然后让你哥哥钻进去,到那时,不怕姨妈,咳咳……反正又没恶意,只是委屈一下你哥哥。”
看着贾琮与往日里截然不同的形象,狡黠中难掩奸诈,宝钗真真哭笑不得,梨花带雨中跺脚嗔道:“琮兄弟,原来你不是君子!”
贾琮目光温润平静的看着宝钗,道:“我从来都不是君子,也不想当君子。我只想在这冰冷危险的世间,守护住自己喜爱的人和在意的人,为此,我可以不择手段,即使与这世间为敌,即使背上百世骂名,即使坠入阿鼻地狱,也在所不惜……”
如果说之前那番情话是一道利箭,射中了宝钗的心,那么这几言,就恍若天雷般轰响在宝钗心田。
在她整个心灵世界中,什么礼法规矩,什么矜持大义,什么流言蜚语……全都不复存在。
唯有这一番话,句句回旋……
让素来端庄持重的宝钗,再难自已,破釜沉舟般主动投入了贾琮怀中,紧紧相拥。
拥着佳人入怀,鼻中嗅着淡淡沁人的幽香,贾琮轻轻一笑。
他虽没有宝钗这样纯情而奋不顾身的初恋情怀,他只是比较喜欢这个“相识”两世的美丽女孩。
但那又如何?
在这个陌生、寒冷,处处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世间,他不愿一个人孤独的活着。
他要努力建立一个家,家里都是他喜欢、在意,同样也在意、喜欢他的人。
彼此喜欢、尊重、幸福、快乐,彼此互为温暖的寄托。
他有能力保护她们。
他愿意建立一个这样的家,也是他此生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
怀抱佳人,眺望天上一行北雁南飞。
西风乍紧。
第二百七十七章 凤姐之苦
在寸土寸金又肃穆厚重的京城,有一座引入活水的后花园,绝对是一件极其惬意的事。
潺潺溪流在鹅卵石铺就的河床上流淌,蜿蜒的小径两边,黄花满地。
与心上人牵手度过的每一步,似都印下一抹幸福时光。
不时看一眼心上人俊秀逸然的侧脸,宝钗盈盈杏眼中,浓郁的情意似要溢出……
不似往日里的端庄持重,此时的她多了分人前罕见的俏皮。
带着吴侬软语的南省口音,轻轻诉说着这些年的过往经历。
喜欢一个人,总想知道他的一切,也甘愿分享还未在一起时的一切。
好似如此,才算完整。
贾琮看着宝钗白里透红恍若凝脂般的俏脸上,始终未中断过热情而幸福的笑容。
十五岁的时光,已是豆蔻之年。
微微丰润的身量,着一身淑雅的绫裙,人比花儿还娇艳。
回眸看到贾琮有些炙热且不加掩饰的目光,宝钗俏脸愈发晕红。
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两人竟已走的很远,已到活水的入口处。
站在此处,遥遥可望天香楼。
见此,宝钗心里怦然而跳,只觉面上如烧起般滚烫,垂下眼帘不敢看人……
本还未多想的贾琮,看到她如此娇羞动人的一面,心中既好笑,也渐起心动。
始终未曾松开的手,稍一用力,再起紧张的宝钗,便一个踉跄跌入怀中。
轻轻一声惊呼,宝钗抬头看向贾琮,四目相对时,一双眼眸炙热如火,一双则似能滴出秋水来。
拥着香软绵玉的身子,感受着玲珑有致的身材,看着动情而绝美的容貌,贾琮轻轻吻上那张不抹而红的朱唇……
“嗯……”
宝钗恍若熏醉般,身子微微颤栗,绵软无力的倚在贾琮怀中。
双眸紧闭,秀美蹙起,双手握紧,呼吸却似停滞了般……
贾琮浅尝而止,不愿因贪婪过早的破坏女孩青涩美好的初吻。
曾几何时,他也曾因此而激动过。
虽稍显笨拙,但的确是心中极美好的回忆……
秋日午时的阳光明媚而不烈,大朵大朵的白云漂浮在天空。
红叶翩翩的枫林旁,姑娘将头埋在心上人的怀中,双手紧紧怀抱……
“君还未曾远离,妾已始之思念。”
宝钗心里忽然涌起难过,隐隐哽咽道。
这大概是她能说出最大胆的情话……
贾琮轻笑了声,扶起她的臻首,看着近在咫尺这张艳若牡丹的绝美俏脸,柔声道:“你若想随我一起南下,我也能做到。”
宝钗迷离动情的杏眼一亮,不敢置信道:“怎么可能?”
又隐隐激动和期盼,离别之苦,当真如针锥刺心之痛。
只是,难道真要夜奔?
可……
除非到了破釜沉舟时,怎好如此?
见宝钗迟疑纠结之色,贾琮狡黠一笑,道:“你若果真想,回头我就给你哥哥设个局,让他冲撞贵人,再让贵人打他一顿板子,我便可带他一起南下避祸。到时候宝姐姐就可借口要照顾哥哥,随我一起南下了。”
“噗!”
宝钗闻言,又好气又好笑,不依的娇嗔一声道:“哪有这样的道理……”
贾琮眉尖一挑,笑道:“法子虽不正直,可极管用,姨妈虽整日骂薛大哥,可那才是她的命根子。况且等南下之后,自有薛大哥的好处。”
宝钗没好气看了贾琮一眼,嗔笑道:“那也不成,像什么?忒胡闹了些……”
建议被否,贾琮也不恼,只是笑吟吟的看着她。
本就是顽笑……
两人相拥,彼此呼吸可闻,宝钗又羞红了脸,眼波盈盈的望着贾琮,咬了咬红唇,道:“我并不是……我可以等的,我愿意等,不管多久……”
然而却发现,贾琮的目光一直落在她的唇口处,瞬间大羞。
还未等她却低头,就感受到贾琮又袭了过来。
宝钗根本无力抗拒,娇吟一声,便闭上眼,任君采撷……
……
未时初刻,贾家姊妹们在天香楼汇聚。
却是王熙凤早早忙完过来,要自掏腰包,请大家一个东道。
将众人招了过去……
今日贾母、王夫人精神不佳,一直在休息。
也就解放了王熙凤半日光景,不用服侍在前,难得有个空闲。
便让厨房准备了好大一桌好菜,送至天香楼来。
众人在天香楼一楼落座后,纷纷说起园中美景热闹。
唯有贾环因对凤姐儿之畏惧深入骨髓,在得闻其到来后,竟拉着贾兰悄悄溜走。
众人按下此节不提,只说趣事。
不过,王熙凤的目光却总有意无意的落在宝钗那张娇艳若桃花的俏脸上。
在得知贾琮是与宝钗在园中独逛时,眼神颇有深意……
只是她到底明白闺阁女孩子的娇羞,没有太过放肆,一旁贾琮已经看了她一眼了……
等酒菜摆好后,凤姐儿对右手边的贾琮笑道:“今儿借三弟这园子请一回东道,一是提前为三弟践行,二来,也有些托付。”
贾琮先夹了一块酒酿清蒸鸭给身旁的宝钗,方笑道:“托付?我是南下办差,又不是留在京里,二嫂托付我什么?难不成托付我照顾好琏二哥?”
众人先挤眉弄眼的看了眼宝钗,直让宝钗看的不敢将头抬起,心中却又羞又甜。
也庆幸贾琮能有这样一个自己的园子,方可避开家里的嬷嬷丫鬟。
不然,再没这个机会的……
不过听闻贾琮打趣凤姐儿后,众人又嘲笑起凤姐儿来。
王熙凤红着脸啐了口,艳羡的看了眼宝钗后道:“我理他做甚?他还不知在何处逍遥快活呢……我是想求三弟帮忙,带些都中土物特产给我南省的老子娘!”
贾琮眉尖轻扬,笑道:“这点事,也值当二嫂做个东道?”
王熙凤见众人都看了过来,便坦然笑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三弟,也不藏着掖着,想问问三弟,之前在老太太那说,要去南省帮助推行新法,我恍惚听人说,这新法就是让原不纳田税的人家纳税。不知是不是这个理儿?”
贾琮笑道:“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凤姐儿轻轻叹了口气,道:“这是让人从荷包里掏银子,怕没那么容易。怪道我听人说,外省现在乱哄哄的,因为这个,抄家流放的都有一坨坨了……”
贾琮喝了口汤后,点点头道:“是挺乱。”
他看了眼王熙凤,大概明白她想说什么了,问道:“二嫂可是担心王家和你爹娘?”
王熙凤闻言微微有些难为情,又见宝钗等人都拿眼睛看过来,不由笑了笑,道:“若说不担心那是假的,不过我这做二嫂的,也没道理拿娘家事让三弟为难。都是自家人,也都清楚自家事。宝丫头知道,王家虽富贵,可我爹娘老子在王家并不显。王家的事,也轮不到他们做主,所以先不必担忧王家。我爹娘兄弟都没多大能为,就是靠着族里分的那点田宅度日。当初我嫁到贾家来,一应嫁妆还是太太和舅舅出的……所以,就算收税他们也没多少。”
贾琮闻言缓缓点头,他是知道凤姐儿娘家老子娘在王家排不上号的,倒不是说庶出,只是王家人口繁多,凤姐儿父亲并不是个有能为的,所以就不怎么出众,默默无闻,平庸之极。
若非如此,想来凤姐儿也不会如此好强恋权。
更不会在前世被休之后,落了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凄惨结局。
只是若如此,贾琮又搞不明白王熙凤到底何意了……
不是为了王家,她父母也没多少田地,那她是为什么?
就听王熙凤道:“我想着,若事情顺利,他们都好说话,早早将税银交了,那一切自然休提。可若事棘手,族里人都不好相与,只盼着三弟看在我这二嫂的面上,也别寻我老子娘,让他们出这个风头……”
贾琮闻言哑然失笑道:“二嫂实在多虑了,我并非不识世情之人。若果真如此,那日后二嫂父母如何还能在王家立足?”
王熙凤合手笑道:“阿弥陀佛!怪道我听人夸,三弟真真是神仙一样的人物,果然贴心明理!”又隔着贾琮看宝钗,道:“宝丫头好福气!”
众人吃吃偷笑,宝钗最不怕凤姐儿,张口啐道:“颦儿确是没说错,凤丫头最讨人嫌!”
大家笑罢,王熙凤却又道:“三弟,我的意思是,若事情真的棘手,我老子娘不好单独交税银,可不交日后怕又要落下祸事。我寻思着,能不能我来替他们将这份田税交上……”
此言一出,大家都微微变了脸色。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三从四德中直接点明女子出嫁从夫。
可作为贾家的媳妇,王熙凤竟要自掏腰包贴补娘家人,给娘家人交田税……
要知道,她的银子,便是贾家的银子,焉有此理?
这是大忌讳!
旁人不好说,可宝钗与王熙凤是姨表姊妹,她皱眉直言不讳道:“凤丫头,这可不是好心就该办的事,传出去,你的好多着呢,我劝你赶紧收了这心思。”
王熙凤落泪道:“这个道理难道我不知?只是如今我心里也只有这么些惦念的人了,实不愿见他们再出岔子。况且我就算再落难,还能落难到哪去?”
听她说的凄凉,天香楼内众人连饭都吃不下了。
贾琮也是回来后那夜听平儿说起,才知道王熙凤如今在贾家的地位,远不比当初。
虽然面上看着还和从前一样,可谁都能感觉到,贾母、王夫人待她,哪还有一分亲情?
毕竟她当初犯了事,往诏狱中走了遭,这等事在内宅妇人眼中,和脏了身子没什么区别。
也就是家里实在没人使唤做事,才不得不将她喊出来管家,可心里始终膈应……
再加上贾琏与她相敬如冰,夫妻之义几乎恩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